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要点培训资料ppt 66页.ppt
合集下载
《防烟排烟系统》PPT课件
34
35
防排烟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3
机械排烟系统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 每层水平风管不宜穿越防火分区,但一 些工程的某些楼层面积较大,按防火分 区设排烟系统有困难,必须穿越时,应 在穿越处设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 火阀(如图5所示)。
36
排烟防火阀设置常开或常闭,视 排烟口的形式而定。 (1)当设常闭的排烟口时,排烟支
防烟排烟系统
1
名词解释
防、排烟系统 建筑物内设置的用以防 止火灾烟气蔓延扩大的防烟系统和排烟 系统的总称。 防烟系统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 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等 区域的系统。 排烟系统 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排 烟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2
名词解释
机械加压送风 对楼梯间、前室及其它 需要被保护区域采用机械送风,使该区 域形成正压,防止烟气进入。 机械排烟 采用排烟风机将烟气排至建 筑物外的方式。 自然排烟 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烟气流 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 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电源的 工作状态。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的手动、自 动工作状态及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的正常工作状 态和动作状态。 消防控制室应能控制防烟排烟系统风机和电动 排烟防火阀、电控挡烟垂壁、电动防火阀、常 闭送风口、排烟阀(口)、电动排烟窗的动作, 并显示其反馈信号。
42
通风空调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4
通风、空调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 设置,竖向布置不宜超过5层;当管道设 有防止回流设施或设有防火阀,且各层 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竖向连接 的层数可不受此限制。
15
正压送风阀口
16
正压送风阀口说明
35
防排烟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3
机械排烟系统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 每层水平风管不宜穿越防火分区,但一 些工程的某些楼层面积较大,按防火分 区设排烟系统有困难,必须穿越时,应 在穿越处设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 火阀(如图5所示)。
36
排烟防火阀设置常开或常闭,视 排烟口的形式而定。 (1)当设常闭的排烟口时,排烟支
防烟排烟系统
1
名词解释
防、排烟系统 建筑物内设置的用以防 止火灾烟气蔓延扩大的防烟系统和排烟 系统的总称。 防烟系统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 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等 区域的系统。 排烟系统 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排 烟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2
名词解释
机械加压送风 对楼梯间、前室及其它 需要被保护区域采用机械送风,使该区 域形成正压,防止烟气进入。 机械排烟 采用排烟风机将烟气排至建 筑物外的方式。 自然排烟 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烟气流 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 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电源的 工作状态。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的手动、自 动工作状态及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的正常工作状 态和动作状态。 消防控制室应能控制防烟排烟系统风机和电动 排烟防火阀、电控挡烟垂壁、电动防火阀、常 闭送风口、排烟阀(口)、电动排烟窗的动作, 并显示其反馈信号。
42
通风空调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4
通风、空调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 设置,竖向布置不宜超过5层;当管道设 有防止回流设施或设有防火阀,且各层 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竖向连接 的层数可不受此限制。
15
正压送风阀口
16
正压送风阀口说明
《建筑通风与防排烟》PPT课件
图7.3.1 防烟分区设计实例
2.烟气的扩散机理
所谓烟气,是指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固体及液体粒子在空气中的 浮游状态。
烟气的流动扩散,主要受到风压和热压等因素的影响。
2.烟气的扩散机理
风压是指风吹到建筑物的外表面时,由于空气流动受阻,速度减小, 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时产生的压力。在迎风面,室外压力大于室内压 力,空气从室外向室内渗透。
2.烟气的扩散机理
由此可知,当建筑物的下部或迎风面房间发生火灾时,由于风压和热 压的作用,火灾造成的危害性要比建筑物的上部或背风面房间失火所 造成的危害大得多。
此外,火灾时,空调系统风机提供的动力、以及由竖向风道产生的烟 囱效应会使烟气和火势沿着风道扩散,迅速蔓延到风道所能达到的地 方。
2.烟气的扩散机理
