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开课《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合集下载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岳天翔【案例背景分析】《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内容。

本课是在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体积与容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比较抽象的概念,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大胆猜想、有序操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并感知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难点: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个有刻度的量杯,大小不同的水杯、土豆、红薯各一个,水,每人1块橡皮泥、12个小正方体。

【学情分析】学生都喜欢活泼而生动的数学课堂,容易被新奇独特的活动吸引。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生活经验,但究竟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他们却很陌生。

所以,对体积和容积深刻而准确地理解,通过学习明确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可能就是本节课学生要突破的难点。

那么,要怎样轻松的解决好这个问题,如何设计有效教学的每一步呢?这些都将是本节课研究的重点。

【教学方法与策略】情境教学法、直观实验法、比较法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有效学习。

【教学片断及评析】片断一:创设情境,感知空间(观看乌鸦喝水视频)师:乌鸦喝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对吧?其实在这个故事里还蕴含着有趣的数学知识呢?想一起探究吗?现在谁愿来做这只聪明的乌鸦给大家演示一下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学生演示:将小石块轻轻放进装有水的杯中。

其他学生观察,说出发现。

师:水面为什么上升了?生:因为石块也占有一定的空间师:看来呀物体是占有一定的空间的。

板书关键词:占空间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还能找到哪些占空间的物体? (生举例)【评析:什么是空间,解释起来似乎很抽象,这一环节我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去感知。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起始课的学习要为以后的学习打坚实的基础。

所以,我通过故事引入,在学生初步感受物体有大小之后,再通过“说一说、比一比、想一想、猜一猜、搭一搭”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去发现、去理解体积、容积的实际含义,然后深化活动内容,使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从而进一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最后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的基础上,又渗透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且通过知识拓展,由规则形体的体积和容积迁移到不规则形体的体积和容积,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体积和容积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在本节课开始时,我就让学生举例感受物体是有大有小的。

在学生对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有了初步的体验后,我通过两个实验让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概念。

又引导学生举例,进一步加深体验,拓展认识。

在此基础上揭示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在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视觉、触觉为大脑思维提供了直接的、丰富的素材,因此要让学生的手、眼、脑协同发挥作用。

在本课中,体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借助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了。

通过“水面升高了”来体验“土豆占有一定的空间”,使“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

师生在实验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边表达,逐步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发展学生对空间的理解。

3、学生通过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理解体积、容积的基本概念,并有将这一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时,清晰的认识到体积、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搭小正方体的活动,一部分学生考虑了对于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而寻找花瓶体积、容积的活动,又使学生注意到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容积,从而使学生,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1。

苏教版小学数学《体积和容积》优秀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体积和容积》优秀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体积和容积》设计和教课反省本节课的内容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有的不过生活中的一些体验,没有什么知识基础。

正确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对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质问题起着特别要点的作用,这节课的开端特别要点。

学情剖析经过操作,让学生领会到物体老是据有必定的空间,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小的,还能够比较。

教课时牢牢抓住体积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自然过渡到容积的意义。

教课目的1,经过实验操作,知道什么是体积。

2,经过察看,理解容积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掌握计量物体的体积或容积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体积或容积的大小。

教课要点和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

1、叙述《乌鸦喝水》的故事。

2、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喝到水?包含什么道理?就故事内容进行议论.承接故事情境,初步认识体积。

二,研究新知。

(一)实验察看,成立体积观点。

1、演示实验。

(1)取出两个相同大的玻璃杯。

(2)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在另一个杯子里放入一颗石头。

(3)把盛满水的杯子里的水倒入另一个装着石头的杯子里。

指引学生察看,议论。

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什么?( 4)察看两次实验,,出现了什么结果?说明什么?(5)总结实验结果。

