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萍微生物原版PPT 第4章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试验沈萍等高教出版社

微生物学试验沈萍等高教出版社
镜座、镜臂、镜台、镜筒、物镜转换器、调焦装置等 (2)光学系统:
目镜、物镜、光源等 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① N ·A = nsin(α /2)


② D 2N A 2nsin
2
3、油镜的使用及维护
(1)反向调节 (2)镜头维护:
① 4~6层镜头纸,单向擦拭; ② 4~6层镜头纸,沾取二甲苯,单向擦拭; ③ 4~6层洁净镜头纸,单向擦拭;
微生物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加强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 识的理解,掌握研究微生物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手段,培 养分析问题和从事实践应用的能力。为上好实验课,必须做到: 1. 安全第一!注意水、电、门、窗安全;如有意外,及时报告 2. 严守纪律!严禁迟到、喧哗,吸烟、接打电话,做与实验无 关的事情,不要随意走动。 3. 认真完成实验。实验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 实验操作要细心谨慎,认真进行观察和记录,培养严谨求实的 科学态度;认证完成实验报告。课上认真听讲,课后积极讨论 4. 爱惜仪器,保持秩序。每次实验之后必须清理好实验台,待 实验老师检查之后才能离开。
实验内容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与单染色法 实验二、革兰氏染色与荚膜染色 实验三、放线菌形态观察与芽孢染色 实验四、霉菌形态观察与各大类微生物菌落特征 实验五、酵母菌形态观察、显微计数与显微测量技术 实验六、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七、菌种分离纯化技术与平板菌落计数 实验八、水质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九、消毒与灭菌技术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与单染色法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 2、熟练掌握细菌涂片的制作及单染色法
二、实验材料
1、电光源双目显微镜 2、培养24小时的四联球菌斜面
D

2N A 2nsin( / 2)

微生物-四体PPT课件

微生物-四体PPT课件
微生物-四体ppt课件
目 录
• 微生物概述 • 微生物的繁殖与传播 •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微生物的应用与影响 • 微生物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微小生物的统称,包括细菌 、病毒、真菌、原生动物等。它们具 有体积小、繁殖快、适应性强等特点 ,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生物制药
利用微生物生产药物,如 抗生素、疫苗、生长因子 等。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微生物肥料
利用有益微生物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
长。
微生物农药
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 植物病虫害,如杀虫剂、杀菌
剂等。
微生物饲料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饲料,提 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其形态各异,常见的有 球形、杆形、丝形等。病毒的核酸可以是DNA或RNA,根据其核酸类型和结构, 病毒可分为DNA病毒、RNA病毒两大类。
微生物的生理特性
微生物的营养方式
微生物通过摄取外界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其营养方式有自养和异养两类。自 养微生物能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如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 异养微生物则需要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如腐生型和寄生型。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微生物食品
利用微生物生产食品,如酸奶 、奶酪、面包等。
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微生物与人体健康
人体内外的微生物对维护人体健 康起着重要作用,如肠道微生物、
口腔微生物等。
环境污染
某些微生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 细菌、病毒等引起的水污染和空气 污染。

微生物-沈萍

微生物-沈萍

微生物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术语或名词1.微生物(microorganism) 因太小,一般用肉眼看不清楚的生物。

这些微小生物包括: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但其中也有少数成员是肉眼可见的。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研究肉眼难以看清的称之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科学,分离和培养这些微小生物需要特殊技术。

3.分子微生物学(molecularmicrobiology)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4.细胞微生物学(cellularmicrobiology) 重点研究微生物与寄主细胞相互关系的科学。

5.微生物基因组学(microbic genomics) 研究微生物基因组的分子结构、信息含量及其编码的基因产物的科学。

6.自生说(spontaneousgeneration) 一个古老的学说,认为一切生命有机体能够从无生命的物质自然发生的。

7.安东·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1632—1723) 荷兰商人,他是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他利用自制放大倍数为50~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当时被称之为微小动物),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界。

8.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 法国人,原为化学家,后来转向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主要贡献:用曲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从此建立了病原学说,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其后他又研究了牛、羊炭疽病和狂犬病,并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其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做出了重大贡献;分离到了许多引起发酵的微生物,并证实酒精发酵是由酵母菌引起的,也发现乳酸发酵、醋酸发酵和丁酸发酵都是不同细菌所引起的,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和工业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微生物学(沈萍)考试重点

