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诗经二首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辞。

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最后编定成书,⼤约在公元前6世纪。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12课《诗经⼆⾸》课⽂原⽂ 蒹葭 蒹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中央。

蒹葭萋萋,⽩露未晞。

所谓伊⼈,在⽔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中坻[chi]。

蒹葭采采,⽩露未已。

所谓伊⼈,在⽔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中沚[zhi]。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君⼦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钟⿎乐之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12课《诗经⼆⾸》知识点 【主题思想】 《关雎》写的是⼀⼀个青年男⼦对⼀个窈窕淑⼥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幻想中求⽽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蒹葭》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主⼈公对远⽅的意中⼈强烈的思念之情及可望⽽不可即的苦恼。

【⽂章结构】 关雎:河边邂逅-朝思暮想-琴瑟友之 ⼀见钟情-辗转反侧-钟⿎乐之 (爱慕)(相思)(愿望) 蒹葭:蒹葭苍苍-所谓伊⼈-宛在⽔中央 蒹葭萋萋-所谓伊⼈-宛在⽔中抵 蒹葭采采-所谓伊⼈-宛在⽔中沚 【⽂学常识】 《诗经》本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题⽬“关雎”中的“关”是拟声词,鸟鸣之声;“雎”,雎鸠,种⽔鸟。

题⽬“蒹葭”中的“蒹”指芦苇⼀类的植物;“霞”指初⽣的芦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鸟雌雄和鸣,相呼相应,在那⽔中的沙丘之上,像是恋⼈同唱着欢悦的情歌⼀样。

12《诗经》二首

12《诗经》二首

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
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1.《蒹葭》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是 相当大的。上网搜集相关信息,看 哪些诗篇化用了《蒹葭》中的诗句。 2.背诵这两首诗,并选择其中一篇 写一段赏析文字。
标题
这首诗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请 同学们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并作具体赏析。
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1)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精练的文字建 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②作品没有 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
《蒹葭》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
①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 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 ②注意景与情的结合。全诗情调凄婉动人,朦胧深邃。苍苍的芦花,露结 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
的伊人……这一切都和诗人的彷徨失措与执着追求融为一体。
教师提示:本诗为四言诗,四言诗一般读成“二二”拍。如“关关 /雎鸠,在河/之洲。”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5.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开头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兴。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 爱的主题。贴切而有深意,确是匠心独具。写水鸟是为了引起 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
《诗经》分“风”“雅”“颂” 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
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
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 是统治阶级用以祭祀宗庙的舞曲歌 辞。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二首》原文译文解析练习中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二首》原文译文解析练习中考试题及答案

