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职业危害技术 第一节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规章制度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危害防治管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生产经营工作的职工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落实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的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保护,职业技能的提高等,具体内容在后续章节中规定。
第五条本规章制度由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执行,相关部门和职工应当积极配合。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防治第六条本单位应当雷同职业病危害性质和程度,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向全体职工进行宣传和培训。
第七条本单位应当对职工的工作环境、职位、作业方式等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第八条本单位应当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保护职工免受危害物质侵害,确保职业病发病率低。
第九条本单位应当为职工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和设施,指导职工正确使用,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
第十条本单位应当建立职工职业卫生档案,并向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保护职工的个人隐私。
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当向职工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促进职工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共同维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第三章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保护第十二条本单位应当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倡导职工遵纪守法,勤奋工作,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当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当加强职工的工作激励和奖惩机制,奖励表现优秀的职工,惩戒违纪违法的职工,维护企业的正常秩序。
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处理职工的投诉举报,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效维护职工的利益。
第四章职业技能的提高第十六条本单位应当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第五章 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
(四)职业性致癌因素(P155) (四)职业性致癌因素(P155) 1.职业性致癌物的分类 1.职业性致癌物的分类 2.职业致癌物引起的职业癌 2.职业致癌物引起的职业癌 (五)生物因素(P156) (五)生物因素(P156) ( 六) 职业有关疾病 二、职业危害评价(P157) 二、职业危害评价(P157) (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
三、职业危害控制 (一)工程控制技术措施 (二) (二)个体防护措施 (三)组织管理等措施
第四节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一、职业卫生工作职责分工情况 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分级监管、 (一)分级监管、原地管理 (二)监管人员的权利 (三)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卫生管理
一、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 二、前期预防管理 (一)职业危害申报 (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 理 (三)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管理 三、劳动过程中的管理 (一)材料和设备管理
(二)作业场所管理 (三)作业环境管理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四)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五)履行告知义务 (六)职业健康监护 1、接触矽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要求 2、接触煤尘(包括煤矽尘)作业人员的职业 健康体检要求 3、接触其他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要 求 四、职业病诊断与病人保障(P167) 四、职业病诊断与病人保障(P167)
三、我国职业危害现状 (一)职业危害形势 1、接触职业危害人数众多,患者总量巨大 接触职业危害人数众多, 2、职业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重 职业危害分布行业广, 3、职业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职业危害流动性大, 4、群发性职业危害事件多发,在国内外造成严重 群发性职业危害事件多发, 影响 (二)职业病发病特点(P142) 职业病发病特点(P142) 1、职业病种类构成 2、职业病发病行业分布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职业危害控制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来减少和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职业危害控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优先:预防措施是职业危害控制的首要任务。
在职业危害控制中,应当优先选择预防性措施,而不应只是关注事后治理。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技术措施包括工艺改进、设备改造和装置优化等;管理措施包括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培训员工、健康监测等;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设备、使用防护用具等。
2. 整体控制:职业危害控制应采取整体控制的思路和方法,综合考虑职业危害的来源、传播途径和作业环境等因素,设计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
整体控制是指从控制源、控制路径和控制目标等多个方面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控制措施。
例如,对于某种有毒气体,可以从源头控制,改变工艺或减少使用量;可以从传播途径控制,改变通风系统或检测泄漏;也可以从个体控制,提供防护设备和培训。
3. 分级管理:职业危害控制应采取分级管理的原则,根据职业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工作环境的特点,将控制措施分为不同层次,逐级递进。
分级管理的目的是保证职业危害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过度和不足的现象。
分级管理可以根据职业危害的程度划分为一般状况控制、良好控制和优良控制等级,也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划分为本体控制、过程控制和环境控制等级。
4. 综合治理:职业危害控制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综合利用不同的控制手段和措施,形成闭合的职业危害防护系统。
综合治理包括技术治理、管理治理和人员防护三个层面。
技术治理主要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和设备改造等方式实现职业危害的控制;管理治理主要通过管理制度、培训和监测等手段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人员防护主要采取佩戴个人防护设备、使用防护用具等方式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5. 合理配置资源:职业危害控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资源,保障职业危害控制的顺利实施。
合理配置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设备和经济资金等。
职业健康安全守则
职业健康安全守则一.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1.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或低毒的原材料。
2.根据生产工艺和职业危害特性,开启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设施。