防火阀的阀门关闭驱动方式有重力式、弹簧 力驱动式(或称电磁式)、电机驱动式及气 动驱动式等四种。
常用的防火阀有重力式防火阀,弹簧式防火 阀,弹簧式防火调节阀,防火风口,气动式 防火阀,电动防火阀,电子自控防烟防火阀。
图7.3 重力式圆形单板防火阀ຫໍສະໝຸດ 图7.4 弹簧式圆形防火阀
图7.5 温度熔断器的构造
二、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的形式
2.机械防烟 机械防烟是采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以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
差控制烟气的流动方向的防烟技术。
二、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的形式
在火灾发生时,风机气流所造成的压力差阻止 烟气进入建筑物的安全疏散通道内,从而保证 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需要。
没有散开的阳台、凹廊或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 窗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两 者合用前室,应设置机械防烟设施。
二、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的形式
4.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防火
消防防排烟规范培训ppt课件
3)对于建筑物内的敞开电梯厅以及一些大面积 的公共建筑(如商业楼的营业厅、展览楼的展览厅 等)、生产厂房,设置防火墙或防火门有困难时, 可设防火卷帘,但防火卷帘应符合防火墙耐火极限 的判定条件或在其两侧设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学习交流PPT
27
(五) 防火阀
远距离控制是将操作装置安装在距阀体6m以 内的任何部位,并通过控制缆绳来控制阀体, 其余操作装置均安装在阀体上,实行就地操作。
8)进入设有气体自动灭火系统房间的通风空调管 道上应设防火阀。
学习交流PPT
33
(六)排烟防火阀
排烟防火阀是安装在有排烟、防火要求的高层建筑、 地下建筑排烟系统管道上,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 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
一般设置在排烟系统的风管上平时关闭,具有手动、 自动功能。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发出火警信号, 通过控制器给阀上的电磁铁通电,使阀门迅速打开或 人工手动开启进行排烟。当温度达到280℃时,阀门自 动关闭,人工复位。阀门可与其他设备联动,动作后 可输出电信号。
1)设置防火阀时,从防火墙至防火阀的管道 应采用厚度为1.5mm以上的钢板制作,以增加管 道的刚度;
2)防火阀应单独吊装;
学习交流PPT
36
3)对远距离控制的自动开启装置,控制缆绳的 总长度一般不超过6m,弯曲处不应超过三处,弯曲半 径为R≥300mm。缆绳采用Dg20的保护套管,套管不 应出现如下的弯头。
学习交流PPT
21
(3)当顶棚材料为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时,挡烟
垂壁的有效高度只按顶棚面起算即可,而挡烟垂壁或挡 烟隔墙也只紧贴顶棚面即可,不必完全隔断。
学习交流PPT
22
(二)挡烟隔墙
消防防排烟规范培训课件
06
CHAPTER
实际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享
01
02
03
04
案例一
某高层写字楼消防防排烟系统 改造项目
案例二
某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防排烟 系统建设
案例三
某医院消防防排烟系统优化升 级
案例四
某地铁车站消防防排烟系统建 设
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酒店火灾事故中防排烟系统 失效
案例二
某商场火灾事故中防排烟系统 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02
CHAPTER
消防防排烟规范要求
国家消防规范
01
02
03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 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 术标准》
地方消防规范
01
北京市消防规范
02
上海市消防规范
03
广东省消防规范
04
四川省消防规范
行业标准与技术要求
《消防设施通用技术要求》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验收程序
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并做 好相关记录和报告,以便在后续
使用中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04
CHAPTER
防排烟系统维护与管理
日常检查与保养
每日检查防排烟系统运行状况,确保 系统正常运行。
检查防排烟设备的连接和紧固件,确 保设备牢固可靠。
定期清理防排烟设备,保持设备清洁 ,防止灰尘和杂物影响系统性能。
联动系统安装
确保排烟口、送风口与联动系统之间的连接牢固 可靠,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排烟和送 风系统。
系统调试与验收
调试内容
对防排烟系统进行调试,检查排 烟口、送风口及联动系统的运行 是否正常,并调整气流组织以达
《防烟排烟系资料》PPT课件
h
12
第二节 高层民用建筑自然排烟
(二)自然排烟设计 ❖ 根据自然排烟条件,除在进行自然排烟设计
时,需要将排烟窗口布置在有利于排烟的位 置,对有效可开启的外窗面积进行校核计算 外,自然排烟设计时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h
13
第二节 高层民用建筑自然排烟
(二)自然排烟设计
❖ 1. 对于高层住宅及二类 高层建筑,应尽可能利 用不同朝向开启外窗来 排除前室的烟气。
h
20
第三节 高层民用建筑机械排烟
(一)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 ❖ 3.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 m
