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第九章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
学习社会规范诺贝尔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1990)给出另一个进化与利他主义之间的联系。
他认为对于个体来说,从社会其他成员那里学习社会规范,是高度适应的。
那些社会规范和习俗的最好学习者,具有生存优势,因为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学习了哪些食物有毒、合作有多好等文化教养。
一个学了这些规则的人,比那些没有学的人更可能生存下来。
其结果是,通过自然选择,学习社会规范的能力已经成为我们基因组成的一部分。
人们学习的规范之一就是帮助他人的价值——实际上在所有社会中都被认为是一个有价值的规范。
简而言之,人们在基因上设置了学习社会规范的程序,其中之一就是利他主义(Hoffman,1981;Kameda, Takezawa,&Hastie, 2003)。
总的来说,进化心理学家相信,人们帮助他人,是因为3个植根于我们基因的因素:近亲选择、互惠规范、学习和遵从社会规范的能力。
正如我们在第10章看到的,进化心理学以一种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方式来理解亲社会行为,尽管也有人对其提出批评(Batson,1998 l Caporael&Brewer,2000lGould,1997;Wood&Eagly,2002)。
例如,进化论如何解释为什么完全陌生的人有时候互相帮助,甚至没有理由认为他们具有共同的基因,或者将来能得到回报。
9.11的英雄们看起来岂不是很荒唐,他们献出了生命来拯救他人,在他们决定救助之前,无从计算他们和其他人的基因怎样相似。
此外,因为人们在火灾中,相对陌生人而言更可能救助家人,并不必然意味着他们基因上设置了帮助近亲的程序。
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们无法承受失去自己,断毋的人.所以比那蝼从未见过面的人更大力救助他们所爱的人。
下面我们探讨亲社会行为背后,其他未必源于人类基因的可能动机。
社会交换:助人的成本与报酬虽然一些社会心理学家反对亲社会行为的进化解释,但同意利他行为可能基于利己的观点。
社会心理学之亲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亲社会行为15商务英语2班周瑞153302235社会心理学覆盖面极广,本学期学习了有关自我概念,从众,服从,依从,亲社会行为等相关概念。
本篇文章意在研究亲社会亲社会行为的一些反应和体现。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本能习得旁观者个体情绪在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有研究者提出多种看法,亲社会行为从何而来?据相关数据表明,犯罪分子的孩子犯罪的几率比普通家庭孩子高出很多。
根据弗洛里达州立大学的Kevin Beaver教授研究表明,犯罪者体内存有犯罪基因。
他们比对了美国2000个青少年的基因,MAOA基因突变的青少年参加帮派的概率是那些此基因正常人的两倍,而且那些基因变异的帮派成员使用武器的可能性更大。
Beaver 说:“大部分情况下人们认为团伙犯罪与基因是没有关系的。
但是我们的研究结果却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故此,亲社会行为存在一定的本能行。
然而本能并非可以完全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
后天的习得亦将对个体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亲社会行为是在后天环境中不断学习而成的,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社会性动物。
”这句话强调两点,一、人是动物的一份子,无论多高级,依旧是动物,也就具备动物的一些通性;二、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也可以说是群体性的,不能脱离群体存在。
在课堂上,我们观看了有关旁观者行为的研究视频。
发现个体在面对紧急事件时,单个人与同他人在一起时的反应不一样,他人在场会抑制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对这一点的发现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里更好的帮助和求助他人。
因为我们不想让“小悦悦”事件再次上演!《三字经》最初就告诉了我们:人之初,性本善。
这里,也有人说过:人之初,性本恶。
在此,我不置可否。
我想提出的一句话是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的一句话“存在即是合理”。
同样的,对于旁观者行为的认识还让我想到了有关社会道德绑架的事情。
因为道德绑架被爆出的视频太多,其中似乎反映了当前社会大众普遍的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亲社会行为。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亲社会行为。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亲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与思维,亲社会行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亲社会行为指的是个体为了帮助他人或社会群体而采取的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中,亲社会行为被认为是社会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社会秩序和互助合作的基础。
亲社会行为可以包括各种行为形式,比如帮助他人、分享资源、合作、关心他人等。
这些行为的目的是改善他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可以来源于道德观念、同理心、社会认同和合作的需求等。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会有差异。
一些文化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利益的一致性,而另一些文化则更注重个体的自主权和竞争。
因此,亲社会行为的表现也会受到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此外,亲社会行为还与个体的性格特征和情境因素相关。
一些研究指出,个体的人格特质中的一些因素,如同理心、道德观念和自我效能感,与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关。
