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传读后感

合集下载

莺莺传读后感

莺莺传读后感

莺莺传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莺莺传读后感(一)今人读王实甫《西厢记》,多赞叹莺莺和张生反封建礼教的精神,以及他们对爱情的坚贞。

“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也更符合大众的心理期待。

今之广为流传西厢故事,本源于唐元缜的传奇文《莺莺传》。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对其评价是“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

”不过鲁迅又说:“其事之振撼文林,为力甚大。

”一篇“尚非上乘”之作,何以“振撼文林,为力甚大”?今天重读了元稹的传奇《莺莺传》,慨叹良久,总算有所感悟。

不少人对传奇中张生始乱终弃、文过饰非的行为颇有微词。

如毛滂的《调笑令》:“薄情年少如飞絮。

”;鼓子词“最是多才情太浅,等闲不念离人怨。

”“弃掷前欢俱未忍,岂料盟言陡顿无凭准,地久天长终有尽,绵绵不似无穷恨。

”都是谴责张生的薄情,对莺莺的遭遇表示同情。

其实张生不是薄情,而是忍情。

薄情是情浅而轻弃,忍情是情深而痛绝。

传奇中最为感人的笔墨就是崔莺莺写给张生的书信和元缜的《会真诗》。

我们知道,张生原型就是作者元稹本人,所以书信和诗就是当事人真实的内心写照。

这是诗的最后几句:“幂幂临塘草,飘飘思渚蓬。

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

海阔诚难渡,天高不易冲。

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前四句写莺莺的相思,后四句写张生的无奈。

其中用了“萧史”的典故,可见二人之恩爱与用情之深。

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可称爱情绝唱。

然而,在现实面前,有多少人真的会为情而生死相许?有多深的情经能得住生死相许?尤其是对于男人,爱情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功名和前程才是头等大事,为一女子牺牲仕途经济,何异于周幽王之宠幸红颜不顾天下?所以张生的选择,是最合乎情理的选择。

这一点,莺莺自己一直都相当清楚,所以从始到终,她的行为和言辞其实都很理智。

元缜想借人托事,记录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人的情感和理性的冲突,这才是更普遍的,更具有悲剧意义的冲突,令人深思。

读《莺莺传》

读《莺莺传》

读《莺莺传》读《莺莺传》李剑清一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无论小到一首绝句,还是大到一部煌煌巨制,大致都有一个标准:看它诞生以后,是否能被世人接受,广为阅读。

大凡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先征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读者,同时,还能征服不同时代的读者。

文学的功能是文学存在的依据。

元稹的《莺莺传》被千百年的读者所接受,必然会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莺莺传》的读者群中,自然不会少了文学史家、小说史家。

可是,文学史的研究是近百年的事。

如果从世界文学范围来看,19世纪以前,是诗歌的世纪,19世纪以来,小说这种文体成为大宗。

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面临仅次于佛学东传之后的又一次转型。

中国文学界也是如此。

西方已辉煌了近一个世纪的小说,首次进入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视野之中。

一扫几千年的传统文学观念:小说家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班固《汉书·艺文志》)。

文学史家开始涉足于古典小说的研究,鲁迅先生首当其冲。

1920年8月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1924年6月正式出版《中国小说史略》,打破中国小说“自来无史”的局面,一举奠定了中国小说史领域研究的基本格局。

无稹的《莺莺传》开始进入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先生说:“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而李绅杨巨源既各赋诗以张之,稹又早有诗名,后秉节钺,故世人仍多乐道。

”[1](P65)鲁迅先生接受了宋代王性之、赵德麟提出的张生为元稹自寓的说法,成为权威观点。

同时,鲁迅先生指出元稹《莺莺传》中张生的议论文字,说这是“文过饰非,遂堕恶趣”,这种从道德标志评价《莺莺传》的思路,又成为后继的文学史研究者立论的切入点。

20世纪的几部颇具影响的《文学史》皆是如此。

写作于30年代,出版于40年代,影响于50年代的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说:“《莺莺传》的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封建社会的名门闺秀,为了追求爱情的幸福生活,反抗封建道德而终归于失败的女性悲剧,并成为小说中在封建压力下反抗斗争而遭受着牺牲的女性典型之一。

莺莺转对大学生的启示

莺莺转对大学生的启示

莺莺转对大学生的启示生而为人,叹匆匆;情由何起,心茫茫。

读罢《莺莺传》,思绪万千,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无可奈何!奈何渴望爱情的崔莺莺,始乱终弃的张生。

可叹崔莺莺的命运,可恨张生的懦弱!莺莺,常服睟容,不加新饰。

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颜色艳异,光辉动人。

这样的女子怎能不让人一见钟情,新生怜爱!但崔莺莺作为一个传统而又天真的女子,渴望有一份美好的爱情,希望可以和爱的人一直在一起。

毋庸置疑的是,莺莺深爱着张生。

一开始,面对用诗追爱的张生,以诗回绝。

但这种回绝在我看来,或许是崔莺莺的担忧,一方面,张生相貌出众,激起了她对爱情的渴望。

另一方面是她担忧张生是因为是她的救命恩人来欺骗她。

最终,还是抵不过自己的心,偷偷私会张生,主动投入张生的怀抱并日益依赖于张生。

她期待张生可以娶她,过着神仙侠侣的生活。

可最终抵不过长安的诱惑,张生还是抛弃了她。

而莺莺知道张生要离开的时候,未弹几声的《霓裳羽衣曲》序,凄凉哀婉,如泣如诉。

最后,面对张生的上门求见,莺莺终未相见。

张生,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

可见张生是一个性格温和,刚毅正直的人。

富有才华的他,作的诗足以感动崔莺莺。

我想也是因为这些,莺莺才会爱恋他吧。

张生对莺莺的情是真的,爱也是真的。

只不过在繁华的长安城面前,他还是选择了功名利禄。

在路经崔莺莺家是,选择与她相见,或许是对崔莺莺还有情,或许是自己对崔莺莺始乱终弃的后悔。

其实,在封建制度下,固有的功利和男尊女卑封建思想。

崔莺莺的命运早已经注定了。

崔莺莺没有什么错,唯一错的是她对爱情的期望值太高了。

她想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

同时,我敬佩崔莺莺,当她被张生抛弃后,虽心如刀割但却能避不相见,可见她内心的坚韧。

而张生,说他始乱终弃也罢,说他追逐名利也罢,无非就是他的懦弱,他只享受男欢女爱的快感,但却没有大丈夫该有的责任感。

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像崔莺莺一样悲剧的女性数不胜数,但这种敢于像封建思想所挑战的女性为数不多。

