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课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课资料季羡林谈写作

季羡林以一身而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三种难能之中,我以为,最难能的还是朴厚,因为,在我见过的诸多知名学者(包括已作古的)中,像他这样的就难于找到第二位。——张中行一位令当今学人高山仰止的国学大师,一位平易近人的敦厚长者,在他的写作生涯中有多少轶闻趣事对于写作他又有着怎样的真知灼见人们说,季老有弟子三千。身为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季老对后生晚辈的提携可谓不遗余力。现在,就让季老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写作的真谛吧!国学大师季羡林系列之《季羡林谈写作》,为您讲述季羡林的创作生活,伴您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

学术大家季羡林,在写作方面也堪称大师,他撰写的学术着作,逻辑严谨,论证精当,又通俗易懂。他写的散文、小品文、游记,自然、洒脱,又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写了一辈子文章的季羡林先生,在写作方面积累了好多经验。本书收入了季先生谈写作的文章,相信会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季羡林谈写作》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在文章的结构方面,最重要的是开头和结尾。在这一点上,诗文皆然,细心的读者不难自己去体会。——季羡林

在中国古代,抒情的文或诗,都贵在含蓄,贵在言有尽而意无穷,如食橄榄,贵在留有余味,在文章结尾处,把读者的心带向悠远,带向缥缈,带向一个无法言传的意境。——季羡林

文章之作,其道多端;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季羡林

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绝不下笔去写。——季羡林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不该看作一件特殊的事情,犹如说话,本来不是一

件特殊的事情。作文又不该看作一件呆板的事情,犹如泉流,或长或短,或曲或直,自然各异其致。我们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而无所谓练习:这就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完全一致了。”

张化万老师指出:作文与生活相联系,不仅要让学生从五彩的生活中挖掘取之不尽的写作训练素材,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走进沸腾的生活,去认识生活、学习生活,提高思维和

认识能力。要整合作文与生活,就必须关注儿童的游戏。应当想尽一切办法,开辟学生玩中学,做中学的渠道。

徐家良、徐鹄、顾维萍等的“生活中的作文”,也是基于“生活是作文之源,生活需要作文,作文要为生活所用”的基本认识,他们注重作文的实用价值,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根据学生日常的生活需要组织教学,每次作文都应该达到某种交际的目的,让作文向现实生活开放和回归,实现作文教学生活化。

管建刚也提出:每个学生当下的那个生活,就是写作的生活,没有一种另外的“写作生活”。

荣维东说:“写作是人生活的一种方式。”

李海林说:“写作教学是要解决‘学生对生活的意识’。他生活着,但没有体验,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生活。我们怎么样才能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在生活着呢我们是教学生‘如何把生活与写作联系起来’。这里的可联系性就在写作动机:为什么写作,因为生活的需要,或者说因为要生活,或者说因为要让生活更有意义。”

在国外,日本的田上新吉说:“作文不是再现性的记录,不是那种机械的操作,作文是依据生命要求的独创活动,作文的目的是:1、内省、统一自己的生活,通过文章将其表达出来。2、通过写作真正地了解自己,提高、深化自己的生活。”

可见,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论述过作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基于生活的写作教学课程目标的确立,就是紧紧地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的作文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从而又是对现实生活经验的一种理性的加工。口头语言的零散性、琐碎性、重复性和随意性会在写作这一书面语言的过程中得以合理的整合。发展书面语言的写作能力,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质量。于是,从口头语——书面语——再到口头语——再到书面语,学生的语言在这个不停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得以逐级提升。这就是基于生活的写作教学想要达到的目标。语言的提升,意味着精神也将得以升华。所以,写作与做人是分不开的,写作归根结蒂还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培养其勤于动笔,不断反思生活,丰富生活经验,是对学生长足发展的有利准备。在基于生活的写作教学课程目标的确立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合宜的目标是最为重要的。要让孩子能写得出符合自己年龄特征的话来,这样即使是同样的生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在不同的情感态度下,也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来。同时,对于相同年龄的不同孩子来说,因其智力发展的先后不同,每个人的表达也会有所不同。因为基于生活的写作教学课程目标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作文与生活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着,诗歌合为事而作”。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可以说,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而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就应从“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努力实践“学生为本,兴趣为重,生活为实,实践为主”的写作教学新理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作文原本属于“生活”,学生五彩缤纷、喜怒哀乐、真实自然的生活。所谓作文生活化,就是作文源自生活,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写作的灵感来自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学生写作最好的源泉。生活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写作,使孩子们对文学更加热爱,对生活更多的向往。老师要引导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这样会使我们的孩子们快乐地作文。学校、家庭,自然、社会,生活大世界。同学老师、操场教室,父母兄妹、住行衣食,媒体舆论、街巷田野童心所及,处处皆文章;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天上地下、过去未来,想象所至,下笔可成文。童心、童言童趣,习作必定一片生机盎然。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把丰富的校园生活、多彩的假日活动、温馨的家庭生活引进作文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让学习回归生活。

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巧妇易为有米炊”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停”。生活多姿多彩,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欣赏生活,善于把握生活中的“活水”,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1、关注生活、观察生活。观察力是心灵的雷达,张开它,才能将知识的信息一一捕捉。“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金代大文学家元好问如是说。《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如果不到深山里观察老虎,就不可能写出解氏兄弟猎虎、李逵杀虎、武松打虎的栩栩如生的场面。正因为如此,法国大文豪莫泊桑告诫我们:“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写过的特点。”我们不仅要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而且在观察事物时,要善于探幽索微,捕捉特点,触类联想,发现规律。带领学生游览校园,走进工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社会上多种人物的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给他们多种观察事物和人物的方法。即兴观察也好,有意观察也罢,都是学生认识生活,获取作文素材的方法。通过观察,学生积极关注生活,以生活主人的方式接近生活,激起无穷乐趣,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2、组织活动,感受生活。学生很乐于参加各种活动,而多种多样的活动是平时生活的一种精致浓缩。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了解相关知识,愉悦身心,又能抓住典型材料,深化作文主题。人们的庆祝方式,活动的意义。活动后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印象最深的人和节目。这样,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多种感受,也就有话可写了。

感受生活,书写生活,我手快乐写我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