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辉煌灿烂的文学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同步测试-精选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同步测试-精选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 思想控制的加强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2.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和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精神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3.“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 书法B. 绘画C. 戏剧D. 杂技4.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各个时期主流文学的表达形式变化看,中国古代主流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 逐渐贵族化B. 逐渐平民化C. 逐渐宗教化D. 逐渐神秘化5.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深厚的忧患意识。

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 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B. 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C. 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D. 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6.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A. 楚辞、汉赋、唐诗B. 楚辞、唐诗、宋词C. 宋词、唐诗、楚辞D. 唐诗、宋词、元曲7.“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整齐,适于言志和述怀③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 楚辞、汉赋、唐诗B. 楚辞、唐诗、宋词C. 宋词、唐诗、楚辞D. 唐诗、宋词、元曲9.毛泽东终生喜爱屈原的《离骚》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诗B. 楚辞是当时流行于南方的新诗歌体裁C. 《离骚》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D. 楚辞创作采用质朴的现实主义手法10.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辉煌灿烂的文学 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辉煌灿烂的文学 同步练习

辉煌灿烂的文学同步练习目标解读我国古代文学的成就辉煌灿烂。

从先秦到清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文学特色:先秦散文(包括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

其代表人物和作品有屈原的《离骚》、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张衡的《二京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的边塞诗、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蜀道难》、杜甫的“三吏”和“三别”、白居易的《秦中吟》和《长恨歌》》、杜牧的《江南春》、李商隐的《过华清宫》、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声声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和《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语以寄》、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秋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和高鹗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等。

这些特色鲜明的文学成就,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选择题1.(原创)下列哪部著作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 )A B C D2.伟大的诗人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的诗歌新体裁是()A.乐府 B.“楚辞” C.民歌 D.赋3.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是()A.乐府诗 B.“楚辞” C.民歌 D.赋4.(2005年苏锡常镇3月模拟)下列作品中,属于“建安文学”代表作之一的是()A.《采桑度》B.《蒿里行》 C.《敕勒歌》 D.《木兰辞》5.中国诗歌史上以田园诗著称的诗人有()①陶渊明②陈子昂③王勃④孟浩然⑤王维A.①④⑤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6.晚唐诗人的代表主要是“小李杜”,他们是()A.李白、杜甫 B.李清照、杜牧C.李商隐、杜牧 D.李商隐、杜甫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同步训练)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同步训练)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带解析)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1. 《诗经•国风》收录了周南、召南、卫、郑、齐、魏、唐、秦、陈、曹等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

由此可知,周朝控制的主要区域位于( )A、黄河中下游B、长江中游C、巴蜀地区D、关中地区2.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这首诗()A、表达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B、抒发了忧国优民的爱国情感C、体现了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3. 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

它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

下列作品中,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A、《诗经》B、《春秋》C、《论语》D、《离骚》4. 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

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5. 一位唐朝的书生是个“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要抄写下来。

但他的“佳句集”中不可能有()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6. (2016•浙江)诗词歌赋既是历史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C、“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D、“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户室”(《广州歌》)7. 近期网络上出现一个戏说古典名著的帖子,其中:“最无奈的答案”中说:“西游,神仙靠不住!”。

根据这一提示,与答案为“盟友靠不住”相对应的名著是()A、《红楼梦》B、《水浒传》C、《三国演义》D、《聊斋志异》8. 历史学家们喜欢用“黄金时代”来表述某一时期某一历史现象达到比较繁荣或鼎盛的状况。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南宋诗人李清照《乌江》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反映了A.宋词豪放派特点B.宋朝社会动荡局面C.作者的爱国情怀D.两宋民族矛盾尖锐2.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A.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D.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3.诗词、歌谣往往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以下诗词、歌谣出现最晚的是()A.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B.山西人,大褥套,挣下银子藏地窖C.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清帘上酒楼4.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

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

”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5.《中国文学史》在论述先秦的一部作品时写道:“诗人采用象征、比喻的手法,把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山川日月、香草美人、千里流沙、蜿蜒八龙等罗织起来,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虚幻世界;另一方面,诗人又通过一系列曲折迷离的情节来展示对现实政治和坎坷人生的悲剧性思考。