3.佩戴有效的劳防用品(例如:口罩、防护手套、耳塞等),有效利用喷淋设施(例如:洗眼器)。
二.粉尘危害控制要求1.生产过程尽量采取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
2.湿式作业。
3.加盖密闭、抽风、除尘。
4.佩戴有效的劳防用品。
5.注意防护,可以把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甚至可以完全控制和消除粉尘的危害。
6.加强个人卫生防护,根据粉尘性质,佩戴相应防尘口罩,以防止粉尘从呼吸道吸入。
三.毒物危害控制要求1.利用密闭罩、通风系统、净化装置。
2.局部排气罩。
3.排出气体的净化,通风防毒且做好无害化排放。
4.佩戴有效的劳防用品。
四.物理因素危害控制要求1.噪音控制:a.使用隔绝材料,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
b.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
c.佩戴有效的劳防用品。
2.高温控制:a.利用自然通风,采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作业。
b.开启通风设施。
c.使用清凉饮料和防暑保健品。
五.劳动防护1.劳防用品分:a.头部防护、b.呼吸防护、c.眼(面)部防护、d.听力防护、e.脚部防护、f.手部防护、g.身体防护、h.防坠落具、i.护肤用品。
2.上班工作前必须佩带好本人劳防用品,佩带前应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确认防护用品有效,检查用品外观有无缺陷或损坏,各部件组装是否严密,启动是否灵活等。
3.劳防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超极限使用,应定期申请更换。
4.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防用品。
5.劳防用品应妥善保管存放,禁止随地乱扔乱放。
2017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教材章节考点汇总
2017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教材章节考点汇总2017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教材《安全生产技术》章节考点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第一节机械行业安全概要第二节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安全技术第三节冲压(剪)机械安全技术第四节木工机械安全技术第五节铸造安全技术第六节锻造安全技术第七节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第八节人的特性第九节机械的特性第十节人机作业环境第十一节人机系统第十二节安全技术规范与标准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第二节触电防护技术第三节电气防火防爆技术第四节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第五节电气装置安全技术第六节安全技术规程、规范与标准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第一节特种设备及检测技术第二节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第三节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第二节消防设施与器材第三节防火防爆技术第四节烟花爆竹安全技术第五节民用爆破器材安全技术第五章职业危害控制技术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第二节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第三节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第四节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术第六章运输安全技术第一节运输事故主要类型及预防技术第二节公路运输安全技术第三节铁路运输安全技术第四节航空运输安全技术第五节水路运输安全技术第七章矿山安全技术第一节矿山安全基础知识第二节地下矿山灾害及防治技术第三节露天矿山灾害及防治技术第四节尾矿库灾害及防治技术第五节油气田事故的主要类型第六节钻井安全技术第七节作业安全技术第八节采油(气)安全技术第八章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第一节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第二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第九章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第二节化工事故主要类型第三节化工设计安全技术第四节典型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第五节检修安全第六节安全检测技术。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规定范本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维护劳动秩序和社会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相关行业和部门。
第三条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的原则,根据不同行业和作业环境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范职业危害的发生。
第四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立职业危害防治部门,加强对职业危害的防控工作。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
第五条国家鼓励科学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提高职业危害防控技术水平。
第二章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体系第六条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体系由政府监管、企事业单位管理和工人经营三个方面组成。
第七条政府监管是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包括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等。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管理是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主体,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控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组织实施职业危害的监测、评估和控制。
第九条工人经营是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参与主体,应当接受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和培训,主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第三章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措施第十条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应当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第十一条技术措施是职业危害防治的首要措施,应当根据不同的职业危害类型和作业环境,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和工程控制方法,降低危害因素的产生和传播。
第十二条管理措施是职业危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包括制定和实施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强化职业危害监测和评估,加强职业危害事故的事后处置和风险评估。
第十三条个体防护措施是职业危害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应当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指导,对从事高危行业和作业环境的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和职业健康监测。
第四章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第十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严肃追究责任,并及时公开。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是指在工作场所中,为了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采取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对员工带来的危害。
下面是关于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的详细解释。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二)1. 预防为主:预防职业危害是职业危害控制的核心原则。
