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教案

合集下载

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自读文本《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课件

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自读文本《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课件

(2)露流 泄露 露. .( (llòù) u) (4)重推 重.重 叠.( (zchhòónngg) )
2.语境辨析法 (5)司机紧急刹.(shā)车的刹.(chà)那间不但保全了几十条生命,更彰显了一种 强烈的责任意识。
(6)对同样一份差.(chāi)事,不同的人做事的态度有差.(chā)别,取得的效果也 参差.(cī)不齐。
第 2 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1)成 污jzìì((绩渍)) zhài(债)务
(2)k和āix(ié揩()谐油) kǎi(楷)书
悲chà(诧) (3)叱zhà(咤)
chà(姹)紫嫣红
虚miǎn(缅) (4)沉miǎn(湎)
miǎn(腼)腆
第 3 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胜地·圣地 两者读音相同,词性相同。 “胜地”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圣地”主要有两种意义,一种指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 地方;一种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
(3)淡泊·淡薄 两者读音相同。淡泊:不追求名利。淡薄:①(感情、兴趣等)不浓厚;②(印 象)因淡忘而模糊。 ①“株洲高架桥垮塌”事件,反映出某些政府领导对建筑行业缺乏监管, 也反映出某些建筑行业因“追求速度”而淡薄(淡泊/淡薄)了产品质量意识。 ②《羊城晚报》12 月 6 日报道:杨国强不忘感恩,淡泊(淡泊/淡薄)名利渗 进碧桂园“血液”






自读文本



段 二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本课话题 ——淡泊之美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文艺境界的广大,和人生同其广大;它的深邃,和人生同其深邃。这是多 么丰富、充实!孟子曰:“充实之谓美。”这话当作如是观。 然而它又需超凡入圣,独立于万象之表,凭它独创的形相,范铸一个世界, 冰清玉洁,脱尽尘滓,这又是何等的空灵?

论艺术的空灵与充实PPT教学课件

论艺术的空灵与充实PPT教学课件
论艺术的空灵与充实

2020/12/09
1
踏花归来马蹄香 齐白石的虾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2020/12/09
2
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宗教
艺术
哲学



深厚热情 →生命的真谛←深隽的人生智 的灌溉 →宇宙的奥境← 慧宇宙观念
2020/12/09
3
“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 在全文中的作用
9
PPT精品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0
初学写词的人要追求“心灵空间”,一个 能让作者藉以寄托感慨、让接受者藉以发 挥自由联想的虚拟空间。这样能寄托作者 的美感,弥补技巧上的不足.对具有一定 经验的创作者来说,其审美感受能随物而发, 所以不需刻意寄托深意,情思与意象融合会 自动形成强大的感发力量,使人“精力弥 满”.
2020/12/09
风乍起,吹皱一 心情
池春水
和春天有关的柔
情蜜意
……
2020/12/09
6
文字空灵
昔我往矣,杨柳依 依;今我来思,雨 雪霏霏.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 风无力百花残.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 迢不断如春水.
内容充实
依依不舍如杨柳缠 绵
心情不好,连百花 也失去了神采.
离别的愁绪如春水 一样绵长不绝
全文的总纲,总结上文,领起下文.
2020/12/09
4
“空灵”与“充实”的关系
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形式空灵,内容充实 言约意丰,言近旨远
形式可以空灵也可以充实,但内容一定要 充实
2020/12/09
5
文字空灵
内容充实
红杏枝头春意闹 春天到来的热闹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学习活动一”第2题提 示
“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是《论文艺的空灵 与充实》一文的纲,空灵与充实的关系是文章的核心所在, 也是文艺创作的重要问题。
形同字辨析
偕(xié)白头偕老 谐(xié)谐和
隽(juàn)隽永 携(xié)携手
罔(wăng)罔替—不更换,不废除 惘(wăng)惘然—失意的样子
鲂(fáng)鲂鮄 舫(făng)画舫
词义辨析
清静:安静不嘈杂。如:环境清静。 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
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景象,对象多是感人场面。 情境:指境地,境况。
文章结构示意图 总述: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 具体谈论“空灵” 具体谈论“充实”
作者在文中体现的部分观点
1、作者认为,空灵与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充实”的内 涵是广大、深邃、丰富;“空灵”的内涵是冰清玉洁、脱尽尘滓
2、作者认为,艺术心灵诞生于“静照”,“静照”的起点在 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灵气往来是美感诞 生的时候。空灵的形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靠外部条件造成的 “隔”;二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即精神的淡泊,这是艺术空 灵化的基本条件。
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 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白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 《美学散步》《艺境》等。
字的读音
深隽(juà n) 造诣(yì) 深筱(xiăo) 腥气(xīng) 心襟(jīn) 啼(tí)笑
深邃(suì) 鲂(fá ng)鲤 寂寥(liá o) 范铸(zhù ) 罔(wăng)识 叶燮(xiè )
3、作者认为,艺术作品的美源于作家人生境界、生活经验的 充实和情感的丰富。内容充实的作品充满了“沉痛超迈深邃热烈的 人生情调与宇宙情调”,给人以感动。