12 《诗经》两首原文;译文;解析、练习、中考真题及答案guān jū关雎guān guān jū jiū;zài hé zhī zhōu关关雎鸠;在河之洲..yǎo tiǎo shū nǚ;jūn zǐ hǎo qi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cēn cī xìng cài;zuǒ yoù líu zhī参差荇菜;左右流之..yǎo tiǎo shū nǚ;wù mèi qiú zhī窈窕淑女;寤寐求之..qiú zhī bù dé;wù mèi sī fú求之不得;寤寐思服..yōu zāi yōu zāi;zhǎn zhuǎn fǎn cè悠哉悠哉;辗转反侧..cēn cī xìng cài;zuǒ yoù cǎi zhī参差荇菜;左右采之..yǎo tiǎo shū nǚ;qín sè yǒu zhī窈窕淑女;琴瑟友之..cēn cī xìng cài;zuǒ yoù mào zhī参差荇菜;左右芼之..yǎo tiǎo shū nǚ;zhōng gǔ yào zhī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翻译: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简析: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流”;《毛传》训为“求”;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着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姚氏对本章在全诗中的重要性分析最为精当..应当补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而且写出了生动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祯《渔洋诗话》所谓“《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淫”..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诗经两首板书、译文、结构、练习一、整体把握板书设计起兴:雎鸠、荇菜起兴:蒹葭苍苍、凄凄、采采窈窕淑女伊人关雎蒹葭好逑、求之、友之、乐之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情感:诚挚、热烈、健康形象; 执着追求心上人的男子二、古文今译关雎:雎鸠鸟关关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找右边找..姑娘美丽又善良;从早到晚追求她..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思念绵绵不断;翻来覆去;不能安睡..荇菜长短不齐;左边采右边采..姑娘美丽又可爱;弹奏琴瑟来亲近她..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挑右边拣..姑娘美丽又可爱;敲钟击鼓让她快乐..蒹葭:芦花一片白茫茫;清早露水结成霜..心上的人儿;她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河水去找她;河水弯曲道路长..沿着河水去找她;那人仿佛在河的中央..河中芦苇一片片;露水珠儿没有干..心上的人儿;在河岸边..逆着河水去找她;道路难走地势高..顺着河水去找她;她在水中的小洲边..河中芦苇真茂盛;芦苇上露水没有干..心上的人儿;就在河岸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难走又弯曲..顺着河水去找她;她在水中的陆地上..三、文章结构《关雎》第一节:用雎鸠鸟的叫声起兴;写一个男子对心中偶像的向往之情..第二节:用采摘荇菜起兴;写对中心偶像的日夜思念之情..第三节:直接描写对心中偶像求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第四节:用采摘荇菜起兴;写要用琴瑟去取悦心中偶像..第五节:用采摘荇菜起兴;写要用钟敲去取悦心中偶像..《蒹葭》第一节:以蒹葭起兴;写心爱的人在水一方;难于追寻..第二节:以蒹葭起兴;写心爱的人在水之湄;难于相见..第三节:以蒹葭起兴;写心爱的人在水之涘;难于寻觅..四、课文阅读题一《关雎》1.本诗以雎鸠、荇菜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2分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3分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3分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二《蒹葭》1.本诗选自《诗经·秦风》;是一首典型的爱情内容诗..2分2.本诗以蒹葭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2分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分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达标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窈窕....好逑寤寐..坻.荇.菜..溯洄2、填空题..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能力提高1、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5、比较《关雎》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诗经》两首答案达标训练1、jūjiūyǎo tiáo hǎo qiúwùmèi sùhuíChíxìng2、1《诗经》305 风雅颂2 赋比兴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C.4、B能力提高1、析我国远古时代的诗论就提出“诗言志”说;因此;读诗应该努力分析、感悟出蕴藏在诗歌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2、析本题考查《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但是;关键不只在于识别;更在于体会这些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3、析写景其实是为抒情服务;成功的写景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参考答案景语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 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4、析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诗经》中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参考答案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J、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5、《关雎》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雎》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4分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_______ 和_______ ;在情感特质上主要表现为以礼节情;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2分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 2分答案:1.比兴、重章叠句..2.连用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的淋漓尽致..二.关雎6分《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请简要概括本诗中心..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B.诗歌五节反复吟咏;逐步表现了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词句的反复;节省了诗歌的创作时间..C.本诗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如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这种手法能使表情达意含蓄委婉..D.“辗转反侧”用翻来覆去无法入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君子对淑女思念之深;抒发了“求之不得”的苦恼..答案:1.3分表现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姑娘的思慕、爱恋之情追求过程中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达了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2.3分 B..三、2010四川省眉山市;11;3分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蒹葭节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1分答案1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1分..(2)苍、霜、方、长、央..1分;漏一字不得分四、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问题..6 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分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2 分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答案1、2 分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2、2 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3、共2 分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1 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 分..五.2012·贵州省安顺市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问题..6 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分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2 分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分答案10、2 分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11、2 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12、共2 分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1 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 分..六、阅读《蒹葭》;完成问题..6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从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诗句所要表现的画面..2分2.“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中的“长”“跻”“右”分别突出了道路怎样的特点在诗中反复吟咏有什么作用 4分答案:1、略..能突出画面特点;语言生动形象给2分..2、突出道路的漫长遥远、高峻险峻;曲折..反复吟咏;渲染道路的遥远与艰险;侧面烘托对意中人的执着不变的追寻;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4分;特点、作用各2分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5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风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①在不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③ “宛”字;好像仿佛之意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怅惘痛苦④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孤独寂寞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6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小结:任山重重;任水重重;难阻意重重;一片痴心;一份执著;主人公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过..也许他会继续“从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他会愁肠百结;相思无尽头;“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许他终于得见伊人面;抱得美人归;然而无论结果怎样;我们更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以及在那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7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教师准备:①美丽外在内在气质高雅温婉动人②“伊人”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这叫什么写法侧面烘托诗中是怎样进行侧面烘托的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著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伊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二是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烘托出来的..8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的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神魂颠倒;执著专一..9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注意景与情的结合..全诗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苍苍的芦花;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著追求融为一体..注意起兴10概括段落大意11请你赏析..例: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钱钟书在《管锥篇》中引用陈启源“夫说之必求之;然为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的观点;解说了《蒹葭》的这一艺术情境..“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12 《诗经》二首

