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论“失语症”及其重建
中国文化失语症研究及建议
中国文化失语症研究及建议一、中国文化失语症失语症是19世纪60年代法国神经学家Broca所研究的一个医学症状,指由受伤或疾病引起的大脑损伤而导致思想表达能力、口语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
失语症是生理机能方面的缺陷。
[1]“中国文化失语症”则是指在文化认知范围上的狭隘和不足,或者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不能用外语表达母语文化的现象。
“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在外语教学中最早的提出者是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
他发现有些英语水平很高的博士生或中青年学者,本身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却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且逊于母语交流时所表现出的文化底蕴和修养。
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学生能够熟练地说出hamburger、hotdog或CocoCola这类表示食物的英语单词,却无法用英语回答Whatdidyouhaveforbreakfastthismorning?因为他们不会用英语来表示“烧饼”、“油条”或“豆浆”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
在学到有关“节日”的主题时,学生能够滔滔不绝地谈论“圣诞节”、“感恩节”或其它西方节日的来源和庆祝方式,但是在用英语谈论“端午节”、“中秋节”等其它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捉襟见肘,甚至连如何准确使用英语表达这些节日的名称都不知道。
[2]当然,可以说这些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西方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却很难完成东西方跨文化交流,承担传播祖国文化的重任。
二、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原因误解了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概念英语学习者和教师都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文化,“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
但是,教学双方在很大程度上,先入为主,认为在目的语的学习和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就应当是目的语文化。
作为英语的学习者,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学习英美文化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或中国通史便是匪夷所思。
关于中国文论“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
关于中国文论“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摘要】中国文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失语”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存在着复杂的原因。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对中国文论的影响,从而提出了重建中国文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具体实践与方法方面,本文提出了如何重建中国文论的建议,同时展望了中国文论“失语”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中国文论“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希望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未来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中国文论的历史渊源,同时总结目前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文论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国文论、失语、重建、问题、再思考、表现、影响、历史渊源、必要性、可行性、实践方法、前景展望、研究方向、建议、总结、展望。
1. 引言1.1 中国文论中存在的“失语”现象中国文论中存在的“失语”现象是指在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过程中出现的缺失和困境,表现为一种语言上的沉默和无法言说的状态。
这种现象往往源于历史和文化的遗忘、不完整或受限,使得文论思想和理论体系出现断裂和衰退的趋势。
中国文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光辉灿烂的历史,如唐宋八大家、明清学派等,但在近现代的一些因素影响下,这些传统文论的价值和方法论逐渐被忽视或遗忘,导致了“失语”现象的出现。
“失语”现象的存在不仅是中国文论自身的问题,也反映了当前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困境。
随着现代性、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中国文论面临着来自西方理论和方法论的挑战,加之国内学术体制和思想观念的变迁,都为“失语”现象的蔓延提供了土壤。
探讨和解决中国文论“失语”现象,不仅是为了挽救传统文论的价值,更是为了推动中国文论的更新与复兴,让其在当代学术舞台上能够扬眉吐气、展示自信。
1.2 “失语”现象的背景和原因中国文论中存在的“失语”现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学术研究和文化讨论中,一些重要的观点和声音被忽视或压抑。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释。
受到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一些敏感话题和观点不被允许被提及,导致一些学者和文化评论者选择保持沉默或避重就轻。
“话语重建”与传统选择
