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重难点妙招
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角,能用角的概念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特征。
2. 学习如何用尺子和直尺画角。
3. 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生活中的角,并能用角的概念进行描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学会用角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2. 难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角。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角模型、尺子、直尺等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3. 教室环境布置,以便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角,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介绍角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了解角的特征。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用尺子和直尺画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巩固知识: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角,并用角的概念进行描述。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角的概念及应用。
七、课堂练习:1. 判断题:(1)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2)角的度数是由角的大小决定的。
()(3)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它的度数是90度。
()2. 选择题:A. 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B. 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的长度C. 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的距离D. 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的夹角A. 90度的角B. 180度的角C. 360度的角D. 任意角度的角八、课后作业:(1)30度角(2)45度角(3)90度角2. 找出生活中的角,并用角的概念进行描述。
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体会角的特征,理解角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特征。
2. 学会用尺子和直尺画角。
3. 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大小的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学会用尺子和直尺画角。
2. 难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大小的角。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角的特征。
2.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角的概念。
3.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角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角的特征。
3. 课堂实践:让学生用尺子和直尺画角,巩固对角的理解。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学会识别和比较不同大小的角。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尺子、直尺、实物角模型、图片等。
2. 学具准备:学生尺子、练习本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教室里的角,让学生举例说明角的存在,引导学生思考角的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角的概念,解释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 角的大小:讲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 画角:演示如何用尺子和直尺画角,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自己画角。
5. 角的大小比较: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学会识别和比较不同大小的角。
八、课堂练习1. 设计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
3.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特征。
2. 学会用尺子和直尺画角。
3. 能够识别各种角,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角的特点,学会用尺子和直尺画角。
难点: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各种角。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观察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采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运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各种角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角。
2. 自主探究,认识角。
(2)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角的特点,从而加深对角的理解。
3. 实践操作,学会画角。
(1)学生尝试用尺子和直尺画角,教师进行指导。
(2)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价角的画法。
4. 课堂小结,巩固知识。
5. 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学生回家后,尝试在生活中找到各种角,并画出来,明天上课时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方面,评价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2. 结合学生的课堂回答、作品展示等,评价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反馈等方面,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角的性质,如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和差等。
2. 结合几何知识,让学生尝试解决与角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九、教学资源:1. 课件:生活中各种角的现象。
2. 教学素材:尺子、直尺、角模型等。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例15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例15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材第84、第85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
2、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张口)的程度有关,会用观察或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张口)的程度有关。
教学具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纸片、两根硬纸条和图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出示被遮盖中间部分的`三角形纸片、五角星纸片、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你们能猜猜她是什么图形吗?2、谈话:同学们真棒!老师还想考考你们,敢挑战吗?(出示只露出一个角的图形)提问:你们还能猜猜她是什么图形吗?追问:为什么不猜圆?(预测:圆没有角,其他图形有角)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另一个平面图形——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猜图形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引入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1图。
(2)提问:谁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指一指、摸一摸,初步感知角)(3)谈话:刚才同学们指认了物体面上的角,如果把这些角从物体上移下来就成了数学上的角,下面大家看看数学上的角是怎样得到的?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课件展示角的抽象过程,屏幕上只留下三个角)(4)折角。
谈话:在生活中我们能找出很多角,你能用一张纸折出一个角吗?要求:①用笔描出角的顶点和边。
②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
(5)画角。
先画一点,再从这一点开始画两条直直的线,再在这里画弧线,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
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都是角的边。
《角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數學教案設計《角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角的基本概念,掌握角的特征和分类,并能够准确识别和描绘角。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理解角的性质,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角的基本概念,角的特征和分类。
三、教学难点:准确识别和描绘角。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教师出示各种实物图片(如三角板、书本等),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的共同点——角。