12 《诗经》二首

写作特色
2.采用双声叠韵词。 本诗采用双声叠韵联绵词,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
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 是双声又是叠韵。本诗用这类词语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模拟 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这些词语的运 用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疑难探究
2.诵读这首诗,看看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兴的手法,并举例分析。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河洲 上和鸣的雎鸠鸟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而水鸟和鸣又可比 喻男女间的和谐恩爱,所以是“比兴”。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 荇菜,左右芼之”,以采荇菜兴起男子对淑女的追求,以时而左、时 而右捞取荇菜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蒹葭
整体感知
芦苇 茂盛的样子 露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
译文:芦苇长得很茂盛,清晨的露水凝结成霜。 我所说的所爱的人,就在水的另一边.
整体感知
逆流而上去追寻
艰险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顺流而下
译文: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好像就在水的中央。
《诗经》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今天,《诗经》穿越了 两三千年的岁月,来到我们的面前,让我们与祖先心灵相通,去 感知那个时代的心跳与脉搏吧!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关雎》选 自《诗经·周南》,《关雎》是《诗经》的首篇,通常认为本诗是 我国爱情诗之祖。《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中 的抒情名篇,与《秦风》中的其他诗大相径庭。

第12课《诗经二首》知识点-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知识点-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诗经》二首知识点一、《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又称《诗》、或《诗三百》。

二、《诗经》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1、三大基本内容: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160篇)雅:分大雅、小雅,西周时代祭祀和宴会的乐歌居多;(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40篇)2、三大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陈述铺叙)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如《关雎》《蒹葭》首句)《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蒹葭》选自《诗经·秦风》,都民歌,属于“风”。

三、《诗经》地位: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是《诗经》。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屈原的《离骚》。

“五经”: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

四、《关雎》必背知识点1.主题:这是一首爱情诗。

写了一个年轻男子对一个在河边采摘荇菜的姑娘的爱慕、相思、幻想成亲的故事,抒发了青年男子对婚恋的追求和良好的愿望。

2.《关雎》脉络分析: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爱慕与喜悦(一见钟情):由关雎鸣叫起兴,写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第二章:思念与失望(朝思暮想):以左右采摘荇菜的动作起兴,隐喻淑女难以追求,由此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表现主人公爱恋之深与相思之苦。

第三章:愿望与欢乐(幻想愉悦):仍以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写青年与淑女梦中相会,为她弹琴鼓瑟,亲近她;敲钟打鼓,取悦她,迎娶她。

喜悦陶醉心情和幸福热闹的场面,表达了美好婚姻的渴望向往。

3.《关雎》主人公感情变化如何?答:一见钟情、爱慕(兴奋、期待)——求而不得,相思(苦闷、惆怅)——幻想求而得之、成亲(幸福、陶醉)4.结全诗歌谈谈诗中“窈窕淑女”与“君子”的形象?答:淑女形象:从“窈窕淑女”一句中,可以看出这位女子文静、美丽、善良;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可以看出这位女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内在美);从“求之不得”可见理性与谨慎;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可见有高雅的情趣。

