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精选5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精选5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1一、说教材《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辨别出这四种平面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感知这四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辨认。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二、说教法学法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所以这节课我将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释疑、训练检测”四环节教学模式呈现教学内容。

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学习。

三、说教学流程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通过课件出示一个由一些立体图形拼成的机器人,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做好准备。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达到新课标强调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的目的,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1、帮新朋友取名2、给新朋友找家在这个环节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亲自体验从体上找面,体会面在体上。

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知道面都是平的。

最新整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最新整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篇二】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

2、教材简析: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

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3、教学目标:⑴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⑵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⑶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⑷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4、教学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5、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关于教法: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

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最新版小学数学说课稿7篇(精选)

最新版小学数学说课稿7篇(精选)

最新版小学数学说课稿7篇(精选)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最新版小学数学说课稿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最新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用数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中的一个新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19页的例3。

2、教材分析:用数学不是孤立专项的训练,而是分散于新教材的各个单元,其目的在于让数学更加紧密的联系实际生活。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用加法减解答问题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事实上,用数学目的是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综合提升,同时也是为后面文字叙述式的用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在设计时,力求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社会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立了如下所述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问题的含义。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感悟数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并掌握问题的含义并提出问题三、教具的准备由于一年级孩子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形象思维占主导,我特意设计了动画课件,让课堂充满趣味性和多变性。

四、课时安排本节课我安排1课时,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一是给出条件问题完备的应用问题,借助情景图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知道什么是问题;二是给出明确的信息,数据,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理解意义进行计算;三是由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数学(北京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理解图形》第一课时。

教科书第75-76页的内容。

2、教材简析《理解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一册理解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理解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二、说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操作,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初步理解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水平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点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说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初步理解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四、说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五、说教学过程(一)说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图形,你还理解么?看课件说名字。

再看桌面的立体图形,说给大家听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立体图形?规范语言:我手里拿的立体图形是长方体。

刚才大家认得都很清楚,记忆力真不错!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在图形的大家庭里,除了立体图形,还有另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理解这些平面图形。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再让学生理解和了解立体图形,丰富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感性理解。

还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体会图形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感知“面”在“体”上(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就藏在你的立体图形上,它的某一个面就是平面图形,请你找一找、摸一摸,赶快行动吧!(2)汇报交流。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7、6》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7、6》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7、6》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7、6》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且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还处在基础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图片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他们对于计算的熟练程度还不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图片和实例的运用,以及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让学生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二是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三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因为这部分内容涉及到减法运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引导发现法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计算方法;实践操作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

2.新课讲解: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计算方法,并进行讲解。

3.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202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下册《找规律》说课稿(四篇)

202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下册《找规律》说课稿(四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找规律》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找规律”作为新单元的第一课,非常重要。

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会造成阻碍。

二、说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知道下一个物体。

2.观察主题图,认识规律同时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通过涂色,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生活中的规律美。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会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具、学具】:课件、星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若干五、说学情首先是学生对于规律已有初步的感知基础。

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已经多多少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把它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也就是说《找规律》内容是孩子初次正式接触,怎样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索、领悟、创造规律,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再者是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焕散但其又很活泼,思维很灵活。

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心理特点扬长避短地进行教学,是我教学设计的重点。

六、说教法、学法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游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游戏、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重点内容的处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23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3篇

2023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3篇

2023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3篇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1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10的认识》。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分析: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

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情感。

3、教学重点:掌握10的数概念和10的组成,体验数学在身边。

4、教学难点:熟练掌握10的组成。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二、说教法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10,建立数感。

2、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规律,本课的教学从直观到数学抽象,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

三、说学法注意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整节课以小朋友们为国庆节学校所举办的活动而积极准备为主线,贯穿始终。

通过多媒体形、声、色、动的功能,吸引并引导孩子们在教学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魅力。

同时增进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

(一)创设情境,引出“10”国庆节即将来临,学校为庆祝祖国的生日要举办放飞和平鸽的仪式。

一3班的老师和同学正在为活动而做准备,一起去看看!——出示主题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创设的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二)观察、操作,认识“10”1、引导观察从主题图发现了什么?并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周长,还有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辨认这五种图形;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

针对这种情况,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五、说教学过程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三棱柱,并提出问题一: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朋友吗?我想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这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应该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这里我要简要的介绍一下。

提出问题二:今天我们来这里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要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它的名字,还想知道它长得怎么样等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024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八篇

2024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八篇

2024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八篇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1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81页例一及82页做一做的第一题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认识的是要求学生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读、会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重点:会读、会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说教法学法】1、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的心理特点,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采用了愉快教学法,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同时还采用了动手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学会看时间。

2、为了更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3、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设疑导入1、利用学生熟悉的孙捂空给他们带来谜语,让学生猜出闹钟,激发学生兴趣,接着课件出示各种造型的钟表,并提问:小朋友你们也想设计出这么漂亮的钟表吗?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营造了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氛围。

接着,我继续激励学生,要想设计更漂亮的、美观的钟表,先要学会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2、设疑:,那么小朋友现在是几点了呢?面对课件上的钟面的时间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那么学生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我要学”的冲动。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十几减9》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十几减9》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十几减9》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