通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职业危害,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或消除危害源,以防止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
2. 综合控制: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个体保护等方面综合考虑,采取多种控制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职业危害对员工的影响。
3. 逐级控制: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优先考虑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危害源,然后再考虑过程控制,最后再考虑个体防护。
4. 根据危害程度分类:根据实际情况,将职业危害划分为高、中、低三级,并针对不同级别的危害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要求。
5. 安全技术措施优先:在控制职业危害时,首先应考虑使用安全技术措施,通过改进工艺、改进设备等方式来消除或减少危害源。
6. 个体防护措施结合:针对无法从源头或过程入手控制的危害,应采取适当的个体防护措施,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7. 整体管理:职业危害控制要与企业的整体管理相结合,及时与其他管理体系相衔接,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职业危害控制体系。
职业危害控制要求:1. 建立职业危害控制的责任体系,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对职业危害控制的责任和义务,以确保职业危害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实施职业危害评价与监测,及时了解职业危害的分布和变化,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3. 制定职业危害控制方案,根据职业危害的特点和程度,确定合适的控制措施,并制定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4. 加强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器材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5. 加强职业危害防护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使其能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6. 定期评估职业危害控制工作的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控制措施,并记录和报告控制效果。
7. 定期对职业危害控制工作进行内部和外部审核,确保职业危害控制工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职业危害控制技术
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致纤维化、中毒、致敏等作用。
2. 分散度: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概念。直径小于5μm的 粉尘对机体的危害性较大。
3. 溶解度与密度。溶解度对人危害程度的关系与粉尘作用性 质有关,密度的大小与其在空气中的稳定程度有关。
第五章 职业危害控制技术
第五章 职业危害控制技术
第一节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 第三节 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 第四节 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术
第一节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防尘、防毒基本原则和要求
(1)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 (2)设计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措施; (3)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第四节 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术
二、振动
• 生产设备、工具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国 家已将手臂振动病列为职业病。
• 存在手臂振动的作业:操作锤打工具,手持转动 工具,使用固定轮转工具,驾驶交通运输车辆与 使用农业机械。
• 振动的控制措施:
• 1)控制振动源; • 2)改革工艺,采用减震和隔振等措施;
(二)分类 • 根据粉尘性质分为3类。 1、无机性粉尘:矿物性、金属性、人工无机性粉尘。 2、有机性粉尘:植物性、动物性、人工合成有机粉尘。 3、混合性粉尘:上述各种粉尘的混合存在。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
二、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
•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其理化性质有关,与其生物学作 用及防尘措施也有密切关系。
• 3)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 • 4)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及健康监护。
第四节 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术
三、辐射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示范文本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防尘、防毒基本原则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或低毒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有害因素。
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和尘毒特性,设计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措施,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如预期劳动者接触浓度不符合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1、无毒低毒替代有毒高度;2、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3、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尽量采用湿式作业,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通风除尘方式;4、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连锁泄露报警装置。
在放散有爆炸性危险的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5、可能存在或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根据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配备现场急救用品,设置冲洗喷淋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必要的泄险区以及风向标。
二、防噪声和振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一)防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使之达标;仍不能达标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劳动作业时间,并采取适宜的个人防护措施。
建筑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4篇)
建筑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建筑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促进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建筑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建筑公司各个岗位的员工,包括劳务派遣人员、临时工等。
第三条建筑公司要充分认识职业危害防治的重要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积极推行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措施,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条本制度内容包括职业危害防治的基本要求、责任分工、控制措施、培训教育、事故应急等方面的内容。
第五条建筑公司要建立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六条本制度的实施由建筑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制度的修订和审查由公司的负责人决定。
