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第八卷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读书笔记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读书笔记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每个人可能都听过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对他都不陌生,但是在读书之前,我还是先搜了一下亚里士多德的简介,毕竟对他只是一知半解。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其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政治学》一书作为亚里士多德的经典政治论述著作,集中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

下面我谈一下我的读书感想。

主要内容全书共分8卷,我整本书通读下来,并没有把握住一个清晰的脉络,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框架结构,每一卷都有其论述重点,下面我就一卷一卷分开来谈我对这本书的认识。

第一卷可以说是该书的序言,以论述“共同体”和“城邦”的含义,开始了本书的写作,而“城邦”也是该书进行论述的基本载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为了追求他们所认为的至善而组成的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

他随后紧接着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将政治家、君王、家长以及主人同一化的观点,他们认为这些人只是在数量上有所不同,而在形式上是不无差别的。

为了对该观点进行反驳,亚里士多德将城邦解构成最简单的基本单位,即个人和家庭,在对家庭管理以及国家统治进行比较后,得出两者的不同,从而得出前面的问题的答案。

第二卷开卷的第一句话,即“我们准备考察,对于那些最能实现其生活理想的人来说,最好的政治共同体是什么”,就已经向我们传达了作者区别于其老师的最大特点与不同。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我们都知道,是柏拉图,而他的一本经典政治著作《理想国》也是影响深远,《理想国》一书的书名便表露出柏拉图政治思想的特点:主观臆造性较强,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性。

政治学导论之读书笔记

政治学导论之读书笔记

政治学导论之读书笔记第一篇:政治学导论之读书笔记政治学导论读书笔记【5】“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评论: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且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由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机构作出决定,其分配过程是一个系统化过程】【9】“博弈论是分析利益冲突的构架”【评论:政治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调节利益冲突的艺术。

政治博弈需要五种要素,分别是局中人,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12】“政治就是运用权力的政府机构根据一套规则衣决定谁能得到好处以及谁支付社会代价的系统化过程,其中团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政府之间充满着合作与冲突”【评论:在政治博弈论基础上做出的关于政治的定义】【15】“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的形式及运作规律的科学”【评论:政治学涉及规范性与科学性,不同于政治哲学】【31】“社会选择理论破解了我们过往对一般性均衡的迷思,而新制度主义则让我们在限缩的范围内建立起一部分均衡”【评论:一个纯以偏好为导引的均衡在某些制度限制下,可以发现又结构造成的均衡,从而破而后立,从社会选择理论过渡到理性选择制度主义】【38】“权力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排除抗拒其意志的可能性,而不论这种可能性的基础是什么”【评论:韦伯关于权力的的定义强调了其强制性,权威性】【57】“在任何社会,总是由一小部分人控制着大部分政治权力,是这些人控制着政治过程,制定重要的政策”【评论:小部分人处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对于他们,我们尊敬。

而那大部分人掌握政治权力的人做为政策执行者贯彻者,我也相信其中大部分的公正正直,但是也总会有害群之马来破坏人民对政府的公信力】【64】“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评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倾向性决定着人们的政治行为方式】【74】“意识形态”【评论: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直接相关联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意识形式】【82】“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即维护政权的合法性,推动社会大规模动员,实现政权转移”【评论:意识形态是以一定的哲学世界观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规范,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思想体系,意识形态的政治化显示了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88】“经济增长需要合理的意识形态为其提供有利的非正规性规范”【评论:意识形态能够保持团体内部团结和稳定性,实现规模经济;约束团体成员行为,减少搭便车现象出现】【88】“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带来了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差,时间差的存在使得变革滞后的意识形态常常成为束缚和阻碍经济增长的力量”【评论:消除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威胁刻不容缓,需要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我更新改良】【93】“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心理意识的过程”【评论:类洗洗脑,不过政治社会化是积极向上的】【156】“政治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用什么形式组成其实现阶级统治权力的国家政权机关”【评论:即政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166】“官僚制是指所有大型组织中由受过转职训练的专职人员组成的行政管理机构”【评论:官僚制不同于官僚主义,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行政管理机构,杜绝官僚主义不意味着消灭官僚制】【175】“政党的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是把政府形式的结构与社会中的各种不同成分联系起来的纽带,这些成分包括个体公民和由他们组成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文化,宗教组织及其他组织”【评论:政党的功能是协调各组织利益表达的关键】【189】“政党的适应性取决于政党对监控环境的反馈机制的有效性”【评论:政党要想适应环境变迁,就必须具备监控环境变化的能力。

政治学读书笔记

政治学读书笔记

政治学读书笔记《政治学》读书笔记政治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个讳莫如深的概念,但是,研究一个城邦,一种政体,都是需要以政治的的角度去研究。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用了八卷的内容向我们阐述了他对于政治的观点。

使我们对于政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摘记:第一卷:论家庭所有的共同体都是有其目的,其中政治共同体的目的最为崇高。

一个共同体使一个利益共同体,是拥有共同目的聚集在一起为其目的而共同努力。

共同体是为了某种善而建立的。

要区分研究家庭、村庄、城邦等不同形式的共同体,就要用分析或者寻找起因的方法。

首先,必须存在这样一种结合体:其成员一旦没有彼此就不能存在。

其次,天生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为确保各自的生存也有建立联合的必要。

男人和女人,主人和奴隶,这两种基本结合形成了家庭。

每一个城邦的存在都是自然的,因为它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的共同体的结合而已。

人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是唯一具有善与恶、公正与不公正以及诸如此类感觉的动物。

