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辅导第五章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的发展培训课件
监管市场
公共组织对市场进行监管,以 保证市场公平竞争和公众利益
。
提供服务
公共组织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 ,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交
通等。
公共组织的价值取向
01
02
03
社会公益
公共组织以社会公益为出 发点,追求社会公共利益 的最大化。
公平公正
公共组织在行使职能和完 成任务时,坚持公平公正 的原则,保障社会各方的 合法权益。
02
公共组织的职能与任务
公共组织的职能
政府职能
公共组织作为政府体系的一部 分,承担着管理国家事务、经 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职能。
社会管理职能
公共组织负责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包括交通运输、教育医疗、公 共安全等。
服务职能
公共组织以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 己任,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公共组织的主要任务
制定政策
公共组织的发展培训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公共组织概述 • 公共组织的职能与任务 • 公共组织的管理与运营 • 公共组织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公共组织的能力建设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公共组织概述
公共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公共组织是指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所 组成的组织。
要点二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智 能化交通管理案例
广州通 管理,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了 交通拥堵。
要点三
深圳市教育局智慧教 育案例
深圳市教育局通过建设智慧教育平台 ,推动了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了教 育质量。
实践经验分享与交流
01
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任分享
公共组织的运营机制
公共组织管理制度
公共组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提高公共组织的管理水平,促进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公共组织,包括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公益组织等。
第三条公共组织的管理应当遵循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原则,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第四条公共组织应当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落实责任,加强领导,推动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第五条公共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对干部和职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第六条公共组织应当加强对干部和职工的奖惩管理,严格执行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干部和职工积极工作,惩罚违纪违法行为。
第七条公共组织应当加强对经费、财务和财产的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财产管理制度,保障公共财产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第八条公共组织应当依法公开、公正、公平地处理事务,不得擅自决定或变更事务处理的程序和结果,不得违法违规干预司法机关处理事务。
第九条公共组织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化水平,保障信息安全,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第十条公共组织应当强化纪律管理,维护组织的正常秩序,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组织规章制度。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十一条公共组织应当根据职能任务和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
第十二条公共组织的组织机构设置应当科学合理,健全上下级协调配合、职责互相制约的制度。
第十三条公共组织应当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形成科学决策、有效领导、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第十四条公共组织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确保人员配置合理,发挥各类人员的专业优势。
第十五条公共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六条公共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工作汇报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及时向上级组织汇报。
第十七条公共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促进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和资源合理利用。
公共行政学 第五章 公共组织 自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分)题目1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就是( 行政职位),它就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与联络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题目2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主要组织理论学派有( 泰勒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 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法约尔的行政管理学派)。
题目3韦伯认为的权力有( 世袭的权力, 魅力的权力, 合法的权力)。
题目4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有( 梅奥, 巴纳德, 西蒙)。
题目5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组织理论有( 非正式组织理论, 新型领导能力理论, 社会人理论)。
题目6巴纳德在行为科学时期提出的组织理论主要有( 非正式组织理论, 权威接受理论, 组织平衡理论)。
题目7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 非政府性, 组织性, 非营利性, 志愿性, 自治性)。
题目8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 在制度建设方面给有倡导作用, 监督市场, 监督政府, 中介作用, 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