同时,情境因素,如紧急情况、社会规范和奖励机制,也会影响个体是否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总之,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研究亲社会行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决策过程,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亲社会行为受到文化和个体因素的影响,以便更有效地促进社会互助合作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Batson, C. D. (2011). Altruism in huma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nner, L. A., Dovidio, J. F., Piliavin, J. A., & Schroeder, D. A. (Eds.). (2005).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pro-social behavior.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呢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呢?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
如:同情、关心、谦让、互助和共享等,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游戏对小儿心理发展的意义: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高尔基也曾说过:“游戏是小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径”。
因此,游戏是小儿智力发展的动力,它能激发小儿的求知欲与创造力,并且可使小儿掌握一些知识技能,形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促进小儿全面发展。
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模仿,而游戏一般都有具体情节、动作,模仿性强,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能够满足他们的兴趣和愿望。
一、满足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二、满足好奇心的需要。
三、满足幼儿社会性交往的需要。
四、满足幼儿自我肯定的需要。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把学习型组织的技能要求归结为“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受此启发,笔者将学习、实践、培训、合作、研究称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五项修炼”。
对教师专业发展来说,学习是源泉,利于更新思想,提升教育理念,实现自我超越;实践是根基,利于转变行为,革新工作方式,改善心智模式;培训是捷径,利于获取指导,拓宽视野领域,建立共同愿景;合作是外力,利于交往互动,开展深度汇谈,整合团体智慧;研究是动力,利于系统思考,敏锐洞察渐变,推进整体改革。
这“五项修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教师只有通过“五项修炼”才能快速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是指幼儿园教师从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品质的发展过程。
具体而言。
其本质是:第一、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意味着幼儿园教师是研究者。
第二、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首要条件是对幼儿教育、幼儿园尤其是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深入理解。
社会心理学PPT:偏见, 侵犯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偏见的影响
对知觉的影响
对自身和他人行为的影响 •我们对他人的偏见也影响他人实际的行为表现,这 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自证预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中。偏见不仅影响偏见持有者自己的 行为,而且也影响对方的行为,偏见持有者对对方 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 Rosenthal把这种个体使得目标对象产生符合预期 行为的现象叫做自证预言。
31
C 挫折侵犯理论: 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 会增加一个人作出侵犯行为的可能性。挫折是侵犯行为产 生的原因,侵犯是挫折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是一种因果 关系。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受对意图的认知的影响,当人们认为别人有意给自己造成 挫折的时候,人们才侵犯他人。
14
有关偏见的主要理论
认知理论: 用分类、图式与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认为人 们对陌生人的恐惧、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 式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等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 的偏见。
15
有关偏见的主要理论
心理动力理论(psychodynamic theory): 用个人内部的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 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认为偏见是一 种替代性的攻击;将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偏见是 一 种 人 格 病 变 。 如 Adorno-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 (1950)用人格特征来解释偏见的产生
