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 李壮鹰 第五章概述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 李壮鹰 第五章概述
对现实生活和现实世界客观规律的认识 与把握。
自我人格的修养与完善。
《南行前集叙》
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 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 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自少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 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 尝敢有作文之意。己亥之岁,侍行适楚,舟中无事,博 弈饮酒,非所以为闺门之欢,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 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 而发于咏叹。盖家君之作与弟辙之文皆在,凡一百篇, 谓之《南行集》。将以识一时之事,为他日之所寻绎, 且以为得于谈笑之间,而非勉强所为之文也。时十二月 八日,江陵驿书。
三、禅、道思想的发展与诗学中的审美主义
禅宗虽然兴盛于唐代,但至宋代禅宗有了 巨大变化: 在传道方式上向文字禅过渡。 在传道对象上向士大夫倾斜。
道教中兴:为了对禅宗心性学说进行哲学 回应。
三教合流:在建构心性学说这一共同的轴 心上 。
三、禅、道思想的发展与诗学中的审美主义
儒、道、佛三教合流下的宋代诗学,最 大的特点是审美主义倾向的凸显: 一、对艺术至境的普遍追求成为主流诗学。 欧阳修: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 之意见于言外。
(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通过形象来传达出含蓄蕴藉的诗意,使诗 歌具有耐人寻味的言外之意。
司空图把“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看成诗歌创 作的最高境界。
苏轼充分体会到了司空图“美在咸酸之外” 之说所包含的艺术见解,对其“味外”说 表示深切赞赏和认同。
(五)法度中的自由
(五)法度中的自由
自由 作家的精神自由,要求摆脱各种束缚。 创作形式上的解放,带有某种人文解放 的倾向。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一、古代文论的起源古代文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初期,即先秦时期。

在《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些关于文学创作、文学审美的相关讨论。

比如《诗经》中的《召南·草》篇就探讨了诗歌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诗歌的审美价值。

《楚辞》中的《九辩》篇则对文学创作的目的、功用进行了阐述。

二、古代文论的发展与流派古代文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流派的变革。

先秦时期主要有儒家文论、道家文论和墨家文论。

儒家文论主张以文学来教化民众,强调文学的教育功能;道家文论重视文学的审美价值,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墨家文论则提出了“扬善惩恶”和“以文害性”的思想,对文学的社会功能提出了具体要求。

汉代以后,随着各个学派的兴起,古代文论也出现了多个流派。

如刘勰的《文心雕龙》、韩愈的《宋论》和刘长卿的《世说新语》等都是有代表性的古代文论著作。

韩愈提出了“文章合道理”和“治人以文,而文以治世”等思想,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鼎盛时期。

陆游、苏轼、黄庭坚等文学家的文论作品不仅对当时的文学创作有指导作用,也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苏轼提出了文学创作应该追求真情实感和追求完美技巧的思想,对后世文论有重要贡献。

明清时期,凭借着杂剧等新兴文体的兴起,古代文论开始涌现出新的理论思想。

李时中的《京本通俗小说传》、李渔的《笔记小说》等作品对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进行了系统研究。

同时,王夫之、陈寅恪等学者对古代文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古代文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古代文论的价值与意义中国古代文论不仅是文学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文论中涉及到的文学创作、文学审美和文学教化等问题,对今天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古代文论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也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索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同时,研究古代文论也可以启发我们对当代文论的思考,促进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

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吾今且发一问:人类之普通性,何以嗜他书不如其嗜小说?答者必曰:以其浅而易解故,以其乐而多趣故。

是固然。

小说者,常导人游于他境界,而变换其常触常受之空气者也。

此其一。

人之恒情,于其所怀抱之想像,所经阅之境界,往往有行之不知,习矣不察者。

无论为哀、为乐、为怨、为怒、为恋、为骇、为忧、为惭,常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欲摹写其情状,而心不能自喻,口不能自宣,笔不能自传。

有人焉,和盘托出,彻底而发露之,则拍案叫绝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所谓“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感人之深,莫此为甚。

