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重点知识整理
初一上册地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四篇】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初一上册地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四篇】〕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是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的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等情况。
3、风向指风的来向,风力是指风的强弱,共分13级。
4、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均为晴天,白色表示云区,白色愈浓表示云层越厚,该区上空雨下的可能性就越大。
6、空气质量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一般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51页质量级别。
7、影响城市空气质量高低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等;人类活动:农村焚烧秸秆;工厂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汽车尾气排放等;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1、燃烧矿物燃料;2、工业废气排放;3、汽车尾气排放。
治理措施:①使用清洁能源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③机动车使用无铅汽油。
第二节气温与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观测工具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高度离地面1.5米,一般观测4次2、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值出现在14点(午后2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的日较差;一般来说内陆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大,沿海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小。
3、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大陆上7月气温,1月气温最低;海洋上8月,2月最低。
南半球相反。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的年较差一般来说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大,沿海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小,热带和寒带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小,温带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大。
4、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5、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①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因素)②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海陆因素影响),③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地形因素)一般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度。
第三节降水与降水的分布1、大气中的水汽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地面,总称降水。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整理汇总(世界的人口)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整理汇总(世界的人口)
第一节、世界人口的增长
1、目前,世界上共有60多亿人口,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正数——人口在增长;负数——人口在减少)。
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是:非洲和欧洲。
3、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和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美洲的东部等。
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少。
4、世界人口问题:⑴、大气污染,环境恶化;⑵、水资源污染,淡水等缺;⑶、乱垦乱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⑷、建筑用地过大,导致耕地减少等。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世界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2、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属黄种人)。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大洋洲。
黑色人种—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国境内。
第三节、世界语言和宗教
1、语言:⑴、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⑵、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宗教:⑴、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世界上教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
《圣经》为经典);伊斯兰教(《古兰经》为经典);佛教。
⑵、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四、世界的聚落
聚落包括城市和乡村两种形式。
城市规模大,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的活动;乡村居民居住地较分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三章知识点汇总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增长的原因?增长的速度由什 么决定?怎样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哪两方面决 定的?自然增长率最高、最低的大洲 ? 2、人口增长的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3、世界人口的分布由什么决定?人口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4、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地区在哪里?(看图指出)分布稠 密的原因是什么?世界人口四大稀疏地区在哪里?(看 图指出)分布稀疏的原因是什么? 5、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导致了哪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题?采取什么措施? 人口怎样增长才合适?中国人口基本国策?实施二孩政 策的目的? 6、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是什么?对城 市有什么影响?
说出字母代表的地区是哪里?稠密还是稀疏?原 因是什么?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
1、世界上的居民分为哪三大人种? 2、三大人种的特征是什么? 3、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在哪里? (看图指出) 4、三大人种的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是什么?
说出数字代表地区的居民属于什么人种?
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1、目前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种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哪6种?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什么?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 什么?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4、法语主要流行于哪几个国家?拉丁美洲流行哪两种语言? 6、阿拉伯语主要流行于哪两个地区? 7、世界上有哪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在我国称为?伊斯兰教徒被称 为?源于我国本土的宗教?佛教起源于?三大宗教把什么城市称 为圣地?