题目9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减免税收, 委托公共事务, 辅导监督, 补助, 法律管制)。
三、问答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题目10简述公共组织的三层含义。
(1)公共组织就是指静态的组织实体,即政府机构,包括从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到基层政府以及各级各类的政府部门与其内部设置的不同层次的行政机构。
(2)公共组织表现为动态的组织行为,各级政府与各种政府组织部门无时无刻不处在动态之中。
(3)公共组织也指行政人员心态的组织凝集。
这种凝聚力的大小对公共组织发挥作用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
题目11简述集权制公共组织的优点与缺陷。
集权制公共组织的优点:(1)政令统一,便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2)因为权力集中,行政首长反映灵活,决策及时,效率较高;(3)具有协调配合的全局观念,有利于调动与集中各种资源;有利于克服地方主义与本位主义;也有利于克服各自为政,权力分散;(4)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集体观念,增强团体凝聚力,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与应变能力。
第五章 公共组织
第一节 公共组织概述
一、公共组织的定义
组织的定义: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通过相互交往而形 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照 一定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组织的本质特征:组织目标和组织行为 组织的特性: (1)组织是人们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一定行为关系的集合; (2)组织有着某种特定的目标; (3)组织有一定的结构和行为方式; (4)组织有内在的精神意识(即有意识养成,最终系统化 为组织文化); (5)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随组织环境变化而有机发展。
现代社会任何一种社会组织都具备三种功能:
第一种,聚集能量功能,就是把人力资源,物资资源,技术 资源和信息资源等汇集起来,形成资源优势,聚集较大的能 量。 笫二种,转换能量功能,就是将组织聚集的各种资源和能量 进行加工、制作、合成、转化成新的能量功能。在知识经济 和信息社会,这种功能更为重要
第三种,释放能量功能,就是将组织积聚的能量科学地释放 出去,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发挥应有有功能和作用。组织释放 能量与功能是组织达成某种目标和实现某种利益的能力。能 量与功能越大,实现目标和利益越快,效率越高。
集权和分权
保持的职权量 授权量
高度集权
集权程度 分权程度 高度分权
(一) 集权制
1、集权制的优点
第一, 政令统一,便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第二,因为权力集中,行政首长反映灵活,决策及时, 效率较高。 第三, 具有协调配合的全局观念。 第四,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集体观念,增强团体 凝聚力,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一)完整制
完整制以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 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 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 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第5章组织的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
在这本书中 ,巴纳德认为 , 组织研究总是意 味着对个 人的某种看法 : 有时把人看作是社会力量的产物 , 有 时却接受这两种不同的看法,相反,他却将这两种 矛盾作为自己组织理论的基石。
他将正式组织定义为 “ 有意识地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 人的活动和力量的系统 ” (p.S1), 他认为这种协调系 统必须依靠个体的参与。
25
但是尽管存在着这些观点上的改变 , 经 理人员的主要目的(并非巧合的是,这也 是管理科学家们关心的重点)依然是去寻 找一种能够确保工人理解和依从管理者 意愿的最有效方法。这个目的导致了以 后的研究集中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最有效 的方法上,以提高工人的满意程度 , 更 重要的是提高组织的生产力。
26
19
在研究过程中 , 研究人员把几个特定的工人小 组作为研究对象 , 把他们与工厂当中的其他人 分开 , 并要求他们在各种 不同的环境下工作。 工作的条件和工人的产量被严格地测量并记录下 来。 然而 , 随着实验的不断进行 , 预期中的 工作条件和工人产量之间的关系却没有被物化反 映出来。事实上 , 无论外在条件如何变化组合 , 通常情况下 工人的产量总是在不断地增加。
29
现代社会科学对于这些重要性的确认, 导致可供选择的又一套有关人类行为的 新的假设以及相应的新的管理方法。这 些新的人性假设是(McGregor, 1960, pp.47-48):
30
1、工人工作中体力和脑力上的付出就像游戏或者休 息时体力和脑力的付出一样地自然。
2、外在控制和惩罚的威胁不是促使成员为组织目标 而努力的惟一手段。人对达成其承诺的目标会实行 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
15
这其中就有伴随着正式组织的结构成长 起来的非正式组织。就像看待其他事物 一样 , 巴纳德辩证地理解非正式组织 " 正式组织在非正式组织中产生 , 它对非 正式组织来说是必要的 ; 但是正式组织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又创造了 非正式组 织 , 并且需要非正式组织。 " (p.120)
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课件第5章群体行为与公共组织管理
5.2.4 群体凝聚力
1.群体凝聚力的含义 所谓群体凝聚力,就是一种吸引群体成员,使其愿意留在 群体内的力量。群体凝聚力是群体中人与人之间,个体与 群体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的反映。它既包括群体对其成员 的吸引力,又包括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凝聚力高的群 体,群体成员相互吸引,沟通良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自觉维护群体利益和荣誉,共同接受群体的目标,并相互 帮助,以实现群体目标。凝聚力低的群体犹如一盘散沙, 成员之间钩心斗角,互不信任,这对于实现群体目标是极 为不利的。
11
2.群体规范的形成
群体规范形成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Sherif)于1963年做了一个经典的群体规范的形成实验,揭示了 群体规范形成的过程。实验中,他让被试独自坐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盯着一个固定 的光点看。由于视错觉的作用,这个光点看起来像在轻轻地移动。然后,被试被要求 报告他们所估计的光点的移动距离。这样每个被试都建立了自己的估计值。下一步, 把这些被试全部集中到这个暗室中,让他们重新估计光点的移动距离。这一次,成员 可以互相讨论。一段时间后,被试的估计开始向一个外显的群体规范集中,群体的规 范代替了每个人的个人意见。最后,每个被试又一次被单独测试,这时被试都没有坚 持原来的估计,也没有建立新的估计,而是一致保持群体规范。
