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和冷却 科学四年级苏教版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加热和冷却》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加热和冷却》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加热和冷却》教案3.加热和冷却【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做实验进行观察,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2.能够设计实验,认识到热胀冷缩会导致物体体积发生变化。

3.阅读温度计发明的故事。

知道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4.能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意识到热胀冷缩现象有利有弊。

科学技术是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完善进步的。

【教学重点】认识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变化。

【教学难点】学生设计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蜡烛、火柴、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红墨水、烧瓶、中间插玻璃管的胶塞、气球、水槽、记号笔、热水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上课开始,教师(出示蜡画):“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喜欢吗?”2.“谁知道画是用什么怎样制作的?”(板书:蜡烛)3.学生简单描述自己知道的制作画的过程。

4.“你们想不想亲自试试?”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二、用蜡烛绘画,了解加热和冷却能使蜡烛的形态变化1.“请大家拿起蜡烛,点燃,用火焰给蜡烛加热,看谁能用蜡烛在纸上作画。

”2.学生开始制作蜡画。

老师巡视,指导注意安全。

提示:“做完的同学想一想: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科学知识!”3.“成功了吗?把你的作品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部分先完成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蜡画作品。

(有苹果形的、西红柿形的、五角星形的、大山形的、草莓形的)4.“请大家把蜡画放下,想想,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科学知识?”5.教师引导:“蜡烛原来是什么形态?”(板书:固体)“让火焰加热(板书:加热、箭头)后变成了什么形态?”(板书:液体)“由于它是液体,可以流动,所以我们可以用它来作画。

流到纸上的蜡烛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箭头)“为什么会凝固?”(板书:冷却)6.“加热使蜡烛由固体熔化为液体,冷却又使液体凝固为固体。

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研究的———(板书:加热和冷却)”7.加热和冷却使蜡烛的形态改变了。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加热和冷却》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加热和冷却》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加热和冷却》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温度变化的基本概念,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温度高低的差别。

2.学生能够了解常见物体加热后的变化,冷却后的变化。

3.学生了解常见物体加热和冷却的规律,从而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4.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加热和冷却的基本概念。

2.加热和冷却对物体的影响和规律。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笔记本电脑、投影仪。

2.教师准备PPT课件和实验器材。

3.教师准备课件上的图片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1.上一堂课介绍了什么内容?(复习知识点)2.请同学们轮流说出几个已知物体和它们的温度。

2. 感性认识部分(15分钟)1.引入课题,介绍温度变化的概念。

2.展示常见物体受热后发生的现象,如巧克力融化、蜡烛燃烧等。

3.请同学们手触不同物体的温度差异,通过探究实验现象体会温度变化的感受和受热、冷却后的变化规律。

3. 理性认识部分(25分钟)1.通过研究常见物体受热和冷却变化,引导学生总结物体受热后发生的变化,如变软、膨胀、变液体等。

2.展示课件上加热和冷却的实验视频。

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课堂演示学习掌握加热和冷却对物体的影响和规律。

3.通过学习掌握加热和冷却的规律和应用。

请学生尝试从已有的知识中回答下列问题:–在哪些生活中,我们会运用到加热和冷却的规律?–如何合理运用加热和冷却的规律,保护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安全?4. 实验探究环节(20分钟)1.在实验课件中,请同学们搭建简单的实验装置,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探究。

例如,利用玻璃杯、水、冰淇淋棒、温度计、手套等材料,对水进行温度探究,探究水的温度变化和冷却规律,同时观察用水对各种物体进行冷却操作的效果和实际应用,尝试寻找应用加热和冷却规律的方法。

5. 课堂讨论及总结环节(10分钟)1.讨论实验结果,回答上述问题。

2.给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回顾温度概念、常见物体受热后的变化及规律,学习掌握做实验、运用规律的能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加热和冷却的概念和基本过程;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物体加热、冷却的现象和变化;3.能够理解加热和冷却的应用,如冷暖气、制冰及暖水袋等。

二、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电子课件或黑板、彩色粉笔、尺、温度计、烧杯、水、冰、锅、火柴等。

2.教具:–温度计、烧杯、水、冰、锅、火柴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1 创设情境,引入话题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张暖气片、一个冰箱、一包冰块或者一个电热水壶,让学生分别猜测这些物品有什么特别的功能。

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温度变化和与生活相关的现象。

1.2 思考问题,激发兴趣老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 怎样才是最好的制冰、烧开水的方法? * 为什么夏天开了冰箱还是热? * 和外面大雪天气不同,为什么暖气片还是会发热?2. 学习环节2.1 冷却和加热的概念通过实际的物品,例如冰块、烧杯、水等物品的展示,向学生介绍加热和冷却的概念。

