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原料清洁化

合集下载

茶叶清洁化生产的要求

茶叶清洁化生产的要求
Abs t r a c t : Th e c l e a n p r o d uc t i o n o f t e a i s i mpe r a t i v e , Th i s p a pe r ma i n l y di s c u s s e d t he t e a c l e a n p r o c e s s i n g i n t h e t e a
中图分类号 : T S 2 7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4 — 5 8 6 8 一 ( 2 0 1 6 ) 0 6 — 0 0 4 5 — 0 4
Th e Re q u i r e me n t o f t h e Cl e a n P r o d u c t i o n f o r Te a

4 6・
南 方 园艺 S o u t h e r n Ho r t i c u l t u r e 2 0 1 6 , 2 7 ( 6 ) : 4 5 — 4 8
n f y y 3 0 0 0 @1 6 3 . t o m
茶叶清洁化 生产 的要求
庞 月兰, 廖勤明, 杨 春 ( 广 西桂林茶 叶科 学研 究所 , 广 西 桂林 5 4 1 0 0 4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一 l 1 — 0 8 基金项 目: 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  ̄( 2 0 1 5 0 1 3 4 — 1 ) ; 广西茶 叶创新 团队加工功能专项( n y c y t x g x c x t d - 0 4 — 1 7 — 2 ) 。
作者简介 : 庞月兰( 1 9 8 4 - ) , 女, 广西合浦 , 硕士研究生 , 农艺师 , 主要从事茶叶加工及生理生化研究。E - m a i l : 2 9 6 1 6 8 3 9 6 @ q q . t o m 。 通讯作者 : 廖勤明( 1 9 6 1 一 ) , 男, 大学本科 , 高级农艺师 , 主要从事茶业加工 、 栽培, 推广等工作。

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发展现状

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发展现状

综 述 论 文
周天 山等:绿茶初 制清洁化生产线发展现 状
第 4期
送 至下一 工序 的接 茶处 。
1斜 辖 .
2悬 输 。
3振 摆 布 辩 器 。
4往返 分屡 分段 布料器 .
5主摊青机 。
图 1 鲜叶 自动贮青机结构示意图

图 2鲜叶摊放贮青机结构示意图
由于春季 名优茶 采摘 时间短 ,且天气 多变 ,合 理 安排 鲜 叶 原料 是 困扰 规 模化 茶 叶加 工 企业 的难
目 。
专利 2 020 59 . 介绍 了一种 鲜叶摊放贮 0 50 1344 青机 ,它 与上 述鲜 叶 自动 贮青 机最 大 区别 在于 它 将鲜 叶摊在 输送 带上并 随之行 进 ,如 同链 板式烘干 机一 样 ( 图 2所示 ) 如 。该机 作业 时 ,开始 阶段进 茶 口处于开放 状态 ,通 过 电器 控制箱 进行机 器运转 操作和 机器工 作 时温 度 、湿度 、进 风 、排风 、 时间
叶时 ,即停 止摊 叶网带 的运 转 ,并插 上进茶 口处 的 插 板 。然后 在 必要 时开 启制 冷/ 制热 增湿 器和 水汽 发 生器 ,将所 产生 的冷 ( )空气和 水汽送 入箱 体 热 内。 由于每 一层两边 均设 置有通 风和水 汽输送 管 ,
可 以保证箱 内通风 和水汽 分布 均匀 ,从而 使鲜 叶处 于最优 的摊 放和贮 存状态 ,达 到理想 的摊 叶和贮存

地送入 贮料 斗 内。当青 叶层超过 0 3 时,可打 开 .m 水箱 阀 门,把 新鲜凉 水送入 水槽箱 ,开启 离心风机 往贮料 箱送入 增湿冷 风 。小型机 摊青 叶层 高度 一般 不得超 过 06 , 中、大型机 一般 不得超 过 l 。待 .m m 摊青完 成后 ,开启主机 运转和 拔 叶器运转 ,茶鲜叶 通 过 链 板 往 出 叶方 向匀 速 的走 动 和 拔 叶器 的翻 转 使鲜 叶 自上而 下分批 下料 ,链板 的输送 速度 由控制 系 统实现 延时快 慢调整 ,从 而达 到连续 正常生产 的

茶叶质量安全关键的控制技术

茶叶质量安全关键的控制技术

茶叶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和茶叶进口国绿色壁垒的日益森严,我们广大茶叶生产者必须更加重视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

为贯彻落实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进一步提升我省茶叶市场竞争力,在保证茶叶质量安全方面应重点抓好优势基地建设、茶园管理控制、茶厂优化改造、茶叶清洁化加工、茶叶质量可追溯、两端质量检测等六方面关键控制技术。

