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水及理水
浅谈中国园林的理水艺术

中国园林的理水艺术中文摘要:水对中国园林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是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
水的一些自然属性在园林中能呈现一种独特之美。
自然之水形态万千,园林对于自然水体的模仿与穿引也存在这各种各样的不同形态,水是园林流动的血液,因为有水,园林便有了生命。
正因为如此,园林的理水艺术比起叠山置石艺术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英文摘要:Water is indispensable to the Chinese garden part of a garden 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Some of the natural attribute in water garden can present a kind of unique beauty. Natural water form diversity, landscape for natural water imitation and wear lead also has this all kinds of different forms, and the water is the flow of blood garden, because there is water, garden will have a life. Because of this, the water than Daniel garden art of placing stone mountain art is more so.主题词:中国园林理水艺术自然水体穿池引水正文: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
”智者何以乐水呢?就因为水的清澈象征人的明智,水的流动表现智者的探索。
洁净明亮之水,能让人“顿开尘外想,拟入画中行”;流动奔涌之水,能使整个园林充满生气;虚汗映照之水,能够反映万物,使得“天光云影共徘徊”;涟漪之水,泛起阵阵波纹,则勾起人的无限情思。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浅析1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浅析摘要:文章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水的构景特性及水景类型并对水景与园林中其他要素的关系及布局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水景构成形式;构景特性;水景类型;水景布局及原则中国园林素有“无水不成园”的传统,即使无水,也要造出水景来,所谓“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中国古典园林的奇特之处就在于携山之雄伟、水之灵秀,将自然野趣于艺术加工相结合。
理水,是中国园林中的一个主题,有时又称做水体。
水在中国艺术,文学,风水中代表相当多的涵义,因此,如何让水在园中常保流动,随四季有不同的景观,乃至于假山小瀑的意境和音乐效果,都是理水方式所重视的。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意境与手法,源于自然界的湖、潭、湾、瀑等,但绝对不是对大自然水体进行生硬模仿或简单浓缩,而是对自然水体作抒情写意的再创造,大多取自意境的联想。
水面;在以水为主题的园林中,则水多采用湖泊型,辅以溪涧、水谷、瀑布等,较大的园林往往是多种水体同时存在。
一般来说,以山为主题的园林,水作为从体,多做溪流、等带状萦回或小型集中的往往是多种水体同时存在。
1古典园林的理水艺术手法,分门别类也比较复杂,有按水流形态划分为动态水体和静态水体划分,有按以地形地质条件分为自然式水体和规则式水体。
按园林中水景的构成形式分为五个方面。
(一)造湖湖为大面积的水面,水量充沛,空间辽阔,常见于自然际若有山脉起伏,则形成湖光山色的典型风景。
湖,属于静态水体,除构成景观外,还可划船、游泳、种荷、养鱼等。
湖是中心景区,一般要沿湖岸布置道路、建筑、山石、花木,形成种种景色。
湖面浩瀚者,常用堤、岛、桥等加以分隔,或做成标高不等的水区,成为大小形状对比、主次有别、深远有层次的空间水域。
湖面视野开阔者,宜在其周围添景、借景,以丰富水天之间的风景轮廓线,做远景陪衬。
湖岸线长,宜作曲折自然变化,并因地制宜,用树木、建筑适当点缀,使湖岸景致优美多变化。
(二)造池池是水面较小的静态水体,常见于规模不大的园林或大型园林中的局部景区,南方园林中较多。
古代园林理水的三种方法

古代园林理水的三种方法在古代园林中,水可是个大角色啊!没有水,花草树木可就跟个干枯的小老太太似的,连喘气都困难。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古代园林理水的三种方法,轻松幽默,咱们慢慢说!1. 引水入园1.1 自然水源的利用首先得说说引水入园。
古人可是聪明得很,谁说水不可以为我所用呢?他们常常会选择自然水源,比如小溪、河流,甚至是山泉,来给园子引水。
想象一下,潺潺流水在花丛间流淌,那画面,真是美得让人心醉!古人还会在水源旁边修建一些水渠,把水引到需要的地方,就像是在给植物上“水肥套餐”一样,让它们茁壮成长。
这一招,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让园子里的花草永葆青春,真是一举两得。
1.2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除了自然水源,古人还懂得搞一些大规模的水利工程。