群体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个体不能离开群体而存在。如果把组织看作一个系统, 那么群体就是构成这个系统的一个个子系统,个体则是群体或组织的最基本构成要素。 假如组织是一个完整的人体,那么群体就是人体的各个器官或系统,个体便是细胞了。 因此,对于群体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研究,同个体心理及行为规律的研究一样,都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群体发展的内部规律和影响群体活动效率的因素已成为公共 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 ●掌握群体的含义、分类 ●了解群体的构成和发展阶段 ●掌握群体规范的含义及其形成 ●了解群体压力的含义及其形成与发展 ●掌握从众行为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从众行为的实验研究 ●掌握群体凝聚力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掌握团队的含义及其建设 ●了解团队的类型
5 第五章—公共组织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发展
公共组织概述 公共组织的类型 公共组织结构 公共组织理论 西方公共组织理论的新
目录
CONTENTS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公共组织的作用、公共组织的类型、公共组织理 论、公共组织理论的新发展;
掌握:公共组织的含义和特点、公共组织的层级结构和 分部结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级隶属的程度与部门设置的限度,也就是处理好管理层次与管理层级之间 的关系的问题。这是公共组织结构的关键问题。
1、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任何国家的政府组织都是按照层级化原则设计的,无论是联邦制国家 还是单一制国家都是如此。 管理层次的划分必须适当,必须以提高行政效率为准则,不宜过多,也 不宜过少。 管理层次过少:分工不明确。 管理层次过多:信息流通不畅,程序复杂。
公共组织从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到其动态行为都必须用法律予以规范。
6、系统性
行政组织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巨系统,也是相对封闭的系统。 行政系统具有系 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相关性,因此,它具有任何系统都必须具备的各 种功能。
三、公共组织的作用 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 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 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
级关系有序构成形式。组织设计的等级原则要求职位、职权和职责等级垂 直分布,形成等级结构。它以上下关系为重点,以命令与服从为原则,职 位、职权和职责从最高层向最低层沿直线分布。 二、公共组织结构的分部结构
公共组织分部结构,亦称分部化、部门化或职能化。它是指行政同级部 门之间平衡分工的构成形式。
公共行政学 第五章 公共组织 自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分)题目1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行政职位),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题目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主要组织理论学派有(泰勒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 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法约尔的行政管理学派)。
题目韦伯认为的权力有(世袭的权力, 魅力的权力, 合法的权力)。
题目4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梅奥, 巴纳德, 西蒙)。
题目5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组织理论有(非正式组织理论, 新型领导能力理论, 社会人理论)。
题目6巴纳德在行为科学时期提出的组织理论主要有(非正式组织理论, 权威接受理论, 组织平衡理论)。
题目7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非政府性, 组织性, 非营利性, 志愿性, 自治性)。
题目8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在制度建设方面给有倡导作用, 监督市场, 监督政府, 中介作用, 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
题目9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减免税收, 委托公共事务, 辅导监督, 补助, 法律管制)。
三、问答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题目简述公共组织的三层含义。
(1)公共组织是指静态的组织实体,即政府机构,包括从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到基层政府以及各级各类的政府部门和其内部设置的不同层次的行政机构。
(2)公共组织表现为动态的组织行为,各级政府和各种政府组织部门无时无刻不处在动态之中。
(3)公共组织也指行政人员心态的组织凝集。
这种凝聚力的大小对公共组织发挥作用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
题目简述集权制公共组织的优点和缺陷。
集权制公共组织的优点:(1)政令统一,便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2)因为权力集中,行政首长反映灵活,决策及时,效率较高;(3)具有协调配合的全局观念,有利于调动和集中各种资源;有利于克服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也有利于克服各自为政,权力分散;(4)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集体观念,增强团体凝聚力,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MPA公共管理基础笔记第5章:沟通与协调
第五章沟通与协调第一节沟通一、公共组织沟通的定义1、定义:公共组织沟通指公共组织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公共组织系统内部各部门、层次、人员之间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渠道交流信息的过程与活动。
2、定义的要点:主体、方式、目的3、公共组织沟通的定义包含的几层含义:(1)公共组织沟通实质上就是与公共组织有关的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包括输入、分类、筛选、储存、使用、输出、反馈等环节。
(2)公共管理通常把公共组织看作一个系统,而信息沟通则是这个系统的“神经”。
(3)公共组织沟通要达到的目的是统一思想。
(4)公共组织沟通过程中包含沟通信息的发送者、接收者、传送的信息、传送渠道和传送的情境等五个要素。
▲沟通是进行各种管理的先行条件和基础是沟通。
▲管理的重心愈来愈从传统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方面,趋向于“意义的管理”,这要求管理者注意沟通。
二、信息与沟通1、公共组织信息处理的四个基本环节: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贮存。
①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是信息处理过程的开端。
信息收集的程序可分为确定需要、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等三个步骤。
信息收集不仅是信息处理工作的开端,它还贯穿于信息处理的全过程。
②信息加工。
行政信息加工应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物尽其用、细大不捐等三项原则。