?1、优势基地建设技术。

茶叶优势生产基地的建设是保障茶叶鲜叶原料质量的最佳途径。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当地实际,结合省级特色优势茶叶区域布局规划,有特色地开展优势茶叶基地建设,并以优势基地为依托,采取基地加农户的合作模式,加快规模化生产,提高组织化程度。

基地做到“五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采摘、统一加工,确保茶叶质量稳定,形成茶叶质量优势。

同时,在基地发展新茶园时应注意早、中、晚良种的合理搭配,以当地适宜品种为主,大力推广安吉白茶、龙井43、乌牛早、迎霜等无性系良种,全面提高茶园基础素质,提升茶叶原料质量安全水平。

2、茶园管理控制技术。

茶园肥培管理控制技术包括茶园耕作、施肥、治虫、修剪、灌溉、采摘等技术,其中茶园病虫害防治和肥培管理技术对茶叶质量安全影响最大。

为此,茶园肥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应按茶叶生产技术标准要求,严格茶园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管理,完善茶园病虫害生态控制技术操作规范,加强病虫草害科学预测预报,重点做好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大力推广生物肥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茶园使用农药,从2005年7月1日起,全县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甲胺磷(2002年7月1日已禁止销售)、呋喃丹(克百威)、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甲拌磷(3911)、五氯酚钠、杀虫脒、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包括各种异构体)等农药及其混配制剂,从生产源头把好茶叶质量安全关。

清洁化茶叶加工

清洁化茶叶加工

连 续 理 条 机
①采用长槽形锅 ②边振动边向前移动,自动走料,达到一头进一头出 ③自动上料和分料 ④采用最新设计的滚动轴承滑轨,噪音小,寿长,通用性好 ⑤无级调整振动频率 ⑥具有温度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工艺要求设定温度,自动保持 恒温生产。
典型茶叶加工流水线
名优绿茶清洁化流水生产线鲜叶处理量为
• 本机组由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与湖北萧氏茶业集团公司合作研 制,已申报了国家专利。经萧氏公司的实验证明,用清洗过的鲜 叶制成的成品茶,汤绿透亮、滋味鲜爽。
鲜叶 摊青机
皮带 输送机
斜输 吹干机
鲜叶清洗 工艺流程
皮带 斜输机
清洗机
平输 吹干机
滚筒 摔水机
风选机
茶 树 鲜 叶 清 洗 机 组
杀青模块
本线具有技术先进、工艺合理、全程连续、环保节能和 加工能力大等特点;其能源可按用户要求在气、电、油、煤 中任选,燃煤炉配有消烟除尘装置。
本线符合绿茶加工脱水规律,加工出的茶叶色绿香高、 规格划一、品质一致,符合中国绿茶出口创汇的品质要求, 是目前大中型龙头企业加工优质绿茶的首选流水线。
槽→冷却回潮机→输送振动槽→提升机→连续理条
机→输送振动槽→冷却回潮机→输送振动槽→提升
机→连续理条机
名优绿茶清洁化流水生产线鲜叶处理量为50kg/h
主要技术参数
台时产量
装机容量
鲜叶处理 量: 50kg/h 干茶产量: 1012kg/h
21KW/ H
电加热 功率
126KW /H
耗气量
11kg/h
高温热风炉
燃气式
燃煤式
电热式
不同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今年6月,湖南农业大学施兆鹏教授等一行在我公司运用汽热杀 青、热风杀青和滚筒杀青3种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作对比试验

名优茶的全程清洁化生产

名优茶的全程清洁化生产
二 个市 场一定 要 继续 抓好 ,还 要进 一步 扩 大销 售 范 围。佛 手茶 既 有乌龙茶 的香 味 ,又 有佛 手柑 相似 的香 气 ,能调节 肠 胃疾病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企 业 参 评 、参 展 、举 办 各 种评 比活 动 ,编 写 文化 宣 传 小 册子 ,
改进小包 装 文化 品位 ,对提 高佛 手茶 的 文化底 蕴起 了很 大作用 。
永 春佛 手 茶从 传 播 、生 产到 销 售 ,每个 过 程 都 与茶 文化 紧
密关联 。近几 年 ,永春 县 开 展 了一 系 列茶 文 化宣 传 活 动,组 织
大力气抓 佛手 茶 的销售 ,拓宽 茶 叶市场 , 以销 定产 、产销 结合 ,
坚持产 品高质量 ,才能销得好、价钱高。佛手茶传统的国内外
键在 于科 技创 新 ,加 强茶 叶生产 的连 续化 ,清 洁 化建 设。 茶 叶
清洁 化 生产对 于提 高茶 叶质 量 安全 和 品质 , 以及 促 进茶 叶生产 的进 步和发展 具有重 要 的现 实意义 。 实现茶 叶全 程 生产 清洁 化生 产有 利 于 实现茶 产 业 的可 持续 发 展 。清 洁化 生产是 建 立在 科 学 、技 术和 实践经 验 的 综合 成果 基 础上 ,能够促进 科技 进步和 规 范化管理Ⅲ。茶 叶全程 生产 清洁 化生产从 环境条 件 、生产设 备条 件 、加 工工 艺及 过程 、原 材料 、 产 品标 准 、包 装标 识 等方 面进 行 控制 ,如 果 我们 按 照这 些 要求 对茶 叶生产 进行 控制 ,这 不仅 对 于茶 叶企 业 技术 进 步 、提 高 和
茶 叶 生产 全 程 清 洁 化 的范 畴应 包 括 茶 园 环境 、茶 树 栽培 、 茶 叶生产 加 工 、茶 叶包 装 、茶 叶贮 藏 、茶 叶运 输 、茶 叶 销售 、

