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伦理思想的中国化
当代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研究综述
Vol.32No .10O ct.2011第32卷第10期2011年10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 o urnal of C hifeng University (S o c.S ci )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为中国经济带来持续增长和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诸如,“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人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
”①面对这些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不少大师、居土、专家、学者从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理论中发现和挖掘出与当前社会思潮相适应的伦理思想,为当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新的解决之道和新的思维视角。
二、主要观点(一)佛教的一般伦理思想杨曾文认为:中国佛教中蕴藏着丰富的伦理观念和诸如“五戒”、“十善”、“六度”、“四摄”、“慈悲”等等具有行为规范意义的伦理原则和戒条,它们在很大范围和程度上都可以与通行的社会公德、道德规范相通。
高振农认为:佛教伦理道德,不仅对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共道德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有时候能够弥补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之不足。
因为佛教伦理道德是由信仰而来,因此有一种内在的自觉的约束力。
佛教伦理道德思想中的积极部分,都与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建设有很大的关系,能促进社会公共道德的完善和发展,也都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意义。
姚卫群认为:佛教伦理思想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其基本的原则或可涵盖大部分内容的纲要则不多。
在他看来,可主要概括为三条,即:平等观念、克己观念和慈悲利他的观念。
释如意从世间的伦理道德与出世间的伦理道德的比较来论述佛教的伦理思想对世间伦理道德建设的借鉴。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
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
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
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
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东晋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
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南北朝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
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
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5. 宋以后佛教的衰落期宋代以后,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高潮已过,逐渐走向衰落。
佛家文化与思政
佛家文化与思政佛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以来,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
佛教思想强调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通过修行来达到超越人世的境界。
在中国,佛教的传播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
佛教思想的融入也让中国的文化更加多元化和开放。
本篇论文将探讨佛教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其核心价值观、对文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挑战。
佛教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佛教思想源于古印度的文化环境,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由印度的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创立。
佛教起源于印度的中部地区,当时印度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矛盾激化,人们的生活困难,思想上也在寻求新的出路。
悉达多在反思生命意义和苦难的本质时,创立了佛教。
佛教思想于公元前2世纪传入中国,随着汉武帝的统治,佛教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等时期的影响和变革,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佛教在中国的流行不仅是因为其本身的思想魅力,也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密切相关。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和中国的儒、道、法家等文化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佛教文化。
佛教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也经历了波折和变革。
唐朝时期佛教曾经盛极一时,但到了宋朝时期,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佛教面临着衰落的局面。
明清时期,随着禅宗和律宗的兴起,佛教在中国得到了新的发展。
当代中国,佛教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关注,佛教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益显现。
佛教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佛教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佛法、菩提、般若。
其中,佛法是指佛教的教义和法则;菩提是指悟道、证道、修行和成佛的过程;般若是指了解和体悟世间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佛教思想强调生命的无常和苦难,认为一切众生都处于轮回转世的循环中,只有摆脱轮回才能得到解脱和超脱。
佛教思想主张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强调内心的净化和修行,追求智慧和慈悲。
佛教中国化
佛教中国化的具体表现一、译文与宣讲方式中国化中国的佛教学者在研究和讲说翻译过来的佛教经典时,为了便于理解,就用儒家和道家, 其中主要是老庄和玄学的名辞和术语,来比附佛教的名相概念。
这种简单而机械的对照、比附之法,对印度佛教经典发生歧解和误读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正是在这种歧解和误读之中,那些翻译过来的经典开始在汉语语境中具有了意义,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发生了实际的影响,并以此为接生术或嫁接术而真正地得以植根于中国。