内容摘要:1 、中国古代文论∶语境缺失或“知识型”转换中国古代文论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并且也是博大精深的,如一些研究者所说的,西方文论的许多范畴在中国的古代文论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形态(2) 。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古代文论之所以在当代失去了“中心”地位,并非仅因为年轻人追求时髦,或者有些研究者盲目崇拜西方,而是确有其内在的原因。
本文认为,除了已被许多人谈论过的,如中国的古代文论发展的断续性、概念随意性等(3) ,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古代文论生成的历史语境今天已经缺失。
1 、中国古代文论∶语境缺失或“知识型”转换那么,如何来看中国古代文论生成的语境呢?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论发展史上,文论赖以存在的语境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然而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有代表性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来考察。
魏晋以前是中国文论的孕育期,而魏晋作为文学的“自觉”时期,正是中国文论的生成期(4) 。
因此,可以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文论生成的典型语境。
一种话语的语境所涵盖的有话语主体的生存状态、作为话语的逻辑出发点的主流哲学、政治经济状况等主要因素。
我们先来看魏晋时期文论话语主体的生存状态。
士人是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言说者。
在先秦时期士人甚至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言说者,在政治系统中,士人并没有处于边缘化状态。
而到了魏晋时期,士人阶层逐渐退出政治中心地带,仅以谈玄的方式保持着与正统意识形态的对话。
有学者在这个问题上提出“蜕变”说,认为先秦士人的思想代表多为布衣之士,在政治上没有稳固地位,在经济上无固定收入(这也许正是他们对政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的原因) ; 而魏晋士人则呈现出贵族化倾向,他们大多出身豪门,家资巨万,与势力集团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 “先秦士人低下的政治经济地位刺激起他们重新安排社会的主体意识;魏晋士人的社会地位则使他们失去了对社会状况的深切关怀”(5) 。
其次,至魏晋时期,中国的主流哲学由汉代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代之而为老庄哲学的兴盛。
中国文论失语症
围绕中国现当代文论“失语症”形成的各种意见,大致可以根据其所关注的问题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我国古代文论的存在现状问题,我们逐步摆脱了古代文论的常用词汇和言说方式,是否意味着我们彻底丢弃了传统文论的思维方式?二是关于西方文论在我国现当代文论发展过程中的存在形态问题,我们所接受的西方文论(包括俄苏文论),与西方本土的文艺理论是否完全一致,其间有没有根据我国的文学实践被逐步修正过的成分?三是在中国传统文论与西方文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究竟应该逐步实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还是继续以西方文论为主构建我国当代文论,抑或只是将两者都当作我国当代文论发展可以借鉴的理论资源,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何者为主,何者为次的问题。
关于西方文论在我国现当代文论发展过程中的存在形态,曹教授也有两种看似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我国“五四”以来的文论发展整个就是从西方那里拿来的,“当文坛上到处泛滥着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唯美主义、象征、颓废、感伤等等西方文论话语时,中国现当代文论就已经失落了自我。
她并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话语系统,而仅仅是承袭了西方文论的话语系统”。
这与曹教授关于中国文论的“失语”之说也是完全一致的。
另一方面,曹教授又承认“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因为受翻译和中国文化现实的影响,已经不可避免地具有某些中国自己的特点”。
曹顺庆教授的意见可以明确地概括为:对西方文论的吸收必须以中国的学术规则为主,“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结合中国的学术规则,以中国的运思方式、话语习惯为主,来吸收和改造西方文论”。
根据曹教授一贯的看法,中国现当代以来是没有自己的文论话语规则的,因而,他所说的“中国的学术规则”、“中国的运思方式、话语习惯”,也就只能是中国古代文论的话语规则了。
要重建中国文论话语,首先要接上传统文化的血脉,然后结合当代文学实践,融汇汲收西方文论以及东方各民族文论之精华,才可能重新铸造出一套有自己血脉气韵,而又富有当代气息的有效的话语系统。
有关古文论“失语”、“复语”问题的冷思考(一)
有关古文论“失语”、“复语”问题的冷思考(一)关于中国文论“失语”及古文论现代转化问题,是近年来文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但象文论界的若干热门话题一样,近来又它也有变冷之势。
笔者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当代美学及文艺学的学科建设,对这一讨论甚为关切,认为它是事关我国当代文艺学学科建设的大问题。
因此,笔者虽然对古文论和西方文论素无研究,但也愿借季羡老的“门外汉”没有条条框框,能“看出点门道”的话壮胆,以旁观者的身份,在此率直地对相关问题的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大家。
一、古文论“失语”;仅仅是因为“忽视”“运用”吗?据我理解,许多学者所说中国文论的“失语”,并不是指当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沉寂,而是指中国文论家们所实际操作的理论和批评话语都是西方引进的,没有中国自己的“话语”。
用曹顺庆等先生话说就是:“我们失去了自己特有的思维和言说方式,失去了我们自己的基本理论范畴和基本运思方式”。
或如季先生所说:“我们东方国家,在文艺理论方面噤若寒蝉,在近代没有一个人创立出什么比较有影响的文艺理论体系,……没有一本文艺理论著作传入西方,起了影响,引起轰动。
”这些当然是不争的事实,无可争辩。