”该作品的风格为A.内容古朴的现实主义B.脱离真实世界的唯心主义C.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D.关注自己内心的个人主义6.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着棉袄,吃着玉米棒子,在露天剧场欣赏戏剧《窦娥冤》,他生活的朝代最早可能是在( )A.明朝B.元朝C.唐朝D.北宋7.ABCD四位同学在看完动画片《西游记》之后有如下叙述,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A.唐僧带回的除了经书还有佛像、花果种子B.唐僧去的“西天”实际上是今天的印度半岛C.别看他带回了这些经书,实际上没人看得懂,因为那都是梵文写成的D.哎,你别说,唐朝的皇帝还真够开明的,外国的东西都敢学8.内藤湖南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认为:“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练习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练习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三单元第9课[练案9]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20·鹰潭高二检测)有学者指出:《诗经》里的“国风”作为民歌,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由此可见,“国风”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B)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诗情画意D.雅俗共赏[解析]“《诗经》里的‘国风’作为民歌,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其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现实主义,因此选B项。

2.(2020·长沙高二检测)太史公曰:“《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据此可知,司马迁(A)A.意在赞扬屈原中和含蓄的文风B.认为《离骚》与《诗经》的创作手法一致C.旨在消除汉赋虚辞滥说之风气D.为自己竭诚尽忠的不幸遭遇而心怀感伤[解析]材料大意是,《国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绝无淫秽色情;《小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也不主张公开反叛,《离骚》两者兼而有之,由此可见,司马迁赞扬屈原中和含蓄的文风,故A项正确;《离骚》是浪漫主义作品,而《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两者创作手法不一致,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汉赋,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作者对自己政治遭遇的感伤,故D项错误。

3.(2020·南京六校高二期末)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

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D)A.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B.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C.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D.用华丽辞藻描绘盛世局面[解析]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均为汉代著名的文学家,这一时期“赋”为主要的文学体裁,其特点是“辞藻华丽、气势恢弘”,为汉朝的强大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赞歌,D项正确。

4.(2020·武汉高二检测)唐代有人“自颈下遍刺白舍人(白居易)诗”,名之“白舍人行诗图”;有歌伎“诵得白学士长恨歌”,“由是增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 思想控制的加强C. 商品经济的开展D.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2.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和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精神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3.“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以下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绘〔〕A. 书法B. 绘画C. 戏剧D. 杂技4.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各个时期主流文学的表达形式变化看,中国古代主流文学的开展趋势是()A. 逐渐贵族化B. 逐渐平民化C. 逐渐宗教化D. 逐渐神秘化5.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深沉的忧患意识。

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 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B. 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C. 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D. 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6.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A. 楚辞、汉赋、唐诗B. 楚辞、唐诗、宋词C. 宋词、唐诗、楚辞D. 唐诗、宋词、元曲7.“词〞在两宋的开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整齐,适于言志和述怀③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根底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 楚辞、汉赋、唐诗B. 楚辞、唐诗、宋词C. 宋词、唐诗、楚辞D. 唐诗、宋词、元曲9.毛泽东终生喜欢屈原的?离骚?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诗B. 楚辞是当时流行于南方的新诗歌体裁C. ?离骚?风格浪漫,充满奇特梦想D. 楚辞创作采用质朴的现实主义手法10.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2020版新学优历史同步人教必修三精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2020版新学优历史同步人教必修三精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

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惯)、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D.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惯)、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体现了现实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题意;《诗经》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社会风貌,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但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2.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

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 )A.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B.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C.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D.用华丽词藻描绘盛世局面,为汉帝国的强大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赞歌,故D项正确。

3.韦庄的《洛阳吟》写道:“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

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

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升仙。

”这首唐诗( )A.反映了长安流行的胡化和异域风尚B.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资料C.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下层百姓的生活D.真实地再现了唐朝文化的繁荣景象,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资料,故B项正确。

4.南宋后期,词的艺术精神发生蜕变,向“诗化”(追随辛弃疾的“辛派”词人多抒发进取或超然之志)、“雅化”(推崇姜夔的“风雅派”词人主张雅正)方向发展,从此( )A.词发展到新的高峰B.词走向衰落C.新的文学形式产生D.词走向世俗化,词风向“诗化”“雅化”方向发展后,讲究格律,广大市民不愿听也听不懂,它不能适应市民生活需要,也就必然走向衰落,故B项正确;A项“高峰”不能从材料当中得出;材料中没有涉及新的文学形式,C项错误;D项世俗化材料未能反映。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练习: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练习: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练习: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1.«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地道〕。

〞这说明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用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庞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面貌2.现代中国的不同时期盛行不同的文学方式,某种文学方式有较为灵敏的句式,多具有中央特征和神话颜色,往往感情豪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

该文学方式的代表作家是A.屈原B.李白C.杜甫D.辛弃疾3.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开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明遗产之一,关于先人研讨唐代的政治、民情、习俗、文明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这反映出唐诗A.是研讨唐朝政治的主要史料B.顺应了市民阶级生活的需求C.促进了文明逐渐向平民转移D.是中华文明辉煌的重要意味4.宋朝瓦舍是重要的游乐场所,内有勾栏,专供群众文娱。

