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的族群理论述评

合集下载

众声相和的“共同体意识”——聚焦声乐艺术

众声相和的“共同体意识”——聚焦声乐艺术

因为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不靠逻辑、不靠理性思想,而是靠感
与共情也让声乐艺术具有更强的号召力、感召力。孔子提出的
触、靠感情交流,这是每一个民族都有的、共同的东西。”⑤德
“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移风易俗”“美善合一”等都是在强
国人类学家 F·巴特在他的 《族群与边界——文化和差异的社
调音乐的社会功能。荀子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化人也
协和与情感的和谐应该是歌唱艺术中从形式到内容、从声音到
异,保持沟通,掌握灵韵,重叠共识。”④这里的“同”与“同
情感都最体现“和同”与“共同体”的一种表演方式;此外,
则不继”的“同”意义近似,而这里的“和”则可对应“天下
艺术音乐表演中的民族风格、美声风格,关于美声唱法与民族
大同”中的“大同”

唱法的技艺关系、异同性、借鉴融合以及自成体系等方面的讨
(一) 文之不同,化而相和
论由来已久,尽管直到今天没有定论,但这并不影响两种主要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我们灿烂
唱法在艺术音乐表演与教育领域的成熟与完善,且当争论的最
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
后面临“肉之器”——声音的物质起点与“情之象”——声音
育的。”在习总书记的“四个共同”中提到,我们悠久的文
艺术研究 | 艺术理论
056
众声相和的
“共同体意识”
——聚焦声乐艺术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学院 / 林 颖

要:“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声乐艺术发展的主旋律、大方向,声乐艺术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共同体意识”与声乐艺术的相互关系:“审一定和”——声乐艺术“一”的本质

弗雷德里克_巴斯与族群边界理论_代序言_马成俊

弗雷德里克_巴斯与族群边界理论_代序言_马成俊

N.W.J.E●马成俊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志码:E20世纪90年代以后,族群(ethnic group )及族群研究(ethnicity study )理论开始从港台学术界传入大陆。

于是,包括族群、族群性、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概念在内的相关理论便大量出现在国内的学术论著中,相关争论也一直成为近二十多年来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的焦点问题。

问题大都聚焦于族群概念的辨析与界定、族群关系、国内外族群理论以及政策等领域。

这种持续性的讨论也反映出,在多族群国家中,有关族群的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弗雷德里克·巴斯(Thomas Fredrik Weybye Barth ),1928年12月22日出生于被歌德称为“小巴黎”的德国萨格森州莱比锡城,挪威社会人类学家。

巴斯曾任奥斯陆大学、艾莫利大学、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人类学教授,在卑尔根大学创立社会人类学系并担任教授。

巴斯的父亲是地质学教授。

巴斯生于德国,成长于挪威,从小就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感兴趣。

后来跟随其父亲到芝加哥大学时,参观了这所大学的校园,并最终于1946年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1949年获得古人类学硕士学位和考古学硕士学位。

随后,巴斯离开美国返回挪威,但仍和芝加哥大学的老师们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

1951年,他跟随Robert Braidwood 考古学考察队到伊拉克进行实地调查。

考察结束后,巴斯留在那里,对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开展民族学调查。

之后他又在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LSE )呆了一年,与著名人类学家雷蒙·弗雷德里克·巴斯与族群边界理论(代序言)文章编号]1001-5558(2014)03-0167-06西北民族研究N.W.Journal of Ethnology 2014年第3期(总第82期)2014.No.3(Total No.82)马成俊·弗雷德里克·巴斯与族群边界理论(代序言)弗斯(Raymood Firth)建立了相当亲密的关系,其间整理了在伊拉克的调查访谈记录,并于1953年出版了第一本书《西南亚库尔德人的社会组织》。

