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双金《观察作文》指导课实录

合集下载

课堂: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以孙双金课堂教学为例

课堂: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以孙双金课堂教学为例

的那 一 刻 , 教室 里骤 然 响起 了掌 声 , 兵” 、 “ 堡 垒” 、 “ 射击 ” 、 “ 打仗 ”等 , 看 “ 言语 表达 ” ,优 化 阅 读 教 学 是 每 一
那掌 声热 烈 而持 久 。 故 事讲 完 了 , 教 到这些 字 眼儿 , 你会 作何 联 想 呢? 会 位 语文 教 师 的重 要使 命 。 室 里再 次 想 起 热烈 而持 久 的掌 声 . 想到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吗? ( 作 者 单 位 :山 西 省 教 育 科 学 英子 似乎 还像 上 台时 那样 “ 一 摇 一 不 会 。想 到 什 么 呢 ?想 到 狼 烟 四 起 。 研 究院 )
习不 仅要 用 自己的脑 子思 考 而且 要
— —



— —
眼睛

— —
还” ; 想到 “ 羌 管悠悠 霜满地 , 人 不
用 自己的眼 睛看 , 用 自己的耳 朵 听 , 她 感 到
。” 不言而喻 , 学 寐 , 将 军 白发 征 夫 泪 ” 。 因为 , 长城是
用 自己的嘴 说话 , 用 自己的手 操 作 , 生 通 过 语 言 文 字 感 受 到 英 子 在 同 学 军 事 工 程 ,是 戍 边 镇 关 、 保 家 卫 国
『 I

 ̄ I A O F A I瞄姻



他们 作
自 己 的
学 习活
部分 。 教师 根据 教学 的特点 , 采用 有 了哪 里 了 ? 你 的 问题 是 什 么 ? 效 的方 法 ,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 性 , 的心 境体 验 文章 情感 。 生 : 为 什 么在 李 白要 走 的 时候 使 他 们 迅 速 进 入 学 习 情 境 , 以 良好 才 来 送 别 呢 ? 上路 之后 , 来 1 . 以“ 疑” 入境 , 制造认知冲突 , 要 在 李 白 离开汪伦 家 , 孙 双 金 在 课 堂 上 常 向学 生 说 两 句 伦 才来送 呢? 为什 么早不 送晚 不送 ,

第六讲 作文

第六讲 作文

回答这些问题(1)
第一,你说爷爷真糊涂,是怎么糊涂的?能不能举 几个例子加以说明?比方说,拿着眼睛找眼镜等等。 第二,手机找不着了,很是着急,那么爷爷是怎么 急的呢?额头上冒汗了吗?表情又是怎样的?他说了些 什么话?
回答这些问题(2)
第三,大家一块找帮他找,结果一无所获。这个 “大家指哪些人?大家是怎么分头去找的? 第四,我问爷爷手机是开着还是关着的时候,他说 开着。这时,我是怎么知道手机在哪儿的?爷爷高兴的 时候,表情、动作又是怎么样的? 第五,原来爷爷说这些话的时候,表情、动作是怎 样的?大家听了这些话后又是怎么评论爷爷的?
(能不能说几件爷爷做的糊涂事情?)

(爷爷是怎么急的呢?额头上冒汗了吗?表情又是怎 样的?他说了些什么话?)

于是,奶奶、爸爸、妈妈都忙开了。 大家翻箱倒柜 地找,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大家是怎么分头去找的?)
课例分析(2)

我问了爷爷,手机是开着还是关着,爷爷告诉我“开 着”。
(爷爷说这些话的时候,表情、动作是怎样?)
砖有什么用处呢?能不能说出十几种?
一块如此普通的、丑陋的砖竟然有这么多作用。从 中,你悟到什么?
学生完成习作

有的学生把漂亮的红绸和丑陋的砖头做了细致的描绘;
有的写大家好奇地看着红绸包的样子;
有的写大家好奇的样子; 有的写自己的感悟。
思考

学生在观察中,遇到的困难是不知道“观察要仔细, 要从多个角度观察”这一知识吗?