《莺莺传》的得失

《莺莺传》的得失

莺莺 的 那篇 摧人 泪 下 的长信 为止 , 是 写 得相 当 出 色的 , 对 于前 ” 部分来 说 , 上 述评 价似
乎 还 不够 , 应 该说 它是 极有情 致 , 颇 为可 观 的 。 其中寺 遇 , 酬 简 、 赖 简 、 会 真、 听 琴 等
等情 节 , 大 多被 后 来董 , 王 《 西厢 记 》 吸取并发展 , 成为戏 曲 中的 精采片 断 。 这 里 以 酬 简赖 简 一 节 为 例 说 明之 。 由于 张生 的痴情 得到莺 莺侍 女红 娘的 同情 , 并 有 “ 君试 为 喻
一 篇虎 头蛇尾 的传奇
中外文 学史 上 , 即 使是 杰 出的文 学作 品 中也不乏 这 样的例 子 , 即一 部作 品 在艺 术上 存
在不 够统 一不 够 匀称 的 现象 。 《 红 楼梦 》 的前八 十 回 与后 四十 回 , 由于 出 白两个 作家 之
手 , 其艺 术 水准有 高下之分 自不 必 说 。 又如 《 水 浒 传 扒 越到后 来 , 人物 愈多 , 其 面 目 却 反不 如前 数 十回 清 楚 。 果戈理 的 《 死 魂灵 》 干 脆 只 剩下 半部 。 这 种情况 出现 在长 篇大 作 之 中 , 似 乎是 不 足为 奇的 。 在 篇幅 较 短的 名作 中 , 则 比较罕 见 。 即 以 唐 代为 例 , 与
日矢 。 崔 之 东有 杏花 一 株 , 攀援 可 瑜 。 既 望 之 夕 , 张 因梯 其 树 而 瑜 焉 。 达 于 西
厢 , 则 户半 开 矣 。 红 娘 骇 曰 : “ 郎 何 以 至 ? ” 张 因 结 之 曰 : “ 崔 氏之 发 召我 也 , 尔 为我告 之。 ” 无 几 , 红 娘 复来。 连 曰 : “ 至 矣 又至 矣 ! ” 张 生 且 喜且驻 , 必 说 获 济 。

《莺莺传》读书笔记优秀范文7000字5篇

《莺莺传》读书笔记优秀范文7000字5篇

Knowing what I want to do, in the dead of night, ask myself my future plans, and move in that direction to realizeit.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莺莺传》读书笔记优秀范文7000字5篇《莺莺传》读书笔记范文一文学史课上讲《莺莺传》,张生自述为何抛弃崔莺莺时,他说,莺莺是世间罕见的“尤物”,这种“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所以“忍情”舍弃。

读到这儿,我不禁痛心疾首,沉默良久。

在被张生簸弄后,又被他用如此道貌岸然的理由抛弃。

沧海桑田,浩瀚的时间海洋扼杀了我直面莺莺的机会,如今的我,只有愤愤不平的份,只有扼腕叹息的份,只有抱怨尘世暴殄天物的份。

在普救寺初见莺莺时,张生只是个寒门苦儒。

电光火石,一见钟情,从此他相思成疾,辗转反侧。

这风生水起的情,更像是一场灾难。

灾难过后,是张生有目共睹的残忍。

他仗着莺莺对他的爱肆意妄为,始乱终弃。

莺莺,原本只是养在深闺,不谙世事的美丽少女。

她的爱,是一朵秘而不宣的花,欲说还休,欲笑还颦,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她揣着自己的小爱情,以为能和张生君情妾意白头偕老。

直到短暂欢情过后的那一别,从此青山远隔,绿水迢迢,怨不成,恨不能。

曾几何时,莺莺燕燕花花草草,怎料如今,凄凄惨惨冷冷清清。

转眼春尽秋来,昔日的横波目也已做了流泪泉。

莺莺将贴身的玉环寄给他,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始不绝。

她那日思夜想的张生,在觥筹交错的酒宴中,在游山览水的欢愉中,在文人雅士的唱酬中,是否会想到她那惴惴不安的心和那如同梅子黄时雨般的愁?法国作家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曾言:“女人不是天生的。

”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是被塑造的,而社会,以及主导社会的男性就是这双塑造的手。