那么,中国当代文论为何“失语”呢?大家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外因是西方文论话语的冲击,内因是中国当代文论界对“运用”古文论的“忽视”:“西方理论与话语的大量涌入反而造成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理论的‘失语’,这正是当代批评界忽视中国古代文论传统的继承,不创造性地运用古代文论的理论、方法与术语的后果。
”这样,中国当代文论的“失语”问题便被置换成古文论在当代的“失语”问题;而古文论“复语”的关键,又在于当代文论界的“重视”“运用”。
既然如此,事情便变得简单多了,甚至无需再这般讨论了。
今天完全排拒西方“话语”并制止西方“话语”继续大量涌入显然是不可能了(那样的话,我们真的“失语”了,所有文论批评和交流包括这次讨论都将无法进行),但让文论界“重视”古文论却并不难作到。
关于中国文论“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
关于中国文论“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在后殖民批评意义上大量论述中国文论的“失语”并引起国内学术界普遍关注与讨论的,是曹顺庆先生及其弟子的一系列文章。
《东方丛刊》1995第3期(总第13期)发表了曹顺庆先生的《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可以说是他的“失语”论的前期纲领。
此文的核心关切与问题意识可以概括: 21世纪将是中西方文化多元对话的世纪,然而中国文论话语近代以来却“全盘西化”,我们应该如何建立“中国”自己的文论话语,以便在世界文论中有自己的声音?曹顺庆指陈中国文论“失语症”的症状是:“中国现当代文化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理论话语,而没有自己的话语,或者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文化(包括哲学、文学理论、历史理论等等)表达、沟通(交流)和解读的理论和方法”,而“一个患了失语症的人,怎么能够与别人对话?”“对话”是他的最强烈欲望,而对话的第一步则是“确立中国文化自己的话语。
”然而非常有意思的是:作者的这种振兴民族文化的强烈愿望与启示却是得自于一个美国白人理论家拉尔夫·柯恩主编的西方学者的论文集《文学理论的未来》,①他重点征引的那篇黑人理论家盖茨的文章就发表在这本书里。
另外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是:作者一方面在文章的开篇大谈文化对话的重要性,另外方面又认定:“不同的文化之间,有着不同的规则,因此不同的话语之间,常常难以相互理解,这是话语规则不同使然。
”比如,作者用“风骨”为例说明西方文论话语无法对于它进行有效阐释。
问题是:既然西方文论不能有效解释中国文论,而我们“五四”以来的文论“基本上是西方的”,那么我们的最后选择只能是“以古释古”,而这种以古释古怎么能够叫“现代转换”呢?作者自己也意识到这点,于是开出了这样的药方:选择一些古代文论中重要的、涵盖面广的理论“原命题”,“同时用中西方文论对这些文学理论基本问题进行阐释。
……人们将会惊异地发现人类智慧的共同之处。
”一方面作者断言中国文论话语与西方文论话语是完全不同的,无法相互阐释;另一方面又认定可以“相互阐释”,而且可以发现“人类”智慧的“共同处”。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三条路径
下 , 文 化 偏 激 心 态 泛 滥 ,对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批 判
超 过 了 继 承 。 中 国 传 统 被 视 为 “旧 的 ”、 封 建 的 ,它 难 以 适 应 社 会 发 展 “新 的 ” 语 境 。 2 0世
纪 5 0年 代 后 , 在 政 治 话 语 的 助 推 下 , “ 为 今 古
用 ” 的 学 术 活 动 更 加 活 跃 , 从 当 时 的 一 例 , 可
摆 脱 老 路 ,无 法 引 导 我 们 真 正 走 上 重 建 的 道 路 。 本 文拟 先 清理 从 “ 为今用 ”到 古 “ 代转换 ” 现 的 学 术 理 路 与 问 题 症 结 ,然 后 进 一 步 提 出 重 建 中 国文论 的三条 路径 。
论 在 当代 成 为 主 流 话 语 。 关 键 词 :重 建 ; 中 国 化 ;话 语
自从 我 19 年 提 么 要 “ 为 今 用 ” 怎 样 “ 为 今 用 ” 既 然 强 古 ? 古 ?
文 论 话 语 以 来 ,学 界 不 断 展 开 讨 论 ,成 为 近 年 来
、
从 “ 古为 今 用” 到
展 ,并 在 当 前 的 文 化 思 想 领 域 的 阶级 斗 争 中 ,在 对 群 众 所 进 行 的 思 想 教 育 中 ,起 一 定 的 辅 助 作 用 。 ‘ 为今 用 ’ 这 就 是我 们 研 究 古 代 的 一切 古 , 文 学艺 术 遗 产 的根 本 原 则 。 ① 由此 ,中 国传 统 ” 文 化 的存 在 价 值 进 入 了社 会 主 义 文 学 创 作 、思 想 教 育乃 至 阶 级 斗 争 的 评 价 体 系。 厚 今 薄 古 是 “ 为 今 用 ” 的 潜 在 内 涵 ,并 且 将 厚 古 薄 今 视 为 古 资 产 阶 级 的 价 值 取 向 。 “ 为 今 用 ” 原 则 得 到 确 古 立 之 后 ,进 一 步 的 问 题 就 是 在 现 实 中 如 何 贯 彻 这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作者:河大文学院点击数:903 更新:2009-10-1 ]自我于1995年提出中国文论“失语症”及“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这一话题以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学者指出:“三年前,曹顺庆先生提出文学理论研究最严峻的问题是‘失语症’。
同一时期,他又提出医治此种‘失语症’的办法是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而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途径,主要是借助于古文论的‘话语转换’。
对文学理论界来说,这个问题的提出确实反映了面对现状寻求出路的一个很好的愿望。
因它接触到当前文学理论界的要害,因此引起了热烈的响应,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
学者们纷纷提出利用古文论以建立我国当代文论话语的各种可能性。
”(见《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罗宗强《古文论研究杂识》一文)还有人甚至说:“斯论一出,顿时激起轩然大波,学者们或支持或反对,或深入追思,或另辟思想阵地,成为世纪来文坛最抢眼的一道景观。
”(见《江淮论坛》2001年3期程勇《对九十年代古代文论研究反思的检视》)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这一话题不仅反响强烈,而且经久不息,历时竟达十年之久,至今仍论战不休。
最近,又有两篇直接针对我所提出的“失语症”而商榷的重要论文。
一篇是《文学评论》2005年第二期蒋寅教授的论文《对“失语症”的一点反思》,另一篇是《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陶东风教授的论文《关于中国文化“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