信息加工有分类、比较、综合等方式。
③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既是加工过的信息向使用者的供给,又是直接使用信息的一种形式。
信息的传递方式很多。
按传递方向可分为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
按传递手段可分为书面传递、口传递与电讯传递、激光传递等。
④信息贮存。
贮存并非价值丧失或使用完结。
信息贮存的特殊作用,对公共管理有重要意义。
贮存内容与方法:一是区分种类,分项排列;二是登记与编码。
2、影响信息失真的因素:①信息沟通中的“噪声”。
按照孔茨等人的说法,噪音指“妨碍信息沟通的任何因素”。
沟通中的噪声是指原有信息不包含的、无用的或容易引起混淆的信息渗入到沟通中来,引起信息失真。
《公共行政学》第五章公共组织
③具有协调配合的全局观念。有利于调动和集中各种资源,可以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共事务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有利于克服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也有利于克服各自为政,权力分散。
④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集体观念,增强团体凝聚力,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2)委员会制
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人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照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
委员会制的优点:
①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它可以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中集体智慧进行决策,提高决策质量和可行性。
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这样可以减轻负担,有利于专业化管理。
③互相监督,权力制衡,可以防止专断独行、家长制和营私舞弊。
分离制的优点是:
①有利于整个公共行政系统的资源整合,团结协作,统筹兼顾。
②有利于整个公共行政系统的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
③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强调部门职能。
④有分有合,集中集权与分权的优点。
分离制的缺陷是:
①多元领导有可能造成下级无所适从。
②人与事分离,不利于对公务员的领导和使用。
③难于协调,容易出现文山会海。
《公共行政学》第五章-公共组织
———————————————————————————————— 作者:
———————————————————————————————— 日期:
2006秋教材修订后:第五章公共组织
第五章公共组织
一、公共组织的含义
公共组织是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之一。广义的公共组织不仅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而且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工厂、企业、学校、医院、教会、军队、政党等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狭义的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我们这里所指的是狭义的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知识点总结初中
公共组织知识点总结初中一、公共组织概念公共组织是指由政府设立或者政府控制、监督的组织,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
公共组织通常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等职能,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公共组织的分类1. 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政府组织的一种,主要负责制定政策、实施政策、管理行政事务和服务公众。
行政机关通常包括中央部门、地方政府和各种行政机构,如部委、局、处等。
2. 公共机构公共机构是政府或者政府委托的组织,主要任务是为公众提供服务和保障公共利益。
公共机构通常包括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文化机构、公共交通机构等。
3. 法律机构法律机构是负责执法和司法的组织,主要包括警察、法院、检察院等。
4. 公共企业公共企业是由政府出资或者控股的企业,其经营目的是为了满足公众需求,例如水电供应、交通运输等。
5. 公共社会组织公共社会组织是由社会公民自愿组成的组织,通常是为了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如慈善机构、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等。
三、公共组织的职能1. 提供公共服务公共组织的主要职能是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包括教育、卫生、社保、交通、环保等。
2. 维护社会秩序公共组织负责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稳定,保障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3. 保护公民权益公共组织通过制定法律、政策,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和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 监管和管理公共组织对社会各个领域进行监管和管理,例如市场监管、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
5. 公共决策公共组织通过政府部门和代表机构进行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四、公共组织的特点1. 公共性公共组织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机构,其行为具有公共性和普遍性。
2. 政府性公共组织通常由政府设立或者控制,其活动受政府法律和政策的约束和指导。
3. 公共监督公共组织的运作和决策常常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检查。
4. 公共责任公共组织在为公众提供服务和保障公众利益的同时,承担着公共责任和社会责任。
5. 公众参与公共组织的决策和管理往往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和民意表达。
公共组织学课件
第二节 公共组织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是公共组织的产生、演化、变革、发展、构成及 其运行的规律,目的是最终要解决公共组织的效 能提高问题,以更好地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实现 和发展社会公共利益。 • 二、研究方法 • 1、基本研究方法(哲学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科学分析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现代‘‘三论”法—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现 代定量分析法)
• 局限性—在西方被称为‘‘志愿失 灵”(voluntary failure)表现为: • A.经费不足(主要原因); B.志愿活动的狭隘性; C.志愿组织的家长作风; D.志愿组织的业余性 (4)作用:承担政府部门具体的执行性和事 务性的职能,能有效地为市场经济提供 不可缺少的法律服务和监督规范企业 行为,并能有效地承担社会化服务功能.