24
对侵犯行为的界定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强调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 为伴随有意图。 二是从效果上看,这种行为可以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 社会行为。 三是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的,比如愤怒。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一、关键词解释、研究背景和成果简述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献、谦让、安慰、同情等。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西方心理学界对亲社会行为广泛、深入的研究仅有几十年的历史。
从这几十年的研究看,初期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亲社会行为的诸多具体决定因素进行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研究者在吸收、总结原有成果的基础上,把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具体因素有机地整合为一个整体,即建立一种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从而更深入、细致地探查亲社会行为发生、发展的内部心理机制。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A. Bandura(1962、1977、1986)的社会学习论的观察学习模式, S. H. Schwartz(1968、1977)的规范激活论的利他行为模式,B. Latane和M. Darley(1970、1981)的社会作用力的干预模式。
这三种模式均能在一定范围内解释亲社会行为的产生问题,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对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发展颇为关注,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这一课题,查阅了大量文献,以完成此综述。
需要说明的是,事实上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还有一大派别,即社会生物学假设助人的先天特性来自我们的基因,来自于进化遗传,由此亲社会行为也有强烈的遗传原因;而我们对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更感兴趣,因此此篇综述的内容并不包括遗传学的观点。
二、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一)现场因素现场因素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偶见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由不可预见的因素组成的。
人们在这种因素分类下产生的助人行为通常有可能有伤害施助者性命,使其财物受到威胁,有一定的危险性,付出的代价很大;而且这种助人行为是不能预见到的,无法事先制定计划,往往措手不及;现场变化中还会引起施助者生理上的应激状态。
亲社会行为
四、施托布的移情实验和社会行为论
❖ 实验: ❖ 第一步:向儿童描述一种情境,如“一个儿童在隔壁房间
里从一把椅子上跌下来”,“一个儿童站在驶来汽车的马 路中间”等,要求其表演出其能想出的各种助人的方式。
❖ 第二步:在上述活动后,每个参加实验的儿童被领到一间 有各种玩具的房间。实验者和儿童做简短交往后,就跑到 隔壁房间去“看一个正在那里玩的女孩”,然后又宣称自 己要离开一会儿。实验者离开后不到两分钟隔壁房间发出 一声很强的砰嘣声,接着有大约70秒钟的痛哭声和抽泣 声(实际上隔壁并没有人,痛哭的声音是由预制的录音带 发出的)。被试会怎样做呢?
亲社会行为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行为动机和后果
自发的亲社会行为 常规的亲社会行为
根据行为发生的情景
非紧急情景下的亲社会行为 紧急情景下的亲社会行为
设想为一个行为的连续体,
一段是最大限度的增加他人利益的行为朝向, 另一段是最大限度的增加自我利益的行为朝向
二: 研 究 技 术
根据情境紧急与否分
紧急助人情境设计 冒烟事件情境 癫痫发作情境
求帮助,内容分别是问时间、问路、换钱、问对 方的名字和向对方要一角钱。 结果: 提供帮助的情况是: 告诉时间 85%
指 路 84% 换 钱 73% 告诉名字 39% 给 钱 34%
“助人的代价—报偿模式” (cost—reward model of helping)
❖帮助别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偿之间 的关系,是人们决定是否做出助人行为时所主要 考虑的。
❖那些故事结尾表明对行动结果具有高度意识的被 试,普遍比那些结尾表明对行为结果只有低度意 识的被试,更可能按照个人规范的行动来助人。
施瓦茨认为,个人助人与否可用四阶 段模式来描述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引言: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为了他人的利益而采取的行动,它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亲社会行为的原因、影响因素和后果,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深入的洞察力。
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亲社会行为的相关问题。
一、亲社会行为的原因亲社会行为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解释。
首先,人类天生具有合作和共情的本能。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亲社会行为有助于个体在社会中生存和繁衍。
通过亲社会行为,个体能够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获得合作伙伴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具有强烈的社会认同需求,亲社会行为可以增强个体与社会群体的联系,提升自我价值感。
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亲社会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与个体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密切相关。
