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建康(仲殊)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诉衷情》译文及赏析
《诉衷情》译文及赏析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背景选自《放翁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的爱国人。
注释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梁州:仅陕西南部汉中地区。
陆游在48岁时在汉中川陕宣抚使署任职,过了一段军旅生活,积极主张收复长安。
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鬓先秋: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沧州,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处。
觅:寻找。
戍:防守。
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
貂裘:貂皮裘衣。
霜:白。
空:白白的。
料:预料。
译文1: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自己在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敌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江湖!译文2: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建功立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已成梦中之景,梦一醒知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译文3: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觅封侯,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诉衷情》赏析
《诉衷情》赏析《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及注释译文回想当年为了建功立业驰骋万里,单枪匹马奔赴边境戍守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唯有曾穿过的貂裘,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胡人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任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注释诉衷情:词牌名。
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戍(shù):守边。
梁州:治所在南郑。
陆游著作中,称其参加四川宣抚使幕府所在地,常杂用以上地名。
关河:关塞、河流。
一说指潼关黄河之所在。
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
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
南宋词中多指金人。
此处指金入侵者。
鬓:鬓发。
秋:秋霜,比喻年老鬓白。
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的边疆。
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
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
这里是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
赏析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上片开头追忆作者昔日戎马疆场的意气风发,接写当年宏愿只能在梦中实现的失望;下片抒写敌人尚未消灭而英雄却已迟暮的感叹。
全词格调苍凉悲壮,语言明白晓畅,用典自然,不着痕迹,不加雕饰,如叹如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当年”,指1172年(乾道八年),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
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
“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陆游诉衷情翻译
陆游诉衷情翻译陆游诉衷情翻译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自己在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匈奴还未消灭,自己的双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注释】选自《放翁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的爱国诗人。
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梁州:仅陕西南部汉中地区。
陆游在48岁时在汉中川陕宣抚使署任职,过了一段军旅生活,积极主张收复长安。
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这里比喻多年没有披挂上阵,甲胄尘封,不能立功边陲。
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先秋: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沧州,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处。
觅:寻找。
戍:防守。
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
貂裘:貂皮裘衣。
秋:白。
空:白白的。
料:预料。