女人的悲,怨,痴,恨千百年来都是相似的,它们源于对情感的矢志不渝,源于男人的背信弃义。

你既负我,我又奈何?而我又能奈他何?遇到张生的那年,莺莺正值二八芳华。

第四课读莺莺传研讨人生爱恨

第四课读莺莺传研讨人生爱恨

张生发其书于所知,由是时人多闻之。所善 杨巨源好属词,因为赋《崔娘诗》一绝云: “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风流 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愁怨何以成为一种美?
古今男性为什么总是梦想“结着愁怨的姑娘”?
不数月,复游于蒲,舍于崔氏者又累月。 崔氏甚工刀札,善属文。求索再三,终不可 见。往往张生自以文挑之,亦不甚观览。大 略崔之出人者,势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 则敏辩,而寡于酬对;待张之意甚厚,然未 尝以词继之。时愁艳幽邃,恒若不识,喜愠 之容,亦罕形见。异时,独夜操琴,愁弄凄 恻。张窃听之。求之,则终不复鼓矣。以是 愈惑(2)之。
爱情机缘:一场和平年代的战争促成了一场爱 情奇遇
亡几何,张生游于蒲。蒲之东十余里, 有僧舍曰“普救寺”,张生寓焉。
适有崔氏孀妇,将归长安,路出于蒲, 亦止兹寺。崔氏妇,郑女也。张出于郑,绪 其亲,乃异派之从母。是岁,浑薨于蒲。有 中人丁文雅,不善于军,军人因丧而扰,大 掠蒲人。崔氏家财甚厚,多奴仆,旅寓惶骇 ,不知所托。
2.张生与莺莺之间是否存在过“真爱”?二者爱 情悲剧的根源和实质应该是什么? 3.人们普遍认为,“爱”不需要理由。难道“抛 弃”就需要理由吗?你认为,张生在“抛弃”莺莺 后所讲的那一大套“忍情” 是厚颜无耻的托词,还 是对辜负恋人的自我辩护?
4.张生和莺莺对他们“曾经拥有”的爱情各自抱 着怎样的态度?莺莺对张生的“始乱终弃”有没有 “爱之深,恨之切”意味? 5.在整个爱情故事中,小说反复写张生之“惑”, 即“搞不懂”。他为什么时常对莺莺“搞不懂”? 难道真的是“女人心,海底针”?
6.莺莺为什么那么矜持?是“装”得那么深沉吗?
7. “西厢”故事的流变是基于中国人爱慕“团圆” 心理吗?“有情人终成眷属”是“瞒和骗”文学的 样板吗?你所期待的“西厢”故事的结局是“始乱 终弃”,还是“终成眷属”? 8.对张生而言,他能否做到“宦婚两不误”?为 保证“爱情事业双丰收”,当今年轻人应该从张生 身上吸取些什么?

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读后感西厢记读后感1《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的现实主义杰作,它改编至一个悲剧故事《莺莺传》。

作者王实甫根据前人的改编,再结合自己的创作,最终将一个大悲剧改成大团圆,打破了封建礼教思想。

从这点说,王实普确实是一个反封建思想剧作家。

《西厢记》的情节错综,跌宕起伏,人物描写个性鲜明,富有很强的戏剧性。

通过不同的曲词,刻画不同人物的性格。

起初,张生是一个穷苦的秀才,而崔莺莺的身份却是相国小姐,身份的设定不可谓不悬殊,用古代的说,这是“门不当户不对〞,可偏偏两人的姻缘被月老撮合在一起。

郎才女貌,本来是很般配的一对,但败在两个人面前的封建的等级制度,注定不可能在一起的。

张生最终考中状元,得到了社会的地位,但是心中从未忘记崔莺莺,“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可以说,《西厢记》是讲述二人从相知,到相爱,到最后相守的故事。

崔莺莺在乎张生的功名吗?答案是否认的,崔莺莺从来没有嫌弃过张生的出生,也不在乎张生到底能不能高中。

在长亭送别张生的时候,崔莺莺说,“疾便回来〞,我们也可以看出,张生能不能得官,她是不在乎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二人的爱情是纯洁的,是凌驾于物质、地位之上的,这是作者对爱情的看法。

他用张生和崔莺莺的完满结局打破了封建礼教的约束,在封建社会能有这样的想法,真是难能可贵。

反封建的思想是《西厢记》的主题,而这一观点也影响到了后世文人。

汤显祖的《牡丹亭》,曹雪芹的《红楼梦》等都是反封建思想的代表作,不同程度上都是继承了王实普的思想。

无怪乎后世有人评价《西厢记》为“天地妙文〞。

西厢记读后感2元杂剧四部爱情剧包括《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这四部剧里,《西厢记》是我从头到尾看的唯一一部。

《西厢记》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剧中人物了。

剧中的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和媒人,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他们相互映衬。

就崔莺莺的个性而言,有许多有趣的地方。

崔莺莺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生活在家庭的中间,他带着青春的忧郁玩耍。

中国经典名著读后感(精选多篇)

中国经典名著读后感(精选多篇)

中国经典名著读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中国经典名著读后感>:第二篇:中国古代经典名著王实甫名剧《西厢记》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的名剧《西厢记》的故事,直接来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此外,流传的西洛书生张浩与东邻女李莺莺逾墙相会,终成眷属的故事和蒲妓崔徽为裴敬中憔悴而死的传说,在题材和人物、情节上对《西厢记》也都有某种影响。

《莺莺传》写唐代贞元年间书生张生与少女崔莺莺从恋爱、结合到离异的悲剧故事。

作者元稹可能受到《游仙窟》的影响,所谓“游仙”,本意写嫖妓宿娼;所谓“会真”,实质是写偷情艳遇。

所以作者抱着欣赏文人风流韵事的态度,对张生始乱终弃的行为加以肯定。

但崔莺莺的悲剧形象和悲剧命运赢得了人们的同情,一些文人诗作中不时提到“莺莺”和“待月西厢”的事。

到了宋代,崔张故事十分流行。

秦观、毛滂的《调笑令》以一诗一词咏唱这个爱情故事,使它成为歌舞曲词。

后来又有小说《张公子遇崔莺莺》,见于南宋皇都风月主人的《绿窗新话》。

此外,罗烨的《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中记有小说《莺莺传》。

赵令的鼓子词和《绿窗新话》中的《张公子遇崔莺莺》,与元稹的原作不同,它们都删去了传奇小说文中张生诋莺莺为“尤物”“妖孽”的部分,赞赏莺莺的真情,同情她的命运,并对张生的行为颇有微词。