人一旦趋于完善就是最优秀的动物,而一旦脱离了法律和公正就会堕落成世上最差的动物。

家庭是构成城邦的主要成分,一个完整的家庭由奴隶和自由人构成,家庭管理最基本、最主要、最单纯的要素就是主奴、夫妻以及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

在各种技术中,对于所有的从属动物来说,都天生具有工具的属性,有生命的工具肯定要比其他工具包括无生命的工具使用得早。

那种在本性上不属于自己而属于他人的人,就是天生的奴隶。

有些人天生即是自由的,而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

德行高尚者证明了拥有和控制奴隶的合理性。

当主奴双方都很自然的处于他们该处的低位时,他们就具有共同的利益而且是一种朋友关系,但是当主奴关系靠法规和强权来维持时,那么结果就会相反,出现利益冲突和仇恨之情。

政治家的统治权威是针对自然的自由民,而主人的统治权威是针对自然的奴隶。

主人式的统治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家长对家庭实行君主式统治。

而政治家的统治权是一种针对自由人和地位相等的人的统治权。

《政治学》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政治学》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感谢观看




《政治学》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思维导图PPT模板
01 第1章
03 第3章
目录
02 第2章 04 第4章
05 第5章
07 第7章
目录
06 第6章 08 第8章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人类至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国家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 活的问题。他提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社会(群体)生活。故而,人类社会生活怎样安排与 组织才是公平合理的,即所谓“正义”?便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政治学虽然是许多学科中较为晦涩难懂的 学科,但也是普通人应该了解的一门重要学科。《政治学》一共分为八卷,在书中,作者系统地提出了人类社会 中的基本政治问题,并进行深刻阐述与解析。如论述国家(城邦)的目的、起源、产生、衰败及保全的原因,政 体的分类、变革和维持,理想城邦及其构建,公民的教育等。本书是首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政治问题的著作,是 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被视为政治研究体系的典范。

政治学读书笔记1500字

政治学读书笔记1500字

政治学读书笔记1500字【篇一: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读书笔记 (2010-10-07 10:33:16)转载标签: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政体的分类实证研究城邦公民文化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是政治学的开山鼻祖。

他第一次将政治学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

他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政治学真正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体系。

《政治学》一书中,亚氏以城邦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所谓“至善”的城邦。

书中,首先是对于理想城邦的探讨。

全书分为八卷。

第一卷应该是一个序言。

政治学应当从何处开始。

什么是城邦:一种追求至善的包含其他一切的共同体就是城邦。

亚里士多德从一开始就批评了一种谬论即认为治城邦如治家,家长、主人、政治家和君主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区别仅在于治理人数的不同而已。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治国与治家是不一样的,家务管理者与政治家也是不一样的。

从第二卷开始,亚氏开始讨论各种政体了。

政体的研究也是全书的核心和关键。

“我们准备考察,对于那些最能实现其生活理想的人来说,最好的政治共同体是什么。

”亚氏认为政治学是一门实践的科学,所以要研究所谓的理想政体,更要考察现存的各种不同的政体。

理想政体应当是能够实际可用的,因此最好的政治共同体是由最能实现其生活理想的人来实现的。

这种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中庸主义式的思想贯穿着全书的始终。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第二卷中亚氏开始了对其师柏拉图及其理想政体的强烈批判。

他认为,“城邦的本质就是许多分子的集合”,反对柏拉图整齐划一式的最理想的城邦组合形式。

他还反对妻子财产共有等等柏拉图的共有制的思想。

接下来,亚氏批判了柏拉图《法律篇》中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两种最坏政体形式的结合体—共和政体。

在最后,亚氏还比较分析了斯巴达、克里特、迦太基等不同的政体形式,城邦的基本要素是公民。

公民的本质决定城邦的本质,所以要研究城邦,首先要研究公民。

政治学优秀的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

政治学优秀的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

政治学的读书笔记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政治学优秀的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刚刚读这本书得时候,感觉什么都没读懂!后来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还是能看懂一点点的,在迷茫之中发现一丝光明。

同时还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政治学》这本书被公认为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经济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

所以,似乎如果要更好的了解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可以从西方的政治研究入手。

当然没那么多时间!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古希腊思想家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全书在对100多个城邦政制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从人是天然的政治动物这一前提出发,系统论述了什么是对公民最好的国家。

下面就想说一下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于公民的定义,从词源学上看,“公民”一词源于希腊文“波里德”(civis),原指属于城邦的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

他对公民的定义是:“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

这样看来,在一个亚里士多德理想城邦中,要成为公民须要具备有权参加城邦职司、既能被统治也能统治的善德、有闲暇以培育此善德等条件。

总的说来,从事政治活动、享有政治权利无疑在亚里士多德的公民定义中占有较大的意义份额。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即使被剥夺了政治权利,也并不必然会同时丧失公民身份。

但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中,可能连职业的优劣差异也可以使得一个人不能成为公民。