的中庭。中庭在烟气控制、防止火灾蔓延、 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等方面仍有一定问题, 应设置排烟设施。 ❖ 4. 总面积超过200 m2或一个房间超过50 m2, 而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1. 排烟风机
2)烟风机设置要求:
❖ (1)应设置在排烟系统最高排烟口的上部, 并宜设在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h的隔墙隔开的 机房内,机房的门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6 h的防火门。
❖ (2)为了方便维修,排烟风机外壳至墙壁或 设备的距离不宜小于60 cm。
h
36
第三节 高层民用建筑机械排烟
(六)排烟风机、排烟风道的设计要求
有两个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
h
14
第二节 高层民用建筑自然排烟
(二)自然排烟设计
2. 自然排烟时,可开启外窗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可开启面积的计 算可参照下列方式进行:
❖ 1)上悬窗开窗角度不小于70°时,其有效排烟面积按其窗面积 计算。开窗角度小于70°时,其有效排烟面积按窗扇面积减去 窗扇正投影面积的值与2倍侧投影面积之和计算;
《防烟排烟系资料》课件
03
防烟排烟系统部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排烟口
01
02
03
排烟口是防烟排烟系统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 顶部或通风 井道内。
排烟口的主要功能是排出建筑物 内的烟雾和有害气体,确保人员 安全疏散。
排烟口一般采用自动或手动开启 方式,当建筑物内烟雾浓度达到 一定值时,排烟口会自动开启或 通过控制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防烟排烟系统资料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防烟排烟系统概述 • 防烟排烟系统设计 • 防烟排烟系统部件 • 防烟排烟系统维护与管理 • 防烟排烟系统案例分析
目录
CONTENTS
01
防烟排烟系统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案例三:某地铁站防烟排烟系统运行管理
总结词
运营维护、管理规范
详细描述
某地铁站的防烟排烟系统在日常运行中得到 了有效的维护和管理。管理人员定期对系统 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在遇 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启动排烟程序,有
效地排除烟雾,保障乘客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全。
02
防烟排烟系统设计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设计原则与标准
设计原则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满 足规范。
设计标准
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等。
设计流程与要点
流程
明确设计要求→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初步设计→进行详细设 计→施工图设计。
《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讲义及问题分析PPT课件
3 建筑面积大于500m2小于等于1,000m2的商场和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 场所,其排烟量不应小于60,000 m3/h或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该室内场 所建筑面积1%的排烟窗。当建筑面积大于1,000m2,其排烟量不应小于下 表中的数值,或设置自然排烟窗,其面积应根据下表及排烟风速1.2m/s 计算。
20
防排烟-----防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21
防排烟-----防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 2、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 1)火灾模型(功率)和排烟量
•
不同场所火灾功率不同;风机排风量应考虑所担负的最
大防烟分区排烟量和所有漏风量之和。
• 2)防烟分区的排烟量应计算确定(按公式),但对指定 的场所可按相关的规定确定。(如:建筑内的走道或回廊的 机械排烟量可按60m3/(h·m2)计算)
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2019/12/4
12
防排烟
• 排烟设计--• • 1、排烟系统的设置部位 (民用建筑)
1)公共建筑内的中庭及长度大于20m的走道; 2)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3)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4)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和设置在四层 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 5)各房间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 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地下、半地 下室)
• 例如: • 1、小于等于500m2的房间,其排烟量应不小于60m3/
(h·m2),或设置不小于室内面积1%的排烟窗。
• 2、大于500m2小于等于2,000 m2时的办公室,排烟量不 应小于60,000m3/h,或设置不小于室内面积1%的排烟窗。
20
防排烟-----防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21
防排烟-----防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 2、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 1)火灾模型(功率)和排烟量