尽管在东晋时期有道安这样的高僧大德对格义之学颇为不满,但还是阻止不了这种研读方法的广泛运用和推行;即便是在道安本人、其高足庐山东林寺的慧远以及罗什门下僧肇等人的著作中,都随处可见佛教思想与老庄玄理的相互融合、相互解释。
讲经说法是传教的常用方法。
要想将佛经上的教理让民众听得懂,就得利用他们熟悉和容易理解的语言、道理来加以比附说明。
这种方法在佛教史上叫做"格义"。
后赵佛图澄的弟子竺法雅精于儒道经史,在他向弟子、士大夫讲经时,常"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
"(《高僧传.竺法雅传》)佛教经典中常在教义概念、用语的前面加上数字,如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此称"事数"。
竺法雅在讲经时为了听众易于明白,便运用当时人熟悉的儒、道典籍中的词语、道理去加以比附解释。
按照这种方法,可以把"性空"、"真如"解释为"本无"、"道";把"五戒"比附为"五常"等。
这在当时和以后都是常见的现象。
佛图澄的另一个著名弟子道安,在著作中也常用格义。
他的弟子慧远善老庄,在讲经时常常借用老庄的词语进行解释。
据《高僧传.慧远传》记载,有一次慧远讲经,有人就"实相"(即"诸法实相")这个概念提出质询,他当即引用《庄子》加以说明,于是"惑者晓然"。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刘延刚通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有一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和思想激荡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真正复兴时期,而这些时期恰恰是中国的乱世而不是治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道、释的会合与争执,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各种文化思潮的风云际会,都是这样。
中国学术与社会的治乱兴衰紧密关联,天下大乱,人们就思天下大治,被社会搞乱了的人心,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想重新来一次拨乱反正,于是各种文化思潮就风起云涌,针对时代文化的变迁而给以相应的学术应对,于是文化重构问题就摆在了中国知识精英们的面前。
佛教自印度传入而本土化,隋唐以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骨干,自宋明理学的兴起渐趋衰落,而鸦片战争以来又显日薄西山之势,但在上层的文化界内,复兴佛学的思潮则薪火相传,代不乏人。
清末以来佛学研究之风已启其端,在这方面有两股力量为之作出不懈努力:一股力量来自世俗的思想家,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杨度、章太炎等人皆有一定建树。
一股力量来自于对佛教抱有信仰的居士,如郑学川、杨文会、欧阳渐、韩清静等人,这两股力量对佛学的研究和提倡,势必影响到佛教界内部,所以从清末开始,佛教诸宗内部开始出现一些起较有思想的人,到民国年间,相继活跃在社会舞台上,形成佛教的“复兴”之势,其中一代诗僧,以割肉燃灯供佛而舍身为法的“八指头陀”敬安和尚影响很大;曾先后于上海的哈同花园和杭州海潮寺创办华严大学(后迁到常熟福兴寺)的贤首宗代表月霞法师贡献不小;天台宗的代表谛闲法师,清末民初净土宗的一代名师省元和印光两位法师;特别是在民国年间十分活跃,不局限于一宗一派,而对各家学说融会贯通,成为“台、贤并治”,“禅、净兼修”的一代高僧的圆瑛大师和才艺超群,以“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而声名远播的弘一大师,这些近现代史上的佛门弟子都为佛教的现代化作出过一定的贡献。
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佛教在民国年间开始了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他们建立现代佛教组织,兴办佛教学校,整理出版佛教典籍,开展佛学研究,发行佛学刊物,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佛教文化的现代转型作出了不懈努力,其中尤以提出“人间佛教”思想,并为之建立起体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的现代佛教改革大家太虚法师为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249~254
是的例 不关如 邪系佛 淫:教 、仁“ 智是五 是不戒 不杀” 饮生与 酒、儒 、义家 信是“ 是不五 不偷常 妄盗” 语、对 。礼应
向之 大 教 教 也间 。 的 是 东 很有 佛 开 由 吴 明了 教 创 南 由 显微 从 , 下 于 。妙 东 在 和 其 的吴中北特 联一国上殊 系开宗两的 ,始教路地 与,发传理 儒便展入位 学与史的置 靠江中。, 拢南意东它 的学义吴的 倾风重佛佛
随传 于 在 着统 元 金 满佛 崇 、 清教 奉 元 入, 喇 两 关因 嘛 代 ,此 教 藏 藏喇 的 传 传嘛 流 佛 佛教 弊 教 教在 , 盛 再内 转 行 次地 而 , 兴渐 支 明 盛衰 持 太 。。 汉 祖 但地鉴
二、佛教对中国士人的影响
• 佛教对中国士人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有道 是:“烈士暮年宜学道,才人老去例逃 禅”,“英雄到老皆皈佛,宿将还山不论 兵”,“少学儒,中学道,老学佛”,这 些烩炙人口的语句在中国古代的许多文人 中得到了最好的展现。
近代也不乏深受佛学 熏陶的文化名人,如林 则徐,谭嗣同、袁了凡 等。谭嗣同在《仁学》 中称:佛教“独高于群 教之上”,其根本精神 是救度众生,“救人之 外无事功,即度众生之 外无佛法”,将佛学普 渡众生的精神和他的救 世思想结合在一起。
总的来说,佛教传入中国后,便开始影响中国 士人的思想,并随之进入了中国的诗歌。 佛教精微的义理在士人的思想中与传统的儒家 思想相结合,士人将这种思想表现在诗歌中,加 以广泛的传播。 佛教的理念丰富了中国的诗歌理论。而中国的 儒家思想将佛教改造成更能为中国人民所接受的 外来宗教。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圣 人 的 意 思 。
“ 牟 尼 ” 是 明 珠 、
“ 释 迦 ” 是 他 的 族 姓 ,
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
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佛家思想源自印度,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始于汉朝。
佛教被视为一种文化和哲学,既具有宗教属性,又具有哲学性质。
在中国文化中,佛家思想和哲学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
一、佛教的核心理念佛教的核心理念是四大真理和八正道。
四大真理分别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强调人类生命中的苦难和痛苦,集谛阐述了痛苦的根源和成因,灭谛提出了超越痛苦和苦难的方法,道谛说明了痛苦的终极救赎和大涅槃。
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苦难和痛苦,获得内心的真正平静和快乐。
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家思想给中国提供了一种达到心灵上的升华的方式。
在古代社会,文化传统主要依赖于孔子和老子。
而佛教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提出了一种使人们内心得到自我净化的途径。
其次,佛教以其平等和慈悲的思想形塑了中国文化中的某些价值观。
佛家强调人以仁慈和宽容的态度看待世界和生命,表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而这一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价值。
最后,佛教对中国的艺术、语言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大量的佛教文献和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使用巴利文、梵文和梵文衍生的语言等等。
