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佛教的世俗化与_人间佛教_宇恒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四种 ( 特 别 是 第 一 和 第 二 种 观 点 )对 世 俗 化 的 概 括 多 采用描述的方式。世俗化含义涉及的问题主要是宗教的含 义以及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 可以说, 世俗化含义的基本立 足点在于,宗教对社会其它领域的影响程度以及所引起的 自身在社会中地位的变化。 因此, 学术界对世俗化的界定主 要是从宗教与社会的作用着眼的。 所以, 世俗化意味着宗教 与世俗生活的分离程度变大,表现在宗教在社会中占有的 领域越来越小, 宗教的作用和影响一步步减小。 如何处理宗 教与社会的关系成为如何对待世俗化的关键。 “ 世俗化”于 ’-,2 #1 世俗化是一种全球化趋势。虽然 年才被作为一个概念正式使用,但是世俗化的倾向即宗教 与非宗教领域的相互作用在宗教发展史中是长期存在的, 如佛教刚刚产生时, 它主要代表刹帝利和吠舍种姓利益, 但 它认为四种姓都可入教, 这就促进了佛教的生存活力。 因为 社会意识是根植于社会存在中的,虽然不同的社会意识形 态和社会存在的密切程度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差别,但宗教 产生和发展的生长点仍在于现实生活。有些学者指出世俗 化并不是全球化趋势,并说明哪个国家或哪个地区的宗教 不仅没有衰落的迹象, 还呈现出一片繁荣气象。 笔者认为这 是将世俗化作为理性、 科学的对立面来理解的, 即在范式上 预设了世俗化和理性、 科学是对立的。 实际上从宗教发展历
! 收稿日期 " #$$%&’#&’’
( ’()(& ), 男,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南亚研究中心博士生, 主要从事世界宗教与文化研究。 ! 作者简介 " 宇恒伟
! ""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史来看 , 宗教和理性、 科学绝不仅仅是对立的关系, 这一点 已经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 世俗化倾向在本质上意味着, 宗 教在和社会的交互作用中神圣性的减少。世俗化作为一种 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它既为宗教自身的调整提出 了要求, 又为宗教怎样调整和外部的关系提出了挑战。 “ 人 间 佛 教 ”, 有利于佛教在新世 !" 积 极 参 与 和 促 进 纪的健康发展。太虚提出 “ 人 间 佛 教 ”是 为 了 改 革 佛 教 流 弊, 提倡社会向善, 高扬善德, 注重佛学学术的研究, 这不仅 在新世纪道德滑坡、 世俗 在 #$ 世 纪 上 半 叶 具 有 积 极 意 义 , 化倾向浓重以及全球化、 现代化背景下, 对佛教的发展依然 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尤其重要的是, 要真正理解人间佛教 思想的 内 核 , 发扬释迦牟尼本怀精神, 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反对迷信, 积极向善, 促进国际佛学交流, 倡导宗教对话。 如何做到既要弘扬人间 %&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 佛教又要避免佛教神圣因素的缺失,成为一个两难境地的 全球化和现 时代课题。 工业革命特别是 ’$ 世纪 () 年代后, 代化越来越明显, 世界历史不再是分割和孤立的, 生产要素 在全世界流通, 佛教面临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 佛教怎样 调整自身以及与外界的关系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佛教固有的某些因素和中国佛教的特质以及土壤为 佛教世俗化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和契机,而人间佛教为佛教 的发展和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的历史时期, 在佛教世俗 化不可阻挡的潮流下, 既要弘扬人间佛教, 又要对佛教作出 某些调整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 佛教 “出世” 、 “ 入世” 的理论基础 “ 出世”与 “ 入世”的基本定位。 原 *+ 释迦牟尼对佛教 始佛教对整个佛教的发展趋势起了指导和规范作用,原始 佛教 对 世 间 的 态 度 主 要 表 现 在 四 个 方 面 : 一 是 释 迦 牟 尼 出家的原因;二是原始佛教修行的基本态度和具体的修 行方式; 三是戒律的规定; 四是原始佛教与社会生活的联 系 。不 同 的 学 者 对 释 迦 牟 尼 出 家 的 原 因 有 不 同 的 看 法 , 但 多数学者认为生、 老、 病、 死等现象感染了释迦牟尼。 无论 作何解释, 释迦牟尼是以消极的方式对待现实, 并且原始 佛教与政治的关联是非常淡薄的,这说明原始佛教的 “ 出 世 ”倾 向 是 很 明 显 的 。苦 乐 中 道 是 修 行 的 基 本 指 导 原 则“ , 三十七道品”
!
