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
浅谈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浅谈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引言英语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备受关注的一门学科,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从教材、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浅谈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教材的挑战高中英语教材作为教学的核心资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材还存在以下挑战:1.教材内容不贴近现实生活: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教学上,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内容,让学生难以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实际应用场景。
2.教材知识点过于繁杂:现行教材中的知识点过多,而且很多内容相对而言并不实用,给学生造成了学习负担,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效果。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优化教材内容:更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更多实用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语言环境和相关资源。
2.精简教材知识点:优化教材结构,精选重要的知识点,并进行合理的编排,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学习的核心内容。
教师的挑战教师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高中英语教师面临以下挑战:1.教师师资结构不均衡:我国高中英语教师队伍中,优秀教师相对稀缺,师资结构不够完善,导致整体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提升。
2.教师培训不足:当前教师培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培训内容不够实用,培训方式不够灵活,导致教师无法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针对这些挑战,有以下对策:1.提升教师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
2.加强教师培训,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教师的创新教育意识和应对变革的能力。
学生的挑战学生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受益者,也是面临挑战的一方。
目前高中英语学生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1.学习压力大:高中学生学业繁重,面临着学科众多的压力,导致他们在学习英语时往往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能力。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这是教育事业面向充满挑战的二十一世纪所必须进行的一场深刻革命。
众所周知,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需要的全面发展并具有完善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自我发展。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在传承旧的教学模式的同时又勇敢地创新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课堂教学“群言堂”以前那种命令、威胁与惩罚的“控制型”师生关系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急切欲望,妨碍了学生主动性及创新思维的发挥。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交融的协力合作的“群言堂”式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观念,大胆地张扬个性,开口畅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学法中,我积极尝试,从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让学生得到了身心的解放。
在与同事进行的阶段总结中,都感觉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效果更是出乎意料。
而老师自身虽然相对减轻了以前的满堂灌,但教学压力更大了,因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要问的问题更广了、更深了,必然让老师有种紧迫感。
这种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何乐而不为?二、教学方式生活化英语是一种语言,它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
教学过程中,我既紧紧围绕教材,又因势利导,把教学内容的关键所在变换为学生想说的话。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有探究学习的渴望。
像这样把教材内容生活化,语言教学实际更生动化,才能使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实物道具以及自己或者发动学生制作的简易教具,比如简易钟表、玩具火车和自行车,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的稍带稚嫩甚至幽默风趣的简笔画等。
比如可把教室看做一个小区,或者一座街道纵横交错的城市,或是一个图书馆、一个厨房、一处繁华的集贸市场等。
浅谈新课程下的英语学科发展型教育
浅谈新课程下的英语学科发展型教育新课程下英语学科发展型教育的主要内容发展就是生长、创新。
发展型教育的内涵是指自然人、社会人全身心、全方位的,充分全面地得到发展。
而英语学科发展型教育,则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1.生理素质的发展这是学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心理实验表明,一个人从出生起,其大脑就开始建立学习语音的机制,大脑左半球对语言声音变化相当敏感,并且具有搜集信息的功能。
基于青少年语言学习的天赋,在英语教学的初始联阶段,教师要把握学习语言的契机期,充分开发学生的生理素质条件,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辨音、拼音。
让学生从语流中学习语音,从语音实践中学习语音,从话语的整体上感受语音,促进学生语言器官和身体其它器官、部位的发育,培养学生在言语活动中的灵敏度,准确度和耐力。
但学校教育在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绝对不能违背学生身体发展和成长的规律,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
2.个性品质的发展英语教学在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1)培养学生对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2)通过语法结构的讲解,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3)通过大量的英语口语实践,激发学生用英语与人交际的欲望,并以此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信心和胆量,特别是不怕犯语言错误和遭遇交流尴尬的勇气。
(4)通过与母语的分析比较,促进学生对语言功能和文化差异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大度、宽容、善于与人合作,特别是对传统、权威敢于质疑的良好个性品质。
3.道德文化素养的发展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外语已从一种语言变化为一种思想工具。
青年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因此,教师要在传授英语基础知识、训练英语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因势力导,有选择地介绍异国文化,开拓视野。
并通过与本国文化的比较,提高学生鉴别、鉴赏异国文化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浅谈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