听说过都江堰吗?那可真是个传奇的地方!古代的聪明人通过挖掘、修建渠道,把水引到田间地头,连灌溉都成了艺术。
这种方法既保证了园林的水源,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人们就像是在玩拼图,拼出了一个既好看又好用的水利系统。
说白了,就是“水到渠成”,让园子和农田一起焕发生机。
2. 蓄水池的建设2.1 水池的美观与实用接下来,咱们聊聊蓄水池的建设。
水池在古代园林中不仅是储水的地方,还是个风景线。
试想一下,池塘边上有荷花映衬,鱼儿游来游去,真是个清凉的去处!古人建池子,通常会把它设计得既美观又实用。
小伙伴们在池边喝茶,闲聊,真是惬意得不得了。
2.2 蓄水与调节更重要的是,蓄水池可以帮助调节园林的水量。
夏天水蒸发快,池子里的水可以补给周围的植物;而到了雨季,雨水又能通过排水系统流进池子里,保持水量平衡。
古人真是有眼光,懂得利用自然的力量,打造出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就像咱们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调好水的分寸,园子才能更好地生长。
3. 灌溉技术的应用3.1 喷灌与滴灌的早期实践最后,咱们说说灌溉技术。
在古代,灌溉可是个门道,像现代的喷灌、滴灌,其实古人也有自己的版本。
他们用竹子、木头做成各种工具,把水直接送到植物根部。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理水要素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理水要素作者:宋玉芹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第36期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中,水是四大造园要素之一,将自然界中的水源融入到园林设计中,便是园林理水。
理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灵魂,所以对园林中水要素的探讨就非常有必要。
文章首先对古典园林中的静态和动态两种水体类型展开分析,接着对园林中的水源进行探讨,园林理水最重要的是对理水手法及水面处理的分析,所以文中对古典园林中的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水面处理重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古典园林;理水;水体形态;水源;水面处理中国古典园林大多以水池为中心,模拟自然山水,将一池春水调理得自然天成,得心应手,与山石花木、亭台楼榭融为一体,相映成趣,营造出较高的艺术天地。
园林之水就像一条主线贯穿整个园林,影响着园林的空间布局。
绘画理论家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中曾指出:“石为山之骨,泉为山之血。
无骨则柔不能立,无血则枯不得生。
”这段山水画论,同样适用于作为立体山水画的古典园林。
园林中的山与水紧密相连,互为依存,水绕山转,山因水活,园林之水可以为园林增添了灵动与生气。
本文将对园林中的水体形态、水源以及水面处理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层层分析。
一、古典园林的水体形态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体形态有静态和动态之分,着重取“自然”之意,塑造出湖、池、溪、瀑、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
(一)静态水体古典园林中的水以静态水体为主,如湖泊、池水、水塘等多种形式的水体。
水平如镜的水面,涵映出周围的湖光山色,呈现出扑朔迷离之美。
所谓“清池涵月,洗出千家烟雨”,正是古人对园林静水的赞美。
比如杭州有一私家园林,取名为“鉴止水园”,也是源自于对园中静水的描述。
比如,网师园彩霞池、拙政园、艺圃和环秀山庄等水体都是静态的水体。
在园林设计上通常采用曲桥、榭、廊、岛屿等分隔水面;以山石、树木、花草倒影水面;以芦苇、莲荷、蒲等植物点缀水面,由此构成一片安静的风景区,形成“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意境。
苏州古典园林艺术——理水 汇报-上传文档

水面植物配置水面景观低 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 ,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观赏。 水中植物配置用荷花,以体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别样红”的意境。但若岸边有 亭、台、楼、阁、榭、塔等园 林建筑时,或设计种有优美树 姿、色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 种时,则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拥 塞,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来展 示倒影。
留园中部庭园集中用水,但水池偏 于一侧,从而留出 较大地面堆山叠石,并于其上广种密植各种乔灌木 以造成山林野趣,与水池相对比衬托,极富自然情趣.
分散用水可随水面的变化而形成若干大大小小的中心,凡水面 相对开阔的地方均可因势利导地借亭台楼阁或山石花木的配 置而形成相对独立环境空间;而水面相对狭窄的地方—溪流— 则起沟通连接作用,这样,各空间环境自成一体,又互相连通,从 而具有一种水陆萦迥,岛屿间列和小桥凌波而过的水乡气氛.