仲殊《诉衷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0~11 题。
诉衷情•建康
仲殊
钟山影里看楼台。
江烟晚翠开。
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
寂寞处,两潮回。
黯愁怀。
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又是秋来。
10.请简要说明上阕中“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句的作用。
(4 分)
11.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6 分)
10.(4 分)①由眼前明月勾起对六朝回想,照应题目“建康”;②为下阕抒发怀古的愁怀作铺垫。
评分建议: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1.(6 分)①运用典故(化用):用刘禹锡《石头城》“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诗句,抒发了世事无常的寂寞伤感之情;
②直抒胸臆:“黯愁怀”直接抒发了词人内心黯然销魂的愁苦;③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汀花、细雨、水树、闲风等等秋景,表达对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伤感,又隐含对历史变幻的沧桑感。
评分建议:每点 2 分,“手法”1 分,“分析”1 分;意思对即可。
温庭筠《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温庭筠《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诉衷情》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
①金带枕,宫锦,凤凰帷。
②弱柳蝶交飞,依依。
③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④
【注释】
①雨霏微:细雨蒙蒙。
②“金带枕”三句:极言女主人公的居室和床上用品十分华美。
帷:这里指“帷房”,妇女居住的内室。
③交飞:比翼齐飞。
④辽阳:地名,在今辽宁沈阳市以南的辽河之东,这里指征人所在的地方。
梦中归:丈夫远征未归,近来连书信都少了,女主人公极为思念,以至在梦中见到丈夫归来了。
【译文】
莺儿娇语,花儿飞舞,这春天的白昼已过正午。
蒙蒙细雨满天飞,女郎独守空屋。
望着床上的金带枕、宫锦被,伤心地拉上绣着凤凰的帐帷。
柔嫩的柳枝下,粉蝶儿比翼齐飞,那依依不舍的样子令人心醉。
远戍辽阳的丈夫近来书信稀少,只能在梦中看他把家回。
【集评】
清·陈廷焯:“节愈促,词愈婉,结三字凄绝。
”(《别调集》卷一)
【赏析】
本首对思妇独处时的百无聊赖场景刻画得很生动。
时间是春天的中午,虽然细雨蒙蒙,却不能稍减鸟语花香的赏心悦目。
然而,女主人公都无心无绪,只是在华屋中懒洋洋地午睡。
原来她的丈夫远在辽阳未归,而且近来连书信都越来越稀少
了。
所以,越是杨柳依依,蝴蝶双飞,越是勾起她的孤独感,越是加重对丈夫的思念,以致白天短短的午睡中,都梦见丈夫意外地归来,难怪陈廷焯说“结三字凄绝”。
陆游诉衷情赏析
陆游诉衷情赏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赏析陆游的《诉衷情》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陆游《诉衷情》赏析以供大家阅读。
陆游《诉衷情》原文当时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诉衷情》译文回想当年为了建立战功以求得封侯的机会,曾经满怀壮志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那段从军戍边的生活已经像梦一样,不知消失到哪里去了;当年穿过的貂皮战袍因长期不穿,也已经积满尘土暗淡无光了。
侵略者还没有消灭,可是自己却早已两鬓斑白,想起来只能白白地暗自流泪。
人这一生啊,真是难以料想,虽然心里还常常想着去边塞杀敌,可如今却只能慢慢地老死在家园。
陆游《诉衷情》赏析一这首词虽然具体写作年代不详,但可基本确定是写于诗人晚年隐居的山-阴-农村的那段时间。
作品回顾了诗人当年的军旅生涯,追述了后半生的人生历程,抒发了壮志未酬的内心愁苦。
“当时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作品开门见山,简要地概述了自己曾经的军旅生涯,这是诗人对当年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的心情与生活的概括描述。
诗人陆游满怀一腔报国杀敌之志,单枪匹马驰骋万里疆场,想要通过建立一番不朽的功业以“觅封侯”。
“觅封侯”,小而言之,是为了光宗耀祖,改变自己和妻室子孙的生活和地位,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也无可厚非;大而言之,也是为了更好地为国效力,更大限度地寻求救国之路,施展兴邦之志。
并不像有些人理解的仅仅是为了“欲求高官厚禄、封妻萌子”和“对权势地位是多么的向往”。
那样理解对陆游是不公平的。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这两句是诗人对眼前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流露了有志而不能施展的遗憾。
“关河”,泛指边地险要的战守之处,也是指当年奋勇杀敌的经历和记忆。
“梦断”,其实那些“梦”是无法“断”的,尽管自己被迫无奈退隐还乡,尽管如今已“貂裘”“尘暗”,尽管当年的戎马生涯早已成了过去,但是当年驰骋沙场的经历与记忆还是依然魂牵梦绕,历历在目,历久常新,怎可能因岁月更迁就“梦断”呢!?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组词句深切地抒写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对自己的无奈,也隐隐地流露了对时政的不可言喻之情。
欧阳修《诉衷情》翻译及赏析
欧阳修《诉衷情》翻译及赏析欧阳修《诉衷情》翻译及赏析欧阳修的《诉衷情》全词语浅情深,言短味长,写人眉目传神,入木三分。
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诉衷情》翻译及赏析,更多欧阳修诗词作品请关注。
【原文】诉衷情⑴·眉意清晨帘幕卷轻霜⑵,呵手试梅妆⑶。