别以及中道的论述集中体现了出世与入世的统一,这在 《 维 摩 诘 经 》中 表 现 得 很 明 显 , 在 《 中 论 》中 更 有 “ 涅 世间, 无多少分别。 世间与涅 佛教对涅 强调涅 , 亦无多少分别。 ”
, ’- . /*% 0
与 大成
论述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其与世间联系起来, 与世间的结合, 而不将两者对立, 这与小乘佛教是
’+ 中国佛教世俗化的特殊背景。
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含有入世倾向。从 “ 根本分裂” 开始, 原始佛教的戒律就引起了争论。 前四次结集更是由对 戒律的争论扩展到佛教教义和教理的争执,大乘佛教延承 了部派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的某些说法,对出世和入世的 关系作了调整。 “ 普度众生、 自利利他”与小乘佛教的个人 修行、 解脱有本质的区别。既然要普度众生就要深入民间, 这就为大乘佛教的入世提供了理论依据。 《 维摩诘经》提出 的 “ 不二法门”, 很好地说明了出世与入世的统一。大乘佛 教的入世倾向首先顺应了大部分信徒的利益和需求,同时 大大扩展了佛教的传播, 这就给了信徒足够的信心和希望。 儒教的入世品格。由于儒教思想的独特品质, 加之儒 教思想作为统治者的工具,儒教的纲常伦理对佛教的中国 化产生 了 深 刻 的 影 响 。 其 中 , 魏晋玄学、 宋明理学就是儒、 释、 道三教合流的产物。
’& 部派佛教首先在戒律方面对原始佛教作了某些修
正, 继而在涉及 “ 补 特 伽 罗 ”等 问 题 上 展 开 争 论 , 这些都显 现了世俗生活对佛教的影响。 大乘佛教上承部派佛教, 对佛 教与世俗生活的关系作了重新归纳。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 是 “ 大慈大悲、 普度众生、 自利利他”, 它对涅 、 二谛、 无分
主要是从认识观念即内在的主观方
式 进 行 觉 悟 。在 戒 律 上 , 根据 《 五 分 律 》的 记 载 , 第一次结 集只涉及到了淫、 盗、 杀、 妄 语 等 行 为 。原 始 佛 教 与 世 俗 生 活的联系是不紧密的。 总之, 原始佛教主 要 体 现 出 了 “ 出 世 ”的 倾 向 , 但 “ 出 世”的倾向不是太浓重, 苦乐中道对大乘佛教影响巨大。
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
略论中国佛教的世俗化与 “人间Hale Waihona Puke Baidu教”
宇恒伟
(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陕西西安
)’$$-( )
而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它反映了宗教自身 ! 摘要 " 世俗化指宗教在面临外部环境冲击的情形下, 的调整功能以及宗教和外界的交互作用, 在本质上意味着宗教神圣性的弱化。印度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 和中国佛教为佛教世俗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良好的土壤。 “ 人间佛教”对佛教世俗化作了某种程度 的修正并成为新时期佛教发展的主流, 但如何合理地把握出世和入世的关系在新世纪仍然是一个巨大的 挑战和时代课题。
’ (%% ’
哲学研究
孔子 “ 敬鬼神而远之”对世人的影响。祖先崇拜构成 了中国宗法制传统宗教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斯宾塞的说 法, “ 不管他是上述哪一种人物,由于其生前受人敬畏, 其 死后便受到更大的敬畏。对于这位鬼灵的邀宠礼渐渐比那 些不为人恐惧的鬼神来的大,并发展为一种定为制度的崇 祖先崇拜表现的是 拜。 ”! "# $ %&’() 不谈斯宾塞说法的合理与否, 世人对先人品格的某种尊崇, 这与鬼神崇拜是完全不同的。 孔子的 “ 敬鬼神而远之”表现了人与鬼神关系的某种分离, 造成了中国人宗教情怀的淡薄。 佛教伦理与世俗伦理、儒教伦理在某种程度上的契 合 。 佛 教 伦 理 很 大 一 部 分 内 容 与 世 俗 生 活 相 关“ , 五戒” ( 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妄语、 不 饮 酒 )、 “ 十戒” ( 五 戒加上不涂饰香蔓、 不歌舞、 不坐高广大床、 不非时食、 不蓄 金银财宝)、 “ 六法戒”乃至波罗夷、 僧残、 不定、 舍堕、 波罗 提提舍尼、 众学等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其中一部分也 是世俗伦理的内容。