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共51张PPT)

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共51张PPT)
(1)“窈窕”写出了淑女的文静美好。 (2)“流”“采”“芼”三个动词描写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她是 那样的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由此可见她的勤劳。 (3)采荇的过程其实就是淑女择偶的过程:广泛交往——逐个了 解——细心挑选。这一过程,足见淑女对待爱情的慎重理智。
君子:执着追求、尊重对方、为爱改变提升自己,情趣高雅。
蒹葭
朗读《蒹葭》,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sù huí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méi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chí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zhǐ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双声词,描绘水草的状态。
这两句以荇菜的流动不定比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喻淑女的难求;以捞取荇菜 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 而不舍的追求。
思念之苦 (实写)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这两句极写主人公对淑女 追求之切,想念之深。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这两句描写主人公对淑女 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
两感公以个情长至“色夜难悠彩无耐悠·”,眠的字表、相哉,现思思·悠加出绪之重主万苦哉了人千来,。 辗·叠 词 相 眠韵,思的转·词刻而情反及画不状双出能。侧声因入。的 朝这相思 思两思念 暮第句之、 想二极情追 、章写。求 寝:主,食写人和难小公因安伙对求的子意中之情对人不形意深得。中深而人的
地点的 转移
路途的 变化
在水一方 宛在水中央 在水之湄 宛在水中坻 在水之涘 宛在水中沚
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预习资料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预习资料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预习资料参考一、相关资料《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将其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

自西汉以后被儒家学派尊崇为经典,奉为“六经”之一。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风:是各地的民歌,分15国风,共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

常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

雅: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

颂: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赋:即陈述铺叙。

比: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二、课文翻译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注释:关关:拟声词。

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漂亮,美好。

逑:配偶。

译文: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在河心小洲上。

文静美好的女子,是男子的好配偶。

原文: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寤寐:指日日夜夜。

钟鼓:钟和鼓。

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钟,击鼓。

乐:使……快乐。

译文: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捞。

文静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追求她。

追求她却得不到,白天黑夜总是思念她。

思念啊思念,竟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采。

文静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挑。

文静美好的女子,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简答及解析【部编版八下】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简答及解析【部编版八下】

《诗经二首》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12.《诗经》两首:关雎、蒹葭一、《关雎》简答题:1、《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答:《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

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

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为什么要写采摘荇菜的情景?答:借此来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3、“左右流之”中的“流”字用得妙,使全篇生辉,试作分析。

答:描写少女采荇菜的忙碌和姿态优美,使作品充满动感和生机;突现女子的勤劳;更增加青年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和爱恋。

4、文中写了男子如何在女子面前表现?突出了什么?答:通过弹奏琴瑟和敲击钟鼓来亲近她,突出了男子追求爱情的炽烈专一。

5、全诗的线索是如何的?答:发现—思念(求不得)—相会(想像中)。

6、概括《关雎》的思想内容。

答:诗中描写一位痴情小伙子对心上人朝思暮想的执着追求。

雎鸠的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

种种复杂的情感油然而生,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熬并存。

一位纯情少年热恋中的心态在这里表露得淋漓尽致。

二、《蒹葭》简答题: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答: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答: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4、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景语情语。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原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原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原文+译文《诗经》中有不少歌咏爱情的诗,或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或抒发爱而不得的忧伤和怅惘。

这些诗,今天读来仍然会让人怦然心动,获得美的愉悦。

诵读这两首诗,用心体会诗中歌咏的美好感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诗经》二首①关雎②关关雎鸠③,在河之洲④。

窈窕⑤淑女⑥,君子好逑⑦。

参差荇菜⑧,左右流之⑨。

窈窕淑女,寤寐⑩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⑪。

悠哉悠哉⑫,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⑬。

参差荇菜,左右芼⑭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⑮。

①选自《诗经注析》。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②选自《诗经·周南》。

雎,读jū。

《诗经》中诗的标题一般取自该诗的第一句。

③[关关雎鸠(jiū)]雎鸠鸟不停地鸣叫。

关关,拟声词。

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④[洲]水中的陆地。

⑤[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⑥[淑女]美好的女子。

淑,美、美好。

⑦[好逑(hǎo qíu)]好的配偶。

逑,配偶。

⑧[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⑨[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