三、佛家思想对中华哲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佛教的认识论思想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思考方式和逻辑。
佛家哲学中的“中道”、“中观”、“即观”等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历史演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次,佛教的伦理思想对中国哲学的道德思维产生了影响。
佛家强调自省和饮食、睡眠的合理换生活方式,以便得到精神上的幸福和内心上的平静。
最后,佛教对中国哲学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也影响深刻。
佛教强调处于自然和内在平静的内心状态,认为这种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感受世界中的美。
“以心观心”和“心似清凉湖水”等佛家思想建立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意涵,对中国美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古代佛教的传播与演化
古代佛教的传播与演化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于印度。
佛教的传播与演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传承。
尤其是古代的佛教传播和演化,为佛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开创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
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前6世纪末,释迦牟尼在印度佛陀菩提树下成道,创立了佛教。
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和扩散,公元前4世纪,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当时,中原地区已经有儒家、道家、墨家等多种思想文化流派。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佛教与中原文化发生了交流和融合,推动了佛教的演化和变革。
二、中国佛教的演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始于西汉时期,至唐朝时期达到鼎盛。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中,主要采用了翻译、传带、译经等方式。
在此基础上,佛教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传承。
在中国的佛教中,南北两宗最为著名。
南宗以禅宗为代表,重视内心体察和领悟;北宗以律宗为代表,重视戒律的遵守。
这些宗派的形成,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化提供了广泛的场所和机遇。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化还产生了圆光、天台、净土等流派,形成了多样化的佛教教义。
在唐朝时期,佛教达到了高峰,许多佛教名山和寺庙也在此时期兴盛。
佛教的传播和演化被视为中华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三、佛教中国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化产生了众多的变化和离奇故事,比如永明经案、三论宗争论等。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化中,融合了中原文化的一些特点,从而发展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主要表现为“人离土殊”和“物去精华”的两个方面。
在中国的佛教传播和演化中,佛教吸收了许多中原文化的精华和特色。
比如佛教的禅宗就吸收了道家的秘法、阴阳思想等,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禅修法。
佛教还吸收了儒家的伦理观念和思想,从而建立了自己的道德准则。
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往往是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和交流相结合的。
佛教中国化的另一个方面,则是指佛教在传播和演化中,逐渐丧失了自己在印度的本土性,并吸收了中原文化的一些特点。
佛教的中国化与现代民间佛教运动
佛教的中国化与现代民间佛教运动一、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规律现在我们先谈第一点,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规律。
我们知道佛教诞生在2500年前的印度,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大体上在2千年前方面进入了中国。
关于佛教进入中国的说法有很多说法,最常用的是两条史料,一个是在公元前2年,西汉末年的汉明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
还有佛教界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在公元后65年,就东汉明帝的《永平求法》到现在已经2千多年了,有2千年历史了。
佛教为什么传入中国呢?我们刚才讲过,我们曾经引述过《法华经》里面的一段话,佛是为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也就是说为了使我们中国人也能开启佛的智慧成为一个有觉悟的人。
曾经有人在全国政协,当时赵朴初会长曾经请了一位离休干部当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他到全国政协去讲课的时候曾经说过,他说世界三大宗教进入中国的途径是不一样的。
他说佛教是中国的皇帝请进来的,基督教是洋枪洋炮打进来,而伊斯兰教是做买卖买进来的,所以佛教是中国人请进来的这一个事实,表明中国社会需要佛教,而且重智慧、重解脱实践的那个出事情的佛教,恰恰能够弥补我们中国思想、中国宗教的不足。
我们知道中国的宗教,中国固有的宗教是儒教与道教,我们看儒教的教主孔夫子有一句名言叫,“不知生焉知死,不知人焉知鬼”,所以他强调做人世间的工作,强调的是宗法制社会的现实的伦理。
但是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有思想,而思想的本质是在于它的永不满足的追求,他要探索他所不知道的一个无知不可知的世界。
人死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样?会到哪一种世界,这在哲学上有很多很多种说法,所以死后的世界和人死后的存在,虽然是我们讲不清楚,但是恰恰是我们人所要探索的最终的神秘。
所以这个佛教它比较圆满地解释了用它的三世因果论圆满地解说了我们人从何来、死到何去,所以他能够弥补我们中国宗教、中国思想的不足。
这也就是佛教为什么在中国2千年发展历史中能够传播、能够发展起来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他能弥补我们中国思想的不足,而且在2千年发展过程当中,佛教从一个外来的宗教最后成为一个中国的本土中国,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佛教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
佛教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自公元前一世纪传入中国后,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在中国扎根生长,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
