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课件
合集下载
透视学PPT课件
19、基面——景物的放置平面。一般指地面。标识为GP (GROUND PLANE)
20、画面线——画面与地面脱离后留在地面上的线。标识 为PL。(PICTURE LINE)
21、原线——与画面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中保持原方向, 无消失。
22、变线——与画面不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中有消失。 ( VARIABLE LINE )
23、视高——从视平线到基面的垂直距离。标识为h (VISUAL HIGH)
Perspective on Science
24、平面图——物体在平面上形成的痕迹。标识为N (PLAN)
25、迹点——平面图引向基面的交点。标识为TP (TRACK POINT )
26、影灭点——正面自然光照射,阴影向后的消失点。 标识为VS(VANISHING OF SHADOW)
• 中国绘画:常以世外鸟瞰的高远之目、心灵的眼睛,游目 周览,体现了以大观小、以远观近、以上观下的方法,形 成回旋往复的空间。其画面视域中心多是分散的,空间形 体表现常常给画面带来散漫的、遥远的空灵感。
Perspective on Science
透视学的运用
第二章、透视的定义及常用术语
• 第一节
• (3)远视距 中国画讲求“仗山尺树,寸马豆人”要求画中物体符合事 物的正常比例,因此,画者必须采用远视距来表现。
Perspective on Science
• 中外透视:空间观念、观察方法、构图方式不同形成的。
• 西方绘画:透视研究集中体现于焦点透视理论的形成与发 展,它是一种三进向空间的推理法,形成目极无穷,视线 失落与灭。其画面为单视域中心,空间形体表现常常有堆、 叠、灭的效果,给人一种近距离观察的集中现实感。
7、视域——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HORIZON )
20、画面线——画面与地面脱离后留在地面上的线。标识 为PL。(PICTURE LINE)
21、原线——与画面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中保持原方向, 无消失。
22、变线——与画面不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中有消失。 ( VARIABLE LINE )
23、视高——从视平线到基面的垂直距离。标识为h (VISUAL HIGH)
Perspective on Science
24、平面图——物体在平面上形成的痕迹。标识为N (PLAN)
25、迹点——平面图引向基面的交点。标识为TP (TRACK POINT )
26、影灭点——正面自然光照射,阴影向后的消失点。 标识为VS(VANISHING OF SHADOW)
• 中国绘画:常以世外鸟瞰的高远之目、心灵的眼睛,游目 周览,体现了以大观小、以远观近、以上观下的方法,形 成回旋往复的空间。其画面视域中心多是分散的,空间形 体表现常常给画面带来散漫的、遥远的空灵感。
Perspective on Science
透视学的运用
第二章、透视的定义及常用术语
• 第一节
• (3)远视距 中国画讲求“仗山尺树,寸马豆人”要求画中物体符合事 物的正常比例,因此,画者必须采用远视距来表现。
Perspective on Science
• 中外透视:空间观念、观察方法、构图方式不同形成的。
• 西方绘画:透视研究集中体现于焦点透视理论的形成与发 展,它是一种三进向空间的推理法,形成目极无穷,视线 失落与灭。其画面为单视域中心,空间形体表现常常有堆、 叠、灭的效果,给人一种近距离观察的集中现实感。
7、视域——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HORIZON )
透视学(全)ppt课件
.
中外透视:空间观念、观察方法、构图方式不同形成的。
西方绘画:透视研究集中体现于焦点透视理论的形成与发 展,它是一种三进向空间的推理法,形成目极无穷,视线 失落与灭。其画面为单视域中心,空间形体表现常常有堆、 叠、灭的效果,给人一种近距离观察的集中现实感。
中国绘画:常以世外鸟瞰的高远之目、心灵的眼睛,游目 周览,体现了以大观小、以远观近、以上观下的方法,形 成回旋往复的空间。其画面视域中心多是分散的,空间形 体表现常常给画面带来散漫的、遥远的空灵感。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全24.8x582.7
.
清明上河图局部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全24.8x582.7
.
清明上河图局部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全24.8x582.7
.
清明上河图局部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全24.8x582.7
.
清明上河图局部
空气透视法、色彩透视法 狭义透视特指14世纪逐步确立的描绘物体,再现
空间的线性透视和其他科学透视的方法 : 焦点透视
.
纵透视
将平面上离视者远的物体画在离视者近的物体上 面
.
斜透视、离视者远的物体,沿斜轴线向上延伸 重叠法。前景物体在后景物体之上
.
近大远小法,将远的物体画得比近处的同等物体 小。
近缩法。有意缩小近部,防止由于近部透视正常 而挡远部的表现。
.