蒋寅与陶东风都是学界颇有影响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对“失语症”的“反思”与“再思考”是颇有代表性的。
既然学界对“失语症”话题仍然兴趣不减,而张节末兄又建议我在这组论文中写“失语症”问题。
我只好打破我对此问题基本不回应的习惯,将十年前的旧话重提,再说失语症。
十年来,关于“失语症”问题的讨论的文章颇多,但有不少人对我所说的“失语症”多有误解和不得要领之处,所以讨论与商榷时难免指东打西,方枘圆凿,甚至南辕北辙,愈鹜愈远。
因此,我在这里着重解释一些误解和不得要领之处,由于篇幅限制,只能点到为止,无法一一展开,不尽之意,尚待来日。
中国文论“失语症”现状及“重建”的可能性
收稿 日期 :00— 9— 2 2 1 0 0
中国文论 “ 语症 " 失 现状及 “ 重建 " 的可 能性
高 玉
( 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学 院, 浙江 金华 3 10 ) 2 04
摘
要: 古代文论话语在 当今只是一种知识形 态, 中国文学 日常生活缺乏影响。现代” 西方文论型” 和“ 两种类型。建立一种庞大 的、 包容 中西的文学理 论体 系, 将不同
讨论 , 伸 出 中 国文 论 “ 质 性 ” 一 系列 话题 。 并延 异 等 近二十年来 这篇 文章 一再 被学 术 界 引用 。据 统计 ,
2 0 2 0 间中 国文 学论 文被 引用 , 0 0— 0 4年 这篇 文章 排 名第 1 2位②,0 5—20 20 06年则 排名 第 9位④。之后 的一系列争论 , 则把这一 问题推 向深入和深层 。 对于文论 “ 语症 ” “ 语重建 ” 学术 界有不 失 与 话 , 同的评价 。有人 持否 定 的态 度 , 端 的看 法甚 至否 极 定 问题本 身 。 比如 蒋 寅认 为这 是 一个 “ 伪命 题 ” , 后来又修正为“ 不能成立的命题 ” 。但大多数学者 ⑨
纪9 0年代 中期开始 讨论 , 多年来 一直是文 学理论 十 中的一个 热 门话 题 。十 多年来 , 者一 直 在关 注学 笔 术界对这 一问题 的讨 论 。 笔者认 为 , 目前 学术界对 “ 失语 ” “ 和 重建 ” 理 在 解上过 于狭 隘 , 维方 式 过于形 而上学 。我 们一 直 思 在追求 一种 高度统 一 与和谐 的 、 融合 中西 又具 有 民 族性 和本土 性的 、 逻辑 严 密 的文 学 理论 体 系。这 只 是一种理想 , 缺乏充 分 的理 论根 据 和现 实根 据 。比 较切实可行 的办法是 : 复 中 国古 代 文论 的应 用形 恢 态 , 古代型 ” 西 方 型” 种文 论并 世 而行 , 让“ 和“ 两 各 自发 挥 自己的作用 和功 能。
再说“失语症”
再说“失语症”作者:曹顺庆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1期自笔者于1995年提出中国文论“失语症”及“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这一话题以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有学者指出:“三年前,曹顺庆先生提出文学理论研究最严峻的问题是…失语症‟。
同一时期,他又提出医治此种…失语症‟的办法是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而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途径,主要是借助于古文论的…话语转换‟。
对文学理论界来说,这个问题的提出确实反映了面对现状寻求出路的一个很好的愿望。
因它接触到当前文学理论界的要害,因此引起了热烈的响应,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
学者们纷纷提出利用古文论以建立我国当代文论话语的各种可能性。
”还有人甚至说:“斯论一出,顿时激起轩然大波,学者们或支持或反对,或深入追思,或另辟思想阵地,成为世纪末文坛最抢眼的一道景观。
”然而,令笔者始料未及的是,这一话题不仅反响强烈、影响广泛,目前已开始波及哲学、历史学领域,而且经久不息,历时竟达十年之久,至今仍论战不休。
最近,又有两篇直接针对“失语症”的商榷论文,一篇是《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对“失语症”的一点反思》,另一篇是《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关于中国文化“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
这两篇论文的作者都是学界颇有影响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对“失语症”的“反思”与“再思考”是很有代表性的。
既然学界对“失语症”话题仍然兴趣不减,且恰逢有此笔谈栏目,故笔者打破对此问题基本不回应的习惯,将十年前的旧话重提,再谈“失语症”。
十年来,关于“失语症”问题的讨论文章颇多,但有不少人对笔者所说的“失语症”多有误解和不得要领之处,所以讨论与商榷时难免指东打西、方枘圆凿,甚至南辕北辙、愈骛愈远。
因此,在这里先着重解释一些误解和不得要领之处,由于篇幅限制,只能略举一二。
对“失语症”论争的一个不得要领之处是将有没有“失语”理解为有没有学问。
有学者指出:“我不知道国内有没有学者,出国讲学能用他国语言讲另一国家的文学,钱钟书先生一定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说他决不会…失语‟。
关于“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关于“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摘要:“中国文化失语症”即指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能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现象。
该现象主要由学习者中国文化积淀的缺乏以及外语教育工作者对中国文化的忽视造成的。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重要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正确跨文化交际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才是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症;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85-02“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2000)提出来的。
在对外语教学的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很多英语水平很高的中国青年学者,虽拥有漂亮的发音,流利的口语,但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却无法用英语自如表达自身的母语文化。
