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与凝固知识点精细梳理
3.2 熔化与凝固一、定义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生活中熔化与凝固的现象:蜡烛点燃后,蜡熔化;炼钢铁时,钢铁熔化;冬天水结冰了……二、实验:探究固体融化时温度变化规律1. 海波熔化实验:用水浴法加热——为了海波受热均匀。
三、固体的分类——晶体与非晶体1.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时和沸腾时的特点)常见晶体:冰、金属、萘、海波。
2.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继续上升。
常见非晶体:松香、石蜡、沥青、玻璃。
3.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非晶体没有熔点,也没有凝固点。
4. 晶体、非晶体熔化与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1)AB:固态,吸热,T上升;BC:固液共存,吸热,T不变;CD:液态,吸热,T上升。
2)EF:液态,放热,T下降;FG:固液共存,放热,T不变;GH:固态,放热,T下降。
5. 晶体熔化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条件:1)温度降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6. 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非晶体边吸热边升温,状态先是变软、变稠、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1.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吸热;2.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小明想用量筒一次准确获得密度为0.8g/cm3的酒精100g,可选用的量筒的量程及分度值最好是A.100ml,5ml B.100ml,10mlC.150ml,5ml D.150ml,10ml2.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1.0×103 kg/m3 B.1.16×10 3 kg/m3C.1.75×103kg/m3 D.1.2×103kg/m33.下列场景中,我们观察到的像属于实像的是A.用放大镜看到正立、放大的像B.斜插入到水中的物体在水面处变弯C.通过平面镜里的像整理衣冠D.夏天浓密树萌下出现圆形的“光斑”4.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甲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得光路示意图。
中考熔化与凝固知识点归纳
中考熔化与凝固知识点归纳熔化与凝固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在中考物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下是对中考熔化与凝固知识点的归纳:熔化与凝固的基本概念: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而凝固则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这两种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熔化与凝固的条件:1. 物质在达到其熔点或凝固点时,如果继续吸收或释放热量,就会发生熔化或凝固。
2. 晶体物质在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物质在这些过程中温度会逐渐变化。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1. 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而凝固过程则释放热量。
2. 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其温度保持恒定,这个恒定的温度称为熔点或凝固点。
熔化与凝固的热力学过程:1. 在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转变为液态。
2. 在凝固过程中,物质释放热量,温度同样保持不变,直到全部转变为固态。
熔化与凝固的应用:1. 在工业生产中,熔化与凝固过程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玻璃制造等领域。
2. 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制作冰淇淋或冷冻食品时,也会涉及到凝固过程。
影响熔化与凝固速率的因素:1. 物质的种类: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熔点和凝固点。
2. 外界温度:外界温度越高,熔化速率越快;外界温度越低,凝固速率越快。
3. 物质的纯度:纯度越高的物质,其熔化与凝固过程越容易进行。
实验探究:在中考物理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冰的熔化或金属的凝固来加深对熔化与凝固过程的理解。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物质状态的变化以及伴随的能量转换。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知识点归纳,我们可以看到熔化与凝固是物质状态变化的重要过程,它们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理解这些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也有助于我们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丽水市八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单元第3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第三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海波和石蜡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2.了解晶体熔化的条件,知道晶体熔化时的特点;知道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3.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热现象。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图像分析的能力。
5.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研究活动中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冰的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
教学难点根据图像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1课时熔化和凝固一、导入新课我们在小学科学课中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状态的变化也属于热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三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熔化和凝固现象自主阅读教材P9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把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冬天下雪后,当屋顶还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时,我们常看到屋檐背阴处挂着一根根粗细不一的冰柱,这是由于屋顶上向阳处直接受到太阳的照射,温度达到1~2℃时,积雪会熔化;背阴处的温度仍在0℃以下,沿屋檐流下的水又凝固成冰柱。