可结合电子课件或实物进行展示,以便理解。

2.2 烧杯实验:观察水的加热变化给学生提供烧杯、温度计、火柴等物品,让学生自己操作烧水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水的温度变化。

老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提问,如:•烧杯里的水温度是多少度?•开始烧水时,水温的变化情况是什么样的?•烧开后,水的温度是否还在上升?2.3 实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的过程及结果。

记录可以以画图、写字等形式方式进行。

3. 总结环节3.1 知识回顾通过和学生交流,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3.2 思考提升对于加热和冷却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进行探讨和思考。

例如暖气片、制冰和烧开水方法等。

四、教学反思4.1 教学成功点通过教学实验,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望。

除了学习基本的知识外,还能够替学生打开科学实验的大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实验记录能力。

4.2 教学失败点在烧水实验中,若温度计的测量不准确,将会对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产生误导。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加热和冷却|苏教版 (7)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加热和冷却|苏教版 (7)

《加热和冷却》的教学设计《加热和冷却》的第一课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教学模式:学习目标:1、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形变。

2、会做加热蜡烛的实验,观察蜡烛的形态变化。

3、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对物体的固态和液态有了直观的感受,为学习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作了一定的铺垫,进一步感受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

教学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形变。

教学难点:知道导致物体形变的原因。

教学准备:PPT课件、蜡烛、打火机、勺子、容器、纸。

教学活动:一、导入想一想:1、市面上,大家见到过多彩蜡烛和不同形状的蜡烛吗,它们是怎样制作成的,能用蜡烛画画吗?2、如何把用过的碎小的蜡烛再次使用,变废为宝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下面,我们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下。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展示。

三、教学过程课本第21页,加热和冷却的第一课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课件展示:(一)、活动一、制作蜡画出示一张中国糖画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并用蜡烛代替糖来做蜡画,提问:如何制作蜡画?(二)活动二、如何将碎小的蜡烛变废为宝分小组讨论交流,实验探索,小组讨论时,事先明确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小组内分小组长负责组织监督、记录员做好记录,所有组员推荐一名汇报员来进行交流展示,所有组员认真思考和积极参与、发言;教师巡回指导。

先让学生思考怎么做,然后教师再分别出示制作蜡画和如何将碎小蜡烛变废为宝的实验步骤作为学生参考并对每组的汇报情况给予适当的点评。

四、小组讨论活动一、制作蜡画活动二、如何将碎小的蜡烛变废为宝分小组讨论交流,实验探索,小组内分小组长负责组织监督、记录员做好记录,所有组员推荐一名汇报员来进行交流展示,所有组员认真参与、积极发言。

最后,教师做点评。

通过刚才的实验,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科学知识?小组讨论交流,思考并回答,教师视情况做最后补充。

五、拓展训练:刚才我们通过做实验验证了加热和冷却对蜡烛形态的改变,通过物体形态的改变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通过加热也能使其形态改变的?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哪些你会了,哪些还不会?你能说说吗?七、作业设计:生产生活中,人们还可以通过冷热变化对物体形态的影响做哪些事情?八、板书设计:(幻灯片)《加热和冷却》的第一课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总结:加热和冷却使蜡烛的形态改变了。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加热和冷却》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加热和冷却》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加热和冷却)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会做加热糖的实验,观察糖的形态变化;●会做加热铁垫圈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铁垫圈的体积变化;●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2、知识与技能●了解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了解固体、液体、气体根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了解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许多事;●了解温度表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开展史。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意识到每一项科技创造都是科学家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良的结果;●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好处。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变化。

2、难点:发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打算)砂糖、易拉罐底、蜡烛、火柴、玻璃片、固体体胀演示器、烧瓶、橡胶塞、玻璃管、气球、水槽、冷热水。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话题“聚集〞商量:加热和冷却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你为什么这样想?理由是什么?二、认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创设情景:一块糖,加热后会有什么变化,冷却呢?提出实验的要求:①先将蜡烛点着。

②将装有糖的锅放在蜡烛上。

在觉得可以作画的时候画出你们小组心中的画。

③注意分工合作,不要烫到手。

教师巡视学生做实验,并给以适当的指导和援助。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并请各小组说出是在糖什么状态下开始作画的。