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角吗?”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探索新知1. 角的概念:教师讲解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它们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并通过多媒体展示角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2. 角的特征: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角度,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边的长度无关。
3. 角的分类:根据角的度数,将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五类。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不同角度的区别。
(三)巩固练习1. 判断题:给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 分类题:给出一些角,让学生根据角的度数进行分类。
3. 描绘题:给出一些角,让学生尝试描绘出来。
(四)小结1.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教师强调角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
2. 在生活中寻找角,并尝试描绘出来。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适时的评价和反馈,以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角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角的概念,能识别各种角。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3. 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角的概念。
2. 学会用三角板画各种角。
3. 了解生活中各种角的存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角的概念,学会用三角板画各种角。
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四、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讨论、演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学准备:1. 三角板2. 各种图片3. 练习题4. 投影仪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 探究新知(1) 认识角的概念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学会用三角板画各种角引导学生发现三角板上的各种角度,学会用三角板画各种角。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角的理解。
4.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角的概念。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思考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画出各种角,并标明角度。
2. 观察生活中各种角,并与同学交流。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掌握角的概念,是否能灵活运用三角板画各种角。
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九、评价建议:1. 学生能正确识别各种角。
2. 学生能用三角板画出各种角。
3. 学生能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十、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拓展数学思维。
十一、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认识角的概念,学会用三角板画各种角。
2. 第3-4课时:巩固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3. 第5课时:总结与拓展,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
难点: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认识角。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三角板、量角器、图片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三角板,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中的角。
(2)学生交流观察到的角。
2. 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角板上的角,让学生尝试用量角器量一量,并记录结果。
(2)学生交流量角的过程和结果。
(3)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4)学生总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 认识角:(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如剪刀、钟表等。
(2)学生交流观察到的角。
(3)教师总结: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4. 练习:(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角,并用量角器量一量。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5.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知道了角的特征,以及如何用量角器量角。
6. 作业: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内容:通过实例,了解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要求:学生能够将角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简单的问题。
七、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如钟表、剪刀等,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角。
(2)学生交流找到的角。
2. 实例分析:(1)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张纸的四个角是多少度?”、“剪刀的两个角是多少度?”等,让学生解答。
(2)学生运用角的概念解决问题。
3. 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答。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八、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局部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角。
2、从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和正确的画角。
教法及学法教法:1、创设良好的活动气氛,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自己画角、做角认角。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学法: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我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那么,在上述教学方法指导下,以谜语形式开头,全员参与,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并不断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一个个问题地解决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学具,认识角,并会画角,做角,并且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2、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带孔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看一段录像片,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欣赏,一边看一边想:从录像中你发现了什么?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一〕联系实际,找角〔师生一起看录像“美丽的校园〞。
突出:门窗上的角、花坛周围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师:同学们,刚刚录像中播放的是什么地方?生:我们的学校。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从录像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发现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小组活动:找角〕〔二〕初步感知,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学生汇报。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生活中的各种角。
2. 培养学生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3. 生活中的角:各种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和分类,能够识别和描述各种角。
2.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角的含义,能够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操作、讨论、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各种角的特征。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角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角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角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理解各种角的特征。
3. 实例讲解:讲解生活中各种角的应用,让学生感受角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行寻找生活中的角,并进行分类和描述。