浅谈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小学英语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英语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教学的多元化小学英语教育目前已经从传统的以文法-翻译法和听-说-读-写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向“多元化”教学模式发展。
多元化教学模式不仅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而且注重兴趣培养、能力培养和情感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歌曲、课外阅读、口头表演等多种方式来让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
同时,多元化教学模式还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的使用能力,这也是将来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方式的信息化信息化技术对小学英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利用音频、视频、网络等多媒体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上参与虚拟课堂,毫不地理解或是恢复其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
具体而言,基于网络的课学习比传统离线学院好处很多。
由于一周内、一天的时间或者几天的时间,学生必须注重课堂时间的安排,这时就比较麻烦,而现在基于网络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居住在任何地方,只需要有网络即可随时参与学习。
三、英语语言能力测试的认知度提高随着高中英语教学重点的由知识点学习向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评估也逐渐转向功能性评估。
通过能力性评估,能够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的能力,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国家认证考试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小学英语教育中,学生可以参加全国性英语能力竞赛、初级语法竞赛、小学英语能力测试等考试,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同时也能对学习者课本外的英语知识产生极大的帮助。
四、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教师是小学英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①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①【摘要】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自起源到现在的蓬勃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在曲折中不断探索,教育目的趋于科学化,由单纯的语言知识的学习逐步发展到以培养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从增加思维情感教育,再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增加国际理解和世界意识、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形成健全的人生观。
师资力量合理化,培训师资,增加师资数量,提高师资质量。
注重学生主体化,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
学习方式多样化,多样化手段导入教学内容。
【关键词】英语课程改革;教育目的;师资力量;学生主体;学习方式一、引言我国外语教学曲折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
本文简单回顾了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历史,从教育目的,师资力量、学生的主体化、以及学习方式多样化四个方面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分析。
二、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自元代的“回回国子学”到建国前的外语教学,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并受到重视。
建国后,俄语学习从无到有,迅速发展。
英语在困境中艰难生存,发展缓慢。
1957年到1965年,外语教育受到大跃进、反右倾等的政治运动的影响,突击英语教学,制定了不符实实际的一系列课程标准,但与此同时,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仍取得了很大成就,培养了国家所急需的外语人才。
文化大革命期间,外语教学完全停滞,英语发展遭到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以后,英语迅速恢复并蓬勃发展,改革全面展开,在外语人才培养目标、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测试评估等取了重大发展。
三、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变化(1)教育目的科学化纵观我国英语教学的历史,教育目标逐步趋向于科学化。
由20世纪以前以语法翻译法为依托来培养外语实用人才,到现在我国的课程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额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演变,也是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的进步。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摘要】在新课程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加强实践与应用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课堂变革是必然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小结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特点包括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提升语言思维能力。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则是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新课程、小学教育、沟通能力、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应用能力、教学特点、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课程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体系的实施为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过去,英语教学往往注重传统的语法教学和背诵单词,学生的语言能力较为单一和薄弱。
而在新课程下,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这种变革不仅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也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为小学英语课堂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探索。
教师们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们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模式,积极探索,勇于表达,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这样一个新的教学环境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将焕发新的活力,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1.2 意义分析在新课程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掌握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基本能力。
浅谈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摘要:19世纪初中国英语教育已经出现,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英语教育逐渐蓬勃发展,并且日益显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世界教育思潮的大背景下,自上个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英语教育持续稳步高速发展,显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这一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市场化、社会化、应试化、口语化、双语化、信息化、虚拟化和多元化等八大时代特征。