方法指导:要判断发生的现象是何种物态变化,关键是弄清物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
注意“熔化”和“溶化”不同,后者表示一些物质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例如盐溶于水变成盐水。
规律总结:熔化、凝固图像中,若有一段与时间轴相平行的水平直线,则这种固体一定是晶体,水平直线所对应的温度就是这种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水平直线所对应的时间就是这种晶体熔化(凝固)所用的时间;若没有与时间轴相平行的水平直线,则这种固体为非晶体。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笔记
熔化和凝固--黄老师yyds一、物态变化1.定义: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变态)2.物质状态:物质相对稳定的状态(固液气)二、熔化1.定义: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注意:区分熔化和溶解2.熔化现象: 3.特点:不断吸热....4.应用:熔化吸热,可使周围物体温度下降例如:冰棒解暑,冰袋降温5.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盐或白糖溶解于水中,属于溶化现象不属于物态变化实验中的注意事项a.安装器材:从下往上安装b.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c.水浴加热:可使海波受热均匀d.过程中搅拌器要不断的搅拌e.注意温度计的使用规范f.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用灯盖盖灭酒精灯6.海波熔化实验AB:固态,温度升高BC:固液共存态,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D:液态,温度升高7.蜡烛熔化实验温度升高,蜡烛状态:固态→软→稀→液态三、物质分类1.固体分类:①晶体②非晶体2.晶体(1)定义:具有特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质(2)熔化条件:a达到熔点(两个条件缺一不可)b持续吸热(3)熔化特点:a 状态:固态→固液共存态→液态b 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典型晶体:晶体的熔化曲线(1)定义:没有特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质(2)熔化条件:不断吸热(3)特点:没有熔点,没有固液共存态(4)状态:固态→软→稀→液态(5)典型非晶体:四、凝固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熔化的逆过程)2.条件:持续放热3.特点:(1)凝固与熔化是互逆过程,一切相反(2)同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同一温度!.....4.凝固图像非晶体的熔化曲线河水结冰蜂蜜结晶铁水铸造铁文黄老师yyds。
专题 熔化和凝固【四大题型】-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举一反三系列(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3.2 熔化和凝固【四大题型】【人教版】【题型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现象】....................................................................................................................... 【题型2 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题型3 实验探究】................................................................................................................................................... 【题型4 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现象】1定义: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凝固是放热的。
水形成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2熔点:晶体熔化的温度称为熔点。
3凝固点:液体凝固成固体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同一物质的凝固点等于熔点。
4用途:超市采用冰融法保鲜荔枝和虾仁。
5凝固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
(2)它在散发热量。
6压力对熔点的影响如下晶体的熔点不是固定的,压力的变化会对物质的熔点产生一定的影响。
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熔化★ 6 616二凝固★ 2 2一、熔化:1.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特点:吸收热量;(或者:遇到高温物体,从高温物体那里吸收热量)3.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的物质;例如:金属、海波、冰、石英水晶;(2)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的物质;例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非晶体是没有熔点的)5.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6.常见融化现象:冰融化成水、蜡烛燃烧时滴泪、铸造金属构件将金属熔化成液态;【例题1】谚语“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中,雪水化成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凝固 C.凝华 D.熔化【答案】D【解析】解:雪化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
故选:D。
【变式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雪的消融 B.雾凇的形成 C.云海的形成 D.白雾的消散【答案】A【解析】解:A、冰雪的消融是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故A符合题意;B、雾凇的形成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故B不符合题意;C、云海的形成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D、白雾的消散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题2】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其温度保持在()A.100℃B.37℃C.20℃D.0℃【答案】D【解析】解:冰是晶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是0℃。
故选:D。