提问:有哪些物体加热和冷却后会产生相似的变化。

请每人写在活动记录本上,并猜测描述出这个物体在加热和冷却后整个状态的变化,并回家做实验加以验证。

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加热和冷却对固体体积的影响提问:一些看不出变化的物体比方小铁圈,在受热以后会发生变化吗?看书上21页实验进行商量。

师演示固体体胀演示器。

小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引导学生利用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二、认识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提问:水和空气在加热和冷却后会有铁垫圈这样类似的变化吗?指导学生设计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可以认真看书上的方法〕。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加热和冷却》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加热和冷却》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加热和冷却》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加热和冷却》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2、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物体热胀冷缩会引起体积发生变化。

3、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

4、学生能够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实验器材,并且能够自主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2学情分析加热和冷却是学生常见、熟悉的现象,具有很多的感性认识,也有很强的研究兴趣。

另外, 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锻炼学生模仿实验、设计实验、亲自动手实验以及根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的科学素养。

3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变化。

难点:发现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1、(出示一个中踩瘪了的乒乓球)师:同学们,你们当中有没有爱打乒乓球的?乒乓球不小心踩瘪了怎么办?(生:用开水烫一下)2、师:乒乓球受热后为什么能复原,里面隐藏着什么科学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加热和冷却》。

(板书课题:加热和冷却)活动2【讲授】研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及体积的影响(一)研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1、观察蜡烛的变化师:这个月,有没有过生日的同学?让我们点燃生日蜡烛为他们庆祝一下好吗?同时,请仔细观察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固体——液体)。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加热和冷却|苏教版(3)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加热和冷却|苏教版(3)

《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1.能够通过观察,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2.能够通过实验,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体积发生变化现象。

3.在研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理解科学技术是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完善进步的。

4.能够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能正确的运用各种实验中的实验器材,并且能够自主的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实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变化。

难点:设计实验发现物体的热胀冷缩变化。

三、教学准备固体体胀演示器、烧瓶、橡胶塞、玻璃管、气球、水槽、冷热水。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昨天是教师节,有一位同学啊送给老师一块巧克力作为节日礼物。

我把它呢放在了口袋里,到了中午的时候老师拿出来一看啊,奇怪了,巧克力本来是硬的啊,怎么变的软软的了呢?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巧克力怎么了?(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加热)2、那老师想要让这块巧克力恢复正常要怎么办?(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冷却)今天啊,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加热和冷却(板书和)二、研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状、形态的影响1、刚才那块巧克力冷却后还会和原来一样吗?看来加热和冷却会导致物体形状的改变。

2、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还注意到有哪些物体有类似的变化呢?(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固体——液体)3、除了刚才同学们说到的,老师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干冰(PPT资料,板书气体)小结,看来加热和冷却不仅会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还会使物体的形态也发生改变,真是神奇。

那么,除此之外,加热和冷却还会不会使物体发生其他的变化呢?三、研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1、介绍:这只小瓶里装的是染成黑色的水。

我们先把标记移到当前液面位置。

2、教师演示实验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3、提问:谁完整地解释一下这个现象?4、小组讨论并回答,5、小结:看来,加热和冷却对水的体积还会产生影响。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教学设计 加热和冷却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教学设计 加热和冷却

加热和冷却本课隶属于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材第二单元《冷和热》,按照“聚焦——探究——交流”这一探究学习活动周期设置结构,安排了“糖(蜡烛)、铁球、酒精(水)等在加热和冷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的一系列实验以及二氧化碳、温度计等的相关阅读材料,用以让学生认识冷热变化对物体形态和体积的影响。

在笔者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了一点思考。

1、“聚焦”的焦点在哪里?教材的“聚焦”就是一句话“加热和冷却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无疑是很单薄的。

作为一个关注社会焦点问题的科学老师,本着“从高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原则,一下子就想到了环保,想到了低碳,想到了上海世博会的低碳馆,怎么将《加热和冷却》联系到低碳呢?费尽思量,终于找到了低碳含义中的一个突破点:改造多余废旧品。

2、怎样的活动才是“既贴近生活又富有趣味的活动”?灵感来自于美术老师剩余了许多的蜡笔头,它们太短了,孩子们的小手都捏不住了,干嘛不用它们作为糖或者蜡烛的替代实验品呢?于是购买各种卡通不锈钢模具,经过数次执教经历的验证,孩子们对于把多种颜色的蜡笔头熔制成多种形状样式的“新蜡笔”环节十分认同。

3、满足学生的愿望:“老师,我们要看干冰!”。

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气体形态之间的转化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很容易理解。