孙老师千里迢迢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东西,在精致的 盒子里面,用红绸布包着。猜,这里面是什么? 学生开始五花八门地猜。

揭晓谜底
师: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师边抖包袱,边让大家喊 一二三,一块砖头展露在大家面前)

《孙双金》课堂教学实录

《孙双金》课堂教学实录

《孙双金》课堂教学实录师:通过上节课学习,孙老师特别喜爱你们。

喜爱你们什么呢?1、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你看刚才有多少同学举手;2、会提问题;3、喜爱你们有自己的思想。

这都是很好的品质,看来孙老师要向你们好好学习。

刚才我们看了父亲的一段话,大家说父亲把落花生与苹果、石榴的对比当中,体会出落花生具有什么品质?生:不炫耀自己,悄悄奉献。

师:那么父亲仅仅是讲落花生吗?他们就是来吃吃落花生,来讲讲落花生的吗?生:不是。

师:打开书,看看父亲接下去怎么说的?从落花生又讲到了什么?〔范读: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有用的东西。

”〕〔设问:“我”对父亲的话,听懂了没有?〕生:懂了。

生:(读)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风光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父亲从落花生讲到做人道德,“我”懂了父亲的话,所以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风光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我”说的话同学们懂了没有,有没有不懂的地方?生:“风光”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师作适当诱导。

生:“风光”是外表好看的意思。

师:“风光”就是外表的意思,那么“讲风光”是什么意思呢?生:讲究外表。

生:做表面文章。

师:“讲风光”通俗地说就是讲外表,那么我们要不要讲外表。

〔板书:“讲”〕生:要。

师:要讲外表,我们学校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九条就要求仪表要干净。

生:〔齐读〕只讲风光。

〔板书“只”〕师:只讲风光,什么意思?生:只讲究外表,不讲究别的。

师:我们能不能只讲风光?有没有见过只讲风光,不讲别的人?生:没有。

师:我们见到的都既讲风光,又讲行为的人。

那么“我”是怎么说的?生:〔齐读〕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风光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我们应当做什么样的人?生:既讲外表,又要有真才实学,悄悄奉献的人。

师:“既……又……”用得好生2:既讲风光,又要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生3:不但要讲外表,而且要有贡献的人。

孙双金《四季之美》课堂实录

孙双金《四季之美》课堂实录

师:我们是北京东路小学五几班的生:五六班师:五六班的同学,我们就开始上课,好不好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您好师:请坐,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大家认识不认识,什么字生:羊师:都认识,一年级小朋友就认识了,我把这个字变一下,看孙老师怎么变的?生:美师:这个字也认识,是不是,这个美呀,是怎么变化来的呢?下面一个什么字啊?生:大师:上面一个什么字啊生:羊师:大羊和美有什么联系呢?中国汉字很有意思,猜,大胆的猜……你说生:我觉得古代人是认为羊肥大而美师:给他掌声,你叫什么名?生:我叫周科宇师:周科宇同学,他特别会思考,他认为我们中国古人创汉字的时候啊,以为大羊为美。

为什么大的羊就美了,再猜猜看,孙老师就不断地追问你生:因为可能大羊就是肥肥大大的,然后比较可爱,然后就比较美师:大而可爱,你认为呢生:我觉得是因为古代以肥为美,而大羊,非常的肥,所以我觉得古人以大羊为美师:请坐,羊我们观赏他,不主要是品它的大和小关键是看它的味道怎么样啊?生:肥美师:古人认为大羊肥而鲜美,所以这个美就这样创立起来了,美下面是个什么字啊生:大师:上面是个什么字啊?生:羊师:那么今天这个美的含义就扩展了,是不是啊?一切好的事和人,景都叫做什么啊?生:美师:那我们都是南京人,你说说看,你觉得南京什么地方的景色最美呢?你说生:我觉得南京的栖霞山的秋天最美师:美在哪里?生:就是满山原来的叶子都绿的,在秋天,突然就变成红色的,还有金黄的,然后看上去就特别的漂亮,然后又有一个栖霞寺在中间凸显出来,就让人看得更加雄伟一点师:她讲了三层意思,栖霞山葱葱郁郁之美,栖霞山的枫叶红之美,栖霞寺的建筑之美,构成了栖霞山的秋天的美景,说的好,我们给他掌声,你觉得呢?南京哪里最美呢?说生:我觉得南京的玄武湖在夏天很美师:他说,南京的玄武湖夏天最美,美在哪里?生:就是那里的玄武湖,有一片那个荷花都开了,非常好看,然后那个碧绿的荷叶也比较好,也非常好看,碧绿碧绿的师:夏天,玄武湖的荷花池,特别的美,碧绿的荷叶映衬着生:粉红的荷花师:粉红的荷花,色彩是那么的鲜艳动人,给他掌声。