•
不同场所火灾功率不同;风机排风量应考虑所担负的最
大防烟分区排烟量和所有漏风量之和。
• 2)防烟分区的排烟量应计算确定(按公式),但对指定 的场所可按相关的规定确定。(如:建筑内的走道或回廊的 机械排烟量可按60m3/(h·m2)计算)
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2019/12/4
12
防排烟
• 排烟设计--• • 1、排烟系统的设置部位 (民用建筑)
1)公共建筑内的中庭及长度大于20m的走道; 2)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3)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4)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和设置在四层 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 5)各房间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 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地下、半地 下室)
• 例如: • 1、小于等于500m2的房间,其排烟量应不小于60m3/
(h·m2),或设置不小于室内面积1%的排烟窗。
• 2、大于500m2小于等于2,000 m2时的办公室,排烟量不 应小于60,000m3/h,或设置不小于室内面积1%的排烟窗。
《防烟排烟系统》课件
根据排烟量和排烟方式,设计 合理的排烟管道,包括管道的 材质、尺寸、连接方式等。
确定排烟口位置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火灾扩散 路径,合理设置排烟口的位置
。
排烟设备选择与配置
选择合适的排烟设备
设备安装与调试
根据排烟量和排烟方式,选择适合的 排烟设备,如排烟风机、排烟阀等。
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正确安装 排烟设备,并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 常运行。
根据优化后的设计方案, 进一步完善排烟设备的配 置,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和稳定性。
04
系统维护与管理
日常检查与保养
每日检查
对防烟排烟系统进行每日 检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无异常噪音、震动或烟 雾。
定期保养
按照制造商的推荐,对防 烟排烟系统进行定期保养 ,包括清洁、润滑和检查 部件的完整性。
记录与报告
布局优化
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设备的位置,确保防烟系 统能够快速、有效地排除烟雾。
03
排烟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与流程
01
02
03
04
确定排烟量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和火 灾载荷等因素,计算出所需的
排烟量。
确定排烟方式
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排烟需求 ,选择合适的排烟方式,如自
然排烟、机械排烟等。
设计排烟管道
实施过程
描述系统的实施过程,包括时间 安排、人员配置、资源投入等方
面的内容。
实施效果
评估系统实施后的效果,包括性能 指标、用户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和 结论。
客户反馈
收集和整理客户的反馈意见,对系 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客观评价,提 出改进建议。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技术创新与应用
确定排烟口位置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火灾扩散 路径,合理设置排烟口的位置
。
排烟设备选择与配置
选择合适的排烟设备
设备安装与调试
根据排烟量和排烟方式,选择适合的 排烟设备,如排烟风机、排烟阀等。
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正确安装 排烟设备,并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 常运行。
根据优化后的设计方案, 进一步完善排烟设备的配 置,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和稳定性。
04
系统维护与管理
日常检查与保养
每日检查
对防烟排烟系统进行每日 检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无异常噪音、震动或烟 雾。
定期保养
按照制造商的推荐,对防 烟排烟系统进行定期保养 ,包括清洁、润滑和检查 部件的完整性。
记录与报告
布局优化
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设备的位置,确保防烟系 统能够快速、有效地排除烟雾。
03
排烟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与流程
01
02
03
04
确定排烟量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和火 灾载荷等因素,计算出所需的
排烟量。
确定排烟方式
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排烟需求 ,选择合适的排烟方式,如自
然排烟、机械排烟等。
设计排烟管道
实施过程
描述系统的实施过程,包括时间 安排、人员配置、资源投入等方
面的内容。
实施效果
评估系统实施后的效果,包括性能 指标、用户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和 结论。
客户反馈
收集和整理客户的反馈意见,对系 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客观评价,提 出改进建议。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技术创新与应用
防排烟系统的原理ppt课件
烟气极大降低可见度,使人易于失去正确的疏散方向,
降低了人们在疏散过程中的行进速度.
