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 氮素

合集下载

植物营养学 氮素肥料

植物营养学 氮素肥料

原为H2S,造成水稻根系的毒害。由于硫铵性质稳
定,习惯上施用时多撒施土面,但为了减少氨的 挥发损失也应提倡深施。此外,硫铵中含24%的 硫,同时也是一种硫肥,供给作物硫的需求。
生理酸性(碱性)肥料
化学肥料进入土壤后,如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阳 离子比阴离子快时,土壤溶液中就有阳离子过 剩,生成相应酸性物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土 壤酸化。这类肥料称为生理酸性肥料。反之,
氮溶液(氮肥混合溶液,含氮20~50%)是一种
由氨与其他固体氮肥混合而成的液体氮肥,其基 本组成为氨、硝铵和尿素,也可加入少量硫铵或 亚硫酸氢铵 。 氮溶液是一种性质和养分含量介于液氨和氨水之 间的高效液体肥料,可以与农药和除草剂一起施 用。
(二)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主要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 等。其共同特点是:
硝酸态氮肥
N2 NOx
硝酸态氮NO3
1
吸收
4 反硝化微生物 反硝化作用
NO3 2
淋失
NO2
地下水
土壤中硝态氮肥变化示意图
1.
硝酸铵
硝酸铵(NH4NO3 ,含N33-35%)简称硝铵,它是 一种白色晶体,含氮量高。其中铵态氮和硝态 氮各占一半,兼有两种形态氮肥的特性。由于 它具有极易溶于水,吸湿性极强以及易燃、易 爆等硝态氮肥的特性,因此常把硝铵归入硝态 氮肥。
表2 碳铵施肥结合灌水对氨挥发的影响
施肥后天数
1 3 5 10 表面撒施 不灌水 灌水 17.4 4.6 20.0 7.0 22.7 7.8 25.9 8.4 覆土
不灌水 0.0 0.1 0.3 1.4
灌水 0.0 0.0 0.0 0.2

碳铵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可作基肥
和追肥,不应作种肥,以免影响出苗。

《植物营养学氮素》课件

《植物营养学氮素》课件

氮素管理的环境和经济影响
探索氮素管理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包括土壤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和农业可 持续性等方面。
《植物营养学氮素》PPT 课件
欢迎来到《植物营养学氮素》PPT课件!本课件将深入探讨氮素在植物生长中 的重要性、来源和需求,以及氮肥的使用和管理技术。让我们一起开始这个 精彩的旅程吧!
氮素的重要性
了解氮素在植物生长中的关键作用,包括促进叶片生长、增加植物产量和改善植物健康。
氮素的来源和循环
探索氮素的不同来源,包括土壤中的氮储存和大气中的氮气转化过程。了解 氮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
植物对氮素的需求
研究植物对氮素的生理需求,包括生长阶段和特定作物的需求差异。
氮素作为限制要素的影响
探讨当土壤中氮素供应不足时,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受限情况。了解氮素限制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氮素的应用技术
介绍氮素的应用技术,包括基于土测试的施肥方法和优化氮素利用效率的技巧。
氮肥的使用与管理
讨论如何正确使用氮肥,包括施肥时机和施肥量的控制,以减少环境负荷和提高作物产量。

植物营养三要素

植物营养三要素

植物营养三要素植物营养三要素是指植物生长必需的三种元素,也被称为氮磷钾元素(N-P-K元素),它们分别是氮、磷、钾。

这三种元素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生产和园艺种植中广泛应用。

氮素(N)氮是构成植物蛋白质和核酸的必要元素,也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氮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大,常常是作物产量低下和品质降低的关键因素之一。

氮素在植物体内主要存在于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化合物中,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缺乏氮素会导致植物缺乏蛋白质的合成所需要的原料,使植物生长迅速减慢,叶子变黄、变小、变薄,产量和品质下降。

因此,在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中,需要适量地施用含氮肥料,以保证植物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磷素(P)磷是构成植物的蛋白质和核酸所必需的成分之一,也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环节。

磷是膜脂、核酸、能量代谢和酸碱平衡调节中的重要成分。

它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收集水分,促进开花和提高种子发芽率,并增加植物的耐寒性和抗病能力。

缺乏磷素会导致植物生长迅速减缓,根系短小、生长受阻,植物的开花和结实能力降低。

叶片变老、缺少光泽、变小变厚,严重缺乏磷素时甚至会出现叶片弯曲。

钾素(K)钾是植物中重要的无机元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钾对于水分吸收、传输和保持植物正常的生长状态都具有重要作用。

钾素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提高植物的抗病、抗虫、抗伤能力,增加干物质的积累,提高植物净光合速率和产量。

缺乏钾素会使植物的叶缘烧焦,植株枯死,生长停滞,减低抗病能力和品质等。

因此,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钾素的供应也非常重要。

总之,氮磷钾元素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它们存在的状态和含量非常重要,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也需要得到妥善的控制。