茶叶清洁化生产-茶园除草

茶叶清洁化生产-茶园除草
(2)特点: a、能除掉各种杂草,除后不再长;
b、没有残留毒性造成的危害;
c、需要与杂草接触,只能除去比作物高的杂草;
d、电压高、功率消耗大、使用不当会威胁附近人员 的安全。
5.其他除草技术
(1)微波除草 是利用微波使杂草种子内部产生很大的 热量,能杀死草籽,能有效杀死病虫害。这是一种物理作 用而不是化学作用,没有毒性残留,除草速度是人工的35 --60倍,比化学除草剂的效率也高的多。
1.马唐
禾本科,一年生 草本,茎匍匐于 地面,每节都能 生根,分生能力 强,6~7月抽穗 开花,8~10月 结实,以种子和 茎繁殖。
2.狗尾草
禾本科,一 年生草本植物, 茎扁圆直立,茎 部多分枝,7~9 开花结实,穗呈 圆筒状,结籽数 量多,繁殖量大 ,生命力强。
3.蟋蟀草
禾本科,一年生 草本植物,茎直 立,6~10月开 花,有2~6个穗 状枝,集于杆顶 ,以种子、地下 茎繁殖。
2.化学药剂除草
(1) 除草剂有两类:一类是灭生性除草剂,可除灭一切绿 色植物,另一类具有选择性除草剂,即某种药剂只对某类 植物(如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起作用。
(2)特点 : 优点:a、消除行间杂草较其他方式简单易行;
b、由于药剂具有选择性,不易误伤苗株,作业难 度不大,机具前进速度较快可提高工作效率;
4.狗牙根
禾本科,多年生 草本植物,茎平 铺在地表或埋入 土,分枝向四方 蔓延,每节下面 生根,以根茎繁 殖,两侧生芽, 9月初发新叶, 叶片形状像犬齿 。
5.辣蓼
蓼科,一年生草 本植物,茎直立 多分枝,茎通常 呈紫红色,节部 膨大,以种子繁 殖。
二、茶园除草方法
除草方法主要有两大类:机械除草和非 机械除草,种类有:化学药剂除草、火焰 除草,电击除草,微波除草,生物除草等 。此外,行间铺草、间作绿肥、提高茶园 覆盖度等也是预防草原杂草生长的有效措 施。

茶叶清洁化加工现状与改进措施研究

茶叶清洁化加工现状与改进措施研究

茶叶是一种特 殊的消费品,对其进行清洁化生产就 需要 在其种植、采摘、工厂初制 加工、茶 厂精制加 工、包装 、仓 储、销售这一整个生产过程 中都严格 执行清 洁化加 工的有效 措施 ,无论其中哪个环 节出现了失误 ,整个清 洁化 生产环节 都可 以评定为是不合格的。现今 在讲 到茶 叶清 洁化 的时候 , 很多人在头脑里首先想到的是无 公害种植 ,减 少茶 叶的化肥
然而 即使我 国在茶叶初制机械设备中有了很大的进 步, 但是与 国外先进 国家又或者是与我国其他 类型的食 品产 业相 比较 ,我 国的茶 叶初制加工机械设备还是处于简陋落后的状 态 。尤其是与 当前人们非常注意食品安全这方面的新闻 ,茶 叶初制清洁化加工不够完善与人们对茶叶清洁化加工的期待 之 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当前 ,许多茶厂都把茶叶清洁化加 工作 为其 生产 的茶产 品吸引消费者的亮点 。因此,许多茶厂 部在建设标准化 的生产车 间,装修生产车间的地面与墙壁。
残 留。虽然我们无法否认限制化 肥农药的使用对 于确保 茶叶
安全性 的作用 , 但 是茶叶清 洁化 绝不 仅仅包括种植这一环节 。 如果 “ 无公害 ”的茶鲜叶进入茶厂之后,初精致加工环节的
卫 生 得 不 到 改 善 ,一 个 完 整 的茶 清 洁 化 生 产 过 程 也 自然 成 为
了子午须有 的名词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重点分析我国 茶叶初制加工过程 中的清洁化加工现状及有效改进措施 。
总第 1 5卷 1 6 4期
2 0 1 3年 4月
大 众 科 技
Po p u l a r Sc i e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V0 I . 1 5 No . 4 Ap r i l 2 01 3