佛教哲学作为佛教的核心思想体系,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佛教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探究佛教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的特点和意义。
一、佛教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佛教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最早是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
随着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和壮大,佛教也逐渐传入中国各地,得到了当时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达到了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佛教传播者和翻译家,如鸠摩罗什、玄奘等。
他们不仅翻译了大量佛典经典,还将佛教的教义和哲学思想传播给中国人民,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传播的鼎盛时期,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皇室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佛教寺院和佛塔遍布全国各地。
在这一时期,佛教哲学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播,形成了以禅宗、律宗、密宗为代表的各种宗派。
这些宗派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佛教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明清时期,佛教在中国经历了一段低谷期,但在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佛教得到了重新振兴和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佛教在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佛教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的特点,为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文化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佛教哲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佛教哲学作为一种宗教哲学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渊源。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哲学与儒家、道家等中国传统哲学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哲学体系。
佛教强调“空”、“无我”、“因缘”等核心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相互融合,为中国哲学思想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佛教伦理及其中国化发展
考 。作 为佛教 的创始 人 ,释迦牟 尼本 为迦毗 罗卫城 贤 题 与人生 解脱 的基本 精神则 贯穿 于佛教 发展 的始终 。
主净饭 王 的儿子 ,他是 一个 “允 文允 武 的天 生神 童 ”, 原 始佛 教 的这 种 人 本 化 意 蕴 ,主 要 体 现 在 “四谛 ”、
具有 “悲 天悯 人 的至 性 至情 ”。[。]‘ 相 传 ,他 曾到 “中道 ”、“十二 因缘与业报轮 回”、“种姓平等”等理论中。
素 。_l 事实 上 ,正是 因 为 印度 佛教 所 富 含 的人 本 化 意 理论 上得不 出什 么结论 ,在实践 上也不 会有什 么现 实
蕴 ,为其 中 国化提 供 了内在基 础 。
益处 ,所 以对 这十 四个 问题 要 不加 分 别 、不做 绝 对 的
1.重人 生 重解脱 的原始佛教
城的东 、西 、南 、北 四 门游 玩 时 ,分 别看 到 瘦 弱驼 背 的
2.部呻 吟痛 苦 的病人 、被哭泣 的亲 人抬着 的死 者 、剔
(1)部 派佛教 关注 点 的转移 与修行 观 的分 歧
除须 发托钵 行走 的沙 门 ,从而认 识 到人生 的种种 痛 苦
[关键词]印度佛教 中国佛教 佛教伦理 基本 内涵 [中图分 类号 】B82—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671—9115(2010)06—0071—06
一 、 印度佛教 的 人本化 意蕴
而出家修 行 。在修行 过程 中 ,他对 人生 问题进行 了 主
佛 教对 中国传统 文化影 响至 深至 远 ,从一 定 意义 动 、积极 的探讨 ,而 将有 关 世 界 的本 体 等抽 象 的哲 学
[收稿 日期 ] 2010—07~15 [作者简介 ] 杨明(1968一),男 ,哲学博士 ,南京 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东方道德研究 中心主任。
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特点
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特点佛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它的传入是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许多人认为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一样。
佛教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本文将从佛教在中国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作用、佛教的传入和演化、佛教与中国其他宗教对话等角度来谈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特点和意义。
一、佛教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佛教进入中国后不仅发扬光大了自己的信仰,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和文化遗产。
佛教在中国受到了网络舆论和其他宗教的重视,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制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佛教传统中,最重要的是其对道德伦理和人生观的影响。
首先,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体现在其道德伦理的传递上。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普及了一系列的道德教义。
佛教的道德源于佛教教义和佛教文化,同时在中国经过不断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价值观。
比如,佛教的教义强调无我、法空、因缘等观念,即说知道自己的存在不能超越物质世界,生命和物质是连续的、相互依存的,因此要以慈悲为怀,关爱他人,不伤生,不妄语、不妄想、不妄行,这些生命伦理观念对于完成人道主义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其次,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体现在其影响和参与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伴随着一整套的经文、文化、生活方式等,也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
比如佛教强调慈悲心,鼓励人们向低落的社会阶层提供援助和关注,这种文化传统是一种社会正义意识和人文精神,这种传统的价值意义贯穿在许多中国社会制度中。