关键词:英语教育发展趋势前言:中国的英语教育是始于19 世纪初的清朝,当时英美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带来了英语这门外语,并且通过传教活动进行零星的小规模的英语教学,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英语教育标志性开端是1862 年京师同文馆的建立,1903 年时大中学校才开始开设外语课程,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于1964 年制定的《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将英语作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个国家之间合作与交流活动日益密切,英语成为国际沟通的一门重要语言,英语的学习越来越受重视。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把握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脉络,总结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以期发掘出利于加强我国英语教育的方式方法。
1.学校英语教育的应试化和双语化发展虽然近年来我国学校教育都在强调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可是应试教育还是广泛存在着,这也是我国教育的历史原因和现实需求所造成的。
但是表面来看,尽管是应试教育,我国英语教育还是稳步发展。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甚至到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都要学习英语,并且参加各种各样的英语考试,如中高考英语、大学英语四六级、研究生英语、托福、GRE、雅思等国际英语考试,各种目的的考级英语成为中国英语教育的客观现实问题之一。
应试在产生负面作用的同时,还是会对英语教育产生一定的推动力,关键问题是要在英语教育不断发展的同时,尽量消除应试教育的消极作用。
英语教育的双语化发展其实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因为19 世纪时西方的传教士进入中国,继而兴办了各种教会学校,以通过几何图形来表现事物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也将会意识到几何图形本身的艺术魅力。
浅谈小学英语课改
浅谈小学英语课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广大家长和教育专家所重视。
而小学英语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也愈发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浅谈小学英语课改,并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首先,小学英语课改的意义不言而喻。
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语言,掌握好英语不仅对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生涯有着重要的意义,更能拓宽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小学英语课改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通过课改,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帮助他们在小学阶段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
其次,小学英语课改的具体措施和方法非常关键。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导致学习英语变得枯燥乏味,效果不佳。
因此,小学英语课改应该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互动。
例如,可以引入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和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同时,可以加强口语训练,提倡多听多说,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也是小学英语课改的重要内容。
通过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同时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再次,小学英语课改必须重视师资建设和教师培训。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小学英语课改需要重点加强教师培训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通过举办教师培训班、交流讲座等形式,提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并且促进与国内外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小学英语课改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
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将会在更加活跃和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英语,提升英语水平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从教师的角度看,他们将有更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浅谈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历程
随 着 国 际 问 的 合作 与交 流 日益 密 切 , 语 的 学 习 已 经 越 来越 英 重要 了 。 目前 全 球 约有 7 5亿 人 在 学 习英 语 , 中 国说 英 语 的人 . 而 数已经超 过了上世 纪 6 0年代世 界说英 语人数 的总和 , 估计未来 七 到 十 年 中 国 说英 语 的人 数 还会 翻 番 。 随着 20 0 8年 北 京 奥 运 会 的 成 功举 办 和 2 1 上 海 世 博 会 的 顺 利 召 开 , 国现 在 学 习英 00年 中 语 的 人数 已达 到 2 5亿 , 充分 体现 了 中 国英 语 教 学 取 得 了 巨 大 . 这 的 发 展 与 进 步 , 些 都 与 中 国百 年 来 的英 语 教 育 有 很 大 的 关 系 。 这
清 政 府 闭 关 锁 国之 门被 打 破 后 , 了进 行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等 的 为 交 流 与 联 系 , 16 于 82年 开 设 了 同 文馆 , 后 又 建 立 了许 多类 似 的 之 外语学堂 , 目的 在 于 培 养专 门 的 翻 译 人 才 , 其 是 英 语 翻译 人 才 。 尤
10 9 3年颁行的《 定学 堂章程》中的《 奏 中学堂 章程》 定外语 教 规 学 的 目的是 : 习 外 国语 之 要 义 , 娴 习普 通 之 东 语 、 语 及 普 通 “ 在 英 之俄 、 、 法 德语 , 而英语 尤要 , 使得 临事应 之 , 增进 知 识。 因此 , ” 这 时期 的外语教学 的 目的、 内容 和方法 均以翻译 为主 , 学 内容 教 主要 教 授 语 法 知 识 , 使 练 习 阅 读 , 将 语 法 知 识 贯 穿 其 中 , 重 即 也 并 在 语 法 的掌 握 , 时 投 入 相 对 较 多 , 生 的 翻译 水 平 普 遍 较 高 , 课 学 但 是 从 事 关 于英 语 教 学 方 面 的 研 究 人 员 较 少 , 无 相 关 的研 究 理 也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当今世纪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英语已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经历了曲折的改革历程,最终确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育体系。
这为我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英语教学目的的变化历程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英语教学目的的变化。
自元代起我国就出现了英语教学的影子,但是英语教学的系统化、体系化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实现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颁布了12个教学大纲和2个课程标准,历次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目的都有不同的要求。