但对于固体直接转化成气体状态这一状况学生却知之甚少,教材中介绍了干冰,但只是十分简略的让学生阅读资料了事。

在笔者的课堂上,学生不止一次的提出:“老师,我们要看干冰!”于是就有了补充的这一演示实验环节,具体操作看下图:4、结构的重新安排由聚焦“低碳”串起的两个实验很好的验证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液体与气体形态之间的转化十分常见,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课后完成;加热和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作为第二教时。

这样的设计应该是很合理的。

教学设计:一、预期学习结果1、能够通过做实验进行观察,认识到加热和冷却能够改变物体的形态。

2、通过教学让学生关注环保,践行节能低碳生活。

3、理解科学技术是经过反复实验和不断完善进步的。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加热和冷却第课时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快。

3、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重点认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体积的影响。

难点学生设计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导学流程
/
1
1
A
B
C
D
2
3
4
A
5
A
B1010分钟记。

导学流程
录下水
和沙的温度变化情况。

C P78的表格中。

D P78的剩余内容。

6
7
A
B实验。

2
1
2
A
B
C
D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加热和冷却
加热热涨体积变大冷却棱鮻体积变小。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加热和冷却_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加热和冷却_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加热和冷却_苏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加热和冷却会改变物体的体积。

2、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能用固体、液体、气体的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设计实验,证明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够通过给铜球加热和冷却,认识固体的热胀冷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2、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难点:发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1、为每组准备: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1套,酒精灯1盏,火柴一盒,饮料瓶1个,气球1个,量杯1个,水槽1个,暖壶(实验中用到的热水要课前准备好)2、课前提醒学生注意:①分组实验时播放轻音乐,音乐停,大家就停止实验。

②实验过程中,如果时间允许,要把实验再做一遍,认真观察和做实验记录。

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课前通过PPT给同学展示几幅精美的糖画作品。

学生被美丽的糖画所震撼。

教师讲述糖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艺术瑰宝之一。

2、提问:糖画是如何制作的呢?糖画的制作过程就涉及到了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从而引出本课课题:加热和冷却(板书课题)。

学生讲述糖画制作过程。

教师展示糖画艺人制作糖画的照片,接着讲述糖画的制作过程。

(重点点出糖画制作过程中糖形态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是大家司空见惯的,并不被我们注意。

可是往往在平常的现象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像糖一样加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固成固体?学生举例回答(多找几个同学补充)。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几种具有这一性质物体。

教师补充小资料:当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它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

干冰在室温时又会变回到气体状态。

科学中有一重要规律:性质决定用途。

教师介绍二氧化碳的一种用途————制作舞台烟雾。

(原创)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加热和冷却(共计5页)_苏教版

(原创)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加热和冷却(共计5页)_苏教版

(原创)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加热和冷却(共计5页)_苏教版市三小周静华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做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能用文字、图表描述所观看到的现象。

知识与技能明白物体受热或受冷后会发生形状、体积和其他方面的一些变化;明白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明白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到热胀冷缩现象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好处,也带来坏处。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变化。

难点:发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预备糖、蜡烛、火柴、不锈钢勺子、固体体胀器、酒精灯、水槽、锥形瓶、胶皮塞、空矿泉水瓶、气球、热水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在今天的科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件礼物。

教师出示;第一件礼物——银杏叶蜡画,让学生猜一猜这幅叶画是用什么做的。

教师提示:这是蜡笔做成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二、探究活动(一)探究蜡笔受热融解、受冷凝固的现象1.提问;你们明白这幅蜡笔画与蜡笔之间有什么关系吗?2.汇报:把蜡笔加热融解后,地在卡纸上做成的。

3.师生共同讨论制作蜡笔画的注意事项。

4.分小组制作。

5.教师巡视指导,与学生一起探究。

6.各小组汇报、展现。

7.学生汇报实验记录。

8.提问;还有那些物体加热、冷却后会产生与蜡笔相似的变化?9.阅读资料:二氧化碳状态的变化。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上,学生通过蜡笔受热融解、受冷凝固的现象的探究,专门是对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蜡笔的制作,感受到蜡笔画的奇异,激发探究科学的爱好和积极性。

让小孩们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展开想象的空间,使思维火化得以绽放,并为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做好了铺垫。

)(二)探究小铜球热胀冷缩的现象1.谈话: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大伙儿发觉冷和热对物体的阻碍可真不小。