道德发展理论认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道德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会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
其次,亲社会行为还受到社会规范和期望的影响。
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中会受到他人的期望和评价,这些期望和评价会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
此外,亲社会行为还受到情绪和情感的调节。
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和共情能够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而消极情绪和自我关注则抑制亲社会行为。
三、亲社会行为的后果亲社会行为对个体和社会都产生重要的后果。
首先,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关系。
通过帮助他人和提供支持,个体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好感,从而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
其次,亲社会行为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
研究发现,参与亲社会行为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幸福感和满足感,同时也更少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此外,亲社会行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亲社会行为,个体为社会的公共利益做出贡献,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结论: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它涉及个体的行为选择、价值观念、情感体验等多个方面。
从进化心理学、社会认同理论和道德发展理论的视角来看,亲社会行为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
社会心理学课件-亲社会行为
学龄儿童
亲社会行为与观念的一致性逐渐提高 自我取向和奖励取向降低,他人取向动机逐 渐增多
成人期
成人期各方面的发展已 趋于成熟、稳定,社会 化过程基本完成,同时 也掌握了比较完整的社 会认知技能,亲社会行 为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 也更高级。
柯莱波斯的理论
亲社会行为包括某一范围的行为以及这一范围 内的典型行为 克服了非此即彼,自私—利他的两分法 亲社会行为是根据直接引发行为的动机,而不 是只依据行为的后果来定义的 亲社会行为并不必然与付出高代价相联系 我和他人并不一定是截然分离的心理学实体 理想的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对他人有 利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中介过程
认知发展学派的社会 认知结构:
加工社会信息 解释社会事件 理解社会事件 理解人际关系 解决人际关系
社会认知结构对PB的产 生的两种作用方式:
提供PB必须的信息 (认知过程)
导致情感和动机倾向 的产生(情感过程)
注意过程
认知观过点程采:择注(意p他er人sp的e需ct要iv,e-对帮助时机的 知t觉ak―in―gP)B发,生经的常必被要形条象件地比
喻不为同认“知从发他展人阶段的对眼他中人看需世求的界敏感性有个体 ”对差 不满或异同足年者自龄是己的看“需个要问站体、对在题讨不他”好同人权类威的型人角需物求度的的时敏机感敏性感不同
对人际关系敏感
关注社会公正、 观点
采择能力增加、可理解大范围内人们的深层需
要
注意过程
情感中介:与认知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随 认知能力发展而获得处理复杂情感的能力对目 标唤起的认知和解释影响PB 把唤起归为合理需求 积极情感状态(移情) 对PB产生有积极引导作用;不合理需求,反之 同时,当个体的自我概念越来越整合到对于他 人概念中去时,对他人痛苦就越来越敏感。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A.
助人行为有隐蔽的个人利益。帮助他人为获得的报偿可能是外部的,也 可能是内部的。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为得到他人的赞许或友谊,这是外部 的,这种付出为了得到。因此,我们最愿意帮助那些对我们有吸引力的人, 我们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的人,助人的好处还包括内部报偿。当我们听到一 个小孩的哭声时,我们会感到不安、忧伤或烦扰。于是,我们会去了解一下, 帮助一下,以解除或减轻我们内心的烦扰。研究发现,那些因为他人的忧伤 而引起极大烦恼的人,也是给予最多帮助的人。献血者报告说“献血使我自 我感觉良好”。显然,助人的结果无论是解除内心的烦扰,还是可以提升个 人的自我价值感,都是内部报偿。通过对与艾滋病患者交朋友的志愿者动机 的调查,可以将这些志愿者的动机归纳为如下六种。
(四).如何增多助人行为 如何增多助人行为 根据有关助人研究的结果我们怎样来增多助人行为呢? 1.消除助人的阻止因素 (1).减少情境的不确定性,提高责任感 (2).内疚和关心自我形象 2.进行助人的社会化 如果助人是习得的,那么,我们如何教会人们呢?有如下四 种方法。 (1).教会道德包容 (2). 树立助人的榜样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 (4)了解有关的心理学知识有利于增多助人行为