古典园林中不论是北方的大型苑囿,或是小巧别致的江南 私家园林,凡条件具备,都必然要引水入园,即使受条件 所限,也无不千方百计地以人工方法引水开池,以点缀
空间环境。拙政园是江南水乡的造园,以水为主题更是拙 政园的一大特色。
拙政园水体的分布拙政园总体布局特点,东疏西密,曲水环绕, 水面面积约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 特别是中部,水的面积 几乎占全园的五分之三。整个水面既有分隔变化,又彼此贯 通,互相联系,并在东、中、西南留有水口,与外界交流。
综合作用 利用整体的小环境设计 手法将形与色、动与静、 秩序与自由、限定和引 导、分隔与倒影等园林 作用综合在一起,从而 产生令人预想不到的景 观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水的处理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的变化不大,多以静态的水出现,如湖泊、 池水、水塘等。设计中常用曲桥、沙堤、岛屿、汀步分隔水面; 以亭、台、榭、廊划分水面;以山石、树木、花草倒影水面;以 芦苇、莲荷、茭、蒲点缀水面。一般构成安静的风景区,形成"青 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鸟语 花香"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特征探析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特征探析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技术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古代的理水技术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古典园林的形态、景观效果和功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古典园林的理水特征,着眼于技术、形式以及功能。
首先,要谈古典园林的理水技术。
古典园林的设计中,综合使用渠道、水池、涡流池和水飞桥等方式,来利用水进行景观设计。
古典园林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动态性:水可以不断地流动,给人以动态的景观,可以增强人们对水的观感,从而获得安宁、宁静的心情和感受。
其次,从古典园林的理水形式上来看,古典园林的理水形式分为湖泊、池塘、渠道和其他四种主要形式。
湖泊是古典园林中最大的水体,它可以营造出一个庞大的水体环境,可以承载大量的水体,能够充分体现古典园林水体美。
池塘是古典园林中重要的装饰景观,它可以营造出一个精致的水体景观,给人一种明快的清新感受;渠道则更多的用来起到调节的作用,将水体的流动控制在古典园林的规划范围之内,并使得水体形成一种有序的分布,从而起到控制园林水体的功能。
最后,从古典园林的理水的功能上来看,古典园林的理水功能主要是营造水景以及利用水势来控制园林的风水。
营造水景就是利用水体结合园林空间,营造出一种有序、美丽的水景观,而利用水势来控制园林风水,则是利用水体的势能,有调整园林间水势的通行,从而增强园林景观的内在美感,以及起到一定的压制控制园林气氛的动态作用。
总之,古典园林的理水特征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古代的理水技术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古典园林的形态、景观效果以及功能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古典园林的理水特征有技术、形式和功能三方面。
技术是指古典园林设计中综合运用渠道、水池、涡流池等方式;形式是指古典园林中湖泊、池塘、渠道等几种主要形式;功能是指营造水景以及利用水势来控制园林风水等功能,这几种特征都是古典园林的理水特征的表现。
因此,理水技术的研究对于把握古典园林的理水特征,以及深入了解古典园林的设计与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

2018·05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在园林中的地位非常显著,水景的营造一直以来备受造园家们关注。
在我国对于古典园林水体的研究和运用可以追溯到周朝。
周文王所建的灵囿中有一片灵池,鸟禽和虫鱼放养其中。
《诗经》中描绘到:“王在灵沼,于轫鱼跃。
”表现出君王与自然万物和谐一体。
中国古典的建造讲究“师法自然”,达到来源于自然又要高于自然的境界,园林自然也就成了自然山水的缩影。
明朝文震亨的《长物志》水石篇:“石令人古,水令人远。
园林水石,最不可无。
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又须修竹、老木、怪藤、丑树,交覆角立,苍崖碧涧,奔泉汛流,如入深岩绝壑之中,乃为名区胜地。
”[1]生动表达了造园家对于自然山水的向往。
理水不仅是中国园林造园技巧的组成部分,而且更是我们本民族情感文化的一种象征。
一、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审美思想中国古典园林多是以水池为中心进行布局,仿造自然山水建造园林。
园林的建造是园主人的精神寄托之处,常有七分主人,三分匠人之说。
造园家善于用诗意的居住眼光来看待园林山水的营造,犹如中国画中的散点透视,每一个景色都可以构成一幅唯美的画面,整体来看犹如中国画的长轴,徐徐展开一幅具有诗意给人无限遐想的动人画面,观者似在画中游。
园主人通过寄情于山水之间来表达个人的情感。
水有灵气,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古人通过观察和感悟,给予水以拟人化,赋予它德、仁、义、智等各种美好的品德。
《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
人与自然万物应该和谐共处。
作为自然的产物,人和自然是融为一体的。
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爱戴在于古人的胸中,与大自然相谐相处,以及与大自然作比较,实现天人合一,是一种超脱的心境,更是一种良好品德的映射。