❖ 3.恐怖性:火灾现场往往使人感到惊慌失措,秩序混乱,形
成巨大的心理恐惧,使人失去正常的行为能力 ,严重影响人们的迅速疏 散,重则导致伤亡,轻则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ppt课件完整
2
❖ 二.防烟、排烟设计的目的是:
将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及时予以排除以及阻止 烟气向防烟分区以外扩散,以确保建筑物内人员的 顺利疏散,安全避难和为消防队员创造有利扑救条 件。
❖ 加压送风风量,通过送风机和管道送入防烟区,宜 每隔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
❖ 加压送风机,应设有备用电源。 ❖ 送风管道上不应装防火阀。
ppt课件完整
16
第二节 防排烟系统的设置原则与要求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中规定:建筑物高度大于24m设有防烟楼梯及消防 电梯的建筑物均应有防、排烟设施。
ppt课件完整
32
(3)排烟口布置
❖ 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 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 离不应小于1.50m。距地面高于2米。
❖ 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 不应小于1.00m。
❖ 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30m。
❖ 排烟口平时应关闭,并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规范规定:每个防烟分区建筑面积不应超过500m2, 且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分隔区内的排烟量,在人 员疏散的短时间内,必须大于或等于该区内产生烟的数量。
ppt课件完整
7
四、防排烟系统分类
防、排烟系统一般分为四种方式:
1.自然排烟:
利用火灾产生的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 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 式.实质是热烟气和冷空气的对流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2)
清晰高度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3)
同一热释放速率的场所,储烟仓的底部高度 越高,即人员疏散的清晰高度越高,单位 时间产生的烟气量也就越大。
高温的烟气在热动力的作用下不断卷吸周 边温度较低的空气,其质量就必然会扩大, 烟气的自身温度就会降低,也就是说烟气 具有质量与温度成反比的规律。
度
Q=at2
汇报内容
一、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二、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三、规范对防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四、规范对排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3.1 规范对防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3.1 系统设置 3.2 自然通风设施 3.3 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3.4 机械加压送风计算 3.5 机械加压送风控制
3.1 系统设置(1)
三重目标 及时排除有毒有害的烟气,提供室内人员清晰的
疏散高度和时间; 排烟排热,有利于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开展对火灾
事故的内攻处置; 在火灾熄灭后,对残余的烟气进行排除,恢复正
常的环境。
2.1 烟气处置的方式
防烟方式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或自然通风的方 式,防止烟气进入等疏散空间的系统,分为机械 加压送风系统或自然通风系统。
量和其他门漏风总量以及未开启常闭送风阀漏风 总量之和计算。 风压—— 满足走廊—前室—楼梯间的压力呈递增 分布。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1)
控制烟层保证人员疏散 构建储烟仓——在防烟分区的顶部形成用于火灾
时蓄积热烟气的局部空间 维持清晰高度——排除烟气使烟层底部至室内地
平面的高度大于人员疏散所需的高度
1.1 烟气的特性(2)
烟气温度特性 火灾烟气层的温度大大降低。即使功率为几个兆瓦, 火灾烟气的温度也仅升高二、三十度。因此,在 大空间建筑内发生火灾时,烟气的危害主要来自 于它的毒性和遮光性。
1.2 烟气的特点(1)
烟气分布特点 烟气在向上部升腾堆积的过程中,不断卷吸周围 的空气,总的质量流逐渐增加,体积也不断增加, 平均温度和浓度则逐渐降低。当在大空间建筑物 内产生的火灾烟气会在空中由于降到一定温度 (不超过环境温度的15度)时,而失去它的浮力, 停留在半空中,烟气具有层化分布特点。
1.2 烟气的特点(2)
1.3 烟羽流的类型(1)
轴对称型烟羽流 不与四周墙壁或障 碍物接触,并且不 受气流干扰的烟羽 流。
1.3 烟羽流的类型(2)