此其二。

此二者实文章之真谛,笔舌之能事。

苟能批此窾、导此窍,则无论为何等之文,皆足以移人。

而诸文之中能极其妙而神其技者,莫小说若。

故曰: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由前之说,则理想派小说尚焉;由后之说,则写实派小说尚焉。

小说种目虽多,未有能出此两派范围外者也。

抑小说之支配人道也,复有四种力:一曰熏,熏也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楞伽经》所谓“迷智为识,转识成智”者,皆恃此力。

人之读一小说也,不知不觉之间,而眼识为之迷漾,而脑筋为之摇飏,而神经为之营注,今日变一二焉,明日变一二焉,刹那刹那,相断相续,久之而此小说之境界,遂入其灵台而据之,成为一特别之原质之种子。

有此种子故,他日又更有所触所受者,旦旦而熏之,种子愈盛,而又以之熏他人,故此种子遂可以徧世界。

一切器世间、有情世间之所以成、所以住,皆此为因缘也。

而小说则巍巍焉具此威德以操纵众生者也。

二曰浸,熏以空间言,故其力之大小,存其界之广狭;浸以时间言,故其力之大小,存其界之长短。

浸也者,入而与之俱化者也。

人之读一小说也,往往既终卷后,数日或数旬而终不能释然。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绪论基本知识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就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与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与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与教化说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就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就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就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与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与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与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就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与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与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与使用技巧。

“古雅”的审美范畴与“复古”的文学思潮也就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与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上自圣贤,下至愚騃,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是时皇帝初继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

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

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

——白居易《与元九书》白居易的诗歌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与元九书》中,其核心观点是强调诗歌创作要有为而作,不是为艺术而艺术。

即“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虽然白居易对于诗歌的抒情本质是有深刻的认识的:“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但他强调的重点是“义”,也就是主张借助诗歌达到一种功利的目的,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可以看出,白居易继承了儒家传统知识分子的积极干预现实的精神,这种精神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救济人病,裨补时缺”。

白居易认为诗人应该用饱蘸同情之心的笔墨来抒写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暴露时政的弊端。

由此可见,他继承了传统儒家诗论中的“刺”的文学功能观。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积极实践着他自己的诗歌功能观。

最为著名的便是他的讽谕诗。

白居易的讽喻诗都是在“泄导人情,补察时政”的思想下创作的,为此他也触怒了当时的一些豪门权贵。

比如他说自己在写讽喻诗时,“言未闻而谤已成矣”。

然而,他并没有被吓倒,白居易认为一个真正的诗人代表的应该是正义和真实的声音,他应当敢于直面现实,大胆揭露现实的黑暗和矛盾。

这种“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讥”的创造态度,既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时对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的重大突破。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一、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一、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一、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序曰:清真,集大成者也。

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

碧山餍心切理,言近指远,声容调度,一一可循。

梦窗奇思壮采,腾天潜渊,返南宋之清泚,为北宋之秾挚。

是为四家,领袖一代。

馀子荦荦,以方附庸。

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一物一事,引而伸之,触类多通,驱心若游丝之罥飞英,含毫如郢斤之斫蝇翼,以无厚入有间,既习已,意感偶生,假类毕达,阅载千百,謦欬弗达,斯入矣。

赋情独深,逐境必寤,酝酿日久,冥发妄中,虽铺叙平淡,摹缋浅近,而万感横集,五中无主,读其篇者,临渊窥鱼,意为鲂鲤,中宵惊电,罔识东西,赤子随母笑啼,乡人缘剧喜怒,抑可谓能出矣。

问涂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还清真之浑化。

余所望于世之为词人者,盖如此。

二、介存斋论词杂著感慨所寄,不过盛衰:或绸缪未雨,或太息厝薪,或己溺己饥,或独清独醒,随其人之性情学问境地,莫不有由衷之言。

见事多,识理透,可为后人论世之资。

诗有史,词亦有史,庶乎自树一帜矣。

若乃离别怀思,感士不遇,陈陈相因,唾瀋互拾,便思高揖温、韦,不亦耻乎?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