【变式2】雪天为了使积雪尽快熔化,环卫工人在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A.盐使积雪的熔点降低B.盐使积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C.盐使积雪的熔点升高D.撒盐后的雪不再属于晶体,不需要达到熔点就可以熔化【答案】A【解析】解:寒冷的冬季,空气温度低于雪的熔点,为了使雪尽快熔化,向积雪撒盐,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积雪上洒盐水相当于掺杂质,使雪的熔点降低,从而使积雪熔化,交通方便,故A正确。
沪粤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说课稿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物质在升高温度时的熔化和在降低温度时的凝固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及其实验观察。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和材料:试管、水浴、盛水容器、蜡烛、冰块、铁块等。
2.教学PPT:准备一份内容详细且图文并茂的教学PPT。
3.教辅资料:备一些相关实验过程图、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的解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老师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问引入本课的话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吗?有什么例子可以举出来?学生可能会提到融化冰块、熔化蜡烛等例子。
2. 实验引入(约10分钟)•老师:通过一组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物质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变化。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熔化实验。
老师将一根蜡烛点燃,并将试管倒立插入水中,保持试管底部不接触水,等待蜡烛熔化。
•老师:观察一下,蜡烛变成了液体,这就是熔化的过程。
蜡烛的固体变成了液体。
接着,将试管取出,放入水中迅速冷却。
•老师:现在,试管中的蜡烛又恢复成了固体,这就是凝固的过程。
蜡烛的液体变成了固体。
通过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3. 实验设计(约15分钟)•老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我们身边的材料和器材来设计一个能观察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设计。
•学生:我们可以用冰块和铁块来进行实验。
首先将冰块放入一个盛水容器中,放入水浴中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然后,将铁块放入冷水中,观察铁块的变化。
4. 实验操作和观察(约20分钟)学生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5. 实验数据分析和总结(约15分钟)•老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和记录到了什么现象和数据呢?学生逐组汇报实验数据。
七 上物理 第2章第7节 熔化和凝固
第7节熔化和凝固【要点梳理】要点一、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要点诠释:要点二、探究固体熔化的特点【高清课堂:《熔化凝固》】1.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石棉网、试管、温度计、火柴、搅拌器、三脚架、钟表2.实验药品:冰、蜡烛3.实验装置:4.实验内容:(1)观察冰熔化时的现象?(2)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冰的温度。
(3)当冰开始熔化后继续加热温度是否升高?如果停止加热还能继续熔化吗?(4)用记录的数据描点作图。
5t/min 0 0.5 1 1.5 2 ……T冰/℃冰的状态T蜡烛/℃蜡烛的状态6.冰、蜡烛熔化图象:7.分析论证:冰在熔化之前温度逐渐上升,到0℃时冰开始熔化,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在0℃不变,直到冰块全部熔化成0℃水后,继续吸热,水温上升。
冰的熔化曲线中平行于时间轴部分表示的意义:冰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平行于时间轴一段所对应的温度值,即为冰的熔点0℃。
要点诠释:(1)冰熔化过程中的特点:(2)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
(3)冰熔化的条件是: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要点三、熔点和凝固点1.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称为晶体。
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2)非晶体: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称为非晶体。
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2.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要点诠释:(1)有无熔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2)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物理过程晶体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有没有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吸收热量熔化图象凝固图象要点四、熔化、凝固的应用1.熔化吸热:晶体熔化时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加热,停止加热,熔化马上停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240
220
B
200
180A 1 2
C
34 5
甲
D乙
时间/分
67
(2)晶体温度升高的是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 AB段处于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液体 状态,吸热的是 AB、BC、CD 段。
复习——温度计的使用
熔化
海波熔化过程记录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2 56
温度/℃ 55
怎样作图?
50
1.描点
2.用光滑曲线连接各点
45
40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熔化
石蜡熔化过程记录
三要
1、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 全部浸没 在被测液体中。 2、要待示数稳定 后再读数。 3、视线要与温度计中_液___柱__的__液___面__相__平___。
三不
1、不能碰到容器底。 2、不能碰到容器壁。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
熔化和凝 固
初二物理组
物态变化
水都能以什 么状态存在于我 们的自然中呢?
物态变化
气态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 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熔化和凝固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生活中有哪些熔化和凝固的现象呢?
熔化
物质的熔化有什么特点呢? 不同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又是怎样变化的 呢?