记得看过欧美一部叫《星河战队》的电影,在那里面就有公民和平民之分,参军以后就可以成为公民!否则,都只是平民而已。

在亚氏眼里公民资格是很难得的!还有一些是关于政体的看法,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政权的载体,城邦的建立有其特定的终极目的,即追求公利,充分发扬人的天性,促进善德,满足人们过优良生活愿望。

《政治学》读书笔记

《政治学》读书笔记

《政治学》读书笔记《政治学》全书共8卷,论述了家庭、理想城邦与现实城邦、公民与政体、政体的变革及补全之策以及城邦教育等主题,较为完整地展现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国家政治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卷一:卷一开篇即指出城邦是一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目的在于寻求实现共同的善。

但该如何去论证上述观点即城邦是一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亚氏则借助“溯源”之法进行论证,提出了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经典命题—人类在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

正是因为这种政治动物的本性让人们自然的趋向于城邦生活:由最初的男女和主奴组合成家庭,并为适应更广大生活需要联合成村坊,同理城邦也是由若干村坊联合形成以实现“优良的生活”。

由此可见,城邦源于自然的演化并且是这种自然演化的终点,是一个能够实现完全自足并自然趋向至善的社会团体。

(p7)同时,亚氏为更好地论述有关城邦管理的内容,在卷一余下部分对家务管理进行了阐释,概因城邦的组成中包含着众多家庭。

一个完整家庭应包含“主奴”、“夫妇”和“父子”三个基本要素以及另外的“致富技术”要素。

首先,奴隶存在的正当性源于其仅具备体力而在理智上弱于主人,因此奴隶为奴,主人为主是根据各自的天赋本分形成的统治与从属关系,是有益且合乎正义的。

其次,至于夫妇和父子关系,则分别类似于政治家治理自由人民和王权对于臣民的性质。

最后,亚氏认为“致富技术”包括自然的狩猎、畜牧和农耕等技术和获得金钱的技术,前者应以合乎家庭所需为度,后者是一种不合乎自然的致富技术甚至会出现放债取息等恶劣的经济活动。

因此通过对上述家庭构成要素的论述,我们可以认为,家务管理就是通过运用致富技术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培育家庭美德,实现个人的善德。

卷二:卷二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理想国》中描述的理想城邦采取的一些措施的评价;二是对现实的城邦的一些评价。

针对《理想国》一书中所勾勒的理想城邦强调整齐划一,主张实行公产制度以消灭私欲等。

亚氏并不认同。

首先,“一个尽量趋向整体化的城邦最后一定不成其为一个城邦”(p45),概因整齐划一的设想易导致城邦本质的消亡即城邦分解为家庭,家庭分解为个人。

安德鲁政治学读书笔记(精选3篇)

安德鲁政治学读书笔记(精选3篇)

安德鲁政治学读书笔记(精选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安德鲁政治学读书笔记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德鲁克读书笔记读彼得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感刚进入大学,我内心是迷茫的,经过十几天的军训,真正开学后面对课表并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

当上到周四的管理课前,觉得管理离自己很远,那是一件高层做的事情;上完第一节管理课,对管理有了浅层次的认识,管理学就是对人、物和信息的管理。

而且管理就在我们身边,就像老师上课举的例子减少食堂浪费,这也是管理。

当因为作业去读了皮的德鲁克的《有效的管理者》,使自己对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书的主题是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书中指出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应该具备五个要素:1知道他们的时间花在什么地方。

2致力于对外界的贡献。

3重视发挥长处。

4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领域,以便以优秀的管理产生卓越的成果。

5最后是做出有效的决策。

但当我读第一遍的时候我是困惑的。

虽然是每个方块字的组合,然而我什么实质内容都没看懂,记住的只有组织、管理、有效性……这些名词。

很多书只有反复的读反复的体会才能慢慢学会,也许这就是老师让我们写读后感的原因吧。

这本书讲的是如何管理自己,提高自己的有效性,使我受益匪浅。

书中最常提到的一个词是有效性。

我觉得有效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生活中我经常看见一些无效的或者说浪费资源的事情。

比如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实施后,经常会有高速公路堵车的报道。

我觉得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减轻了人们的出行的成本,也让刺激了大家出行的需求,从而促进了消费,但同时也造成扎堆上高速,擦碰事故多发,而且一群人因为堵车耽误出行的时间,延误行程并不值得。

我觉得有有效性概念的人呢会权衡一下利弊,一些短途旅游的人觉得可以选择提早出行,即使你付了过路费但你的时间成本却减少了,而长途出行的私家车应该合理规划路线,因为免收费是指凌晨12点后上下高速都免费,车主完全可以预估时间,提前出行,这样既省了钱又节约了时间。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读书报告8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读书报告8

《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政治法律思想最深刻、最成熟的著作,卢梭针对封建制度和等级特权,鲜明地提出了自由、平等的战斗口号,强烈主张建立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思想,为18世纪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纲领。

《社会契约论》分为四卷。

第一卷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

秩序并非来源于自然。

家庭是最古老和自然的社会形态;但是,父母与能够自立的子女之间的联系,有必要用一系列约定来维系。

某些哲学家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奴役和统治是天然的,但他们混淆了原因与结果;如果有些人天生为奴,那么一定是因为有反自然的奴隶制度存在为先。