加工全程清洁化质量安全放心茶——萧氏茗荼清洁化加工工艺创新纪实

加工全程清洁化质量安全放心茶——萧氏茗荼清洁化加工工艺创新纪实

2 茶 园管理措施要得 当。① 高寒 茶区 , . 秋季不 宜修 剪 ,
修剪应在春茶结束 , 月底前进行 ; 5 ②秋季不宜施速效肥 , 否
则易造成茶树贪青 旺长 , 不利越冬 。 3 加强茶园防冻措施 。 . 当冬季气温连续 4 5天低于 0C ~ c 时 , 加强冻害 防护 。一是在茶行 内铺 杂草 , 应 可提高地温 ; 二 是 当冬季茶蓬积雪过 多时需进行人工清除等 。 4 .当冻 害发生 时要及 时查灾 , 清灾情 , 摸 对受冻 茶园采 取积极 的护理复壮措施 , 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
园 和 421m 有 机 茶 园 中 ,萧 氏 公 司 的 1O m 茶 园全 部 2. h 8h 通 过 了杭 州 中农 质 量认 证 中心 的有 机 茶 认 证 ,让 安全 的茶
叶加工过程 中连续不落地加工工艺 的清洁化加工理念 。专家
在充分肯定 了萧 氏茶业规划的 同时 ,高度赞赏鲜 叶水洗和不 落地加工工艺 。 会后 , 氏公 司迅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茶 叶清 萧 洁化加工新工艺 的研究 , 20 于 0 7年 2月 向国家知识产权局 申 报了连续作业 的 “ 茶树 鲜叶水洗 机”的专 利 , 并获得实用新型 专利证 书 ( 专利号 :L 2 0 0 3 7 . 。 Z 07 20 84 95)
24 ・
五 、几 点 体 会
1 .北方茶区新建茶园要重视选择推广抗寒性强 的优 良
产减产达 3 . 但 由于合理安排 , 1 %, 7 各茶厂在春茶生产 中后期
以及夏茶生产时期加大了大宗茶的生产 , 使大宗茶产量较往 年提高 了 1. 加之茶价大幅上涨 , 37 %, 全县在春夏茶总产减少 9t 3 的情 况下 , 产值达到 5 0 5 0万元 , 产值下 降幅度仅为 8 %。

茶叶清洁化生产(下)

茶叶清洁化生产(下)

化 生 产 的原 料 基 础 它 有 利 于 建 立 茶 园

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提供批杷 、 辅梅、 柑桔、 、 犁 桃等树木豆相应的技
22 7 。 8 9 6
术 服务 。 ̄ ̄ :ww, - s n引种 热 线 :5 J w s g. 。 z c 01

/ .
编 辑t 棼 商
茬 口安 排 3 中旬 . 青春玉米采用3 月 收 米组 合 . 地膜 覆 盖 , 两 垄 单 行 双 株 玉 米 . 行 距 种 小

维普资讯

O8 . 行 距 22 , .米 大 .米 穴距 O1 米 . 亩 密 .8 每 度4 0 株 在22 的 大 行 中 、 玉米 根 90 .米 距
2 72 .
编 辑 : 营 商
s a g o g h io gn t n h n r n @ u n n .e. c
维普资讯
矗寥烈 蛋
冈 的 一 道 防 护 林 茶 园 周 围 原 有 林木 稀 少. 积极 推进 营造 防护 林丁 程 . 茶 闻 I 在 周 主 干 道 两侧 营 造 防 护 林 护 林 的 树 防
移栽 青 菜 . 距 O3 米 . 距 O1米 . 亩 行 . 5 株 . 6 每
3 叶清洁化 生产 J -质量 管理技 术 . 茶 JE  ̄ 从鲜 叶到干茶的整个过程.围绕摊青 、 杀 路 、 、 边 , 绿 化 的 地 方 。 量 要 多 栽 渠 沟 能 尽
树 , 美 化 、 化 、 化 、 化 茶 医环 境 出 从 绿 香 净
青、 整形、 、 揉捻、 干燥 精制等‘艺所采取的各种 发 . 设 一 流 的 现 代 化 茶 叶 生 产 基地 I 建 质量关键点控制技术。 加工过程中。 坚持做到制 2茶 园投 入 品 的控 制 扣使 用技 术 .