2023孙双金课堂教学实录

2023孙双金课堂教学实录

2023孙双金课堂教学实录2023孙双金课堂教学实录1师:老师们,早上好!同学们,早上好!生:老师好!师:谁来背两首古诗?你们最喜欢的古诗是什么?生:我最喜欢杜甫的《望岳》(背诵: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师:你最喜欢杜甫这首诗中的哪两句话?生: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师:你以后在人生道路上,一定也能“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你还喜欢谁的诗歌?生:我最喜欢李白的《静夜思》(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现在虽然是白天,但你把我们带到了宁静的夜晚……我们已经触摸到李白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情怀。

谁再来背一首?生:我喜欢李白的《夜宿山寺》(背诵: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听了你的朗诵,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如梦如幻的、静谧的、山上的寺庙里那种独特的情境之中。

李白的诗很多,我们再背一首《早发白帝城》……生:(齐背)师:今年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逝世七十周年。

引用鲁迅的话来引入今天的课。

他说,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产生自己的伟人,那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但一个民族产生了自己的伟人,后人却不知道崇拜自己的伟人,这个民族是更可悲的民族。

我们的国家是诗歌的王国,在诗歌灿烂的星空中有许多闪亮的星星。

其中最闪亮的一颗,就是谁?生:李白。

师:好,今年我们就走近李白,学习李白、研究李白,去欣赏李白、崇拜李白。

好,上课!生;(起立)师:你了解李白吗?后人都怎么称李白的呢?生:称他叫诗仙!生:酒仙。

师:是的,李白不仅是酒仙,还是诗仙,(板书:李白是仙。

)我们来看看唐朝另一位诗人怎么称李白的呢?(出示杜甫《饮中八仙》。

师吟诵:“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师:这个酒仙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唐玄宗与爱妃杨贵妃在沉香亭畔欣赏牡丹……马上弹起了美妙的曲子,可李隆基并不高兴:“……陈词滥曲,去,把李太白找来……只听到高声歌唱……李白已经喝得酩酊大醉。

孙双金课堂实录 孙双金古诗教学

孙双金课堂实录 孙双金古诗教学

孙双金课堂实录孙双金古诗教学师:我姓孙,孙悟空的孙(写孙)。

谁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介绍给大家?(生上黑板写好自己姓名后)师:你的名字叫什么?生:我的名字叫安诗乐。

师:什么意思?生:诗呢,因为我爸爸希望我像诗人一样出口成章!乐就是我爸爸也很喜欢音乐,他以前在广东拥有音乐爱好者之称,他也希望我音乐很好,所以取名叫安诗乐。

师:既能写诗,又懂音乐,多么了不起的人啊!给她掌声!(生鼓掌)师:你叫什么名字?生:我叫刘洋。

师:为什么取这名字?生:我爸爸说希望我能留学到国外去。

师:要到国外留学去,那回来吗?生:回来。

师:他是一位爱国人士,大家为这位爱国人士鼓掌!(生鼓掌)师:同学们,我们每个同学的姓名中都包含着父辈们、长辈们对你们的希望。

如果不知道自己名字意思的同学,今天孙老师布置一个作业,回去问问你的父母亲,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好不好?生(齐):好![这好不好,一下子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整堂课孙老师都用商量、鼓励、亲切的语言与学生对话,形成了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建立了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老师的尊重、信任中主动探索、自主学习。

](师将黑板上的名字擦去)[孙老师这样不动声色的开场,轻松愉快,既对学生联络感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又自然揭示课题,引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师:现在孙老师在黑板上也写上一个名字,你从这个名字中想到什么?看名字叫什么?(板书:落华生)生(齐):落华生。

师:再读一遍。

生(齐):落华生师:你看到这个名字有什么想法?孙老师最喜欢举手的人,来,请你!生:说明这个人很喜欢吃花生!师:这是他的想法,其他同学想得都跟他一样吗?我想不大可能,要讲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落华生这个名字很像落花生,也许这个人想学习花生那种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师:像落花生,想学落花生朝气蓬勃的生命力,这是第二种想法,跟他的想法又有点不同。

你呢?大胆说,没关系,说错了表扬![孙老师激励学生发言的话,也充满情趣,令人回味无穷!]生:落华生呢,原因肯定是这个落花生对他很有影响的,所以他才会把名字叫做落花生。

孙双金推敲教学实录

孙双金推敲教学实录

孙双金推敲教学实录孙双金推敲教学实录运用教学实录进行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孙双金推敲教学实录,一起来看一下吧。