既成格调求实,实则精力弥满。

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宜,斐然成章。

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知者见知。

北宋词,下者在南宋下,以其不能空,且不知寄托也;高者在南宋上,以其能实,且能无寄托也。

南宋由下不犯北宋拙率之病,高不到北宋浑涵之诣。

——节选自《周济词论选》周济提出“诗有史,词亦有史”之说,认为词也和诗一样可以用其特有方式反映广阔的社会政治历史内容。

“感慨所寄,不过盛衰。

”词所表现的是有关国家盛衰兴亡之感慨,对只以词来表现“离别怀思,感士不遇”之类的形容,在周济看来“不亦耻乎”。

他还提出了“寄托”说:“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

“词史”说主要从内容角度说的,“寄托”说则主要就创作过程、审美表现方面而言。

寄托的内容当然是有关盛衰的感慨但是怎样在创作过程中将要所寄托的盛衰之感艺术的表现出来,这仍是“寄托”说的核心。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李壮鹰第三章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李壮鹰第三章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文学理论批评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曹丕的《典论·论文》 ❖ 第三节 陆机的《文赋》 ❖ 第四节 刘勰及其《文心雕龙》 ❖ 第五节 钟嵘的《诗品》
魏晋戴巾穿宽衫的士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第一节 概述
❖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 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 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 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 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 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 一个时代。
❖ 此时期的士族文人充满矛盾。
二、从经学的衰落到社会思想的解放
❖ 思想领域状况: ➢ 性质:学术思潮与士人思想大为改观。 ➢ 原因: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与经济危机
❖ 从汉末清议到魏晋清谈:
➢ 汉末清议:对人的政治道德的实用性评价
➢ 魏晋的人物品藻:以鉴赏人的个性风貌为中 心的审美性评价。
二、从经学的衰落到社会思想的解放
——宗白华《美学散步》
一、乱世政治与文人命运
❖ 魏晋南北朝称乱世。门阀制度兴起。 ❖ 政治风云多变,社会动荡,宫廷在文学活动中起
着核心作用,常常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
竹 林 七 贤 图
一、乱世政治与文人命运
❖ 宫廷在文学活动中起了核心作用,常常以宫廷为 中心形成文学集团,文士或依权臣,或投诸王。
➢ 南朝前期: ➢ 《文心·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
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 南朝后期: ➢ “文”与“笔”之间界线明确:
文是抒情的,美感的。 笔是理智的,应用的 。
五、在文学与玄学共同影响下的文论
(三)创作论 ❖ 1.缘情说: ❖ 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情志关系

❖ 2.物感说:
➢ 作为宇宙本源的气作用于万物,使人心受到 感动,然后人作出能动的反应,形诸舞咏而 产生诗;诗既是宇宙“幽微”的显现,又是人 孕育出来的一种精神力量。

华师中文自考辅导之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华师中文自考辅导之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华师中文自考辅导之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听课笔记)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绪论一、填空题(15题,15分)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有其正确性与深刻性,但变革缓慢,也有、的一面。

2、由于社会的农业性和宗法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概括与的统一,其内涵既有,又有多义性。

4、中国古代早在先秦已经形成了感悟式5、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其内涵既有差异性,又有历史的、。

6、“味”的概念运用于诗论中,形成了。

7、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偏重于②(抒情言志),发展为以和③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

8、中国古代文论最具系统性、理论性的论著是刘勰的②。

9、中国古代有许多笔记体的诗话、词话,它们多用的方式。

五、简答题(4题,20分)1、中国古代文论所运用的概念范畴有什么特点?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是怎样。

六、论述题(2题,20分)1、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2、简述古代文论发展及特色与封建社会的关系。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一、填空题(15题,15分)1、,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草创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论还处在与其它学术的状态。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

3、先秦文论主要围绕着对的评价展开。

4、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

5、不仅激励中国古代文士对崇高的精神品格的自我期待与追求,而且还影响了后世的文气论。

6、道家对文艺的否定是基于其和审美理想的。

7、墨子主要文论观是和“三表”法。

8、韩非将文与质对立起来,重质而轻文,他说:“礼为情貌者也,。

”9、《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此说概括了诗歌抒情言志的本质特征,被朱自清先生称为。