板书体积的定义。

(6)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

出示实物:笔盒、数学书、书包。

2、成立容积的观点。

(1)出示例 7 主题图。

(2)比一比。

哪个盒子里书的体积大一些?( 3)叙述。

(4)归纳: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学生察看议论,并分组实验。

学生归纳体积的定义。

学生比较。

经过让学生察看、操作、沟通、归纳等教课活动,调换学生的经验 , 让学生自己理解含义。

三、拓展应用。

1、达成课本 20 页的“练一练”2、判断 .学生独立达成,同桌沟通,小组议论,全班展现。

使学生加深对体积和容积的理解。

四、小结全课。

经过今日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学生小结使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进而提升学习数学的信心。

板书设计体积和容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与容积》反思

《体积与容积》反思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1)“体积与容积”是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五年级第二学期P44-46的教学内容。

学习这一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孰大孰小的感受及容器内装水多与少的体验,都是这节课学习的基础。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就设想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实验活动与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并通过操作与交流,希望学生能够比较容易理解体积容积概念。

由于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

我在这节课中设计了“说一说”、“比一比”、“想一想”三个活动,把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通过这三个活动,学生应该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运用教材的“试一试”和“练一练”两个活动,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够进一步体验物体体积的大小和物体体积的一些特征(形状改变,体积不变)。

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应该也希望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了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容积与体积”的教学目标我设定为: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理解物体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和理解体积的大小与形状变化无关的原理,发展空间观念。

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我在课的开始环节,就设计了故事引进——《乌鸦喝水》。

学生已经知道在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而熟悉的童话故事中也有数学问题?这个故事的呈现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与童话故事联系起来。

二是这个故事用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是石子占了空间,把水“挤”上来了,为下一步学习作了铺垫。

看完动画,我设计了三个问题: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了?瓶子里的水面为什么升高了?小乌鸦为什么要放许多小石子?为了让每个学生均有发表自己想法,我在这儿安排了小组讨论的形式。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1: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的:通过详细的实验活动,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的: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开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增强合作精神和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详细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络和区别。

教具准备:课件、两个一样的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瓶子、水、土豆和红薯、橡皮泥一块、饮料瓶、茶叶桶和水杯。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体积与容积》这一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自由发言〕师:老师这里有石头、量杯和水,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师:把石头放入水中,出现了什么情况?水面为什么会上升?生1:石头占了水的位置;生2:石头把水挤出来了;生3:石头把水压出来了;生4:石头占了水的空间;……同学们说出了各种有趣的想法。

〔二〕新授〔1〕认识体积1、初步感受空间。

师:老师往水里放一个苹果,苹果占空间吗?放一枚硬币,硬币占空间吗?橡皮占空间吗?还有什么东西占空间?说得完吗?也就是说,所有的物体都占空间。

在水里占空间,拿出来呢?〔也占空间〕板书:空间。

2、空间也有大小。

师:橡皮与铅笔盒比谁占得空间大,谁占得空间小?桌子与凳子呢?板书:大小3、体积的概念。

师:每个物体都占一定的空间,且有大有小,这就是体积,体积是什么呢?谁能说一说?出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同学齐读2遍〕师:苹果的体积是什么呢?〔苹果所占空间的大小叫苹果的体积〕。

石头呢?〔石头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石头的体积〕。

4、谁的体积大?师:同学们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物品,与你同桌的作比拟,说一说我的体积大,你的体积小5、物体的位置、形状发生大小,体积不变。

师叫一位同学上台,问:“你有体积吗?老师有体积吗?谁的体积大?”接着请这位同学变换位置,站在教室的不同地方,问:“它的体积变了吗?他的什么变了?说明了什么?”〔物体的位置变化了,但体积不变〕师:“橡皮泥是什么形状的?〔长方体。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1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使思维活动常常受到束缚。

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拓宽思维领域,就有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教学时,我就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先出示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然后把一个钢球浸没在容器内的水中,要学生求出这个钢球的体积。

学生兴趣很高,但一时又说不出答案,有学生试探说:“能不能告诉我们球的体积公式?知道了公式,只要找到公式中未知的量,不就可以求出钢球的体积了吗?”听到这话,我马上补充说:“如果不告诉你们球的体积公式,能求这个钢球的体积吗?”学生一时被这问题噎住了——不知道球的体积公式,怎么求钢球的体积呢?过了一会儿,有学生提出: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求出球的体积,但是我们可以先求出水的体积。