空气透视法。物体距离越远,形象越模糊;或一定距离外物体偏蓝, 越远越偏色重,也可归于色彩透视法。
1、近处的景物较暗,远处的景物亮,最远处的景物往往和 天空浑为一体,甚至消失;
2、距离近的景物反差较大,距离远的景物反差较小;。 3、近处的景物轮廓比较清晰,远处的景物轮廓较模糊;
中外透视:空间观念、观察方法、构图方式不同形成的。
西方绘画:透视研究集中体现于焦点透视理论的形成与发 展,它是一种三进向空间的推理法,形成目极无穷,视线 失落与灭。其画面为单视域中心,空间形体表现常常有堆、 叠、灭的效果,给人一种近距离观察的集中现实感。
中国绘画:常以世外鸟瞰的高远之目、心灵的眼睛,游目 周览,体现了以大观小、以远观近、以上观下的方法,形 成回旋往复的空间。其画面视域中心多是分散的,空间形 体表现常常给画面带来散漫的、遥远的空灵感。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全24.8x582.7
.
清明上河图局部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全24.8x582.7
.
清明上河图局部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全24.8x582.7
.
清明上河图局部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全24.8x582.7
.
清明上河图局部
空气透视法、色彩透视法 狭义透视特指14世纪逐步确立的描绘物体,再现
空间的线性透视和其他科学透视的方法 : 焦点透视
.
纵透视
将平面上离视者远的物体画在离视者近的物体上 面
.
斜透视、离视者远的物体,沿斜轴线向上延伸 重叠法。前景物体在后景物体之上
.
近大远小法,将远的物体画得比近处的同等物体 小。
近缩法。有意缩小近部,防止由于近部透视正常 而挡远部的表现。
.
空气透视法。物体距离越远,形象越模糊;或一定距离外物体偏蓝, 越远越偏色重,也可归于色彩透视法。
1、近处的景物较暗,远处的景物亮,最远处的景物往往和 天空浑为一体,甚至消失;
2、距离近的景物反差较大,距离远的景物反差较小;。 3、近处的景物轮廓比较清晰,远处的景物轮廓较模糊;
透视完整ppt课件完整版x
透视原理与分类
透视原理
透视原理是基于人眼观察物体的视觉 经验总结而来,包括近大远小、近实 远虚等规律。
透视分类
根据视点和画面的相对位置,透视可 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 等。
透视术语解析
心点
在画面中心垂直于视平线的点 ,是透视的中心点。
消失点
物体边缘线在视平线上汇聚的 点,表示物体向远处延伸的方 向。
视点
指观察者眼睛的位置,决定了 画面的视角和视野范围。
视平线
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决 定了画面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和 高度。
基线
画面中与地面平行的线,用于 确定物体的水平位置。
02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平行透视概念及特点
平行透视定义
平行透视是绘画透视的一种,是根据光学和数学的原则,在 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立体物象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暗投影 的科学。
视觉引导
利用曲线透视的视觉引导作用,可 以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画面中的 重点部分。
实例分析:曲线透视作品欣赏
实例一
《XXX》:这幅作品通过运用曲 线透视,将画面中的建筑物和街 道呈现出强烈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
实例二
《XXX》:这幅作品利用曲线透 视表现了水面的波纹和倒影,营 造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增
添加阴影和投影
根据光源的方向和物体的形状,在物 体上添加阴影和投影。阴影和投影的 形状和大小也要根据平行透视的原则 来绘制。
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画面上画 出物体的轮廓线。注意轮廓线的形状 和比例要与实物相符。
实例分析:平行透视作品欣赏
01
作品一
《街道景色》这幅作品运用平行透视描绘了街道的景色。画面中的建筑
透视学基本原理精PPT课件
透视的基本术语
10、C.V(心点):过视点作与画面的垂线,所得垂线与视平线的交点
V.P(灭点)
P.P(画面)
H.L(视平线)
C.V(心点)
E(视点)
(基线)
(基面)
S.P(立点)
第13页/共16页
透视的基本术语
11、V.P(灭点):不在画面上相互平行的直线,消失在上的点
V.P(灭点)
P.P(画面)
P.P(画面)
H.L(视平线)
E(视点)
(基线)
(基面)
S.P(立点)
第7页/共16页
透视的基本术语
V.P(灭点)
P.P(画面)
H.L(视平线) E(视点)
(基线)
(基面)
S.P(立点)
5、S.P(立点):人在地平面站立的位置
第8页/共16页
透视的基本术语
6、P.P(画面):人的眼睛的高度所在的水平面(图中蓝色线条所围成的面)
透视的定义透视是将三维空间的形体画到二维的图纸画面上使二维的平面产生有深度的空间达到三维的绘画效果
透视的定义
什么叫透视?