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对外语教学中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教育的深度关注。
其后清华大学的张为民和刘世文两位学者在该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做了类似的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的能力测试,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受试者不能用英语表达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
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众多的中国外语学习中,这种令人担忧的“中国文化失语症”是广泛存在的。
无疑,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尤其是应起着传播文化主导作用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对“失语症”的形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事实上,近几年随着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语言,文化,交际这三方面及其关系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我国很多学者如赵贤洲,胡文仲,束定芳等也著书撰文充分肯定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很多高校也纷纷在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展开跨文化交际的教学。
但遗憾的是,众多高校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大多成了“目的语文化教学”,在跨文化交际教学过程中过多的介绍目的语文化,目的语传统习俗和交际技巧,然自身的母语文化却被长期忽视,母语文化正迁移的作用和意义一直得不到认同和重视。
关于文论“失语症”的争论、悬疑和前瞻
文论而言,全盘抛弃西论而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
是“变异学”理论的提出亦或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
现代转换可能性很小。2005 年,曹顺庆就失语症
换,均一定程度推进了文论“失语症”问题的解
[8]
问题发表新看法 。他指出另外的途径——实现西
方文论的中国化。即用中国文论学术规则消化吸
决。2018 年,曹顺庆总结近 40 年来我国文论话语
文论失语的根本原因。要破解“失语症”难题,中
及风格迥异的知识质态。“异质性”表现为以西方
国文论必须建构本民族的文学话语理论体系,否
知识为代表的中国文学的“新知识”和以中国传统
则中国文学很可能沦落为西方文学的附庸。针对
文学代表的“旧知识”差异。“异质性”若不能合理
如何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曹顺庆提出要挖掘
身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如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等。解决失语症需群策群力,发展比较文学变异学,构
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论话语体系。目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亟需扩展翻译与国
际发表渠道,构建中西文论对话机制,推动中国文论
“走出去”。
关键词:曹顺庆;
“失语症”
;中西文论异质性;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
文论。1949 年以后,本土学者对俄苏文论投入研
系,是属于汉语语言系统的不同表现形式并受中
究热情。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论的不断涌入,
国传统文化思维和观念制约与影响。此外,他还
几乎令中国当代文坛“消化不良”,中国现当代文
进一步深入思考中国文论话语重建问题,指出中
艺理论基本借用西方话语,难以形成完整切合本
曹顺庆在其早期发表的重建中国文论的途径和方法和中国古代的白话学术与文论中提出要完成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但其后期发表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论话语研究之我见中又指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并不正确前后矛盾让人无所适从
从“失语症”与“话语重建”说起
肀0_雨.学术I专家论道CHINESEPAINTING&CA 山G RAPHY I非凡的时代中央美术学I教授、博士生导师人们说到对书法的忧虑,我觉得这是事情 的一面。
书法领域确实有很多让人担忧的地方,但是书法还有另一面。
20世纪70年代以来,书法理论和创作有了推进,有了一定的积累。
一百 年或两百年以后,人们也许会说,这是书法史上 一个非凡的时代。
这个时代改变了书法史上的一些东西。
如果我们说一个艺术领域、文化领域产生了 质的变化,它必须做到这样几点:第一点,揭示 前人未能见出的现象;第二点,在这个基础上 建立书法史的框架,由此获得对作品构成机制 和阐述机制的认识,以此作为判断作品的依据;第三点,找到作品通向人性深处的道路。
这里包含这样一些问题:对传统的反思、思考书法的方式、历史的脉络与动力,以及创作 与‘‘人’的关系等。
它们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对传统的认识和创作的进路。
“现象’’为什么重要?杰作中许多重要的细 节,千余年来人们视而不见。
不揭示这些细节,便无法了解书法史的真相。
超越前人所把握的 细节,是深入书法的第一项工作,否则只能通过 一代又一代的简化和误解来认识书法。
要证明 这一点并不困难。
对作品笔画的边廓进行细致 的观察,便可以发现所谓的“大家”“名流”对 书写的把握到底是怎样一个状态。
大家都说理论很重要,但是重要在什么地 方?没有交代。
我认为理论以及有关的思想、观 念是前提,也是基础。
如果这件事情不做好,创作是盲目的。
阐释机制决定了我们是否能揭示出一件作 品的意义。
意义指作品的蕴含、贡献、价值,特 别是被理论、时间检验过的蕴含。
个人评点,依 据的多是习惯、趣味、师承,但一个时代的取舍,从“失语症”与“话语重建”说起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2◦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中西学术的双重 深化进展,学术文化界对本土学术理论开始进行 反思,这主要表现在基于现代西学范式下,对本 土学术艺术理论的“失语症”反思。