高中语文:44《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课件鲁教必修4

高中语文:44《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课件鲁教必修4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典雅》
解说 “典雅”是对浮薄、卑俗说的。这种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作品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真挚的,而不是浮滑的;通过诗语中所表露的态度是端庄的,而不是轻薄的。 这一品,开头四句描绘的是“佳士”们“赏雨”的典雅情境。人有赏雨的闲情,在古人来说,确乎算得有雅兴。而论赏雨的人,是佳士;论赏雨的地方,是修竹掩映的茅屋;论赏雨的举动,是玉壶美酒自斟酌。统治阶级士大夫们的所谓“雅”,的确被作者传神地表达出来了。 中四句仍是描绘典雅的情境的。小雨初晴,白云冉冉地飘动,鸟儿在枝头追逐,人却枕琴而眠,仰看飞瀑——不用说,这境地是幽雅的,人也是所谓雅士。 末四句说,雅士对良辰美景淡泊如菊,因而他的诗写来也典雅可读。 总观全品,可知司空图把典雅与淡泊联系在一起,以为典雅必然淡泊。如果典雅而不淡泊,他认为,那便不免浮薄、卑俗。显然,这与作者一味宣扬逃避现实的思想是一脉相通的。我们认为,典雅而淡泊的作品固然是有的;但典雅而不淡泊的作品也是有的。如刘勰就指出:“张衡《应间》,密而兼雅。”(《文心雕龙·诠赋》)“孟坚《两都》,明绚以雅赡。”这就可以看出,认为典雅而必然淡泊,是司空图的颇不全面的看法。 论文学作品的雅不雅,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看法。司空图在这里所谈的雅,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士大夫式的有隐逸风味的雅,是帮闲文人心目的中的雅。如果我们今天也要谈雅,我想这雅总该雅得能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才好。
遇之匪深, 即之愈稀
《二十四诗品*冲淡》
译文 冲淡的人,常常默无一言,心灵却多么微妙。他吮吸着太和之气,与独鹤一道在太空中任竟逍遥。 温和的春风掀动着衣襟,又轻轻地拂过门前的竹梢,余韵袅袅—多么冲淡的境界啊!如能把这境界载入诗篇,那该多么好! 他淡漠地对待一切,淡得没有什么痕迹可供寻找。倘一动追求之念,顷刻间,又觉得这有违自己的初心了。

语文:自读文本《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课件(鲁人版必修四)21页PPT

语文:自读文本《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课件(鲁人版必修四)21页PPT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语文:自读文本《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课件(鲁人版必修四)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6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6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课后一起巩固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1~3题。

空灵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

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

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

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

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王羲之云: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

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

”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杆,诗的节奏、韵脚,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

李方叔词《虞美人》过拍云:“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李周隐词:“画檐簪柳碧如城,一帘风雨里,过清明。