学者.名家的定义
巴纳徳:组织是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人的活动或力量的 协作系统. 哈罗徳与孔茨:认为组织是正式的有意识地形成的职务结 构或职位结构 西蒙:任何一个组织的实质是一个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沟 通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组织活动包括决策和作,组织 是决策过程的复杂系统.
帕森斯:组织活动(Organizing)是使各种生产要素相接的 职能,目的在于促进有效地达到组织机体 (Organizaition)的目标. 卡斯特与罗森韦克:组织是(1)有目标的,即怀有目的人 群;(2)心理系统,即群体中相互作用的人群;(3)技术系 统,即运用知识和技能的人群;(4)有结构的活动整体,即 在特定关系模式中一起工作的人群.
(1)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为实现一致性目标,按一定原则所构建的 相互协作并具有一定边界的社会群体(人群集合 体)。 *其构成要素包括:两个以上的人、 目标和特定的 人际关系。 (2)组织的内涵 第一,组织是有目标的群体;(存在的前提) 第二,组织是按一定原则建立的; 第三,组织需要分工和协作(组织的本质是相互协 作的关系); 第四,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个性。
行政管理学习辅导:公共组织
第五章公共组织 重点理解: 1、公共组织的含义、特点和作⽤ 狭义的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及其执⾏部门,以及具有⾏政授权的社会组织。
我国传统上把公共组织叫做⾏政组织。
它是静态结构和动态活动过程的统⼀。
公共组织是静态的组织实体,即政府机构;表现为动态的组织⾏为,即政府机构为⾏使权⼒、履⾏职责⽽进⾏的组织活动和运⾏过程;它也指⾏政⼈员⼼态的组织凝集。
公共组织⼀般由权⼒、机构、⼈员、规范、信息和物质资源等要素构成。
我国的⾏政组织包括从中央到地⽅的各级⼈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
公共组织的特点: (1)政治性。
表现在政治代表和政治维护两个⽅⾯。
(2)社会性。
表现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两个⽅⾯。
(3)服务性。
表现为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同时依法进⾏必要的管制。
(4)权威性。
表现在普遍约束和强制执⾏两⽅⾯。
(5)法制性。
表现为⾃⾝的建设和开展的活动都要有法可依。
(6)系统性。
表现为它是⼀个⽐较稳定和相对封闭的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
公共组织的作⽤: (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2)政府是⼈民⽣命财产的保护者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完整的捍卫者。
(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和协调者。
(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
2、公共组织的类型 (1)集权制与分权制。
集权制是指⾏政权⼒集中在上级政府或⾏政⾸长⼿中,上级政府或⾏政⾸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地位,⾃主权很少的公共组织类型。
分权制是指上级⾏政机关或⾏政⾸长给予下级充分⾃主权,下级可以独⾃进⾏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2)完整制与分离制。
完整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层级或同⼀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个公共组织或同⼀⾏政⾸长的领导、指挥、监督的公共组织类型。
分离制是指⼀个公共组织的同⼀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组织部门,⾪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政⾸长领导、指挥、监督的公共组织类型。
第五章-公共组织
五、授权
概念:指上级管理者随着职责的委派而将部分职权 委让给对其直接报告的部署的行为。 包括:
分派职责(任务) 赋予职权 确 级
下
下
级
级
下 级
授权过程三要素
• 早在1922年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 针对苏联“会海”情况,发表一首讽刺诗《开会 谜》,向社会发出呼喊:“假使能再召开一次会, 来讨论杜绝一切会议,那该多好!”此诗受到列 宁的高度肯定:“我保证这是完全正确。”
• 提问:
• (1)对于行政管理来说,会议为什么是必不可少 的重要手段? 而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 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这又是为什么?
