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资料 蜀相试题

合集下载

《蜀相》练习(含解析)

《蜀相》练习(含解析)

《蜀相》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完成下面小题。

张仪、司马错论伐蜀《战国策》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欲伐蜀。

张仪曰:“不如伐韩。

”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

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

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

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

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

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

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

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

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

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诸侯不以为贪。

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

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

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

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

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

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选自《战国策·秦策》)【注释】①轘(huán)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道路险厄,凡十二曲,中有轘辕关。

1.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诛周主之罪诛:声讨 B.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敝:疲惫C.臣请谒其故谒:陈述 D.不如伐蜀之完也完:完美2.下列各项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王曰:请闻其说。

得其地不足以为利B.挟天子以令天下以鼎与楚,以地与魏C.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D.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利尽西海,而诸侯不以为贪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B.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C.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D.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川,指当时韩国境内的黄河、伊水、洛水三水流经的地区。

1-4 蜀相(试题+答案+解析)

1-4 蜀相(试题+答案+解析)

课时作业(四)(对应学生用书P18)一、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祠.堂 柏.森森 映.阶 频.烦 A .chí bó yīnɡ bīnB .cí bó yìn ɡ pínC .cí bǎi yìnɡ pínD .chí bǎi yìnɡ pín解析:注意“柏”有两个读音。

答案:C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绵官城外柏森森B .隔夜黄鹂空好音C .三顾频繁天下计D .长使英雄泪满襟解析:A 项“绵”应为“锦”。

B 项“夜”应为“叶”。

C 项“繁”应为“烦”。

答案:D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映阶碧草自.春色天生丽质难自.弃 ⎩⎪⎨⎪⎧三顾.频烦天下计君臣相顾.尽沾衣 A .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也相同B .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不同C .两个“自”不同,两个“顾”相同D.两个“自”不同,两个“顾”也不同解析:两个“自”都是“自己”的意思;第一个“顾”是“拜访、探望”的意思,第二个“顾”是“看”的意思。

答案:B4.用“/”划分下面四句诗的朗读停顿。

(1)丞相祠堂何处寻(2)锦官城外柏森森(3)映阶碧草自春色(4)出师未捷身先死答案:(1)丞相/祠堂/何处/寻(2)锦官/城外/柏/森森(3)映阶/碧草/自/春色(4)出师/未捷/身/先死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蜀相》 同步练习(含答案)

《蜀相》 同步练习(含答案)

《蜀相》同步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祠堂之景。

首联一问一答,写出了诸葛亮祠堂的位置和特征。

颔联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

B.“寻”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自春色”“空好音”则以衬托手法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虔诚。

C.后四句写诸葛亮的功绩: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尾联对他的壮志未酬表示出深深的遗憾之情。

D.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出兵伐吴因兵败而死于白帝城。

“身先死”指诸葛亮。

“英雄”指杜甫。

2.《蜀相》颔联中哪两个字最为传神?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史白居易先生晦迹卧山林【1】,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2】,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注释:【1】晦迹:隐居不求知名。

【2】《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蜀相》首联“丞相”和《咏史》首联“先生”的称呼都蕴含了诗人的敬重之情。

B.《蜀相》颈联的“三顾”与《咏史》首联的“三顾”是指刘备曾经三顾茅庐一事。

C.《蜀相》颈联的“老臣心”即《咏史》颈联“托孤”一句中蕴含的忠于汉室之心。

D.《蜀相》尾联的“出师”与《咏史》尾联的“出师”都指诸葛亮出师北伐的史实。

4.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蜀相》首联用设问的修辞表现了探寻丞相祠堂之意。

B.《咏史》首联化用典故表达了对贤臣得遇圣主的称赏。

《蜀相》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含答案)

《蜀相》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含答案)

3.2《蜀相》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对《蜀相》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问君西游何.时还①青泥何.盘盘①但.见悲鸟号古木①但.悲不见九州同A.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相同。

B.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不同。

C.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相同。

D.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不同。

3.下面是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结合自己所见,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绮丽惊险的山川。

B.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了各处山水特点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C.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