在50年代的教学大纲中,外语教学目的是单纯的培养阅读能力;60年代大纲的一大进步是提出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70年代的大纲在强调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80年代的大纲删除了翻译能力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书面运用能力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0年代首次提出了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90年代末随着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大纲上都明确提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2000年的两个大纲提到了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把外语教学和学生的终生发展联系起来,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这样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
二、改革开放以来英语课程的变化1.课程教学更加灵活自由课程教学灵活性与自由性的问题是指结合具体情况对语言教学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的问题,包括教学方法、教材的选取与安排和教学媒介等。
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和自由性实则是鼓励学校和老师根据不同的地方情况、不同学校类型和不同的学生对象适当的调整教学方法,选取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教育体制也在不断进行改革。
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小学英语课堂的实际情况,浅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旨在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主导,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教学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引导式教学模式,从“教”学生转变为“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交往和学会创新。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在过去,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注重语法和词汇的传授,忽略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情境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师主导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合作;英语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习的动力;第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1.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情境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情境交际能力。
浅析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教学创新|教改前沿摘 要:现如今,各初中学校逐渐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
初中英语教学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对此,英语教师应该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英语教学手段优化与完善。
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进行初中英语教学展开讨论,并提出以下几种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英语;教学方法;解决措施前言:由于国家实行应试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多数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为主。
但是,当代社会学生的发展需要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对此,初中英语教师进行教学手段创新刻不容缓。
在实际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遵照新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方针。
以学生的实际英语需求为基础,开展初中英语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
以达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文化素养和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1.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没有真正改变新课程标准在实施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英语教师的不作为。
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初中教师的指导。
但是,尽管进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已经下达给各初中学校。
仍旧有很多教师不重视对自身情况进行改变。
最明显的就是英语教师在实际英语讲学中,还是采用以前的教学手段。
即只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忽略学生其他方面发展的教学行动。
这种教学手段是不可取的,也是应该被新课程标准所取缔的。
2.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学生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后,英语成绩还是没有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己没有配合英语教师进行课堂活动。
不管是做什么都需要对那件事感兴趣才能取得成效。
在教师以往的教学手段影响下,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应有的学习激情。
同时,在沉闷的英语课堂氛围下,初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在逐渐减弱。
这两种因素均使英语教学变得枯燥乏味。
学生在消极的学习心态中学习,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使英语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3.教师照搬英语教材进行授课很多初中教师在英语授课时,没有一个整体的教学思路。
浅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例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现将我学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版〕特别是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旧版〕比照学习的几点体会分享如下。
一、新、旧版课程标准的比拟在比照学习中,我深深感受新版课程标准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开展核心素养等目标要求方面,具有更强的指导性、系统性、直观性、可操作性,更好地表达了英语的学科素养即工具性及人文性。
下面先简单谈谈旧版与新版的几个显著差异。
〔一〕总体架构差异。
旧版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四个局部组成;新版由“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六个局部组成,加强了课程性质、理念的重要作用,增加了学业质量的标准。
〔二〕分段目标标准差异。
旧版分一至五级,其中二级、五级为6年级、9年级结束时应到达的要求,每个级的目标描述相对抽象;新版的分为三个学段,各学段目标设有相应的级别,即一级建议为3~4年级学段应到达的目标,二级建议为5~6年级学段应到达的目标,三级建议为7~9年级学段应到达的目标,各学段目标之间的连续性、顺序性和进阶性更具体、鲜亮。
〔三〕学段目标表述差异。
旧版总目标由“言语技能、言语知识、感情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5个分目标组成,各个分目标在标准描述方面承接性、进阶性不强,表述抽象、不易考量,如“学习策略〞分二级和五级两个标准,二级只呈现了“根本策略〞,在五级中同时出现了“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新版的学段目标由“言语能力学段目标、文化意识学段目标、思维品质学段目标、学习能力学段目标〞组成,各个分目标在标准描述方面对每一级都有相应要求,充分表达了连续性、顺序性和进阶性,如学习能力学段目标从“乐学与善学、选择与调整、合作与探究〞三个方面对每一级目标的典型表现进行描述,清楚易检测,这样的目标更利于教师针对课标的具体要求进行有效的教学和操作,与“双减〞文件中“加强课程教学治理〞相切合。