流,这里指捞取。

⑩[嵁(kān)]不平的岩石。

⑩[寤寐(wú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

寤,醒时。

寐,睡时。

⑪[思服]思念。

服,思念。

⑫[优哉悠哉]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

悠,忧思的样子。

⑬[琴瑟友之]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⑭[芼(mào)]挑选。

⑮[钟鼓乐之]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译】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

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诗经二首注释

诗经二首注释

《诗经》二首注释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是《关雎》与《蒹葭》这两首选在《诗经》的古诗。

下边整理分享这两首诗的原文、注释及译文。

关雎[先秦]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淑,好,善良。

⑷好逑(hǎoqiú):好的配偶。

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

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

之:指荇菜。

⑺寤寐(wùmèi):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又,马瑞辰《毛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悠,感思。

见《尔雅·释诂》郭璞注。

哉,语气助词。

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琴、瑟,皆弦乐器。

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

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

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

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第12课《诗经二首》(共42张ppt) 22-2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共42张ppt)   22-2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特色总结
1、运用“兴”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寓意。
2、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叹,加强感情,增强节 奏感。
3、语言形式上,四言一句,二二节拍,使用双声叠韵词 “关关”“参差”“辗转”“窈窕”,抒情效果,富有 音韵美。
作业设计:
●1、欣赏由河南博物馆华夏古乐艺术团演唱的 古乐《关雎》。 ●2、背诵全诗。
诗的情感美
诗句传递出了主人公情感:
(1)思念向往:通过诗人的上下求索可知。 (2)坚贞执着:通过重章叠句反复的吟唱来突出道路的艰难, 这么艰难的道路,诗人仍然一次又一次“溯游”“溯洄”地 去寻找,足见其执着、坚贞不渝。 (3)惆怅失望:“伊人”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
诗的音乐美
1、重章叠唱——一唱三叹,加深情感 2、节奏鲜明——四字句,二二拍 3、音韵和谐——韵脚变化,双声叠韵
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芦花白灿灿的样子 停止
水边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
道路迂回曲折
水中的小块陆地
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研读品析探究:
2、《关雎》被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肯定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下面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这首诗,以“我从
这一句、这几句诗中,
品出了《关雎》的
美”的句式,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思考。
引导预设:
用各类词语修饰动作(辗转反侧)、模拟形象(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参差荇 菜)。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3、诗歌的结尾为何要用幻想的方式?

12 《诗经》二首 PPT课件

12 《诗经》二首   PPT课件
思考:诗歌第一节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两句运用了比兴的写作手法,以成双成对的雎 鸠来象征人间的爱情。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 纲目,统摄全诗。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长短不齐。 流:捞取。
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这里意思是日日夜夜。
寤,醒时。寐,睡时。
译文:水中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
作业: 背诵两首诗歌并且完
成小练和大练上的习题。

寤寐思服
雎 第二章:思念 辗转反侧
Hale Waihona Puke 苦闷与焦灼 (实写)追求爱情
琴瑟友之 第三章:愿望 钟鼓乐之
和谐与欢乐 (虚写)
写法借鉴
起兴手法。 起兴,作为《诗经》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表现
手法,就是触景生情,因事寄兴。一般用于一首 诗的开头,先用一两句话写一下周围景物,以引 起下面的诗句。比如这首诗写雎鸠鸣叫,让人联 想到男女欢爱,引出下文追求淑女的诗句。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计有“周 南”“召南”等十五国风,共160篇,其中大部分为 周代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
“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雅乐,共105篇,又 分为“大雅”“小雅”。“大雅”31篇,用于诸 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宾宴享。
“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其 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共40篇。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的岸边。 这四句表现了伊人难寻。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道阻且跻:路又险又高。阻,险。跻,高。 坻:水中的高地。
译文: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好像站在水中的高地上。
这几句即第二节表现出了主人公的什么 精神品质?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部编八下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解析版)