那么,一些看不出来变化的物体,比如铜球,受热后会发生变化吗?2.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3.教师提问:怎么说它会可不能发生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办?4.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明白。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加热和冷却的基本概念;2.掌握加热和冷却的表现形式和方法;3.能够区分不同物体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以实验为主、思维导入为辅;2.展开讨论,增强合作意识;3.学生自主学习,合理分配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现象;3.体会实验过程中的惊喜与收获。

二、教学过程第一步认知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通过思维导图或概念图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加热和冷却的概念,开展初步认知。

第二步示例实验示范实验:通过示例实验来让学生初步了解加热和冷却的表现形式。

选择一些常见物体,如水、金属、石头、纸张等,用水杯和温度计进行实验。

第三步讨论加热引导学生在示范实验后,进行课堂讨论。

讨论问题包括:1.在实验中,加热后水的温度变化如何表现?2.如何让水温度升高?第四步讨论冷却在讨论加热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冷却的讨论。

讨论问题包括:1.在示范实验中,冷却后水的温度变化如何表现?2.如何让水温度降低?第五步课后练习安排学生进行加热和冷却相关练习,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复习加热和冷却相关知识点。

三、教学效果评估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单独练习和课堂问题回答来进行评估。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在学习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知识和技能,将学生的表现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教学反思1.通过实验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快速的认识加热和冷却的概念;2.讲解时,要深入学生的思想,并适时地提醒、激励他们;3.在课堂讨论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因为互相讨论能够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四、总结本教学方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加热和冷却知识点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惊喜与收获,增强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与热爱。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加热和冷却|苏教版 (1)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加热和冷却|苏教版 (1)

《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蜡烛燃烧,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2、通过做实验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体积。

3、知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发明的。

4、通过发明温度计的故事,理解科学技术是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完善后才得以进步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发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难点:实验探究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体积。

课前准备:火柴、蜡烛、饮料瓶、气球、温度计、水槽、热水、冷水、固体体胀器、酒精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4分钟)1、老师导语:通过这个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哪些关于冷和热的知识?学生举手回答。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冷和热的知识:《加热和冷却》。

大家准备好了吗?教师板书课题。

2、老师口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简述)二:探究新知(30分钟)(一)学生活动,探究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1、物体被加热和冷却后会发生什么呢?请同学们点燃手中的蜡烛,仔细观察蜡烛发生的变化。

2、请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并总结出实验结论。

老师板书。

(二)学生分组活动(小组内分层互助):探究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体积。

1、老师:物体被加热和冷却后除了形态发生改变之外,会不会有其他情况发生呢?学生:做出猜测,然后利用温度计进行实验观察。

汇报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2、老师:实验发现液体被加热后体积膨胀,冷却后体积收缩,那么气体会是什么情况呢?学生:做出猜测,根据手中的材料小组内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小组汇报。

3、老师:通过大家刚才做的两个实验,我们发现气体和液体被加热后体积膨胀,冷却后体积收缩,那么固体被加热和冷却后会不会也是这样呢?学生:做出猜测,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小组汇报。

4、老师:绝大多数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5、师生总结:加热后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体积。

【K12学习】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及反思

【K12学习】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加热和冷却除了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外,也会改变物体的体积。

2、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能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设计实验,证明气体和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够通过给铜球加热和冷却,认识固体的热胀冷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敢于大胆想象,勇于动手实践。

2、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3、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到加热和冷却会导致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

(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难点:设计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教学准备:1、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铜球、铁圈等)、酒精灯、火柴、实验记录表、水槽、湿抹布、2、为每组准备: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锥形瓶20个、细塑料管、胶塞)、冷水,热水,红墨水、烧杯20个、酒精、暖壶(内装热水)。

3、烧瓶、插有弯玻璃管的胶塞、气球、空瓶子、热水、滴管、乒乓球、4、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实验导入,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都看到过我们学校综合楼前面美丽的喷泉吧?那你有没有见过自己制造的小喷泉?想不想亲自看看?(想)好!那我就为大家做个“小喷泉”,用一个烧瓶,里面装一些水,为了便于观察,我把水染成了红色,现在我往这个烧瓶上倒热水,请大家仔细观察。

(教师演示“喷泉实验”:水从塑料管中喷出来,形成一个小喷泉)师:你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吗?生:为什么往烧瓶上倒热水就会使里面的水喷出来?生:水是怎样出来的?可能和什么有关?生:……师:是呀,为什么往烧瓶上倒热水就会使里面的水喷出来?“小喷泉”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科学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第3课《加热和冷却》(板书课题)。