微生物学(沈萍)考试重点
7、古生菌的细胞壁 ①在古生菌中,除了热原体属没有细胞壁外,其余的都具有与真细菌类似功能的细胞壁。 ②假肽聚糖细胞壁 甲烷杆菌属等革兰氏阳性古生菌的细胞壁是由假肽聚糖组成的。它的多糖骨架是由 N—乙酰葡萄糖胺和 N— 乙酰塔罗糖胺糖醛酸交替连接而成。
8、缺壁细菌 ①L 型细菌 专指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 ②原生质体 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 裹着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原生质体一般由革兰氏阳性菌形成。 ③球状体 又称原声质球,指还残留着部分细胞壁,一般由革兰氏阴性菌形成。 ④支原体 是一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因为它的细胞膜中含有一般原 核生物所没有的甾醇,所以即使缺乏细胞壁,其细胞膜仍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c 肽桥或肽间桥 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肽桥为甘氨酸五肽,它起着连接前后两个四肽尾分子的“桥梁”作用。
②磷壁酸 结合在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包括壁磷壁酸和和膜 磷壁酸。 磷壁酸的生理功能: a 其磷酸分子上较多的负电荷可提高细胞周围 Mg2+的浓度,进入细胞后就可以保证细胞膜上一些需 Mg2+的合 成酶提高活性; b 贮藏磷元素; c 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黏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以及抗补体的作用; d 赋予革兰氏阳性菌以特异的表面抗原; e 可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f 能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借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
③平板划线法 a 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蘸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平板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 划线; b 微生物细胞的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如果划线适宜的话,微生物能一一分 散,经培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

微生物实验4 芽孢观察

微生物实验4 芽孢观察

微生物实验报告细菌的芽孢染色观察实验刘欣怡201100140057生命科学基地班组别:周一下午三组同组者:曹平平,周楠,刘艺,刘希伟实验时间:2012年10月22号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芽孢染色法2、了解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3、巩固显微镜操作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二、实验器材1、菌种枯草芽胞杆菌,梭状芽胞杆菌。

2、溶液和试剂5%孔雀绿水溶液,0.5%番红水溶液。

3、仪器和其他用品酒精灯,载玻片,双层瓶(内装香柏油和二甲苯),显微镜、吸水纸、擦镜纸,接种环,载玻片夹子,无菌水等。

三、实验原理1、芽孢又叫内生孢子(endosopre),是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菌体内形成的休眠体,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细菌能否形成芽孢以及芽孢的形状、芽孢在芽孢囊内的位置、芽孢囊是否膨大等特征是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

2、芽孢菌体的特点:a.芽孢的含水率低,38%~40%。

b.芽孢壁厚而致密,分三层:外层是芽孢外壳,为蛋白质性质。

中层为皮层,由肽聚糖构成,含大量2,6-吡啶二羧酸。

内层为孢子壁,由肽聚糖构成,包围芽孢细胞质和核质。

芽孢萌发后孢子壁变为营养细胞的细胞壁。

c.芽孢中的2,6-吡啶二羧酸(简称DPA)含量高,为芽孢干重的5%~15%。

吡啶二羧酸以钙盐的形式存在,钙含量高。

在营养细胞和不产芽孢的细菌体内未发现2,6-吡啶二羧酸。

芽孢形成过程中,2,6-吡啶二羧酸随即合成,芽孢就具有耐热性,芽孢萌发形成营养细胞时,2,6-吡啶二羧酸就消失,耐热性就丧失。

d.含有耐热性酶。

芽孢由于有以上四个特点,使得芽孢对不良环境如高温、低温、干燥、光线和化学药物有很强的抵抗力。

细菌的营养细胞在70~80℃时10分钟就死亡,而芽孢在120~140℃还能生存几小时,营养细胞在5%苯酚溶液中很快就死亡,芽孢却能存活15天,芽孢的大多数酶处于不活动状态,代谢活力极低,所以,芽孢是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3、芽孢染色法是利用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和力不同的原理,用不同染料进行着色,使芽孢和菌体呈不同的颜色而便于区别。