网络族群的缘起与发展——族群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网络族群的缘起与发展——族群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群 的边界 可 能 会 有 其 地 缘 上 的边 界 ,但 其 真 正 内 在 的边界 却 是 “社 会 边界 ”,即 “族 群 边 界 ”是 社 会 的产物 ,会 随 着 时 间 、地 点 、价 值 的不 同而 发 生 变 化 。l2I( "对 于族 群边 界 两 边 的 人来 说 ,都 可 以通 过 强调 特 定 的文 化 特 征 作 为 文 化 标 志 限 定 “我 群 ”,区别 于“他 群 ”,从 而 表 达对 于 自我 族 群 的 身 份 认 同 。由此 可见 ,“族 群 边 界 理 论 ”不仅 探 讨 了 族 群边 界 问题 ,也 探 讨 了族 群 认 同变 迁 以及 族 群 认 同内部 身份 区隔 的问题 。
网络族群相较 于传 统的族群 ,拥有特定 的文化符 号和文化事件作为族群 区隔的文化标 志,但 具有 与传统族群 所
不 同 的新 特 点 与发 展 趋 势 。
[关键词 ]互联 网;网络社会 ;网络族群
中图分类号 :G201 来自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926(2018)02—0154—06
(二 )族 群认 同 传 统意 义上 的族 群认 同被 视 为人 类 学 研究 的 重要 内容。王希恩在其《民族认 同与民族意识》一 文 中指 出 ,族 群认 同是 指 社 会 成 员 对 自己族 群 归 属 的认 知 和感情 依 附 。l3 孙 九霞 在 《试 论族 群 与 族
群认 同》一 文 中 ,强调 族群 认 同是 在 族群 间 的互 动 关 系 对 比 中形 成 的 ,只 有 存 在 一 种 “他 群 ”与 “我 群 ”之 间 的差异 性 ,才能将 自己归类 ,形成 对 于 “我
但 是 ,我 们需 要 注 意 的是 ,尽 管 巴特 的族 群 边 界 理论 从 现象 学 的角度 放 弃 了对 于 族 群源 头 的追 溯 ,转 而 向族 群 的结 构 差 异 以及 由此 产 生 的 族 群 边界 来解 释族 群 现 象 ,但 其 对 于族 群 的研 究 大 多 聚焦 于具 体 的情 景 和 场 景 ,而 缺 少 “想 象 的社 群 ” 和“虚拟的空间”,这便使得 巴特无法从空间 的角 度来 阐述 族群 边界 。而 对 族 群边 界 中关 于 空 间 的 拓展 ,“虚 拟空 间 中是否 存在 族群 ”正 是 21世纪 互 联 网与人 类学 亟待 解决 的 问题 ,关 于 这一 点 ,将 于 下 文讨论 ,此 不赘述 。

族群边界理论

族群边界理论

族群边界理论族群边界理论的开创者是挪威人类学家弗里德里克〃巴斯。

1969年,巴斯出版了《族群与边界》(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一书,首次明确提出了族群的边界理论,并由此开始了族群理论研究的新时代,人们将其简称为‚边界论‛。

巴斯认为,族群是由其本身组成成员认定的范畴,造成族群最主要的是边界,而不是语言、文化血缘等内涵;一个族群的边界不一定是地理的边界,而主要是‚社会边界‛;族群认同是一套特定文化同价值标准相结合的。

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行为,文化边界就是通过不同的行为而得以维持。

在生态性的资源竞争中,一个人群强调特定的文化特征,来限定我族群的‚边界‛以排除他人。

实质上,巴斯是用族群的排他性和归属性特征来界定族群的,进而通过族群边界理论,提出了族群之间的界限问题。

就族群的边界论问题,我国学者的后续研究很少,几乎都是对其基本内涵的介绍以及一些应用研究。

纳日碧力戈对其进行了介绍,如:‚然而,巴特指出,尽管人们有可能已经跨越了边界,但是,原有的边界依然存在,也就是说,类别式(categorical)的族群特征不取决于人口的稳定和缺乏流动,不取决于互不接触和互补交流信息。

但是,类别式族群特征包含着排除与合并的社会过程,正是通过这样的社会过程,互不相关的类别得以保持,而不受社会身份的变化和参与社会方式的变化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到,持久、稳定和重要的社会关系,恰恰跨越了这样的边界,并且建立在二分的族群地位之上。

并不是一存在社会互动和社会接受,就会导致民族特征的丧失;族群接触和互相依赖并不导致文化差别的消失。

边界论认为,族群首先是族群成员的归属和认同范畴,它对于族群之间的互动具有组织和协调作用。

边界论不强调族群和族群关系的类型和分类,而是关注和探讨族群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图通过程,其重点在族群边界和族群边界的保持,而不是不同群体的内部构成和历史。

许多民主制材料表明,族群之间的密切接触,并不意味着接触某一方或者双方的互化或消亡,相反,他们仍然会顽强地存在,又是甚至产生比过去更加强烈的族群意识。

族别识异民族的认同心理机制:来自普米人的证据

族别识异民族的认同心理机制:来自普米人的证据

教育文化论坛 2022年第4期·民族教育与民族心理·收稿日期:2022-05-1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普米人族别识异与民族认同建构研究”(14BMZ047);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多民族聚居地青少年同伴圈子的文化社会化与教育引导研究”(19YJAZH103)。

作者简介:尹可丽,女,云南腾冲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积家,男,山东蓬莱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熊永翔,男,云南丽江人,云南师范大学音舞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族别识异民族的认同心理机制:来自普米人的证据尹可丽1,张积家2,熊永翔3(1.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云南昆明 650500;2.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 541004;3.云南师范大学音舞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摘 要:“族别识异”是指同一民族在族称上被界定为两个甚至多个民族。