课前谈话: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目,能不能读得气势更大一些?看孙老师写课题。

黄河。

你知道黄河吗?说说你心中的黄河。

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

师:黄河是我们的什么河?生:母亲河。

生:黄河仅次于长江,长5400公里。

生:黄河的水流,流经九个省,水流中携带了大量的黄沙,所以称黄河。

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生:黄河的上流被称为陆上河。

上游的河床带着大量的黄沙流入,河床比周边的地还高,称为“悬河”。

师: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曾有许多诗人、文人赞美过它。

李白和王之涣曾这样写过它。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师读,生读。

)师:作者袁鹰眼前的黄河是怎样的黄河。

(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我仿佛听到了滔滔的声音。

生:看到了一泻千里的气势,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师:带着你看到的、听到的,自已读一读这一段。

(指名读)师:想不想看看那气势磅礴的黄河。

(课件演示:黄河奔流的情景)师:你心里感到怎样?生:我感到害怕。

生:自豪。

生:激动。

师: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师:作者第一次看到黄河,心情怎样?作者用了什么词。

生:胆战心惊。

师:(板书:胆战心惊)这个词什么意思。

生:形容非常害怕。

师:这里的“战”是什么意思?生:激动。

生:颤抖。

师:这里的“惊”是什么意思?生:吃惊。

生:害怕。

师:胆在颤抖着,心在害怕着。

作者对黄河那浊浪排空的气势感到害怕。

看到这样的情景都胆战心惊,又有谁敢做黄河的主人呢?自已放声把课文朗读一遍。

师:课文中谁是黄河的主人?生:艄公和客人。

(师板书:艄公、乘客)生:我认为艄公是主人,而乘客是客人。

师:统计一下,认为艄公是主人的请举手、认为艄公与乘客都是主人的请举手。

孙双金有名的教学实录

孙双金有名的教学实录

孙双金是一位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他的教学实录非常有名。

以下是一份孙双金教学实录的例子:
课题:《白杨》
教学过程:
导入:孙双金老师通过让学生齐读课题《白杨》来导入新课,并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如白杨长在哪里、为什么要以白杨为题等。

感知:孙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自己读后的感受。

在感知课文后,学生知道了这篇文章不仅仅写了白杨,还写了人物和故事。

品读:孙老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和句子,如“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段话,孙老师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来品味这段话的内涵和美感。

感悟:孙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和人生哲理。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明白了这篇文章所表达的“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的人生态度。

拓展:孙老师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让他们思考自己身边有没有像白杨一样的人或事物,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总结:孙双金的教学实录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和表达,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走近名师——孙双金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走近名师——孙双金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走近名师——孙双金老师课堂实录精华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听孙双金老师上《落花生》一课有感孙双金老师《落花生》教学孙双金教学实录——《落花生》第一课时以人为本——一堂别开生面的阅读课——特级教师孙双金《落花生》教学赏析孙双金古诗《赠汪伦》课堂教学实录朴实中透射着情与智的魅力——听孙双金校长执教《拉萨的天空》有感新课程观下的新课堂————兼评特级教师孙双金的《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孙双金老师课堂教学实录《天游峰的扫路人》孙双金老师《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赏析孙双金《三顾茅庐》教学实录孙双金教学设计——《白杨》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好课像登山金秋观摩孙双金老师评课听课随感——听孙双金老师的《走近李白》孙双金老师《落花生》教学特级教师孙双金林冲棒打洪教头孙双金教学实录——《二泉映月》《只拣儿童多处行》孙双金教学实录倾听心灵花开的声音——谬解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二泉映月》教学艺术孙双金钻研、处理教材的艺术孙双金:“情智语文”的魅力孙双金《送别组诗》教学实录孙双金啊,我魂牵梦萦的课堂孙双金让语文课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孙双金教师读、问、讲、评的艺术孙双金校长走进课堂学习孙双金教学《拉萨的天空》课堂实录孙双金让情智的阳光充盈师生的心灵孙双金怎一个“情”字了得——孙双金老师《二泉映月》听后感孙双金的成长叙述之一:有不懈追求——立志孙双金教学设计——《白杨》孙双金新课程呼唤新课堂孙双金我的好课观孙双金的成长叙述之三:潜心搞学问——研究孙双金设计教学主线的艺术孙双金的成长叙述之二:静心读名著——学习教学评价语言的艺术(孙双金)孙双金的成功分析之一——校本文化的阐释孙双金情智教学的探索孙双金教学实录——《芝麻开门》(四年级实践课)孙双金的成长叙述之四:拉出去展风采——实践听孙双金老师讲课情系孙双金——又听孙双金的课有感特级教师,“特”在何处?——听孙双金老师授课有感孙双金让语文课充满勃勃生气孙双金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之一:“文—情—道”一个新的教学骨架孙双金回归本真孙双金老师的古诗教学--精读一首带读一组孙双金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之三孙双金教学设计——《泊船瓜洲》当“曲”邂逅“情智”——听孙双金老师的《二泉映月》散记孙双金成功因素分析之二——行动研究的催生孙双金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之二孙双金循循善诱,教育的至高境界孙双金无限风光在险峰听孙双金《林冲棒打洪教头》孙双金成功因素分析之三——个性倾向的影响孙双金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孙双金好课像登山拾级而上层层深入_特级教师孙双金阅读教学片段赏析孙双金向思维与情感的高山攀登孙双金“我还没有学会批评呢”孙双金的自我研究——我的从教之路孙双金《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孙双金《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孙双金教学设计,教案——《丰碑》孙双金教学设计——《我的战友邱少云》。