第1页/共16页
透视的定义
透视是将三维空间的形体画到二维的图纸画面上,使二维的平面产生有深度 的空间达到三维的绘画效果。
第2页/共16页
陈小将
透视的基本术语
V.P(灭点)
P.P(画面)
V.P(灭点)
P.P(画面)
H.L(视平线) E(视点)
(基线)
(基面)
H(视高)
S.P(立点)
8、H(视高):视点到立点的垂直距离
第11页/共16页
透视的基本术语
V.P(灭点)
பைடு நூலகம்
透视完整ppt课件
认识透视
素描基础知识
.
三大透视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圆的透视
.
你发现了什么? 树木从近到远有什么变化?
1、近大远小 2、近高远低
.
透视定义?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透视现象,比如:同样规格的电线杆本 来是一样高,但在路上看起来却近高远低;同样型号的汽车本 来是一样大小,但在路上看起来却近大远小;火车的两条铁轨 本来一样宽的,但我们时常看到的却是两条路轨向前延伸时, 会越来越窄,耐至合拢成一点,这种视觉现象就是透视现象, 这是视觉上的一种错觉,与人类的眼睛的构造有关。
.
.
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的运用
.
.
.
圆的透视
画圆面应该注意的问
圆的变化
从左到右越来越圆 从上到下越来越圆
.
.
.
圆的透视应用
.
.
.
透视的规律:
由此看来 所谓透视现象,就是现实世界在我们视觉中发生了
1、近大远小 2、近高远低 3、近实远虚 4、近清远模糊
.
.
透视分类?
1、平行透视 2、成角透视
平行透视: 也叫一点透视,有一个面与可视平面平行,有一个消失点
成角透视: 也叫两点透视,有一个角正对着我们,有两个消失点
.
.
素描基础知识
.
三大透视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圆的透视
.
你发现了什么? 树木从近到远有什么变化?
1、近大远小 2、近高远低
.
透视定义?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透视现象,比如:同样规格的电线杆本 来是一样高,但在路上看起来却近高远低;同样型号的汽车本 来是一样大小,但在路上看起来却近大远小;火车的两条铁轨 本来一样宽的,但我们时常看到的却是两条路轨向前延伸时, 会越来越窄,耐至合拢成一点,这种视觉现象就是透视现象, 这是视觉上的一种错觉,与人类的眼睛的构造有关。
.
.
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的运用
.
.
.
圆的透视
画圆面应该注意的问
圆的变化
从左到右越来越圆 从上到下越来越圆
.
.
.
圆的透视应用
.
.
.
透视的规律:
由此看来 所谓透视现象,就是现实世界在我们视觉中发生了
1、近大远小 2、近高远低 3、近实远虚 4、近清远模糊
.
.
透视分类?
1、平行透视 2、成角透视
平行透视: 也叫一点透视,有一个面与可视平面平行,有一个消失点
成角透视: 也叫两点透视,有一个角正对着我们,有两个消失点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内余点:在主点与距点之间的灭点
▪ 外余点:不在主点与距点之间的灭点
透视学
15
2、视点、物体、画面三者的关系
▪ 画面与视点的关系:由于人的视觉习惯,看物体大多向前“正视”,决 定了代表视向的中视线永远保持与画面相垂直的关系。只有使画面与中 视线垂直,画面的物体形状,才能形成符合正常视觉规律的变形,而不 致产生反常的奇怪变形。也才能保证画面物象的中心能准确地投射到视 网膜中心窝上,得到最清晰的影象。所以,画面和眼睛的关系。就好像 戴在眼前的眼镜一样,它永远随着视向的改变而改变其位置和角度。
透视学
4
第一章、透视的基本知识
• 一、透视含义 • 透视,是在平面的基础上的中心投影或平面上的圆锥状投影。
人的视域范围,视线和置于视点与物体之间的平面相交,使物体 形状映在平面上,再现了物体在视觉中被看到的形状,这是对透 视的进一层解释有关这方面的理论被称为透视学。
• 二、运用范围 • (1)透视在应用于绘画、建筑、设计方面有较长的历史,是视
透视学
12
• 视角: 指眼睛看物视线所成的角,单眼视角最大范围150 °,双眼180 °。垂直视角140 °
• 视锥: 若将从视点发出的所有视线用示意图画出,如图,这样的圆锥体,称为视锥。
• 视圈: 又称视域,将视锥沿着与中视线相垂直的方向横截成一剖面,即视锥的底面,也就是固定视点
• 时眼力所及的最大可见范围,叫视域。最大范围的视域叫可见视域,60 °以内视角的视域叫舒适视域中视 线针对着的一点即心点,心点附近小范围视域叫视觉中心。人距离画面远则视圈大,距离画面近则
▪
包含主点、距点、余点、天点、地点。
▪ 灭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平面,其在画面上的透视投影必然消失在灭线上(如地平面或与其平行的平面均消失在灭线
▪
地平线上);相互平行的平面必有一条共用灭线;平行于某平面的各种变线,它们的灭点均在该平面的灭线上。
▪ 天点:在地平线上方的灭点。
▪ 地点:在地平线下方的灭点。
• 意象造型:是指自然物象或记忆形象,经想象,意念,情感融合,赋予新 的寓意或改造成为心得形象
透视学
9
• 2、消逝透视:指物体由于受距离的增加而造成明暗 对比和清晰度的减弱的现象。
透视学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3、线透视: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向远处延伸的平行线,会随着距离的 推远越聚越拢并最终集于一点的现象,称之为直线透视。
• 视圈小。
• 视心线:也称视中线,是视点与心点相连的视线。它必须与画面垂直。
• 视平线:是在画面上假设的一条平线,它是通过心点所作的一条水平线,因与眼睛等高,所以称视平线,
它又是画面上下的分界线,眼面垂直。俯视透视,如:站在大楼顶上低头画画的透视,又称俯视透视。
假设的画面倾斜,视心线必须与画面垂直。 心点
• 是由于人看东西时,眼睛视角大小的变化而产生的。同样 大小的物体,近的视角大,远的视角小,这样就产生近大 远小的视觉规律。
②怎么才能在画纸、画布平面上面画出具体的空 间感、立体感的图画呢?