在20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使“西番”成为“普米”“藏族”“纳西族”三个不同民族。

通过考察云南宁蒗、四川木里的多个普米族群村落,观察普米族人的微信群,从普米族人的民族认同、与周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角度考察“族别识异”对普米人民族认同的影响,发现“族别识异”导致同一族源不同称谓的普米人的民族认同趋向于复杂化与动态变化,个体对自身民族身份采取了心理区隔化或心理重塑的调适策略以达到认知平衡。

普米人对周边民族的认同以及周边民族对普米人的认同,揭示了族别识异民族的认同心理机制。

关键词:族别识异;民族认同;民族内隐观;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图分类号:G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2)04-0071-10DOI:10 15958/j cnki jywhlt 2022 04 010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结束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一项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实现民族平等的基础性工作。

论音乐在建构族群、身份认同和地域中的意义——评《族群性、身份认同与音乐——地域的音乐建构》

论音乐在建构族群、身份认同和地域中的意义——评《族群性、身份认同与音乐——地域的音乐建构》

艺术评论1152021·1论音乐在建构族群、身份认同和地域中的意义——评《族群性、身份认同与音乐——地域的音乐建构》①摘 要:马丁·斯托克斯主编的《族群性、身份认同与音乐——地域的音乐建构》一书,对于文化研究,诸如社会性别、族群文化、政治权力、民俗学及其与音乐的紧密关系,以及音乐人类学和音乐学本身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著作问世20余年来,一直是该领域最重要的必读文献。

本书评作者为该著的译者,通过引言、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主题词释义与论题综述分析、结语4个部分,对译著进行了系统完整的介绍、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族群性;身份认同;地域性;音乐人类学;《族群性、身份认同与音乐——地域的音乐建构》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 2172(2021)01 - 0115 - 10DOI :10.15929/ki.1004 - 2172.2021.01.012洛 秦 侯 越引 言《族群性、身份认同与音乐——地域的音乐建构》(于1994由BERG Publishers 在牛津/普罗维登斯和美国出版,以下简称“该著”)是一本关于音乐的社会性问题研究的著作,由9位各领域的学者撰写而成。

其中大多数作者主要是社会人类学领域的学者,但在文中充分反映了他们驾轻就熟地将音乐表演分析作为特定社会现象的过程。

因此,作者们多元学科研究专业背景体现了著作多视角、跨学科的学术特色。

这些学者对于音乐在族群和身份认同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考察,为理解音乐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行为提供了各种途径。

作者们对以下问题和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即音乐在族群、民族、区域、城市及其身份认同建构中的作用,媒体、权力、权利及后现代语境中与音乐的关系,本真性、审美、表演、世界音乐及意义建构和表达的概念,以及音乐在地方性知识及文化建构中的功能等。

各章节内容涵盖广泛,包括了自16世纪以来的爱尔兰、土耳其、阿富汗等民族的音乐的社会语境变迁,巴西苏亚、南非文达族群由音乐建构的身份① 本文原稿为侯越的硕士学位论文中的一部分,即《族群性、身份认同与音乐——地域的音乐建构》译稿评介,其导师为汤亚汀教授。

游牧文化的人类学研究述评

游牧文化的人类学研究述评
20世纪 50年代初期到 60年代中期是游牧 研究的分水岭, 人类学民族志开始丰富, 出现 了大量对于东非尤其是肯尼亚、亚洲尤其是波 斯、多个阿拉伯游牧民族、北欧拉布兰人的驯
鹿社会的各种研究成果。从威特克 ( W hitaker) 的 ∀游牧拉普人的社会关系 # ( 1955) 到卡尼森 ( Cunn ison) 的 ∀巴格拉阿拉伯人 # ( 1966) , 游 牧社会研究成果逐渐形成全集式研究材料。 1950 年代人类学对于游牧社会的研究侧重点或集中 于民族志式的、博物馆学式的, 或地理学的样 式, 或各有兼备。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是: 出 现了一大批社会人类学学者对于游牧社会的参
实地研究。第四 个阶段为 20 世纪的前半个 世 有部落民族志的 特征。色里曼 ( Se ligm an ) 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纪。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出现, 包括社会 - 文 ∀卡巴比时: 一个苏丹的阿拉伯部落 # ( 1918)
化与环境适应理论、功能 - 结构论、新进化论 很长时间在人类学研究中具有影响力。巴纳德
态, 已经脱离 于现代 发展政 策的轨 道, 因此, 分析社会 结 构 ( 宗 族 谱系 研 究 )。 拉 铁摩 尔
46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0年第 1期 总第 1期
JOURNAL OF ETHNOLOGY
( Lattim o re) 在 ∀中国亚洲 腹地边疆 # 中提 出 游牧文化有可能是对政治控制的反应而不仅是 对环境影响的反射, 成为影响深远的著作。
左右开始, 西亚地区的放牧者和半游牧者就转 十分矛 盾: 一 方面 是恐惧, 要求 政府 控 制他
变为真正的游牧者, 战争与争夺是这个时期的 们, 使其定居下来; 另一方面, 游牧者被看作