微生物学课件ppt完整版

微生物学课件ppt完整版
医院感染
分为内源性感染(由体内正常菌 群引起的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由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引起的感
染)。
感染类型
局部感染局限于某一部位,而全 身感染则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局部感染与全身感染
在医院等医疗机构内获得的感染 ,多由耐药菌引起,治疗难度较 大。
微生物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疫苗接种等,以 降低感染风险。
无菌操作
进行微生物实验时,要保 持无菌操作环境,避免杂 菌污染。
实验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包括培养基的配制、接 种方法、培养条件、观察 结果等。
实验后处理
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器 材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食品工业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酒类、面 包、酸奶等食品。
03
02
农业应用
利用微生物制剂防治植物病害、促 进作物生长等。
生物能源
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生物柴 油等可再生能源。
04
2023
PART 05
微生物的免疫与感染
REPORTING
微生物的免疫机制与特点
先天性免疫
通过遗传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黏膜 屏障、吞噬细胞等。
病原学检查
通过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等方法确定病 原微生物种类。
免疫学检查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等免疫学原理检测病原微 生物及其产物。
2023
PART 06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REPORTING
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设备与器材
培养箱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用于培养微生物。

武汉大学微生物讲义沈萍

武汉大学微生物讲义沈萍

第一章1. 巴斯德的工作(1) (2)(3) 免疫学——预防接种 (4) 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等2. 柯赫的工作(1) 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a)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 b)配制培养基c)流动蒸汽灭菌d)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2)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a)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b)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c)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1 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2 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3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4 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

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个体小、结构简、胃口大、食谱广、繁殖快、易培养、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级界宽、变异易、抗性强、休眠长、起源早、发现晚、。

第三章特殊细胞壁的细菌:某些分枝杆菌和诺卡氏菌的细胞壁主要由一类被称为霉菌酸(Mycolic acid)的枝链羟基脂质组成,后者被认为与这些细菌感染能力有关。

由磷脂分子形成的双分子膜中加入甾醇类物质可以提高膜的稳定性:真核生物细胞膜中一般含有胆固醇等甾醇,含量为5%-25%。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其细胞膜中一般不含胆固醇,而是含有hopanoid(藿烷类化合物)。

硫粒:很多化能自养菌在进行产能代谢或生物合成时,常涉及对还原性的硫化物如H2S,硫代硫酸盐等的氧化。

在环境中还原性硫素丰富时,常在细胞内以折光性很强的硫粒的形式积累硫元素。

当环境中环境中还原性硫缺乏时,可被细菌重新利用。

微生物储藏物的特点及生理功能:1)不同微生物其储藏性内含物不同。

例如厌气性梭状芽孢杆菌只含PHB,大肠杆菌只储藏糖原,但有些光合细菌二者兼有。

2)微生物合理利用营养物质的一种调节方式。

当环境中缺乏能源而碳源丰富时,细胞内就储藏较多的碳源类内含物,甚至达到细胞干重的50%,如果把这样的细胞移入有氮的培养基时,这些储藏物将被作为碳源和能源而用于合成反应。

农业微生物学实验ppt

农业微生物学实验ppt
整理课件
实验用到器械
试管(test tube) 德汉氏小管(Durham tube) 小塑料离心管,又称Eppendorf管 玻璃吸管(glass pipette) 微量吸管(micropipette) [微量加样
枪] 培养皿(petri dish) 三角烧瓶(erlenmeyer flask)
以灭火「毡」包 裹该同学,并使 其在地上滚动
其他同学立刻通 知老师。
整理课件
实验室的窗帘布着火的对策:
取出灭火器,拔出安 全针。
把喷咀对准火源。 按掣使灭火器喷出二
氧化碳。 其他同学立刻通知老
师。
整理课件
酒精溅在实验桌上并着火的对策:
利用沙桶或湿抹布把燃烧的液体用沙盖着。 其他同学立刻通知老师。
3.尽量不可在实验室进餐。 4.有毒或带剌激味的实验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实
验期间要开排风扇,或开窗通风。 5. 做好废液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发现中毒现
象,及时对症治疗,必要时送医院。
整理课件
实验时需特别注意: 人身安全
防止割伤、灼伤,如有 发生,应用急救药品施治
整理课件
意外对策
整理课件
学生衣服着火的对策
整理课件
实验课成绩
平时成绩(20%,安排于实验过程中 或 期末进行操作考核) 实验习惯(10%) 期末考试(20%,笔试考试) 实验报告(50%) 可能组织就实验内容进行答辩,替代期
末考试
整理课件
实验用到仪器设备
显微镜(光学——普通、相差、微分干涉差、 暗视野;电子——扫描、透射);高压蒸汽 灭菌锅(立式和卧式);超净工作台、隔水 式恒温培养箱;鼓风恒温干燥箱;恒温振荡 培养箱(旋转式和往复式);旋涡振荡器; 恒温水浴锅;pH计;分光光度计(紫外、可 见光、红外、原子吸收等);离心机;冰箱; 微波炉等。