孙双金语文教学实录

孙双金语文教学实录

孙双金语文教学实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课前谈话:介绍星辰学校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目,能不能读得气势更大一些?看孙老师写课题。

黄河。

你知道黄河吗?说说你心中的黄河。

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

师:黄河是我们的什么河?生:母亲河。

生:黄河仅次于长江,长5400公里。

生:黄河的水流,流经九个省,水流中携带了大量的黄沙,所以称黄河。

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生:黄河的上流被称为陆上河。

上游的河床带着大量的黄沙流入,河床比周边的地还高,称为“悬河”。

师: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曾有许多诗人、文人赞美过它。

李白和王之涣曾这样写过它。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师:作者袁鹰眼前的黄河是怎样的黄河。

师: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我仿佛听到了滔滔的声音。

生:看到了一泻千里的气势,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师:带着你看到的、听到的,自已读一读这一段。

师:想不想看看那气势磅礴的黄河。

师:你心里感到怎样?生:我感到害怕。

生:自豪。

生:激动。

师: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师:作者第一次看到黄河,心情怎样?作者用了什么词。

生:胆战心惊。

师:这个词什么意思。

生:形容非常害怕。

师:这里的“战”是什么意思?生:激动。

生:颤抖。

师:这里的“惊”是什么意思?生:吃惊。

生:害怕。

师:胆在颤抖着,心在害怕着。

作者对黄河那浊浪排空的气势感到害怕。

看到这样的情景都胆战心惊,又有谁敢做黄河的主人呢?自已放声把课文朗读一遍。

师:课文中谁是黄河的主人?生:艄公和客人。

生:我认为艄公是主人,而乘客是客人。

师:统计一下,认为艄公是主人的请举手、认为艄公与乘客都是主人的请举手。

这个问题先放一放,等会解决。

师:读生词:“艄公”。

艄公的“艄”是什么偏旁?“艄”是什么意思?查过词典,是指船尾的意思。

孙双金教学实录

孙双金教学实录

孙双金教学实录(楼旭平)课前谈话:告诉我,你们是什么小学的?把你的小喇叭打开,几年级几班的?一、导入课文1、齐读课题师:读得很整齐,如果再读得气势一点就更好了。

2、你了解黄河吗?你心目中的黄河是怎样?生:第二大河流,……师:黄河在你的心目中像什么?师:像一条巨龙,在你的心目中像什么?师:像男子汉,像母亲,是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哺育了中华民族,她养育了中华儿女。

多少年来,我国历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都在高声赞美黄河。

无数诗人读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3、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是怎么赞美黄河的?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古代的诗人李白、王之焕是怎么赞美黄河的!(屏幕上出现他们两个赞美黄河的诗词,同时激情澎湃的音乐响起),李白在诗中赞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焕是这样赞美黄河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我们一起来和着诗人的感情,赞美一下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起。

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师:(充满感情色彩)黄河的水啊,就像天上滚滚流到了人间,奔腾不息一直流向大海!这就是诗人眼中的黄河!我们再一次吟诵这两句诗词!“黄河之水——”起。

(学生大声朗诵)二、品析第一自然段1、师:今天我们学的《黄河的主人》,黄河在作者袁鹰的眼中是怎样的情景呢?一起把课文第一段朗读一遍。

(大屏幕出现第一段的内容)再来朗读一遍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看到了滚滚的黄河水向我们扑面过来,黄河犹如千军万马,犹如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息,这就是母亲河!这就是我们的黄河!“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读。