熔化 观察实验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四篇】
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四篇】一、温度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常考点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
⑵继续吸热。
②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①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初中物理资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熔化和凝固
2.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D ) A.铁、食盐、松香 B.铝、石蜡、玻璃 C.冰、沥青、松香 D.萘、水晶、食盐
3.海波的熔点是48摄氏度,所以48摄氏度的海波
( D)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
4.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C )
非晶体:物体在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 物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有:
晶体
冰 非晶体
石膏
水晶
金属
玻璃
蜂蜡
橡胶
塑料
几种晶体的熔点/ ℃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物质
金刚石
3550
钨
3410
纯铁
1535
各种钢 1300-1400
各种铸铁 1200左右
铜
1083
金 银 铝 铅 锡 海波
1064
冰
课堂练习
1.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金属,当手较潮湿 时,会发生粘手现象,好像手与金属表面之间有一层胶, 而在同样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金属的温度较木头低,而产生金属吸引皮肤的感 觉
B.木头的温度比金属高,皮肤感觉不出粘手 C.手上的水凝固,产生极薄的冰,将手粘在金属上 D.这只是人的一种错觉
(4)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温度/℃
松香熔化的特点: 不断吸热,温度持 续上升。
熔化曲线分析:
时间/min
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不断吸收热量,温 度持续上升。
根据固体物质是否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把固体物 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目标】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和吸热放热过程【教学器材】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冰块、松香、水、火柴。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我们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状态的变化也属于热现象。
二、进行新课1.熔化和凝固教师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学生回答)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学生回答)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
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
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
除此之外,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
2.实验:观察冰块的熔化。
(1)讲述实验的做法将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冰块粉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冰块中。
把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将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待水温升至30℃以上时,用搅拌器不停地搅动,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冰块的温度,并观察冰块的状态。
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冰块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2)注意事项实验中,搅动必须不停地进行,以保证冰块受热均匀。
(3)待熔化过程完成后继续加热。
3.冰块的熔化曲线的分析(教师画出熔化曲线,请该组同学画在黑板上,图①)教师:大致形状如图所示。
我们将这一曲线分为AB、BC和CD三段,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
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冰块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答:AB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冰块是固态,温度升高)(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冰块开始熔化?(答:B点)(3)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冰块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冰块加热?(答: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冰块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
巨野县第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重难点40讲 第16讲 熔化和凝固含解析 新人教版
第16讲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2)定义: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
如固态变为液态,液态变为气态等。
2.熔化和凝固(1)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特点:熔化吸热。
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2)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特点:凝固放热。
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3.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定义:有(选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如海波、冰、各种金属等。
特点:熔化过程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2)非晶体定义:没有(选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如石蜡、玻璃、松香、沥青等。
特点:熔化过程不断吸热,温度升高。
4.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固定温度,晶体有(选填“有”或“没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选填“有”或“没有”)确定的熔点。
(2)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固定温度。
晶体有(选填“有”或“没有”)确定的凝固点,非晶体没有(选填“有”或“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注意:①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②晶体处于熔点状态下可能是固态、固液共存、液态。
③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都是吸热过程,凝固过程都是放热过程。
例1.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是()A.扫地时尘土飞扬B.洒在地上的水变化C.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D.高温下铁块变成铁水答案:A例2.说出下列物态变化过程(1)用铁水铸造成铁锅:态变成态;(2)钢锭变为钢水:态变成态;(3)把废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