(NEW)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NEW)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 录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绪 论第2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第3章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4章 微生物的营养第5章 微生物的代谢第6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第7章 病毒第8章 微生物遗传第9章 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第10章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第11章 微生物的生态第12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第13章 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第14章 感染与免疫第15章 微生物生物技术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柯赫提出的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是( )。

[武汉科技大学2019研]A.巴斯德原则B.柯赫定律C.菌种原则D.免疫原理【答案】B【解析】柯赫在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①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②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③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④配制培养基及创建了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等。

2菌种的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研究微生物的技术发明者是( )。

[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A.巴斯德B.柯赫C.列文虎克D.别依林克【答案】B3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 )。

[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A.C源B.N源C.生长因素D.A,B,C都提供【答案】D【解析】牛肉膏富含水溶性糖类、有机氮化合物、维生素、盐等,可以为微生物提供C源、N源和生长因子。

4某种生物通过产生特殊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来抑制或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称为( )。

[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A.拮抗B.共生C.寄生D.捕食【答案】AB项,共生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相互有利,二者之间是一种专【解析】性的和紧密的结合,是协同作用的进一步延伸。

C项,寄生指一个种群对另一种群的直接侵入,寄生者从寄主生活细胞或生活组织获得营养,而对寄主产生不利影响。

D项,捕食指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完全吞食,捕食者种群从被食者种群得到营养,而对被食者种群产生不利影响。

微生物学(沈萍版)4病毒(wang)

微生物学(沈萍版)4病毒(wang)
4)伤口、昆虫刺吸(植物病毒)
核孔
细胞质
病毒粒子
细胞核
包含体
细胞质膜
图6-7 腺病毒粒子的吸收和核酸的脱壳示意图
3. 生物合成:
隐蔽期:从病毒核酸进入细胞开始到子代病毒装配完 成之间的时期,称为隐蔽期。
DNA:核中复制
核酸复制 病毒生 物合成 RNA:质中复制(少数如TMV: 核中复制)
蛋白质合成:细胞质中进行
2)核酸:RNA或DNA
(1) 特点: ① 只含一类核酸(DNA或RNA):(植物病毒多为RNA,噬菌 体多为DNA,动物病毒为DNA或RNA); ② DNA和RNA都有单双链之分(一般生物只有双链DNA和单 链RNA); ③ 有线状的环状之别(DNA有线状也有环状,RNA多为线状, 少见环状); ④ 有正负链之分(凡碱基排列顺序与mRNA相同的单链DNA 或RNA称为(+)DNA链或(+)RNA链,反之则反,只有正 链核酸才有感染性); ⑤ 有分段现象; ⑥ 也含4类核苷酸,但个数少的多; (2) 功能 和其他细胞生物一样,起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
(—)DNA-——(+—)DNA
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 如:T偶数噬菌体、痘病毒、花椰菜花叶病毒、 多瘤病毒等。
②(+)DNA
(+)DNA
(ds)DNA
(—)DNA(包裹时逐出)
以不断从复制型中脱离出来的(—)DNA为模板合成mRNA. 如:ΦX174噬菌体。 ③(+—)RNA (+)RNA (ds)RNA 直接以(—)RNA为模板转录mRNA. 如:呼肠孤病毒、水稻矮缩病毒。
左:E.coli T噬菌体吸附在E.coli上 右:腺病毒吸附在鸡红细胞上
2. 侵入和脱壳:病毒或其一部分进入宿主细胞的 过程。不同病毒方式不同。 1)噬菌体通过注射机制:尾端吸附在细菌的细 胞壁上后,释放溶菌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然 后尾鞘收缩,将头部的DNA压入细胞内,蛋白质 外壳留在外面。 2)fd经过纤毛吸入核酸。 3)M13等动物病毒则整个进入细胞内(吞噬), 然后脱壳(细胞内脱壳)。