金代的董解元曾将这个故事改编为长篇《西厢记诸宫调》。

共14宫调,193套组曲,它在主题思想和人物塑造上都与《莺莺传》有根本的差异,结局是张生和莺莺双双私奔并最终团圆。

《莺莺传》中矛盾的双方是张生和莺莺,导致莺莺悲剧命运的因素,是张生的薄情。

而《西厢记诸宫调》中的基本矛盾是争取婚姻自主的崔、张和以崔母为代表的封建势力,这就使作品具有明显的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

与此相联系,《西厢记诸宫调》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莺莺传》到《西厢记诸宫调》,崔母从一个性格软弱的老婆婆,成为封建势力的维护者,崔、张婚姻的直接障碍。

张生从一个思想感情上存在矛盾的负心汉,变成一个用情专一、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多情种。

《莺莺传》读后感

《莺莺传》读后感

《莺莺传》读后感莺莺和张生的故事很久以前就知道了,这是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读完之后让人感到无奈。

《莺莺传》描写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

贞元年间,张生游历蒲州,居普救寺。

有崔氏孀妇携子女路经蒲州,也居寺中。

兵士乘主帅之丧而扰乱,崔氏甚惧。

张生与守将之友有交,请派将保护,崔家得免于难。

崔氏感张生恩德,宴请张生,并命子女拜见。

见到"颜色艳异,光辉动人”的崔莺莺,张生恋慕,不能自己。

于是作《春词》二首,托莺莺使女红娘通意。

莺莺端服严容,责其非礼。

张生绝望。

数天后,莺莺夜奔张生,与之结合。

张生惊为天仙。

数月内,二人相会于西厢。

张生西去长安应试,莺莺知是诀别之日,弹《霓裳羽衣曲》序曲未终而泣。

明年,张生考试不中,滞留长安。

莺莺给张生寄去信物及一封长信,追述二人相爱经过,倾诉自己忠贞之志“如环不解”。

时人感此,纷纷赋诗元稹续《会真诗》三十韵。

然而张生终与莺莺决绝。

《莺莺传》是一篇思想内容复杂的作品。

它既肯定莺莺大胆追求爱情幸福的勇敢精神,又为张生抛弃莺莺的行为辩护。

莺莺是位具有诗人气质的贵族少女,封建礼教的熏陶赋予她矜庄沉稳、端严难犯的大家风范。

实则她内心对爱情有着强烈的向往和要求。

当面对性温茂、美风容”的年轻秀才张生,并从《春词》中看出他又颇富才情时,爱情之芽自然地萌发了。

但她拘于礼教,不敢贸然接受张生的追求。

她寄柬张生,用“待月晒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诗句约他西厢幽会。

但当张生真来时,她却违心地”大数”其"啡礼之动”,而一任爱情之火在胸中熊熊燃烧。

这些生动描写十分真实地表现了这位大家闺秀在爱情与礼教冲突中矛盾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痛苦。

莺莺终于冲破重重束缚,主动地投入张生的怀抱,“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曩时端庄,不复同矣。

”这一大胆的叛逆行为,显出了莺莺内心巨大的感情潮汐,反映了当时妇女对爱情自由的渴求。

张生这个负心薄情郎的形象也让人印象深刻。

他对莺莺的爱只是好其色,并没有真切深厚的感情。

唐传奇读后感

唐传奇读后感

唐传奇读后感
《唐传奇读后感》
唐传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读完唐传奇,就像是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读到《莺莺传》的时候,我感觉非常的纠结。

张生对莺莺一见钟情,两人幽会相恋,本以为是个美好的爱情故事。

然而后来张生却抛弃了莺莺,还将她比为“尤物”,认为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

这让我特别不理解,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或许有当时封建社会下男人对女性复杂的态度,但这种抛弃就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这种爱情的戛然而止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些故事,有些人在感情中轻易的放弃对方,给自己找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

而莺莺的坚韧和她面对爱人背叛时的那种无奈,又让我很是心疼。

在《柳毅传》中,特别触动我的是柳毅的侠义心肠。

他看到龙女牧羊的惨状,毅然决定为她传书。

他不顾路途艰险,心中怀着对龙女的同情和正义之感。

后来我明白了,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浪漫的人神相恋的故事,还在于倡导一种美好的品德,那就是侠义精神和对弱者的救助。

这在当今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还有《虬髯客传》里,那种英雄豪杰间的惺惺相惜让我印象深刻。

红拂女慧眼识英雄,她敢于追随李靖。

而虬髯客,虽是一方豪侠,却能被李、
红拂二人的才貌气质所折服,更是将家中财宝赠予他们以助大业,自己潇洒离开去海外自立。

这个故事就像是一幅英雄的画卷,在我脑海中徐徐展开。

我觉得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他们一样,有着识人的眼光,对于比自己厉害的人,不嫉妒而是欣赏。

唐传奇就像是一个宝库,每读一个故事,都能从中收获到不一样的感悟,它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古人智慧和情感的载体。

莺莺传读后感

莺莺传读后感

莺莺传读后感摘要:一、引言二、莺莺传故事概述三、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四、莺莺传的艺术特点五、莺莺传的现实意义六、结语正文:一、引言《莺莺传》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篇传奇小说,原名《会真记》,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这篇文章旨在分析《莺莺传》的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点以及现实意义,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文学作品。

二、莺莺传故事概述《莺莺传》讲述了一个才子张生,在长安游学时结识了富家女崔莺莺。

两人一见钟情,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公开交往。

后来张生赴任外地,与莺莺两地相隔,彼此思念。

莺莺决定抛弃世俗观念,私奔到张生所在地,但不幸的是,张生因为莺莺家世背景而抛弃了她。

莺莺伤心欲绝,削发为尼。

最后,张生后悔莫及,抑郁而终。

三、莺莺传的主题思想《莺莺传》的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世俗偏见的抨击。

故事中的张生和莺莺,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

然而,在现实面前,他们的爱情却显得如此脆弱。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世俗观念对爱情的摧残,强调了真善美的价值。