D.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从蚕丛开国到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使人听此凋.朱颜A.砯崖转.石万壑雷B.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C.问君西.游何时还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C.连峰去天不盈.尺盈:充满D.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6.下列画线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二、情景默写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1单元 《蜀相》 同步练习1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1单元 《蜀相》 同步练习1

《蜀相》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两朝.开济老臣心(名词,朝代)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动词,朝见,朝拜)B.朝.辞白帝彩云间(读zhāo,名词,早晨)耆老皆朝.于庠(动词,聚集)C.夕济.兮西澨(名词,济水)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动词,成就)D.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动词,救助,救济)(众多的样子)人才济济..解析:选C C项,“夕济兮西澨"中的“济",动词,渡过。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错误!错误!A.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也相同B.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不同C.两个“自"不同,两个“顾"相同D.两个“自”不同,两个“顾”也不同解析:选B 两个“自”都是“自己”的意思;第一个“顾"是“拜访、探望”的意思,第二个“顾”是“看"的意思。

3.名句默写。

(1)丞相祠堂何处寻? 。

(杜甫《蜀相》)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2)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蜀相》)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3) ,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参考答案:(1)锦官城外柏森森一览众山小(2)隔叶黄鹂空好音家书抵万金(3)出师未捷身先死无边落木萧萧下二、诗歌鉴赏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南邻杜甫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先写锦里先生给杜甫留下的印象,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读书人。

B.“未全贫”,这家境况并不富裕。

可是从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

C.“惯看宾客儿童喜”一句,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原来这家时常有人来往,连孩子们都很好客。

《蜀相》同步练习(含答案)

《蜀相》同步练习(含答案)

《蜀相》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南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陆游写《书愤》时62岁,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

杜甫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

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定居成都后,探访诸葛武侯祠有感而写。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蜀相》首联一问一答,从一开始就营造了强烈的情感氛围。

“寻”字巧妙地表达了诗人追慕先贤的执着之情。

“森森”形容柏树,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B.《蜀相》颔联描绘了武侯祠内盎然的春意,“自”与“空”互文,表现了环境的清幽,也流露出作者对如此美妙的景色却无人欣赏的惋惜之情。

C.《书愤》颔联“楼船”两句由六个名词构成,通过意象组合,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画面,将自己力图恢复中原之志具体化。

D.《书愤》颈联中作者以“塞上长城”自许,可见他对收复失地的信心之大,但一个“空”字又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无心救国使自己的企盼一再落空的愤慨之情。

2.这两首诗都提到了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但所表达的情感有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面小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试分析。

4.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的怎样的感触和情绪?蜀相①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同步训练(含答案)

《蜀相》 同步训练(含答案)

《蜀相》同步训练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草堂·诗魂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

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

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

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

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

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

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

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

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

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

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蜀相》理解性默写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蜀相》理解性默写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蜀相》理解性默写练习1.(2022·新高考Ⅱ卷)杜甫《蜀相》中“?”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诸葛武侯祠所在的位置。

2.杜甫《蜀相》中“,”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3.杜甫《蜀相》中“,”两句高度概括、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业。

4.杜甫《蜀相》中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的诗句是“,”。

5.杜甫《蜀相》中“”一句写到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一句写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

6.杜甫《蜀相》中“,”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7.杜甫《蜀相》中“,”两句,视听结合,静动相衬,表现出武侯祠虽春意盎然却寂寥冷清的环境特点。

8.杜甫《蜀相》中“”一句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一句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和忠心报国。

9.杜甫《蜀相》的尾联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

正是因为“”,才令人扼腕叹息,才“”。

10.杜甫《蜀相》中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感伤之情和忧国忧民之心的诗句是“,”。

11.杜甫《蜀相》中“?”两句,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怀情谊,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

12.后代的爱国志士吟诵杜甫的《蜀相》时,会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特别是一读到“,”二句时,不禁也会黯然泪下。