看看加热和冷却除了像我们上节课研究的,可以影响物体的形态以外,还会对物体产生什么影响。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优秀教学设计加热和冷却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优秀教学设计加热和冷却

第3课加热和冷却设计理念本课包含的核心概念是物质三态及其转化条件热胀冷缩。

先观察冷和热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具体活动是给砂糖加热和做糖画宋体验固体液体间的相互转换。

二氧化碳和于冰照片提供了气体和固体相互转换的信息。

冷和热不仅对物体的状态有影响,还对物体的体积有影响,这是状态变化的前奏。

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教材给了提示,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认识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这是对过程技能的锤炼。

炼钢、复原乒乓球等照片提供了物体受热受冷后状态变化的运用信息。

教学目的1、能够做物体受热和受冷发生变化的实验。

2、能够做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

3、能够设计实验证明液体和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知道物体受热或受冷后会发生形状、体积和其他一些变化。

2、知道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

3、知道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应用。

1、意识到热胀冷缩现象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好处,也会有坏处。

2、学会自我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物体受热和受冷后状态和体积发生的变化。

难点:液体、气体受热后体积的变化。

教学准备1、酒精灯、铁罐两只、试管夹、蜡烛块、火柴、稻谷、铁圈、木板(有两个小铁钉)、镊子、烧杯、纸巾、小刀、模具(小尺代替)。

2、实验设计表格、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想和ⅩⅩ班同学一起来研究关于物体受冷受热的问题,有没有兴趣?2、同学们都知道大自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体,如果给它们加热,它们受热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3、学生思考、回答。

(二)、探究新知:A、冷和热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1、讲述:老师今天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物体,我们来看一看它们在受热和冷却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2、出示蜡烛,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在受热和冷却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回答)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试试看。

我们用这个铁罐当作小锅把蜡烛块放在里面加热,当蜡烛块全部融化后就停止,然后将液态的蜡烛油倒入模具中,看看蜡烛油在慢慢冷却后有什么样的变化?3、分组实验、观察。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2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2

《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新课程强调:切身经历以探讨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讨机缘,而且必需成立在知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类科学探讨活动。

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所以这一课要使学生熟悉液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了解热胀冷缩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就必需由学生自己去探讨,切身去经历,从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取得知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熟悉到加热和冷却会改变物体的体积。

二、知道液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能用液体、固体的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进程与方式:一、能够设计实验,证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能够通过给铜球加热和冷却,熟悉固体的热胀冷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感受并体验科学并非神秘,科学就在身旁。

二、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固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难点:发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一、演示装置:液体热胀冷缩装置(烧瓶、细塑料管、胶塞)、红墨水、烧杯二、为每组准备:试管1支,气球1个,保温杯2个(热水一杯,冷水一杯)4、多媒体课件(固体热胀冷缩动实验视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并非被咱们注意。

可是往往在平常的现象中,却包含着丰硕的科学道理。

同窗们有无发现,在加热装满水的水壶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什么现象?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问题?2、谈话:同窗们观察得真仔细!壶里的水为何会往外溢呢?水在加热的进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转变,这节课咱们就一路来研究这些问题,继续学习第3课《加热和冷却》(板书课题),看看加热和冷却可以对物体产生什么影响。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自主探讨,合作交流一、熟悉加热和冷却对液体体积的影响一、谈话:请同窗们斗胆的猜想一下,壶里的水为何会往外溢呢?生可能会说:(1)因为水变多了;(2)因为水里有热气;(3)因为水占的地方大了;(4)……二、设计实验方案:真不错,同窗们都有自己的猜想,猜想对于科学研究是超级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加热和冷却》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中的第三课,热胀冷缩是热学的基本现象,《加热和冷却》课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冷和热的动手实践课程。

本课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现象质疑,通过学生活动,得出热胀冷缩的结论,揭示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本质,再联系身边的实际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同时为《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下册《认识液体》的基础上又学习了本章前两节,初步理解了冷、热和温度等概念,但对常见的热学现象不能给出科学的解释,仍然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基本原理以及实践操作还不甚以解。

而这些问题恰好为本课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切入点,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逐步树立“做中学”的学习意识。

【设计理念】《加热和冷却》本单元承上启下的一课,热胀冷缩现象是物体的基本性质,结合学生学情以及小学科学的探究式学习特点,这一课我通过“观察瓶装液体的共同点进行探究质疑” 来导入,旨在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分组实践操作“探究加热和冷却对液体体积的影响”实验,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进行分工、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习惯;再次鼓励小组自主设计“探究加热和冷却对固体和气体体积的影响”的实验,逐步确立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学习,体现由帮扶到放手的转变,并培养学生在做中学的意识。