都缘自有离恨⑷,故画作远山长⑸。
思往事,惜流芳⑹。
易成伤。
拟歌先敛⑺,欲笑还颦⑻,最断人肠⑼。
【注释】⑴诉衷情: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⑵轻霜:薄霜,表明时节已是初秋。
⑶试梅妆:谓试着描画梅花妆。
梅妆,“梅花妆”的省称。
梅花妆是一种美妆,始于南朝宋寿阳公主。
《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阳寿公主一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头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皇后留之,看得几日,三日后洗落。
宫女奇异竟仿,今日梅妆是也。
”⑷缘:因为。
离恨:因别离而产生的愁苦。
南朝梁吴均《陌上桑》诗:“故人宁知此,离恨煎人肠。
”⑸远山:指远山眉。
形容把眉毛画得又细又长,有如水墨珈的远山形状。
比喻离恨的深长。
⑹流芳:流逝的年华。
⑺敛(liǎn):收敛表情。
⑻颦(pín):皱眉,忧愁的样子。
⑼断人肠:悲痛之极,谓之断肠。
【作品介绍】《诉衷情·眉意》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
此词抒写一个女子的离愁别恨,通过描写女子的生活片断,即在冬日的清晨起床梳妆时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她痛苦与苦闷的内心世界。
上片叙事,写画眉。
第一句点明时间,第二句以素描手法勾勒出画眉图;后二句写女主人公因内心愁苦哀怨画出的眉像远山一样淡然修长。
下片抒情,写蹙眉。
首三句写女主人公追忆往事,哀叹芳年易逝,内心伤感;结尾三句描绘女主人公无限伤心、寸肠欲断的情态。
【白话译文】清晨卷起结着清霜的幕帘,呵暖双手试梳新式梅花妆。
都因为内心有太多离愁别恨,所以把双眉涂得像远山那么长。
回想那如烟往事,痛惜流逝的年华,更容易使人感伤。
晏殊《诉衷情》阅读答案及赏析
晏殊《诉衷情》阅读答案及赏析【阅读理解题目】:诉衷情晏殊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
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1)词中“恼他香阁浓睡”的“恼”是因何而恼。
(3分)(2)这首词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3)这首词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联系全词加以赏析。
(3分)【参考答案】:(1)因黄莺啼叫惊睡不得梦见心上人而恼(2)主人公眉如柳叶,腰肢袅娜,面对大好春光却视而不见,无心梳洗,懒于修饰。
刻画了一位美丽动人、满怀幽怨的主人公形象。
(3)以乐景衬哀情。
开头两句写景,色彩明媚,春意盎然,令人心醉神迷。
而香阁女子却对春色视而不见,因春感怀,睹景伤情。
从而把香阁女子的离情怨思烘托得更加强烈。
【赏析】:《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作品。
这首词,上片以景衬情,下片则描绘人物时蕴情会意。
全篇借春风杨柳绘写浓春美景,衬比香阁女子的绰约风姿,曲传离思别意,景与情谐,物与人合,宛转含蓄,情致缠绵。
这首词,上片以景衬情,下片则描绘人物时蕴情会意。
全篇借春风杨柳绘写浓春美景,衬比香阁女子的绰约风姿,曲传离思别意,景与情谐,物与人合,宛转含蓄,情致缠绵。
词中化用金昌绪的《春怨》和王昌龄的《闺怨》诗,但有神无迹,如轻霜溶水,泯融无痕。
诗词都写到莺声惊梦生恼,春柳触发怨情,但诗中闺妇听莺声而小庭追打,见柳色而直说悔意,明朗爽利,感情真切;词里的香阁女子却只是浓睡不起,宿妆不整,娴静温婉,含而不露。
二者相比,感情表现上有隐显曲直之别,声情口吻上有坦露含蓄之殊,语言上有质朴明快和清丽优雅之异,意趣、韵味也自判然不同。
上片起笔“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先绘出一幅如画春景:东风吹温送暖,催引生机;杨柳因春风吹拂而萌发春意,虽未青青成阴,却染得人满眼春色;柳丝纤细,柳烟疏淡,似有若无,自有一种迷蒙意态;一番春雨初霁之后,柳色显得倍加清新,翠意撩人,秀色可餐。
(宋)仲殊《诉衷情》阅读答案
诉衷情
(宋)仲殊①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
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
晚初归。
钟声已过,篆香②才点,月到门时。
【注】仲殊,俗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
尝应进士试不中,弃家为僧,曾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
②篆香:又称百刻香,寺院常用其作为计时器来使用。
12. 下列关于本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阕1-2句描写春风吹衣,杨花飞舞的美好景象。
B. 上阕3-4句写水波荡漾、绿树掩映、黄莺齐鸣的喧闹景象。
C. 下阕1-2句描写晚上刚回寺院看到的清幽寂静的院落屋子。
D. 下阕第3句描写月亮朗照的背景下作者撞钟、焚香的情景。
13. 对本作品的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A. 清婉自然
B. 深沉含蓄
C. 凄清落寞
D. 空灵深沉
14. 本词中出现了两次表示时间的词“晚”(春晚/晚初归),请结合具体语境作赏析。
【答案】12. B 13. A
14. “晚”交代了特定的时间背景——“春天的晚上”和“很晚了才回到寺院”;由于这个特定时间带来的特定的情境——“独自一人”在宁静的氛围中漫步西湖欣赏清丽的美景;从而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轻松愉悦、闲静安适、从容自在。
陆游《诉衷情》诗歌赏析
陆游《诉衷情》诗歌赏析陆游《诉衷情》诗歌赏析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具体写作年代不详。
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上片前两句是当年作者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心情与生活的概述。
他胸怀报国鸿图,匹马单枪驰骋于万里疆场,确实想创立一番不朽的业绩。