答案:(1)液固(2)固液(3)固液固例3.夏天,久放在冰箱里的西瓜会变得很硬,刀都切不动,则西瓜在冰箱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溶化C.凝固D.融化答案:C5.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实验(1)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温度计、计时器、石棉网、搅拌器、试管。
(2)加热方法:水浴法(3)加热物质:海波、石蜡(4)实验装置:如右图(5)实验数据及图像:(6)实验结论:不同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不同,有的物质(例如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即有确定的熔化温度);有的物质(例如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即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一、背景与目的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熔化和凝固》。
这是物理课程中的一节重要课程,它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状态变化,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入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相关物理量如熔点、凝固点、潜热等的含义和测量方法,以及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课程内容的概述1. 熔化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实例引入熔化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固体转变为液体的过程。
阐述熔化过程中物质性质的变化和共价键、离子键的断裂特点。
2. 凝固的概念和特点:介绍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即液体转变为固体的过程。
阐述凝固过程中的物质性质变化和晶体结构形成的过程。
3. 熔点和凝固点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熔点和凝固点的定义,了解熔点与物质性质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
4. 潜热的概念:介绍潜热是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潜热的含义和测量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解:通过PPT展示相关概念和理论,详细讲解熔化和凝固的过程、熔点和凝固点的含义以及潜热的概念。
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熔化与凝固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物质状态的变化。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熔化与凝固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互动问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通过解答问题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熔化与凝固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熔点和凝固点的含义以及潜热的概念。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与凝固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物质状态的变化过程。
4.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熔化与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金属冶炼、冰淇淋的制作等。
5.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回答、再提问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6. 课程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熔化与凝固的实例。
冰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一、冰熔化实验把碎冰块放入烧杯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
记下这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杯中冰状态的变化,直到冰块全部熔化后2min为止.我做冰熔化的实验开始是严格按照课本装置用酒精灯给冰加热熔化,观察时发现冰块才有少数熔化时,温度计示数已明显高于0℃,原因是烧杯在酒精灯火焰的辐射下温度偏高,不正常。
后来,我不用酒精灯加热,直接在室温25℃的从图1可见:冰熔化过程中,虽然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由这个实验可见,课本中所说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实验一定要亲手做。
二、水凝固实验在冰格中倒水,水深3mm,放入冰箱中,每过10分钟取出来观察它的状态,并测量它的温度,直到全部结成冰后10分钟为止。
做。
依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温度—时间图像。
从图2可知,水凝固过程中,虽然持续放热,但温度不变,说明晶体熔液凝固时温度不变。
三、冰与水相互转化的条件例1: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冰能不能继续熔化?分析:正在熔化的冰是冰水混合物,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0℃的冰与0℃的房间温度相同,没有温度差,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因此冰不能继续熔化。
得到:冰熔化的两个条件:1、要达到熔点0℃,2、必须吸热说明:常见错误是认为晶体只要达到熔点就会熔化,却忽略了晶体熔化时要不断的吸收热量这一因素。
电视上在介绍我国南极考科队时,有这样一个镜头:科考队员在地面上捧了一大块冰,放入铝锅中加热,好久以后掀开锅盖,它还是一块冰,为什么?答:南极气温极低(年平均气温只有—56℃),冰的温度也是—56℃,这样冰加热后首先是升温,而不是熔化,要熔化必须到0℃。
反之,水结冰的两个条件:1、要达到凝固点;2、必须放热说明:水与冰相互转化的条件:1、要达到熔点(或凝固点),2、要吸热(或放热)四、水与冰冷却效果的比较例2、质量相等的0℃的水与0℃冰,谁冷却效果好,为什么?分析:0℃的水与0℃冰,温度相同,则冷热程度是一样的,因此冷却效果也相同,这就错了。
学情分析 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熔化和凝固》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生活中的水的三态变化被学生所熟知,但不同的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本节内容是有效学习其它物态变化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物质熔化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对学习其他知识有广泛的迁移作用,对理解科学探究和提高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特点:熔化和凝固现象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之一,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学生对物理研究方法已经比较熟悉,对探究热情比较高涨,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思想较为灵活.因此本节课教师应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创建让他们主动探索物理规律的环境和机会,以进一步培养他们学习上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节“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通过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特点和条件,学会猜想、设计实验表格、分析论证、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像、感悟科学方法。
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课后多动手设计小实验,多观察周围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对于熔化和凝固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只不过他们认为所有物质熔化和凝固都是一样的。
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不同.酒精灯和温度计的使用,学生已经过,本节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习惯。