中国文论“失语症”及其重建
中国文论“失语症”和“话语重建”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讨论,十多年来一直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失语”本是一个医学名词,是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症状,表现为对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丧失。
文学理论借用这个术语,是在隐喻的意义上表达对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状况的一种忧虑。
把“失语”一词发展成一个中国文学理论专用术语,并由此衍变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问题,引起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的,是曹顺庆先生。
1996年,曹顺庆在《文艺争鸣》上发表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一文,由此开启了中国文论“失语症”和“话语重建”的讨论,并延伸出中国文论“异质性”等一系列话题。
近二十年来这篇文章一再被学术界引用。
@时间又过了十年,现在看来,文论“失语症”和“话语重建”不仅是9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近二十年中国文学理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中国文论“失语症”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事实问题。
十多年来,“失语”作为术语和概念已经广泛地被接受和使用,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的一个“关键词”,正好说明了它的合理性。
曹顺庆对“失语”的限定是:“我们根本没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一套自己特有的表达、沟通、解读的学术规则。
我们一旦离开了西方文论话语,就几乎没有办法说话,活生生一个学术‘哑巴’。
”④这种描述充满了感情色彩,是一种中国古代文论本位观。
反观5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论,我们的文论实在过于狭隘化了,主动放弃了多种可能性,这使我们的文论偏颇而落后,不能有效地解决文学批评问题。
学者高玉觉得,我们应该宽泛性地理解“失语症”。
当今中国文论在话语方式上的确存在着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古代文论话语只是一种知识形态,从而从一般文学理论体系中消失了,因而也就是从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消失了,进而失去了对中国文学日常生活的影响力。
我们仍然有文学,有文学理论,有~套文学理论话语规则;但从民族情感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文学和文学理论似乎失去了传统和历史,我们成了文化上的断裂人、文学精神上的断裂人。
走出失语--新世纪重建中国现代文论的几点思考
走出失语--新世纪重建中国现代文论的几点思考
曾宪文
【期刊名称】《文艺评论》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 翻阅难以计数的建国以来中国学者撰写的文论著述、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等,我们能看到一套成系统的理论话语,那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理论,普遍采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话语.但是,这套系统具有自给自足性、封闭性,日益走向僵化.80年代由于西方现代文论的大量引进,给文论界注入了生机,即使有"食洋不化"的毛病,但仍充满了学术的活力、思想的激荡.然而,由于80年代末众所周知的原因,文论界归于沉寂.
【总页数】4页(P9-12)
【作者】曾宪文
【作者单位】西南师大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关于文论"失语"和"话语重建"的再思考 [J], 沈立岩
2.从"知识学"高度再论中国文论的"失语"与"重建"--兼及所谓"后殖民主义"批评论者 [J], 肖薇;支宇
3.中国文论"失语症"现状及"重建"的可能性 [J], 高玉
4.从"失语症"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再思考 [J], 曹顺庆;邹涛
5.如何返回母语?——从"失语症"争论看中国现代文论的失落与重建 [J], 周一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传统探寻中走向重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视角
从传统探寻中走向重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视角“失语症”论者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表面看来是反对西方中心论,要想为中国民族文论在世界文论大格局中争一个与西方文论平起平坐的位置,至少要争一席之地,有自己民族的话语和声音。
但实际上,它一方面仍然默认了西方中心论,仍然以西方话语的习惯视野来看待、衡量当代中国文论,因而从中所看出来的满眼都是西方话语,却看不出、听不见近百年形成的中国现当代文论新话语传统中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声音;另一方面,它在论证“失语症”时所使用的话语,包括概念、范畴、命题,甚至思考、推理、言说方式,无不是西方式的,包括“失语”、“话语重建”一类说法也直接来自西方。
这就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悖论:一方面竭力论证中国当代文论完全处在西方文论的绝对支配和影响之下,丧失了自己的话语;另一方面却仍然津津有味地使用着西方文论的时髦术语,演绎着西方文化的思辨逻辑。
这真有点像德里达倾全力颠覆消解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以语言为基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却又不得不仍依靠、借助语言来进行这一切的两难困境。
由此可见,“失语症”论的诊断方式本身就值得怀疑。
那么,中国当代文论为何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呢?八十年代在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之后, 西方文论著作的大量译介, 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吸引了广大学人的注意力, 于是打破了苏联模式文艺学的一统天下, 取而代之的是五光十色的西方文论或新或旧的众多流派。