社会秩序不可建立在强力的基础上,因为最强者无法一直保持强势霸权,除非他能把强力转化为权利,把服从转化为义务。

在那种情形下,权利与强力就要互换位置。

如果必须要用强力使人服从,人们就无须根据义务而服从了;因而,只要人们不再是被迫服从时,他们也就不再有服从的义务。

约定是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

社会秩序来源于共同的原始、朴素的约定。

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丧失的是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得到的一切东西的无限权利;而他所获得的,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

第二卷阐述主权及其权利。

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不可以转让,不可分割。

主权由共同利益所决定和约束,籍着法律而行动。

法律是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公意的行为。

虽然公意总是对的,但是它并非总是能作出明智的判断,因此也并非总能找到共同利益之所在,于是立法者的存在就是必要的。

然而立法者本身并没有权力,他们只是指导者。

他们起草和提出法律建议,只有人民自己(或者说主权者、公意)才有权设立法律。

第三卷阐述政府及其运作形式。

对于政府而言,仅有立法是不够的,法律的强制实施亦非常必要。

虽然主权体有立法权,但是它不能赋予自身执法权。

它需要一个介于主权体和国民之间的中介者,在公意的指示下实施法律。

王惠岩政治学笔记—808

王惠岩政治学笔记—808

陕西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808 综合(含管理学、政治学)之政治学——《政治学原理》王惠岩第一章绪论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特殊的历史现象。

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建立以暴力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利用法律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调节利益分配,解决社会冲突的活动。

对政治的本质和含义归纳:(1)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3)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

(4)活动:是科学、艺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研究它。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

因此,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第一节国家的起源1、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国家产生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

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

给社会带来三个结果和变化:(1)畜牧业和农业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部落有了剩余产品。

(2)生产的增长,剩余产品日益增多,私有制出现。

(3)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的出现。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

给社会带来三个主要结果:(1)奴隶制的巩固与发展。

(2)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耕地成为私有财产。

(3)部落联盟的出现。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从手工业分离出来,给社会带来的二个结果:(1)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金属货币。

(2)由于商业活动、土地的买卖,人们为谋生而流动,原来氏族与部落居民杂居起来第二节国家的本质与职能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政治学》读书笔记

《政治学》读书笔记

《政治学》读书笔记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作者整理的《政治学》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政治学》读书笔记 1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政治学之父,而他的经典著作《政治学》是剥削阶级的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是首先把伦理问题和政治问题分开讨论的著作。

全书的结构明朗,逻辑清晰,以及作者深刻的理性认识和正义观念也同样使人震撼,但对于已经深受当前快餐文化的我们这一代人,《政治学》无疑还是比较艰深的。

笔者花了数周才真正看完,但要说读的通透尚未达到。

只能就通读一遍的观感,写一些个人理解。

《政治学》一书主要讨论了如何治理城邦的问题,即“城邦政治学”。

首先运用溯源方法,从城邦的单个分子家庭开始论述分析,这里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深受生物学的影响。

他认为我们城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达成至善,即通过合理的运作方法来使一个城邦的人民获得“优良”的生活,不仅是物质上的,同样要显现在精神道德层面上来,这样就把城邦统治者与家长、奴隶主之间的工作区别开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异不仅在于人数的多寡。

亚氏认为不同的单个人组成家庭,家庭组成村坊,村坊组成城市,而城市以亚氏的观点来说就是“社会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

他将此比作动植物必须经过完全的自然生长才能最终完美地体现其“本性”,人类社会由家庭的小范围逐步演化为城邦的过程也是完全这个生长自然规律的。

而符合自然是亚氏的一个重要观点,这个下文还会提到。

由此他得出了著名观点“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也即人趋于城邦生活是符合自然的。

在此前提下,继而论述家务管理的目的,分析各种致富技术,也辩证了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何为自然奴隶等问题。

当然论述这些问题我们能够感受到亚氏是想将其上升到城邦阶层。

他认为家务管理重在培养善德。

而美德也是亚氏的另一重要观点,城邦政治学实际上也可以认为是美德政治学,因为政治的追求即是至善。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讲稿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讲稿

一、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八卷梗概大家应当一致同意,少年的教育为立法家最为关心的事业。

首先我们必须阐明的一点是,在亚里士多德的观念中,重视教育是为了维护政治统治。

因此,教育,尤其公民教育及青年教育绝非一家之言,而是由整个城邦及其公民的共同目的所决定的。

教育的目的是培育符合政治统治需要的公民,因而,教育应当订有规程并且由城邦办理。

业务应该分为适宜与不适宜自由人操作的两类。

其次,对于教育的性质,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既是维护政治统治,培养合格公民的方式,那么在教育属性即重理智还是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中,认为教育科目的制定培育,不应该使青少年具有“匠工”习性,因而此类科目应该受到有效的限制。