东京的瓦舍见于«东京梦华录»的就有十座。

临安的瓦舍见于«武林旧事»的有廿三座。

在宋朝瓦舍会出现的现象有A.叫卖京剧脸谱B.扮演关汉卿«窦娥冤»C.评说小说«三国演义» D.吟唱柳永新词«雨霖铃»5.请阅读下面精巧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旭日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热闹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分,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6.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作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作业

1.“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这首古代著名诗歌()A.反映了西周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B.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C.透射出盛唐诗人气度的宏阔广大D.表达了宋代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解析:根据诗歌内容可知,诗歌反映了西周农夫的劳动生活场景,故选A。

B项反映的是社会上层文人或官僚的情趣,容易排除。

C、D项与内容不符。

答案:A2.古代中国的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文学形式,某种文学形式有较为灵活的句式,多具有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往往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

该文学形式的代表作家是()A.屈原B.李白C.杜甫D.辛弃疾解析:根据“有较为灵活的句式,多具有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往往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可知该文学形式为楚辞。

屈原是楚辞的代表性作家,其作品《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A项正确;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并不具有地方特色,故B项错误;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对仗工整,故C项错误;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人,其词并不具有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故D项错误。

答案:A3.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

这位诗人应该是()A.杜牧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解析:从题干中“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等关键信息来判断该诗的作者,杜牧是晚唐诗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与材料内容强调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白居易在安史之乱之后出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4.有一部中国古典小说,以一对贵族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

这部古典小说是() A.《水浒传》B.《红楼梦》C.《聊斋志异》D.《儒林外史》解析:从“贵族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悲剧”和“社会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中可以推导是选B。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练习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随堂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练习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随堂

第三单元第9课一、选择题1.(2020·江苏如皋高二期末)句式参差错落、灵活变化、辞藻华美、对偶工巧,充分体现了我国南方民歌特色的文学形式是(C)A.汉赋B.唐诗C.楚辞D.宋词[解析]汉赋是汉朝涌现出的有韵文的散文,不是地方民歌,故A项错误;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不是南方民歌,故B项错误;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的一种新体诗歌,故C项正确;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不是南方的民歌,故D项错误。

2.(2020·宿迁高二期末)西汉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绘了一幅天下大治的盛世景象:“于斯之时,天下大说……风而听,随流而化……兴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

德隆于三王,而功羡于五帝。

”《上林赋》文学体裁的特点是(D)A.通俗易懂、豪放飘逸B.重章叠句、四言为主C.平实浅近、句式工整D.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解析]通俗易懂、豪放飘逸是宋词豪放派的特点,A项错误;重章叠句、四言为主是《诗经》的特点,B项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平实浅近”,C项错误;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具有西汉赋的典型特征,即辞藻华丽、手法夸张,通过材料中“随流而化”“兴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德隆于三王,而功羡于五帝”等信息也可以看出D项正确。

3.(2020·焦作高二期末)《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

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A)A.具有重诗的社会风气B.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C.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D.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解析]材料从两方面体现了唐诗的繁盛,一是唐诗的创作群体扩大,二是唐诗的引用量、使用率提高,反映了社会上重诗的风尚,故A项正确;而C项表述不准确,当时文学创作的主体仍为士大夫;材料中介绍的是诗在民间的流传,不能反映出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故B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辉煌灿烂的文学 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三

高中历史辉煌灿烂的文学 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三

辉煌灿烂的文学同步练习[课前预备]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形式丰富多彩,主要有诗歌、散文、词、小说、《诗经》本称《诗》,列为儒家经典后称《诗经》。

它编成于春秋时代,收录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首。

相传周王室派专人收集民间诗歌,是为“采诗”,因而辑集成诗集。

据《史记》等书记载,认为《诗经》系孔子删定,近人多疑而否其说。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

产生地域为今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及某某等地。

其中《国风》大都是民歌,《雅》多为宴会乐歌,《颂》多为祀神祭祖之诗。

诗篇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诗经》的优秀诗篇描写生动,语言朴素优美,音节自然和谐,极富艺术感染力,因而为历代所推崇。

汉代传《诗经》者有鲁、齐、韩、毛四家,鲁、齐、韩三家为“今文诗学”,西汉时立有博士,魏晋后逐渐衰亡。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的作品共有25篇,篇目为:九歌、招魂、天问、离骚、九章、卜居、渔父。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