(2).社会规范理论(social norm theory) 我们经常帮助他人不是因为有意识地计算这种行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而 是简单地因为我们知道应该这样做。在公交车上为老幼病残者让座,拾到东西交 还失主,这是社会行为规范。规范是社会的期待,告诉我们什么是适当的行为, 是我们在生活中应尽的责任。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 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的和受到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或受到谴责的。 亲社会行为是有益于社会整体的,所以是被接受的、受到鼓励的和可以得到一定 报偿的。研究发现,有两种社会规范在推动助人行为。 A.互惠规范(reciprocity norm)。社会学家古德纳指出,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 的道德规范就是互惠规范。对于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应该给予回报,也给予帮 助,而不是伤害。社会学家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和乱伦禁忌一样普遍的规范。互 惠之所以成为我们社会的规范是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 会遇到困难,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因此,自己帮助他人正是因为当自己遇到困 难时会得到他人的帮助。所以从根本上看,助人行为也是为自己着想,即人们 认识到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依赖,于是需要形成一种互惠的机制。用交换理论解 释,
社会心理学的关键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的关键知识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帮助我们理解个体是如何被社会因素和群体行为所影响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社会心理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包括认知失调理论、亲社会行为、群体决策和归因理论。
1. 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该理论认为当人们遇到冲突或矛盾的认知时,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从而导致一种强烈的动机去解决这种认知上的冲突。
例如,一个人可能同时拥有两种相互矛盾的信念,这会引起认知失调。
为了减轻这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人们可能会采取一些行动来调整他们的认知,从而使其与行为和价值观相一致。
2. 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为了帮助他人而采取的积极行动。
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什么因素会促使一个人对别人提供帮助。
根据亲社会行为理论,人们对他人的帮助是基于他们对待对方的态度、社会规范和自我利益的权衡。
情感因素也会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表现,例如同情心和共情能力。
3. 群体决策群体决策是指由多个人共同参与的决策过程。
社会心理学关注群体决策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群体的决策可以比单个个体做出的决策更加准确和有效。
然而,群体决策也可能受到一些问题的影响,如群体中的群体思维和归属感。
4. 归因理论归因理论研究人们如何解释他人和自己的行为。
根据此理论,人们倾向于通过内在因素或外部因素来解释行为。
内在归因是指将行为归因于个体的特质、倾向或能力,而外在归因是将行为归因于外部情境或环境因素。
归因过程会影响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和对自我行为的解释。
总结:社会心理学的关键知识点涵盖了认知失调理论、亲社会行为、群体决策和归因理论等。
这些概念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如何被社会因素和群体行为所影响,以及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深入了解这些关键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动态。
社会心理学亲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亲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中的亲社会行为,简单来说,就是那种我们为别人着想、为别人做些好事的行为。
你想啊,咱们身边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地铁里让座啦,看到摔倒的人扶起来啦,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主动伸出援手啦。
别看这些事情看起来不起眼,可它们却有着巨大的意义。
生活中就是这么一点小小的举动,可以让你的人生充满温暖,也能让你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好,想想是不是有点这种“温暖人心”的感觉?说到亲社会行为,其实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并不总是出于完全自愿的好心。
做了好事也能让自己觉得挺爽的。
比方说,你看到路边有一个人掉了钱包,不顾一切去捡起来,还得自己亲手还给人家,结果一转身你自己心里也觉得特别舒服,好像做了件对的事。
心理学家说,这就是一种“互惠原则”在作祟。
我们之所以做亲社会行为,不光是为了别人,也是在回报自己某种心理上的需求,想想是不是挺奇怪?做了好事,结果却是自己也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感,这简直有点像是“顺便占了个便宜”呢。
亲社会行为有时候看起来很简单,但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这么做的。
你可能也会有过这种体验,明明看到别人需要帮助,你却心里一紧,不知道该不该上前。
就比如,你路过一个摔倒的老爷爷,看到他爬不起来,心里想要帮忙,但又有点犹豫:“我该不该过去?要是他不需要怎么办?万一我不小心弄伤了他咋办?”这种时候,咱们有个词叫“旁观者效应”,就是说当有多人在场的时候,大家都会心想着“别人会帮忙吧”,结果大家都在等着别人先行动,结果谁也没出手,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
这种现象也挺能说明咱们人类的弱点。
大家都有点“怕麻烦”的心理,生怕自己做错了事,反倒成了“多管闲事”的人。
所以,这时候如果有一个人挺身而出,立马去帮忙,其他人也就敢跟着动起来。
你看,就是这样,偶尔咱们也需要一点“推力”,让自己克服那种不确定感,才能让亲社会行为发生。
不过,说实话,亲社会行为也并非每个人都能随便做到。
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那么乐于助人,尤其是当自己心情不好,或者有事情要忙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人有时候也挺自私的。