教育分两类,一类为基础科目,一为有关闲暇的科目(宗旨),应当先将功夫用在他们的习惯方面,然后再及于理性方面。

对于这一段话的理解在于: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全部生活的目的应当是操持闲暇。

闲暇比勤劳更高尚,因而人生所以不怕繁忙,其目的在于获致闲暇。

人们在勤劳工作生活的过程中需要憩息,憩息的方式是游嬉。

游嬉不同于闲暇,闲暇有其内在的愉悦、快乐与人生的幸福境地。

因此在教育科目的安排中,音乐作为一种娱乐游嬉方式,其存在是必须的,要教会青少年如何获致闲暇。

因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科目中须有某些课目专以教授和学习操持闲暇的理性活动;凡有关闲暇的课目都出于自主而切合人生的目的,这就实际上适用于教学的宗旨,至于那些使人从事勤劳的实用课目固然事属必需,而被外物所役使,只可视为遂生达命的手段。

我们不难理解出在亚里士多德的科目观念背后隐藏着是对体力劳动者如匠工、佣人等此类人群的阶级歧视,这意味着,站在亚里士多德教育观念背后的是一种阶级观念,正是这种阶级观念导致了科目性质的区分以及教育目的的确立。

心理活动和体力活动同时进行是不合适的。

体育应当适度,重在培育。

在体育训练方面,亚里士多德对以往注重严酷训练以培养勇毅品格的方式加以批驳,并认为凡属最凶猛的往往未必真正勇毅,凡真是勇族与猛兽,其性情毋宁是比较温和或近似于雄狮的脾气。

政治学读书笔记

政治学读书笔记

政治学读书笔记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探讨了政治权力的起源、分配和运行,以及政治制度的组织和运作方式。

在我的读书笔记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政治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

首先,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权力。

权力是指一种影响和控制他人行为的能力。

政治学家通常对权力的来源和运作机制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政治体系和决策制定过程。

权力可以从各种来源获得,如经济资源、组织能力和群体支持等。

其次,政治学还关注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

政治体制指的是一国或地区的政治组织形式,包括国家政体、政府机构和政党等。

政治制度则是指一套规范和程序,用于组织和管理政治行为。

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对于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政治学中,人们也研究了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参与程度,包括选举投票、政治组织参与和社会运动等。

政治行为则是指公民在政治体制中的行动和表现。

了解公民的政治参与和行为有助于我们理解民主政治的运作机制和公共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

此外,政治学还关注国际关系和全球政治。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日益增强。

政治学家研究国际组织、国际法和国际冲突等问题,以了解各国之间政治互动的规律和趋势。

全球政治的研究则着眼于全球治理和全球问题的处理,例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和贸易战争等。

总的来说,政治学是一门关于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涵盖了权力、政治体制、政治参与和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概念和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世界的运行规律,从而为现实世界的政治实践提供指导和启示。

政治学的研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20151131133 公共管理系潘俊学导读:《政治学》不失为古代希腊最为伟大的一部政治学著作,提到此书便不得不介绍其作者——亚里士多德,我简单叙述下亚里士多德生平,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和科学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其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对于西方人来说,亚里士多德对后世欧洲的影响仅次于其师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既师承柏拉图,又有了自己独特的发展,如果说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人类国家的政治体制开启了一扇窗的话,那么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为国家政治体制撑起了一片天。

政治学的前身能追溯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年代希罗多德、荷马、赫西俄德、修昔底德、和欧里庇得斯等人的著作里。

后来柏拉图开始分析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将原本以文学和历史为方向的研究分析抽取出来,应用至哲学上。

同样地,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分析上又建立了以历史经验为根据的研究,发展了以比较方式研究政治,萌生了日后的比较政治理论,被誉为政治学之父1。

所以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认为是政治学的创始作,尤其是《政治学》被公认为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

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

全书在对100多个城邦政制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从人是天然的政治动物这一前提出发,系统论述了什么是对公民最好的国家。

《政治学》全书共有八卷:第一卷为论城邦和家庭;第二卷为论理想城邦和优良城邦;第三卷为公民和政体理论;第四卷为现实政体;第五卷为政变和革命;第六卷为建立较为稳定的平民和寡头政体的方法;第七卷为政治理想和教育原则;第八卷为青年训练。

《政治学》读书笔记

《政治学》读书笔记

《政治学》读书笔记《政治学》读书笔记篇1标题:政治学读书笔记:从理论到实践背景介绍:《政治学》是夏尔·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CharlesAlexisdeTocqueville)于1835年出版的一本关于政治、社会和民主的著作。

这本书对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的政治变革进行了深入研究,提供了对政治体制、权力、民主和人权等关键概念的深入探讨。

深入分析:德·托克维尔在《政治学》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政治权力的核心观点。

他认为,政治权力是一个国家繁荣和稳定的关键因素,而政治权力的分配则决定了社会的稳定和公民的权利。

在德·托克维尔看来,民主制度并非完美无缺,因为它们容易受到民粹主义和极端的威胁。

然而,他认为民主制度是最能保护个人权利和自由的选择。

个人观点:我认为德·托克维尔的观点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他强调了政治权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关于民主制度的限制和风险。

在现代社会,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行使仍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我们需要反思现有的政治体制是否能够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要思考如何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制度。

对比与参照:与其他政治学家相比,德·托克维尔的观点更注重实践和经验。

他通过深入研究法国大革命后的政治变革,提出了许多具有实践意义的观点和建议。

与此相反,其他一些政治学家可能更注重理论分析和抽象概念。

创作风格:德·托克维尔的写作风格清晰、简洁,易于理解。

他善于用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案例来解释复杂的观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他的写作风格使得《政治学》成为一本具有启发性和可读性的著作。