只要把玻璃容器里水面上升的体积求出来,球的体积不就求出了。

这时,我问学生:“那水面上升的体积怎么求呢?”经过思考,有学生认为,可以先测出水面上升的高度,再从玻璃容器内部量出长和宽后计算体积。

正当学生为此感到高兴时,我又问:“那水面上升的高度怎么测呢?”有学生马上回答道:“先记录好原先玻璃容器里水面的高度,再测一下钢球放入后水面的高度,然后把这两个高度减一减即可。

”通过上述教学,教师巧妙地把数学学习内容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探求的欲望,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2《认识体积与容积》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体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借助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了。

在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理解体积的概念。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反思、习题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反思、习题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新林二小王瑛娜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教材41-42页)一、学生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

体积和容积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而且体积和容积又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手、眼、脑、口并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五、教学用具: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大字典、橡皮泥、小正方体、课件。

六、设计理念:1.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2.直觉是真正的数学家赖以生存的东西----伊恩.期图加特。

3.真正的数学,正是用一种严密的逻辑性演绎事物间存在的和谐关系及秩序之美,而几何,更是数学美之精华,它用直观的美学形象将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简单美,奇异美演绎得淋漓尽致,并将它们延伸到我们生活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4.猜测、直观、体验是创造的基础。

︱︱︱︱︱︱︱︱︱︱︱︱︱︱︱︱︱︱︱︱︱︱︱︱︱︱︱︱︱︱︱︱︱︱︱︱︱︱︱︱︱︱︱︱︱︱︱︱︱︱︱︱︱︱︱︱︱︱︱︱︱︱︱︱︱︱︱5.充分的操作、实验,利用直观进行思考,这也是培养空间观念的主要方法。

6.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公开课体积与容积教案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公开课体积与容积教案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公开课体积与容积教案与教学反思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体积与容积教案与教学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 能够根据已知条件计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计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2. 教具:教学板、计算器、实物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立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个模型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思量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板展示体积和容积的定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体积和容积的区别和联系。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模型的对照,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

3. 计算体积(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具体的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等,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其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然后运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4. 计算容积(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容器,如水杯、盒子等,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其容积。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容器的形状和尺寸,然后运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5. 练习与巩固(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评。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拓展题,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小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思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用到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赋予肯定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和计算器的使用,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并能够根据已知条件计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教学板展示概念定义和示意图,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同时,我还使用了实物模型和计算器,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参预度和学习兴趣。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能力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用具】两个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土豆、红薯各一个、纸箱、魔方、12个小正方体、一个木盒和若干沙、水。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一个小镇上有一家面条店,面条店的老板非常狡诈,对伙计也非常苛刻。

眼看又要到月底了,该给伙计们开工资了,老板心里非常不舒服,总想找点茬难为伙计们。

一天早上,他把一碗面条盛得满满的,让小伙计给客人端去,不允许小伙计洒一滴面条汤。

如果溢出一滴汤,小伙计的这个月的工钱就一分不给。

小伙计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他胸有成竹地去端面条了,结果真的一滴也没洒。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伙计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吗?(如果没有学生说出答案,教师揭示答案:小伙计一只手用筷子把一些面条挑起,另一只手端面条碗。

)师:这其中蕴藏着什么数学知识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明白。

(设计意图:利用故事导入,激兴设疑。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同时也暗示了“体积”和“容积”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体有大小。

师:你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一大、一小的两个纸箱,教师边说边从纸箱中拿出2个量杯、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等物品。

)生1:一个大纸箱和一个小纸箱,三个玻璃杯。

生2: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

师:你认为纸箱和量杯哪一个比较大?生:纸箱大,量杯小。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呢?(学生例举生活中的物体,并指出谁大谁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2、提出问题,研讨解决方法。

名师教学设计《体积和容积》教学案例和反思

名师教学设计《体积和容积》教学案例和反思

《体积和容积》教学案例和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在操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以及思维能力。

3.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难点:明确体积与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都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吧,其实这个故事里还蕴含着有趣的数学知识呢!今天,老师把乌鸦喝水的情景,也搬到了现场。