三、总结基于本节课的授课体验,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要:(1)打造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教学。
认真备课,把知识输入设计的具有“启发性”和“吸引性”,让学生在自我预习的知识基础上,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利用所得知识提出新的相关问题。
(2)转变教学观念,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物态变化》 习题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新教材适用·人教版物理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熔化和凝固的现象与特点01知识管理1.物态变化概念: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________.2.熔化和凝固熔化: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熔化.注意:“熔化”和“溶化”是不同的,“熔化”是一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而“溶化”是表示一些物质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例如糖溶于水变成糖水.凝固: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凝固.晶体与非晶体:________的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为晶体;________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为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________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________形成晶体时的温度为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______的,不同的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说明:晶体在熔点时所处的状态有三种可能: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注意:有没有熔点是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标准.3.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特点: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_,但需要________热量;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液体在凝固成非晶体的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02基础题1.下列哪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A.蜡B.海波C.玻璃D.松香2.一尊“纪念第16届世界大会”巨型AIMS(国际马拉松和公路跑协会)标志雕塑,落户厦门环岛路会展中心旁.该雕塑用铜铸成,雕塑上除马拉松运动模型,还书写了AIMS相关简介和历届AIMS国际赛事等.在用铜块浇铸雕塑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凝固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3.在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从外界吸收热量B.温度降低,向外界放出热量C.温度升高,从外界吸收热量D.温度不变,向外界放出热量4.(常州中考)市场上有一种“55 ℃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 ℃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 )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5.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 )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B.水的温度比气温高C.水结冰时要放热D.水能供给蔬菜水分6.(昭通中考)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7.小丽在实验室中探究花生油的凝固规律时观察发现:花生油在降温过程中,当油温下降到12 ℃时,花生油中产生一些絮状物,油变得浑浊;在油温由12 ℃下降到4 ℃的过程中,花生油中絮状物逐渐变多,最终花生油变成固态.根据实验数据及现象分析可知:花生油属于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03中档题8.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金属,当手较潮湿时,会发生粘手现象,好像手与金属表面之间有一层胶,而在同样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的温度较木头低,而产生金属吸引皮肤的感觉B.木头的温度比金属高,皮肤感觉不出粘手的感觉C.手上的水凝固,产生极薄的冰,将手粘在金属上D.这只是人的一种错觉9.固态氢-259 ℃固态酒精-117 ℃固态水银-39 ℃金 1 064 ℃钢 1 300 ℃钨 3 410 ℃A.在-268B.白炽灯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40 ℃时不能使用10.下列事例中是为了防止熔化或凝固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A.夏天,吃冰棒解暑B.冬天,将水箱中的水放掉C.将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D.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11.(济宁中考)图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____________的物态变化.12.在图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________(填“会”或“不会”)熔化.04拓展题13.冰雕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有时冰雕作品也要在夏天或在气温较高的南方地区巡展,为了防止冰雕熔化,陈列冰雕作品的房间温度要足够低,但是每多降温1 ℃,制冷系统的耗电量就要增加很多.为了既不使冰雕熔化又能节约用电,房间温度控制的最佳数值是( )A.5 ℃B.1 ℃C.-5 ℃D.-10 ℃14.一天橘子林中的气温不断地下降,焦急万分的农场主等待着最新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说,晚上气温将继续下降,严寒的天气可能会毁掉一年的收获.农场主真想提前采摘,可是橘子还没有成熟.没有办法,农场主只好吩咐他的工人把长长的水管拖进来,对着橘子树喷水.随着气温的下降,水结成了冰.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些冰保住了橘子.冰怎么可能保温呢?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吗?第2课时熔化和凝固的图像及其应用01知识管理1.熔化图像及其应用晶体熔化:如图所示,图____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海波的熔点是____℃,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____热,但温度________.非晶体熔化:如图所示,图____是石蜡的熔化图像,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____热,且温度________.2.凝固图像及其应用晶体凝固:如图所示,图________是海波的凝固图像,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要不断地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非晶体凝固:如图所示,图____是石蜡的凝固图像,液体在凝固成非晶体的过程中,要不断地____热,且温度________.说明:判断图像是熔化还是凝固图像的关键是看温度是一个上升的趋势还是一个下降的趋势,上升趋势的为熔化图像,而下降趋势的为凝固图像.02基础题1.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关于从图像中获得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2.(海南中考)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3.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像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像表示的是熔化过程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像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像表示的是凝固过程4.