博士生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博士生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心理学作为一门浩瀚而又复杂的学科,包括了很多不同的分支领域。
其中,社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关注的是人类行为和思维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博士生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对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解和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对博士生常见的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1. 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为了帮助他人或维护群体利益而表现出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帮助行为、合作行为、亲社会动机等方面。
人们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亲社会动机,如利他主义和互惠主义。
2.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个体面对社会信息时进行的心理加工和思维活动。
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包括认知结构、认知内容、认知过程等方面。
人们在社交互动中对他人的认知会影响到个体的态度、情绪和行为。
3. 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他人对个体的行为、态度和信念产生的影响。
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从众行为、权威性、社会规范等方面。
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会受到他人的言语、行为和观点的影响。
4. 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我与他人、团体以及社会的关系所形成的认同感。
社会认同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涉及到个体对自我身份和群体归属的认同和评价。
社会认同在个体自尊、群体偏见、群体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 群体动力学群体动力学是研究群体内部互动和群体行为的科学。
在群体中,个体行为、态度和意见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群体动力学效应。
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范围包括领导力、归属感、集体决策等方面。
6.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作用。
人际关系研究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和互动行为,以及人际关系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7. 社会心理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观察研究和调查研究等。
在博士生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熟悉社会心理学实验的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如何从数据中提取出有意义的结论。
社会心理学09-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 #;
§9. 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Ⅰ攻击的原因
攻击的本能论
(二)K.Lorentz的习性学观点
攻击具有护种功能:
从生态学意义上看,人和动物保卫边界的攻击有 助于保持同一物种在环境中的分布平衡;
族内争斗可以挑选出最优秀和最强壮的成员来繁 殖后代。
通过攻击挑选出强壮的成员来护雏和保护家庭
的科学。
习性学的主要观点:动物行为模式的基本系统或组成 部分是在发育过程中随成熟而出现,而非由学习而获 得的。动物某种行为模式出现的时间和形式是由种系 进化过程形成“蓝图”(blueprint)所决定的。这些行为 “ 蓝 图 ” 即 是 一 些 固 定 的 行 为 模 式 (fixed action patterns)。
的行为; 2. 判断是否为攻击行为,必须考虑行为者的动机或意图; 3. 攻击是社会所不允许的。
. #;
§9. 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Ⅰ攻击的原因
什么是攻击
(二)攻击的分类
1. Lorentz & Reise:情感性攻击Vs工具性攻击 2. Hartup:敌意性攻击(以打击、伤害他人为目的)Vs工具性攻击(攻
产生的结果对其攻击行为具有强化作用
. #;
§9. 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 Ⅰ攻击的原因
攻击的社会学习观点
(四)自我调节机制
儿童的自我认知结构(尤其是道德认知结构)对 其行为反应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自我调节机制由3个子过程组成:
自我观察 判断 自我反应
. #;
§9. 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 Ⅰ攻击的原因
§9. 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Ⅰ攻击的原因
攻击的本能论
(一)S.Freud的精神分析观点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与移情的关系[权威资料]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与移情的关系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本文主要探讨移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大部分的研究证明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显著,并且这个结论被实验证实。