二、佛教的传入和演化佛教最早是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
在那个时候,佛教的宗教教义被看做一种与传统儒道思想相异的东西,而且被一些人视为异端、危害社会的东西。
然而,随着汉朝时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到了唐朝时期,佛教在文化、艺术、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已经十分明显,成为了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佛教伦理及其中国化发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佛教伦理及其中国化发展
作者:杨明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6
刊名:
伦理学研究
英文刊名:STUDIES IN ETHICS
年,卷(期):2010(6)
1.杨明中国佛教伦理文化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期刊论文]-道德与文明 2006(06)
2.佐佐木教悟印度佛教史概说 1993
3.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1996
4.赖永海佛道诗禅--中国佛教文化论 1990
5.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 1999
6.Gregory Schopen FilialPiety and the Monk in the Practice of Indian Buddhism:A Questuon Of"Sinicization"Viewed from the Other Side/Bone,Stones,and Buddhist Monks 1997
1.贲利中国古代佛教伦理思想的儒家化转向[期刊论文]-学术交流2010(12)
2.陈坚.CHEN Jian佛教与文明关系论略[期刊论文]-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1)
3.李清桓.袁宇从佛教语汇浅析佛教汉化的历程[期刊论文]-江汉论坛2009(1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llxyj201006014.aspx。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佛教作为一种古老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其所倡导的伦理思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快速发展且多变的社会背景下,佛教的伦理思想对于提高现代社会的道德标准、保护人类良好品德以及促进公平正义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佛教的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佛教的核心教义就是“四谛”,包括苦、集、灭、道。
其中,苦泛指所有生命体验的不完美和痛苦,集则是指苦存在的原因,灭则是指在此基础上实现的灭苦之道,而道则是指在实现“灭苦之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这四谛表明佛教的伦理思想准则十分严谨,其传统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五戒、八正道等,对于现代社会教育和道德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佛教鼓励人们保持内心平静、清净,远离心理污染和负面情绪,并在生活中积极落实“以戒律为师”的原则。
这对于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焦虑、恐惧等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此外,佛教的“不杀生”戒律和“不偷盗”戒律等,为现代社会树立了合理、公正的处世准则,也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佛教强调“无我”、“舍离”等理念,培养人们消除私欲、礼让他人的品质。
这些品质对于现代社会中总是针锋相对、竞争激烈的大环境来说,显得尤其珍贵。
此外,佛教的伦理思想还倡导“利他”、“度人”等信念,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他人的利益与幸福,促进帮助和团结,推动社会互助与和谐。
最后,佛教强调依照客观规律和自然法则行事,追求自我超脱和实现大自然平衡。
这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考方式,需要以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环保为主流价值观。
佛教注重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这种思想在企业发展战略、城市规划、节能减排等方面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总体来说,佛教的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不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也能够推动国家的先进传统文化和道德建设,倡导全民素质的提高,推进全社会的文明进步。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把佛教的伦理思想做为自己的道德自律和行为准则,使得我们更好地发挥人类价值和求健康快乐的力量。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深厚的交融。
佛教自西域传入中国,不仅在信仰和宗教方面给予了中国人民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1. 理念交融佛教强调“空”、“无”、“缘”、“悟”,主张从痛苦中解脱,追求心灵的安宁与平和。
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倡导伦理道德,追求和谐与中庸。
佛教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产生了共鸣与交融,相互借鉴,互相影响。
2. 艺术融合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的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入互动。
佛教艺术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和雕塑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佛教艺术风格,如洛阳大佛、敦煌壁画等都是佛教艺术的杰作,展现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之美。
3. 文化共通佛教弘扬慈悲、智慧和善行等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人伦关系、道德准则的理念相契合。
佛教的禅宗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佛教的传入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1. 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最早是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国。
公元前2世纪,汉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西域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逐渐在中国扎根,为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佛教在中华文化中的融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佛教的经文翻译、传教活动以及修行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中国的佛教体系,如禅宗、华严宗等。