清洁化生产使茶叶更安全

清洁化生产使茶叶更安全

( 作者 单 位 :江 苏省 常州 市质 量
环节 。要解 决 的重 点 问题 是农药残 留 尽量 采用 连续化 流水生产 线 ,实现不 技 术监督局 )
中国质-技术监督 ∞。’ I 57 ・ 。
园与工 厂 、 民 区和 其他农 田的 隔离 。 选 择 尽 量 远 离 公 路 的 田 间 进 行 种 植 。 装 也 实 行 了 市 场 准 人 制 度 , 求 所 有 居 要 茶 园 本 身 的 环 境 因 素 和 周 边 环 境 的 因 茶树是喜 酸作物 ,一般 茶 园土壤都 是 生 产 食 品 包 装 的 企 业 都 要 取 得 “ S Q ”
进入 茶树 体 内, 并在茶树 体 内积累 , 从
而使 得 茶 树 鲜 叶产 生 污 染 。 另 外 ,大
茶叶加工过程的清洁化管理
茶 叶 加 工 过 程 的 清 洁 化 问 题 包 防潮 ,符 合相 关的卫 生要求 。
气 中的污染 物通过 本身 的沉降和 茶树 括 :1 鲜 叶原料 从 茶 园中采摘 后 摊放 .
素都会直 接影 响茶树鲜 叶的质量 和安 呈 酸 性 的 。 而 茶 园 使 用 的 尿 素 、硫 酸 认 证 。 以建 议 茶 叶 企 业 在 用 塑 料 袋 所 全程度 。这其 中包括土壤 、大 气、地 铵 等 偏 酸 性 化 肥 ,使 茶 树 更 容 易 吸 收 包 装 茶 叶 优 先 使 用 获 证 企 业 的 塑 料 下水源 、降雨等 。因为通 过茶树 根系 重 金 属 。 所 以 , 茶 园施 肥 应 以 有 机 肥 袋 。
的 吸 收会 将 土 壤 和 水源 中有 害有 机 物 、 为 主 ,切 忌 过 量 使 用 化 肥 。
茶 叶 贮 存 要 有 专 用 仓 库 ,注 意 控 制温湿 度。在运 输时使 用的运 输工具 应 清 洁 、干 燥 、无 异 味 ,并 做 到 防 雨 、

苏州洞庭(山)碧螺春茶叶清洁化生产技术措施

苏州洞庭(山)碧螺春茶叶清洁化生产技术措施
年 4月发 出了《 关于加强农 产品质量监 管确保 消费安全 的通 知》6月 1日苏州市紧跟 着施 行 了《 州 市食用农 产 品安全 , 苏
监督管理办法》 。这一 系列政策 、 的 出台 , 示了食 品安 法规 显 全的被关 注度 与重要性 。因此 , 在茶 叶生产 中推广清 洁 如何
生产技术 , 是实现碧螺春茶 可持续发 展 的必然选择 。 1 茶叶清洁生产的概念 茶叶清 洁生产是 指在茶 叶生产 过程 中尽 量减少 废弃 物
: 品种问题上 , 重点保护原产地适制碧螺春的小叶品种, 从
原产地域 中选育 性状 优 良的单株 进行 无 性繁殖 。在规划建 立新茶 园时 , 选择生态 条件 良好 、 应 远离 污染源 、 并具有可 持
续生产能力 的生产 区域。建立果 茶问作 复合 生态茶 园 , 增加
茶 园生态多样性 和 自然调控能力 , 少农药 的使用 和污染 。 减 3 3 严格茶 园投 入 品 的管理 , 保 茶 园不施 用 国家明令禁 . 确 止的农 药 政 府 和 职能 部 门 应 齐抓 共 管 , 止销 售违 禁农 禁 药 , 源头上切 断 高毒 、 残 留农 药的 来 源。强 调茶树 病虫 从 高 害预测 预报工作在茶树病 虫害综合 防治 中的重要性 , 大力推
值 10 0万元 。苏州 的碧 螺春 茶 是全 国 十大 名茶 之一 。碧 10 螺春原产 于江苏 吴县洞 庭东 、 山, 西 洞庭 东 山宛 如一个 巨舟 伸进太湖 半 岛 , 庭 西 山屹 立 在湖 中的 岛屿 。两 山气 候 温 洞 和, 年平均气温 l . ~l . ℃ , 降雨 量 10 ~ [0 rm, 55 65 年 20 5 0 a 太 湖水面水气 升腾 , 云蒸 雾 润 , 气湿 润 , 空 土壤 呈微 酸 性 或酸 性, 加之质地疏松 , 宜 于茶 树生 长。碧 螺春 茶历来 作 为皇 极

狗牯脑茶清洁化机制工艺浅述

狗牯脑茶清洁化机制工艺浅述

狗牯脑茶,又名“玉山茶”,属半烘炒绿茶,曲勾形,产于江西遂川县汤湖乡,因其始产于当地的狗牯脑山上,故取名狗牯脑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进入21世纪以来,茶叶加工机械设备得到了很大改进,笔者依据狗牯脑茶的传统手工生产工艺,选择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建设作者简介:曾永强,男,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推广。