阳台溢出型烟羽流 从着火房间的门梁处 溢出,并沿着着火房 间外的阳台或水平突 出物流动,至阳台或 水平突出物的边缘向 上溢出至相邻的高大 空间的烟羽流。
1.3 烟羽流的类型(3)
同一热释放速率的场所,储烟仓的体积越 大,提供人员疏散的允许时间就越长。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4)
烟气控制的设计原则 防烟分区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根据功能布局 清晰高度不宜太低也不宜太高
——适应建筑需要 烟缕质量不要太重也不要太轻
——保证烟气浮力 火灾模型不图太强也不图太弱
——符合实际荷载
4
7、系统 施工
风管安装
6
3
部件安装 5
1
风机安装 5
1
一般规定 5
2
8、系统 调试
单机调试
7
6
联动调试 4
2
9、系统 一般规定 4
验收
工程验收 8
10、维护 一般规定 3
1
管理
维护管理 9
1
合计
181
强条
1 20
汇报内容
一、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二、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三、规范对防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四、规范对排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1.1 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1.1 烟气的特性 1.2 烟气的特点 1.3 烟羽流的类型
1.1 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火与烟 先是可燃固体开始燃烧,发生阴燃; 当达到一定高的温度并遇到适合的通风条件时,
阴燃便转变为明火燃烧; 随后,可燃物的燃烧速率迅速增加,在火源上方
形成向上流动、并不断卷吸周围空气的烟羽流; 当烟羽流受到房间顶棚的阻挡后,便在顶棚下方
烟气蔓延特点 实验过程中,烟气沿大空间建筑顶棚移动水平速 度约1-2米/秒。在具有中庭的大空间建筑内一旦 发生火灾,由于中庭内没有分隔物,烟气在十几 到几十秒内就升到20多米高的顶部,并进一步形 成烟气层。在建筑高度不高的建筑里,烟气层的 下降速度很快,在中型功率火强度条件下约10分 钟就到了对人构成危害的高度。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 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的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 电梯前室宜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防烟系统;当无法采用自然通风方 式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
设置部位:疏散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避难层(间)
排烟方式 ——采用机械排烟或自然排烟的方式, 将房间、走道等空间的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分为机械排烟系统或自然排烟系统。
设置部位:超过一定长度的走道;超过一定面积的房间; 汽车库、中庭、舞台
2.2 防烟的技术原则
防止烟气侵入的能量 风速—— 0.7~1.2 m/s; 风量——应按门开启时,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
向四面扩散开来,受到墙壁阻挡后,便开始转向 下流。
1.1 烟气的特性(1)
烟气体量特性 通常情况下,对于空间高度较高的建筑场所,火 灾呈稳定燃烧态势,烟气量产生的大小主要取决 于燃烧材料的性质和燃烧状态,除非火灾已造成 建筑的轰燃既全室燃烧,烟气量与楼层面积或防 火单元大小无直接关系。通常要求按楼层面积一 定百分比来确定排烟口面积或每小时换气次数的 简单方法,理由并不充分。
窗口型烟羽流 烟气从门、窗等墙壁开 口处溢出的烟羽流
汇报内容
一、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二、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三、规范对防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四、规范对排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2.1 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2.1 烟气处置的方式 2.2 防烟的技术原则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
2.1 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
曾杰
规范概览
章
节
条
1、总则
5
2、术语
17
一般规定 11
3、防烟系 统设置
自然通风
5
机械加压 8
一般规定 7
4、排烟系 自然排烟 7
统设置
机械排烟 14
补风系统 7
5、系统设 防烟计算 8
计计算
排烟计算 13
6、系统 防烟联动 5
控制
排烟联动 7
强条
进场检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