《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善良的人犹如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理水造园艺术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理⽔造园艺术中国古典园林博⼤精深,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独树⼀帜。
以“万物与吾⼀体”的意境营造,采取“乘物以游⼼”的⽅式,集建筑、⼭⽔、诗画、雕刻等诸多变现形式为⼀体,让⼈们从⼤⾃然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由。
只⼭⽔寥寥⼏物,⽆不使⼈感到“咫尺之内,便觉万⾥之遥”。
中国传统园林理⽔艺术是对⾃然⼭⽔特征的概括、提炼和再现。
各类⽔的形态的表现,不在于绝对体量接近⾃然,⽽在于风景特征的艺术真实;各类⽔的形态特征的刻画,主要在于⽔体源流,⽔情的动、静,⽔⾯的聚、分,符合⾃然规律,在于岸线、岛屿、矶滩等细节的处理和背景环境的衬托。
运⽤这些⼿法来构成风景⾯貌,做到“⼩中见⼤”、“以少胜多”。
这种理⽔的原则,对现代城市公园,仍然具有其借鉴的艺术价值和节约⽤地的经济意义。
作为中国造园的传统⼿法之⼀,理⽔之法有四:1“疏源之去由,察⽔之来历”;2 ⽔有三远,动静交呈;3 以⽔为⼼,随曲合⽅;4“深柳疏芦之意境,堤岛洲滩之真如” 。
“疏源之去由,察⽔之来历”⼭不让⼟,⽔不择流。
⽔⽆源必旱,不流则腐,不通则为死⽔。
源源不断之⽔才具有⽣机。
⽔有三远,动静交呈⽔之三远为阔远、深远和迷远。
阔远关乎聚散。
所谓“聚则辽阔,散则潆洄。
”深远关乎景深的厚度与层次,迷远则指⽔景布置若⼊迷津,由于⼭林交叠屏障⽽很难料定前⾯⽔的状况,其意境往往在“⼭穷⽔复疑⽆路,柳暗花明⼜⼀村”。
“动静交呈”指尽可能兼有流动的⽔景和静⽌的⽔景。
以⽔为⼼,随曲合⽅以⽔为⼼,说明⼀般⼭⽔的结构是以⼭环绕⽔,⽔在园中的布局位置多为⼼部。
“随曲合⽅”是指随⾃然地形、地貌的地宜和结合⼈⼯建筑布置来探索⽔体的平⾯和空间造型。
与建筑相衔接的⽔池或湖⾯往往先“合⽅”,以后再随地形加以曲折变化。
⽔⽆定形,落地成形。
但⼈有能动性,可以在“⼈与天调”理念的指导下,随遇⽽安地理⽔之形。
深柳疏芦之意境,堤岛洲滩之真如⽔景空间划分与组合的⼿段主要是:筑堤、布岛、留洲和露滩。
园林理水概念

园林理水概念园林理水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水体设计、水源确定、水流方向、水流大小、水深确定、水体形状、水质维护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概念。
1.水体设计水体设计是园林理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对水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深度等的设计。
水体设计应该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同时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如地形、气候、水源等。
水体设计还要考虑其功能,如观赏、游乐、灌溉等。
2.水源确定水源确定是园林理水的关键环节,它关系到水体的水质、水量、水压等问题。
一般来说,水源应该稳定可靠,水质良好,水量充足,水压稳定。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水源的可靠性,如建立水库、水泵等。
3.水流方向水流方向是园林理水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够影响园林的美观度和实用性。
水流方向应该与园林的整体规划相协调,同时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如地形、气候等。
在设计中,可以通过改变地势、修建水渠等方式来改变水流方向。
4.水流大小水流大小是园林理水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它能够影响观赏效果和游乐效果。
水流大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如根据地形、气候、水源等来确定。
在设计中,可以通过修建水坝、调节水位等方式来改变水流大小。
5.水深确定水深确定是园林理水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能够影响观赏效果和游乐效果。
水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如根据地形、气候、水源等来确定。
在设计中,可以通过修建水坝、调节水位等方式来改变水深。
6.水体形状水体形状是园林理水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它能够影响观赏效果和游乐效果。
水体形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如根据地形、气候、水源等来确定。
在设计中,可以通过修建水渠、改变地势等方式来改变水体形状。
同时也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7.水质维护水质维护是园林理水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它能够保证水体的健康和安全性。
水质维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如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定期检测水质等。
同时也要注意水体的日常维护工作,如定期清理垃圾、防止污染等。
苏州园林艺术之理水

THANKS
感谢观看
苏州园林理水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元素,如假山、池塘、水流等,这 些元素的应用使园林充满了生机和灵气。
创新现代手法
在传承苏州园林理水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和新型材料进行创新 ,如将现代艺术和科技手段融入园林理水中,使园林更加富有现代感和实用性。
06
总结
苏州园林理水的成就与影响
积淀历史韵味
02
理水技法
静水与动水
静水
静水是园林中常见的理水技法,通过建造池塘、水池等,营造出静谧、宁静的氛 围。静水在园林中常被用来映衬周围的景色,形成镜面效果,使景物更为自然、 和谐。
动水