10、儒家诗教崇尚②的艺术风格。

11、孔子评诗、乐的标准是。

12、孔子说诗“可以观”,强调了诗的作用。

13、孔子对古典音乐非常喜爱:“子在齐闻《韶》,”14、孔子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第二章)

第二章先秦儒家的诗文批评本章讲授的主要内容是先秦古代文论中与儒家思想紧密相关的部分。

其中涉及的经典主要有《尚书》、《诗经》、《论语》、《孟子》、《荀子》、《墨子》等。

这一时期的文论大多摘录自先秦诸子的谈话录和思想类文集,其本意往往不是专为文学而论,通常也具有其他学科的学术价值,例如哲学、美学、伦理学、文艺学、历史学、人类学等。

在开始儒家文论的讨论之前,我们需要理解儒家文论的思考模式和价值尺度。

基本上来说,遵循古制是儒家的一个基本政治文化模式。

以孔子为代表人物的儒家对周代建立礼乐制度和分封制度是非常认同,这个制度具有明显的家国同构特征,家就是国,国家就是家。

这个国家结构和远古的氏族在生理血缘和文化血缘上均有内在的联系。

孔子认为周代和夏、商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不过这个联系并非完全符合史实,一定程度是出自于儒家自己的建构,但无疑,这与周朝自身的族群演变是一致的。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事实上,商代的基本思想倾向是注重祭祀,以敬神为主。

取而代之的周代则转向礼乐文化,以崇德为主。

周代后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源自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诸侯间实力的悬殊。

随着周王朝的解体和诸侯间的征战吞并,思想家们开始重新思考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取向。

有主张以强权、手段、严刑峻法治国,也有主要以无为之道治国者;有主张以礼乐道德治国者,也有主张也兼爱节用治国者;也有将人世与阴阳五行对应,关注人和天地的对应关系者;也有关注名、实之间指称与内涵的逻辑吻合者;有关注社会结构、伦理者,也有关注命运、宇宙、彼岸精神世界者。

这些所有的思考都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儒家和道家最后胜出了。

孔子的思想是当时儒家思想的整合和集大成者,他和学生的对话内容、甚至整个对话体本身都成为后世必须遵循的典范。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李壮鹰第四章总结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李壮鹰第四章总结

四、风格论与因革论
皎然在《诗式》中分诗为“十九体”: 高、逸、贞、忠、节、志、气、情、思、 德、诫、闲、达、悲、怨、意、力、静、 远
具体作品在风格上表现出来的丰富性和复 杂性
皎然在用十九字来分注所举的例句时,每有用 两个字说明同一首诗之风格者,所体现的正 是他对与诗的风格的丰富性的理解。
一、“天真”与“中道”
“中道”: 皎然理想的自然品格,是一种无过无不及
的“中道”: 为法制和规律所勒制的自然,才是真正
艺术上的自然, 经人力所熔铸后的自然,必然表现出一
种优游不迫、含蓄蕴藉的风调。
“四不”、“四深”、“二要”、“二废” 等,阐述的是游刃于法度之中,从容于限度 之内的自由。
贾岛、韩愈、李贺、王维、韦应物。
在关于诗歌艺术的探讨中,引入了佛禅的概 念和理论,从而大大深化了传统的诗学。
王昌龄《诗格》、皎然《诗式》
2.儒家思想
儒学虽然失去独尊的地位,但一直保持着 华夏正统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身份。
儒家的正统思想的体现:
盛唐诗人大气磅礴的诗作中所充溢着的强 烈的问世精神以及建功立业的热情,和对 六朝文化的淫靡之风的清算和复兴古文的 主倡等。
一、关于诗歌产生的根源
“事”,主要是指现实社会中的“不平之事” “感”,重点强调“哀”
诗歌创作的形成,主要是现实的黑暗使作 家产生了遏抑不住的悲愤的结果。
重视诗歌“救失”、“补阙”的社会功用, 特别强调诗人反映生活、批判现实黑暗的 必要性。
二、强调诗歌对现实的批判
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 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 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仆当此日,擢在翰 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 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 欲稍稍递进闻于上。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 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岂图志未 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与元九 书》)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 李壮鹰 第七章讲解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 李壮鹰 第七章讲解