【期中】族群认同与民族主义理论复习题(自整)

【期中】族群认同与民族主义理论复习题(自整)

一、名词解释1.原生论:1)原生论也被称为根基论、基要论。

2)原生论缘起于这样一个问题的反思:族群问题为什么如此难化解。

关注以下事实:族籍一般是根据人们的出身来推定的,族群构建在人们对于他们具有共同世系或起源的信念上,人们大都仅挑选那些能够反映其世系和起源的文化特质来做自己的族界标志。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族群认同是亲属认同的一种延伸或隐喻,它是人性中某种非理性的原生情感的外化,或某种根植于自私基因中的生物学理性的表现。

族群认知是与生俱来的,不是来自于互动中的某种必要性。

族群认同和族群意识源发自人们的原生情感,这种情感自在自束、难以名状、力量强大,主要是精神性象征性的,很难将这一情感归因于社会互动的某种必要性(是先于经验的,指导经验的)。

3)一般认为原生论可以区分为两个流派:文化历史学派和社会生物学派。

最早可追溯到F·滕尼斯,代表人物有历史文化学派的格尔茨、社会生物学派的范登伯格。

a.文化历史学派:格尔茨认为①原生情感是一种具有巨大力量却又难以名状的情感与力量,它是精神的,意义的,不是工具的,不源于经验,也不源于互动中的某种必要性,它与公民情感/纽带在构建中自有张力。

②偏重于分析人们偏重于分析附着于自己历史和文化上的原生情感或赋予历史和文化的象征意义,以及这种原生情感在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b.社会生物学派:范登博格借生物学概念,①族群认同是一种植根于人类基因中的生物学理性的外化或表达。

②那些不能反映人们生物学联系的体质和文化特征并没有种族和族群区分意义,只有构成生物学差异的体征差异才应被看成文化差异。

③通婚是维系族群十分重要的手段。

④而且族群认同是具有场景拆合性的,这种拆合和伸缩逻辑所反映的也正是基因不断追求包容性适存的表现,他认为人类的这种生物性必须被抑制。

2.工具论:1)工具论于60年代兴起,又被称作场景论。

2)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①人具有理性,无时不在算计,族群认同产生于权力对峙之中;②族籍不过是人们追逐集体利益而操弄的一种工具利益的工具,只要能增进利益,族群纽带就会有巨大的感召力③族籍不是原生的,不可或缺的,它在追逐、优化利益的过程中,由政治、经济等互动场景的变换来决定,事实上不时被职业、阶级、乡籍、性别等身份替换,具有情景商榷性。

西南跨界民族的边界意识与身份认同——基于相关研究的分析

西南跨界民族的边界意识与身份认同——基于相关研究的分析
界 交往 的主要 形 式 : 边境贸易、 亲 戚 友人 的往 来 、
属感 , 在身份上认为 自己属于相应的群体 。身份 认 同来源于人们对群体 的归属感需求 , 不仅表现
为个 人 对群 体 的 归属 , 也表现为形成 了“ 集 体 意 识” 的身 份归 属 。 目前 研 究 中所 使用 的身 份 认
王丽娜 , 朱金春 : 西南跨 界民族的边界 意i e , - b身份认 同——基 于相关研 究的分析
上 领土 变动 与边 界 划 分 的评 价 , 对 由于 边 界 问题
1 . 跨 界交往 的形 式与 程度
而引起的国家间纷争的态度等, 具有倾向性 , 属于
性 。通过研 究西 南边疆跨界 民族 的边界 意识与 身份认 同发现 , 其边界意识具有模糊性 , 其 民族认 同也超越 了国
家认 同 , 这将会对我们 的边疆稳定与 国家安全 带来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 西 南边 疆; 跨界 民族 ; 边界意识 ; 身份认 同 中图分类号 : C 9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5 2 4 8 ( 2 0 1 3 ) 0 4— 0 0 4 7— 0 6
都具体化至具有操作性的群体认同: 国家认 同、 民 族认 同、 地域认 同等。本文对跨界 民族身份认 同 的分析也遵循了这样 的分类标 准, 以揭示其认 同
结构 , 既有对 国家 的政 治认 同 , 也 有对 本 民族 历 史 与 文化 传统 的 民族 认 同 , 还 有 基 于共 同生 活 地 域
身 份认 同在一 般意 义上 是指个 人对 群体 的归
合研究表 明, 中国云南 、 广西等省、 自治区的跨 界 民族跨界交往十分密切。壕 田诚之通过对广西壮 族与越南侬族 ( 两者名称不 同, 侬族是从广 西南 部迁徙到越南 , 但风俗习惯相近, 可以看作是跨界 民族 ) 的交流进行调查研究 , 总结 了两个 民族跨