与静水相反,动水通过建造溪流、瀑布等,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氛围。动水在园 林中常被用来增加景物的变化性和趣味性,使游览者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 情趣。
增强游园体验
通过理水,可以增强游园的体验和 感受,使游客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苏 州园林的魅力和神韵。
理水的历史沿革及发展
历史沿革
苏州园林的历史悠久,其中理水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最初的简单水池到后 来的溪流、湖泊、瀑布等复杂的水景,理水技术和艺术也不断发展和完善。
发展现状
现代苏州园林中的理水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和节能等方面,同时也不断推陈 出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游客呈现更加美丽的水景。
水声
水声是理水技法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通过水流声的大小和音调,营造出 不同的氛围和效果。水声可以使游览者更加感受到水的存在和流动,增强游 览的体验感。
03
理水元素
建筑与理水
1
建筑是凝固的诗,水是流动的诗。诗情画意, 相得益彰。
2
水景与建筑小品结合,形成优美的画面,使游 人赏心悦目。
园林理水工程方案

园林理水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园林理水工程是一项为城市园林提供水资源、改善园林环境、提升园林景观和功能的工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园林理水工程,作为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园林环境、增强城市园林的功能、提升城市园林的品质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针对某城市园林水文环境进行理水工程改造,旨在通过对现有水域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升园林水系的功能和形象,为城市园林提供更好的水资源保障和水文环境。
二、工程范围本项目涉及某城市园林的水系工程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水体调整和优化:对园林内已有的湖泊、河流等水域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水质和水量得到改善,提升水体的观赏性和生态功能。
2. 绿化及景观工程:在水域周边进行绿化,增加植被覆盖面积,并修建景观设施,提升水体周边的景观品质。
3. 水质保障工程:对水体进行水质保障工程,包括净化水体,减少污染物排放,保障水体的水质。
4. 生态修复工程:对植被和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提升水体周边的生态功能,增强园林的生态效益。
5. 公共设施建设:在园林内增设公共设施,如休闲娱乐设施、生态步道等,提升园林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三、工程实施方案1. 水体调整和优化(1)对水体进行调整和优化,包括淤泥清淤、水质净化、水面扩大等工程,以改善水体的水质和水量。
(2)设置水生植物带和人工湿地,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
(3)增设护岸和景观岛,丰富水体的形态和景观。
2. 绿化及景观工程(1)在水域周边进行绿化,增加湿地植被,提升园林水系的生态价值。
(2)修建观景平台、栈道、桥梁等景观设施,增加游客的观赏体验。
(3)修建水榭、亭台等传统建筑,丰富园林的文化内涵。
3. 水质保障工程(1)建设水生态保护区,加强水体监测和保护工作,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对水域进行定期清理和消毒,减少水域中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
4. 生态修复工程(1)对水体周边的植被进行修复和改善,恢复原有的湿地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
造园四大要素之理水

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水被认为是高尚品格的象征。 《韩诗外传》中云:“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似有智者;重而下,似有 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漳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 有德者。……此智者所以乐水也。”文中认为水有智慧,通晓礼义,有勇敢的 气概,了解自己的命运所在,具备高尚的品德。水的这些品格,正迎合了文人 士大夫追求雅量高致的心理特征。 水的品格及特征,使文人雅士亲近于水,从而有了“卧石听泉”、“曲水 流觞”、“寄情山水”这样的娱乐活动。更在“高山流水”、“春江花 夜”.“雨打芭蕉”等著名古乐中,极尽音乐之能事,阐述自然山水之美。 《画鉴》中也有“意中有水,方许作山”之说,强调了水在山水画中的重要位 置。不仅如此,古人对水的哲理性还有很深的认识,如“滴水穿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文字,都 阐明了古人对水性格的理性认知。 中国诗歌崇尚自然美,形成以 “自然”为宗的诗歌美学,其中不乏 描述自然水景的名篇佳句。许多园林 以再现诗意中的自然水景为主题,诗 情画意的理水手法,赋予了水更深的 文化内涵。