二、论“理、事、情”与“才、胆、识、力”
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言者足以穷尽万 有之变态。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举不 能越乎此;此举在物者而为言,而无一物 之或能去此者也。曰才、曰胆、曰识、曰 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
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无不待于此而为 之发宣昭著;此举在我者而为言,而无一 不如此心以出之者也。以在我之四,衡在 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大之经纬天 地,细而一动一植,咏叹讴吟,俱不能离 是而为言者矣。
四、论以意为主,反对死法
“以意为主”: 诗歌创作必须坚持艺术形象性的原则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 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夕 堂永日绪论内篇》)
诗歌创作中的“活法”与“死法” 。
第三节 叶燮的《原诗》
《原诗》是中国诗歌理论 发展史上的杰作,它系统 地阐述了诗歌的本原、文 学发展以及诗歌创作主客 关系及思维规律等问题, 在理论的系统性上大大地 超越了前代。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 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故 又称船山先生。
其著作有一百余种,后人辑为《船山全书》, 内容涉及哲学、宗教、史学、文学以及天文、 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多方面。
一、王夫之诗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在构造其哲学体系时,王夫之一以贯之地 将理论重心放在实有的存在本身。
历史背景:
明末以来,天灾人祸接踵而至,长城内外动 乱不已,经济秩序完全混乱。明朝的政治更 是朽烂不堪,宦官弄权,党派纷争,相互倾 轧,贪风炽烈,政以贿成,完全一片亡国景 象。
第一节 概述
清代学术有一特殊的现象……它没有汉人的经学而能 有汉学之长,它也没有宋人的理学而能撷宋学之精。 其他如天算、地理、历史、金石、目录诸学都能在昔 人成功的领域以内,也自有它的成就。就拿文学来讲 ,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 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 明人以小说戏曲称,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 间,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 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 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作为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限选),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发展历程。

课程内容主要有两条线索组织起来:其一,是按照历史线索,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理论家逐一展开阐释和讲解;其二,注重中国古代文论概念史的线索梳理。

通过以上内容的讲解和学习,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扎实的古典文学理论功底,增强他们的国学基础,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从理论角度认识文学,理解文学现象和作品。

2.设计思路:“中国古代文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限选),是系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的课程,因此本课程内容按照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发展公认的阶段,分四部分展开讲解。

这四部分分别是:先秦时期、汉魏六朝时期、唐宋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

每个时期再按照先综述,再分章节讲解的思路展开教学活动。

具体展开分为12章,他们分别是:第一章: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和先秦文学观念萌芽第二章:先秦儒家文学观念第三章:先秦道家文学观念第四章:两汉文论及围绕《楚辞》展开的文学批评活动第五章:魏晋文论发展第六章: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第七章:钟嵘及其《诗品》第八章:唐代文艺理论的发展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教学具体目标有:1.1在知识层面,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并继承我国古代文论遗产,弘扬民族文化;1.2在技能层面,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利用古代文论知识对文学现象及作品进行分析的能力和水平;1.3在态度层面,通过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对文学的进行理论思维的能力,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能以更加专业的视角和态度对待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三、学习要求1.最低学习要求:- 1 -1.1学习好理论知识模块,对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史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对文论史上的重要理论家的思想,有系统的把握和了解。

中国古代文论(精华)

中国古代文论(精华)

中国古代文论讲义(提纲)第一讲绪论:中国文论概况一、文论(文学理论)的产生人用文学和艺术来表现,用批评和理论来解释。

刘若愚说:“所有文学和艺术试图表现不可表现者,所有的文学和艺术理论也试图解释不可解释者。

”(《中国文学理论》5页)文学先于文论产生和发展。

文学产生并且有了相当的发展以后,要整理,于是出现了文论,就是对于文学的评论、批评。

整理,一面可以看出文学和其他学术(非文学)的不同,一面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本身的“本同而末异”。