文艺学研究取之于西方文论者多, 而与古代文论则相当隔膜,“言必称希腊罗马, 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 忘记了”这类状况还甚为普遍。
同时, 古代文论的研究者们对于文艺界的现状也关心不够, 往往埋头于古籍丛中, 而无暇顾及古代文论的普及和应用、当代文艺学的理论建构和文学评论实践, 既定目标并未落到实处。
中国文论向何处去?被文论界深深困扰着的这个问题又是与传统文论的“当代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当代文论的“失语”问题被置换成古文论在当代的“失语”问题;而古文论“复语”的关键,又在于当代文论界的“重视”“运用”。
语境论重建的相关问题
语境论重建的相关问题关于中国文论传统的重建问题,学界已谈了许多,本文就重建分期、时代语境、学派、教材这四个方面的相关问题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重建分期既然谈分期,自然要有一个起点。
本文认为,重建分期应从提出重建的时刻起,即曹顺庆先生在1995年提出“失语症”问题和中国文论话语重建问题。
作者认为中国文论重建的第一个阶段即从此时起,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文论会慢慢崭露头角,但是西方诗学话语这个外来户会占强势地位。
中国传统文论要在这个过程中经过现代转化,实现新生。
与西方诗学的较量过程也是吸收对方优点的过程。
同时,我们会渐渐了解印度诗学、阿拉伯诗学等世界其他诗学的魅力并有意向她们学习。
用曹顺庆先生的话说,这个阶段就是杂语共生的阶段。
但作者想补充说,所谓“共生”,并不是平等共生,并且下一个阶段也不是一言堂。
我们可叫这个阶段为中国文论在交流中崛起的阶段或许更合适些。
第二个阶段是中国文论实现与西方诗学、印度诗学、阿拉伯诗学等平等对话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可引用曹先生的话说是“一种异质话语众声喧哗、云蒸霞蔚的对话状态, 也是我们所倡导的一种对话形式”。
这个阶段才真正传出了中国文论响亮的声音,才有实力与异质话语争雄。
二时代语境离开了时代语境,空谈中国文论的重建问题也就失去了意义。
作者这里所说的时代语境指的是中国文学的当下现实。
重建中国文论是为了用中国文论解决中国文学现实中的问题。
所以在重建的过程中,我们要密切关怀中国文学的现实。
现实语境包括理论与实践创作两个方面。
理论方面,西风压倒东风。
西方诗学已渗进我们的肌肤,滋养着我们的身体,同时也麻痹着我们的神经。
实践创作阶段,有学者说:“文学创作的体裁不断增加,早就出现了电影文学,现在又有了电视文学、网络文学、摄影文学,甚至还出现了手机文学市民、口头创作、通俗歌词创作等,中外各种文学颁奖活动此起彼伏,势头也似乎并未减弱。
就文学创作本身而言,多样化是其主调,出现了各种趋向的写作,有历史写作,世俗写作,个性写作,欲望写作,其中特别是后者,显示了从精神滑向平面,削平深度,只求人的身体自然欲望的满足与发泄的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论“失语症”和“话语重建”问题自上世
纪90年代中期开始讨论,十多年来一直是文学理论
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失语”本是一个医学名词,是脑血管病的一种
常见症状,表现为对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丧失。
文学理论借用这个术语,是在隐喻的意义上表达对
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状况的一种忧虑。
把“失语”一
词发展成一个中国文学理论专用术语,并由此衍变
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问题,引起学术界广泛的
关注和讨论的,是曹顺庆先生。
1996年,曹顺庆在
《文艺争鸣》上发表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一
文,由此开启了中国文论“失语症”和“话语重建”的
讨论,并延伸出中国文论“异质性”等一系列话题。
近二十年来这篇文章一再被学术界引用。
@时间又过了十年,现在看来,文论“失语症”和“话语重建”不仅是90年代中
国文学理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近二十年中国
文学理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中国文论“失语症”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
事实问题。
十多年来,“失语”作为术语和概念已经
广泛地被接受和使用,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的一个
“关键词”,正好说明了它的合理性。
曹顺庆对“失
语”的限定是:“我们根本没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一
套自己特有的表达、沟通、解读的学术规则。
我们一
旦离开了西方文论话语,就几乎没有办法说话,活生
生一个学术‘哑巴’。
”④这种描述充满了感情色彩,
是一种中国古代文论本位观。
反观50年代以来的
中国文论,我们的文论实在过于狭隘化了,主动放弃
了多种可能性,这使我们的文论偏颇而落后,不能有
效地解决文学批评问题。
学者高玉觉得,我们应该宽泛性地理解“失语症”。
当今中国文论在话语方式上的确存在着问题,其中
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古代文论话语只是一种知识形
态,从而从一般文学理论体系中消失了,因而也就是
从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消失了,进而失去了对中国
文学日常生活的影响力。
我们仍然有文学,有文学
理论,有~套文学理论话语规则;但从民族情感的角
度来说,我们的文学和文学理论似乎失去了传统和
历史,我们成了文化上的断裂人、文学精神上的断裂
人。
对于这种断裂的原因,。
首先是西方型的文学理论被狭
隘化,从而使中国文学理论脱离了西方文论的资源
背景,和西方文论发生断裂,正统的西方文论和我们
的文学理论变得扦格不通。
其次,古代型的文学理
论被“零散化”和“知识化”。
所谓“零散化”指的是
中国古代文论在现代文学理论体系中是零碎性的,
变成了一些材料和论据,变成了附庸和因素,变成了
“为我所用”和注脚,而丧失了完整性。
所谓“知识
化”,是指中国古代文论不再与当下文学批评相联
系,不再对当代文学创作有实际的影响。
整体性的
古代文论还是存在的,但变成纯粹的知识形态,或者
说历史化了。
这样,中国文学理论和古代文论就脱
离了关系,从而与中国传统发生断裂。
当今只有“西方文论型”的一般文学理论,没
有“古代文论型”的一般文学理论。
人们对古代文
论越来越陌生。
除了语言本身以外,人们对古代文
论的术语、概念和范畴也越来越陌生,古代文论本身
也要通过西方文论话语的阐释才能被理解,古代文
论研究本身也西化了。