四、莺莺传的艺术特点《莺莺传》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物形象丰满鲜活,如张生的才子气质、莺莺的坚定果断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使读者沉浸在故事的情感世界中。

3.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如“西厢记”中的诗句等,成为后世传颂的佳作。

4.寓意深刻,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刻画,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

五、莺莺传的现实意义《莺莺传》的现实意义在于传达了以下信息:1.爱情需要勇气和坚持,只有勇敢地面对现实,才能追求到真爱。

2.封建社会的世俗观念对个体命运的摧残,启示我们要摒弃陈旧观念,追求自由、平等和真爱。

3.真善美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坚守道义,捍卫真善美。

六、结语《莺莺传》作为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风格,展现了美好的爱情和现实的残酷。

莺莺传读后感

莺莺传读后感

莺莺传读后感-读后感大全《莺莺传》是唐代诗人元稹写的一部小说。

小说的情节也非常的简单明了,描写的是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在我刚读完这本小说的时候,我对张生和崔莺莺这两个主人公是完全喜欢不起来的,在我的感觉来说,放在现代,张生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渣男、负心汉的形象,而崔莺莺则是多次欲拒还迎,极其的矫情。

但是当我再次品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又带给了我截然不同的看法。

我觉得张生和崔莺莺都是矛盾的甚至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是矛盾的。

而也正是因为矛盾的存在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崔莺莺整个人物形象,元稹描写的极其丰富饱满。

她就像是被关在笼子的里的百灵鸟,美丽、清纯,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在郑母叫她出来与张生初次见面时她“久之辞疾”,不愿如此仓促见面,即使没落也不改自身的傲气。

但是她心里又蕴藏着一股劲,她想冲破这封建礼教的牢笼,而张生对她多次表达爱慕便成了其导火线,她题《明月三五夜》暗示张生来此见面,甚至命“红娘敛衾携枕而至”等等都是她在对当时的封建礼教进行挑战。

但是在她暗示张生来密会,却“大数张生”令“张自失者久之,复逾而出,于是绝望”。

而在张生问她告诉郑母了没,莺莺却说“我不可奈何矣,因欲就成之”。

在张生要去长安,她也仍是“宛无难词”。

崔莺莺整个人是矛盾的,她仿佛有点力不从心,她想要冲破封建礼教,但是她的思想却还未完全摆脱封建制度。

元稹说《莺莺传》是根据自己的经历改编的,那么张生就是元稹自己的缩影,在小说里,全篇都是以张生的角度进行展开的,张生这个角色从一开始的“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心”到见到莺莺的“张惊为礼”又何尝不是“见色起意”,我们不能否认张生对莺莺曾经是有爱的,但是也不能否认他的冷漠和始乱终弃。

张生也是矛盾的,而他的这种矛盾则更多的是一种仕途与爱情之间的矛盾,而最后他选择了功名,他将莺莺类比成褒姒和妲己,而曰:“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

”以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脱罪。

张生这样的一方言语换个角度说更像是元稹在为自己负心汉的进行一种自我说服,颇有“掩耳盗铃”的感觉。

《莺莺传》读后感

《莺莺传》读后感

《莺莺传》读后感《莺莺传》读后感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莺莺传》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莺莺传》读后感1初读《莺莺传》看到的是张生的冷漠、崔莺莺被抛弃的故事,究其背后才知道,抛弃与被抛弃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时代的问题,那个时代的传统思想,那个时代的封建礼教。

崔莺莺是一个出身于没落士族的女子,经过种种机缘巧合与张生相遇,由此展开了所有的故事情节。

还记得第一次崔莺莺看见张生的场景,张生只觉得眼前一亮,而崔莺莺则是病弱样子但仍旧掩遮不住满脸的红光艳丽,初读文章还以为崔莺莺只是单纯的不想和张生见面,但是经过思考之后,不难发现,那满面的红光不正是看见意中人的娇羞之作吗?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可谓复杂,红娘传信给张生,满心欢喜的应约却发现崔莺莺只不过是把自己叫来批评一番。

书信往来、张生守窗,看似浪漫的追求情节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崔莺莺夜间探望也只是偷偷摸摸,哭哭啼啼,那种看似神往的爱情在那个时代即为禁地,彼此交好喜欢却只是偷偷摸摸,告诉父母只字不提,原因在于难上加难。

在崔莺莺也表达了心意以后,两人便书信往来,之后张生进京赶考未中,滞留京师,认为崔莺莺乃是天下之“尤物”,终是变心,一年多以后,崔莺莺另嫁,张生另娶,而最让我们想不到的就是张生路过崔莺莺门口竟想以“外兄”相见,但是终于还是遭到了崔莺莺的拒绝。

故事的内容很简单也很明晰,通过张生和崔莺莺的相遇、相恋到相离的故事传达给我们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文中鲜明的就是崔莺莺的形象亦或者说是她的性格。

由一开始的柔弱娇羞到最后的刚强,这是全文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如果说张生的变心是意外,倒不如说是必然,这仿佛是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女子的一种经历,用心付出、真心以对,最后只有抛弃可言,不公平、没道理,但就真真切切的存在于那段历史之中。

崔莺莺是勇敢的,为了爱迈出了那艰难的第一步,她对张生态度的犹豫不定不正是他内心情感的变化吗?同时她也是可悲的,最后被抛弃的凄凉伤痛只能独自一人承担,这不正是那个时代封建礼教的反应吗?处在那个时代,无论爱情多美好、多真挚,最后也只能是一个悲剧罢了!封建礼教下的故事相必就给我们的更多的应该是思考,我们不应该愤愤不平,更应该珍惜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和现在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自由、平等。