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三、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1. 倡导人伦关系佛教倡导众生慈悲为怀,尊重他人权利与尊严,提倡平等与和睦的人际关系。
佛教中国化交流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佛教中国化交流座谈会,共同探讨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向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佛教自传入我国以来,历经千年,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佛教中国化,是我国佛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我国佛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一、佛教中国化的历史渊源佛教传入我国,始于东汉末年。
当时,佛教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佛教中国化的历史渊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佛教与儒家思想的交融。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义”,佛教强调“慈悲”、“因果”。
两者在伦理道德、人生哲学等方面存在相通之处,为佛教中国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2. 佛教与道家思想的融合。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佛教强调“修行”、“解脱”。
两者在追求精神自由、超越世俗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为佛教中国化提供了哲学支撑。
3. 佛教与民间信仰的结合。
我国古代民间信仰丰富多样,佛教传入后,与民间信仰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佛教文化。
4. 佛教与政治、经济的互动。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紧密相连。
佛教寺院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场所,为佛教中国化提供了社会基础。
二、佛教中国化的现状与成就佛教中国化历经千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当今时代,佛教中国化呈现出以下特点:1. 佛教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佛教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佛教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弘扬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2. 佛教文化的创新发展。
佛教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品牌。
如佛教音乐、佛教艺术、佛教影视等,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 佛教教育的发展。
佛教教育注重人才培养,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佛学素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佛教人才。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佛教起源于,西汉未年开始传入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时,又依附于玄学。
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
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
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
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
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
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
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佛教到了,主要流传的是,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5. 宋以后佛教的衰落期宋代以后,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高潮已过,逐渐走向衰落。
国学经典导论05-09 佛教与中国哲学及伦理道德
05-09 佛教与中国哲学及伦理道德自从佛教进入中国并在中国传播以来,它以自身强大的渗透力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对中国文化的多方面、多角度的影响,如果没有佛教,中国的文化发展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中国在文学与艺术上的魅力也会大打折扣,而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也不会增加如此多的“因果报应”等理论,同时中国文化也以自己坚固的根本吸收与包容了佛教,它以自身为主,在受到佛教这种外来文化的冲击时,能立足根本,吸取佛教中的精华部分,使之融入到中国各类具体文化形态之中,充实与丰富了中国文化。
佛教作为一种信仰文化,说到底也是以哲学为理论基础的。
如佛教中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
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它的哲学观与中国古代哲学合流在一起,使得中国古代的哲学内容也变得更加丰满。
比如人生论上,佛教宣扬“一切皆空”,那么人生的本质也空,而苦谛又说人生即是痛苦,并以因果报应说作为支配人生的法则,都成为了对儒、道人生哲学的补充。
又如心性论上,佛教对于人的本性、欲望、烦恼等问题,都作了细致的说明与阐发,这极大地推动了隋唐以后的中国哲学的发展,并规整了其发展方向。
再如佛教的认识论,以神秘的直觉思维,界定了主客关系、强调主体和主体的自我意识、意志,丰富了中国古代的认识论,并在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领域发生了深刻影响。
佛教对中国儒道哲学的影响,有两个显著的融合时期,一个是魏晋时期的玄学,一个是隋唐之后的禅宗和理学,从有无、言意和动静等问题,到心性之学和修持方法,三教终于在中国人意识形态里合一。
伦理道德观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与伦理纲常制度都是封建统治者拿来维持社会礼教的法宝,但在遇到佛教伦理道德后,二者却存在着严重的对立,佛教伦理观念也成为儒家学者们指责的对象。
为了维护儒家礼仪和中国传统习俗,他们指责佛教僧侣的剃发出家、不结婚生子、见人君无跪起之礼、施舍家庭财产等,是不孝、不忠、不仁、不义的表现,而佛教对此却一直采取调和的立场,以协调两者的关系。
李贽的佛学思想:中国化的理解传教与应用
李贽的佛学思想:中国化的理解传教与应用李贽(1527-1602),字伯强,号伯阳,兴化(今江苏泰州)人,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学者,更是佛学思想在中国的重要传播者和倡导者之一。