批评就得有眼光,有标准。

于是为批评的批评——批评的理论产生了。

批评的理论可以指导批评,同时对作家也有借鉴。

于是,批评变得有力量、有价值、有意义。

二、文论的演变中国古代文论的发生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文学观念演进期(从先秦到南北朝,上古期,约2600年);一是文学观念复古期(从隋唐到宋,中古期,约700年);一是文学观念完成期(从元到清,近古期,约700年)。

上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文”,重在从形式上去认识文学;中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质”,重在从内容上去认识文学;后一时期,是批评家试图建立一种完善的批评理论,使得批评言之有据,所以谓之完成期。

这是一个大概的轮廓。

可以再说详细一些。

1、文学观念演进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先秦为一期,两汉为一期,魏晋南北朝为一期。

先秦时所谓“文学”,是广义的文学观念,也是最初期的文学观念。

当时的“文学”是和学术不分的,文学兼有“文章”和“博学”两重含义。

孔子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莫(大约)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论语》1-6、7-33)文,文献。

到了两汉,“文”和“学”分开来讲了。

人们把属于词章一类的作品(讲究形式与修辞)称之为“文”或“文章”,把含有学术意义的作品,称为“学”或“文学”。

班固批评屈原“露才扬己”“以离(罹,遭受)谗贼”,但“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

(《汉书艺文志》)虽说“文学”一词与今天的含义不同,但毕竟汉人对“文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pdf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pdf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pdf近代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众多文论家,他们对于文学的理论加以探讨,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学观。

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古代中国文论学派,这些学者对于文学的探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发展。

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的几点笔记,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一、概述《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是以章回体式编写的教材,内容全面系统,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论,并为大家提供一系列的方法和理论指导,以促进文学的发展。

二、主要内容本教程涉及到众多经典文学理论,包括文言文、诗歌、散文以及时文等,这里具体列举了几个重点内容:1.文言文:主要包括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的作用等等,为了更好的理解文言的作用,需要读者对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2.诗歌:诗歌的基本功夫、诗歌的类型、诗歌的体裁、诗歌的节律等等,这些都是诗歌创作中需要注意的要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

3.散文:主要涵盖了散文的基础知识、散文的类型、散文的风格、散文的语言调性等等,需要读者掌握一定程度的写作技巧。

4.时文:时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流派,需要认真研究其各方面的要素,包括时文的表达方式、时文的社会意义、时文的以及时文对社会的影响等。

三、学习特点本教程在内容的组织上显得十分系统,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采用了一系列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这一点得到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认可。

而且教程的阅读非常容易,没有复杂的语言和思维难度,是非常适合初学者的学习工具。

四、总结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教材,它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各个方面,对于大家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我们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认真阅读并深入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凡音者,生人心...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凡音者,生人心...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声成文,谓之音。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滞心之音矣。

宫乱则荒,其君骄。

商乱则陂,其官坏。

角乱则忧,其民怨。

徵乱则哀,其事勤。

羽乱则危,其财匮。

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

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

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

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

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唯君子为能知乐。

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

知乐,则几于知礼矣。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德者得也。

——《礼记·乐记》这段话有两个要点:其一是关于音乐的起源,因为上古时代,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相通的。

因而这段话也可以看作是关于文学起源的一种观点。

其二是这段话中提出音乐的社会作用问题。

首先,这段话对音乐的产生过程进行了描述。

即“乐”产生是由于“情动于中”,它产生的动力是人的感情。

“声”是由“情”引起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作者这种对于音乐或曰艺术作品产生过程中情感因素的强调,已经部分地突破了儒家对于文学的政教功能和“风谏”说的局限。

我们知道,儒家文论标举“诗言志”,这种说法强调诗是人的意志和志向的表达,这本没有什么错,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儒家文论过分地重视“志”中政治志向的方面,慢慢地压抑了率真的情感的表达。

《乐记》所提出的“情动于中,而形于声”的观点,强调了艺术的发生是人的情感表达的需要,奠定了“情”在艺术产生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可以从后来文学理论的发展中看到这一点。