看:现在,桌面上有两个大小一样的量杯,里面放了同样多的水。

我把一枚小石子放入水中水面会怎样?生:上升师:为什么?生:因为石子要占一定的空间。

(板书:占空间)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水面大致上升的位置,观察水面。

假如我把这枚大石子放入另一个量杯中,水面会怎样?会上升到什么位置?和你猜的一样吗?为什么一个上升的多一些,一个上升的少一些?生:小石子占的空间小一些,水面上升的少一些。

大石子占的空间大一些,水面上升的多一些。

(板书:大小)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占空间大小.....的问题------《体积与容积》二、探究新知活动一:体积的认识师:说说教室里哪些物体都占有空间?生:课桌、书柜、讲台、书包……师: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都占据了空间。

那液体呢?(摇晃矿泉水瓶)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也占有空间吗?怎么证明?(吹气球)小结:看来,所有的物体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我们就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活动二、比较体积的大小1.比较体积相差大的物体师:比一比,谁的体积大?出示实物:苹果和草莓、黑板擦和橡皮……问:哪个体积大?师:这么快就比较出来了,你们用了什么方法?生:看出来的呗!师:是的,体积差距较大的物体,我们可以一眼看出来谁大谁小。

(板书:看)2.比较体积相近的物体师:手拿体积相近的土豆和红薯,谁的体积大?学生说法不一,看不出来想想办法?乌鸦都能想出好办法来,你们肯定行。

小学数学公开课《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数学公开课《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与反思⼩学数学公开课《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1、内容要求强调引导学⽣通过观察、操作,⼿、眼、脑、⼝并⽤,运⽤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的感性认识。

建⽴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步学习作好铺垫。

2、地位和作⽤这是空间与图形中的⼀堂概念课,空间与图形是⼈们更好的认识和描述⽣活空间,并进⾏交流的重要⼯具。

发展学⽣的空间观念,是《课标》中的⼀个重要⽬标,也是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标之⼀。

3、现实意义及新旧知识的链接本单元是在学⽣直观认识长⽅体、正⽅体特点及它们的展开图,理解长⽅体、正⽅体表⾯的含义及计算⽅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

是发展学⽣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但是如何帮助学⽣完善空间观念?如何促使学⽣从⼀维到三维的发展?还需进⼀步去挖掘。

本单元教学内容有: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长⽅体体积、体积单位的换算、有趣的测量。

将为后继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做好铺垫与孕伏。

因此这部分教学将是发展学⽣空间观念的关键。

学情分析1、学习需求:这堂课的需求是学⽣能够在认识了长⽅体和正⽅体的特点以及了解了长⽅体和正⽅体的表⾯积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体积与容积的概念及理解它们的区别。

为今后学习体积计算,发展学⽣空间观念打好基础。

2、认知发展分析学⽣希望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式来探究⾃⼰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法。

3、学习障碍:本班⼤部分学⽣来⾃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部分学⽣家长为外来务⼯⼈员,家庭教育环境不佳,缺乏学习积极性。

本班同学普遍学习基础薄弱,空间观念不强。

在⽇常教学中缺乏应有的学习⽅法与解题策略。

教学⽬标1、认知⽬标:①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②能够知道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技能⽬标:①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发展学⽣的空间观念。

②培养学⽣观察、操作、概括的能⼒以及利⽤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1一、教材说明:《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页至42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理解物体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三、学生特点:体积与容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在此之前,学生只学习掌握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体积概念的初步建立是学生空间概念的一次飞跃,其实在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物体占据空间的事例,只不过不会用体积这一数学语言来描述它,而是用占位置描述这一现象。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这部分内容从平面到空间,知识跨度大、难度高,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

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理解物体的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建立体积概念,理解体积的大小与形状变化无关的原理。

3、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五、教学理念:本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

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空间观念是在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再现《乌鸦喝水》的故事把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然后再通过实物观察活动、想象活动、操作与表达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和体验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六、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杯子、米、木块、西瓜、梨、油瓶、茶叶罐等。