”风风雨雨也是造成间隔化的好条件,一片烟水迷离的景象是诗境,是画意。

中国画堂的帘幕是造成深静的词境的重要因素,所以词中常爱提到。

韩持国的词句:“燕子渐归春悄,帘幕垂清晓。

”况周颐评之曰:“境至静矣,而此中有人,如隔蓬山,思之思之,遂由静而见深。

”董其昌曾说:“摊烛下作画,正如隔帘看月,隔水看花!”他们懂得“隔”字在美感上的重要。

然而这还是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

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

司空图《诗品》里形容艺术的心灵当如“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形容艺术人格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神出古异,淡不可收”。

艺术的造诣当“遇之匪深,即之愈稀”,“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

欧阳修说得最好:“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美的真谛自读文本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学案鲁人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美的真谛自读文本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学案鲁人版必修4

自读文本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孤独的美丽刘乐哲人说过:“孤独是一种美。

”我喜欢孤独,对我而言,孤独也是人生的一种美。

孤独是一种超脱。

我喜欢在万籁俱寂、灯火阑珊的午夜,将一杯淡绿清香的银针茶置于案头,焚香捧书,或感受诗词中的儿女情长、胸襟抱负之千古绝唱,或揣摩传记中的真真假假、飞短流长,或感叹小说中的命运造化、人生无常。

于心驰神往之间,游离于现实之外。

暂且忘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人世喧闹,抛开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的琐碎人生,悠悠于南山东篱之下。

孤独是一种悠然。

通过阅读,我可以追随金庸笔下的刀光剑影纵横驰骋于险恶江湖;或是跟从徐志摩尽情领略风吹雨打之乱世情缘;抑或逆溯千年,细细品味屈子报国无门的苍凉悲楚。

时而“老夫聊发少年狂”,时而“八千里路云和月”……此时此刻,这种精神上的飘飘欲仙是多么悠然惬意啊!孤独是一种享受。

我可以关起门窗,吼上一段荡气回肠的笑傲江湖给自己捧场;披一件大氅,做一个蔑视的表情于镜前孤傲自赏;我还可以随心所欲烹一锅美味然后风卷残云,放一碟百看不厌的经典爱情片喜泣无常;或许我还会悄然于窗前窥视外面的匆匆过客与人世沧桑……此时此刻,我忽略众人的口味,回避人前的目光,淡忘世俗的伤害,沉醉于自我的意境之中是多么地轻松快意啊!孤独是一种自省。

独处给了我审视自我的空间。

当我穿梭于茫茫人海之中,当我孑然一身于潺潺流水的岸边,或是端详着水墨淋漓间纯真的笑意时,我仿佛是一缕青烟悬浮于人间的枪林弹雨之上,不再为鸡毛蒜皮之事而耿耿于怀,不再为不足挂齿之利而郁郁寡欢。

孤独给了我一面铜镜,让我的卑劣自私狭隘无知统统溢出体外,让我从自负好强、偏执顽固的虚荣心理中清醒过来,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人世变迁中习惯挫折,让我在一片繁花似锦的明媚蓝天下心平气和,让我尝尽孤独后宽恕他人,笑面人生……此时此刻,我的心胸是多么宽阔和纯净,我的步伐是多么稳健和自然。

孤独是一种美丽。

不再有“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凄凉,这种美丽体现在思考上,“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教案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教案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教案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教案《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教案单元话题:探求美的真谛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是自然之美,老当益壮、穷且益坚是生命之美,灵动的飞檐、瓢逸的水袖、绕梁不绝的琴音是艺术之美。

自然美让人怦然心动,生命美让人幸福充实,艺术美让人超然忘我。

只要我们用心发现,美便无处不在,正如宗白华先生在《流云小诗》中所说“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者,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只要我们悉心体验,美会令我们受益无穷。

艺术家是艺术美的创造者,正是有了他们的一双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一双双勤于创造美的妙手,才有了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艺术奇葩。