关键词:移情能力亲社会行为B84 A 1007-0745(2013)03-0176-02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1.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及研究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心理学家用来表达社会所确定的道德行动的术语,如分享、助人、合作、同情等。
比较心理学领域,亲社会行为指有机体为了同类中其他成员的生存而减少其自身或后裔生存机会的一种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指个体关心他人利益、福祉的行为。
近20年来心理学家从社会认知角度对亲社会行为作了大量的研究[1]。
1.1 亲社会行为的现代定义范畴传统研究中一直将亲社会行为界定为被所在社会接受和鼓励的行为,是个体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从而获得肯定的行为。
它包括可能出于自我利益考虑的助人行为和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个体自愿提供的、有益于他人的、能促进人际间关系协调的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具有两个特点:利他性和社交性。
从利他性来说,应包括:①某些调节性的行为(调节他人情绪,使之改变不良状态的安慰性行为);②帮助性的行为;③分享性的行为;④完全利他性的行为(只顾他人利益的无私性行为)。
从社交性来说,包括:⑤某些习俗性的行为(微笑、问好、和颜悦色等礼貌行为);⑥包容性的行为(团结他人、邀请他人等吸纳性的行为);⑦公正性的行为(主持正义、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等支持性行为);⑧某些控制性的行为(终止他人不友好或攻击性的行为)等[2]。
这里的社交性部分在传统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常常被忽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力理论
(二)社会作用力法则
1. 社会作用力分散法则 在一个社会力场中,对于一个 特定的社会影响源 ,接受其影 响的人越多,这个影响源对于 某一目标人的作用力也就越小。 目标人越多,每个目标人所接 受的来自影响源的作用力也越 小。第n个目标靶对作用力的分 散作用要小于第(n-1)个目标靶 对作用力的分散作用。
• (2)社会进化论
– 很多人认为社会因素要比生物因素更为重要。 社会进化论理论认为,在历史发展中,人类将 选择性地进化本身的技能、信念和技术。助人 与利他行为是遍布于整个社会的行为,也在进 化中得到了提高,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
– 三种社会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
– 社会责任规范(Social responsibility):人们有责任和 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我们并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家长 有责任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 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 相互性规范(Reciprocity):也叫互惠规范,它是指人 们之间的助人行为应该是互惠的,别人帮助了我,那 么我也应该帮助别人,回馈他人。主要维持人际关系 的协调和稳定 – 社会公平规范(Social justice):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 人。有时候没有助人并非我们没有责任感或者是不遵 循互惠规范,而是我们认为对方不值得帮助。
第四节 助人行为的培养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
3、外部特征 受助者的外部形象会影响人们的助人意愿。一个有魅 力的求助者比那些缺乏魅力的人得到更多的帮助,这种魅 力不仅仅包括人的长相,也包括人的穿着打扮。 4、人格特征 我们更愿意帮助那些看起来善良、友好的人,更愿意 帮助因外在不可控的因素而使得自己陷入无助状态的人, 而不愿帮助那些内在可决定的理由而使得自己面临困境的 人。 酒鬼VS.被抢劫的白领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
• 二、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受助者特点 1、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获得帮助,特别是潜在帮助者是男 性的时候。男性更愿意帮助那些忧伤的女性(Latane & Dabbs, 1975; Piliavin & Unger,1985)。 2、相似性 相似性越高,越容易获得帮助。“大学生”乞讨; “一家三口”乞讨
• 二、亲社会行为的原因
• (1)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
– 这是由威尔逊提出的一种理论观点:任何遗传上具 有高生存价值(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 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 – 因为具有该特质的个体比不具该特质的个体较易持 续生存下去,并且产生较多的后代,而每一个后代 也将具有该特质。从而在群体中形成团体优势。
– 研究者认为,只有双向的或相互的利他行为 (Mutual or reciprocal altruism)才可作为生物学 上的基础(Robert Trivers, 1971)。 – 个体利他行为的潜在成本,必须经由得到来自 他人帮助的可能性所抵消。社会生物学对利他 行为的预测较易验证,比如具有血缘关系的个 体之间会有更多的利他行为。
10
时间紧急
时间正好
时间充足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
3.情境性的内疚-补偿 个人出现内疚体验后,会设法去消除内疚。 ①直接弥补引发内疚的行为过失(道歉); ②做出其他与过失行为无关的好的举动,抵消不好的行动; ③承担不愉快的事情或付出某种代价,惩罚自己的错误。
实验情境:实验者突然掉下一堆卡片,看行人是否帮助捡起卡片。 ①偿还:实验者和被试擦肩而过,看上去是因为擦肩而导致卡片散落; ②泛化内疚:另一个实验者的书被被试撞掉在地,实验者很快自己捡 起书,并表现出不高兴; ③同情:看到另外一个人撞掉实验者的卡片,那个人很快离开了; ④控制条件:卡片意外散落。 实验结果: 偿还、泛化内疚和控制组比较,有较多助人行为。 同情条件下,助人行为最多? 同情条件给人们一个显示超越别人的机会,更好的确认自我价值, 是一个愉快的事情。
所发挥的作用力相比较,后增加的影响源产生的作用力递减。 1元-0元>100元-99元(边际效用递减) 恋爱的感觉