学具:土豆、水、大小量杯、每组12个小正方体。

七、教学过程:(一)认识物体占空间1、师: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随着电脑动画再去听一遍好不好?(师出示电脑画面学生欣赏。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1.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2.掌握计算立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方法;3.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体积和容积的知识。

教学重点:1.体积和容积的概念;2.计算立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1.应用体积和容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学生练习册;3.相关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识(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直角三维几何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思考,并和学生讨论几何体的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Step 2 讲解与示范(15分钟)1.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计算一个立方体的体积和容积,并将计算步骤和公式进行梳理,强调立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相等的特点。

2.同样的方法,教师示范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并总结计算步骤和公式。

Step 3 认识并计算其他几何体(20分钟)1.介绍球、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点和定义,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推断出它们的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公式。

2.学生与老师一起计算几个例子,巩固计算的方法。

Step 4 拓展应用(15分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体积和容积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一些水桶的高度是10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问这个水桶可以装多少升的水?”学生可以自己思考解决方法,并在小组内互相讨论。

Step 5 练习与巩固(20分钟)在学生练习册中,完成所设计的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包括计算立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以及应用题。

Step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总结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小结。

同时,进行课堂评价,检查学生对于体积和容积的掌握程度。

反思:本堂课通过导入新知识、讲解与示范、认识并计算其他几何体、拓展应用、练习与巩固、总结与评价的教学步骤,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并掌握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说明:《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页至42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理解物体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三、学生特点:体积与容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在此之前,学生只学习掌握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体积概念的初步建立是学生空间概念的一次飞跃,其实在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物体占据空间的事例,只不过不会用体积这一数学语言来描述它,而是用占位置描述这一现象。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这部分内容从平面到空间,知识跨度大、难度高,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

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理解物体的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建立体积概念,理解体积的大小与形状变化无关的原理。

3、在*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五、教学理念:本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

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空间观念是在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再现《乌鸦喝水》的故事把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然后再通过实物观察活动、想象活动、*作与表达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和体验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六、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杯子、米、木块、西瓜、梨、油瓶、茶叶罐等。

学具:土豆、水、大小量杯、每组12个小正方体。

七、教学过程:(一)认识物体占空间1、师: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随着电脑动画再去听一遍好不好?(师出示电脑画面学生欣赏。

)师:这只乌鸦动动脑,想了个什么办法喝到瓶底里的水?师:为什么石头丢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高了呢?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小结:原来石头要占一定的空间。

2、师出示装满米的杯子。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示范课《体积与容积 》教学设计和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示范课《体积与容积 》教学设计和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示范课《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但体积和容积又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学情分析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对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难于理解。

学生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从他们身边的事物出发,把概念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本课的重点是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体积的概念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现代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变直观,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体积与容积》这一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自由发言)(1)认识体积1、初步感受空间。

师:老师往水里放一个苹果,苹果占空间吗?放一枚硬币,硬币占空间吗?橡皮占空间吗?铅笔盒占空间吗?桌子呢?凳子呢?还有什么东西占空间?师: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占空间?在水里占空间,拿出来呢?(也占空间)板书:空间。

2、空间也有大小。

师:橡皮与铅笔盒比谁占得空间大,谁占得空间小?桌子与凳子呢?板书:大小3、体积的概念。

4、比较体积大小。

?香蕉和鸡蛋。

?老师叫一位学生上台,问:“你有体积吗?老师有体积吗?谁的体积大?”请这位同学变换位置,站在教室的不同地方,问:“它的体积变了吗?他的什么变了?说明了什么?”(物体的位置变化了,但体积不变)?师:“橡皮泥是什么形状的?(长方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公开课《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与反思强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手、眼、脑、口并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2、地位和作用这是空间与图形中的一堂概念课,空间与图形是人们更好的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

3、现实意义及新旧知识的链接本单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点及它们的展开图,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的含义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

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但是如何帮助学生完善空间观念?如何促使学生从一维到三维的发展?还需进一步去挖掘。

本单元教学内容有: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长方体体积、体积单位的换算、有趣的测量。