生:(大声充满感情地)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3、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想看看我们的母亲河吗?生:(齐声)想!师:我们一起观赏一下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大屏幕上出现滚滚、汹涌的黄河,并配以激情昂扬的歌声)。

4、这就是万马奔腾的黄河!这就是一泻千里的黄河!你看到这黄河,你听到这歌声,心情会怎样啊?你想对黄河说什么呢?说一说你的感觉。

【孙双金推敲课堂实录】孙双金课堂观后感

【孙双金推敲课堂实录】孙双金课堂观后感

【孙双金推敲课堂实录】孙双金课堂观后感孙双金是怎么教学推敲这篇古文的?关于孙双金讲推敲的课堂实录有哪些内容?下面小编整理的孙双金推敲课堂实录,仅供参考。

孙双金推敲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师:叶圣陶:语:口头语言,文,书面语言。

让学生学会说话,学会书写。

一本:以学生为主。

二主:以训练为主。

以鼓励为主。

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

你听了累不累?如果累了,语言不精炼,如果不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教材仅是教学的材料,教无定法,因为文无定法。

现在目标有了,关键是我们对教材的处理。

)师: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了火药,指明针等,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还发明了许多有趣的文字,比如上节课我们说的那个“木”字。

(师板书,画“木”),(写“休”,)一个人在树边上休息。

再比如说,“步”,上面指鞋子,下面也是鞋子,两脚跨出去,不是一步吗?词也很有意思,“左右”,(让生举左右手)“左右”又有了新的意思,再比如说“东西”。

表示方向,两个字摆一起,就变成了物件。

(生读)师:这是什么?生:书。

师:这是什么、生:粉笔。

师:我是东西吗?生:你不是东西。

师:变成骂人的话了。

师: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

来看看这个词:板书斟酌。

这斟酌分别指倒酒的意思,摆在一起变成考虑了。

师:再看这个词、板书上:推敲。

假如这是门,谁来推?你来敲。

(敲桌子)师:谁把课题读一读。

(生读题。

齐读课题)师: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把书念一念。

(师范读)师:黑板上有几个生字,借着拼音谁来读一读?(生读生字)师:不错,四个字都念对了。

谁来读下面五个字。

(生读)师:哪个小朋友能把九个字都念对了。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师:大家看这个字“皎”,左边什么?右边什么?合在一起什么意思?不知道?和哪个字连在一起“生:皎洁。

师;什么意思?生:很白的意思?师:一般表示什么?生:表示月亮。

师:换个偏旁,变成其他字。

(生说:校,郊等)师:生:驶,驰,蚂,驴。

师:这些字会读了,自己把课文念念。

2、作文教学指导课堂实录案例点评

2、作文教学指导课堂实录案例点评

四川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及远程培训课堂作文指导课应该怎样上——以孙双金“观察作文的情智教学”课堂实录(“2008新思路”作文教学研讨会课堂实录)授课:孙双金实录:曹婷点评:管建刚再评:马正平孙双金与学生沟通情感孙双金,1962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研究生结业,江苏省特级教师。

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江苏省小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实验小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曾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首届十大明星校长”、“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基础教育专家”和“2007中国十大小语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首创情智语文教学,1988年江苏省青年语文评优课活动获第一名,1989年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获得一等奖。

曾应邀赴全国几十座大中城市讲学近500场。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近200篇文章,出版有《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孙双金与情智教育》等。

第一课时:指导课(一):激趣:老师试图通过反差性、意外性情境创设,营造写作兴趣、写作状态,激发写作动力师:睁大你的小眼睛,看看孙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好东西?(教师神秘地从包里取出一个用红布包得很严实的东西)生:我觉得它非常贵重,因为它用红布包着……师:大概是什么贵重的东西?生:砚台。