我们是艺术美的再造者,在一次次的共鸣与感动中,我们的欣赏活动应该会使艺术之花形象丰满,摇曳多姿。

本单元的文章或描绘了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或揭示了艺术美的真谛和艺术家创造美的奥秘。

我们应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累,与文本对话,进行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

通过审美体验,打开发现美感受美的心灵之窗,开启欣赏美创造美的智慧之门,陶冶性情,健全人格,从而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命。

让我们走进的美的殿堂,感受美的魅力,探索美的奥秘与真谛……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知识与能力理解“空灵”与“充实”的含义,熟悉一种艺术欣赏的境界。

过程与方法研读文本,以作者所举古今中外讲空灵与充实的名句为认知基础,进而理解作者的审美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宗白华(1897~1986),原名之木魁,字伯华,哲学家、美学家、诗人。

江苏常熟虞山镇人。

1916年入同济大学医科预科学习。

1919年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同》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

同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

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

【精品推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美的真谛6.2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课件鲁人版必修4

【精品推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美的真谛6.2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课件鲁人版必修4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心理距离说从心理分析入手,发现了
审美心理活动的一些规律和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美
感的心理问题,提出了艺术创作和欣赏应注意的心理环节,
观点 二
这是很有道理的。但该学说片面强调心理因素在审美活 动和艺术活动中的作用,片面强调审美的非功利性、非理 性,忽视了社会生活和理性因素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最终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淡泊宁静成其美 名句诵读
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海瑞《令箴》) 穷达皆为身外名,公侯可废刀头取。(卢纶《冬日登城楼有怀因 赠程腾》) 世道良自退,荣名亦空虚。(韦应物《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 赠别》)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范仲淹《留题小隐山书室》) 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晏几道《玉楼春》)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读准字音
加点字 携.手 深邃. 不滞. 花汀. 造诣. 鲂.鲤 泖.中 群籁.
读音 xié suì zhì tīng yì fáng mǎo lài
加点字 土腥.气 尘滓. 框廓. 檐簪. 泠.然 深篠. 叶燮. 澹.尔
读音 xīng zǐ kuò zān líng xiǎo xiè dàn
论文艺的空灵 与充实
【国学撷粹】 可欲之谓善, 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 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 之谓神。(《孟子·尽心 下》) [译文]值得喜爱的叫“善”,自 己确实具有“善”就叫 “信”,“善”充实在身上就叫 “美”,既充实又有光辉就叫 “大”,既“大”又能感化万物 就叫“圣”,“圣”到妙不可知 就叫“神”。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教学设计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教学设计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文意,理解“空灵”与“充实”的含义;2.依据文本,培养学生快速捕获信息的能力;3.理解作者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中国文学崇尚空灵导入课文。

(一方面讲究应如“水月镜花”“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尚空灵;另一方面又尚实,提倡言之有物,文以载道。

这是否自相矛盾,对文艺而言,空灵与充实关系究竟如何?)二、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本文的中心内容是论述文艺的空灵与充实及其关系。

三、研读讨论1.中国优秀的诗歌、绘画、音乐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征?明确:既空灵又充实。

2.什么是空灵?什么是充实?两者是什么关系?(学生速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后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用宗先生的话来解释“空灵”,就是超越现实功利考虑,以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不沾滞于物的自由精神”静观万物,使万物都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

宗先生认为,艺术心灵诞生于“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灵气往来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空灵的形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靠外部条件造成的“隔”,如帘幕、台阶、风雨和诗的节奏韵脚等形成的距离、间隔;二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即精神的淡泊,这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

其实空灵的审美观点并非起于宗先生的认识,而是华夏审美的基本特征之一,如果要究其哲学源头,当是受道家和禅宗哲学思想的影响。

“空灵”的内涵是冰清玉洁、脱尽尘滓,而“充实”的内涵是广大、深邃、丰富。

“充实”来自“生活经验的充实和情感的丰富”,是宇宙人生“壮阔而深邃的生活的具体表现”。

内容充实的创作充满了“沉痛超迈深邃热烈的人生情调与宇宙情调”,给人以感动。

“空灵”与“充实”是辩证统一的,充实为空灵提供生活底蕴和基础,而空灵又是艺术表现充实的重要法则。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教学设计模板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教学设计模板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教学设计模板【知识与能力】理解“空灵”与“充实”的含义及关系,熟悉一种艺术欣赏的境界。