诗中诗人用了许多比喻,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丑恶,抨击了他们的奸邪、纵欲、贪婪、淫荡和强暴。

同时,他也塑造了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不避艰难、不怕迫害、热爱乡土和人民的人物形象。

《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X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

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

《离骚》的形式来源于楚国人民的口头创作,诗人又将之加以改造,构成长篇,使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它语言精炼,吸收了楚国的不少方言,形成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后人称为“楚辞”。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试题3.9辉煌灿烂的文学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试题3.9辉煌灿烂的文学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试题3.9辉煌灿烂的文学C.宋词D.元曲3.说到人们生活经历的艰辛和悲壮,我们也许会想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名句。

这三句所反映的文学体裁分别是()A.骚体、词、赋B.骚体、词、诗C.词、骚体、诗D.词、赋、诗4.毛泽东在他的《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这首词中所说的“风骚”本指()A.《诗经》和《离骚》B.楚辞和汉赋C.国风和汉赋D.唐诗和宋词5.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A.教育迅速发展,文人队伍壮大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C.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D.小农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需要增加6.元朝文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由此可以看出,元曲()A.形式灵活,雅俗兼具B.重章叠句,语言质朴C.结构严谨,平仄有致D.半诗半文,辞藻华丽7.许多明清小说比较成功地描摹了人生世情,其中一部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并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这部小说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8.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

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9.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集中反映。

下列诗词与下图所示风格最为接近的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0.《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问世后,风靡全国,被誉为“四大奇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

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惯)、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D.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惯)、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体现了现实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题意;《诗经》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社会风貌,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但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2.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

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A.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B.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C.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D.用华丽词藻描绘盛世局面,为汉帝国的强大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赞歌,故D项正确。

3.韦庄的《洛阳吟》写道:“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

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

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升仙。

”这首唐诗()A.反映了长安流行的胡化和异域风尚B.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资料C.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下层百姓的生活D.真实地再现了唐朝文化的繁荣景象,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资料,故B项正确。

4.南宋后期,词的艺术精神发生蜕变,向“诗化”(追随辛弃疾的“辛派”词人多抒发进取或超然之志)、“雅化”(推崇姜夔的“风雅派”词人主张雅正)方向发展,从此()A.词发展到新的高峰B.词走向衰落C.新的文学形式产生D.词走向世俗化,词风向“诗化”“雅化”方向发展后,讲究格律,广大市民不愿听也听不懂,它不能适应市民生活需要,也就必然走向衰落,故B项正确;A项“高峰”不能从材料当中得出;材料中没有涉及新的文学形式,C项错误;D项世俗化材料未能反映。

5.由于仕进的道路被堵,元代许多知识分子被迫流落民间与艺人为伍,他们把为杂剧演员编撰剧本当作谋生的手段。

因此他们在编撰剧本时,首先考虑的是剧本能否上演,观众能否听懂。

这表明元杂剧()A.舞台语言通俗易懂B.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C.缺少精炼的艺术特色D.完成了诗书的平民化“由于仕进的道路被堵……首先考虑的是剧本能否上演,观众能否听懂”可以得出元杂剧舞台语言通俗易懂,故A项正确。

6.明清时期,小说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主要是因为()A.印刷术不断完善B.市民阶层不断扩大C.科举制的发展D.思想领域的活跃,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一些市井文人将说书的话本加工创作成供人阅读、情节内容复杂的小说,主要满足市民阶层对文学精神食粮的需求。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代的世族和文士从事各门艺术,钻研各种学问。

各类儒学蓬勃发展,尤其是撰述历史和注释经典引人注目。

在这一时期,人们并不认为学习儒家经典、献身于孔子为官之道与信仰佛教或道教相互抵触,很多人学习一种以上的传统学问。

文人墨客对艺术甚感兴趣,他们很多人因书法作品受人敬重。

几乎所有文人都写应景诗,赋诗被列为科举制度的最高级考试——进士科中的一项。

或许这有助于诗歌艺术的发展,因为唐代涌现出许多中国最杰出的诗人。

——《剑桥插图中国史》(1)根据材料,归纳唐代文化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直接推动唐诗走向繁荣的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诗繁荣的表现。

世族和文人的努力;思想的开放;科举考试的推动等。

(2)因素:科举制的实行。

表现:诗人众多、作品丰富、体裁多样等。

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

允文文王,克开厥后。

”[(注)於:叹美词。

皇:美,辉煌。

无竞:无人可以与他竞争。

烈:光明显赫,功业伟大。

允:诚然,信实。

厥:其]该诗句应出自()A.《诗经·周颂》B.《国风·周南》C.《诗经·大雅》D.《诗经·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而材料中的诗句反映的是对周武王和周文王的歌颂,故A项正确;“风”为地方民歌,因而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雅”是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布局分为“大雅”和“小雅”,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小雅”属于“雅”的一种,故D项错误。