原则:
适当原则 可控原则 带责原则 信任原则 考绩原则
第四节 西方公共组织的新发展
一、非营利组织 二、学习型组织 三、创造型组织
案例分析
• 会议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会 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 端。据《人民日报》报道,1985年5月25日至6月5日,某县 接到上级会议通知38个,平均一天3个会议,该县领导不知 参加哪个会好,无奈只好派一副县长专驻地区开会,人称为 “开会县长”。另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全国的会议开支达 3.3亿元;1984年全国企业管理费共280亿元,其中直接用 于会议的费用达70亿元,占整个管理费的1/4,相当于全国 人民近一个月创造的财政收入。而且会议质量低下,严重影 响行政效率。正如一副对联所说,“今天开会,明天开会, 天天开会;你也讲话,我也讲话,人人讲话。”可实际问题 却“无法落实”。所以对此“会山会海”人们深恶痛绝。
《公共组织学》讲义
《公共组织学》讲义第一章绪论(一)组织与公共组织1、组织的定义:组织是人们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按照特定的结构方式和活动规律结合起来的开放性的、动态的人类共同体。
它是包括组织成员、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组织行为和组织环境等基本要素在内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人类组合系统。
2、公共组织的含义:广义的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的组织。
狭义的公共组织仅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
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1)静态的公共组织结构。
(2)动态的公共组织过程。
(3)生态的公共组织环境。
(4)心态的公共组织意识。
3、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1)组织人员;(2)物质因素;(3)职能目标;(4)机构设置;(5)职位设置;(6)权责划分;(7)法制规范;(8)技术和信息。
4、公共组织的分类:(1)以组织目标分:互益性组织、营利性组织、服务性组织、公益性组织。
(2)以所拥有的公共权力的强制性大小划分: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3)我国: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政协组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
5、公共组织的特征:(1)公共性;(2)政治性;(3)法治性;(4)权威性;(5)广泛性;(6)独占性。
6、公共组织的功能:(1)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主体。
(2)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人员的归属。
(3)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支点。
(二)公共组织的研究途径1、管理途径是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公共组织的:一是从管理功能及过程来考察公共组织,从组织活动的程序和技术上来界定公共组织;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效率成为公共组织的主要价值。
2、政治途径:(1)多元主义;(2)自主性(3)与立法机构的联系(4)分权3、法律途径:(1)独立性(2)委员会形式(3)替代性争端解决4、政策途径:(1)公共治理构成一个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之间不断循环的政策周期。
(2)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是不可分的。
行政管理学资料5(简答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业(本)专业补修课《行政管理学》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行政?公共行政的特点有哪些?答:行政,即公共行政,也称行政管理、公共管理。
公共行政是指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在这里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它的特点有:1、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3、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4、公共行政的民主性;5、公共行政的公平性;6、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2、简述公共行政学的特点。
答:(1)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和边缘性学科;(2)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3)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4)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5)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3、简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答:(1)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取向;(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3)哲学研究方法;(4)跨学科的研究方法;(5)实证研究方法;(6)比较研究方法。
第二章行政环境1.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
答: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组织文化在政府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在企业则称之为企业文化。
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
组织文化的特征主要有:1、组织成员的同一性程度;2、团队精神;3、对人的关心程度;4、组织的一体化的程度;5、风险承受程度;6、民主程度;7、报酬标准;8、重视结果;9、控制程度。
2.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
就是在同一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
(2)这种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
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素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行政效率高低等方面。
公共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结构
物质文化:产品、服务、设
施、装备等物质形态的东西
制度文化:规章制度、公 约纪律等制度形态的东西 精神文化:价值观念、信 念、理想等精神形态的东 西,是核心。