【过程与方法】研读文本,以作者所举的大量古今中外讲空灵与充实的事例和名句为认知基础,进而理解作者的审美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美育精神,丰富性灵,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在刚学过的《滕王阁序》中,当我们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时,你有没有感到一种飘逸和谐的美?当我们读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时,你有没有从中感到一种生命的蓬勃生机?当我们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时,你有没有感到一种灵魂的澄澈与浩瀚?是的,这都是艺术为我们创造的美,那艺术的美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今天让我们跟随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走进他的《艺的空灵与充实》,共同来感受一下艺术之美,探求美的真谛与奥秘。

(板书课题与作者)不难发现作者直接用题目点明了话题中心,那何谓空灵?何谓充实呢?同学们在读这篇文章之前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学生可以结合具体作品来谈看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咱同学的理解与作者的看法是否一致。

二、研读文本1、阅读文章“一空灵”部分。

(课件展示要求)师:这一部分作者主要谈了空灵,划出重要语句,看看能否从中得到更深入、更明确的认识,然后再来谈谈你对“空灵”的理解。

(讨论提问)师:那么艺术空灵化要借助什么条件才能实现呢?请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一是依靠外部条件造成的“隔”,二是心灵内部的“空”,即精神的淡泊。

)2、找一学生朗读“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他们懂得‘隔’字在美感上的重要性。

”这一部分。

提问:作者在这里提到了那些形成“隔”的外界物质条件?(课件展示风雨、帘幕、台阶、栏杆、窗户等)此外,作者在他的文章《美从何处寻》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夕照、明月、灯光、帘幕、薄纱、轻雾,人人知道是助成美的出现的有力因素。

”正是这些外在因素,形成了审美上距离、间隔,我们也常说“距离产生美”,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距离、间隔会产生美感呢。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第2课时)ppt课件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第2课时)ppt课件

李周隐词:“画檐簪柳碧如城,一帘风雨里,过清明。”
2021/6/20
7
风风雨雨也是造成间隔化的好条件,一片烟水迷离的景 象是诗境,是画意。
中国画堂的帘幕是造成深静的词境的重要因素,所以词 中常爱提到。韩持国的词句:“燕子渐归春悄,帘幕垂清 晓。”况周颐评之曰:“境至静矣,而此中有人,如隔蓬山, 思之思之,遂由静而见深。”
“神出古异,淡不可收。”
B.黄子久(元代大画家)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篠中坐,
意态忽忽,人不测其为何。
C.“真力弥满”,则“万象在旁”,“群籁虽参差,适我
无非新”(王羲之诗)。
D.相叫必于荒天古木,这是何等沉痛超迈深邃热烈的人生
情调与宇宙情调!这是中国艺术心灵里最幽深、悲壮的
表现了罢? 解析 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之外。
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欧阳修说得最
好:“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
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
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这
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陶渊
明所爱的“素心人”,指的是这境界。他的一首《饮酒》诗
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
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
方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
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
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
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
第 2 课时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 A.浸.入(qìn) 造诣.(zhǐ) 心襟.(jīn) 深隽.(juàn) B.腥.气(xīnɡ) 深邃.(suì) 范铸.(zhù) 诞.生(dàn) C.尘滓.(zǐ) 啼.笑(tí) 寂寥.(liáo) 汀.草(dīnɡ) D.罔.识(wǎnɡ) 灌溉.(ɡài) 鲂.鲤(fánɡ) 笼.罩(lónɡ) 解析 A 项“浸”应读 jìn,“诣”应读 yì;C 项“汀” 应读 tīnɡ;D 项“笼”应读 lǒn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背景说明:
本单元的话题探索美的奥秘与真谛,文章或描绘了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是自然之美,老当益壮、穷且益坚是生命之美,灵动的飞檐、瓢逸的水袖、绕梁不绝的琴音是艺术之美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或揭示了艺术美的真谛和艺术家创造美的奥秘。