“觅封侯”不能单单理解为陆游渴望追求高官厚禄,因为在写法上作者在这里暗用了《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
班超投笔“以取封侯”,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定远侯”。
陆游这样写,说明当年他在梁州的'时候,也曾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
可是,陆游的愿望并未变成现实,后两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实写照:睡梦里仍然出现旧日战斗生活的情景,说明作者雄心未已,睁眼看看眼前,“关河”毋庸说已经无影无踪,当年的战袍却早就被尘土所封,满目是凄凉惨淡的景象。
下片紧承上片,继续抒发自己念念不忘国事,却又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郁闷心情。
“胡未灭”说明敌寇依然嚣张;“鬓先秋”慨叹自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包含作者的满腔悲愤,也暗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
结尾三句,苍劲悲凉,寓意深刻。
“谁料”二字感叹自己被迫退隐,流露了对南宋统治集团不满的情绪。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是年迈苍苍的陆游血与泪的凝聚,它很容易让读者想起放翁那首常常使人热泪盈眶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这是因为,两者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全是一致的。
情感真挚,丝毫不见半点虚假造作;语言通俗,明白如话;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
所有这些,使陆游这首词感人至深,独具风格。
(王方俊张曾峒)。
《诉衷情·建康》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诉衷情·建康仲殊钟山影里看楼台。
江烟晚翠开。
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
寂寞处,两潮回。
黯愁怀。
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又是秋来。
10. 请简要说明上阕中“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句的作用。
11. 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10. ①由眼前明月勾起对六朝回想,照应题目“建康”;②为下阕抒发怀古的愁怀作铺垫。
11. ①运用典故(化用):用刘禹锡《石头城》“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诗句,抒发了世事无常的寂寞伤感之情;②直抒胸臆:“黯愁怀”直接抒发了词人内心黯然销魂的愁苦;③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汀花、细雨、水树、闲风等等秋景,表达对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伤感,又隐含对历史变幻的沧桑感。
【解析】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句作用分析。
需要理解词句所写内容,结合位置分析作用。
“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依然写江中倒影,但时间已是晚上。
明月倒影在秦淮水中。
故曰“满秦淮”,照应“建康”。
“旧时”二字透出怀古氛围,有“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意。
为下阕抒发怀古的愁怀作铺垫。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抒情方式分析。
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
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寂寞处,两潮回”二句化用刘禹锡《石头城》诗中著名的诗句“潮打空城寂寞回”,以古今不变的潮起潮落来衬托人世无常的寂寞,带有浓浓的怀古情绪。
接着“黯愁怀”三字一过渡,开始抒发作者个人的愁绪。
“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写江上的秋雨,一个“细”字,一个“闲”字,与上文“寂寞”二字呼应。
结句“又是”二字语意极重,写出岁月轮回、季节变换之迅速。
此情此景,年华老去的词人自然有无限哀愁,正所谓“秋风秋雨愁煞人”。
点睛: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
诉衷情的译文及注释
《诉衷情的译文及注释》
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诉衷情”的译文和注释。
先来说说“诉衷情”这首词的译文。
比如说,“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意思就是回想当年,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疆保卫梁州。
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位英勇的战士,独自骑着马,去遥远的地方守卫国土,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说的是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身在何处?陈旧的貂皮裘衣都已经落满了灰尘。
这让人感觉到一种失落和无奈。
再看“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意思是金兵还没有消灭,自己的双鬓却已经先花白了,只能白白地流泪。
这里能体会到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谁能想到这一生,心在抗敌前线,人却老在了沧州。
这是多么的遗憾和悲哀啊!