微生物学课件(沈萍版本)资料精

微生物学课件(沈萍版本)资料精

微生物学—绪论◆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以及微生物与微生物、自然环境、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微生物(microbe,microorganism,germ)是指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或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包括:非细胞型生物—病毒,单细胞型生物—细菌、立克次氏体、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型生物—酵母菌、霉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微生物不是生物分类的专有名称,依不同的界级学说,微生物所占的地位有所不同。

二界系统: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系统:1969年,E.H.Whittaker在《科学》杂志提出五界学说。

微生物占3界。

六界系统:Jahn等于1949年提出六界系统,包括:后生动物、后生植物、真菌、原核生物和病毒界,我国学者(1977)在五界系统基础上,提出增加病毒界的六界系统。

微生物占4界。

三原界系统:Woese(1977)提出三原界学说,包括:古细菌原界、真细菌原界、真核生物原界。

微生物占3界。

1.微生物学的发展史1.我国古代对微生物的认识(略)2.微生物发现于微生物学的奠基●最先观察到微生物的人是荷兰商人安东尼.列文虎克,被誉为微生物学的先驱。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法国的巴斯德和德国的柯赫。

巴斯德用严密的科学实验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柯赫建立了一套研究微生物的技术方法,提出了确定病原菌的严格标准。

●消毒外科术的确立:李斯特(Lister)从巴斯德研究成果中得到启发,认识到外科手术经常出现的伤口化脓感染时由于外界微生物侵入的结果,通过实践,创立了无菌外科手术的方法。

●土壤微生物学基础的建立:贝哲林克等,通过对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及土壤中的固氮菌和硝化细菌的研究,提出了土壤细菌和自养菌的研究方法。

●病毒—非细胞生物的发现:伊万诺夫斯基在烟草花叶病的研究中发现滤过性生物具感染性,从而发现病毒。

(NEW)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NEW)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 录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绪 论第2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第3章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4章 微生物的营养第5章 微生物的代谢第6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第7章 病毒第8章 微生物遗传第9章 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第10章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第11章 微生物的生态第12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第13章 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第14章 感染与免疫第15章 微生物生物技术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柯赫提出的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是( )。

[武汉科技大学2019研]A.巴斯德原则B.柯赫定律C.菌种原则D.免疫原理【答案】B【解析】柯赫在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①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②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③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④配制培养基及创建了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等。

2菌种的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研究微生物的技术发明者是( )。

[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A.巴斯德B.柯赫C.列文虎克D.别依林克【答案】B3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 )。

[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A.C源B.N源C.生长因素D.A,B,C都提供【答案】D【解析】牛肉膏富含水溶性糖类、有机氮化合物、维生素、盐等,可以为微生物提供C源、N源和生长因子。

4某种生物通过产生特殊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来抑制或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称为( )。

[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A.拮抗B.共生C.寄生。

沈萍微生物学第四章

沈萍微生物学第四章







双功能化合物; 指能兼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碳源和能 源的化合物。 三功能化合物: 指能兼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碳源、氮 源和能源的化合物。




三. 微生物营养类型 1.划分的标准 能源: 光能营养型、化能营养型 供氢体: 无机营养型、有机营养型 碳源: 自养型、异养型 氨基酸: 氨基酸自养型、氨基酸异养型 生长因子: 原养型、缺陷型 取有机物: 腐生、寄生 2.四种主要类型 光能无机营养型 光能有机营养型 化能无机营养型 化能有机营养型
2.营养物质浓度与配比
浓度过低————生长不好 浓度过高————生长受抑制 特别是C/N比
— NH2 — NH2
α—kg
C/N=4:1
Glu
C/N=3:1
Gln
C/N < 3:1
3.控制酸碱度 为何控制? 微生物生活环境不同 不同pH积累产物不同
如何控制?
加酸、碱 加缓冲剂 补料调节
pH:微生物有最佳生长pH