将为后继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做好铺垫与孕伏。

因此这部分教学将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关键。

学情分析1、学习需求:这堂课的需求是学生能够在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体积与容积的概念及理解它们的区别。

为今后学习体积计算,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打好基础。

2、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希望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来探究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3、学习障碍:本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部分学生家长为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环境不佳,缺乏学习积极性。

本班同学普遍学习基础薄弱,空间观念不强。

在日常教学中缺乏应有的学习方法与解题策略。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②能够知道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技能目标:①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②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情感目标: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录音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课件出示音频:乌鸦喝水)师: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仔细倾听认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二、自主实践,合作探究。

(一)实验操作,认识体积概念。

1、实践操作,验证水面上升的过程。

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一起来验证。

(学生向盛有浅水的量杯里投放石块,先投小石块,后投大石块)师:你有什么发现?是水增多了吗?水溢出的多少和什么有关?汇报结果:石块挤占水的空间,石块越大,所占空间越大。

2、举例生活中物体占空间的现象。

师: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占空间?液体呢?气体呢?固体:桌子,饮水机,汽车……。

液体:汽水,啤酒……。

气体:气球,氧气罐……。

吹气球验证气体占空间。

板书:物体占空间3、体验物体所占空间大小不同,引出体积概念。

课桌占空间小,讲桌占空间大。

小轿车占空间小,大客车占空间大。

学生占空间小,教师占空间大。

师: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

(补充出示体积概念)(板书:体积)师:板擦和黑板谁的体积大?(黑板)总结方法:体积相差悬殊时用看一看的方法。

师:谁的体积大?(课件出示,学生同桌讨论)总结方法:形状比较规则时用数一数或量一量的方法。

师:橙子和西红柿谁的体积大?(出示体积相近的参照物,学生分组讨论并实验)(1)把橙子和西红柿依次放入同样容器,同样高度的水中,比较水面升高的高度。

(学生自命名:升水法)(2)把橙子和西红柿依次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比较溢出水的体积。

(学生自命名:溢水法)总结方法:体积相差不多时用变一变的方法。

(转化成水的体积进行比较)师:比较体积时要灵活多变,善于观察。

(3)数学人物介绍:阿基米德与皇冠的故事。

3、研究干扰体积比大小的因素。

(1)认识物体的体积大小与重量无关。

师:体积的大小与重量有关吗?生:气球中的气体体积大于苹果的体积,但气体重量却轻于苹果重量。

总结:物体的体积大小与重量没有绝对关系。

(2)实践操作:捏橡皮泥,认识物体的体积大小与形状无关。

师:体积的大小与形状有关吗?生:同一块橡皮泥可以捏成不同形状。

总结:物体的体积大小与形状没有绝对关系。

(三)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容积概念。

1、认识容器师:今天这么多的物品,我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全都带来了?生:放在纸箱里。

师:像量杯、纸箱这样能容纳物品的器具叫容器。

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多,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少?2、感知容积,出示概念。

师:今天这些东西用小一点的纸箱可以装下吗?为什么?生:装不下,因为小纸箱里面装的东西少。

师:用一个特别大的纸箱呢?生:里面空空的,有点浪费,可以用来装更大的物体。

出示概念:我们把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3、理解容积概念。

师:你觉得容积概念中那些字词最关键?怎么理解?生:所能容纳。

就是要装满。

师:下面那些容器的含沙量正好是它的容积(课件出示)4、研究影响容积大小的因素。

师:喜欢魔术吗?请你见证奇迹的发生。

(小魔术:准备一样的两个纸杯,一个装入填充物,增大器壁厚度,让学生先远观纸杯外型,确定无水,然后向无填充物的纸杯中倒满水,并转倒入有填充物的杯中,直至溢出)师: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大胆的猜测?生1:溢出水的杯子里一定有东西。

生2:两个杯子的器壁厚薄不一样。

师:你觉得容器的容积大小与什么有关?生1:与器壁厚薄有关。

生2:与容器外形没有绝对关系。

总结:外形一定时,器壁越厚,容积越小。

(四)比较体积与容积的差别。

(出示:魔方和装满沙子的木盒)师:比一比,它俩谁的体积大?谁的容积大?(交流中使学生明白: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具有容积。