尤其是当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糜”时,“情”的重要意义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所以,在讲到“诗缘情”时我们不应该忽视了《乐记》的贡献。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关雎,后妃之德...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关雎,后妃之德...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

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风,风也。

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

吟咏情性,以风其上。

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

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

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

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

爱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

是关雎之义也。

——《毛诗大序》中国历史进入汉代,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在文艺观上保守性增强而批评性减弱了。

奠定了汉代文艺观基础的《毛诗大序》就是这种美学思想的始作俑者和集中体现。

《毛诗大序》主要发展了《礼记·解经》篇中的“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

它提倡“发乎情,止乎礼”,突出强调文艺必须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提出诗歌必须起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作用。

认为诗歌创作不能超越礼仪纲常,同时批评又必须“主文而谲谏”,以一种委婉的、统治阶级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进行。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所示书教及诗赋...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所示书教及诗赋...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又曰:“辞达而已矣。

”夫言止于达意,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

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

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扬雄好为艰深之词,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

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

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虫,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经》,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

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

因论文偶及之耳。

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

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

愧悚不已。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本意是言辞能将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即可,如果说儒家讲求“文质彬彬”,“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那么它更加尚“质”的一面在这里就表现出来。

到了苏轼这里,“辞达”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把意思说清楚”这一层次上了,苏轼对“辞达”所作的界定对于文章来说更像是一种自由表达的美感,对于作者来说则是“求物之妙”“使是物了然于心”的能力,一种胸中自得,圆照写画的创作境界。

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转化为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语言文字。

这种对于艺术创作的精细入微的体察,且注重艺术作品自身存在价值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史上,是很有价值的。

苏轼在《文说》中也说“吾文儒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

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看来他对于自己的“行云流水”说是十分得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基本知识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

“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着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

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

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0.诸子着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

11.“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12.《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1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

16.司马迁的“发愤着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

17.儒学在汉武帝时代成为钦定的官学。

18.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属官学;古文经学则为在野的私学。

东汉郑玄兼取今、古文经学,结束了今、古文经学之争。

19.司马迁对文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发愤着书”之说,此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

20.两汉文论的主导是儒家文论。

21.《毛诗序》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

它是汉代学者综合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

22.两汉文论主要是在对《诗经》、屈赋、汉赋和《史记》的的专题研究中展开的。

23.西汉前期的贾谊、刘安、司马迁等对屈原辞赋以很高评价。

但东汉扬雄和班固则提出了批评。

24.王逸是秦汉以来楚辞研究的总结者,其所作《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

25.认为“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是扬雄。

“劝百讽一”是扬雄对汉赋特点的概括。

“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也是由扬雄提出的。

26.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班固。

27.较早阐述文学的真实性与独创性原则的是东汉的王充,他是在其《论衡》是书中提出的。

28.古代文论中的“通变”观源于《易传》。

29.孔子评价文学艺术的标准是“思无邪”。

“思无邪”三字原出《诗经·鲁颂·駉》。

30.《毛诗序》中提到的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主要方式是:“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飞刺上”。

31.“六义”原名“六诗”,最早见于《周礼·春官》,顺序是:风、赋、比、兴、雅、颂。

唐代孔颖达把“风雅颂”归纳为诗歌的体裁,把“赋比兴”归纳为诗歌的表现手法。

32.王充《论衡》涉及文学理论的篇章主要有《自纪》、《对作》、《佚文》、《艺增》、《超奇》等。

思考题1.为什么说先秦两汉的文论尚未成为独立和专门的学科?(1)这一时期文论与其它学术尚处于浑沌未分的状态。

(2)这一时期的文论与其它艺术论相互杂糅,难分彼此。

(3)文论的未能独立与此时文学观念的尚未净化互为因果。

2.简述荀子文论的特色。

(1)强调文艺源于情感,并对文艺的情感特征作了多方面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倡“中和”之美。

(2)认为大道由圣人表述于经典,因此圣人经典是文艺的最高典范,一切文艺应以儒家之道为指归。

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3.名词解释:“三表法”。

(1)三表法是在《墨子·非命上》中提出的。

(2)三表法原意是说“言有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3)三表法是指立言辩说,应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标准,即过去的经验、目前的现实和将其运用于实际事务的实践价值。