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角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设计完毕,仅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关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灵活运用角的概念,从而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角在几何学中的其他应用,如角的计算、角的度量等。
2. 鼓励学生探索:生活中的角还有哪些分类和应用,能否发现新的规律。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角的图片和生活实例,方便学生直观理解。
2. 学习材料:提供有关角的练习题和案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 实物模型:准备一些角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角的特征。
九、教学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用于角的定义和分类的讲解,第二课时主要用于角的实际应用和练习。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体验到角的特征,初步理解角的概念。
2.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角。
3.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并能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直尺、折纸、图片等。
2.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把剪刀、一些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图片,如剪刀、钟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这些物品中都含有角,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角的初步认识。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用剪刀剪出一个角,并观察剪出的角。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角是由两条线段(或射线)相交形成的。
(2)让学生用直尺和彩色笔在白纸上画出一个角,并尝试测量角的大小。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教师展示三角板,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三角板上的角。
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能够识别出锐角、直角和钝角。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分组合作,用折纸制作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角,并互相展示、比较。
(2)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内角的和,让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问题。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顾和总结角的特征,以及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
5.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设计一个有趣的角形图案,并画在白纸上,下节课互相展示。
六、教学反思:1.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角的概念,并能正确识别不同类型的角?2. 学生是否能够掌握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的原理?3.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能否通过自主探索得出结论?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讲解不够清晰、学生活动设计不够合理等?5.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七、评价建议:1. 学生是否能准确描述角的概念,区分不同类型的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体验角的概念,感受角的特点。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角,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特征。
2. 学会用尺子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 能够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等不同类型的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学会用尺子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角,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等,直观地认识角。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测量角的大小,增强实践能力。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讲解角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了解角的特征。
3. 课堂实践:让学生分组测量不同形状的角,学会用尺子和量角器。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的特征,巩固所学知识。
5. 布置作业:设计适量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提高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练习,了解学生对角的概念、分类和测量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角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如使用三角板进行比较。
2. 生活中的角: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角,如钟表、自行车等,体会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总结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针对性。
3.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九、教学资源1. 实物模型:准备各种形状的角模型,如三角形、四边形等。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6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6篇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38~39页例1,例2,第40页中"做一做"和练习八的第1—3题。
素质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认识角教学难点:正确画角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2、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小棒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生1:我们组找到了三角板上的角,桌子上的角生2:我们组还找到了这张纸(长方形)上的角生3:我们组还找到了窗子上的角,电脑上的角生4:我们组找到了黑板上的角生5:我们组还有补充,你看,大屏幕上也有角(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生: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学生活动)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生1:是这样的(见右图)生2:是这样的(见右图)生3:这样才是一个角(见右图)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见右图)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指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师:哪一组还有不同折法也过来贴上(有不同折法的贴出)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生1:这张纸上有三个角生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这张纸上只有一个角,另外两个不是角,因为它的另一条线弯了师:同学们都听到了吗她说得非常好,只要有一条线弯了,这个图形就不是角(二)动手操作,做角师:同学们心灵手巧,折出了这么多形状的角,那你能用这样两根带孔小棒做个角吗试试看(学生活动:利用带孔的小棒做角)师:老师这里也做了一个角,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愿不愿意哪位同学能把角变大一些(指名一个学生演示)师:同学们看,角变大了吗你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生1:我用一只手拿着一根不动,另一只手往外一拉小棒,角就变大了生2:我把张开口的两根小棒往桌子上一压,角就变大了师:同学们能让角变大,那么还能让它变小吗怎么变(学生回答)(四)体验感悟,画角师:你能将小棒做成的角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吗试试看(学生活动:画角)(展示一组学生画的角)师:大家说,哪一组同学画得好同学们想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电脑演示画角过程)师:请用正确画法画一个角(学生再次画角)(三)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师:同学们看,这个角画得怎么样请这位同学过来,同学们知道她叫什么吗她为咱们做出了榜样,这是她的什么(手)这个呢 (鼻子)这个呢(耳朵)师:我们知道了她的名字,还知道了她身上各部分的名称,角这个图形的每一部分也有名称,想知道吗(电脑边演示边出现名称)师:现在同桌说说悄悄话,告诉对方角的每一部分分别叫什么(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觉得谁表现最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2、学会了画角3、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二一、游戏导入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那我们就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