(桂林中考)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________(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第4题图第5题图5.(铜仁中考)如图所示是晶体在加热过程中时间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在BC段晶体处于________态,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min.6.(荆州中考)俊杰同学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2)根据实验数据,俊杰绘出了熔化图像丙,由图像可知,此固体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D段物体处于________态.03中档题7.(随州中考)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如图甲所示),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温度—加热时间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 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8.(广安中考)如表为小红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释下列问题: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温度/℃-4 -3 -2 -1 0 0 0 0 0 1 2 3 4(1)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3)温度为3 ℃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9.如图所示是A种物质熔化温度—时间的坐标图,请在坐标图中画出熔化过程的完整图像:A为晶体,从第5 min 开始熔化,在第8 min时,这种晶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到第10 min后,此物质处于液态,在80 ℃时开始熔化.A 物质初温为20 ℃.10.小莉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莉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她向水中撒盐,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莉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盐水的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图像(如图甲).甲乙(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________min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_______min;(2)凝固点为________,实验证实了小莉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盐水凝固点变________(填“高”或“低”);(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填“变多”“变少”或“不变”).04拓展题11.(梅州中考)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 ℃,酒精的凝固点为-117 ℃).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 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下表中.时间/min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温度/℃4 2 0 -2 -4 -6 -6 -6 -6 -6 -8状态液液液液液液固、液固、液固、液固、液固固(1)当实验进行到22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A”“B”或“C”),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________℃;(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_______℃,当实验进行到17 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态;(3)由上表可知此该混合液属于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4)在水中掺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__(填“高”或“低”).由以上分析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________(填“越高”“越低”或“不变”).参考答案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熔化和凝固的现象与特点知识管理1.固态液态气态物态变化 2.固态液态液态固态有固定没有固定晶体液体凝固相同一般不同 3.不变吸收放出不变吸收升高放出降低基础题1.B 2.C 3.D 4.D 5.C 6.熔化放出7.非晶体中档题8.C9.C10.B11.凝固、熔化12.不会拓展题13.C14.一般来说,当环境的温度在0 ℃左右时,水果是不会冻坏的,水的凝固点是0 ℃,并且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向林中喷洒大量水后,当温度降低时,由于水要凝固,同时向外放出热量,所以林中的气温不会降得太低,从而使橘子没被冻坏.第2课时熔化和凝固的图像及其应用知识管理1.甲48吸不变乙吸升高 2.甲放不变乙放降低基础题1.B 2.D 3.B 4.A80 5.0固液共存4 6.(1)36(2)晶体不变液中档题7.A8.(1)晶体(2)0(3)液9.10.(1)1010(2)-2 ℃低(3)变多拓展题11.(1)B-11(2)-6固液共存(3)晶体(4)低越低。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比0℃的水效果好,原因是
。
由于0℃的冰融化时要吸热、温度 保持不变,直到所有冰全都变成0℃ 的水,再吸热温度才升高。所以用等 质量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好。
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 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并解释原因:
物质 固态 名称 水银
金
铜
钢
钨
固态 氢
熔点 -39 1064 1083 1300 3410 -259
(1)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融化; (2)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融化; (3)水银温度计在-40 ℃时已失效,不能使 用;
(4)在-265 ℃时,氢气是固态。
谢谢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3探究融化和凝固的特点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自然界的物质以那些形态存在?
固态
液态
气态
融化:固态 吸热 液态 凝固:液态放热 固态
一不 样同 吗物 ?质
的 融 化 规 律
冰的融化
融化始: 固态 融化中: 固液共存 融化末: 液态
冰淇凌的融化
融化始: 固态 融化中: 粘稠态 融化末: 液态
2、松香: 融化时没有一定的融化温度 (融化时先软后稀,温度升高)
(融化的逆过程)
几种晶体的熔点/ ℃
物质 熔点
金刚石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0
钨
3410
纯铁
1535
各种钢 1300-1400
各种铸铁 1200左右
铜
1083
物质
金 银 铝 铅 锡
硫代硫酸钠
熔点 物质
1064
冰
962 固态水银
660 固态酒精
327 固态氮
232 固态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 48 化 47 图 46 像 45
44 43
.. . . ..
. .42
41 40
随着不断加热,蜡 的温度(升高),在
此过程中,松香 (变软、)变,稀最后 熔化为液体。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min
整理ppt
11
海波的熔化图象
t/℃
FG
H
0
t/min
0
t/min
凝固点:液体在凝固成晶体过程中保
持不变的温度
非晶液体凝固的特点:放热,温度下降
晶液体的凝固特点: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晶液体的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放热整理ppt
非晶体凝固的条件:放热
15
对于同一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基本概念: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熔化过程吸热
钨 3410 钢 1515 铜 1083 金 1064
银 962 铝 660 铅 328 锡 232
奈 80 海波 48 冰0 固态水银 -39
固态酒精 -117 固态氮 -210 固态氧 -218 固态氢 -259
讨论:1、能否用铝制的容器熔化铜或锡?
2、在南极考察站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吗?