接下来讲讲注释。
“万里觅封侯”,这里的“万里”指的是很远的地方,“觅封侯”是指寻求建功立业,获取封侯的机会。
“戍梁州”,“戍”就是守卫的意思,“梁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
“尘暗旧貂裘”,“尘暗”是指灰尘使物品变得灰暗,“貂裘”是一种珍贵的皮衣。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个同学,他一开始不太理解“诉衷情”的意思,觉得很难。
但是后来,他认真看了译文和注释,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慢慢就明白了诗人的心情。
他就像穿越到了古代,和诗人一起感受着喜怒哀乐。
同学们,通过译文和注释,咱们能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含义,感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希望大家以后读诗词的时候,都能认真看看译文和注释,这样就能走进诗词的世界,体会其中的美妙啦!。
黄庭坚诗歌《诉衷情》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黄庭坚诗歌《诉衷情》原文翻译以及赏析黄庭坚诗歌《诉衷情》原文翻译以及赏析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谥号文节,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庭坚诗歌《诉衷情》原文翻译以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小桃灼灼柳参参,春色满江南。
雨晴风煗烟淡,天气正醺酣。
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
歌楼酒旆,故故招人,权典青衫。
译文小桃长得红艳艳的,绿柳又是参参,春天的景色溢满长江以南。
新雨初晴,轻风送暖,飞烟暗淡,天气闷沉沉醉酣酣。
青山象泼了黛,流水漾开了湛蓝,到处是翠绿互相扶搀。
歌舞楼台、酒馆飞旆,象是旧时相识在招引人,无钱只好典卖身上的青衫。
赏析词的开头一句就把最足以作为春天表征的桃花盛开,柳条垂拂这两种典型景物描写出来。
第二句“春色满江南”,用个“满”字似乎表明不必再写其他景物了,其实这是承上启下,着意于过渡。
一切景物都是相互关联着的,美景还要有良辰衬托。
如果碰到风雨如晦的天气,即使是盛开的桃花,扶疏的柳条,看起来也会令人黯然魂销。
所以接下去转向对天气的描写:“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
”这里边包括四种意思:宿雨初晴,惠风和畅,烟霭澹淡,着人如酒的天气。
这样的天气,使人心旷神怡,正可以游目骋怀,饱览自然风光。
下片前三句“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连贯而下,以浓重的色彩,绘出了江南山水的春容。
“泼”字,“挼”字用得很有魄力,非崇尚纤巧者所能办。
色彩浓丽的山和水,正承上阕“雨晴风暖烟淡”句而来,只有新雨之后,和风之中,天宇澄澈,万木争荣,才能为山水增辉。
“泼黛”、“挼蓝”二句不仅画出了山色、水色,也反映了万物春天里的勃勃生机。
写到这里为止,已经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色彩明丽的江南春景画面。
“良辰美景”都有了,但似乎还缺少点什么,抬头望处,看到了“歌楼酒旆”。
诉衷情全文翻译及注解欧阳修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 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 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阳修四岁丧父,随叔父在现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 郑氏用芦苇在沙地上写字、画画,还教他识字。仁宗天圣八年 (公元1030年)中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景祐 元年(公元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诉衷情 【北宋】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原文: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译文: 清晨起来,将帘幕卷起,看见满地清霜。天气太多,你用热气呵着纤手,试着描画 梅花妆。
原文: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而今成为心灵悲伤的根源。“拟歌”、“欲笑”两个细节极细微笑却敛颦悲愁的矛盾心态。此词用白描
手法,侧重写人的动作与情态,透露歌女特定的离恨别伤,尽管这伤离感旧
之情,只是淡薄的、委婉的,可是留给我们的印象,却是深刻而难忘的。