1.泉瀑 1.泉瀑 泉源的处理,一般都作成石窦之类的景象,望之深邃黝暗,似有 泉涌。 2.渊潭 2.渊潭 小而深的水体。岸边宜作叠石,光线宜幽暗,水位宜低下,石缝 间配置斜出、下垂或攀缘的植物,上用大树封顶,造成深邃气氛。 3.溪涧 3.溪涧 泉瀑之水从山间流出的一种动态水景。溪涧宜多弯曲以增长流 程,显示出源远流长,绵延不尽。 4.河流 4.河流 河流水面如带,水流平缓,园林中常用狭长形的水池来表现,使 景色富有变化。从纵向看,能增加风景的幽深和层次感。 5.池塘 池塘、 5.池塘、湖泊 指成片汇聚的水面。湖泊为大型开阔的静水面,园林中的 湖,因其相对空间较大,常作为全园的构图中心。岸线模仿自然 曲折,作成水湾、半岛,湖中设岛屿,用桥梁、汀步连接,也是 划分空间的一种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案例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案例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理水设计而闻名于世。
下面列举了十个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案例,展示了不同风格和特点的园林设计。
1. 苏州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其理水设计以水为主要元素,通过水池、水榭、水亭等水景,营造出宁静、雅致的园林氛围。
2. 扬州瘦西湖:瘦西湖是扬州著名的园林景观,其理水设计以湖泊为主,融入了自然山水和人工建筑,形成了独特的湖滨风光。
3. 西湖断桥:西湖是中国最著名的园林之一,其中的断桥是其标志性景点之一。
断桥的理水设计以桥梁为主,桥与湖水相连,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线。
4. 北京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其理水设计以大型人工湖泊为主,融入了丰富的山石、亭台和花木,打造出宏大而优美的园林景观。
5. 苏州狮子林: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一座,其理水设计以园内的石阶、水池和假山为主,通过错落有致的布局,营造出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
6. 杭州灵隐寺:灵隐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其理水设计以山水为主,借助山峦、溪流和池塘的组合,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的氛围。
7. 苏州留园:留园是苏州园林中的一座,其理水设计以水池、假山和亭台为主,通过精心布局,营造出一种精美而又舒适的园林景观。
8. 成都武侯祠:武侯祠是成都的一处历史名胜,其理水设计以池塘、假山和廊桥为主,通过错落有致的布局,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宁静的氛围。
9. 苏州山塘街:山塘街是苏州古城的著名景点,其理水设计以运河为主,融入了传统的街巷建筑和石桥,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水上风景线。
10.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颐和园的十七孔桥是园内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其理水设计以桥梁为主,桥与湖水相连,形成了一道优美的景观线。
以上是十个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案例,每个案例都展示了园林设计中独特的理水风格和特点,为人们提供了欣赏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这些园林通过水景、桥梁、假山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创造出了独特的园林景观,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瑰宝之一。
园林中理水的方法

园林中理水的方法一、园林理水方法园林理水是指通过人工造景和自然景观的利用,来创造水景的过程。
理水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聚散成景:通过将水域聚集或分散,以形成各种不同的水景,如人工湖、水池、溪流等。
2.曲直变化:通过将水域弯弯曲曲或笔直延伸,以形成曲径通幽或一望无垠的水景。
3.借助自然:借助自然山峦、树林等景观,形成山水相映的水景。
4.人工造景:通过人工造景,如建造喷泉、水幕等,来创造独特的水景。
二、池水处理池水处理是园林理水的重要环节。
在园林中,通常会设置水池、喷泉等水体,这些水体需要定期处理,以保证水质和水域的清洁。
处理方法包括:1.定期换水:定期更换水体中的水,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2.水质检测:定期检测水体中的PH值、氨氮等指标,以保证水质符合标准。
3.水体清洁:定期清洁水体表面,去除杂质和污染物。
三、溪流设计溪流是园林中常见的景观之一。
在设计溪流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自然形态:溪流应该尽可能保持自然形态,以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水质保证:溪流的水质应该符合标准,以保证游客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流量控制:溪流的流量应该得到控制,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瀑布塑造瀑布是园林中另一种常见的景观。
在塑造瀑布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地形地貌:瀑布的地形地貌应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达到自然和谐的效果。
2.水质保持:瀑布的水质应该得到保证,以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噪音控制:瀑布的噪音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对周围环境和游客造成干扰。
五、雨水收集雨水收集是园林理水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收集雨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同时还可以为园林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