细菌: pH7.0~8.0 放线菌:pH7.0 ~8.5 酵母菌: pH3.8~6.0 霉菌: pH4.0~6.0
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培养基pH值可能发生的变化 : 在含糖基质上生长,会产酸而使pH下降, 在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时, 会产NH3而使pH上升, 以 (NH4)2SO4 作N 源 , 会过剩 SO4 2-, 而使pH下降, 分解利用阳离子化合物如:NaNO3, 会过剩 Na+ 而使



三、主动运送 (无机离子、有机离子等) 特点: 低浓度-----------高浓度 运送速度快 有特异载体 运送动力:消耗能量ATP 运送终点:内部浓度高得多 运送前后溶质分子:结构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目的不同,原料的选择和配比不同;
1 0.5 0.01 0.5 0.01
3 细菌: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或简称普通肉汤培养基); 例如枯草芽孢杆菌:
放线菌: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培养; 一般培养:肉汤培养基或 0.5 LB培养基; 1 酵母菌:麦芽汁培养基; 5 0.5 10 自然转化:基础培养基; 0.5 观察芽孢:生孢子培养基; 霉菌: 查氏合成培养基; 产蛋白酶:以玉米粉、黄豆饼粉为主的产酶培养基; 1000 1000 1000 1000
实验室一般培养:普通常用培养基; 蛋白胨 10 10 遗传研究:成分清楚的合成培养基; 酵母浸膏 5 培养不同的微生物必须采用不同的培养条件; 葡萄糖 5 生理、代谢研究:选用相应的培养基配方; 蔗糖 30 可溶性淀粉 20 实验室的常用培养基:
CO2 (来自空气) ( NH4) 2SO4 0.4 NH4 H2PO4 1 KNO3 NaNO3 MgSO4·7H2O 0.5 0.2 FeSO4 0.01 KH2PO4 4 K2HPO4 1 NaCl 5 KCl CaCl2 0.25 S 10 H2O 1000 1000 pH 7.0 7.0-7.2 灭菌条件 121℃ 20分 112℃ 30分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不同营养类型之间的界限并非绝对(P82):
异养型微生物并非绝对不能利用CO2;
自养型微生物也并非不能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
有些微生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生长时,其营养类型也会发生改变;
例如紫色非硫细菌(purple nonsulphur bacteria): 没有有机物时,同化CO2, 为自养型微生物; 有机物存在时,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为异养型微生物; 光照和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生长,为光能营养型微生物; 黑暗与好氧条件下,依靠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生长, 为化能营养型微生物;
常规高压蒸汽灭菌: 1.05kg/cm2,121.3℃15-30分钟;0.56kg/cm2,112.6℃15-30分钟 某些成分进行分别灭菌; 过滤除菌;
第二节 培养基
(参见P82)
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在微生物学研究和生长实践中,配置合适的培养基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光能 光合色素
[ CH2O] + 2S+ H2O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2.光能有机异养型(光能异养型)
不能以CO2为主要或唯一的碳源;
以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利用光能将CO2还原为细胞物质;
在生长时大多数需要外源的生长因子;
例如,红螺菌属中的一些细菌能利用异丙醇作为供氢体,将CO2 还原成细胞物质,同时积累丙酮。 H3C CHOH + CO2 光能
细菌与放线菌:pH7~7.5 酵母菌和霉菌:pH4.5~6范围内生长 为了维持培养基pH的相对恒定,通常在培养基中加入pH缓冲剂, 或在进行工业发酵时补加酸、碱。
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
2)水活度
(参见P80)
在天然环境中,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自由水或游离水的含量, 一般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液的蒸汽压力与同样条 件下纯水蒸汽压力之比表示,即: α w=Pw/Pow ,式中Pw代表溶液蒸汽压力, POw代表纯水蒸汽压力。 纯水α w为1.00,溶液中溶质越多, α w越小。 微生物一般在α w为0.60~0.99的条件下生长, α w过低时, 微生物生长的迟缓期延长,比生长速率和总生长量减少。 微生物不同,其生长的最适α w不同。
绿色植物 (自养)
二氧化碳
无机氮化物
利用日光能 不需要 无机盐 水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成分及分析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详见P75~81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自养型生物 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异养型生物 光能营养型 化能营养型
化能有机异养型 (化能异养型)
有机物
有机物
化学能 (有机物氧化)
(参见P82)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1.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自养型) 能以CO2为主要唯一或主要碳源; 进行光合作用获取生长所需要的能量; 以无机物如H2、H2S、S等作为供氢体或电子供体, 使CO2还原为细胞物质; 例如,藻类及蓝细菌等和植物一样,以水为电子供体(供氢体), 进行产氧型的光合作用,合成细胞物质。而红硫细菌,以H2S为 电子供体,产生细胞物质,并伴随硫元素的产生。 CO2+ 2H2S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
生物技术系 陈向东
(参见P75) 微生物的特点:
食谱广、胃口大
营养物质:那些能够满足微生物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 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
营养:微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营养是生物维持和 延续其生命形式的一种生理过程。
本章内容:
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微生物们需要吃什么?) 第二节,培养基 (如何给微生物们做饭) 第三节,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微生物们是怎样吃东西的)
2)水活度
(参见P80)
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
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
3)氧化还原电位 (参见P85)
氧化还原电位又称氧化还原电势(redox potential),是度量 某氧化还原系统中的还原剂释放电子或氧化剂接受电子趋势 的一种指标,其单位是V(伏)或mV(毫伏)。
就向微生物与pH的关系一样,不同类型微生物生长对 氧化还原电位(Ф )的要求不同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微生物与动植物营养要素的比较
动物 (异养) 碳源 氮源 能源 生长因子 无机元素 水分
糖类、脂肪 蛋白质及其降解物 与碳源同 维生素 无机盐 水
微生物
异养 糖、醇、有机酸等 蛋白质及其降解 物、有机氮化物、 无机氮化物、氮 与碳源同 有些需要维生素等 生长因子 无机盐 水 自养 二氧化碳、碳酸盐等 无机氮化物、氮 氧化无机物或利用日 光能 不需要 无机盐 水
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可变性无疑有利于提高其对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5.营养缺陷型
(见P82)
某些菌株发生突变(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后,失去合成 某种(或某些)对该菌株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通常是生长 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的能力,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该 物质才能生长繁殖,这种突变型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 (auxotroph),相应的野生型菌株称为原养型 (prototroph)。 营养缺陷型菌株经常用来进行微生物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生物生长过程中能量的来源
光能自养型:以光为能源,不依赖任何有机物即可正常生长 光能异养型:以光为能源,但生长需要一定的有机营养 化能自养型:以无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不依赖有机营养物 化能异养型:以有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依赖于有机营养物质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微生物营养类型(Ⅰ)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水:70%-90%
微生物细胞
干物质
无机物(盐) 有机物
蛋白质、糖、脂、核酸、维生素等 及其降解产物
细胞化学元素组成:
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铁等; 微量元素:锌、锰、钠、氯、钼、硒、钴、铜、钨、镍、硼等。
微生物、动物、植物之间存在“营养上的统一性”
7.0-7.2 121℃ 20分 7.2-7.4 自然 7.0 121℃ 20分 121℃ 20分 121℃ 20分
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2、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
(参见P84)
营养物质的浓度适宜;
高浓度糖类物质、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不仅不能 营养物质之间的配比适宜; 维持和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反而起到抑制或杀菌作用。 培养基中各营养物质之间的浓度配比也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繁殖和(或)代谢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其中碳氮比(C/N)的影响较大。 发酵生产谷氨酸时:
碳氮比为4/1时,菌体大量繁殖,谷氨酸积累少; 碳氮比为3/1时,菌体繁殖受到抑制,谷氨酸产量则大量增加。
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
pH;
水活度; 氧化还原电位;
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
1)pH
培养基的pH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满足不同类型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 通常
2 CH3C0CH3 +[ CH2O] + H2O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光能无机自养型和光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可利用光能生长, 在地球早期生态环境的演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3.化能无机自养型(化能自养型)
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无机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化学能;
微生物生长需要的生长因子与营养缺陷型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培养基
(参见P82)
培养基(medium)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 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培养基几乎是一切对微生物进行研究和利用工作的基础
任何培养基都应该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六大营养要素:
碳源、氮源、无机盐、能源、生长因子、水
任何培养基一旦配成,必须立即进行灭菌处理(参见P85);
2、营养物的浓度及配比合适
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
4、经济节约
5、精心设计、试验比较
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成份 牛肉膏 氧化硫硫 大肠杆菌 杆菌培养基 培养基 牛肉膏蛋 白胨培养基 5 高氏一号 合成培养基
(参见P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