至和元年(1054)八月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 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 史》)。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 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对 北宋文风转变有很大影响。嘉祐三年六月庚戊,欧阳修以翰林学 士身份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 知政事。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英宗治平二年 (公元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 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
点明秋冬结霜季节。从“梅妆”、“远山”之丽妆看,可知这位梳妆者是位
陆游《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陆游《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17] ,匹马戍梁州 [18] 。
关河梦断何处 [19] ?尘暗旧貂裘 [20] 。
胡未灭,鬓先秋 [21] ,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22] ,身老沧洲 [23] !注释:[17]万里觅封侯:东汉时,有相士为班超相面,说他“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18]戍梁州:守卫梁州。
梁州,古九州之一,在今陕西汉中一带。
戍,守卫。
[19]关河:函谷关和黄河,后指关塞河山险要之地。
[20]尘暗旧貂裘:形容壮志未酬,境遇落拓。
《战国策》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21]鬓先秋:鬓发斑白,如被秋霜。
[22]天山:泛指边塞征战之地的高山。
[23]沧洲:犹言水滨,指隐居者遁迹之处。
译文:想当年,我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而驰骋万里,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
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
谁能想到我这一辈子,心里想着在边疆杀敌,身子却只能老死于沧洲。
评析:陆游四十八岁时,应四川宣抚使王炎召,到西北前线的南郑(汉中)身着戎装,曾参与行军,抗击金兵。
此词即以追忆昔日戎马生涯总起,感慨今日年迈体衰,徒有报国壮志,而不得见用,情感也由悲壮顿入苍凉。
词中用典使事,浑如不觉,作者驱笔使辞之伟力,可见一斑。
词中“万里”与“匹马”,貂裘昔日之华美与而今的敝旧,胡未灭而鬓先秋,心在天山身却在沧洲,隐相反衬,故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张力。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09),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出身官宦世家,以荫补登仕郎。
少有才名,试进士,为秦桧所忌,除名。
绍兴三十二年(1162),孝宗即位,特赐进士出身,通判兴隆军事。
范成大帅蜀,以参议官佐幕成都。
嘉泰初,以韩侂胄荐,诏同修国史,升宝章阁待制。
《诉衷情》原文译文及宋词赏析
《诉衷情》原文译文及宋词赏析《诉衷情》原文译文及宋词赏析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
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注释】⑴远山:形容把眉毛画得又细又长,有如水墨珈的远山形状。
比喻离恨的深长。
⑵流芳:流逝的年华。
⑶敛:收敛表情。
⑷颦:皱眉,忧愁的样子。
【译文】清晨起来,将帘幕卷起,看见满地清霜。
天气太多,你用热气呵着纤手,试着描画梅花妆。
都因离别的幽恨,所以你故意把双眉画成山的式样,浅淡而又细长。
思念往事,痛惜流逝的年华,更是令人感伤。
想要唱歌却先收起微笑,想要微笑却又愁上眉头,这真是最令人断肠的事情。
上片即行点题。
首二句以素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图画:主人公于冬日凌晨临镜梳妆,精心地在额上涂出梅状五色花朵。
帘幕卷,暗示她已起床;轻霜,气候只微寒;因微寒而呵手,可想见她的娇怯;梅妆,是一种美妆,始于南朝宋寿阳公主;试梅妆,谓试着描画梅花妆。
后二句写她本有离愁别恨,所以把眉画得像远山一样修长。
古人有以山水喻别离的习惯,眉黛之长,象征水阔山长。
用远山比美人之眉,由来已久。
此处取意于汉伶玄《飞燕外传》:女弟合德入宫,为薄眉,号远山黛。
又取意于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
以上,读者从歌女一番对镜梳妆、顾影自怜的举动中,尤其是从她描眉作远山长当中,可以窥见她内心的凄苦和对爱情的渴望。
下片极其成功进行了心理刻画,描写了歌女内心的'凄苦和悲凉。
首三句写她追忆往事,哀叹芳年易逝,内心伤感不已。
此三句,寥寥数语便道出了女主人公对于自身命运不能自主而只得让美好年华虚度在陪人欢笑上的痛楚。
结尾三句,以女主人公拟歌先敛(刚想开口唱歌又蹙起双眉)、强颜欢笑、寸肠欲断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歌女无法获得幸福生活而为生计被迫卖唱的痛苦心情。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八个字,透露了这位靠色艺谋生的歌女不得不强颜欢笑的苦闷。
自己卷起带霜的门帘,然后呵手试妆,可见其孤独困苦。
诉衷情原文翻译赏析