边界与文化巴斯族界理论的再认识——基于甘肃两个藏族村的田野调查

边界与文化巴斯族界理论的再认识——基于甘肃两个藏族村的田野调查

人类学研究边界与文化:巴斯族界理论的再认识—基于甘肃两个藏族村的田野调查温梦煜(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摘要:巴斯的族界理论带来了人类学族群研究范式的转变,使“边界”成为了族群及其认同研究的“关键词”,但这一理论也无视了族群文化的客观事实,这一点已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争论。

基于本文的“田野”个案研究,笔者以为在族群认同中“边界”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无视族群文化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因为边界不是“空洞”的存在,而是“既定自賦"(givens)——即文化的刻写。

族群本身是文化的栽体,而文化又是族群身份显现的符号。

不论是在塑造内群体的“原型”,还是在区分内外群体的身份认同标记的选择上,族群精英或族群个体都不可能不顾规则凭空捏造,族群性的建构与操弄都是需要具象的文化特质作为建构材料。

关键词:原型;文化;族群边界;情境化中图分类号:C958.12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681 (2020)02-0097-06Boundary and Culture: Rethinking the Theory of Boundary by Barth —Based on the Field Work of Two Tibetan Villages in Gansu ProvinceWEN M eng-yuAbstract:The theory of ethnic boundary had changed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study on ethnic group in anthropology,which led to the result that uboundary,>becomes the keyword in the ethnicity and ethnic identity study.Such a theory neglects that ethnic culture is objective.lt brings out some dispute.Based on the cases study,we believe that“boundary’is certainly important in the ethnic identity research.However’we can’t ignore that ethnic culture is the objective“social fact’’,as boundary is inscribed by givens or culture^rather than a “hollow”existence.Ethnic group is the vessel of culture,meanwhile culture is the symbols which indicate ethnic identity.Nither the prototype solidifying the inner-group,nor identity markers differentiating the inner group and out-group,could be picked randomly by the ethnic members,the construc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the ethnicity require culture traits as the constructive material.Key words:Prototype;Culture;Ethnic Boundary;Contextualize自巴斯主编的《族群与边界》发表后,学术界对 族群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研究范式转变——从注 重文化的客观论为主转向注重族群边界论。

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的社群边界

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的社群边界

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的社群边界程诗婷**内容提要 本文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的社群边界。

笔者认为它具有移动的特征,可分为游牧部落和定居部落的边界、部落之间的边界和部落内部的边界,并存在跨边界人群。

伊斯兰教的兴起对阿拉伯半岛原社群产生了巨大影响,改变了原有边界结构,哈里发国家和阿拉伯帝国的出现预示着新边界的形成。

关 键 词 边界 阿拉伯 社群 帝国“边界”(boundary)是社会人文学科和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边界不一定是物理性的,它可以是双方遭遇之际有意或者无意间表现出来的用以体现彼此有别的方式和语言。

A人类学中的“边界 ”说法,最早由格拉克曼(Max Gluckman)提出,他认为不同族群个体成员之间的 “边界维护 ”(boundary maintenance)保证了族群的存在。

利奇(Edmund Leach)把这种观点又往前推进了一步,他的学生、挪威著名人类学家巴特(Fredrik Barth)赋予了“边界”更清晰的社会意义,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

B边界不仅是文化的,更是社会的,文化边界和社会边界并不完全重合。

一个人在与其他人的接触互动中,会做出反应,划分出 * 本文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三届导师学术引领计划项目“文化多元与交融:7~10世纪阿拉伯帝国麦瓦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程诗婷,女,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助教,主要从事阿拉伯历史文化研究。

A 范可:《何以“边”为:巴特“族群边界”理论的启迪》,《学术月刊》2017年第7期。

B 范可:《“边界”无疆》,《读书》2019年第7期。

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的社群边界21边界,因此边界需要其他群体的存在。

跨越边界是在与其他群体互动后发生的谨慎行为。

社群是与个人相对的,是互相联系、拥有团体意识的社会个人的集合体。

本文以贾希利叶A末期到麦地那政权,再到伊斯兰国家这一时间段,即公元7世纪,在阿拉伯半岛生活的社群为考察对象。

原生论抑或工具论

原生论抑或工具论

原生论抑或工具论作者:张出若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19期摘要:巴斯对于族群的边界、族群认同及族群间的互动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族群是社会建构的,调查群体的实体和意识形态时注意力应该聚焦于群体边界,并把族群互动作为讨论的中心,认为族群认同的形成贯穿于吸纳和排斥的关系过程中。