五六十年代所确定的中国文学理论体系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本
质上是西方文学理论,也可以说是西方文论的一个
派别或者说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
理论主要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理
论,把它们体系化,同时也把它们中国化了。
正是因
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西方文学理论同属
于一个话语体系,所以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向西
方开放,西方各种文学理论迅速输入到中国,被广泛
地应用于文学批评实践,从而对80年代之后的文学
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样,80年代之后西方文
论思潮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般性文学理论,中国
文论更加西化了。
现在看来,50年代中国文论和西
方文论的断裂本质上是一种隔膜,从根本上是由中
西交流的政治壁垒造成的。
伴随着这种政治壁垒的
消失,中国和西方很快就续接上了。
但和古代文论
的断裂却是毁灭性的,就目前的情形来看,续接似乎很难。
但是,我们也应当不遗余力做好“重建”工作。
就可以分为两方面来做。
对于中国古代文论,重要的是恢复其应用形态。
完全回复到中国古代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没有
“五四”新文化运动,古代文论也是要发展和变化
的。
但古代文论传统可以续接,我们可以重拾古代
“诗话”、“词话”、“点评”、“文话”、“论”、“品”等,
可以用中国古代文论
的术语、概念、范畴和话语方式来言说各种文学现
象,就像古人谈论古代文学,或者像王国维、梁启超、
严复、林纾等谈论西方文学。
当然,这不是单纯的文
学和文学理论问题,还涉及语境问题。
当代文化环
境为这种可能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比如,国家越
来越重视民族文化传统,并且采取了很多相应的措
施。
教育体制特别是基础语文教育有很大的改革,
古诗文在中小学语文教育方面有所加重,高考也允
许文言写作。
文国学、读经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今天,国民语言是现代汉语,这是不可逆转的,但文言仍然有生存的空间,比如金庸小说的半文半
白语言就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对于古代文论,同样重要的是现代转换,即精神
上的恢复,这一点当代学者谈得比较多,有很深入的
讨论。
有学者提出:“在充分占用资料的基础上,按
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对传统文学概念范畴加以搜集、
梳理,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层次之分,有
法度义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而能充分体现传统文
论及其概念范畴之特点的体系。
”留这是一种方式。
陈伯海借用冯友兰的概念,认为对于古代文论,不能
照着讲,而应该接着讲,具体接着讲的办法是:“一
要阐释,二要应用,二要建构。
”“阐释总是现代人的
阐释,不可能做到绝对还原,而且阐释的目的是要抉
发传统的精义,激活传统的生命力,使之与新的时代
精神相贯通,乃至吸取新的思想成分以更新和发展
传统自身,故不能以单纯的还原作限界。
”∞对于古
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不应该夸大其适用范围,相对于
主流的“西方型”文论,它应该只是一种增加,或者
说是补阙,而不应该是取代。
当然,转换之后的中国
古代文论,要应用于中国当代文学生活实践,即从知
识形态转变为应用形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对于“西方型”中国文论,我们则需要完善和改
进。
当代中国文论本质上是“西方型”的文论,话语
方式本质上是从西方学习和借鉴而来,虽然它事实
上中国化了。
西方文论的术语、概念、范畴被引进或
者翻译到中国之后事实上都发生了内涵与外延的
“归化”,一定程度上能够包容或者涵盖中国文学现
象。
但西方文论毕竟是外来的,用它来研究或者说
解说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恰当(因为毕竟中国现
当代文学是深受西方文学影响的文学),但用它来
研究和解释中国古代文学却总是显得隔膜。
有时,
用古代话语很容易说清楚的问题,用现代文论反而
说不清楚,误解时时发生。
所以,从改进的角度来
75
万方数据
说,对于当代中国文论,首先,我们要继续向西方学
习,学习西方新的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国当代文论,
当然也要吸取西方文论的经验和教训,总之是不能
割断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的联系。
其次,要把对西
方文论的学习和借鉴与中国文学的实际情况相结
合,要把西方文论的知识形态和应用形态区别开来。
西方文论有些理论针对的完全是西方特有的文论现象,作为知识我们可以知道,但未必一定要应用,也未必一定能够应用。
西方很多重要的文学理论都是从西方社会与文学的现实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和中国的文学实际有很大的距离,对于这些新的理论,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我们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文论,必须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创立自己的文学理论。
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本土经验,关注当代中国的各种文学现象,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在具体的文学研究中总结出新的规律,建构新的理论和观点,“在解决现存冲突的过程中创建当代中国文论”四。
总之,建立一种全新的中国当代文论体系,是不
现实的。
一种新的文论体系的形成,并不完全取决于文学和文论本身,还深刻地取决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它通常在社会发生类型转变时才可能发生。
从积极主动的方面来说,重建中国文论应该是在中国当代文论的基础上、在现时代的语境中,一方面恢复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积极寻找应用的途径;另一方面则是改进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使它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