第二章职业危害防治的基本要求第七条建筑公司要充分认识职业危害的种类和危害性,把职业危害的防治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把预防职业病作为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基本要求。
第八条建筑公司要具备职业危害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保证员工在工作中不受职业危害的影响。
第九条建筑公司要建立职业危害防治的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落实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十条建筑公司要配备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治设施和设备,确保对危害源的有效控制和防范。
第十一条建筑公司要加强职业危害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职业危害的存在和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
第三章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分工第十二条建筑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负有最终的决策责任和管理责任,确保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建筑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四条建筑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做好职业危害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相关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十五条建筑公司的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危害源的防控工作,落实相应的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安全生产与技术-第五章职业危害控制技术
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是直接决定对人体危害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粉尘对人体可有致纤维化、中毒、 致敏等作用。氧化硅致纤维化。 (二)分散度:
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概念。直径小于5um的粉尘对机体的危害性较大,也易达到呼吸器官的深部。 (三)溶解度与密度:
钢工、玻璃熔吹工、烧瓷工、电焊工等可受到红外线辐射。红外线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皮肤和眼睛。 (3)紫外线辐射。常见辐射源:冶炼炉、电焊、氧乙炔气焊、氩弧焊、等离子焊接等。
电弧焊引起的职业病—电光性眼炎。 (4)激光。危害主要是:由他的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造成的。激光对皮肤损伤的程度取决于激光强度、频率和肤色深浅、
(一)防噪声。 1、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设置。。 2、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设置隔声室。。
(二)防振动。。。
三、防非电 离辐射与电 离辐射基本 原则和要求
四、防高温 基本原则和 要求
(一)防非电离辐射 主要措施:场源屏蔽、距离防护、合理布局、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1、产生工频电磁场的设备安装地址应与居住区、学校、医院等保持一定的距离。。 2、选择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电力设备时,应综合考虑安全性、可靠性、经济社会效益。。 3、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非电离辐射的设备,应制定防护规划,采取有效屏蔽、接地、吸收等措施以及自动化半自动化操作。 4、企业劳动定员时应考虑电磁辐射环境对装有心脏起搏器病人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响。 (二)防电离辐射 主要包括:辐射剂量的控制、相应的防护措施。
间。 需要准入密闭空间——具有包含可能产生职业有害因素,或包含可能对进入者产生吞没危害,易使进入者落入引起窒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职业危害控制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免受工作环境中各种危害因素的伤害,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职业危害控制中,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要求需要被遵循,以下将详细介绍。
1. 预防为主原则:预防为主是职业危害控制的核心原则,它强调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尽量消除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危害。
这包括了做好工作环境的设计、改造和维护等。
采取预防性的措施是保障工作环境健康与安全的关键。
2. 协同防控原则:职业危害源及其危害采取协同防治是职业危害控制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协同防治是指在危害源及其危害的控制中,所有相关的部门、人员和措施要协同工作、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协同防治,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危害问题。
3. 全面控制原则:全面控制是指要对工作环境中的所有可能的危害因素进行控制。
全面控制要求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后果控制三个方面进行,确保所有的危害因素都得到有效的控制。
这样才能够全面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 个体适应原则:个体适应是指根据不同劳动者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控制措施。
个体适应要求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评估,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适应水平,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合的控制方案。
个体适应原则的具体内容也包括采取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提供培训和教育等。
5. 原则上,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
职业危害控制的要求:1. 做好职业危害监测和评估。
监测和评估是职业危害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了解了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程度,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2. 优先采取物理控制措施。
物理控制是指通过改变工作环境的结构和布局来消除或减少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危害。
例如,通过合理的机械设备安装和布置、防护罩的设置等措施来降低噪音或振动的危害。
3. 确保工作条件符合职业卫生安全规定。
工作条件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是职业危害控制的重要要求之一。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工作环境应具备一定的通风、照明、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以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危害防治相关规章制度
职业危害防治相关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保障职工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和机构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第三条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体系,保障职工健康和安全。
第四条各级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健全责任制度。
第五条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确保职工在工作中免受危害。
第六条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要求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完善的职业危害台账,记录相关数据和防治措施,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七条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经费应当列入生产经营单位的年度预算,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机构第八条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组织架构,配备专业人员和必要设备。