*通讯作者,E-mail :*******************。

狗牯脑茶清洁化机制工艺浅述曾永强1,4,李章根2,李珍香2,郭路生3,肖志良4,江和源5*1.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3;2.遂川县农业农村局,江西遂川343900;3.遂川县茶业局,江西遂川343900;4.江西御华轩实业有限公司,江西遂川343916;5.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8摘要:狗牯脑茶是产于江西省遂川县的半烘炒型名优绿茶,曲勾形。

依据狗牯脑茶的传统手工工艺,选择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建设的清洁化狗牯脑茶机械化加工生产线,解决了茶叶生产过程中用工不足、茶叶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有效提高了茶叶加工的产能和茶叶质量。

关键词:狗牯脑茶;清洁化;机制工艺Brief Analysis on the Clean MechanicalTechnology of Gougu'nao TeaZENG Yongqiang 1,4,LI Zhanggen 2,LI Zhenxiang 2,GUO Lusheng 3,XIAO Zhiliang 4,JIANG Heyuan 5*1.Jiangxi Sericulture and Tea Research Institute,Nanchang 330203,China;2.Suichuan Bureau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Suichuan 343900,China;3.Suichuan Bureau of Tea Affairs,Suichuan 343900,China;4.Jiangxi Yuhuaxuan Industrial Co.,Ltd.,Suichuan 343916,China;5.Tea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ngzhou 310008,ChinaAbstract:Guogu'nao tea with curved hook shape,is a famous half baking green tea produced in Suichuan,Jiangxi Province.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manual processing method,a clean mechanical production line of Gougu'nao green tea with the advanced tea processing machines we established.The application of the clean mechanical tech-nology,could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labor shortage and quality instability of tea products,enlarge effective-ly the capacity of tea processing,and improve tea quality.Keywords:Gougu'nao tea,clean production,mechanical technology了狗牯脑茶清洁化机制生产线,解决了现代茶叶生产过程中用工不足、茶叶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有效提高了茶叶加工产能及茶叶质量。

茶叶清洁化加工现状与改进

茶叶清洁化加工现状与改进

3.解决机器润滑油污染茶叶可探索采用的方法 解决机器润滑油污染茶叶可探索采用的方法 (1)改变机器零件结构或封闭需润滑零件使润滑油不 泄漏。 (2)改用不用润滑油的非金属材料制造机器零件。这 方面日本和台湾已有若干例子。 (3)当上面二个措施都无法实施时,可考虑用食品级 机器润滑油。 4.解决机器材料中含有害成分污染茶叶可采用的方法 解决机器材料中含有害成分污染茶叶可采用的方法 应该向广大茶机厂宣传禁用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 料品种;与茶叶直接接触的材料坚决用食品机械许用 材料。
二、茶叶清洁化生产的必要性 、茶叶清洁 生产的必要性
1.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企业职工也越 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 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 来越关注自身的工作环境, 来越关注自身的工作环境,不注意茶叶清洁化加工的企 业必然被淘汰。 业必然被淘汰。 2.长期以来我国茶叶清洁化生产只局限于在茶园限制 长期以来我国茶叶清洁化生产只局限于在茶园限制 使用农药、化肥,在茶叶初、 使用农药、化肥,在茶叶初、精制加工设备和加工方 式还是老一套,卫生情况堪忧。 式还是老一套,卫生情况堪忧。茶叶清洁化加工现状已 落后于茶园清洁化栽培现状, 落后于茶园清洁化栽培现状,茶叶加工过程卫生情况急 待改变。 待改变。
组员:杨晓风、杜莲心、 组员:杨晓风、杜莲心、 林锦丽、郑少燕、 林锦丽、郑少燕、 夏晶
• 一、什么是茶叶清洁化生产链 • 二、茶叶清洁 生产的必要性 、茶叶清洁化生产的必要性 • 三、世界茶叶清洁化初制加工现状 • 四、我国茶叶清洁化初制加工现状 • 五、茶叶初制清洁化加工改进措施
一、茶叶清洁化生产链
自动贮青机将鲜叶 送入蒸青煎茶流水加 工线, 成品毛茶加工 出来后,有自动称量 设备将毛茶装入各种 规格袋、箱中。