2、要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会用十几减9的一般方法(或破十、或做减想加)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难点: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小圆片若干、小棒3捆。

四、说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同学们,下面这些题你会计算吗?9+2=9+4=9+8=9+7=二、学习新课教学例1。

提问:小丑带了许多气球,数一数有几个。

过了一会儿,小丑卖了一些气球并问:卖了几个?课件显示文字:有15个气球,卖了9个。

这时提问:还有几个?(通过观察感知,解决问题)(1)还有几个气球?你是怎么想的?请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2)小组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15-9=。

(3)15减9该怎样计算呢?摆一摆,算一算,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看哪个同学能想出不同的方法。

教师巡视。

(4)汇报:15减9等于几?你们是怎么想的?①点数得出结果,一个一个地数出还有6个气球。

②想加算减,根据9+6=15,便知道15-9=6,所以还剩6个气球。

③用“破十法”算。

先用15中的10减去9,等于1,再把1和15中的另一部分5合起来就是6,所以15-9=6,还有6个气球。

教师:还有哪组跟他们的方法不一样?请你到讲台上来摆一摆。

刚才我们是先从10个圆片中去掉9个,还剩1个(板书:10-9=1),再把1个圆片和5个圆片合起来,是6个(板书:1+5=6)。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说课稿2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说课稿2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二)是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图形》(一)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能够区分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学生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和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提高空间想象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深入认识和理解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形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学的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四种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3.教学互动: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

【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量的类型题。

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学习兴趣。

优秀的⽼师往往都有⾃⼰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种魅⼒。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题⽬是《⼩兔请客》,《⼩兔请客》选⾃北师⼤数学教材⼀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的第⼀个内容,这节课是在学⽣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整⼗数加减整⼗数的⼀节课,本节课从学⽣感兴趣的⼩兔请客这⼀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学习掌握计算的⽅法理解算理。

这节课为学⽣继续学习加减法计算起着重要的铺垫作⽤。

⼆、说教学⽬标 1、让学⽣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整⼗数加、减整⼗数的计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认识加减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探索并掌握整⼗数加减整⼗数的计算⽅法、理解算理则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在实际情境中通过动⼿操作,进⼀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三维⽬标?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记忆和模仿,⽽要动⼿操作,⾃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才是学习的重要⽅式,本节课根据教材特点和学⽣年龄特征我运⽤多媒体,采⽤实际操作的教学⽅法,让学⽣在直接感触的基础上,体会算理,掌握多样的计算⽅法,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具体设计了以下环节: 温故、知新、巩固、拓展,体现了我校“⼀⼆三四”教学模式中的四个步骤,从复习到作业的布置展⽰了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环节。

五、说教学程序 引⼊情境、仔细观察、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式解答、进⾏⼩结这样⼀个流程完成知新这个环节。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三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三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三篇【导语】说课就是教师论述在课堂教学中做什么、怎么做、为何这样做的教学研究活动。

说课之前一样要事先写出说课稿。

从性质来看,说课具有说理性、科研型、工具性和交换性等特点。

说课主要由说课者、说课内容、说课方法和听评者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相干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一、说教材新教材更关注学生的体会与爱好,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

另外新教材以发展人文精神为主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导向,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总把所要学习的知识渗透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入境生情,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样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侧重要的作用。

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已掌控的100之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之内数的概念的知道,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控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

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

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聚沙成塔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成心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

另外,新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控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人教版(优质17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人教版(优质17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人教版(优质17篇)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和分类思维,使文章更加条理清晰。

此外,对于长度较长的文章,还可以在提纲中标注一些要点和重点段落。

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用的提纲结构,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一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第一课时的内容。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以及电子白板的应用,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本课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科书主要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了两个小朋友做“石头、剪子、布,发口令做动作”的游戏,从而引出“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呢?”的问题讨论。

通过让学生借助日常的生活经验,充分感知“前后、上下、左右”方位词,并能够运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1、六、七岁的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这些方位词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其中对“前后、上下”的经验较为丰富,理解和区分则比较容易,但对“左右”不一定能准确的加以判断。

2、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时,我主要以游戏活动的形式为主,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式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经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目标。

1、教学重点: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及教学重难点的设定,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在活动过程中,学会辨别“左右”这两个方位,并能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位置。

2、通过让学生指一指、做一做、说一说、贴一贴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023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模板集锦6篇

2023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模板集锦6篇

2023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模板集锦6篇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这节课的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40页的内容。

《比多少》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的比较打下基础。

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及生活中的广泛用铺路。

二、教法学法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基于以上的知识,并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感知100以内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概括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4.情感目标:激活学生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主观需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以上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形成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过程分四层次:导入、新课、练习、总结.1.导入部分:猜班级人数:“我班级的人数比40多、比45少”,谁能猜一猜我班有多少人?通过猜数,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新课部分现在科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的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针对这样的认识以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本环节我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实践等方法探索新知,具体设计如下:课件出示鱼缸图(花金鱼15条、黑金鱼10条)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之中的一个词来描述二者之间的数量的多少关系。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教材内容:教材第52、第53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第1、第2题。