)师:木盒的体积和木盒的容积有什么不同呢?生1:木盒的体积是木盒所占空间的大小,木盒的容积是它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生2:木盒的容积就是盒子里所盛的沙子的体积。

生3:木盒的体积比它的容积大。

归纳总结:1、体积从外部测量,容积从内部测量。

2、体积与容积的测量对象不同。

3、容器的容积小于自己的体积。

4、所有物体都有体积,只有容器才有容积。

学生动手实验汇报试验结果学生吹气球验证气体占空间。

举证生活实例充分感受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齐读概念看一看同桌讨论汇报结果数一数小组讨论、实验、汇报结果测量水面上升前后的高度,比较两次测量结果的高度差。

测量溢出水的体积,比较大小同桌讨论捏橡皮泥活动。

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划出关键字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对于空间图形知识的学习,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是抽象的,因此它必须借助直观手段来实现。

实现的途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想像、猜测、联系生活来建立表象,最终形成清晰的认识。

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积极、活跃,不但经历了概念认识的过程,重要的是掌握了概念认识的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品质。

这样设计才会有深度、有广度,富有数学气息。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试一试。

(课件出示p42的插图。

)(1)学生看图理解图意。

(2)指名判断并说明理由。

2.搭一搭。

(第42页“练一练”的第4题)(1)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

(2)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

3、补充练习:(1)汽车上的油箱,油箱里装满汽油,汽油的体积就是油箱的容积。

()(2)一块长方体的砖(实心的),它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

()(3)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4)游泳池注入半池水,水的体积就是游泳池的容积。

()(5)两个体积一样大的盒子,它们的容积一样大.( )4、知识拓展: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小明倒了3杯,而小红倒了2杯。

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5、课外实践:调查你家的鞋盒、抽屉、微波炉的容积。

你是怎样获得的?独立思考,集体订正分层次,多样化的练习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之在各自基础上得到有效发展。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使概念的外延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满。

四、梳理回顾,评价体验。

(四)评价体验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对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仔细看书提出质疑多种形式的评价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掘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

板书设计体积与容积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看一看数一数变一变容积:容器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

认识体积和容积是北师大版五年下学期的内容。

主要是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体积的意义;通过让学生比较两个大小不同的杯子里所装水的体积,形象而直观地揭示容积的意义,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联系。

一节课的容量相对较少,但是一节课下来,还是觉得时间有点紧张,学生的空间想象里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升华。

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形成体积和容积的两个具有抽象性的概念。

概念形成一般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或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作出新的探讨。

(2)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各种属性或特征中,找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

(3)由这些本质属性或特征,抽象概括成一般的概念。

我在课上,在教授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跟着我说一些话“老师占据了教室的一部分空间”“粉笔占据了粉笔盒的一部分空间”,先让他们初步感受一下,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自己说一说类似的话,然后引出体积直接说出体积的概念。

在教授容积的概念时,我也是先拿出两个透明的量杯,通过装水,比一比那个容器容纳的体积多,之后引出容积概念。

当时我是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想让他们能够更加形象化的了解,其时体积的概念也好,容积的概念也罢,不但应联系生活实际,使这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同时还要能够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加以升华抽象出本质的概念,由此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儿童的认知规律,一般来说是由直接感知到概念的形成。

而直观演示就是学生直接感知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概念理解的重要环节。

我在帮助学生认识体积概念时,手做了一个实验,就是把西红柿和橙子放入两个水面高度相同的杯中,通过观察水面升高来理解西红柿占有空间,通过两杯水,水面高度上升的不同来理解西红柿和橙子占有的空间有大有小,这样的过程,学生就非常容易的理解了体积的概念。

根据以上的思考,我觉得如果再上这节课,或是类似的要求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课的时候,我不仅仅要让他们能够体会出概念,形象地感知,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能够引导学生归纳出概念的本质特征,并且让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