结论与评分:总的来说,《政治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著作。

它不仅提供了深入的学术探讨,还具有实践意义和现实价值。

德·托克维尔的观点和建议对于我们理解政治权力、民主制度和公民权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政治学》读书笔记篇2《政治学》读书笔记《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最著名的政治学著作,它不仅是对政治的深刻研究,也是对人类社会本质的深入探索。

政治学第八卷读书笔记

政治学第八卷读书笔记

政治学第八卷读书笔记1、论教育的立法规范与教育公平问题亚里士多德首先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教育的立法和教育的公平上。

关于教育的立法规范问题,亚里士多德讲到“不论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还是出于道德的上的原因,都应该对教育进行立法规范。

”“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应该是立法家主要的并优先考虑的事情。

”“假如忽视了教育问题,一个城邦的政体将会遭受损害”;“每一种技能和技术形式的存在必须要有一定的条件,那就是,要先行的训练和预先的适应。

”教育必须要通过立法规范,只有在规范的框架下才能有序。

今天我们的教育也面临着立法规范的问题,首先是健全教育法制,比如中小学里的补课问题,教师的师德问题,教师虐待学生问题,教师收礼以安排座位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缺乏良好的制度和法律章程来规范;其次是已有法律的执行问题,现有的法律没有得到很好的遵守和执行。

因此光有立法还不够,立法只是创造了前提条件,关键还是要看执行力,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再好再完备的法律规程都只是摆设。

亚里士多德还特别重视教育的公平问题“所有的人都应该享受同一的教育制度,而且应该是实行城邦的教育体制”“整个一个城邦都怀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因此,很明显,在同一个城邦之中对所有的公民和来说,应该遵循同一个教育体制”“既然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那么大家就应该采取共同的教育方法。

”教育公平的基础是个人与国家是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不能认为每一个公民只是属于他自己,我们应该把每一个公民视作属于城邦的,每一个人都是城邦年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亚里士多德推崇斯巴达的教育模式“对此斯巴达人是值得表扬的”对一个国家而言,其要培养的人是一致的,拿我国来说,我们要培养的人是“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四有新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既然我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那么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资源、师资配备等也应该是公平的。

但是,现实是,一直以来我们在喊着教育公平的号子下执行不均衡发展和不公平的教育方针,人为的将社会分层,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都有了重点和非中重点,特权和普通学校之别。

《政治学》读后感

《政治学》读后感

《政治学》读后感《政治学》读后感12届陈海钦在开始阅读《政治学》之前,我先去查阅了一些资料试着先了解《政治学》的作者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前384年4月23日-前322年3月7日),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和柏拉图、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老师)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三段论),并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

他的思想对西方的文化取向和内容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还是现实主义的鼻祖。

亚里士多德所涉及的学术研究领域几乎涵盖了他所在时代已有的全部学科,并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主要有:《工具论》、《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等。

结合《政治》这门课程的学习,我选取了《政治学》这本书进行阅读,我阅读《政治学》的第一目标是争取能够大概了解这本书的字面文本所表达的意思,其次是深刻领会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深层含义。

但是当我开始读第一卷时就发觉自己的学习还远远不够,感觉比较艰难,但我激励自己一定要努力阅读,结合网络查找的资料辅助阅读。

那么接下来我想简单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阅读总结和感受。

《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根据他和他的学生对希腊158个城邦政治法律制度的调查结果写成的。

这是古希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政治问题的著作,在本书中,亚里士多德的讨论十分广泛,涉及了国家(城邦)的目的、起源、产生、衰败及保全的原因,政体的分类、变革和维持,理想城邦及其构建,公民的教育等。

首先我就本书的总体结构做一下梳理:全文共有八卷,写作分为两个表达层次,分别为探讨理想国家并涉及以往理想国家的探讨和研究现实国家,现实政府的形式,探讨民主制国家和寡头制国家衰落的原因以及安定的最好办法。

每卷分别表达的主题如下:卷一:论家庭,指出城邦的来源组成及重要性。

城邦其实就是某一种社会团体,而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某种善业。

《政治学》第八卷读书报告范文

《政治学》第八卷读书报告范文

《政治学》第八卷阅读报告范文
哎呀,说起这本《政治学》第八卷嘞,简直是摆龙门阵摆到国际大舞台上了嘛!开篇就整得高深莫测,啥子政治哲学、国家理论,听得人脑壳都大了几圈。

不过,咱们四川人嘛,讲究的就是个接地气。

我读到里头那些个理论,就想起咱们村头的张大爷,他管家里事儿那叫一个严丝合缝,跟书里说的“权力制衡”有异曲同工之妙。

村里的大事小情,他都要开个坝坝会,大家伙儿七嘴八舌,最后拍板定案,这不就是“民主集中制”的活教材嘛!
再往后翻,讲到国家间的交往,我就想起隔壁王二麻子去年去省城打工,回来讲的那国际范儿,说是啥子“合作共赢”,跟书里提的“国际合作理论”不谋而合。