教材列举生活中购物、购门票、存钱等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说明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花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材全面出示我国发行的小面值人民币的品种,让学生对我国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说明这些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主导地位,进一步学习分类的方法,接着通过等价的换钱游戏,使学生知道:①人民币的单位有元和角,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②以角为单位的两种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币值。

一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有部分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实际生活中早已接触过,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而且,学生对人民币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对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有感性的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有购买的经验,但是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欠灵活。

因此,在识别人民币时,采取对比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识别人民币,不但可以看颜色、大小、图案等,最关键的还在于让学生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取币、付币、找币的购物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三、说教学重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模拟钱币。

四、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学前准备老师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的数学课,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教材。

本册书共分为八个单元,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10,20以内的加减法,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空间与图形,统计,数学智趣题和数学广角。

本册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字0~10的认识,加减法运算,以及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但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空间与图形等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空间与图形等基本概念。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分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趣味性的数学故事或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等方法,自主探究数学知识。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查漏补缺。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说课稿(共三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说课稿(共三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说课稿(一)一、说教材《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在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本节课中,通过生活情境图,引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并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加强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间的迁移能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对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三、说教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的知识,经历探索过程。

情景教学法、操作实验法、发现法成为了我本节课的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说学法一年级的孩子在数学学习中更喜欢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和形象具体的直观操作,用丰富多彩的游戏能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更能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孩子们在这节课中将通过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情景引入激发兴趣(2)操作实践探索算法(3)自主尝试发散思维(4)拓展练习,总结全课。

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激励因素,让孩子明确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以此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动机。

2024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9篇

2024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9篇

2024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9篇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1(约5228字)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可见,综合实践活动十分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在此理念的主导下,我设计了《小小商店》这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也就是课本第86--87页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只有一个知识点:就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教材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背景,采用现场模拟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商店的真实情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扮演售货员与顾客,用对话形式提出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前面几个单元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

在商店的中间,教材设计了一些与活动有关的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是人民币的计算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学生逆思考,第三个问题的开放性比较大,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解决。

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教材还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说教材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在活动中懂得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付款方式的多样性。

”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我以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为指导思想,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和品德三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人教数学一年级下《位置:上下 》说课稿(三篇)

人教数学一年级下《位置:上下 》说课稿(三篇)

一、位置:上下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第一课时:上下。

教材简析:本单元是通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属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第一学段。

本节内容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有关“位置”内容的起始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及描述事物的方法,会用“上下”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体会“上下”位置的相对性,进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体验物体“上、下”位置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表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说教法与学法设计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获得相关体验,不能把“上下”作为单纯的知识点来讲授,而要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体验和理解。

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及本节课学习素材的特点,将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既能选择灵活的教法,又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一、创设情境与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统一。

本节课根据低年龄学生的特点,创设“闯关夺宝”的游戏大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数学好玩。

创设的每一个关卡结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小情境中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如:“打开智慧门”通过让学生猜测通向宝藏的大门,引导学生体会在说清物体位置时参照物的重要性。

通过引导观察南京长江大桥图,让学生能直观地理解三种交通工具“上下”的位置关系,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1
2
一、说教材
3
1、教学内容:
4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
5
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2页的内容。

6
2、教材编排的作用和意义: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学习
7
8
的内容,以100以内数数为延伸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整9
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桥梁。

3、教学目标:
10
11
(1)通过课件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理解、归纳,掌握比12
较数大小的方法。

13
(2)初步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14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5
理解、掌握100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二、说教法:
16
17
1、情景教学法
18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
19
经验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因此,20
课堂上我以让学生先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发现问题,尝试通过小21
组讨论来完成,教师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适时点拨,同时展示他22
们的自学成果,并给予肯定,教师点拨的是学生想不到的或想不全的,如果学23
生懂的或理解的教师不说或少说。

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24
2、引导探索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教新知识用引导探
25
26
究法,给学生自主探索,相互学习,由会的带动不会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27
助学习,先学兵团教的方法,使学生对知识产生直观的认识,产生亲切感,萌28
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

29
三、说学法
30
为了更好发挥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数一数,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大胆地思考
31
32
和表达,互学来获得知识的经验。

33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34
35
1、先由复习,由简入深,激活课堂气氛,循循序渐进揭示课题。

36
2、出示课件,进入新课。

37
(二)师生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38
出示例5 (两位数比较大小)同样让学生先尝试做,后通过讨论
39
找到两位数比较的方法,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在这里教师让学生先试着观察,探索自已的发现,并说一说,
40
41
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在新课程的指出,数学学42
习内容应当以现实为意义,富有情趣的亲切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43
展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欲望。

]
44
(三)巧固新知
45
关于本节教学内容的练习,出示两道关于本课的练习来检测学生
46
的学习成果,先让学生看、想、说,师生共同订正。

47
[通过练习当堂测评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管程
48
度,让老师心里有个数做好下一节的教学与辅导。

]
(四)总结收获
49
50
让学生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举手汇报。

交给学生儿歌。

51
[目的是让学生观察、思考、感知、表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
52
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了学生学习过53
程以及学习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