宗教
起源时间 起源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经典
教徒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初一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
初⼀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
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初⼀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初⼀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 1.⽓温的⽇变化:⼀天当中⽓温有时⾼,有时低,陆地最⾼⽓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温出现在⽇出前后。
2.⽓温的年变化: ⼤陆:⼀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多数地⽅的⽉平均⽓温最⾼ ⽓温北半球出现在7⽉,南半球出现在1⽉ 平均最低⽓温北半球出现在1⽉,南半球出现在7⽉,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海洋:⼀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温出现在8⽉,南半球出现在2⽉ 南半球最低⽓温出现在8⽉,北半球最低⽓温出现在2⽉ 3.⽓温⽇较差:最⾼⽓温与最低⽓温的差叫做⽓温⽇较差。
⽓温年较差:⼀年内最⾼⽉平均⽓温和最低⽉平均⽓温的差,叫做⽓温年较差。
初⼀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 1.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温线,在同⼀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温相等。
2.等温线密集的地⽅,⽓温差别⼤;等温线稀疏的地⽅,⽓温差别⼩。
3.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温⽐周围⽓温低,表⽰这⾥就是低温中⼼,如果中⼼⽓温⾼,表⽰这⾥是⾼温中⼼。
4.⽓温的分布规律:⑴从⾚道向两极逐渐降低⑵低纬度⽓温⾼,⾼纬度⽓温低⑶同⼀纬度,夏季陆地⽓温⾼,海洋⽓温低,冬季陆地⽓温低,海洋⽓温⾼⑷同⼀地点,海拔低,⽓温⾼,海拔⾼,⽓温低(海拔每升⾼100⽶,⽓温约下降0.6℃) 5.影响⽓温分布的因素:⑴纬度因素⑵海陆因素⑶地形因素 初⼀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三)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P3中的图1.2) ⑴形状:球体。
严格意义上说:地球是⼀个两极稍扁⾚道略⿎的不规则球体。
⑵⼤⼩:表⾯积=5.1亿平⽅公⾥;平均半径=6371千⽶;⾚道周长=4万千⽶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照⽚,是地球影⼦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路线:西班⽛→⼤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西洋→西班⽛。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陆地和海洋”必背知识点一、海陆分布1. 海陆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
形象地称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 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二、大洲和大洋1. 七大洲名称: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面积排序:亚洲 (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最小)。
位置及特点:东半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西半球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北半球大洲:北美洲、欧洲、亚洲(大部分)。
南半球大洲:南极洲、南美洲 (大部分)、非洲 (部分)、大洋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大洋洲(部分)。
2. 四大洋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特点:太平洋:面积最大,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呈 “S”形,位于南北美洲、南极洲、非洲和欧洲之间。
印度洋:位于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和亚洲之间。
北冰洋:面积最小,位于北极圈内。
三、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四、海陆变迁1. 变迁方式地壳运动: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证明地壳在运动。
海平面升降:如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古河道遗迹,说明海平面发生过变化。
人类活动:如荷兰的围海造陆,改变了局部海陆分布。
2. 大陆漂移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由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认为大陆在漂移。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五、重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东非高原等。
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西西伯利亚平原、北美大平原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一、综合突破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气候关注时间一天多年要素气温、风雨、阴晴等气温、降水联系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区别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2.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变化规律。
在同一纬度陆地海洋气温原因气温原因夏季和白天比海洋高升温快比陆地底升温快冬季和黑夜比海洋底降温快比陆地高降温慢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纬线范围和温度带。
气温温度范围温度带年平均气温高于20℃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年平均气温在-10℃—20℃位于南北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南温带和北温带年平均气温低于-10℃位于南北极圈以内南寒带和北寒带4.影响世界各地降水分布的因素⑴纬度位置①赤道地区多雨(对流雨),极地地区降水少。
⑵海陆位置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锋面雨)⑶地形①在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形雨)5.气候特征的判定量: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6.世界气候类型⑴热带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等四种气候。
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区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大部分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澳大利亚大陆的北部、南部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全年高温,降水分旱季和雨季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终年高温600500400300200100030150-15-30-45-6014710(月)气温/℃降水/mm14710(月)14710(月)14710(月)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⑵亚热带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等两种气候。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湿润气候 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如我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等 冬季冷月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大陆西岸,特别是地中海沿岸地区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注:亚热带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一个重要过渡地带。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复习1.天气及影响(1)人们用、、来描述天气(2)天气是一个地区内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不同。
(3)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2.天气预报(1)风向:;风力:风强弱的级别,分18级;(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一般是阴雨区。
(3)天气符号:冰雹、霜冻、沙尘暴、台风和大雪属灾害性天气。
(4)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有关,用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空气质量;污染指数大,空气质量。
3.气温的变化(1)定义及测量气温:大气的温度;测量:每天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各记录一次;(2)气温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3)气温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北半球气温,大陆上最高,最低;海洋上最高最低。
南北半球正好相反。
一年内的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4)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注意:描点后,要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4.气温的分布(1)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①因素:气温大致由降低②因素:同纬度地带,夏季气温高,气温低;冬季气温低,气温高③地形因素: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5.降水的变化(1)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季节变化类型有: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夏雨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冬季型(地中海气候)。
6.降水的分布(1)各地降水的多少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在同一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一样。
七年级上册地理三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三章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科学。
学习地理学对我们了解地球及其环境,生产活动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的知识点。
一、板块运动1.地球上的板块运动是指地球表面由于板块的运动而形成了地球上的许多地理现象。
2.板块运动不仅造成了地球的地理构造变化,还引起了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