• 必须运用透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作图时首先在画面上要 有统一的视点、视平线、视心线、心点(主点)。
• 有了视点、视平线、心点,才能把画中的人物和景物(不 管多复杂)统一在一个空间里。再用求透视高度、宽度、 深度的原理和方法,作出各种不同形象的不同角度的透视 图来。
透视学
6
(3)透视的三种类型
• 将透视归纳为三种的定论,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达 芬奇提出的。
• 1、大气透视(又名色彩透视):指物体由于受大气或空气的 阻隔造成色彩冷暖变化进而影响到物体深度变化的现象。
英 威廉。透纳《古罗马》
《月光下的煤港》
透视学
7
法 莫奈 日出印象
透视学
8
• 意象:表象的一种,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想象性 表象
透视学
透视学
1
• 透视学
• 把人的视觉规律——近大远小的规律,运用到绘画 上,在画纸、画布的平面上画出具体有空间感和立 体感的图画,使人看起来,画中的人物和景物就同 生活中的人物和景物一样真实和生动,这就是绘画 透视学和它的应用。
透视学
2
意 拉斐尔 雅典学透院视学
3
• ①近大远小的视觉规律是怎么产生的呢?
视点
垂
直
• 视距:视点到主点的垂直距离
视
焦
角 140
点
°
° 水平视角180
30 °
150 °
透视学
13
余点:在视平线上,心点(主点)和距点外,位置和数量均不固定的许多
其它点
距点:以主点为圆心,在视平线上以视距长为半径作圆且与视平线相交的
两点
天点
余点
主 点
距点
地点
透视学
14
▪ 灭点:凡是不平行于画面,但相互平行的直线,其最终形成的透视投影必然向远方汇集于一点,这点便是灭点(消失点)
觉艺术领域中的技法理论学科。
透视学
5
(2)透视的三个构成因素
• 绘画透视是专门研究人的视觉规律在绘画中的艺术 应用的。透视中有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
• 1、眼—视的器官。画家观察事物的主观条件。
• 2、视的对象。画家所要描绘和表现的物体形象的客 观依据
• 3、画面-此处指介于眼与物之间的透视画面,(如 窗玻璃、它是眼在一定位置去观看被视物体形成的 特定透视形,被固定下来的场所。从玻璃窗到取景 框,再到不用取景框而直接描绘对象,可以看到画 家由于技巧的熟练而省却一些中间环节。但作为透 视画面,并未消失其作用。
▪ 画面与地面的关系:在通常情况下,画面都与地面垂直。因人们绝大多 数情况身体垂直于地面,因而中视线也保持与地面平行的关系。通常状 况,在透视中称为平视。但在人们视向向上成仰视,或视向向下成俯视 时,画面就不在与地面垂直。全仰或全俯视时,画面与地面变成了互相 平行;半仰或半俯视时,画面就与地面成了倾斜状态
• 理解:由于线是一切物体存在的基础,那么线透视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了,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把“线透视”称之为“透视”这个道理了
透视学
11
• 三、透视中的基本术语
• 视点: 指画者的眼睛位置。 • 足点: 指画者的力足点。 • 画面: 指模型上的玻璃板,即研究透视的假设画面。看景物时可扩展 成很大的画面。 • 基面: 指放置物体的水平面,画风景时即地面。 • 基线: 指画面与基面相交之平线。 • 心点: 也称主心,在眼睛正前方的画面上,正好在视圈的中心。 • 主点: 视者的主视线与画面的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