小学二年级语文《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6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6篇)《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预设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小朋友,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大家玩得开心吗?你都见到了哪些景色?老师在这里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各地的建筑,大家看他们漂亮吗?那你觉得他们什么地方最漂亮呢?(学生会说出有角)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角。
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你能找到吗?小朋友先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小组活动找角)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小朋友真棒,找到的角这么多。
2、教师出示五角星,问:看,老师給大家带来了什么?那你说他为什么叫五角星呢?谁到台前把这五个角指給大家看一看?其实角的规范的指法是这样的,教师示范指角。
好,现在大家用规范的方法,指指你周围物体表面上的角吧。
同桌互相指一指。
谁再到前面指一指你找到的角。
3、那我们知道三角板上有三个角,现在请大家摸一摸这些角,看有什么感觉?闭上眼睛摸一摸。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这个尖尖的地方就叫做角的顶点。
再摸一摸还有什么感觉?(平平的,滑滑的)4、那我们摸的时候有尖尖的,滑滑的感觉,你能否借助周围物体表面上的角把它描下来。
学生描角。
教师选几份展示。
评价。
谁是火眼金睛,这些角里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指名汇报。
都有顶点。
都有两条边。
是不是每个角都有两条边呢?师对角图逐一指一指。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体会角的概念,探索并掌握角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引入角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角的存在,如墙角、桌角等。
2. 学习角的特征: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并掌握角的特征,如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 角的度量:学习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了解度、分、秒的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特征,学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角的概念,探索角的特征。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角的概念和特征。
3.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角的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并掌握角的特征。
3. 角的度量:学习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了解度、分、秒的概念。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角的认识,有哪些收获。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在角的初步认识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探索角特征过程中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表达。
3. 注重学生对角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一些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2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角是有大小的。
能够区分角的大小。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同时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圆形纸片、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语: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我露出这些图形的'一部分,你们来猜一猜。
(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五角星贴在黑板上。
)师问:这些图形里藏着一个新的图形,谁知道?(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找角谁能将这些藏着的角找出来?(让学生上黑板找到角,适当引导正确指角。
)三、抽象出数学中的角1、抽象出角的图形出示PPT,数学书、三角板和闹钟的图片。
角啊,不仅在黑板上的这些图形中,你能在老师出示的这些物体的表现上也找到角吗?让学生指出角,隐去实物图片,留下3个角的图形,并出示文字(这些图形都是角)2、感受角的特点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拿出你身边的三角尺其中一个角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生:有尖尖的。
(尖尖的在数学中,我们叫做角的顶点)生:有两条边。
(我们叫做角的边)师:一边用手比划出角的符号,一边说: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这样的一个图形就叫角。
我们用这个弧形表示这一个角。
3、判断题因为边弯弯的,引导出,角的边是直的。
四、创造角在桌子上,老师提供了几种工具,请你用这些工具创造一个角教师巡视:1、展示画的角2、展示折的角3、展示活动角找两位做的不一样大的角,问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你怎么知道的?用重叠法验证,讲角的顶点和一边重叠,看另一边引导出:角的两边开口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开口越小,角越小。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体会角的概念,探索和理解角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角,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2. 难点:对角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体会角的概念,理解角的特征。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三角板,一张白纸,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各种角,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初步感知角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角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了解角的特点和性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用三角板和直尺画角,学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4.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对角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解。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中的角,并画出来,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特点和性质,能够用三角板和量角器画角。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实践,评价学生对角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解,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角的概念,提高解题能力。
十、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计算、角的分类等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会角的概念,探索和理解角的特征。
2. 教学步骤:a. 导入:展示生活中各种角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角。
2.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和交流角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利用实物、图片等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认识和理解角的概念。
2. 利用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角的欲望。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角。
2.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
难点: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2. 让学生能够运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PPT,包括角的概念、角的分类、角的大小比较等内容。
2. 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
3. 各种类型的角图片或实物。
学生准备:1. 笔记本、笔。
2. 学习角的概念和分类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如钟表上的角、三角板上的角等,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角的兴趣。
2. 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认识和理解角的概念。
教师提供各种类型的角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和交流角的特点。
3. 操作活动:利用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与边的位置关系有关,与角的形状有关。
4. 总结与拓展: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角的概念解决。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对角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小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小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