3.板块运动是指地球表面由于板块的相互碰撞、隆起、下沉、活动而产生的现象,是地球层内能量的释放和转移。
二、地震1.地震是指地球表层岩石发生震动或断裂所引起的现象,这种现象导致地域某一区域或整个地球上发生破坏。
2.地震测量的主要工具是地震仪,它能够测出地震的震级。
3.地震的危害很大,许多灾害都是由地震引起的,如山体滑坡、崩塌、山洪、泥石流等。
三、火山1.火山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力下,岩浆从地幔到地壳上涌造成地面的标高或地面上的裂缝形成,使岩浆在山体下部堆积形成火山,爆发岩浆、火山灰等物质,还会产生火山气体和火山地震。
2.火山爆发具有较强的破坏力,造成的后果和地震一样严重。
同时,火山爆发释放的巨大热量还会引起气候和环境的变化。
3.由于火山对社会造成的威胁比较大,因此在一些重要的火山周边,建立了相应的地质灾害监测中心,以便随时掌握火山的信息,为灾害应对提供依据。
四、地球环境的影响1.全球气候的变化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它可以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
例如:全球气候的变化会引起各地温度、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动植物的分布和生长、森林覆盖和农作物生长等。
2.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的约束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可以发现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3.地球环境的恶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1小时燃煤就可以排放的二氧化硫足以影响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人类污染的环境越来越难以容忍。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复习资料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多变的。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0无雨。
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
3、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天空布满云时,为“阴天”,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晴天”。
4、★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是阴雨区。
5、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
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燃烧秸秆、汽车排放的尾气、工厂的烟尘等。
6、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7、★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一级1~50 优二级51~100 良三级101~200 轻度污染四级201~300 中度污染五级>300 重度污染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测量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
单位:℃(摄氏度)。
2、日平均气温一般取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
3、★气温的变化:⑴日变化指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日较差=(该天)最高气温-(该天)最低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南北半球一样)一般来说,高纬度地区气温日较差比低纬度地区小,海洋上的气温日较差比陆地少,山地的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的平地小。
⑵年变化指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4、★气温分布规律:⑴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纬度因素)⑵同纬度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⑶同纬度相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总结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2、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②非可再生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如矿产资源。
基本特征: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
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
③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3、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现状):资源丰富,人均不足4、合理利用自然资源①可再生资源:,我们应合理利用,并注重保护和培育,实现永续利用;②非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用一点少一点,我们应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5、人口与资源的矛盾:①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②人民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也持续增长;③我国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破坏和浪费严重。
对策: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二、土地资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各类土地构成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①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②特点: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b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少;c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归纳总结第三章
初中地理知识归纳总结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一、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与生活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初一上册地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四篇】
初一上册地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四篇】【本节导读】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一般来讲,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初一上册地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四篇】,仅供大家查阅。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是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的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等情况。
3、风向指风的来向,风力是指风的强弱,共分13级。
4、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均为晴天,白色表示云区,白色愈浓表示云层越厚,该区上空雨下的可能性就越大。
6、空气质量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一般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51页质量级别。
7、影响城市空气质量高低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等;人类活动:农村焚烧秸秆;工厂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汽车尾气排放等;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1、燃烧矿物燃料;2、工业废气排放;3、汽车尾气排放。
治理措施:①使用清洁能源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③机动车使用无铅汽油。
第二节气温与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观测工具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高度离地面1.5米,一般观测4次2、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值出现在14点(午后2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的日较差;一般来说内陆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大,沿海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小。
3、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大陆上7月气温, 1月气温最低;海洋上8月, 2月最低。
南半球相反。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的年较差一般来说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大,沿海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小,热带和寒带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小,温带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大。
4、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5、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①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因素)②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海陆因素影响),③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地形因素)一般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度。