通过探究让事实说话、让学生感受到物体在加热与冷却时体积的变化,讨论总结出热胀冷缩的原理,养成通过实验现象形成科学态度的学习习惯。

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从而达到扬长避短、合理利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加热和冷却会改变物体的体积。

2.知道大多数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会利用热胀冷缩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能为生活生产服务。

(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模仿实验,体验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够通过设计实验,认识固体、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学会合作交流,树立“做中学”的意识。

2.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

3.理解事物都有两面性的道理,学会扬长避短。

【教学重难点】重点:固体、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难点: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的现象以及利用。

【教学准备】(各8组)1.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锥形瓶8个、玻璃管8根、单孔橡皮塞8个、杯子16个、红墨水若干、酱油若干、牛奶若干、果汁若干、冷水若干、热水若干2.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一二三四组):铜球铁圈4套、酒精灯4个、打火机4个、杯子8个、冷水若干3.气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五六七八组):矿泉水瓶子4个、气球4个、杯子8个、热水若干、冷水若干4.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自制热胀冷缩教具(加热后铜丝膨胀接通电路,灯泡亮)、“老干妈”带盖玻璃瓶一个【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第一张幻灯片:标题)师: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但并不被我们所关注。

可是往往在平常的现象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

同学们看这两瓶水,用眼睛看能发现什么区别吗?生:一瓶满,一瓶不满。

师:是的,这个同学观察得非常仔细,微小的差别也没有逃过大家的眼睛。

满的这瓶是老师自己装的,没满的这瓶是刚在商店买的,那为什么商家不把水装满呢?是不是仅仅这一瓶有问题呢?其他的呢?(第二张幻灯片:不同品牌的瓶装液体图片)生:(学生观察并讨论)同学们都长着一双雪亮的眼睛,观察都很仔细,但是我们不仅要勤观察,更要善于思考。

师:如果说一瓶有问题,可能是偶然,不可能所有的商家都有问题。

任何现象的背后一定有他的科学道理,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探个究竟,揭开商家的小秘密。

老师喜欢勤动脑、勤动手、守纪律的孩子,你们能做到吗?生:能。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出发,走进今天的课堂。

【板书】《加热和冷却》(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实例入手,通过对各种瓶装液体的观察,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探究欲望,使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明确探究目的。

)二.合作探究、归纳结论1.加热和冷却对液体体积的影响师:(介绍实验,学生领读加强全体学生注意)(第三张幻灯片:加热和冷却对液体的影响,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要求)【学生探究一】实验材料:锥形瓶、玻璃管、橡皮塞、杯子、红墨水(一二组)、酱油(三四组)、牛奶(五六组)、果汁(七八组)、冷水、热水实验步骤:•.在玻璃管上标记液面位置。

‚.把锥形瓶放在杯子中用开水加热,液面稳定后标记位置。

ƒ.把锥形瓶放在冷水杯子中冷却,液面稳定后标记液面位置。

实验要求:•.音乐停,实验停。

认真填写试验记录单,得出结论。

‚.小心不要被热水烫着,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学生实验、科学实验小助理为每组加热水,老师巡视指导,大约10分钟音乐停)【板书】液体师:动手动脑!生:静静思考!师:我们一起看看哪一组的实验记录比较有特点。

(老师收三组实验记录在投影仪上展示,评价后下发。

)师:我们发现液面有升有降,液面上升说明液体的什么发生了变化?(第四张幻灯片:1.液体受热和冷却的动画图片)生:体积。

师:对,体积增大(在科学上我们叫做“膨胀”),所以液面上升。

体积减小(在科学上我们叫做“收缩”),所以液面下降。

那么液体在什么条件下膨胀,什么条件下收缩呢?生:加热时膨胀,冷却时收缩。

师:总结得非常好。

那谁能给这种现象取个好听的名字呢?生:热胀冷缩。

(第四张幻灯片:2.热胀冷缩定义)(全体朗读定义:绝大多数的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板书】热胀冷缩师:为什么商家不把矿泉水装满呢?是偷工减料吗?生:不是,是为了防止热胀冷缩把瓶子胀破。

师:非常好,这个同学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合作探究不同液体受热和冷却时的体积变化,总结出液体的热胀冷缩结论,揭密生活常见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原理,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态度。