《莺莺传》读后感精选5篇700字范文

《莺莺传》读后感精选5篇700字范文

《莺莺传》读后感精选5篇700字范文《莺莺传》张生自述为何抛弃崔莺莺时,他说,莺莺是世间罕见的“尤物”,这种“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所以“忍情”舍弃。

以下是整理的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莺莺传》读后感范文一《莺莺传》,参照译文读完后,心情有点郁闷,突然就想到古时女人命运的悲凉。

这是一出“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

崔莺莺出生名门,大家闺秀却喜欢上了与她不能门当户对的张生。

也许是张生性格温和而富于感情,意志坚强,年近二十三却未近女色吸引了莺莺。

虽然崔莺莺有强烈的爱情渴望,但她又在内心隐蔽的很深。

本来张生向她表露爱慕之情,她又端服严容,以礼自持,让张生绝望痛苦。

可是后来她又私自偷会张生。

读到这儿,真想不通崔莺莺是怎么想的,明明让别人陷入绝望,又让张生在绝望中看到希望,我想也许是崔莺莺想让张生明白:她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得到的。

大概是愿张生珍惜这份感情吧,还有一点就是古时女人的矜持是出了名的。

这篇*写了张生和崔莺莺从相见,相说,相爱,最终决绝的故事。

我觉得在此文中,莺莺的形象刻画的很成功,很细腻,展示了她矛盾的内心世界:既有青春的觉醒,对爱情的渴望,又在礼教束缚下的犹豫徘回,既有对封建礼教的大胆反抗,又有听凭命运摆布的自怨自艾。

在此文中张生的形象刻画就要逊色的多,而且开头描写张生的形象与结尾似乎有些矛盾。

既然张生是一个非礼不可入的人,那么最后又怎会向崔莺莺的第二任丈夫撒谎,以崔莺莺的表兄身份去看她。

而正是因为崔莺莺她在思想上始终未能彻底摆脱社会、出身、礼教所带给她的精神桎梏,因而在遭遗弃后,就只能自怨自艾,听从命运的摆布了。

结尾,张生为自己对崔莺莺始乱终弃的负心之举辩护,说:“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

”意思是说红颜祸水,这真叫人气愤!这是张生的措词。

古时女人命运的确不公,什么红颜祸水,妖魅缠身,那全是文人们的幌子。

可以推得更广一点,为什么一旦亡了国,就把罪过推到女人身上呢?于是夏继有妹喜,商纣有妲己,唐明皇有杨贵妃,崇祯有陈圆圆,仿佛没了女性,这些帝王就会天子圣明了。

800字西厢记读后感(精选5篇)

800字西厢记读后感(精选5篇)

800字西厢记读后感(精选5篇)800字西厢记读后感(精选篇2)《西厢记》是中国古典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崔莺莺与张生的缠绵曲折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两人为了爱情而敢于与命运,封建制度等抗争的爱情故事。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

崔莺莺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

张生见到莺莺容貌俊俏,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住进西厢房。

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

他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

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

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

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

但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

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

夜晚,莺莺在后花园弹琴。

张生听到琴声,急欲与小姐相见,便而入,莺莺见他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誓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

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

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

这时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

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

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

真相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看完这本书,让我对男女主人公那种为了爱情而奋不顾身地抗争精神印象深刻,他们勇敢地追求爱情,即使备受相思的煎熬也不放弃。

他们是不幸的,生活在封建皇朝中,受到父母之命等摆布,无法自由追求爱情。

但同时他们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对爱情坚定不移的追求,让他们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结为夫妻。

西厢记的读后感1000字

西厢记的读后感1000字

西厢记的读后感1000字提起元稹的《莺莺传》可能许多朋友并不熟悉,可一提起《西厢记》,一提到红娘,恐怕没有几个不知道的。

其实《西厢记》就是根据《莺莺传》改编而成的。

只不过《西厢记》是歌颂自由恋爱的喜剧,而《莺莺传》则是一出始乱终弃的悲剧。

如果说《西厢记》是根据人们美好愿望而写成的一篇成人童话,那么《莺莺传》则是描述社会现实的报告文学。

看《莺莺传》缘于《西厢记》,因为被《西厢记》中美好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所以当我无意间看到《莺莺传》后,便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想知道它到底与《西厢记》有哪些不同。

可我怎么也没想到,故事竟然是以崔莺莺最终被张生无情的抛弃作为结局。

说心里话,我是不喜欢读悲剧的。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也都希望每个爱情故事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的认识到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想法罢了。

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另人悲伤的故事,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

而且我觉得《莺莺传》比《西厢记》更具有艺术感染力,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结局耐人寻味,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崔莺莺的个人悲剧是如何造成的呢,这既有张生的原因,也有她自己的原因,还有社会的原因在里头。

首先说张生这个人物,小说开头交待说:有张生者,性温茂,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

或朋従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

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

知者诘之,谢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凶行。

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

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

诘者识之。

从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张生是当时社会一个非常优秀的知识分子,既长得英俊潇洒,又性格温和,还不近女色。

当然文中也提到了,他对人说:不是自己不好色,而是没有找到能让自己心动的女人啊! 给人的感觉就是张生对爱情的态度非常的认真,不是那种烂情的人。

在没有遇到自己心依的人之前,他不会轻易付出自己的感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小说经过了近千年的沿革,在唐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唐传奇作为一种新的体裁出现,可视为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小说。