雨水收集的方法包括:1.屋顶收集:通过在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以供后续使用。
2.地表收集:通过在地表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以供后续使用。
3.渗透收集:通过利用植物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将雨水收集起来,以供后续使用。
园林给排水设计经验(公园、景观)

喷灌有高压和低压的区别,也可以分为移动式、固定式和固定式三类:1。
移动式喷灌系统:移动式喷灌其动力、水泵、管道和喷头等是可以移动的,由于管道等设备不必埋入地下,所以投资省,机动性强,但是管理劳动强度大。
适用于水网地区的园林绿地、苗圃和花圃的灌溉;3. 半固定式喷灌系统:这种系统的泵站和干管是固定的,支管和喷头可以移动,优缺点介于移动式和固定式喷灌系统之间。
适用于大型花圃或者苗圃。
此外,喷灌系统还包括为喷灌。
微喷灌微喷灌是利用折射、旋转、或辐射式微型喷头将水均匀地喷洒到作物枝叶等区域的灌水形式,隶属于微灌范畴。
微喷灌的工作压力低,流量小,既可以定时定量的增加土壤水分,又能提高空气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果园、药材种植场所,以及扦插育苗、饲养场所等区域的加湿降温.滴灌滴灌是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植物根系附近土壤中的灌溉形式,滴水流量小,水滴缓慢入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蒸发损失,如果再加上地膜覆盖,可以进一步减少蒸发,滴灌条件下除紧靠滴头下面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外,其它部位的土壤水分均处于非饱和状态,土壤水分主要借助毛管张力作用入渗和扩散。
但如果滴灌时间太长,根系下面可能发生浸透现象,因此目前滴灌都是由高技术的计算机操纵完成,也有由人工操作的。
滴灌水压低,节水,可以用于对生长不同植物的地区,对每棵植物分别灌溉,但对坡地需要有压力补偿,用计算机可以依靠调节不同地段的阀门来控制,关键是控制调节压力和从水中去除颗粒物,以防堵塞滴灌孔。
水的输送一般用塑料管,应该是黑色的,或覆盖在地膜下面,防止生长藻类,也防止管道由于紫外线的照射而老化。
滴灌也可以用埋在地下的多孔陶瓷管完成,但费用较高,只有时用于草皮和高尔夫球场。
渗灌渗灌技术已经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应用许多年了,是人工将地下水位抬高,直接从底下为植物根系供水的方法。
渗灌常用于商业温室产品,如对盆花进行灌溉,还可以施肥,用含有肥料的水溶液从底部浸泡花盆10 到20分钟,然后水可以回收,这种运作需要高技术自动操作,设备费用贵,但节省人力、水和化肥,同时维护和操作费用也很低,原理和地下滴灌一样。
理水艺术在醉白池中的应用

理水艺术在醉白池中的应用水作为一种晶莹剔透、洁净清心,既柔媚,又强韧的自然物质,以其特有的形态及所蕴含的哲理思维,不仅早已进入了我国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如诗文、绘画、音乐、戏曲等方面,而且也已成为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
早在三千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名园依绿水”就是这个道理。
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加波光粼粼、光影摇曳的形声之美。
因此,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
1.园林理水的概念“园林理水”是园林中的一个专业用词。
对于其概念,我翻阅了许多相关书籍,并没有找到一个完整、明确的解释。
基于本人对她的一些了解,大致可以概括为“利用水体的基本特性,按照需要对其进行艺术的处理,创造出各种美妙的水景的一种造景手法”。
因此,“园林理水”讲得通俗点也就是园林水体造景艺术。
2.醉白池中水体的表现形式图1园林水体的类型可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两大类。
在自然式水景中可分为动态水体和静态水体。
在园林中,动水一般有溪、泉、瀑等形式,既呈现出水的动态之美,又以水声加强了园林的生气。
有的利用水源与水面的高差,形成瀑布;还有的利用容器蓄水,放于高处,形成人工瀑布与叠水,通过强化水的“喷、涌、注、流、滴”等动态特征,塑造出生动的园林环境。
园林中的静水指的是湖、池、潭等形式的水体。
规则式水景主要是几何形状水池的人工喷泉。
经过观察,水体在醉白池中应用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湖、池、泉、溪、潭、瀑。
如图1就是醉白池的平面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水体的分布情况。
2.1静态水体湖指大型开阔的静水面。
在醉白池的外园有一湖面,此水面有聚有分,聚分得体。
岸线较长,模仿自然曲折,用黄石散置及鹅卵石嵌混凝土驳岸。
沿岸标高接近水面标高,走在岸边仿佛走在水面上,使人有凌波之感。
颐和园理水手法

颐和园理水手法
颐和园理水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借景:颐和园利用周围的山水景观,将自然景色与人工建筑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
例如,万寿山上的佛香阁、智慧海等建筑,都是借助周围的山水景观而建,使得整个园林空间更加和谐统一。
2. 分景:颐和园内的水域被划分为多个景区,如昆明湖、长廊、石舫等,每个景区都有其独特的景观特点和功能。
这种分景手法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欣赏到不同的景色,增加了游览的乐趣。
3. 引水:颐和园内的水源主要来自昆明湖,通过一系列的渠道和建筑物将水引入园内的各个景区。
这种引水手法使得园内的水体得以循环流动,保证了水质的清洁,同时也为园林增色添彩。
4. 蓄水:颐和园内的湖泊、水池等水体起到了蓄水的作用。
这些水体不仅可以调节园林的气候,还可以作为消防用水、生活用水等。
此外,这些水体还为园林提供了丰富的观赏资源,使得园林景观更加优美。