第九条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机构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职业危害的识别、评估、控制等工作。
第十条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机构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推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第三章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第十一条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严格执行。
第十二条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职业危害防护设备的配备、职业健康检查的开展、职业危害物质的替代等。
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关的职业危害物质储存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危害物质的使用和管理。
第四章职业危害防治培训第十四条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五条职业危害防治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职业危害识别、职业病防治、职业危害物质的防护等。
第十六条职业危害防治培训应当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培训质量。
第五章职业危害技术 第一节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
第1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单选)(本题:1分)作业场所防尘、防毒的基本原则是()。
A.引进先进的设备B.强调自我保护,个人做好防尘、防毒措施C.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D.给员工相关装备,以达到防护的目的答疑:参考答疑:【解析】对于作业场所存在粉尘、毒物的企业防尘、防毒的基本原则是: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
第2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单选)(本题:1分)原材料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A.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B.价格低廉,质量好C.无毒害D.低毒第3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单选)(本题:1分)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上进行控制。
A.作业人员B.机械设备C.传播媒介D.声源答疑:参考答疑:【解析】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使噪声作业劳动者接触噪声声级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第4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单选)(本题:1分)防噪声时应注意车间与车间、车间与车间应分开布置。
()A.产生噪声;高噪声;非噪声;低噪声B.产生噪声;非噪声;高噪声;低噪声C.非噪声;高噪声;产生噪声;低噪声D.产生噪声;非噪声;防护措施好的;防护措施差的答疑:参考答疑:【解析】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
产生噪声的车间,应在控制噪声发生源的基础上,对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减轻噪声影响的措施,注意增加隔声、吸声措施。
第5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单选)(本题:1分)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将()相对集中控制。
A.高噪声设备B.低噪声设备C.产生噪声的设备D.非噪声设备答疑:参考答疑:【解析】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范本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范本职业危害控制是指在工作场所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来预防、减轻或消除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安全。
下面是关于职业危害控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范本,共计____字。
一、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原则: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和发展是职业危害控制的核心原则。
在设计和布局工作场所时,应考虑到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并在源头上进行控制,减少或消除危害物质的释放或产生。
2. 综合控制原则:综合多种控制策略,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等,形成职业危害控制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措施,以减少职业危害对职工健康的影响。
3. 风险评估原则:在职业危害控制的过程中,必须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危害物质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职工暴露的途径和频次,以便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降低职工接触职业危害物质的风险。
4. 及早干预原则:当发现危害物质的暴露超过规定标准或工作场所存在明显的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
5. 不断改进原则:职业危害控制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要随着科技进步、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工作过程的变化,根据新情况、新要求来更新和调整控制策略,提高职业危害控制的效果。
二、要求范本根据上述的基本原则,我们制定了以下的要求范本,以指导工作场所职业危害控制的实施:1. 制定职业危害预防措施(1)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预防措施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
(2)开展职业危害评估,明确危害物质的种类、性质、危害程度和职工的可能暴露途径和频次。
(3)根据职业危害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职业危害预防措施。
优先采取技术和工艺改进措施,如使用无毒、无污染的替代品;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改造,以提高工艺操作安全性。
(4)在必要时,采取管理措施,如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指南,并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1)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和职权。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范本(2篇)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范本职业危害控制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降低和消除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职业危害控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保证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科学技术支撑、持续改进的原则。
以下是职业危害控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的范本: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以预防为核心,防患于未然,优先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
2. 综合治理:全面、系统地管理职业危害,采取综合措施,从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减少和消除危险因素。