他所倡导的佛学思想在中国化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中国佛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李贽对佛学的理解李贽是一位有着较高佛学造诣的学者,他深刻理解佛教经典,对于佛学思想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佛学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重要的是一种解脱人间烦恼的智慧。
李贽把佛学看作是对“生死”和“苦乐”之真实性的一种思辨和领悟,是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反思和启迪。
他注重把佛学中的“空”、“心”、“无我”等重要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主张佛学思想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促进行者中国化的发展。
二、佛学思想在中国化传教中的应用李贽广泛宣扬佛学思想,积极倡导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他在中国化传教中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融合中华文化李贽认为佛教思想注重精神层面,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有着相通之处。
他主张将佛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推动佛教的中国化发展。
他通过强调佛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使得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更加顺利,让许多中国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佛学思想。
2.讲究文化表达为了更好地将佛学思想传播到中国,李贽讲究文化表达,注重以中国人熟悉的语言和文化方式进行传教。
他通过书籍著作、讲经说教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比喻,进行佛学思想的宣讲,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
3.推动佛教的社会化李贽从佛教的社会价值出发,提倡佛教的社会化发展。
他强调佛教教义对社会、政治、伦理等方面的指导作用,鼓励佛教徒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提倡助人为乐、行善积德的精神。
他倡导佛教在中国的社会实践,推动佛教与中国社会的融合,使佛教在中国得以更好地传播和发展。
4.提倡佛学思想与人生实践的结合在李贽看来,佛学思想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与人生实践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佛教伦理思想的中国化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佛教伦理的中国化。
文章首先论述了印度佛教的伦理想;在传入中国时,由于生长发展的土壤不同,佛教与中国的传统伦理发生了冲突;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佛教调整教义来适应中国的思想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也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渗入了佛教思想,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佛教;儒家;伦理;中国化中图分类号:b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08-02一种文化若想在另一个文化环境中,得到生存和发展,那它必须入乡随俗,使自己和该地的文化氛围得以融合。
佛教思想也不例外。
佛教自汉代时期传入中国,和中国文化进行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在隋唐时开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佛教在中国得以发展。
一、印度佛教的伦理思想(一)平等观念在佛教产生之前,印度的思想和政治由婆罗门教统治,它提出了“四种姓”说,它代表着婆罗门姓的利益,对其他三种姓进行压迫。
不堪压迫的其他种姓联合起来,对婆罗门姓进行反抗。
佛教是在刹帝利和吠舍两种姓中兴起的,它代表着这两种姓的利益。
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人的出身不能决定一切,不能决定他的高低贵贱,只要虔诚向佛,努力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就可以到达彼岸世界,成为佛。
(二)克己观念克制自己的种种不合理的欲望和不合适宜的行为,被佛教称为“克己”。
佛教认为,克己是自我修炼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克己修炼,可以成佛。
佛教与“克己”修炼方法有关系的理论学说有很多种,如“三学”、“五戒”、“三毒”等。
佛教认为,人之所以陷入生死轮回的痛苦之中,是因为人被人世间的各种烦恼所困扰。
最主要的烦恼有三种,既是“三毒”:贪、嗔、痴。
人们如果想修炼成佛,必须要努力克制“三毒”,而克制“三毒”重要方法就是“克己”。
灭除“贪”就是典型的克制自己。
在佛教看来,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空的、虚妄的、是不存在的,人们不要对这个虚妄的世界有留恋和欲望,如果不能克制这些欲望,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轮回之中。
但是由于人们认识不到这一点,认为世间中是“有我”的,就会对自己有益的事物去产生“贪欲”,而对阻碍自己的事物产生憎恨。
只有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努力修行,才会得到解脱。
佛教为了让人们努力修炼,提出了“克己”的方法:佛教“三学”,即戒、定、慧。
戒是佛教的戒律,是信徒要遵守的规则,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佛教强调三者是统一的,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并由此智慧而断绝一切无明烦恼,进入涅槃境界,成就为佛。
另外,关于克己的方法还有“五戒”,这都是佛教制定的教育教徒们克己来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来修炼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佛。
(三)人生价值观佛教的人生价值观在我看来是很消极的,认为人生充满了痛苦,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苦。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这是佛教的人生八苦论,充分说明了它的消极人生观。
佛教也有“业报轮回说”,认为众生作业必然产生果报,处于生生不息的轮回之中,得不到解脱。
基于这种观点,佛教要求人们努力修炼,超脱现实世界,涅槃成佛。
后来的学者文人,也认为佛教贬低了人生价值,是消极不可取的。
佛教若想在中国得到传播,要吸收中国文化的积极方面。
(四)慈悲利他观念大乘佛教比较重视慈悲利他,它认为人在尘世间只有多做善事,既关心自居的解脱,也关心别人的解脱,努力地自我修养才是涅槃的唯一方法,才能到达彼岸世界,才能成佛。
在这里,慈悲利他观念是专指大乘佛教的,小乘佛教教义还不太完善,他们只讲究自度,而不讲究度他。
二、佛教伦理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困境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由于生长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矛盾,比较突出的是和儒家伦理、道家伦理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存在,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面临了很大的困境。