部编八下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解析版)

第12课《诗经二首》一、填空题1.(1)《诗经》是我国________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________篇,也称“________”,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2)《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诗中以“________,_______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参差..荇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琴瑟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左右芼.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情境,在横线上填写古诗词名句。

(1)《关雎》以雎鸠和鸣起兴,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歌来表现小伙子对美丽而贤惠姑娘喜爱。

(2)如果一个人想形容所爱的人在远方,他可以用《蒹葭》中的两句诗歌来表达,最适合的两句诗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4.(2022春·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末)选出下列对《蒹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这是一首抒情诗。

诗中写深秋露重霜浓,水边芦苇苍苍,诗人冒着秋寒徘徊岸边,思慕的人儿却在水一方。

B.全诗分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先写景,接着点明主题,再描绘追寻的情状。

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

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

写作特点
(1)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起兴的笔法。
“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 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诗歌采用反复叠唱的章法,更显得韵味绵长。
《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只 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 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茂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高而陡
水中的小洲
译文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 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 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小洲。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2.《诗经》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 诗 》、或《 诗三百 》。 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 儒家的 “五经”之一 ,称为《诗经》。
3.《诗经》的三大内容是: 风 、 雅 、 颂 。 《诗经》的三大表现手法是: 赋 、 比 、 兴 。
检查预习,分组比赛,给下列汉字注音: 蒹葭(jiān jiā ) 伊人( yī ) 溯洄( sù huí ) 湄 ( méi ) 参差( cēn cī ) 琴瑟( qín sè )
5.《关雎》中的男子由“ 窈窕淑女 ”引起“ 君子好逑 ”的 美好联想;“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
相思之苦, “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抒写了求而得之
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6.《蒹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 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7.《蒹葭》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用露珠化作白霜来表现恋人之间的朦胧之美,刻画出了可望而 不可即的美好意境。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课文原文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知识点【主题思想】《关雎》写的是一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窈窕淑女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蒹葭》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意中人强烈的思念之情及可望而不可即的苦恼。

【文章结构】关雎:河边邂逅-朝思暮想-琴瑟友之一见钟情-辗转反侧-钟鼓乐之(爱慕)(相思)(愿望)蒹葭:蒹葭苍苍-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所谓伊人-宛在水中抵蒹葭采采-所谓伊人-宛在水中沚【文学常识】《诗经》本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题目“关雎”中的“关”是拟声词,鸟鸣之声;“雎”,雎鸠,种水鸟。

题目“蒹葭”中的“蒹”指芦苇一类的植物;“霞”指初生的芦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水鸟雌雄和鸣,相呼相应,在那水中的沙丘之上,像是恋人同唱着欢悦的情歌一样。

“关关”,形容水鸟和鸣,叠字象声;同时声中见意,示雌雄相应,彼此相关雎鸠,水鸟,据说它们“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

开篇二句声情并茂:它以悠扬、平正之音,为全诗的“中和之美”定下基调;又以雎鸠和鸣起兴,所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为以下正面抒写爱情创造了和谐的气氛,象征意味既深且浓。

12课《诗经二首》课件

12课《诗经二首》课件

青年
著追求、不畏险阻、百折
不挠、坚贞不渝的人
欣赏“伊人”的形象
诗人苦苦追寻的“伊人”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呢?大家是如何感受到这种形象的?诗中并 没有描写伊人的面貌,甚至连她的大致轮廓 都没有,为什么觉得她就是美丽高洁的?
通过诗人热切执着的追求,可见“伊人”必 然是个美丽高洁的人。蒹葭的修长柔韧也可 视为“伊人”的形象:柔美修长而坚贞高洁。 这种美尽管没有直接描写,却留给我们丰富 的想象空间。
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 若失的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
“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 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 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 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 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第二三章(追求)
参差荇菜, 以缠绵悱恻(内心痛苦无 左右流之. 法排遣)之情,道出男子追求
窈窕淑女, 未果的爱慕之心与相思之苦。
寤寐求之。 日思夜想,不能须臾忘怀。白
求之不得, 天里食不知味,无心做事,而
寤寐思服。 漫漫长夜又只能躺在床上翻来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覆去的苦思冥想不能成眠的无 限情思。
追求的愿望难以实现,(我)日日夜夜都在思 念(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我)翻来覆 去不能入睡。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水中高低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摘。 文静美好的姑娘,(我)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 近。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水中高低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挑选。 文静美好的姑娘,(我)要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第12课《诗经》二首全解读