)2.加热和冷却对固体、气体体积的影响师:那是不是只有液体才能热胀冷缩呢?老师列举几个生活中的现象大家解释一下敢不敢?生:敢。

师:•为什么夏天电杆上的电线总是弯弯的呢,工人为什么不把电线拉直呢?(第五张幻灯片:1.电线图)‚小明不小心把乒乓球踩扁了急得直哭,姐姐帮他想了一个好办法?乒乓球为什么很快鼓起来了呢?(第五张幻灯片:2.扁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来)生1:因为电线太重了。

师:不对。

电线的确比较重,但通过工具完全可以将电线拉得很直。

工人叔叔为什么不那么做呢?生2:因为加热使乒乓球鼓了起来。

师:想的很好,但是讲的不是很具体。

老师给南边四组和北边四组提供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大家试着根据提供的材料来设计实验,探究固体和气体是不是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师:(介绍实验,学生领读加强全体学生注意)(第六张幻灯片:探究二:加热和冷却对固体与气体的影响,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要求)【学生探究二】实验材料:(一二三四组)铜球、铁圈、酒精灯、打火机、杯子、冷水(五六七八组)瓶子、气球、杯子、热水、冷水实验要求:•音乐停,实验停。

边实验边认真填写记录单。

‚老师喜欢安安静静思考的孩子,谁的纪律好动手快,一会让谁给咱们汇报实验。

(学生实验、助理为北边每组加热水,老师巡视指导,大约5分钟音乐停)【板书】固体气体【学生活动】(学生汇报实验设计步骤,学生相互评价,老师评价)(设计意图:分组实验既扩大了实验探究及实验结论的受众面,又培养了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由刚才你们小组的实验你知道了什么呢?(第七张幻灯片:固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动画图)生1:固体也能热胀冷缩。

生2:气体也能热胀冷缩。

师:今天大家的表现让老师非常吃惊,非常满意。

现在谁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夏天电杆上的电线总是弯弯的,冬天却是直的的呢?生1:因为夏天温度升高时电线的体积增大会变长,所以总比较松;冬天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会变短,所以会绷紧。

生2:要是夏天就拉直的话,那么冬天就可能会断。

师:非常好,理解得的很到位。

为什么扁了的乒乓球放在开水中可以鼓起来呢?生:因为气体的热胀冷缩。

师:非常好,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听说咱们班的学生平时非常爱动手创新,根据今天所学老师也做了一件小发明。

想不想看看?生:想。

师:(展示教具)谁能讲讲这件教具有什么特点?生:……(设计意图:逐步确立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体现由“扶”到“放”的课标理念,并培养学生在“做中学”的意识。

在分工与合作中明确实验目的,通过交流得出结论的科学学习方法。

)三.自制教具,应用演示实验材料:酒精灯、打火机、固体加热教具。

实验过程:1.用酒精灯加热铜丝,灯亮。

注意事项: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是否完好。

师:谁能解释一下刚才看到的实验现象呢?生:灯亮。

师:为什么灯会亮。

生:铜丝的热胀冷缩。

师:(总结演示实验)通过前面的探究,我们知道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兴趣,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创新小发明,使创新的目标明确化、具体化,使所学知识得到应用。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师:但极个别的物体(金属锑、0-4摄氏度的水)却与此相反,所以在总结规律时不能以偏概全,要遵循严谨的科学态度。

(第八张幻灯片:热胀冷缩定义)生:(再次朗读定义:绝大多数的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师:(介绍温度计)温度计的刻度是这样标出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结冰时的温度定为0℃,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份为1 ℃。

(拿出“老干妈”玻璃瓶)老师想把这瓶“老干妈”打开,谁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呢?可以来试试。

生1:生2:……师:科学要为生活服务,大家能不能举出几个生活中利用热胀冷缩带来便利的例子呢?(老师及时评价)生1:生2:生3:......(第九张幻灯片:篮球放在太阳下晒、轴承加工、古代修路火烧开石、加热螺帽)师:热胀冷缩在生活中是不是处处都造福人类呢?生1:生2:……(第十张幻灯片:生活中热胀冷缩的危害:水管爆裂、路面鼓起和断裂、夏天汽车爆胎)师:可见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有利有弊。

微小的变化我们不经意,但是大量的微小变化聚集到一起,量变达到质变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我们一定要用科学知识来改变生活造福人类。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认识到事物都有两面性学会扬长避短,树立“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五.课堂总结师:通过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生1:生2:……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加热和冷却,知道了大多数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给一个物体加热或者冷却时体积就会发生变化,或许咱们用肉眼看不见,但它却真实的存在,看不见的东西不一定不存在,存在的东西不一定看得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