结合我国英语课程目标,试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
结合我国英语课程目标,试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作者: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位延延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
这就要求国家对英语教学与教育进行标准的界定,并不断发展变化。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发展变化正文:从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修改方向来看,中学英语课程呈总体发展趋势。
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由单纯的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学习逐步发展到以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从增加思想情感教育在提高到学生学生全面素质,增加国际理解和世界意识、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形成健全的人生观。
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质。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背后是对教学要求、教学观念、教材评价方式的转变。
教学要求由单一、封闭向灵活、开放的方向发展;教学观念有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和素质发展;教材则呈现出现代化和多样性;评价方式也相应的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具体到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发展和变化。
70年代,课程标准在强调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进入高等学学校学习打好基础。
80年代,虽然减少了对翻译能力训练的要求,但总体上教学目标没有明显变动,更加注重阅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
90年代,《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实验版)》提出在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提出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谈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
浅谈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英语教育在中国已经越来越重要。
在小学阶段,英语教育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未来小学英语教育将会有哪些发展趋势呢?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方法在今后的小学英语教育中,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会逐渐普及。
不再是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
现代小学英语教育将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学习策略。
而课外拓展、游戏、绘画、音乐等多元化的英语课外活动将逐渐成为小学英语教育的一部分。
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使孩子更好地掌握英语,发展其全面能力;同时也为孩子的学习增加了趣味性。
二、英语学科融入综合学科未来小学英语课程将融入更多的综合学科知识,英语教学重点将不仅仅是单纯的语法和词汇,而是和其他学科融合起来,使得孩子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融合科学、艺术等现代素养培养,这样一来,孩子很快就能够学会如何在真实场景中运用英语。
随着小学英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将会越来越注重人性化教学方法。
教师将更加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
例如,对于那些不同程度的学生,将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以帮助每个学生以最适合的方式学习英语。
综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英语教育在小学阶段将越来越重要。
而未来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则将会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英语学科融入综合学科以及以人性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我们相信小学英语教育的改变将会让更多的孩子容易掌握英语、爱上英语,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充实。
浅谈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浅谈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摘要:大学英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通识课。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随着时代的推进不断在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以期满足新时代对外语人才培养的需求。
因此高校教师必须转变思想,坚持立德树人,认真反思,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202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L22AYY007)一、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必须从观念上进行根本变革,高校教师要立足树人育德,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中。
以往,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被认为是思政老师的职责,大学外语教学的改革主要针对英语素质的拓展与培养;新时代大学外语教学的改革是要通过课程发挥教师的育人功能,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立德树人是每一位教师的使命与责任。
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必选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内外的教学之中。
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遵循“教书育人”是教师第一职责的理念,不断提升师德修养,以德施教,严以律己,为人师表。
此外,大学教学改革也不能忽视英语本学科的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以及较强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的能力。
从教学评估的角度来看,“应试”强调“能力”。
改变社会、教师和学生对英语等级考试的评价,把“应试型”教学向“能力型”教学模式转化。
在教学方式上,应注意方法的选取和综合应用。
在不同的班级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对网络媒介的高效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扩大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视野。
在课堂上,学生的求知欲望会被充分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也会被激发,课堂上更多的图文并茂、形神结合、情景交融,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变化
76872 教育理论论文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变化回顾我国外语教学发展历史,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发展历程,对我国英语教育持续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各时期外语教学发展及英语课程教学特点1.1 我国建国前的外语教学我国建国前的外语教学主要分为清末明初和国民党统治期这两个时期。