第12课《诗经》二首全解读

第12课《诗经》二首学习目标1、理解《关雎》所体现的青年男女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

2、初步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3、在诵读中体会本诗的内涵。

(重点)4、正确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男女青年纯真美好的爱情。

(难点)作者简介《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音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赋直陈其事;比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写作背景《诗经》大约成书于春秋中期,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孔子曾多次提到这个名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司马迁用的也是这个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后来改称《诗经》,是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课文主题《关雎》是一首优秀的爱情诗,描写了一位青年执着地追求一位漂亮而善良的姑娘,反复倾诉内心缠绵的情思,急切盼望不久的将来能与意中人美满地结合,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盼之情。

《蒹葭》生动地再现了一个执着地寻求爱情的青年形象,突出了追寻之路的艰难与漫长,表达了寻而无果的无限惆怅之情。

读读写写重点语句翻译(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

(3)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姑娘美丽又可爱,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古今异义左右流之(古义:捞取今义:流动)道阻且右(古义:艰险今义:阻挡)一词多义左右流之(名词,右边)道阻且右(动词,向右迂曲)左右采之(动词,采摘)蒹葭采采(形容词,茂盛鲜明的样子)词类活用左右流之(名词做状语,在左右两边)琴瑟友之(琴瑟,名词做动词,弹琴鼓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精品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精品课件

诵读《关雎》,简要说说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心仪女子的思 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对 美满婚姻的美好期望。
《关雎》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之情,是 一首爱情诗,为什么开头要从“关关雎鸠,在河 之洲”写起?
《关雎》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 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 洲”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成双成对的雎鸠鸟 在河中的沙洲上嬉闹戏逐,发出悦耳的和鸣。
◆词类活用
琴瑟友之(名词用作动词,弹琴鼓瑟) 琴瑟友之(名词用作动词,对……表示友好) 钟鼓乐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左右流之(名词作状语。左,向左边;右,向 右边)
关雎
诗歌朗诵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
【译文】河畔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深秋
白露凝结成了霜。我所思念的心上人,就站
在对岸河边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以“蒹葭”起兴,交代了主人公所思慕 的对象和其所在的地点,写出了主人公的思 慕之切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心情。
结构梳理
表白爱情愿望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联想到爱情 真诚(起兴)