(4)此说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带有功利主义的特点与历史局限。

4.名词解释:“发愤着书”。

(1)此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的。

(2)发愤着书的意思是说: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思的产物。

(3)此说实际上要求作家直面惨淡的人生,抒写对现实的不平与忧愤,把着书立说、文学创作当作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情感表现的重要途径。

体现了强烈的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4)此说以历史经验为基础,本之于屈原,又加上了司马迁本人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

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5.什么叫“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1)此说是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的。

(2)“丽以则”是他的创作原则,“丽”是对赋体形式风格上的要求,“则“是指儒家的法度和准则,实际上是要求作赋以明道。

反对专事形式上的铺张而忽略内容上的针对性和其现实意义。

(3)明道、征圣、宗经思想是此说的理论基础。

6.简述先秦两汉文论的历史影响。

(1)先秦儒家与道家学说之对立互补,确立了我国古代文论的基本体系与框架,从而对文论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先秦思想家的重要文学见解在后世发展为文论的基本观点,如文质观、文德观与文学自然观等。

(3)先秦两汉文论在方法论多有建树,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与汉代对《诗经》、《楚辞》的比较批评,在批评方法上为后人导夫先路。

7.名词解释:“以意逆志说”。

(1)此说是在《孟子·万章上》中提出的批评方法。

(2)“意”是指诗的表层意思,“志”是指深层情志。

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的“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

(3)此说是与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相对应的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并在鉴赏学中得以拓展其理论内涵。

(4)此说也往往被误解,导致主观武断的批评。

8.名词解释:“知人论世说”。

(1)此说是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的,也是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

(2)孟子的愿意是从与古人为友,须读懂他的作品,而欲理解作品,必须了解其作者,而欲了解其作者,又须把握其所处的时代的角度来立论的。

(3)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形式风貌,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艺术素养以及时代精神、社会风气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文学批评要进行知人论世的理论基础。

(4)此说是对其“以意逆志”说的重要补充,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影响。

9.简述《周易》对古代文论的影响。

(1)阴阳之道。

阴阳学说把世界看成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在思维方式上启发了后人以对立划分的眼光去评析变化发展的事物。

中国古代文论中许多矛盾对立的范畴如美丑、虚实、动静、形神等,都发轫于《周易》。

而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等,则是《周易》辩证观念的投影。

《周易》对世界本源之“道”的认识,也启发了后人对文学本体的探索。

(2)观物取象。

此说原是对《易》象起源的说明,但其揭示的认识过程,实际上启发了后世对文学创作规律和法则的探索。

“观物”理论是古代文论“物感”说产生的基础。

取象理论则涉及到文学想象和形象思维的某些特性。

(3)通变入神。

通是规律的继承,变是思想的日新,文学史上复古与反复古的斗争,文体的代有兴盛,都是通变理论的具体实现。

“神”原指事物发展变化微妙难言的客观规律,严羽、司空图、王渔洋的理论对此都有所承传。

(4)中和之美。

《易》以世界的和谐统一位最高境界,由此生发了后世“中和”的美学观。

孔子的“诗无邪”说、《礼记》的“温柔敦厚“说等,都受此影响。

(5)观民生民。

《易》表达了通过观察民风以正君道的思想,它启发了后代文学家提出“观风”和“风化”的艺术规范,鼓励文学创作去讽谏社会政治得失,从而促进古典批判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形成。

(6)情见乎词。

自《易》提出“情见乎词”之后,启发了后人讲究语言艺术如何与内在情理完美统一的问题。

对情的规范和对这一规范的突破,构成了古代文论的重要内容。

(7)言意之辩。

《易传》认为言和意之间既有矛盾也有联系,言不尽意并不否定言可达意,但言可达意并不能详尽其意。

言意的局限可通过“立象”来解决。

庄子、陆机、刘勰的理论都深受其影响。

这一审美趣味影响创作,形成了追求含蓄蕴藉、意出言外的风格长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