1.1.1清末明初的外语教学1902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了《钦定中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规定了外语占全部课程的四分之一;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又于第二年颁布了《中学校课程标准》,规定中学学制为四年,外语为中学必修课程。
此后,教育界人士在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对中学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这一时期,我国外语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仍然重视语言知识,但比以前有所扩展;教学方法以翻译法为主。
但后期语法翻译法与直接法并重。
教学中阅读、翻译、会话等全面进行,增加了语音、会话、作文,甚至文学要略,注意到了语音的学习、会话和作文。
1.1.2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外语教学1922年,南京政府实行“新学制”,中学从学制、学科、教材到教法,由仿效日本为主改为效法英美为主,学制实行三三制。
外语作为必修课,由初中起开始设置。
1923年南京政府颁布《新学制课程纲要初、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外国语课程纲要》,结束了辛亥革命以后外语教育的混乱局面。
从这一时期到解放前夕的二十多年,国民教育部又对英语课程不断的进行改革,但每一次改革外语课程的目标并没有重大改变。
1.2 我国建国后的外语教学我国建国后的外语教学又可分为四个阶段:1.2.1迅速发展俄语教学阶段这一时期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向苏联学习,各行各业都急需俄语人才。
当时中学的英语课几乎全部由俄语课代替,导致大批英语教师改行。
由于俄语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1954年秋季起,教育部又决定初中外语课停开,致使中学外语教学受到严重损失。
这是一个极大的失误,也是一个极为深刻的教训。
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变化
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变化【摘要】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步启动至今已经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变化。
改革的初期阶段主要集中在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逐步深化后,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
这些改革对教学实践带来了积极影响,促使学校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并加强了教师培训与发展。
改革的成效逐渐显现,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更多关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的优化。
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材设计、注重实践技能的教学方法、以及更加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等。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在持续探索中取得一定成效,未来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历史背景、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培训、成效、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关注领域。
1. 引言1.1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重要性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英语是全球通用的语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习英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工具性学科,学习英语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帮助。
英语课程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促进文化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学科本身的重要性,更体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国家发展的需求上。
加强英语教育,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1.2 历史背景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需求日益增加,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主要是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使英语教育更加符合国际标准和时代要求。
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以适应全球化的潮流。
浅谈英语新课标的三新及教师角色的多转变
浅谈英语新课标的三新及教师角色的多转变天矿学校谭丽珍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推广实施,它将对教师的个性发展、素质提高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然而英语新课标中的“新”体现在哪里?新课标下的课程改革到底对教师意味着什么?这些都是在实施课程改革中我不得不询问自己的问题。
不过暑假期间,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国培和初中英语教师培训,针对以上问题,我从培训中找到了答案,这让我受益匪浅,也感慨颇多。
以下我就谈谈个人的想法:一、新课标之三“新”1、“新提法”通过暑假培训学习后了解到新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任务、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学途径、评价手段等方面都有全新的提法。
包括六方面:坚持终身学习观、明确分级课程体系(九个级别)、强调自主学习、提倡“任务型”教学理念、建立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新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新课堂”回想自己以前上学时的初中英语课,满脑子闪的不是老师密密麻麻的板书就是书后快被翻烂的单词表,英语课似乎就是永远抄不完的笔记和总也记不完的单词。
往事不堪回首,该是我们这些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举起素质教育的大旗,向传统说“不”的时候了!与传统的英语课堂相比,新课标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既可以是在一个班级教室里,又可以是一个突破时间、地点局限的大环境。
其主要特征有两方面:(1)宏观大环境---浓郁的氛围环境对语言的学习和影响是很重要的,需要强调的是,不能满口“Chinglish”(中国式英语),为了说英语而说英语。
我们要关注课堂,但更要关注课下宏观大环境氛围的营造。
(2)微观小环境---“活”教室教室是课堂的载体,师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把知识讲“活”,学生听懂了运用灵“活”,那整个教室就充满了生气。
新课标提倡的“任务型教学”、以“多媒体课堂”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主张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但我个人认为,活动的“量”我们应该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可能过犹不及、适得其反。
在微观小环境里,我们要“关注学生”,但不要“关住”学生。
浅谈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浅谈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英语在国际间的地位更加突出,同时,英语也成为我国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小学英语教学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意味着学生能够接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我国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基石之一。