文化的特点:实践性、传承性、适应性、 整合性、开放性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 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 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 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组织文化具有以下特征:(1)组织文化 的意识性。(2)组织文化的系统性。(3 )组织文化的凝聚性。(4)组织文化的 导向性。(5)组织文化的可塑性。(6) 组织文化的长期性。
第五章 公共组织文化
公共组织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公共组织文化的基本功能和建构原则 公共组织文化的建设与创新
第一节 公共组织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文化
一般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 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 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 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公共组织信念:对公共组织行为的信念 和对目 标的信念
公共组织价值:对公共组织的评价标准 公共组织道德:职业操守 公共组织意识 公共组织理想 公共组织哲学
制度(规范)文化的构成 公共组织传统 公共组织习惯 公共组织原则
公共组织文化的类型
角色型、权力型、任务型、人本型 社会总体、区域 传统、现代 理想、现实 精英、大众 显性、隐性
第三节 公共组织文化的建设与创新
公共组织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模式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辅导:第五章公共组织一、公共组织的含义公共组织是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之一。
广义的公共组织不仅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而且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工厂、企业、学校.、医院、教会、军队、政党等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具有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
狭义的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
我们这里所指的是狭义的公共组织。
我国传统上将公共组织叫做行政组织,但是,国际学术界一般将行政组织称为公共组织。
因此,这里用公共组织这个概念来代替行政组织。
二、公共组织的特点1、政治性。
2、社会性。
3、服务性。
4、权威性。
5、法制性。
6、系统性。
三、公共组织的作用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扞卫者。
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
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
四、公共组织的类型1、集权制与分权制(1)集权制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把持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集权制的优点是:①政令统一,便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②因为权力集中,行政首长反映灵活,决策及时,效率较高;③具有协调配合的全局观念。
④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集体观念,增强团体凝聚力,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集权制的缺陷是:①组织结构比较僵化,下级缺少必要的自主权,因此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能发挥下级聪明才智,造成消极情绪,使组织缺乏活力和创造性。
②由于决策权掌握在上级手中,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主观主义而造成决策失误,也容易出现文山会海,公文旅行,浪费时间和资源。
③由于层级过多,信息传递迟缓,对外部环境反应较慢,不利于处理突发事件。
④集权制易于走向高度集权,高度集权易于走向家长制或一言堂,甚至走向专制或独裁。
这就有损于民主、公平的社会目标。
(2)分权制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分权制的优点是:①独立自主,可以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行政目标,进行决策和管理。
②分层授权,分级管理,有利于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反应灵活,不需要层层请示汇报,信息传递较快,对外部环境反应也较快,宜于近点决策处理突发事件,效率较高。
④职能分工明确,有利于专业化管理。
分权制的缺陷是:①分权会造成权力分散,不易形成统一意志,不易进行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
②分权不易于集中资源,统筹全面发展。
③过度分权容易导致各自为政,形成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
2、完整制与分离制(1)完整制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完整制的优点是:①有利于一个公共组织或一个公共部门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②政令统一,权力集中。
③高度自主,有独立的决策权,有利于调动本地区或本部门的积极性。
④可以因地制宜地确定行政目标,制定政策,反应灵活。
完整制的缺陷是:①资源有限,不宜办大事;上级也不能进行统筹安排。
②高度自主,容易出现各自为政。
③缺乏全局观念,只顾局部利益。
(2)分离制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分离制的优点是:①有利于整个公共行政系统的资源整合,团结协作,统筹兼顾。
②有利于整个公共行政系统的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
③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强调部门职能。
④有分有合,集中集权与分权的优点。
分离制的缺陷是:①多元领导有可能造成下级无所适从。
②人与事分离,不利于对公务员的领导和使用。
③难于协调,容易出现文山会海。
3、首长制与委员会制(1)首长制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
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
首长制的优点是:①权力集中,责任明确,可以避免推诿扯皮,减少冲突和矛盾,效率较高。
②由于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决策灵活快捷,对外部环境反应快。
③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有利于动员和集中力量办大事。
首长制的缺陷是:①由于行政首长的知识、智慧的有限性,决定了行政首长个人决策有可能失误,那样就会造成甚至是巨大的损失。
②由于行政首长独揽大权,缺乏民主和参与,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③由于缺乏权力制衡,首长制容易演变为家长制,出现不受监督的权力。
这样就可能滥用职权,产生腐败。
(2)委员会制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人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
委员会制的优点是:①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它可以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中集体智慧进行决策,提高决策质量和可行性。