看来,学问这东西,还真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到生活中去。

最逗的是,书里头那些拗口的词儿,我一用四川话翻译过来,立马就生动多了。

比如“政治稳定”,我就理解为“日子过得安逸,不扯把子”;“政治文化”,那就是咱们四川人的“茶余饭后摆的龙门阵,里头藏着大学问”。

总而言之,这本《政治学》第八卷,虽然读起来有点烧脑,但只要你用心去品,用咱们四川人的智慧去解读,还是能找到不少乐子和门道的。

毕竟,政治这东西,说到底还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巴适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论教育的立法规范与教育公平问题亚里士多德首先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教育的立法和教育的公平上。

关于教育的立法规范问题,亚里士多德讲到“不论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还是出于道德的上的原因,都应该对教育进行立法规范。

”“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应该是立法家主要的并优先考虑的事情。

”“假如忽视了教育问题,一个城邦的政体将会遭受损害”;“每一种技能和技术形式的存在必须要有一定的条件,那就是,要先行的训练和预先的适应。

”教育必须要通过立法规范,只有在规范的框架下才能有序。

今天我们的教育也面临着立法规范的问题,首先是健全教育法制,比如中小学里的补课问题,教师的师德问题,教师虐待学生问题,教师收礼以安排座位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缺乏良好的制度和法律章程来规范;其次是已有法律的执行问题,现有的法律没有得到很好的遵守和执行。

因此光有立法还不够,立法只是创造了前提条件,关键还是要看执行力,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再好再完备的法律规程都只是摆设。

亚里士多德还特别重视教育的公平问题“所有的人都应该享受同一的教育制度,而且应该是实行城邦的教育体制”“整个一个城邦都怀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因此,很明显,在同一个城邦之中对所有的公民和来说,应该遵循同一个教育体制”“既然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那么大家就应该采取共同的教育方法。

”教育公平的基础是个人与国家是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不能认为每一个公民只是属于他自己,我们应该把每一个公民视作属于城邦的,每一个人都是城邦年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亚里士多德推崇斯巴达的教育模式“对此斯巴达人是值得表扬的”对一个国家而言,其要培养的人是一致的,拿我国来说,我们要培养的人是“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四有新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既然我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那么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资源、师资配备等也应该是公平的。

但是,现实是,一直以来我们在喊着教育公平的号子下执行不均衡发展和不公平的教育方针,人为的将社会分层,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都有了重点和非中重点,特权和普通学校之别。

我们在大谈教育的公平问题,以为只要整天把重视教育、重视教育公平等问题挂在嘴边就实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切实的措施的话,你把重视教育喊一万遍也是无济于事的。

从提出实现教育经费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到2012年实现这一目标,曲曲折折用去了十多年。

有人说,我们面临很多困难。

其实这些都是借口而已。

当年苏联刚建国的时候,面临那么多、那么大的困难,列宁提出要尽量削减其他部门一切不必要的开支以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当时苏联的困难比起来,我们现阶段面临的这些还算困难么?教育事关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国家的前途都掌握在孩子们的手里,一个国家对孩子们的学习、对教育都不够重视的话,还有未来吗?这就给某些心术不正的外国所谓民间慈善机构提供了可乘之机,即以援助教育之名来影响我们的下一代,搞和平演变,搞破坏祖国的勾当,来瓦解我们的祖国。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杞人忧天,现在有的人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祖国,没有了自己的国家,没有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言必称欧美,只想着到欧美发达国家去享受,而鄙视生他养他的祖国,这是一件极为严重的事,我们应当加以重视。

这就要从重视教育做起,包括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逐步实现教育的地区公平、城乡公平,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对教育的不重视来源于特权和垄断。

缺乏一种大的民族情怀和国家观念,就是把国家的前途和未来置身事外。

2、论教育目的和教育课程设置教育的目的决定课程的设置,因此首先要探讨教育和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对于生活有用的东西,还是为了德性的获得,仰或是为了促进一切知识的发展?”然而“只要我们观察一下现实的情况,就会发现结果是令人悲伤的混乱”基于教育目的和学习目的的混乱必然带来了学习内容和培养途径的混乱。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所有的事务对于自由人来说,分为适合和不适合两类。

”“这些有用的科目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包括了所有有用的科目。

”“教给孩子们的实用知识不能太多,否则将会使他们的脑子变得‘工匠似的贱俗’”而“对于那些更具自由性质的科目也不要学得太专业了”在这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透露出一种对学者的责任与担当,学习是为了最求德行的发展,而不能成为受雇以赚取金钱并且劳瘁公民使其意志堕落。

这与他对人的认识、对生活的认识密不可分的。

在第三章中讲到“我们全部生活的真正目的就是如何享受闲暇”基于此种认识才有了有用知识和德性发展关系的探讨。

不管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一名准教师,或者是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应该思考探索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本质、人的本性、生活的本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课程的设置问题。

似乎古希腊和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在教育问题上,都在寻求人的德性的发展,强调个人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

而今天的许多教育者估计很少思考人的本真,教育的本性等问题,尤其是在应试教育下,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把眼光停留在考试上,分数成了教育的目的和最终归宿,似乎分数成了衡量一个人一切的东西。

没有了人,只有考试,只有分数。

在一些中小学老师和学校眼里,只剩下一个个跳动的数字,其他的都只是工具手段。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都只是做题的工具,没有独立的思考和独立的人格。

现在有的地方、有的老师试图把教育交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但却令他们无赖的是这些学生不知道该干嘛啦!因此,教育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困难重重,途径和方法还有待于探索。