2021-2022 地理 七年级上 第三章核心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第3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核心知识点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考点][课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核心知识点]:1、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2、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形主要以青藏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2000米,地形以盆地和高原为主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3、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山脉: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4、我国地势特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于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降水;(2)使我国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3)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考点][课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核心知识点]:1.中国的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1)山脉走向及主要山脉:山脉走向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世界屋脊”)、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中国纬度最高)、柴达木盆地(中国海拔最高)、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中国面积最大)三大平原东北平原(中国面积最大)、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2.我国地形特征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1)地形类型多样:为各种经营(农业、工业、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利)山区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七年级地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知识点一:天气及其影响1、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3、天气和人类活动: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如人们的生活、生产、交通、旅游、军事等;人类活动也能影响局部的天气变化,如人工降雨、人工消雾等。
知识点二:天气预报图1、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绿色表示,白色表示,白色越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2、天气符号图:(识别常用天气符号)风向标的读法:要会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风尾,风尾所在风杆的一端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二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
风旗,所在一端为风尾,一面风旗代表八级风。
例:〔__级〕〔级〕〔级〕3、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1)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2)温度是大气冷热的程度。
气温的观测工具是温度计,气温的单位记作“℃〞,读作摄氏度。
观测次数:一天4次,分别在北京时间8时、14 时、20时、2 时进行。
(3)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法。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4)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空气质量上下与空气中所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表示。
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级别越低。
空气质量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气压的上下、风力的大小;三、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大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生活中,人们比拟关心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观测:百叶箱〔人工观测在8时、14时、20时、2时各进行一次〕3、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类似方法可以求得月均温和年均温。
4、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
气温的日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2)年变化:一年中,世界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北半球出现在月,南半球出现在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月,南半球出现在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复习要点(人教版)
XX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复习要点〔人教版〕第三章天气和气候1气候的两个根本要素:气温、降水。
2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气温最低。
气温较差: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好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3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P3_图317〕影响因素气温分布特征纬度因素①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海陆因素②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③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人为因素④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P6_图321〕〔P3_图317〕4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影响因素降水分布特征纬度因素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海陆因素③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地形因素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北风坡降水少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和人类活动。
6几种主要的气候及其特点:〔P8_图323〕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精品文档。
3欢送下载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冬季寒冷枯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温和夏季高温多雨夏季高温枯燥冬季温和多雨终年温和多雨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枯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枯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南昌就是这种气候类型温带气候类型中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7以上气候图的分析方法:先看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月份——确定南北半球;第二,看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值〔年较差〕——确定所处温度带;第三,看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气候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⑷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 以一天(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日(年)变化。
2. 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3. 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4. 热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小,温带和寒带气温的年变化大。
5. 等温线是指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气温低的地方,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
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
6.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另外,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影响。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7. 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的分布与纬线大致平行;南、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等温线更平直,这是因为南半球性质比较单一的海洋面积广阔,而北半球海陆参差分布,加之陆地地形高低起伏较大,都导致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弯曲地多。
8.气温值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气温的单位为℃,读作摄氏度;PM2.5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可被直接吸入呼吸道,支气管和肺泡,又被称为“隐形杀手”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降水与生活
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⑵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
2、降水的季节变化(P55中的图3.19)
⑴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⑵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水、三柱形
⑶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3、降水的分布(P56中的图3.21)
⑴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特点:
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
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⑸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地区差异
⑴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例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⑵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⑶气候与天气的差异:
⑷世界气候的分布(P58中的图3.23)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⑴区分气候要素和气候因素:
①气候组成要素:指组成气候的气温和降水。
②气候形成因素:纬度、地形、海陆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⑵各气候因素对气温、降水的影响
①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海陆因素:同一纬度,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降水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③地形因素:同纬度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⑴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影响着人们的吃、穿、住、行及农业生产等方面,气候发生异常,常会带来危害。
⑵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