3. 依法管理: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严格遵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相关规定,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4. 科学技术支撑:依托科技进步和现代技术手段,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和防护措施,提高危害控制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5. 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危害控制措施和管理制度,提高职业危害控制水平,确保长期有效的控制效果。
要求范本:1. 确定职业危害控制目标:根据工作场所的危害特点和劳动者的实际需求,制定明确的职业危害控制目标,确保达到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
2. 进行工作场所危害评价:对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危害源和风险,了解危害程度和暴露情况,为危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3. 选择适当的控制措施:根据危害评价结果,选择适当的控制措施,优先考虑采取源头控制和技术控制,采用有效的防护设备和安全措施。
4. 组织实施和落实控制措施: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控制措施得以有效实施,监测和评估控制效果,及时改进和调整。
5. 健全职业健康监管体系:建立健全职业危害控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提高职业危害控制的有效性和权力。
6. 加强劳动者培训和教育:开展职业危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危害防范意识和安全素养,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7. 加强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定健全应急预案,建立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及时处置事故和化解风险,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危害。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范文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范文职业危害控制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其基本原则和要求对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职业危害控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参考。
一、职业危害控制的基本原则1.预防原则: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职业危害控制应该从源头上预防危害因素的产生,而不仅仅是在危害已经发生后进行治疗和应对。
相关部门应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采取防护措施、完善职业健康监测等,防止危害因素的产生和累积,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2.综合性原则:职业危害控制应从整体上考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措施。
综合性原则要求企业和相关部门在控制职业危害时,不仅要关注单一的危害因素,还要考虑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劳动过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制定全面有效的控制措施。
3.适应性原则:职业危害控制应根据不同的危害因素和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应性安排。
不同的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控制措施也应有所差异。
适应性原则要求企业和相关部门在制定控制措施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量化评估,选择适合的控制措施,确保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4.综合管理原则:职业危害控制应纳入企业的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中,与其他管理活动相结合。
综合管理原则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控制机制,将其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落实责任主体,明确责任与义务,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5.可持续性原则:职业危害控制应具备可持续性,即控制措施应具备持久效果。
可持续性原则要求企业和相关部门在控制职业危害时,要思考措施的长期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长期有效性。
二、职业危害控制的要求1.合法合规:企业和相关部门在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时,必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操作。
相关部门应制定强制性的危害控制标准和规范,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确保危害控制的合法合规性。
2.风险评估:职业危害控制应该依据科学的风险评估进行。
安全师《技术》辅导: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
安全师《技术》辅导: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一、防尘、防毒基本原则和要求对于作业场所存在粉尘、毒物的企业防尘、防毒的基本原则是: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
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毒物特性,设计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措施,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如预期劳动者接触浓度不符合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1.原材料选择应遵循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的原则。
2.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
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
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排毒设备。
3.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生产工艺和粉尘性质可采取湿式作业的,应采取湿法抑尘。
当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通风、除尘方式。
4.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
在放散有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粉尘或气溶胶等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
5.可能存在或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根据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和危害特点配备现场急救用品,设置冲洗喷淋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必要的泄险区以及风向标。
二、防噪声与振动基本原则和要求(一)防噪声作业场所存在噪声危害的企业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控制噪声。
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使噪声作业劳动者接触噪声声级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场所防尘、防毒的基本原则是()。
A.引进先进的设备
B.强调自我保护,个人做好防尘、防毒措施
C.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
D.给员工相关装备,以达到防护的目的
答疑:参考答疑:
【解析】对于作业场所存在粉尘、毒物的企业防尘、防毒的基本原则是: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
第2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单选)(本题:1分)
原材料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A.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
B.价格低廉,质量好
C.无毒害
D.低毒
第3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单选)(本题:1分)
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上进行控制。
A.作业人员