在这一过程中,佛教与中国文化相互影响,其在中国的传播共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初传时期,佛教在汉三国时传入中国,而被初步认可是在东汉;而是发展阶段,佛教在两晋南北朝时在中国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三是鼎盛时期,在隋唐时期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鼎盛时期;四是佛教的日益衰落阶段,在宋元明清时期,佛教在中国日趋衰落。
(一)佛教伦理思想与儒家传统伦理思想的矛盾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人伦关系,有“三纲五常”等伦理原则。
儒家提倡成就理想人格——圣人,为此主张珍视人生,重视人伦关系,重“人事”。
正是在和亲戚朋友的人际交往和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人生价值才能得到实现,是一种积极的“入世观”,可以被描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基于这种人生理想,儒家特别重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特别重视人间的人伦关系,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人伦要求。
还规定了一些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践履。
佛教却不同,它视人间是苦海。
佛教的人生理想在于解脱,也就是要采取一套解除痛苦的修炼方法,以超脱世俗世界,进入涅槃境界。
可以看出佛教是一种“出世观”,向往彼岸世界的生活。
佛教对人生和对社会的主张,佛教伦理观念的泛滥,势必对儒家的伦理观念起一种腐蚀、瓦解作用,从而危及儒家的社会理想结构。
这样,自佛教传入后,儒家学者就不断的从伦理道德角度发起对佛教的攻击,抨击佛教的无君无父观念。
儒家对佛教的抨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认为削发出家是一种不孝的表现,因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一《孝经》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观念,就是说出家断发违背了“孝”;另一方面是僧人出家后就是选择了一种无后之路,因为佛教规定出家僧人不能娶妻。
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这是不能被原谅的。
(二)佛教和道教的冲突佛教和道教的最高理想不同,前者追求涅槃成佛,后者追求羽化登仙。
二者为了争取宗教地位,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最初,道教的发展要强于佛教,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借助当时的皇帝如北周武帝、唐武宗等对佛教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例如,历史上有名的“三武之难”,就是道教为了打压佛教而发起的。
道教的一系列打压行为以及当时人们对佛教的不认可,对佛教的中国化进程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三、佛教伦理所面临困境的解决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遇到了强大的阻力,为了实现其传播,佛教积极的把中国的传统伦理与自己的教义相结合,实现了佛教伦理的中国化,同时也把自己的思想融入了中国传统伦理,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佛教伦理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吸收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开始入乡随俗,调整自身教义,努力调和自己与中国传统伦理的矛盾,首先是要调和出家与孝亲的矛盾。
如华严宗五祖宗密说:“始乎混沌,塞于天地,通人神,贯贵贱,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
”宗密把“孝”看作是一种儒释共尊、同人神、贯贵贱的最高准则,表示了对儒家“孝”的认同。
北宋时的契嵩认为“孝是天经地义”,为了让人们了解佛教的孝道,他写了一部《孝经》来宣传佛教的孝道,来告诉人们佛教也是注重孝道的,孝是天经地义的,是人们的普遍德行。
以此来说明佛教在修行中也是不忘父母的恩德的。
另外,佛教又把儒家“忠”的观念吸收到自己的教义中来,还把很多的伦理原则融入自己的教义。
但是,佛教在吸收这些思想时,并不是全盘的接受,而是做了相应的调整,他们用“业报轮回”来保证人们去遵守孝道,对儒家的伦理道德进行强化,来保证人们在现实中进行履行。
在佛性问题上,受儒家“人性善恶”的影响,有些佛教学者也从善恶方面讲佛性。
天台宗就认为“性”是有善有恶的,修行是后天的行为,也有善有恶,只要不断向善,就可以成佛。
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接纳了中国传统伦理所倡导的伦理秩序,并把很多的伦理原则融入自己的教义之中,逐渐的实现了自己的中国化。
(二)中国传统伦理对佛教伦理的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心性论”受佛教的影响很大。
禅宗的“知为心体”、“知觉是性”,即人心本性是灵知不昧的,转变了以往仅从善恶论人性的观念,而使心性富有智慧的属性。
佛教禅宗认为众生的本性生来是清净的、无欲的,只是受到虚妄世界的影响而变得浑浊。
宋代理学受到佛教禅宗的影响,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
理学家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唯一途径就是自我修养,消除自己的欲望。
这样,如同成佛信仰是佛教徒的内在要求一样,儒家伦理也由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要求,人欲由一种自身的自然需要转变成了外在的罪恶。
朱熹的基本观点是“存天理,灭人欲”,他认为,“天理”和“人欲”在根本上是互相对立的,“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如果不节制自己的欲望,就会使自己的修养受到影响,达不到自己的道德理想。
后来的理学家受到佛教的“人与万物是统一的”这一思想的影响,在各种论证中也将心性论和本体论统一起来。
此外,理学家还吸收佛教禅定的理想模式,提倡主静,认为习静才能去私欲,合天理,把人生观和宇宙观结合起来,认为天理永存。
作为理学开山鼻祖的周敦颐著有《太极图》,其中的很多思想理论都带有很浓厚的佛教色彩。
佛教对程颐、程颢的影响也比较大,他们吸收了佛教的“佛性论”,认为“性本清净”,人的本性就是仁义理智信。
朱熹的“理一分殊”和“气质说”也受到佛教很大的影响,主要是吸收了华严宗和禅宗的思想。
理学家受佛教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我国传统伦理和佛教伦理的矛盾基本解决。
道教明显的吸收佛教是从东晋末开始的,此后,道教在礼仪制度和基本观点上受佛教的影响很大。
南北朝时更为全面,从义理、仪规和具体修行等层面汲取和融会佛教。
在义理上,东晋时道教仅限于吸取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南北朝时除了因果报应说外,五道轮回等思想也见于道教书籍。
在仪规上,道教效仿佛教逐步设立了一套戒规仪礼制度。
自此,佛教和道教的矛盾得以解决。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它的基本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与道教、儒家的冲突、融合,被我们形象的称为“三教合一”。
自此,佛教完成了它的中国化进程,自身的教义变得更加的适合中国,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同时也影响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为其添加了更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