其对于巴斯的观点也作出了具体而详细的梳理,看到了田野调查对族群研究的重要意义。

最后他将富尔人和巴加拉人的族群融合与拉迪诺人和土著印第安人的相互排斥进行对比,并通过民族性的原生论和工具论进行充分解释。

关键词:族群边界族群认同原生论工具论中图分类号:D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9—0247—02随着全球殖民活动的终结,“族群”逐渐取代“部落”成为人类学研究中的主流话语。

研究取向的转型过程中,从单纯族群内容研究转向到对族群边界的研究,族群边界和认同的产生及变化问题使得人类学家不断思考总结。

族群研究对于我国民族性的研究兼有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巴斯对族群的观点及研究方法巴斯对族群方面有着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在《族群与边界》一书中更是对族群边界、族群认同、族群互动以及族群之间的相互依赖、认同变化的因素、文化边界的维持、文化联系和变迁形成了自己的定义和分析,更是充分地论述了族群关系调整中的变异、族群和文化进化、族群分层、少数民族、流民和边缘的组织化特点等族群相关问题,使族群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何以“边”为:巴特“族群边界”理论的启迪》中提到,巴斯发现个人从利益出发形成了应对的一整套流程和方法并且借此来形成判断,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形成了我们平常所作出的决定,他认为:族群是由社会建构出来的,同时也要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族群没有在各个成员和文化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会随着时空等条件而改变,这说明与观念的持久不同,族群更容易改变;关注文化,把研究重心放在群体边界上。

族群在人类学著作中一般被理解为这样的群体:首先是这一群人对繁衍和自身的延续极为关注;并且他们有一套属于这群人的价值观念;以及有自己的一片区域来进行互动,发展关系;最后是对自我有一定认同,他人也认可在这一群体中的身份和地位。

族群与边界的读后感

族群与边界的读后感

族群与边界的读后感篇一:族群与边界:文化差异下的社会组织《族群与边界》是一本关于人类学田野调查报告的书籍,探讨了近现代的族群与边界问题。

这本书的导言部分由弗雷德里克·巴斯撰写,他提出了族群边界理论,为我们思考考古学文化的边界及考古学文化与族群的对应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互动关系,使得我们对人类社会的认识更加丰富和深入。

同时,我也意识到族群与边界问题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书中,作者们通过不同的个案研究,探讨了族群边界的形成和作用。

这些个案涉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但都围绕着族群与边界这一核心问题展开。

通过这些个案,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族群边界的形成机制和文化差异下的社会组织形式。

在思考考古学文化的边界及考古学文化与族群的对应问题时,我认为我们可以借鉴书中的族群边界理论。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考古学文化与族群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存在着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互动和影响。

其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来探讨考古学文化的边界问题,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

最后,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考古学文化背后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族群认同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族群与边界》是一本关于人类学田野调查报告的优秀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来思考考古学文化的边界及考古学文化与族群的对应问题。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族群与边界问题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籍。

篇二:《族群与边界》:文化差异下的社会组织在人类社会的构成中,族群与边界是两个核心概念。

这两个概念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社会学中的族群关系研究

社会学中的族群关系研究

社会学中的族群关系研究在社会学领域中,族群关系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族群关系指的是不同文化、种族或宗教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模式。

对于了解社会的多样性、不平等和和谐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学中的族群关系研究,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族群关系研究在社会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期的社会学家在族群关系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弗朗兹·鲍威尔提出了族群利益理论,强调了族群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以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而罗伯特·纯·帕奎特则从社会认同的角度研究了族群关系,并通过强调共同认同感的重要性来推动群体间的融合与和谐。

在现代社会学中,族群关系研究已经变得更加多元和复杂。

研究者开始关注一些新的议题,例如社会不平等、社会冲突和文化认同等。

同时,对于被边缘化的族群和少数族群的关注也逐渐增加。

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族群关系中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理论方面,族群关系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族群在社会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例如提供多样性、促进社会发展等。

冲突理论则认为族群关系中存在着不平等、冲突和斗争,族群间的关系主要是建立在权力和资源的分配上。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符号互动主义的角度研究族群关系。

符号互动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对符号的解释和理解来产生的,族群关系也是在人们的相互互动中建立和维持的。

这种理论强调了族群之间的互动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实践方面,族群关系研究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

定量研究通过统计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大量数据,从而揭示族群关系的结构和模式。

而定性研究则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案例研究等方式,更加关注族群关系背后的复杂动态和个体经验。