其中,元稹的《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以唐传奇的重要部分传世。

甚至在数百年后,元代的王实甫仍扼腕《莺莺传》昔年芸香侣今日分飞燕的结局,甚至以《莺莺传》为蓝本创作了《西厢记》,并为张生和崔莺莺安排了一个美满的结局。

足见《莺莺传》的影响力。

hh《莺莺传》的故事发生在唐贞元中,有一位青年名叫张生,时年二十三岁,学识广博、青年才俊。

一日游于普救寺时偶遇一位妙龄小姐。

两人眉来眼去,互生情愫,以至花前月下、夜夜情好。

但最终张生并没有为崔氏停留,最终和崔氏分手。

日后,张生考取功名,迎娶娇妻,莺莺亦另嫁。

两人自普救寺之后不复相见。

这样的结局对中国历来的小说来说是独特的。

同样是爱情悲剧,无论是之前的《孔雀东南飞》还是之后的《玉簪记》,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外界环境被迫决裂——而自始至终两人心中对对方的感情都未曾改变。

而在《莺莺传》中则不同,崔氏得知张生要赴长安后,却主动地分手诀别。

除了使人对这样的结局感到心寒外,为什么偏偏在唐代故事结局就和其他时代迥然不同呢?表面上看,张生绝情,崔氏冷漠,普救寺偶遇不过是两人各自为排解孤单的一时冲动。

这样一来,故事就变成了一些人所说的“只是元稹借张生之事炫耀自己玩女人的风月文章”。

元稹这位中唐极具争议的文人,素以多情和痴情闻名于世。

而他的诗文,总能让人感到作者内心从未抹去的真挚和热情。

就连张生和崔氏也不例外。

张生素来“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但在看见崔氏之后却主动递诗以文挑。

如果崔氏不入他的眼,张生又何必放弃内心的坚定去招惹一位未亡人。

而如果不是张生中了崔氏的意,她又何苦去接近张生。

如果只是一时冲动,又怎么会日日相好,决裂之后再不相见。

不相见不就正是因为心中仍有对方,却苦于世事舆情、沧海桑田,甚至害怕再见时情难自抑,只好将旧事藏于胸中,掩于尘土。

心魂相守,却终不能成眷属。

何等憯然。

虽说《西厢记》的知名度后来大过了《莺莺传》,但我还是更倾向于元稹笔下的张生和崔氏。

才子佳人的美丽故事遍地都是,而冷静道出爱情在现实前的不堪一击,却只有元稹。

他以第三者的笔调,却书尽二人的辛酸。

这样的故事,也许今天的人更加容易理解。

并不是不爱,或许就是因为太爱才不愿意挡住对方的路。

这样一想,则崔氏确实爱极张生。

崔氏终究不是耽于幻想的少女,她的爱情观很现实。

她也明白张生必然不会为她放弃前途,不如自己先退出倒落个自在。

她没有像《西厢记》里的莺莺一样对着秋天的叶子和张生演琼瑶剧,甚至在临行时仍希望抚琴为张生践行。

这样的女人,独立、自尊,不逊于任何一位新时代女性,让人钦佩。

;张生也并非表面上看来的那样绝情。

张生到了长安仍写信给崔氏,文中虽未写明,但内容大抵是可以猜到的,无非是追述前缘以复旧好之辞。

怎奈崔氏的回信小心翼翼,未有复合之心。

这才有张生的那段凛然大谈丈夫当如此这般的论调——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

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

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

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

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前段看得让各位新时代女性忿忿不平——将崔氏比作妖,又比做祸害商纣和周幽的祸水。

这样说自己曾经爱过的人,张生真是太不地道。

而我以为整段的重点在于最后四个字——是用忍情。

如果无情,自然也就没有忍不忍的烦恼了。

安妮·普鲁在《断背山》的结尾给了八个字,不能解决,只能隐忍。

在面对不确知前程的时,两个人的力量显得渺小。

张生和崔氏毕竟不是现代人,古时的读书人在面对未来时永远只有科考入仕,跻身官场。

对张生来说,总是再爱眼前这个人,终究也不会为她放弃自己的仕途——仕途关系他个人的生存,而每个人究竟是最爱自己的。

真正的选择,应该是无论放弃其中的哪一方,都会让自己悔恨终生。

数年后,张生和崔氏亦各成家,张生仍痴痴想见崔氏一面;文中云“怨念之诚,动于颜色”。

直到崔氏最后的诗断了张生的念想,两人才终于不再纠缠。

诗是这样写的——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如果这只是一首单纯埋怨张生始乱终弃的诗,也就不会被冠以“幽恨不绝”的评语了。

简单二十字,却道出了张生和崔氏未灭的情愫——若不是崔氏看出张生仍眷恋前缘,怎么会劝他将对她的感情转移到现在妻子的身上。

固然因为崔氏的宽容和释然,也因为崔氏也仍在心中挂念着张生。

要怎样的爱,才能让人难舍难忘。

据传,《莺莺传》是作者元稹的半自传小说。

有人说这是元稹和薛涛的故事,也有人说这是和其他人。

而最后指责的矛头都指向了始乱终弃的元稹,转而同情伤心的薛涛。

对那样自有风骨的女子,同情降低了她应有的高度。

元稹,北魏宗室鲜卑族拓拔部后裔,什翼犍之十四世孙。

少时丧父,由母亲郑氏抚养长大。

十四岁明两经擢第,二十五岁登书判出类拔萃,二十八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

连唐著名诗人白居易也称之“元才子”。

才学和品性实无关系,但元稹也未尝不符古代知识分子的形象——白居易曾有诗云“曾以秋竹竿,比君(元稹)孤且直”。

元稹的确就是这样一个孤高刚直的形象。

他几度进出朝堂,皆因为上书言事获罪被贬。

就在他去世前两年,得知自己被授尚书左丞,仍希望整顿朝堂改善风气。

总而言之,元稹就是古代士人的典型——读书、入仕、追求事业和自我价值的满足。

指责元稹负心不忠的人常常会面临一个窘境——元稹作为诗人是以其诗文感情真挚,动人心肝闻名。

文由心出,如果不是真经历过内心的澎湃冲撞,大抵很难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样的诗句。