只要我们用心发现,美便无处不在,正如宗白华先生在《流云小诗》中所说“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者,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我们应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累,与文本对话,进行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

通过审美体验,打开发现美感受美的心灵之窗,开启欣赏美创造美的智慧之门,陶冶性情,健全人格,从而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命。

2-1-c-n-j-y 本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的实例充分论证说明了“空灵与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这里既有具体可干的生活经验,又有成功的艺术作品,还有前人的理解与体验,这些都为我问进行艺术鉴赏提供了经验,让我们学会如何欣赏一件成功的艺术品。

艺术家是艺术美的创造者,我们是艺术美的再造者,在一次次的共鸣与感动中,我们的欣赏活动应该会使艺术之花形象丰满,摇曳多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明确本文的论述中心,理解“空灵”与“充实”的含义及关系,熟悉一种艺术欣赏的境界。

2.过程与方法
研读文本,以作者所举古今中外讲空灵与充实的名句为认知基础,进而理解作者的审美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从中筛选、整合、概括主要信息。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以作者所举古今中外讲空灵与充实的名句为基础,是如何阐明自己的观点的。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的艺术,比如文学、绘画都讲究意境,有韵味,这“味”从哪里来?绘画不能太实,要有“飞白”,文学上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即要有空灵之感;另一方面,有讲究“不隔”,“就是要求艺术形象的鲜明、具体、逼真、传神”(滕咸惠《略论王国维的美学和文学思想》)。

这二者之间是否矛盾?对文艺而言,二者的关系究竟如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代文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的?21教育
板书课题《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二、作者简介
宗白华(1897一1986)原名木魁,字伯华。

哲学家、美学家、诗人。

江苏常熟虞山镇人。

1916年入同济大
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

1925年即开始讲授康德哲学及西方美学,当时有“南宗北邓(邓以蛰)”之称。

著有《宗自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

21cnjy
三、文本探究
1.解题:
思考:从文章的题目中你可了解到哪些内容?
这是一篇议论文,即要论述什么是空灵、充实,还要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2.文本探究
什么是空灵?什么是充实?二者之间有何关系?带着这些问题,浏览课文:
(1)阅读第一部分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一开始就说“从这两段话里可以建立一个文艺理论”,那么作者由此建立的“文艺理论”
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

2)仔细阅读第一部分内容,说说什么是空灵?什么是充实?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充实:文艺境界的广大,和人生同其广大;它的深邃,和人生同其深邃,这是多么丰富、充实!
空灵:然而它又需超凡入圣,独立于万象之表,凭它独创的形相,范铸一个世界,冰清玉洁,脱尽尘滓,这又是何等的空灵?
3)那么其他段落与作者的中心论点是何关系?
作者从物质界谈起,精神界必须以物质为基础。

作为精神层面的文艺,反映着物质界。

同时,文艺从“宗教”获得深厚热情;从“哲学”获得深隽的人生智慧、宇宙观念,执行“人生批评”和“人生启示”的任务。

即文艺表现境界广大的生命、人生,因此是充实的。

同时它又追求美,它是一个圆满地、自足的小宇宙,它自创一个世界,“冰清玉洁,脱尽尘滓”,因此是空灵的。

由此得出: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

21·cn·jy·com (2)阅读关于“空灵”的部分,思考:
1)实现“空灵”的方法有哪些?
一是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

距离化、间隔化。

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

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

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

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

【:21·世纪·教育·】
2)艺术空灵的好处是什么?
可见艺术境界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