2. 角的特征: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和特征,能正确识别各种角。
2.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运用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各种角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各种角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
2. 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角的特征,认识锐角、直角、钝角。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角。
5.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课后作业等方面评价学生对角的初步认识。
2. 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角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 设计好相关的练习题,包括判断题、画图题等,用于巩固学生对角的理解。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或智能黑板,以便进行课件展示和互动环节。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或现象涉及角的运用,如自行车把手、剪刀、时钟等。
2. 简要介绍角的测量工具——量角器,让学生对角的度量有初步的了解。
九、教学反思1. 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学生对角的初步认识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角的初步认识》重难点 突破
《角的初步认识》重难点突破1.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突破建议:(1)抽象出角的图形通过多媒体呈现同学们非常熟悉的、简单明了的、容易突出角的本质特征的物品或图形,如:剪刀、钟面、三角尺等,从上抽象出角的图形来,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开口方向可以是任意的。
这些角既有静态的,如:三角尺;也有动态的,如:剪刀、钟面,感知动态角的存在。
(2)结合生活情境找一找角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
除了在情境图上找角,还可以结合教室里的物体找一找角,如:桌角、墙角、窗角等。
(3)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角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指一指上面的角,再任意折一折,指出自己折的角。
同桌位的还可以拼一拼,知道角可以“相加”;还可以重叠着比一比,知道角还可以“相减”,并为后面“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作好铺垫。
2.探究角的大小突破建议:(1)出示一个活动角,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想把角变大一些,应该怎么操作。
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角的开口张大了,角就大了。
那想角小点呢?可以请学生上台操作试一试。
知道角的大小跟角的开口度有关。
(2)出示学生的三角尺和老师的大三角尺。
师:(指着上面的直角问学生)猜猜哪个角大?生:学生进行猜测(一般大部分学生都会说老师三角板上的角大。
)师:同学们说得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进行验证。
(将两个角重合在一起,发现它们完全重合。
)这说明这两个角的开口度怎么样?生:相同。
师:开口度相同,也就是说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
可为什么我们很多同学都认为老师这个三角尺的角要大一些呢?仔细观察,看看是什么不一样影响了同学们的判断?生:原来是老师三角尺上的角的边长了。
师:真会分析。
边长了,可是由于开口度一样,角的大小还是没变。
这就说明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生:没有!3.初步认识直角突破建议:(1)复习有关角的知识。
由于直角是角的一部分,具有角的构成特点,即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具有角的特征:大小与开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重难点妙招
石泉县饶峰九年制学校xxx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初步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剪刀,活动角,不规则纸,绳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找找角
(一)、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先猜圆形,再猜长方形)
追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猜成是圆形?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学习目标:知道角是什么样子的。
会用尺子画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各称。
(二)、联系实际,整体感知角。
1、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表面也藏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小组成员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小组活动:找角)
师: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看?(集体交流)师: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你就能发现更多数学知识。
(多媒体演示:美丽校园的主题图。
突出: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2、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你能把角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请学生上台找出各种物体的角。
指出的在物品上显出角)
3、师:这是那里啊?(校园)在这美丽的的校园里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门上有一些角,操场上也有角,老师拿着的东西三角板上也有
角……(注:学生指角的过程可能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三)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师:刚才通过同学们指的角,老师明白了角的图形是这样的(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个是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学生思考)哪位同学能在三角板上指角给同学看看?(学生完整的把角指出)
2、师:请同学们从身边选取一个角,跟这个同学一起指一指角并摸一摸角是怎样的?
二、动手操作,画画角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
师: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2、学生尝试画角,指几名同学板画。
3、通过找角,画角,你能说说角是什么样子的吗?
4、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
(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
方法,边画边读。
)
5、用书上教的方法再画一个角。
6、想不想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打开数学书39页看谁先找到答案。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7、在自己画的角上标出各部分名称。
(同桌互查)
三、自主探究,创造角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创造一个角。
(师示范用动手创造一个角)可以用自己的学习用品,也可以用纸折一个角。
2、集体交流自己创造的角,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边。
四、游戏活动,比比角
师:想玩游戏吗?我们就来玩一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1、师:谁能用老师带来的绳子给大家变出一个角来?(请两个同学合作)
师:变变变,把角变大,变更大。
变变变,把角变小,变更小。
师:你发现角是怎么样变大的?
2、师: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发现并归纳: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3、老师也来变一变。
画一个边较长的角,然后逐渐把边变短,问:
角的大小变了没有?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4、大家一起变一变。
(师:象老师这样使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五、巩固练习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角有几个顶点?
顶点是什么样的?角有几条边?边是什么样的?师:想好了没有,老师想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1、辨认角。
学生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位听,并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辨别角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
)
2、数角。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前面建立起来的角的概念,使学生对角的特点、角的构成有了更深的认识。
)
3、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多媒体出示)
4、一张正方形纸,剪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做一做,数一数。
师:你能用自己的身体表示出一个角来吗?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多媒体出示大雁南飞的画面。
)你们发现了吗?大雁飞行队伍的形状实际上就是一个——角,那大雁飞行队伍的形状为什么是一个角呢?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查资料,等下节课上课我们再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