13.杜甫《蜀相》中“,”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

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

14.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

杜甫《蜀相》的首联亦是如此,“?”两句,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

15.杜甫在《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16.杜甫《蜀相》中“,”两句,以乐景衬哀情,诗人看眼前景,思祠中人,想到自己遭逢乱世,却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匡扶救国,心中更是涌起无限的落寞与感伤!17.杜甫《蜀相》中“,”两句,概括了诸葛亮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等英雄事迹。

《蜀相》同步习题(精)(原卷版)

《蜀相》同步习题(精)(原卷版)

《蜀相》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锦.官(jǐn)开济.(jì)大散.关(sǎn)猝.不及防(zú)B.衰鬓.(bìn)千载.(zǎi)空好.音(hào)塞.上长城(sài)C.祠.堂(cí)禅.让(chán)柏.森森(bǎi)暴殄.天物(tiǎn)D.祓.除(fú)频.率(pín)伯仲.间(zhòng)泪满衣襟.(jīn)2.对《蜀相》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

“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

B.“映阶”,映照着台阶;“好音”,爱好音乐。

C.“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多次登门拜访的事。

“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

D.“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

“英雄”,这里是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中原北望气.如山(气:气概,气势)锦官城外柏森森..(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B.塞上长城空自许.(许:答应)三顾频烦..天下计(频烦:多次)C.出师一表真名世..(名世:名传后世)两朝开济..老臣心(开济:开创扶助)D.千载谁堪.伯仲间(堪:能够)隔叶黄鹂空.好音(空:白白地)4.下列各项中,对所给诗句中“空”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让景物具有了浓厚的情感,在景语之中蕴含了令人寻味的“情语”:尽管鸟鸣草绿,却无人欣赏。

B.“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空”字写尽了古之繁荣与今之萧条的对比,在写景的同时写出了“城”之变迁,也就写出了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字写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门,一切成空的悲凉,又衬托出下句衰鬓已斑的无奈之情。

《蜀相》试题及答案

《蜀相》试题及答案

《蜀相》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蜀相”是唐代诗人______的作品。

2. 诗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中的“三顾”指的是______。

3. “两朝开济老臣心”中的“两朝”指的是______。

4. 诗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一句是______。

5. “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的是______。

二、选择题1. “蜀相”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2. “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一句是什么?A. 长使英雄泪满襟B. 长使英雄泪沾襟C. 长使英雄泪满面D. 长使英雄泪沾面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蜀相”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答案: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由秦州经同谷入蜀途中所作。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诸葛亮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遗憾。

2. “蜀相”一诗中,诗人是如何表达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的?答案:诗人通过“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等诗句,表达了对诸葛亮忠诚、智慧和勤勉的崇敬之情。

四、翻译题1. 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出师未捷身先死,意味着诸葛亮在北伐战争中未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就去世了,这让后世的英雄们为之落泪。

五、论述题1. 请结合“蜀相”一诗,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答案: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他以智谋著称,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描写,展现了他忠诚、智慧、勤勉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遗憾之情。

高二语文诗歌选修之《蜀相》与《书愤》测试题

高二语文诗歌选修之《蜀相》与《书愤》测试题

高二语文诗歌选修之《蜀相》与《书愤》测试题《蜀相》测试题问题探究1、诗歌中首联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有何作用?对翠柏的描写,又有何作用?答:最传神的是"寻"字。

诗人借"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

它有力地表达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追慕诸葛亮的心情,为后面颂扬诸葛亮埋下伏笔,使全诗和谐统一。

对翠柏的描写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2、颔联的诗眼是什么?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颔联的诗眼应是"自""空",颔联表现的是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的气氛。

"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一用"自""空"两字修饰,所含之情就大为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夜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由此便使人自然生出"感悟怀人"之意。

春色固然好,祠庙却如此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地来拜谒。

难道武侯被人遗忘了吗?草色越青,鸟音越美,这种感受越强烈。

这两句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而得力于"自""空"二字的巧妙运用。

3、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

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为济世雄才。

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

高中语文 专题04 蜀相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专题04 蜀相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专题04 蜀相1.作者简介杜甫,字,诗中常自称,晚年曾做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部,所以后人又称他为。