在实际应用中,族群关系研究对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了解不同族群之间的互动模式和利益冲突来提出促进和谐共处的政策建议。

此外,族群关系研究还可以用于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通过推动社会公正和包容来减少族群之间的差距。

共同世系与族群性表述

共同世系与族群性表述

共同世系与族群性表述作者:姚智赟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年第04期摘要:巴斯认为,族群是当事者本人归属与认同的范畴。

这一观点被后来的学者称作一种关于族群性的主观观点,强调的是一种主观达到;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则指出,不被行动者意识到的客观结构差异,亦会对这一族群性的表述产生影响。

埃里克森在综合了双方的观点之后,提出了一个折衷的观点,认为族群性是两者,是介于主观达到与客观归于之间的。

旨在通过唐汪川的个案,说明除了来自客观结构差异的抑制之外,存在于行为者主观层面的固有意识影响,亦会对族群性的这一主观表达产生抑制。

关键词:共同世系;族群性表述;主观达到;客观归于;抑制一、引言“族性(族群性)——我们所有人都具有它吗?”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最早可追溯到格拉泽尔和莫伊尼汉于1975年编辑出版的那份论文集,在这份名为《族性:理论和经验》的集子中,作者们提到了有关多数者族性(majority ethnicity)的概念。

而此前,相关学界对族群性的讨论,一直存在着一个较为广泛的“共识”,即所谓“族裔的”一直是与社会中的少数者、外来者以及那些政治、经济等社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小群体相联系的。

参照芬顿在《族性》一书中所给出的对族群的相关定义:族群在指血缘与文化共同体时,有三个特定的附加点:1.该群体是某个民族—国家(nation-state)之内的一个种子集;2.差异的参考点是典型的文化表现,而不是体质表现;3.通常来说,所涉及的群体是相对那些没有被假定为“族裔的”多数人而言的“其他人”(外国人、异邦人和少数人)。

[1]我们不难看出,在学界有关族群性的讨论中,将族群性与少数人相联系、忽视或者说假定多数人没有“族裔的”属性的做法,似乎是一个至今仍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观点。

不过,也正如芬顿所指出的那样,围绕多数者的族性这一问题一直在进行着广泛的探讨。

就如同许多学者所观察到的那样,有关多数群体身上潜在的族群意识,并不是不可被觉察的。

巴特的族群理论述评

巴特的族群理论述评

徐大慰摘要:族群研究的重点是族群边界问题。

族群边界的作用在于组织、沟通、结构和规范人们之问的互动。

族群认同在于自识和他识,只要人们在互动中保持族群认同,就会确立其成员的标准和标志其族群边界的方式,因此,族群边界是由族群认同生成和维持的。

族群是具有文化差异的社会组织,而不是文化承栽和区分的单位。

共享文化是长期社会进程的结果。

多族群的相互依赖取决于族群间的互补性,其文化不同是族群同长期差别造成的结果。

族群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把理论与实证相结合。

探究族群认同与族群边界保持,而不是研究个别族群的内部构成和历史。

关键词:巴特;族群;族群边界;族群认同;社会组织中国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 f20d7)06-0066-07挪威人类学家弗雷德里克·巴特(Ff甜dk Barb.1928—)以其在族群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而闻名于世,由他主编的《族群与族界——文化和差异的社会组织》(1969年)是研究族群的奠基之作,他提出的族群边界理论(etllIlic boundaries)对学术界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在他和他的弟子及其追随者在人类学界已经形成巴特学派(BaItllian)。

巴特的族群理论虽在国内已有所介绍,但都不够全面准确,很有必要对他的族群理论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和评介。

一、巴特的族群边界理论族群研究的重点在于界定族群的边界,而不是探寻族群内部的文化内容。

族群是通过与别的群体的关系加以定义和通过边界加以突出的。

族群边界论不强调族群关系的类型和分类,也不关注不同群体的内部构成和历史,而是关注族群得以产生和存在的不同过程。

除了强调不同族群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不同方式之间具有某种联系之外,巴特的族群边界理论并未从空间的角度来阐述边界。

族界可能会有相应的地理边界,但它主要是指一种社会界限。

族群边界自身是随时间而变迁的社会产物,族群成员的认同边界会随着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出于利益和价值的考虑而有所变化。

巴特的行动者理论与族群族界观

巴特的行动者理论与族群族界观

作者: 夏希原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出版物刊名: 世界民族
页码: 38-4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巴特;行动者;族群;族界;社会人类学
摘要:本文以挪威人类学家巴特的田野民族志材料为依据,介绍并评述了其两本主要著作:《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和《族群与族界》,侧重对其中的“行动者”和“族界”概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这两个概念在巴特早期理论发展中的联系;探讨了巴特是如何将其所创新的“行动者”观念与传统的人类学理论联系在一起的。