诉衷情原文翻译赏析《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晏殊。
其古诗全文如下: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前言】《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为宋代词人晏殊所作。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的小令,上片写景,下片景中抒情,在节气将近重阳的时候,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
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的美丽,树林间叶子红红黄黄,鲜亮可爱。
秋水清浅无波,碧空万里无云,原野上的小路茫无尽头。
登高远望,鸿雁飞过之时,引起妻子对边远丈夫的“无限思量”,这是古诗词中的极平常的主题。
晏殊此首小令以疏淡的笔墨泼抹一幅秋景图,透露出淡淡的情思。
【注释】①芙蓉:荷花;金菊:黄色的菊花;斗:比胜;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②天气:气候;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③红树:这里指枫树;间:相间,夹杂。
④流水淡:溪水清澈明净。
⑤碧天:碧蓝的天空。
⑥茫茫:广阔,深远。
⑦目断:指望至视界所尽处,犹言凝神眺望;凭高目断:依仗高处极目远望,直到看不见。
⑧鸿雁:即“雁”。
大的叫鸿,小的叫雁。
⑨思量:相思。
【翻译】在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
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美丽,树林间从浓密的红叶中透出稀疏的黄色.真是鲜亮可爱。
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澈明净;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没有边际,前路茫茫,把握不住。
登高远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无限的.思念。
【鉴赏】此词以写景为主,上片点明“天气欲重阳”,下片以“凭高目断”相照应,可知此词为重九登高所作。
词中通过对节令、景物、环境的描写,烘托出重阳佳节倍思亲的气氛,最后以“无限思量”点出主题。
词起两句:“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近重阳。
” 选出木芙蓉、黄菊两种花依然盛开、能够在秋风中争香斗艳来表现“重阳”到临前的季节特征。
接着“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两句,从近景写到远景,从周围写到望中的乡村,从花写到树。
《诉衷情》古诗原文及鉴赏
《诉衷情》古诗原文及鉴赏篇1诉衷情晏殊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
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晏殊词作鉴赏这首词,上片以景衬情,下片则描绘人物时蕴情会意。
全篇借春风杨柳绘写浓春美景,衬比香阁女子的绰约风姿,曲传离思别意,景与情谐,物与人合,宛转含蓄,情致缠绵。
词中化用金昌绪的《春怨》和王昌龄的《闺怨》诗,但有神无迹,如轻霜溶水,泯融无痕。
诗词都写到莺声惊梦生恼,春柳触发怨情,但诗中闺妇听莺声而小庭追打,见柳色而直说悔意,明朗爽利,感情真切;词里的香阁女子却只是浓睡不起,宿妆不整,娴静温婉,含而不露。
二者相比,感情表现上有隐显曲直之别,声情口吻上有坦露含蓄之殊,语言上有质朴明快和清丽优雅之异,意趣、韵味也自判然不同。
上片起笔“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先绘出一幅如画春景:东风吹温送暖,催引生机;杨柳因春风吹拂而萌发春意,虽未青青成阴,却染得人满眼春色;柳丝纤细,柳烟疏淡,似有若无,自有一种迷濛意态;一番春雨初霁之后,柳色显得倍加清新,翠意撩人,秀色可餐。
这两句将春风、春柳,春雨、春晴,编织一起,色彩明媚,春意盎然,令人心醉神迷。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二句,词意陡生顿挫。
面对烂漫春光,不是览景生欢,而是意趣索寞,“香阁浓睡”,情态异常。
着一“恼”字,既是贯下,也暗暗承上。
上两句描绘春景,是为了衬示香阁女子的怨思,即以乐景而反衬哀情,从而形成鲜明对比,把离情怨思烘托得更加强烈。
由于人物内心状态的异常,观景亦有异常之感:春色娱人,莺声悦耳,是常情;而春色恼人,闻莺心烦,则是变态。
词中香阁女子所以对春色视而不见,恹恹无绪,黯黯思睡,听到莺声却生恼恨,实际是因春感怀,睹景伤情。
莺声惊睡,也许还惊破了好梦。
下片“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为人物描写。
眉叶、舞腰,既是咏柳,也是写人,杨柳枝叶的纤细袅娜,女子眉腰的秀美窈窕,词人生花妙笔的晕染下,相互叠印复合。
诉衷情原文翻译赏析
诉衷情原文翻译赏析诉衷情原文翻译赏析《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晏殊。