寤寐思服
雎 寤寐思念之苦 辗转反侧
苦闷与焦灼 (实写)
追求爱情
琴瑟友之 和谐与欢乐 幻想愿望实现 钟鼓乐之 (虚写)
主旨概括
《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 爱慕的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 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幻想求而得 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 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赏析
1、本诗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主要表 现为什么呢?
1)起“兴”。本诗主要写“窈窕淑女,君子 好逑”。但它先写雎鸠鸟的互相鸣叫的样子, 以此来引起读者联想,酝酿气氛。 2)“重章叠句”。即一首诗中常用反复咏 叹的手法,各章中往往只改变几个字,具有 一定的范式,极具民歌特点。
2、这首诗的风格特点是怎样的呢?
渲染了一种萧瑟清冷的气氛,为主人公 的活动和心情奠定了基础。
伊人
水一方 水之湄 水之涘
溯洄从之 男主 人公 溯游从之
道阻长 道阻跻 道阻右
水中央 水中坻 水中沚
多种主题说
爱情说 《蒹葭》的这种主题的多义 招贤说 性恰恰又一次体现了诗歌含 理想说 蓄朦胧的特点,而这种含蓄 朦胧正是全诗着力营造的意 境美。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 的,那就是“企慕思见”之 情、“执着追求”之意、 “坚贞不渝”之志是不变的。
1.(2011.益阳市)《蒹葭》中,一唱三叹,叙写 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的艰险的诗句是有:“_______ ”、
道阻且跻 、“_________ 道阻且右 ”. “_______”
2.(2012.贵州) ① 这首诗歌运用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 萧瑟、凄清的秋景画面
② 如何理解这首诗抒发的感情? 对美好爱情的追求、相思之苦 ③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 奏鲜明,韵律优美,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渐 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这首诗的情感表现较为突出,主要体 现为以礼节情。 小伙子虽然爱慕“淑女”,但是他没 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 异常痛苦,但是他能自我排解这种痛苦, 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这正如 孔子所说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 不伤”,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个采摘荇菜的姑 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 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 强烈的爱慕之情,在梦里也 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 求过程,充分表现了古代劳 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 往和追求,突出表达了青年 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 本篇是诗经的首篇,更加表 明了关雎在古代人们心中的 地位。
这首诗歌抒发男主人公了对意中人的执着追 求的思慕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 情,揭示了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 求。
三章
反复咏叹,追求急切 追求不到,无限怅惘
前两句 写景 八句
后六句 抒情
情 景 交 融
蒹 葭
1.《蒹葭》中点明季节的诗句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出自《蒹葭》的成语有:秋水伊人、在水一方
Sùhuí
句读分明,停顿合理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第二章
• 参差荇菜, 思考 • 左右流之. • 窈窕淑女,1、概括内容 • 寤寐求之。• 男子对女子执着追求和极度思念 • 求之不得, 2、君子的痴情是如何表现? • 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 悠哉悠哉, • 辗转反侧。
第三章
• 参差荇菜, 思考 • 左右采之。 1、概括段意 • 窈窕淑女, • 男子想像与女子相会情景。 • 琴瑟友之。 2、文中写了男子如何在女子面前表现?突 出了什么? • 参差荇菜, • 通过弹奏琴瑟和敲击钟鼓来亲近她,突 • 左右芼之, 出了男子追求爱情的炽烈专一。 3、全诗的线索是如何的? • 窈窕淑女, • 发现—思念(求不得)—相会(想像中) • 钟鼓乐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qī xī mé i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jī chí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sì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zhǐ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二首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常识,明确《诗经》在 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 2.、赏析文中修辞手法的效果,品味诗歌的 音乐美、意境美与情感美; 3、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 朦胧之美。
《诗经》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
关于《诗经》, 你知道些什么?
听朗读,正字音、解词
关关雎鸠(jū 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hǎo qiú)。 参差(cēn cī)荇菜(xì ng cài),左右流之。 参差:长短不齐。 窈窕淑女,寤寐(wù mèi) 求之。 流:顺水流采摘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寤寐:醒和睡, 悠哉悠哉,辗(zhǎn)转反侧。 服:思念、牵挂。 悠:忧思的样子。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友:亲近 窈窕淑女,琴瑟[sè]友之。 芼:选择,采摘。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乐之:使淑女快乐。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1.了解《诗经》中的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 ; 3.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秦风,属 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 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 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 “芦苇”,皆生于水边。
蒹 葭 jiān jiā
结合注释,试译全诗。
提示: 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 字字落实,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小 伙子对意中人的爱慕和 追寻,表现了他可望而 不可即的失望、惆怅的心情。
景、人、物
氛围、境界
诗歌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描写了哪些景物,造成一种怎样的气氛?) 芦苇、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好逑:好配偶, 意为 jiū),在河之洲。 喜欢追求为对象
第一章
• 关关雎鸠, 雎鸠:水鸟名,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 在河之洲。 (由关雎和鸣起兴,渲染气氛) • 窈窕淑女, (触景生情,由景到人) • 君子好逑。
概括内容: 发现心仪的姑娘。 文中的这位男子,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 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 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 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