N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力理论
3. 社会作用力乘法原则:I=F(SIN)
I (impact) :影响源作用于一个目标靶个体时,该个体体验到的作 用力的量 S (strength):社会源的强度(身份、年龄、社会地位等) I (immediacy):接近性(时间、空间) N (number):作用源的人数 作用源某一维度被削弱,整个作用力的强度也会削弱;提高某 一维度的强度也可以弥补另一维度强度较弱带来的缺陷,从而 目标靶 提高整个作用力的强度。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
(二)助人者特征 1.年龄与性别 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助人意愿应该是不断增 强的。这种趋势和人的道德发展水平是有关的。 道德发展水平:前习俗、习俗、后习俗 在陌生人需要帮助而又有潜在危险的情境中,男性更 可能提供帮助;但在较为安全的情境中,女性提供帮助的 比例稍稍大一些。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力理论
一、紧急助人与责任分散 二、社会作用力理论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力理论
• 一、紧急助人与责任分散
(一)责任分散假设 对于“闹市杀人”案,拉特纳和达利两位心理学家没 有像媒体那样用人的良心泯灭来解释事件,而是假设,当 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有很多旁观者在场,那么任何一个 旁观者出面帮忙的可能性都不大。 原因:可能助人者人数的增加导致了单个人责任感的 降低。
讨论开始时,其中一个讨论者(实际为标准化的录音)发言时 谈到自己在大学生活中发过癫痫病。当再轮到这个讨论者的 声音在电话中出现时,他表现出癫痫再次发作的声音,“我 要死了…呃…救命…呃呃…发作了…呃。”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力理论
90 旁 观 者 助 人 比 率 80 70 60 50 40 30 20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
(三)情境因素 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天气好,助人行为增多(心情好,代价小) 城市助人行为少于农村(相互熟悉度,旁观者少) 社会环境 文化(美国人帮助以后可能帮助自己的人,印度人帮 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 家庭、学校、社区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
– 长脖子的长颈鹿比短脖子的长颈鹿更获得食物,产 生更多的后代。长脖子基因被传递。但脖子过长会 使动作变得笨拙,也会被淘汰——脖子长度适中的 长颈鹿能够成为该种族的优势团体。 – 帮助他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 生存价值,对个体来说则未必如此。一对鸟饲养6 只小鸟,每一只幼鸟有半数的基因来自其雄性亲代, 6只小鸟的基因加起来的话就是其雄性亲代的3倍。 雄鸟基因胜于从前。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力理论
• 二、社会作用力理论
(一)社会作用力理论的来源
社会作用力理论(social impact theory)是一个关于 群体或他人影响个体的著名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 家拉塔纳(Latané, 1981)在总结利他行为和旁观者 干预的实验研究后,在80年代初正式提出。 拉塔纳认为应该从社会力场(social force field)的 角度来探索社会力(即他人或群体的影响力)对个体行 为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及其规律。
I
I = SN-t ( t<1 )
N
图 社会作用力分散法则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力理论
2. 社会作用力心理社会法则 时间因素是影响社会作用力的重要因素。 同样的影响源,在不同时间里出现,
I
对人们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力是不同的。
影响源数目的增加,虽会使整个社会 力场的作用力增加 ,但与原有影响源
I = SNt ( t<1 )
1 2 5 31 62
180
85
166
160 140 消 120 耗 时 100 间 80 60 40 52 1 旁观者数目 2 5
93
旁观者数目
• 旁观者越多,助人比率下降, • 而作出助人决策消耗时间增长。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力理论
3. 不幸女士实验 实验情境:一位女实验员安排好被试填写一张问卷后, 穿过门帘到隔壁办公室工作去了。4分钟后,被试可以听到那 位女士爬到椅子上够东西的声音,紧接着的声音是尖叫,椅 子摔倒和女士跌倒到地板上。随后是女士痛苦的声音,“噢, 天哪!我的脚…我…我…搬不动它,噢,我的脚脖子…我…没 法拿开身上这东西。” 实验结果:被试单独一人时,70%的人会试图以不同方 式提供帮助;两个被试在场时,出现其中一人试图提供帮助 的比例为40%;而如果旁观者换成无动于衷的假被试,则仅 有7%的真被试尝试提供帮助。
第四节 助人行为的培养
一、明确责任与增加互动 二、示范作用 三、助人情感倾向的培养 四、助人技能的学习
第四节 助人行为的培养
• 一、明确责任与增加互动
要提高助人行为,我们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解 释事件,从而增加责任的明确性,增加人们的助 人可能性。 直接的人际相互作用可以明显增加人们的助 人行为。因此,通过增加人际相互作用来激发人 们的助人动机,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力理论
2. 紧急助人实验(拉特纳和达利,1968 ) 实验情境:大学生被试被请到实验室与其他大学生讨论大 学生活问题。让被试相信,各个讨论者不相互见面,而是在 小隔间里以电话系统讨论更好。
实验条件:①被试独自与另一个人讨论; ②让被试相信除自己之外还有另外两个人; ③让被试相信,一起讨论的有6个人。 (实际上只有一个真正的被试参加)
作用源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助人的决策过程 二、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助人的决策过程
是否意识到他人需要帮助
是的 不
他不需要帮助
不
我有责任去帮助他吗?
是的
我没有责任
我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