(3)阅读最后一部分内容,思考:空灵与充实的关系是什么?
由能空、能舍,而后能深、能实,然后宇宙生命中一切理一切事无不把它的最深意义灿然呈露于前。

空灵是实现充实的手段,充实是空灵的目的。

21·世纪*教育
(4)结论:可见中国文艺在空灵与充实两方都曾尽力,达到极高的成就。

所以中国诗人尤爱把森然万象映射在太空的背景上,境界丰实空灵,象一座灿烂的星天!21*cnjy*com
3.总结:
艺术追求美,这种美来源于艺术手法上“隔”和诗人精神上的“淡泊”“静照”,即“空灵”,由此而步入艺术的真实境界“深邃、丰富、充实”,空灵和充实共同构筑艺术欣赏过程中的美感享受。

【:21cnj*y.co*m】四、自主探究
文中引用了大量的诗句和文艺评论,仔细阅读,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做简单的批注。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苏东坡
简评:只有静观,才能发现万事万物的变化情况;只有诗人内心是空灵的,才能将大千世界尽收胸中。

只有心静,没有俗物的缠绕,才能发现自然的美。

【出处:21教育名师】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简评:落花悄然而下,有人淡雅如菊,此淡泊之境,具有这样艺术人格,才能写出空灵的文艺作品。

以上诗句都说明了形成艺术空灵美的条件和手段。

“天风浪浪,海山苍苍。

真力弥满,万象在旁。

”——司空图
简评:天空的风滚滚长驱,高山大海苍茫崔嵬,浩然之气充满体内,大千世界气象万千,尽在联想之中,如在身旁。

这句话说明了充实的文学作品带给人的无尽的想象和无穷的、巨大的震撼。

“是有真宰,与之浮沉”。

简评:有真情在胸中,与文辞共浮沉,作品有真情,才能引起艺术上的共鸣,读者随着作品情感的变化而变化。

以上说明了充实的文艺作品带给人的美的享受。

“元人幽秀之笔,如燕舞飞花,揣摹不得;如美人横波微盼,光采四射,观者神惊意丧,不知其何以然也。

”“元人幽亭秀木自在化工之外一种灵气。

惟其品若天际冥鸿,故出笔便如哀弦急管,声情并集,非大地欢乐场中可得而拟议者也。

”2·1·c·n·j·y
简评:简淡中包含无穷,空灵中有大境界,深邃的感情,深刻的人生感悟。

五、拓展研究:
欣赏下列作品,看这些作品是如何将空灵与充实融合在一起的。

齐白石老人的国画:《虾》
汉画像砖 牛虎斗
学生仔细观察以上两幅画,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展开联想,谈谈你所想到的和领悟到的,然后小组交流。

点拨:这些画都借助有形的形象,营造了无限丰富的时空,然人看到了生命的力量。

淡墨勾画的虾体,浓墨点染的双眼和身体的重要部分,让人想到其庸里游动的身体,表现出一种生命的活力,虾群自由自在,让人想到水的清澈,温柔,也让人看到一幅你追我赶的生活图景,让人感受到生机盎然, 读到生命的力量。

想象的空间是空灵的,内涵是丰富的,这就是成功的艺术品。

图上我们看到的时简笔勾勒出来的牛虎形象,甚至被抽象的很难发现他就是牛虎,不管是什么,从它弯曲的尾巴、弓起的背部,尤其是有力的前腿、下曲的头、翘起的犄角,都给人无尽的力量感,体现出生命的活力。

整个画面时写意的、空灵的,表现的内容是充实的、丰富的,难怪有人说:汉画不是人在作画,而画在作人呢。

21世纪教育
六、作业
收集能够体现文艺空灵与充实的作品,并对其进行赏析,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七、板书设计
空灵 :冰清玉洁,脱尽尘滓
文艺之美 隔 充实 : 广大、深邃、丰富

灵的空。

精神
的淡泊,静照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美学论文,由于引用了大量的诗句和古人的文艺评论,增加了文章理解的难度,因此应在学生把握基础观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这些诗句和评论的含义,加深对空灵与充实的充分认识和感悟,提高鉴赏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