2.太史公曰:“《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据此可知,司马迁()A.意在赞扬屈原中和含蓄的文风B.认为《离骚》与《诗经》的创作手法一致C.旨在消除汉赋虚辞滥说之风气D.对自己竭诚尽忠的不幸遭遇而心怀感伤:《国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却不是淫乱;《小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却不主张公开反叛,《离骚》两者兼而有之,可见司马迁赞扬屈原中和含蓄的文风,故A项正确;《离骚》是浪漫主义作品,而《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两者创作手法不一致,故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汉赋,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作者对自己政治遭遇的感伤,故D项错误。

3.战国时期,楚国日益强大,它在问鼎中原、诸侯争霸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在文化领域孕育出了楚辞这样伟大的诗篇。

材料表明()A.文化发展必须要地域交流B.楚辞改变了中国文化走向C.文化发展成就了楚国霸业D.楚辞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它在问鼎中原、诸侯争霸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在文化领域孕育出了楚辞这样伟大的诗篇”可以得出楚辞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故D项正确。

4.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司马迁强调的是“节俭”,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西汉败亡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C项“一致”说法是错误;汉赋的特点是词藻华丽、文辞铺张,故D项“注意克服”说法错误。

5.关羽的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在民间流传,但基本忠于历史原貌。

宋代正一派道士编造关公战蚩尤的故事,关羽成了道教的财神。

明代时《三国演义》不断传播,关羽的忠义勇武精神得到人们追捧。

关羽故事的流传()A.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历史的真实B.传播了道教的观念,反映思想的进步C.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历史的内涵D.折射了市民价值观,影响百姓的行为财神”是市民阶层的偶像崇拜;长篇小说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因此,关羽形象的变化及其故事在民间的广泛传播,符合当时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也影响到民众的行为。

故选D项。

6.南宋后期著名的理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严羽认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B.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壮大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严羽认为”唐诗繁荣的原因,而不是我们的观点。

材料“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说明唐朝以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提高了知识分子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故选B项。

7.史学家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

如在诗歌方面,宋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

造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在于()A.君主专制的日趋强化B.理学观念的影响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D.经济重心的南移“深奥含蓄”“富于哲理”的特点明显受到理学观念的影响,故选B项。

8.“说话”是宋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话本是“说话”的底本。

宋代“说话”的兴盛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A.市民阶层的文化要求B.封建统治的松弛C.词趋于衰落的必然性D.宫廷文学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因此适应他们文化娱乐要求的“说话”趋于兴盛。

9.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被誉为元杂剧“四大悲剧”。

这些优秀作品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科举制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C.元代南方经济迅速发展D.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增加,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元朝科举制对元杂剧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对元杂剧的影响,故C项错误;元杂剧属于通俗文学,其出现的主要因素是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增加,故D项正确。

10.明代中后期出版的大部分图书都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

如《唐书志传》中的“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

”《详刑公案》中的“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

”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A.学术研究促进了社会转型B.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C.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D.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还是对图书中的文字注音,其目的都是帮助大众阅读,为阅读提供便利。

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11.《西游记》刊刻于明万历二十年,主角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

这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崇尚法制,反对专制,理性至上的思想自由自在”,反对约束,这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思想,而不是民主和法制思想。

12.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

……讽刺小说是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了文艺上底价值……所以讽刺小说从《□□□□》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

”其中的“《□□□□》”最有可能是()A.《封神演义》B.《三言二拍》C.《儒林外史》D.《聊斋志异》,《封神演义》《三言二拍》为明代小说,排除A、B两项;C、D两项都是清代小说,但《聊斋志异》描写的是志异鬼怪故事,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儒林外史》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三代漆文竹简冗重艰难,不可名状,秦、汉以还浸知钞录,楮墨之功简约轻省,数倍前矣。

然自汉至唐犹用卷轴,卷必重装……且每读一卷或每检一事,绌阅展舒甚为烦数,收集整比弥费辛勤。

至唐末、宋初,钞录一变而为印摹,卷轴一变而为书册,易成难毁、节费便藏,四善具焉。

——(明)胡应麟《经籍会通》材料二《宋史·艺文志》载有宋一代,集部凡二千三百六十九部,三万四千九百六十五卷,较之自战国迄唐之集部,增二倍有余。

……《旧唐书》载唐仅一百一十二家,元人较之,尚多五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