(南极最低气温-94.整3理℃ppt )
19
1、纯铁的熔点是1535℃,液态纯铁的凝固点(1535)℃,俗
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过程要(吸热)。
2、如图某晶体溶液的凝固图象,A t/℃ B段表示物质处于(液)态,在此过 程中物质(放)热,温度( 降低); 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温
度(不变);物质的状态由( 液 )态 变为(固)态,这时的温度叫该物质 0 的( 凝固点)。
海 波 的 熔 化 图 像
t/℃
53
. 52 . 51 . 50 . 49 . . . . . 48 . 47 . 46 . 45 . 44 . 43 .42
.41
40
0 1 2 3 4 5 整6 理7ppt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min10
t/℃
.
53
52
蜡 51 的 50
(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相同 ,不同物质的 熔点 不同 。
(3)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点击)
整理ppt
17
1、某同学用一种物质做熔化实验,当物质的温度达到75 时,每隔 1min纪录一次温度,得到下列数据75℃、77℃、79℃、80.5℃、 80.5 ℃、80.5℃ 、80.5 ℃、 82℃、84℃ ,据此可知该物质晶是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
固晶体
各种金属等
体
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的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分
没有固定熔点的固体。
类 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蜡、松香、沥青、玻璃等
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温度升高 非晶体熔化的条件:吸热
整理ppt
14
晶体(海波)的凝固图像
t/℃
非晶体(蜡)的凝固图象
t/℃
E
液态
48
固液共存 固态
4.3 探究凝固和融化的特点
整理ppt
1
1.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 回到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不清,但 过一段时间又会变清晰,这是由于室内的水蒸
温 气先在镜片上遇冷__液___化_____成小水珠后又发 故 生__汽___化_____所导致的现象。
知 2、下列现象是汽化现象的是( B ) 新 A、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
整理ppt
6
铁架台
加热的固体有:冰 整理ppt
温度计 试管 烧杯 石棉网 酒精灯
7
整理ppt
8
整理ppt
9
从实验现象及描绘出的图像容易看出,海波经过缓慢加热,
温度逐渐( ),上当升温度达到( ),海4波8℃开始熔化。在熔 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 ),直到 (不变 )后,温度完才全继熔续化上升。
B、夏天洗过的衣服 C、冰棍融化了 D、冬天窗玻璃上出现了水珠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那么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又ຫໍສະໝຸດ 什么?整理ppt2
蜡 由 固 态 变 为 液 态
整理ppt
3
铁、钢由固态 变为液态
整理ppt
4
1.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 固态 熔化(melting)。
A C
B
(第2题)
D t/min
3.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这种说法正确吗?试分析
整理ppt
20
4.某同学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 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蜡的熔化图象
t/℃
D
固液共存 液态
48
BC
固态
A
0
t/min
0
t/min
熔点特点:固体在熔化过程中, 保持不变的温度。
蜡熔化的条件:吸热
海波的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海波的熔化特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整理。ppt
12
晶体
非晶体
整理ppt
13
有固定熔点的固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食盐、奈、石英、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固过程放热 (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凝固点:液体凝固晶体时的温度。
(5)固体
晶体: 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整理ppt
16
基本规律:
(1)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 温度到达熔点
,
二是
继续吸热
。
(2)晶体凝固的条件:一是温度到达凝固点 二是继续放热。
2、下列自然现象中,通过熔化形成的是( A )
A.春天河里的冰雪化成了水 B.夏天清晨,花叶上的露水
C.秋天,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3、给冰水混合物缓慢加热,当冰未熔化之前,水的温度(等于)0℃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 AB段表示海波是( )态固,处于
熔 凝 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滴等。 化固
液态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 做凝固(solidification)。
气态
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 凝固成火山岩等。
整理ppt
5
例子:说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1、冰棒化成水:熔化 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固 3、把废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
先熔化再凝固
温度/℃
( 吸)热过程中。BC段处于( )过
B
C
程中熔在化这个过程中海波( )热量, 温度吸(收 ),CD段海波48处℃于( )
48
态。在48℃时液海波的状态是
(
)。
0
A4
9
可能是固态、固液并存、液态 整理ppt
D
时间/min
18
在1.013×105Pa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凝固 点)
(单位: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