多情并非滥情,离开也并不意味着不忠。

而将《莺莺传》视作元稹炫耀自己风月经历,未免是种感情上的任性。

在《莺莺传》的结尾,元稹道明著文的目的:“夫使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

如此看来,张生和崔氏的故事不应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莺莺传》一出就在文人圈子中传播甚广。

唐以胡汉混血立国,唐高祖李渊的妻子曾是北周宗室,西域文化在唐文化中频繁出现。

民族混血造就唐朝充分的竞争力和开放的社会风气。

男女关系并不是难于启齿的话题,男女交往显得开放和自由。

唐中后期,文人墨客为了创作诗歌,甚至主动亲近勾栏女子,就连杜牧也不例外。

同文人交往的并不只有烟花巷里的女子,他们更愿意拜访那些才学过人的社会名媛。

唐代在这点上着实自由。

魏晋时有竹林七贤和嫂嫂对床而坐被舆论批得一塌糊涂,放到唐朝大概就成个人私事了。

当然,文人风气也渐渐趋向糜烂。

众多文人同各色女子相遇缠绵,之后再各奔东西,已经不是稀见之事。

元稹的用意,在记录和告诫。

有多少人在读《莺莺传》时为这样的悲歌泪流,亲临此事时自然会慎之又慎。

一个人在经历一次全身心的爱和热情的付出之后,终其一生都会沉迷于对同等经历的寻找。

很多女人在元稹的生命中留下深深浅浅的坑,有的他放弃了,有的放弃了他。

写《莺莺传》时的元稹毫无疑问是真心的,因为只有真心才能将情写得入木三分。

这是元稹的无奈,也是他的追悔。

那个也许叫莺莺的女子在他生命中刻下了深切的一笔,让他魂梦相牵,让他拥有了一段如此美好的时光,最终却是自己负了他。

无法当面向那位女子陈情,著文传于天下,以期一日偶然落入她眼,权当补过。

元稹是坦荡的,他忠实面对自己往日的不堪,以自身为反例告诫后人莫以此为之。

在这一点上,他比谁都做得好。

一时间,元稹仿佛竟真成了文中的张生,在崔氏紧闭的檀木门外攥紧诗书,久久伫立。

《莺莺传》中对于崔莺莺的出场,作者如此描述:“颜色艳异,光辉动人。

张惊,为之礼。

”短短两句话,充分展现了莺莺的美貌,张生的震惊。

要知文章开头对张生的形容是:“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

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

”一个“终不能乱”的男子看到平凡的女子,应该是保持着风度,淡淡招呼一声;只有见到心仪的美女,才会惊慌失措,慌忙起身行礼,态度谦恭。

在文中,作者毫不掩饰张生对莺莺的一见钟情是源自莺莺的美貌,至于品德、才学根本无暇考虑。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丁·L·弗里德曼所言:“在吸引作出判断时,男性要比女性更多的用性吸引和身体特征的标准。

”可见,张生潜意识中的爱慕对象首先是要满足男人的感观需求。

随后,张生立即展开了对莺莺的热烈追求,先是私下里向莺莺的丫鬟红娘表达对莺莺的爱慕之情。

最初听闻此事时,红娘是“果惊沮,溃然而奔”。

然而第二天,红娘却找到张生说:为什么不凭着你对她家的恩情向他们求婚呢?一个羞涩的小丫鬟怎敢操控主人的终身大事,这句话很明显是莺莺借红娘之口向张生传达自己的想法——求婚迎娶。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这时崔莺莺的期望是让张生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

然而张生的回答却有点无耻: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

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

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

如此不循常理的回答显然是张生急于欲望的满足。

可以看出从这段两性关系建立的初始,张生对于莺莺就是欲多于爱,虽然他没有明确拒绝,但是婚姻这时显然不在他的考量之中。

这短短两句话也注定了张生和莺莺终将分离的结局。

二、都希望掌握两性关系的主动权亚里士多德《诗学》言:“性格为悲剧六大要素之一”,崔莺莺的性格也是酿成她人生悲剧的原因之一。

文中我们不难看出莺莺性格的难以琢磨:在张生以情诗挑逗之后,莺莺她严词拒绝张生的挑逗,并命红娘持彩笺以授张,题其篇曰《明且三五夜》。

其词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就在张生满心鼓舞,夜半前去相会时,谁想却遭莺莺痛骂,指出其行为背后的“不义”、“非礼”。

张生当场愣住,不知道怎样才好,只好又翻墙回去,并且彻底绝望。

然后几天之后,状况却毫无端倪地急转直下,梦醒时分莺莺主动投怀送抱。

一夜翻云覆雨之后,莺莺匆匆离去,十几日毫无消息。

张生的心情就这样随着莺莺的行为忽上忽下,不知何去何从。

应该说,直到这时莺莺都掌握着这段两性关系的主动权。

莺莺的反复无常被学者们理解为对爱情的追求与封建礼教的斗争,但我认为这又何尝不是一个陷入爱情的少女为了把握爱情的主动权而对自己情郎展开的欲擒故纵的把戏?但不管出自何种原因,都使得张生对于莺莺是“以是愈惑之”,根本琢磨不透莺莺的心思。

这种状况对于身处男权社会的张生来说无疑是不能接受的。

长期以来,封建思想灌输给女性的一直都是逆来顺受的奴仆思想和“三从四德”的伦理观念,男人已经习惯成为两性关系的掌控者。

在交往之初,充满着独立思想和个人主见的莺莺也许会带给张生一些新奇的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慢慢褪去之后,张生开始感受到无法控制自己情人的挫败感。

分手之后,张生所言“妖其身,妖其人”。

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为自己的始乱终弃开脱责任而找寻的借口,也说出了他的隐忧与恐惧:在这段两性关系中,他不仅驾驭控制不了莺莺,而且一度陷入莺莺的美色难以自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