其作品完整地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

他本人也被称为。

他的诗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高峰,他写过两组著名的诗歌:《三吏》《三别》(具体篇名)2.写作背景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

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

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

1.子美;少陵野老;杜工部;诗史;诗圣;现实主义;《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1.赏析首联,本联“寻”字用的怎么样?为什么第一句不称“蜀相”而称“丞相”呢?“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

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

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

2.在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你认为哪两个字最为传神,为什么?本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

“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

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了什么内容?“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

“频烦”,多次地烦劳。

“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

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

蜀相中考试题及答案

蜀相中考试题及答案

蜀相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a) 诸葛亮b) 刘备c) 关羽d) 张飞答案: a) 诸葛亮2. 诸葛亮被称为“蜀相”,蜀指的是:a) 蜀汉b) 蜀地c) 蜀山d) 蜀江答案: a) 蜀汉3. 诸葛亮一生中几次北伐?a) 一次b) 两次c) 三次d) 四次答案: c) 三次4. 诸葛亮主要依靠哪种策略来对抗敌人?a) 借刀杀人b) 空城计c) 围魏救赵d) 无中生有答案: c) 围魏救赵5. 诸葛亮在世时,蜀汉与哪个国家结成联盟抗衡曹魏?a) 吴国b) 魏国c) 蒙古d) 日本答案: a) 吴国二、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诸葛亮的生平。

答案: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是中国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

他以聪明才智和高尚品德闻名于世,并被尊称为“蜀相”。

诸葛亮一生致力于为蜀汉建立稳定和繁荣的政权,采用了许多智谋和策略对抗当时的强敌曹魏。

他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功地实施了数次北伐和围魏救赵的战略,为蜀汉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然而,诸葛亮在建立亲民政策、发展农业和改革教育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他的智慧和贡献被後人广为传颂,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2. 请分析围魏救赵战略的核心思想和实施方法。

答案: 围魏救赵是诸葛亮在蜀汉时期采取的一项重要战略。

它的核心思想是利用蜀汉与吴国的联盟,将曹魏的主要军力牵制在中原地区,以便蜀汉能够在南方发展自己的实力。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首先,诸葛亮通过外交手段与吴国结成了地位稳固的联盟关系。

他与吴国君主孙权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互相支持和帮助,保持了联盟的稳定性。

- 其次,诸葛亮采取主动进攻和防守并重的策略。

他利用自己精明的军事头脑,安排了多次北伐行动和边境防线的建设,以牵制曹魏的军力,并消耗其精力和资源。

- 最后,诸葛亮注重内政建设和民生改革,以巩固蜀汉政权的基础。

他提倡亲民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和改革教育制度,使蜀汉国力日益增强,从而增加了与曹魏的对抗能力。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蜀相》(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蜀相》(含解析)

《蜀相》一、默写闯关(一)挖空练习《蜀相》杜甫丞相()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空好音。

三顾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使英雄泪满()。

附:记忆导图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祠柏鹂烦长襟(二)情境默写1.杜甫《蜀相》中“(),()”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

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2.杜甫《蜀相》中“(),()”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

3.《蜀相》中,“(),()”两句诗,寄托了杜甫“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

4.《蜀相》中,“()?()”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来衬托诸葛亮的形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参考答案】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4.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二、阅读闯关(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蜀相”而非“武侯祠”为题,表明诗人写祠堂的目的是为了写诸葛丞相。

B.首联以自问自答的形式,点明丞相祠堂的位置。

“寻”字说明是有意识地寻访,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C.“三顾频烦天下计”一句指刘备曾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并向他咨询天下大计一事。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2.对诗歌第二联所写景物的特点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联写出了景物的荒凉,有人认为这联写出了景物的春意盎然。

你同意哪种看法?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3.2《蜀相》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3.2《蜀相》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3.2《蜀相》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武侯庙佚名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熏。

旧业未能归后主①,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②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③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注】①后主:即刘禅。

②南阳祠宇:据传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南卧龙岗),这里也有武侯庙等古迹。

③正统:南宋后,三国中奉蜀汉为正统。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歌都将写景怀人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B.“映阶碧草”“隔叶黄鹂”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游览心境。