其古诗全文如下: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前言】《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为宋代词人晏殊所作。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的小令,上片写景,下片景中抒情,在节气将近重阳的时候,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
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的美丽,树林间叶子红红黄黄,鲜亮可爱。
秋水清浅无波,碧空万里无云,原野上的小路茫无尽头。
登高远望,鸿雁飞过之时,引起妻子对边远丈夫的“无限思量”,这是古诗词中的极平常的主题。
晏殊此首小令以疏淡的笔墨泼抹一幅秋景图,透露出淡淡的情思。
【注释】①芙蓉:荷花;金菊:黄色的菊花;斗:比胜;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②天气:气候;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③红树:这里指枫树;间:相间,夹杂。
④流水淡:溪水清澈明净。
⑤碧天:碧蓝的天空。
⑥茫茫:广阔,深远。
⑦目断:指望至视界所尽处,犹言凝神眺望;凭高目断:依仗高处极目远望,直到看不见。
⑧鸿雁:即“雁”。
大的叫鸿,小的叫雁。
⑨思量:相思。
【翻译】在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
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美丽,树林间从浓密的'红叶中透出稀疏的黄色.真是鲜亮可爱。
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澈明净;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没有边际,前路茫茫,把握不住。
登高远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无限的思念。
【鉴赏】此词以写景为主,上片点明“天气欲重阳”,下片以“凭高目断”相照应,可知此词为重九登高所作。
词中通过对节令、景物、环境的描写,烘托出重阳佳节倍思亲的气氛,最后以“无限思量”点出主题。
词起两句:“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近重阳。
” 选出木芙蓉、黄菊两种花依然盛开、能够在秋风中争香斗艳来表现“重阳”到临前的季节特征。
接着“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两句,从近景写到远景,从周围写到望中的乡村,从花写到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诉衷情·建康(仲殊)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诉衷情建康①
钟②影里看楼台,江烟晚翠开。
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
寂寞处,两潮回③。
黯愁怀。
汀细,水树闲,又是秋来。
注释
①建康:故城在今南京市。
汉末至隋,共有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是六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②钟山:即紫金山,在今南京市东北郊。
③寂寞二句:唐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鉴赏
词的上阕是作者站在秦淮河畔的怀古所见。
开篇两句钟山楼台晚翠等物,实际上都是江中的倒映。
楼台本在钟山之上,作者站在江边观察水中倒影,楼台也自然就在钟山影中了。
江烟晚翠开是写江上的烟雾消散,露出水面的倒影,这倒影的内容正是暮色下翠绿的钟山。
这两句在叙述顺序上是倒装,因为只有先江烟散,才能看到倒影的钟山、楼台,倒装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题。
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依然写江中倒影,但时间已是晚上。
明月倒影在秦淮水中。
故曰满秦淮。
旧时二字透出怀古氛围,有年年岁
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意。
清夜里月光辉映下的秦淮河,分外瑰丽多姿。
下阕转为悲秋,依然从景物着笔,围绕着秦淮河来写。
寂寞处,两潮回二句化用刘禹锡《石头城》诗中著名的诗句潮打空城寂寞回,以古今不变的潮起潮落来衬托人世无常的寂寞,带有浓浓的怀古情绪。
接着黯愁怀三字一过渡,开始抒发作者个人的愁绪。
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写江上的秋雨,一个细字,一个闲字,与上文寂寞二字呼应。
结句又是二字语意极重,写出岁月轮回、季节变换之迅速。
此情此景,年华老去的词人自然有无限哀愁,正所谓秋风秋雨愁煞人。
全词上阕怀古,下阕悲秋,怀古是悲秋的基础,悲秋是怀古深化,二者始终交织在一起。
作者主要通过景物描写来展现秋意,同时又隐含着历史变换的沧桑,二者缺一则悲凉之感大减。
作者所描绘的诸多景物都以秦淮河为中心,意象密集而又有条理,这是本词的特色。
宋黄升在仲殊《诉衷情》一调下有这样的评价:仲殊之词多矣。
佳者固不少,而小令为最。
小令之中,《诉衷情》一调又其最,盖篇篇奇丽,字字清婉,高处不减唐人风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