5. 排水:颐和园内的排水系统非常完善,通过一系列的渠道和建筑物将雨水、污水排放出去。
这种排水手法既保证了园林的整洁美观,又避免了水患的发生。
6. 喷泉:颐和园内的喷泉是理水手法的又一体现。
喷泉既可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又可以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此外,喷泉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了颐和园的一大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水及理水
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
中国园林理水艺术的萌芽时从秦汉时期的一池三山、铜龙吐水开始,至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
从古至今,水是自然界最壮丽的,最活跃的因素。
在任何一类的园林中,水都是最富有生气的元素,无水不成园;无水不活。
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的会面平静如镜火烟波浩渺的寂静取胜。
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变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
池中有自然的石块,以表现经人工化的自然。
明文震亨的《长物志》中曾说到“水令人远,是令人古”,这就充分的说明了水在园林上起到一个主导的作用。
理水,是园林造景四大要素之一,理水就是对园林水景进行设置,其内容包括水体形式的选择,水面空间的分隔于组合,水岸与桥等局部细部的设计,与山石,建筑等景物关系的处理。
理水的核心理念虽然是仿造天然的江河、湖、溪、涧、泉、瀑,却是在对自然山水景观概括、提炼之后的给予体现。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
掩。
以建筑和绿化,奖曲折的池岸加以掩饰。
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建筑前的平台,为突出的建筑的地位以外,不论亭、廊、阁、榭,都是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
线格局;或临水布设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觉印象。
隔。
或设水点以步石,火筑堤横断于水面,会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的“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
这样也可以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破。
当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以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齿,并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然是一洼池水,也会给人以亲近山野的感觉。
在理水上,古代园林理水由引大自然的水入园到挖池堆山,创造铜龙吐水,自雨亭,人工瀑布以及形声结合的动态水景,并赋予水景以文化性、象征性、哲理性,直到清代大水法的引进等,都说明中国古代园林的理水做到静中有动,对理水的认识和欣赏,是极为深刻而有智慧的。
水体与地形地质和水源有关,分成自然式水体和规则式水体;按水流状态克分为静态水体和动态水体。
自然式水体有天然水体,也有人工开凿的放天然湖泊池沼、溪涧泉瀑等,具有自然形态,其轮廓形状随地形而变化,如珍珠泉就是典型的例子。
以人工开凿成方、圆、六角、条状等几何形状的水体,具有周边整齐,形体均匀的特征,多为中轴对称之形,一般布置在规则式园林之中,或与规则式的空间形成相呼应。
其中方池多设于建筑围合的庭院中。
静态水体指呈相对静止的园林水体,如湖泊、水池、谭、井等。
静态水体体现呈现出水平似镜、明朗开阔、水色清澈、剥光潋滟,或碧潭深幽的景象,给人宁静、明朗、柔和之感。
静态水面还能反映天光云影,四周的景物,如远山近树、亭榭楼阁都可倒映在水中。
动态水体指园林中的喷泉、溪流、瀑布等具有动态的园林水体。
动态水体具有不同的动态美,如溪涧奔流不息,富有生气;涌泉、喷泉水花四溅,瞬息多变;瀑布如帘,飞泻而下,气势壮观。
动态水体的形式变化多样,给人们新奇变换的感觉。
在园林中,无论是静态的水还是动态的水,水池的形状都是有趣的有形额。
“水随器而成形”,古代的园林十分注重水形、岸畔的设计,“延而为溪,聚而为池”,利用水面的开合变化,形成不同水体形态的对比和交融。
理水的方式也是营建水景的形式,有岛、堤、洲、渚、桥、驳岸等。
理水的手法涉及水的形态变化、水的动态变化、水的空间层次以及水与建筑、山石、花木的配合关系。
理水手法可概括为聚散、曲折、掩映、临近和静与动五种。
园林理水的布局可分为聚集和分散两种形式。
聚集式理水大多以池水为中心,沿周边营造建筑、置石叠山和配置花木。
分散理水是采用分隔的方法,将大的水域分成大小、长短、深浅和形态各异的局部水域。
掩映,是遮蔽和显露的合理使用。
在掩的同时注意映,即水域的适当开敞,以便形成水与山石、花木、建筑相互照应。
中国园林将
就天然而成,曲折也成为重要的审美标准。
理水的曲折之美,源自岸形的变化,或陡崖突兀,或浅矶露水,或水洞幽深,总之是要使水体的走向盘旋蜿蜒、纵横交错。
临近,就是要接近水面,园林中亭、台、榭、舫和桥要适度的临近水面。
水景的静与动的相结合也是理水的手法之一。
铜龙吐水被认为是世界园林史上的第一个喷泉式水景;唐代的曲江更是开中国公共园林之先河;明末计成的枣园名著《园冶》则总结了枣园的理水原则;“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就源头”。
历代诸子百家文人墨客对水的论述与观感,赋予了它更深的文化内容,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水文化。
园林之水,源远流长;园林之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观;园林之水,给了每一个城市以灵魂;园林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