生:我认为是镇纸。

师:你抓一抓,掂一掂,有可能是什么?生:很有可能是字典。

生:我摸起来有点硬,有可能是塑料包裹着的。

师:你很厉害啊,长大了可以做个侦探。

(请另一生)你来摸一摸,捏一捏。

生:好像是一个正方体,四个角还有点尖,好像是一块石头。

生:我觉得应该是南京的雨花石。

师:是不是呢?(打开布包)注意看,什么啊?生:砖头。

(全场大笑:兴趣、刺激)(师板书:猜)——马按:这是“激趣”的作文指导环节。

写作这东西,重要的是要有情感的波动与起伏、有了情感的波动与起伏,写的时候,字里行间会洋溢出情感的温度。

在我看来,孙老师导入的价值,就在于此:学生猜测的答案和结果的落差越大,他们内心情感的落差也就越大;学生内在情感的落差越大,写作时文字的情感宣泄也就越强烈。

孙双金观察作文讲评课实录

孙双金观察作文讲评课实录

观察作文课堂讲评实录孙双金师与生进行短暂的交流后,开始讲评作文师:怎么把作文写好呢自己埋头写是一方面,第2个方面要善于学习同桌同学的长处;学人之长;今天,我教教大家学人之长,好不好我们要善于欣赏别人,善于推荐别人,同桌三人之间互相把作文看一下,教大家做一些工作;拿起笔,把你认为最出彩的哪一句话,一个片段,用波浪线画出来;待会,全班推荐最精彩的一处地方,如果最精彩的文章是由你推荐的,这块巧克力就给你;生互相批改师:今天,我们设一个最佳的伯乐奖,谁来推荐生1读推荐的片段师:你欣赏这段,它把漂亮的红绸和丑陋的砖头做了细致的描绘,做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手法值得推荐;生2:我推荐的,他描写砖头的样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生读片段师:把砖头当作人来写,多形象,这种拟人的写法把砖写活了生3:我推荐的,他写的转折的一段和联想的一段很好,生读片段师:好在哪里生3:运用了四字词语,描写更加生动师:他把我的心情和场景写出来了,更好的地方是转折生4:他描写大家好奇的看着红绸包的样子,很好;读片段师:他观察的多仔细啊生5:他的语句描写的非常具体,读片段师:什么地方写的好生5:他描写的大家的样子很具体师:这叫描写,写文章不能干干巴巴,要学会描写;这样的文章就生动了;生6:我想推荐的师:他什么地方写的好生6:他的感悟很深刻师:读一读生6:“人就像砖头……”师:一个五年级的学生竟从一块普通的砖头里悟出了这么深的人生哲理,真不简单,这样的人生感悟就使文章有高度和深度了生7:用了排比句和很多的好词佳句师:仅仅是好词佳句还不够,我认为他把当时同学们猜的真实的场面写出来了师读该生推荐的段落:排比句应该是3个有的,你写了2个,有的、有的、还有的,3个才叫排比句师: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谁是最佳伯乐生选出五松义,师进行奖励师:下面我们推荐整篇的生1:我推荐郭可新的郭读自己的作文师对生1说:他写的好在哪生1:他写的简练,具体,详略得当师:简练,重点突出是这篇文章的两大优点,如果说把它比做锦缎的话,我们还希望他能锦上添花,怎么改一改生:加点好词佳句,四个字的师:加上好词就好了吗,像七上八下等等,你们觉得呢生不同意生:把上课的情景写出来就更好了师:这样使文章就更生动了;我们再推荐一篇师为学生朗读南京小朋友写的观砖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双金《观察作文》指导课实录
写作对于少年儿童,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本领,更是表情达意,陶冶品性,触及心灵,点燃智慧,培养创新人格,学会做人的一种锻炼。

它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更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多年来,小学生习作教学存在种种问题,如何帮助广大语文教师走出作文教学的“费时低效”的困境,教师如何指导儿童喜欢作文、学习作文,走进无拘无束、快乐表达的世界,是我们研究探讨的主题。

前几天去北京参加小学“走进儿童作文”教学研讨会,大会特别邀请老、中、青三代名师执教六堂风格各异的小学作文课;特邀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梅子涵先生与语文教研员吴琳老师对部分作文课进行谈话式互动评析;特邀国内著名语文杂志资深主编裴海安先生以及著名特级教师张光璎、贾志敏老师讲述他们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理解与感悟。

与会教师深受启发。

下面整理江苏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现场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的课堂实录。

希望各位老师根据平时自己习作教学的研究实践,结合课堂实录,在评论中谈谈自己的感受。

《观察作文》课堂实录
江苏孙双金
师:今天我们上什么课?
生:作文课
师:怕不怕作文课?生摇头
师:为什么不怕?
生:郑渊洁教过我作文
师:名家教过
生:丁丁老师在教我作文
师:有没有怕作文的
生:有点怕,也有点不怕
师:为什么怕
生1:怕语言不生动
生2:怕写不好,挨老师批,句子也不会编,词语也用不上
生3:总写错别字,挨批
生4:编的不是真情实感
师:因为编的不是真实的,没有真情实感,作文难不难呢?今天,孙老师给大家上一节作文课,上完后,咱们再说。