未来,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的改革当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注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重视语言交际和文化意识的普及。
未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增强,对英语的对外传播和利用也将得到更大的关注,英语的应用能力将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
同时,教育模式也将更加强调个性化、自主化,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将成为重要学习目标之一。
二、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的创新未来,小学英语教学将更加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的创新,以电子教育、网络教育、移动教育等为代表的创新教学和资源的应用将成为主流。
例如,利用移动终端、网络和其他低成本、易操作的技术,使得教学内容和过程更加真实化、情境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的改革未来,教育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将更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评价。
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侧重面向应试的教学。
未来,应该将在考试中注重学生的真实学习表现,不仅关注学生的单项语言技能,更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不断发扬自己的创新能力。
四、师资队伍和师资培训的提升师资队伍的优秀和培训的重要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应注重提升教师语言文化通用能力、语言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综合素质。
同时,加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及相应的培训,使得教师能够及时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能够更好地应对教学变革所带来的挑战。
总之,未来,小学英语教育将更加注重语言能力、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强调教学策略和考试评价的创新,更加注重教师的成长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
当今世纪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英语已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经历了曲折的改革历程,最终确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育体系。
这为我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英语教学目的的变化历程
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英语教学目的的变化。
自元代起我国就出现了英语教学的影子,但是英语教学的系统化、体系化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实现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颁布了12个教学大纲和2个课程标准,历次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目的都有不同的要求。
在50年代的教学大纲中,外语教学目的是单纯的培养阅读能力;60年代大纲的一大进步是提出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70年代的大纲在强调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80年代的大纲删除了翻译能力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书面运用能力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0年代首次提出了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90年代末随着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大纲上都明确提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2000年的两个大纲提到了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把外语教学和学生的终生发展联系起来,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这样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
二、改革开放以来英语课程的变化
1.课程教学更加灵活自由
课程教学灵活性与自由性的问题是指结合具体情况对语言教学进行适当的取
舍和调整的问题,包括教学方法、教材的选取与安排和教学媒介等。
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和自由性实则是鼓励学校和老师根据不同的地方情况、不同学校类型和不同的学生对象适当的调整教学方法,选取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2.课程实施设计更加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
课程在改革历程中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将学生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也出现了由研究教学方法转向研究学习方法的一种趋势,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情感以及跨文化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终身教育的基本技能。
多样性的评价方式也以学生作为主体,将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认知和情感态度等学习过程纳入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自信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不仅注意全面性和全体性,而且注重发展差异性、持续性,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课程趋于个性化
这里说的课程个性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设计出符合中国特色的英语课程。
20世纪我国英语基础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其根源是没有立足于我国现状以及英语在我国是外语这一基本国情;二是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是因材施教的问题。
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即个性,针对不同程度、特点的学生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开发潜能。
三、改革开放以来教材观的转变
从吃透教材到开发教材的转变。
以往,教师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资源,视其高于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吃透教材,教好教材成了对教师的最高要求。
结果是:教师被扼杀了自主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教学不能从实际出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英语课程改革过程中,新课标要求教师参与课程
设置,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搞好校本课程。
由教好教材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教好学生不仅会促进教学改革,还会有利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可以发现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英语在教学目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以及教材观三方面所做的改革,是顺应课程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
其总的趋势是朝着灵活性与开放性、科学性与完善性的方向发展的。
这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
希望在综合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