C.《武侯庙》首联写出剑江的春水汹涌明净,五丈原的太阳只剩余影,作者运用想象,渲染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D.《蜀相》尾联两句气势恢宏,荡气回肠,感情深沉悲壮;《武侯庙》颈联情景交融,感情低沉,抑郁。

2.两首诗都是作者游览诸葛庙的所见所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所表达情感的异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题。

筹笔驿①李商隐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骨。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①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北。

《方舆胜览》:“筹笔驿在绵州绵谷县北九十九里,蜀诸葛武侯出师,尝驻军筹划于此。

”此诗为公元856年冬,李商隐罢官回长安,途经筹笔驿而作。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设想较奇,把猿鸟、风云人格化,说他们畏惧诸葛亮治军的严明,在他死后还维护他生前的军事设施,正面衬托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B.颔联用徒令、终见,反跌一笔,深叹象诸葛亮这样的杰出人物,最终也不能挽回蜀国的败亡,不争气的后主刘禅还是投降做了俘虏,被驿车押送走了。

《蜀道难》《蜀相》同步练习(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蜀道难》《蜀相》同步练习(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蜀道难》《蜀相》同步练习(解析版)一、基础知识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危.乎高哉 危:高 B .开国何茫然..茫然:模糊难知的样子 C .三顾.频烦天下计 顾:顾念、顾及 D .两朝开济..老臣心 开济:开创,扶助 解析:C 项,“顾”应为“拜访”。

答案:C2.下列对加点字的意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映阶碧草自.春色天生丽质难自.弃 ⎩⎨⎧三顾.频烦天下计君臣相顾.尽沾衣 A .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也相同B .两个“自”不同,两个“顾”相同C .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不同D .两个“自”不同,两个“顾”也不同解析:两个“自”都是“自己”的意思;第一个“顾”是“拜访、探望”的意思,第二个“顾”是“看”的意思。

答案:C3.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鸟道,指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唯有鸟儿能飞行,人迹所不能至。

B .石栈,俗称“栈道”,在山崖上凿石架木建成的通道。

C .六龙,传说太阳神的车由羲和驾驭,六条龙拉着,每天在空中行驶。

D .参、井,星宿名。

夏商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星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分别配属于各诸侯国,称为分野。

解析:D 项,“夏商时期”应为“春秋战国时期”。

答案:D4.在下列诗句中,不存在语序倒装的一句是 ( )A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B.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D.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解析:A项,“但见悲鸟号古木”应为“但见悲鸟古木号”;B项,“又闻子规啼夜月”应为“又闻子规月夜啼”;C项,“枯松倒挂倚绝壁”应为“枯松倚绝壁倒挂”。

答案:D5.下列各句中,不含夸张修辞的一项是()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D.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解析:D项含设问修辞,没有夸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陕飞二中高三
语文复习资料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解】:
1、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

2、锦官城:现城都。

3、自:空。

4、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5、两朝:刘备、刘父子两朝。

6、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继位。

写什么?
【韵译】:
丞相祠堂何处寻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锦官城外柏森森
在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映阶碧草自春色
两阶的青草在春色中单独碧绿,
隔叶黄鹂空好音
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三顾频烦天下计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
两朝开济老臣心
两朝开国与
辅佐继业忠诚满腔
出师未捷身先死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HY中,长使英雄泪满襟
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评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

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抒发对他的仰慕和可惜之情,以及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柏森森,渲染了寂静、庄严的气氛。

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自、空突出了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

颈联写他雄才大概〔“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

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壮志未酬者的一共鸣,这两句苍凉悲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怎么写?
1、借古抒情〔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即借歌颂诸葛亮的出师未捷抒发自己各业未就的感慨〕
2、移情入景,景中含情〔两阶的青草在春色中单独碧绿,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青草自绿,但已不知为谁而绿,黄鹂空叫,还有谁听呢?从“自〞“空〞二字可以看出祠中的凄凉、冷落气氛。

写景中带有主观的伤感情味,不是客观的描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