这些都是教师的使命。

3、论体质训练关于体育训练和音乐训练的问题,平常接触得较少,也没多少思考,所以在此略摘录以学习。

亚里士多德将基础教育的科目分为四类。

包括读写、体育、音乐和绘画。

读写和绘画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起着作用,“而绘画不仅仅尤其日用功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年轻人对于物体和形象的审美观念和鉴别能力”,“体育则是用来培养勇毅的品质”,“音乐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操持闲暇”“过分的体育锻炼有巨大的危害;而斯巴达人的教育体制也存在着缺陷;勇毅并不是唯一的品性,而残酷的训练是片面的,缺乏效率的,甚至会阻碍真正勇毅的培养。

体育锻炼的正确政策就是要避免过早的锻炼,这将会阻碍身体的正常发育。

青春期之前应该采用轻微的锻炼方式;之后的三年里,可以在学习中度过;在下一个发育阶段可以进行剧烈的运动和接受严格的饮食节制,这就是最好的体制。

对于青少年来说,同时刻苦的锻炼体质和严格培养思想是不正确的措施。

”“在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之中,我们必须先培养其习惯,然后再启发其理性;先锻炼其身体,然后再开发其智力。

因此,我们在开始的时候,要先让孩子们求学于体育老师和竞技老师。

前者会在身体方面养成他们的良好习惯;而后者会教会他们所有的竞技本领。

”亚里士多德在寻找体育训练与智力训练的有机结合,而我们当下的教育只重视机械的变态了的智力的训练,而把体育训练等“特长”训练置之不理。

推行了很多年的素质教育,落得的现场却是:以分数为唯一标杆。

成绩差点的就去参加“特长班”,摇身一变就成了“音乐特长生”“美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原来我们的特长生居然可以这样产生。

当然有的确实是具有这些中的某些爱好的,而且也确实是特长生。

但是有的人只是把“特长生”作为升学的跳板。

而对于“非特长生”,以高中为例,有的学校体育课取消、音乐课取消、美术课取消,有的学校更是高三学生课间操都不用做了,课间十分钟都被关在教室里学习——要考试的嘛。

4、论音乐教育“人们学习音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但是当初音乐是作为一门高尚的教育科目而产生的”(“我们的自然本性有一种倾向,就是要寻求手段和途径以使我们不仅能够获得正确的工作,而且合理地享有闲暇”“我们全部生活的真正目的就是如何享有闲暇”“劳动和闲暇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同样正确的事,闲暇要高于勤劳,他是辛勤劳作的目的所在”“游戏和娱乐只能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开展,应该是作为解除疲劳恢复体力之用的。

游戏玩乐可以使紧张的情绪得以舒缓,由此得到的惬意使我们可以放松休息)。

音乐既“不能被当作获取生活必需品的手段和途径”也不能像体育课那样“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军事作战能力。

”音乐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在闲暇之时培养人们的理智”因此,把音乐列入教育科目“是作为自由人加强德行修养的一部分。

”音乐教育是“基于本身所含有的自由和本性内涵的某些善德的一种教育”音乐教育的两个问题:“是否应该教孩子们自己演奏音乐?”“孩子们应该演奏何种旋律和曲调的问题?”在第一个问题上可以做出肯定的回答:孩子们应该自己来演奏音乐。

“目的只是为了培养他们[对于他人演奏]的评判能力,除此之外别无目的。

”“音乐学习必须遵循一下两个原则:首先,不能教学生们学习那些属于职业竞赛中演奏的节目;其次,不能让他们学习那些具有惊奇和夸张性特征的表演节目。

”“不论在音乐领域还是在其他教学领域,都应该使用哪些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乐器”因此,“我们应该反对使用笛子和其他类似的乐器”因为它们可能带来“工匠似的贱俗”“音乐是由旋律和节奏两者相结合而产生的”“旋律可以分为培养情操型的、刺激行为型的和激发热忱型的”“音乐不能只具备一种用途,而应该是兼顾多种用途”音乐的三种用途是教育、释放情感、培养情操。

“所有的曲调都应该采用,但是不可用同样的方法”“人往往是从最适合于他的东西之中获得愉悦”“就教育而言,应该采用表达道德情操型的旋律和曲调”“在青少年的音乐教育之中采用多利亚调是最为合适的。

”“人类的追求有两个目标:可能性目标和可行性目标;每个人在追求这些目标的过程之中,应该特别关注与自身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可能的与适当的目标。

”“对于青少年来说,凡事某一曲调旋律优美而且富有教育意义,就应该对他们进行传授。

”“音乐教育应该基于三项标准:中庸标准、可能标准和适当标准。

”对于音乐、音乐教育和音乐学习等关于音乐的东西,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在音乐面前我就是个文盲。

因此对于音乐研究部分就只得做一些摘抄,同时也需要加强音乐方面的修养,努力提高音乐修养。

通过对《青年教育训练》这部分的学习中,可以看到,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教育是多方面多家度的“素质教育”,可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更加注重德行的修养和提高,强调音乐在德性修养方面的独特的和重要的作用。

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唯考试和分数论英雄把学生培养成了考试的“工匠似的贱俗”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反思价值。

作为一名准教师或准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断思考:什么是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等一系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