佛教伦理包含的这些内容有利于佛教 的中国化, 其中的克己观、 慈悲利他观更是得到统治者和百 姓的欢迎。 寺院经济为佛教的世俗化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条件。 寺 院经济与古代中国的封建经济有密切的联系,也是佛教中 国化的特色之一。 寺院不仅被免除了徭役和杂税, 而且寺院 的经营方式和封建地主经济的经营方式颇为一致。寺院经 济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又加速了佛 教世俗化的进程, 这种情形在宋代后表现得更为明显, 僧尼 素质下降, 戒律松弛等佛教流弊与此有莫大的关联。 四、 人间佛教理论和实践的不协调
完全不同的。 “ 无分别”较为全面地说明了世间与出世间的 合一。 “ 无分别”包括 “ 无分别”的思维方式 ( 即在思维方 面达到 “ 无 分 别 ”)、 “ 无 分 别 ”的 境 界 ( 无 我 合 一 状 态 )、 和 “ 无分别”的修行方式 ( 瑜伽、 禅定等)。以上四个概念, 与心性、 佛性等问题贯穿于佛教中国化始终, 并对中国佛教 关于出世、 入世的看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 中国佛教世俗化的集中表现和原因 佛教世俗化的集中体现。 *+ 宋代以后, 禅宗风格的转变。 在修行上强调不离世间是禅宗的特 色, 这在禅宗初期表现得更为明显。 禅宗重悟并且主张禅教 一致, 而从宋代以后文字禅、 看话禅、 棒喝禅流行。 文字禅易 落于文字游戏, 棒喝禅落于僵化的应教方式, 看话禅虽然并 不绝对地反对读经, 但在禅风变化的情形下, 无疑又加剧了 对外在形式的追求和对形式的执著,这与菩提达摩的初衷 是不一致的。虽然一些禅宗大师如义怀、 宋濂、 德清等提倡 禅教一致, 但禅宗漠视义理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改观。 禅宗 风格无疑受到了世俗化的影响。 佛教宗派的融合倾向。宋代以后, 佛教各宗普遍向 禅宗、 净土宗融合, 并且还出现了禅教一致。由于净土义 理相对简易, 以往生为根本, 在佛教衰落时期, 净土的兴 盛促进了佛教在民间的传播,而结社等活动对仪式的注 重, 造成了佛教的民间化、 大众化和形式化, 这与世俗化 是戚戚相关的。 三教合一。从隋朝开始三教合一关系基本确立, 佛教 作为外来文化以儒教为依托, 完全为统治政权服务, 这些都 决定了佛教的入世倾向。
! 关键词 " 佛教; 世俗化; 人间佛教 ! 中图分类号" 3(,24444 ! 文献标识码 "44 5444444
( #$$-) ! 文章编号" ’$$2&)-)# $#&$$ ((&$,
一、问题的提出 学 ’* 世俗化含义的基本立足点。对于世俗化是什么, 术界还未达成一致。 综观对于世俗化的界定, 我们可将之分 为几种类型: 一是神圣的对立面。 法国的宗教社会学家杜尔 凯姆和美国的宗教社会学家彼得・贝格尔就持这种观点。 如 杜尔凯 姆 认 为“ , 神 圣 ”是 宗 教 观 念 的 根 本 标 志 , 与之相对 的则是世俗化。二是理性化的对立面。以德国学者马克斯・ 韦伯的观点为代表。他认为 “ 理性化”是摆脱巫魅的活动, 这种活动与宗教活动有很大的差别,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将 宗教和理性对立起来。三是宗教与社会其它领域的分离以 及由此而引起的对其它领域影响的减弱或控制程度的弱 化。诸多学者对世俗化的界定多以此为视角, 如彼得・贝格 尔、伯杰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四是美国学者席纳尔的观 即指 点。它将世俗化的含义归为六种: ( ’ )指宗教的衰退, 宗教思想、 宗教行为、 宗 教 组 织 失 去 其 社 会 重 要 地 位( ; #) 指宗教团体的价值取向从彼世向此世的转化,即宗教从内 容到形式都变得适合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 ( + ) 指宗教与 社会的分离, 宗教变成纯私人的事务; ( , )宗教的职能被各 超自然成 种 “ 主 义 ”取 代( ; % )指 社 会 逐 渐 摆 脱 神 圣 特 征 , “ 神圣”社会向 “ 世俗”社会的转化。 ! ’" . /),$0 分减少; ( - )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