论普洱茶的清洁化生产

论普洱茶的清洁化生产
《 代农 业科技  ̄ O O年第 1期 现 2l
食 品科 学
论普洱茶的清洁化 生产
穆 显 良
( 南 省普 文 农 场 , 南 景 洪 66 0 ) 云 云 6 12
摘 要 介 绍 了清洁 生产 的演 变历 史及 概念 , 以及 在普 洱茶 生产加 工过 程 中的应 用 , 分析 了茶树 栽培 管理 、 茶叶加 工及运 输等 过程 中可 能 出现 的危 害茶 叶品质 的环节 , 并提 出了相应 的解 决措施 。 关 键词 普洱 茶 ; 叶加 工 ; 茶 清洁 化生 产 中图分 类号 ¥ 7 .; S 7 . 5 11T 2 24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 7 9 2 1 ) 1 0 4 — 3 07 53 (000 — 3 10
发现 和最 早利 用 茶是 作为 药 用 , 后来 才 演变 为饮 料 , 茶 叶 在 开始 作为 饮料 的 时候 , 当时 还处 于传 统 的农 业社 会 。 是 由 但
于近 年 来 , 过于 追 求 茶 叶产 量 等 , 园施 肥 和施 农 药 失控 ; 茶 同 时 , 球植 被 受 到破 坏 , 态 环境 受 到 影 响 , 虫 害 的 种 地 生 病 类和 数量 增加 , 加重 了化 学 防治 的 比重 , 致农 残 增高 I 清 导 2 1 。 洁 生产 ( la e rd c o ) Cen r o u t n 是联 合 国 环境 规 划 暑于 1 8 P i 9 9年 正 式提 出 的 :清 洁 生 产 是一 种新 的创 造 性 思想 , 思 想将 “ 该
过 程应包 含 茶 叶原 料 的本 身清 洁 ( 包括 良种 的繁育 、 园的 茶 栽培 、 茶鲜 叶 的 采摘 ) 加 工过 程 的 清洁 ( 括加 工环 境 、 、 包 机

茶叶加工清洁化

茶叶加工清洁化
污染预防
原材料替代 改进生产过程控制 设备更新改造 更新工艺技术 重复使用 产品改进 改善管理 人员培训
末端处理与清洁生产
末端处理
采用废物处理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当工艺和产品已经开发出来了,环境 问题已经产生时,才考虑污染控制
污染控制及环境改善增加了企业的生 产成本
清洁生产
通过综合手段在源头预防污染物的产生
二、世界茶叶清洁化初制加工现状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红碎茶,国外主产茶类也是 红碎茶。红碎茶是一个品质高度规格化的茶类。 高度规格化的产品适合大规模加工生产线加工。 红碎茶不管是鲜叶采摘,还是毛茶初制、精制包 装,其加工过程的机械化程度,都远高于其它茶 类。在全机械化采摘、包装和全套加工生产流水 线基础上再配合清洁化加工措施较易实现茶叶清 洁化加工。所以红碎茶的清洁化初制加工情况较 好。
三 茶厂规划 1 茶厂规模
一般红、绿茶区的春茶最高日产量为全年日产量的3 ~ 5%左右, 浙江、湖南等省一般为5%或稍低些; 两广地区为3%左右。掌握 上述资料后,再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以确定年产量以及今后3 - 5 年内可能要承担的加工任务而定。
例如某茶厂有茶园面积为10 公顷,估计每公顷产量平均为1800 千克,其中名优茶约占16% ~ 18%。10 公顷的年生产量为18 吨干毛茶( 按4 千克鲜叶制1 千克干毛茶计算) 。则茶叶初制厂的 日生产加工量M 为:M = 1800 × 4 × 5% = 3600 千克应建立一 个最高日加工量为3600 千克鲜叶的茶叶初制厂。
茶叶加工清洁化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增长 速度居世界前列,但是不能不看到,在这种连年的 高速增长中存在着相当多的隐忧,正面临着来自资 源和环境的严重挑战,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发展是 不可持续的。

茶叶清洁的原理

茶叶清洁的原理

茶叶清洁的原理茶叶清洁的原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将茶叶中的杂质、污染物和残留物去除,使茶叶恢复原有的色泽、香气和口感。

茶叶清洁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溶解和溶出:茶叶中的一些可溶性物质,如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等,可以在清洁过程中溶解和溶出。

这些物质在茶叶中起到了保护和调味的作用,但过多的残留物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清洁过程中,水或其他溶剂可以将这些溶解性物质从茶叶中溶解出来,使茶叶更加纯净。

2. 氧化还原反应:茶叶中的一些成分,如茶多酚和咖啡碱,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清洁过程中,茶叶与空气或水中的氧气接触,茶多酚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氧化茶多酚和其他氧化产物。

这些氧化产物具有较强的清洁作用,可以去除茶叶表面的污渍和杂质。

3. 离子交换:茶叶中的一些成分,如钙、镁、铁等金属离子,容易与水中的离子发生交换反应。

清洁过程中,水中的离子可以与茶叶中的金属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使茶叶中的金属离子被去除,从而减少茶叶的苦涩味和杂质。