师拿出一个盒子
师:孙老师千里迢迢给大家带来一个好东西,精致的盒子里面,红绸布包着的,猜,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师板书:猜
师:猜对了,有奖
生1:是你们家的镇宅之宝
生2:是一本作文书
生3:南京的特产
生4:一种石头,雨花石
生5:一件衣服
生6:一块玉
生7:没有东西
师:有猜是镇宅之宝的,有猜是作文书的,有猜是南京特产的。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就是
生:五花八门
师板书五花八门
师: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开始揭晓谜底了。

师边抖包袱,边让大家喊:一、二、三、(一块砖头展露在大家面前)
生:啊!
师:你现在有什么感觉?说给我听听
生1:很好笑
生2:失望
生3:不可思议
生4:奇怪
生5: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砖头
师:你上来瞧瞧
生:太普通了
师:大家几乎天天看到,请大家用语言描述一下你天天看到的东西,你说的出来吗?
师拿着砖头在教室里走了一圈
师板书:看
生:它是长方形的,红色的,外面包着一层很薄的水泥
师:长方形的不够准确,谁用一个词改一改,应该叫
生:长方体
师:观察一件东西,首先要观其形
板书:形
它还是一块红色的砖头
板书:色
外面还包裹着一层水泥,你观察得很仔细
师:我们观察一件东西,不仅要观其形,还要辨其色,仅仅观其形,辨其色还不够,谁再来说说?
生:这块砖头是凹凸不平的,有点地方被水泥包裹住了,不是红色的。

师:这说明他的观察更细了
师:刚才谁猜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请上来
一生上台
师:面朝大家,把手伸出来,我们给他掂量掂量
生:约1.5公斤
生:2公斤
师:想知道它有多重吗?老师在家称过,3公斤,有时,观察一件东西,不光要观其形,辨其色,还要称其重
板书:重
没有秤的时候,拿手掂掂,有时候,还要听其声
板书:声
师:谁来敲敲
生1敲完甩手:很疼
生2:太重了
生3:有点疼,拍起来咚咚的
师小结:观察事物,要多角度,仅仅观察观察外面还不是真正会观察,真正会观察得有绝招
生1:掰开砖头
生2:调查它在什么地方
生3:它出现在哪些地方
师:观察一个最核心的本领是要用脑子去联想
板书:想来历
师:砖头是怎么来的
生:土做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听老爷说的
师:有时,听老人家说话是很长见识的。

砖头前身是泥土
板书:泥土
师:泥土是怎么变成砖头的呢?
生1:被烧过
师:把一堆泥土扔到火里,随便一烧就成砖头了?烧制以前还要做什么工作
生:把泥土过滤
生2:放入特制的模具
师:你太厉害了
板书:塑形
师:还要做什么
生:烧
师:还没到烧
生:还要进行晾晒
师板书:晾晒
晾晒之后要进行烧制
板书:烧制
师:烧制之后,拿出来再次晾晒,最后才成为坚硬的砖块
师小结:一块泥土变成方方正正的,坚硬的,历经风吹雨打不会变形的砖头要经过这么多的程序,你从砖的烧制中得到什么启示?
生1:人不经过各种磨练不成才
生2:做事要一步步来,不要鲁莽
生3:泥土像婴儿,塑形师我们正在成长,后面的是经过挫折,最后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师:他联想的多具体
师:什么叫观察,这种联想包括同学们想的由砖的烧制领悟的道理,深层次的观察,用眼睛看到的东西,用脑子想到的东西。

我们想想仅仅可以写砖的来历吗?还可以写些什么呢?
生:还可以写砖的用处。

师板书:用处
师:砖有什么用呢?大声回答
生:盖房子
师:这是砖的基本用途、我们北京的孩子一定可以想到砖还有哪些其他的用途呢?我想你们可以想到砖的其他十几种用处
三人讨论
生:砖可以铺地
生:可以做台阶
生:当做笔
生:当砖刀
生:当练武的工具
师:砖还可以进行雕刻,师板书:雕刻
师:一块如此普通的、丑陋的砖竟然有这么多作用,从中,你悟到了什么?
生: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生:人要服务社会
生:天生我才必有用
师:让你写一篇作文的话,你想起什么题目呢?生:一块砖
生:砖的启迪
生:感悟人生
师介绍南京的小朋友出的题目
砖的魅力和观砖记
学生下去完成习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