本文意在指出,将巴特视为传统人类学的异端是一种片面的看法,突出强调了他在理论研究中将新的行动者思想与传统人类学的社会关系旨趣进行平衡的努力。

集体记忆理论

集体记忆理论

什么是集体记忆集体记忆这一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在《记忆的社会性结构》一文中首次提出,并将其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

•从广义来看,集体记忆指的是一个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

•从狭义来看,集体记忆专指非历史学的对历史的记忆。

简单来说,集体记忆指的是一群人记住过去的方式。

集体记忆可以由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组成,共同的记忆可以关于事实也可以关于解释。

对于任何我们所属的重要的社会群体,每个人都有集体记忆。

家庭成员可能会记住他们的经历或者一个特定的事件,比如一家人在充满异国情调的胜地度假。

集体记忆的内涵集体记忆是20世纪社会科学领域内一个新兴的研究主题。

1925年,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首次明确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开辟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一般认为,记忆是一种属于个体的心理感官行为,但是哈布瓦赫认为,记忆是一种集体社会行为,现实的社会群体都有其对应的社会记忆,或曰集体记忆。

人们对集体记忆如此感兴趣缘于两个原因:第一,从学术发展的历程来看,对群体现象的研究历史由来已久,集体意识、集体表征、集体心理、集体记忆等一直是众多学者所感兴趣的重要主题;第二,从情感角度上讲,对于群体延续和发展的追问、思考以及展望,是人类存在的一种责任,集体记忆的研究是关乎群体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一个重要命题。

如今,集体记忆已被很多学者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

虽然他们对集体记忆内涵的解释各异其趣,但也有较为一致的观点:所谓集体记忆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所保存的记忆,它是关于一个集体过去全部认识(实物的、实践的、知识的、情感的等)的总和,可以在文化实践活动(比如仪式、风俗、纪念、节日等)或物质形式的实在(比如博物馆、纪念碑、文献图书资料等)中找到集体记忆的存在,可以在我群体与他群体的互动中感知到集体记忆的力量。

社会-文化现象的过程分析研究——有关巴特的“策略与过程研究”方法的理解

社会-文化现象的过程分析研究——有关巴特的“策略与过程研究”方法的理解

An Interpretation of Fredrik Barth's Strategy and
Process Research
作者: 黄建生
作者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31
出版物刊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16页
主题词: 巴特;社会-文化现象;策略与过程研究
摘要:挪威著名人类学家弗雷德里克·巴特的“个人行为选择思想及过程分析”方法为现代背景下的文化分析提供了另一种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巴特认为“很多社会事实不是某种自然的(或命定的)因果关系造成的,而是人们有意识、有策略的行为选择的结果”,要理解社会事实的本质,需要从人的行为选择策略及其过程的分析入手,看其在选择行为的时候受到了哪些激励或限制。

尽管有人批评巴特“以资本主义式的眼光”来看待社会生活,“把人都看成了只考虑自己利益的动物”,但巴特的研究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有助于研究和理解一个群体(或者族群或者社区)内部的生活现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特的族群理论述评
作者:徐大慰, XU Da-wei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062
刊名:
贵州民族研究
英文刊名:GUIZHOU ETHNIC STUDIES
年,卷(期):2007,27(6)
1.Raoul Naroll On Ethnic Unit Classification 1964(04)
2.埃里克森;王亚文族群性与民族主义 2002
3.Smith,M.G The Plural Society of The British West Indies 1965
4.Furnivall,J.S Netherland India:A Study of Plural Economy 1944
5.Barth,Fredrik Beyond"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1994
6.Jenkins,Richard Social Anthropological Models of Inter-ethnic Relation 1997
7.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 2000
1.罗柳宁族群研究综述[期刊论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4)
2.曹卉近年来族群问题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2)
3.廖杨族群与社会文化互动论[期刊论文]-贵州民族研究2004,24(1)
4.陈心林.CHEN Xin-lin族群理论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反思[期刊论文]-青海民族研究2010,21(2)
5.叶江.YE Jiang当代西方"族群"理论探析[期刊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5)
6.罗吉华.LUO Ji-hua族群认同是如何建构的——读张慧真的《教育与族群认同》[期刊论文]-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09(6)
7.张剑峰.ZHANG Jian-feng族群认同探析[期刊论文]-学术探索2007(1)
8.张敬忠.Zhang Jingzhong试论地方志与族群认同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国地方志2007(6)
9.陈志明族群的名称与族群研究[期刊论文]-西北民族研究2002(1)
10.李艳华.LI Yan-hua论当代撒尼人的族群认同变迁——对云南省石林县一个彝汉杂居村落的个案分析[期刊论文]-云南社会科学2006(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gzmzyj200706008.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