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这样可以减轻负担,有利于专业化管理。
③互相监督,权力制衡,可以防止专断独行、家长制和营私舞弊。
委员会制的缺陷是:①事权分散,难以集中统一。
行动迟缓,容易贻误时机。
②决策成本高,容易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等拖拉扯皮的现象,效率低下。
③互相推委,责任不明确。
容易出现大家都负责,大家又都不负责的现象。
4、层级制与机能制(1)层级制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层级制的优点是:①层级节制,一级管一级,权力关系清楚,有利于领导和指挥,有利于提高效率。
②责任明确,有利于监督。
③行政目标统一,有利于对公务员的绩效考评。
④有利于推行决策。
层级制的缺陷是:①如果层级过多,信息传递缓慢或失真,造成决策失误。
②节制严格,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③容易出现家长制和依附性上下级关系。
(2)机能制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机能制的优点是:①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
②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
③分权管理,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机能制的缺陷是:①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政府机构过多,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②分工过细,会造成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
五、公共组织结构1、公共组织结构的层级结构公共组织结构的纵向结构,亦即层级化。
它是指公共组织内部按上下层级关系的有序构成形式。
组织设计的等级原则要求职位、职权和职责等级垂直分布,形成等级结构。
2、公共组织结构的分部结构公共组织分部结构,亦称分部化、部门化或职能化。
它是指行政同级部门之间平衡分工的构成形式。
公共组织部门划分的标准有多种,一般按下列三种标准划分:(1)按管理职能和职能目标来划分行政部门。
(2)按地区划分行政部门。
(3)按公共行政管理的不同环节来划分公共行政管理部门。
3、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公共组织结构层级化和分部化的基本问题是处理好以效率为中心的层级隶属的程度与部门设置的限度,也就是处理好管理层次与管理层级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这是公共组织结构的关键问题。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任何国家的政府组织都是按层级化原则设计的,无论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都是如此。
管理层次的划分必须适当,必须以提高行政效率为准则,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管理幅度的划分是行政目标的分解,是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扩大,也是一种行政分权。
它的目的是管理专业化和规范化,扩大管理职能,使管理更加有效率。
管理幅度不宜过宽,也不宜过窄。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必须适当。
一般来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
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决定的。
六、公共组织理论1、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科学管理时期公共行政学主要形成三个有深远影响的组织理论学派:泰勒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和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组织理论。
2、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行为主义学者把组织看作封闭的社会性模式,把人当作社会人,重视人的社会心理需要,发展了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
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梅奥、巴纳德和西蒙等。
3、新公共行政时期的组织理论新公共行政主张参与行政。
一是主张公民参与。
二是主张在组织决策过程中下层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公共行政具有民主行政的价值取向。
4、新公共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新公共管理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机构过于庞大,人员过多,成本与收益分离,造成巨大的浪费。
因此主张用企业管理方法和市场机制改造政府,主张建立能够精打细算的、具有远大眼光又富于冒险精神的企业家精神政府。
七、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新发展1、非营利组织(NPO)(1)非营利组织的含义与特点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非营利组织的特点是:①组织性。
②非政府性。
③非营利性。
非营利组织必须不以营利为目的。
经营所得不得进行分红和利润分配,应该用于实现组织目标。
④自治性。
⑤志愿性。
对非营利组织有不同的分类:联合国分为三大类:教育、健康与社会工作和其他社会与个人服务活动。
欧共体分为五大类:教育、研究发展、医疗健康、娱乐文化和其他公共服务。
(2)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①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
②监督市场。
③中介作用。
④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
⑤监督政府。
(3)非营利组织对公共管理的影响①非营利组织是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外延与扩大,它可以弥补政府管理能力的不足。
②非营利组织重视公共价值,尤其是公平、民主、效能、廉洁和公共利益等公共价值。
③它更强调公共服务,而不像传统的公共组织强调管理与管制。
④它的组织更民主、更开放。
⑤参与机制的建立。
(4)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①补助。
②减免税收。
③委托公共事务。
④法律管制。
⑤辅导监督。
非营利组织的缺陷是,它的民间性质限制了不能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如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法律执行等。
非营利组织也可能失效,造成公益不足。
2、学习型组织(1)学习型组织的含义与特点学习型组织是指组织通过个体学习、团体学习和组织学习,结合工作不断学习、不断改变观念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学习型组织具有的特点是:①学习型组织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能力,使组织成员有接受新观念的开放性。
②组织成员有共同愿景。
③善于不断学习。
④自主管理。
⑤组织的边界将重新界定。
2、学习型组织五项核心修炼①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