4. 物理吸附:茶叶中的一些成分,如茶多酚和咖啡碱,具有一定的吸附性。

清洁过程中,茶叶与水或其他溶剂接触,茶多酚和咖啡碱会吸附在水分子或溶剂分子的表面上,从而将茶叶中的污渍和杂质带走。

5. 渗透和扩散:清洁过程中,水或其他溶剂可以渗透进入茶叶的内部,将茶叶中的污渍和杂质溶解或带走。

同时,茶叶中的一些成分也可以通过扩散作用,从茶叶内部向外部扩散,使茶叶更加均匀地受到清洁作用。

综上所述,茶叶清洁的原理是通过溶解和溶出、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交换、物理吸附、渗透和扩散等一系列物理和化学过程,将茶叶中的污渍、杂质和残留物去除,使茶叶恢复原有的色泽、香气和口感。

茶叶清洁的过程需要根据茶叶的种类和清洁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清洁方法和清洁剂,以保证清洁效果和茶叶的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原料清洁化
茶叶清洁化
茶叶清洁化生产是指生产过程中按照国家相关 法律法规的要求,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 环境的污染,要求茶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重 金属及有害微生物含量等质量安全卫生指标符 合国家有关规定或标准,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危 害。
茶叶原料清洁化(栽培、茶园管理、施肥灌溉) 茶叶加工清洁化(厂区和车间卫生环境)
茶叶栽培清洁化
存在问题:
控制农药残留 重金属含量 微生物
农药残留问题
过度施用化学肥料 农家肥料未作无害处理
茶叶栽培清洁化
使用生物农药可以有效的控制传统农药的农药 残留以及对茶树病虫害的防治。
生物农药
定义: 生物农药又称生物源农药,一般是指直接
利用生物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用来防治 病害、虫害、杂草等的制剂,其中也包括保护 生物活体的保护剂、辅助剂和增效剂,以及模 拟某些杀虫毒素和抗生素等人工合成的制剂。
白僵菌高孢粉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对害虫具 有持续感染力,害虫一经感染可连续浸染传播。
总结
生物农药的使用,本身无毒无害,没有污染环 境问题,生物农药的使用能够改善茶园生态环 境,改善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带来的环境污 染及茶树茶树虫害的在发生;生物农药是一种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理想农药,是 有机茶叶的基石
常见的有机茶园中施用生物农药的种类及 其原理
白僵菌制剂: 白僵菌是一种半知菌类的虫生真菌,要通过昆虫
表皮接触感染,其次也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其 杀虫有效物质是白僵菌的活孢子。孢子接触害虫后,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萌发,生长菌丝侵入虫体内,产 生大量菌丝和分泌物,使害虫生病,约经4-5天后死 亡。
总结
目前生物农药的短期效果没有化学农药明显, 使用技术也比较严格,防治成本也比化学农药 要高。
使用绿色生物农药,创建有机无公害茶园,从 生产原料上达到清洁化。减少化学农药残留、 防治茶树虫害等。
谢谢大家
常见的有机茶园中施用生物农药的种类及 其原理
鱼藤酮 云南省茶叶研究所有机茶园相关研究表明:
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施绿宝7.5%鱼藤酮乳油 500倍液对茶小绿叶蝉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在 用药13d内,可显著减轻茶小绿叶蝉对茶树造 成的危害,其13d平均防效达51.83%。)与清 水对照组相比,不仅一芽一叶产量提高,其烘 青茶样的干茶色泽、汤色和香气,以及成茶售 价都得到提高。且未检出农药残留。
物无毒或毒性极小 对农作物无药害 使用后在农作物体内外、农产品以及在土壤、大气、
水体中无残留或即使有微量残留也可以在短期内降解, 生成无毒天然物质而完全融入大自然。
生物农药
局限性: 生物源农药作用缓慢,在遇到有害生物大量发
生迅速蔓延时往往不能及时控制为害 杀虫范围较窄 一些生物农药价格比较高,提升生产成本
常见的有机茶园中施用生物农药的种类及 其原理
鱼藤酮(鱼藤精) 从鱼藤属、灰叶属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有
杀虫活性的物质,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杀虫 谱广,而对人畜安全,易光解变成无毒或低毒, 药效残留期短(5-6d),对环境安全无污染。 杀虫原理: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通过 影响害虫神经和肌肉组织中细胞呼吸,使之心 跳减弱,麻痹而死
生物农药
分类: 天然产物,来自微生物、植物和动物 信息素,来自昆虫、植物等 活体系统,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
线虫 捕食昆虫和寄生昆虫 基因,来自微生物、植物、动物
பைடு நூலகம்
生物农药
优点: 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即控制农业有害生物药效高,单位
面积使用量小 选择性高,包括对农业有害生物的自然天敌和非靶标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