B.机械设备
C.传播媒介
D.声源
答疑:参考答疑:
【解析】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使噪声作业劳动者接
触噪声声级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第4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单选)(本题:1分)
防噪声时应注意车间与车间、车间与车间应分开布置。
()A.产生噪声;高噪声;非噪声;低噪声 B.产生噪声;非噪声;高噪声;低噪声
C.非噪声;高噪声;产生噪声;低噪声
D.产生噪声;非噪声;防护措施好的;防护措施差的
答疑:参考答疑:
【解析】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
产生噪声的车间,应在控制噪声发生源的基础上,对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减轻噪声影响的措施,注意增加隔声、吸声措施。
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将()相对集中控制。
A.高噪声设备
B.低噪声设备
C.产生噪声的设备
D.非噪声设备
答疑:参考答疑:
【解析】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
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
第6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单选)(本题:1分)
防振动的第一步是()。
A.使工作人员了解防振动的方法
B.选择振动小的设备
C.控制振动源
D.引用好的防振动措施
答疑:参考答疑:
【解析】作业场所存在振动危害的企业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避免振动对健康的影响,应首先控制振动源,使振动强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采用工程控制技术措施仍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劳动作息时间,并采取适宜的个人防护措施。
第7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单选)(本题:1分)
辐射分为()。
A.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B.电离辐射和射频辐射
C.红外线辐射和紫外线辐射
D.射频辐射和非电离福射
第8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单选)(本题:1分)
对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时的防高温措施不包括()。
A.减少生产过程的水蒸气
B.增加热辐射源
C.加强通风
D.缩短劳动时间
答疑:参考答疑:
【解析】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原材料特性以及自然条件,通过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和必要的组织措施来防高温,如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热和水蒸气释放、屏蔽热辐射源、加强通风、减少劳动时间、改善作业方式等,使室内和露天作业地点WBGT指数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第9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多选)(本题:2分)
职业危害控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
A.防尘、防毒
B.防污染
C.防腐蚀
D.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
E.防高温
答疑:参考答疑:
【解析】职业危害控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①防尘和防毒;②防噪声和振动;③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④防高温。
第10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多选)(本题:2分)
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A.储存设备
B.过滤设备
C.移动式轻便防尘设备
D.吸收设备
E.排毒设备
答疑:参考答疑:
【解析】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
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
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排毒设备。
第11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多选)(本题:2分)
下列对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的防尘、防毒要求描述正确的是()。
A.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
B.应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加以控制
C.尽量使用湿式作业
D.湿式作业对一切粉尘都有效
E.还可以采用其他的通风、除尘方式答疑:参考答疑:
【解析】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生产工艺和粉尘性质可采取湿式作业的,应采取湿法抑尘。
当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通风、除尘方式。
第12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多选)(本题:2分)
对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工作场所,应设置()。
A.事故通风装置
B.泄漏报警装置
C.防爆通风装置
D.事故排风系统
E.事故处理装置
答疑:参考答疑:
ABD;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
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
在放散有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粉尘或气溶胶等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
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说明有事故排风系统。
第13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多选)(本题:2分)
下列对防噪声的要求和原则表述正确的有()。
A.应控制噪声,使噪声作业劳动者接触噪声声级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B.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劳动作息时间,并采取适宜的个人防护措施
C.产生噪音的车间应与低噪声车间布置在一起
D.应设置隔音室
E.对隔音室的天棚、墙体等没有要求
答疑:参考答疑:
【解析】C项,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
E项,为减少噪声的传播,宜设置隔声室。
隔声室的天棚、墙体、门窗均应符合隔声、吸声的要求。
第14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多选)(本题:2分)
非电离辐射的主要防护措施有()。
A.场源屏蔽
B.距离防护
C.合理布局
D.集中处理
E.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答疑:参考答疑:
【解析】辐射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的主要防护措施有:①场源屏蔽; ②距离防护;③合理布局;④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等。
1、非电离辐射的主要防护措施有:【①场源屏蔽; ②距离防护;③合理布局;④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等。
2、电离辐射的主要防护措施有:【控制辐射源的质和量。
(内照:围封隔离、
除污保洁、个人防护。
外照:屏蔽防护、距离防护、时间防护)】
第15题: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多选)(本题:2分)
关于非电离辐射防护,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产生工频电磁场的设备应安装的离学校、医院远一些
B.选择低频电磁场发射源时,经济利益是最重要的
C.应使劳动者非电离辐射作业的接触水平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D.应考虑辐射对特殊人群的健康影响
E.新建的电力设施应以不影响健康、社会效益为前提
答疑:参考答疑:
【解析】在选择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和电力设备时,应综合考虑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社会效益;新建电力设施时,应在不影响健康、社会效益以及技术经济可行的前提下,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以降低极低频电磁场的接触水平
有问题?点击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