因此,在做好土地的肥力管理的同时,合理配置氮磷钾元素使作物获得必需的营养素,确保作物健康的生长和高产优质。

最新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

最新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

二)、氮素的生理功能
▪ 1.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成分。 ▪ 2.氮是组成叶绿素的成分。 ▪ 3.氮是酶和多种维生素等的成分。
三)、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同化。
▪ 植物从土壤吸收的氮主要是铵离子 (NH4+)和硝酸根离子(NO3-)。低浓 度的亚硝酸根离子(NO3-)也可被植物 吸收,但浓度较高,则对植物有害。
• 有效性氮-在作物生长期间能被作物吸收的氮 素称为有效性氮。它的含量较少,其中包括铵 态氮、硝态氮,及少量的氨基酸。
• 速效性氮-在有效性氮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更 易为植物吸收,称为速效性氮。
三)、土壤中氮素的转化
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与释放
土壤无机态氮的损失和固定
1.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与释放
1)、氮的矿化作用(氨化作用)。 土壤有机态氮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释放出铵或氨的过
▪ 定义: ▪ 肥料中的离子态养分经植物吸收
利用后,其残余部分导致介质酸度 降低的过程
四)、植物氮素不足或过多的症状
▪ 1.植物缺氮的症状
植株矮小。缺氮时,由于蛋白质和细胞分裂素的 合成受阻,影响细胞的分裂和伸长,细胞小而壁 厚。所以,植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 叶子发黄。缺氮会降低叶绿素的含量,叶黄素含 量相对增加,使叶片失去绿色,变淡发黄。
+N
Celery leaves with N deficiency
缺氮
供氮
2.植物氮素过多的症状
▪ 氮肥施用过多,由于氨基酸增多,促进细胞
-N
+N
大麦 燕麦
-N +N
小麦
玉米
禾本科作物 缺氮的症状
苗期缺氮
绿色V字症
老叶缺氮
不同时期和部位的缺氮症状
Potato Plants马铃薯

03第三章 植物氮素营养与氮肥

03第三章 植物氮素营养与氮肥
在这个还原过程中,还原力来源于NADH 和NADPH 。 在大麦和玉米的根和地上部发现了 一个 NADH-specific 酶, 在根中发现了 一个N.RⅡ,一个 NAD(P)H-bispecific 酶,但是 未在绿色组织中发现该酶。后者可以利用 NADH 或 NADPH作为还原力。 NADH型 N.R.占优势。将NO3- 的5价 N 转化成 NO2- 的3价N, 需要 2电子: NO3- + 2H+ + 2e- -----------------------> NO2- +H2O (NR) 是非常重要的酶,因为它是 NO3-同化反应的第一步, 因此似乎有调节作用;另外,这是一个耗能过程。 注意:在线粒体中每氧化 1mole NADH 能够产生2.5 to 3 moles ATP. 将 N 有5价 (NO3-)完全变成 -3 价(NH4+) 需要 8 电子。硝态氮的还原大约消耗光合作用产生的 20% 的电子。 最重要的是NO3- 还原产生对细胞有毒的,或能引起突变的 物质NO2-。因此通过控制NR调节这一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氧化还原变化




NO2- 中N (+3)转化成NH4+的N( -3 )需要6个电子。这些还 原力由光合过程中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态铁氧还蛋白提供。 从 NO2- 到 NH4+ 的还原反应如下: NO2- + 6Fdred + 8H+--->NH4+ + 6Fdox +2H2O 在非绿色组织之中,尽管有一个类似于铁氧还蛋白的蛋白质,它 具有叶子铁氧还蛋白的抗原特性,直接为NO2-提供电子, NADPH 是还原力。因此,看起来从 NADPH 到 Fd-like 蛋白质, 再到 NO2- 的电子传递链将电子传给NO2- 。 NO2- + 3NADPH + 5H+------->NH4+ + 3NADP+ +2H2O

植物营养教学课件3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

植物营养教学课件3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

NO2-
反硝化细菌
N2 、N2O、NO
(3)最适条件:土壤通气不良,新鲜有机质丰富
pH5~8,温度30~35oC
稻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占氮肥损失的35%
铵态氮肥 (或尿素)
氧化氮或氮气
水层
耕 氧化亚层 作
硝化作用
铵态氮
硝态氮
层 还原亚层 (铵态氮稳定)
反硝化作用 氧化氮
硝态氮
氮气
犁底层
稻田土壤中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示意图
(二)含量
一般耕作土壤含氮量为0.02%~0.5%,大部分在0.2% 以下,我国主要农业耕层土壤全氮含量多为0.04%~0.35%。
我国土壤含氮量的地域性规律:
增加

西 长江 东 增加
主要影响因素:

气候、地形、植被、母质、利用方式、
施肥制度
全国主要区域有机质及全氮含量(g/kg)
地区
利用情况
有机质(g/kg)
增加途径
减少途径
施肥(有机肥、化肥) 氨化作用 硝化作用(喜硝作物) 生物固氮 雷电降雨
植物吸收带走 氨的挥发损失 硝化作用(喜铵作物) 反硝化作用 硝酸盐淋失 生物和吸附固定(暂时)
化学氮肥的当季利用率:20%~50%
第二节 植物的氮素营养
一、植物体内氮的含量与分布 1. 含量:占植物干重的0.3~5%
挥发损失 反硝化作用

机 氮
矿化作用 生物固定
铵态氮
硝化作用 硝酸还原作用
硝态氮
吸附固定 淋洗损失
吸附态铵或 固定态铵
水体中的 硝态氮
硝酸盐氨化 NH4+
土壤中N循环过程
N2O 硝化过程

植物营养学课件: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

植物营养学课件: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
影響因素: 植物種類:豆科植物>非豆科植物 品種:高產品種>低產品種 器官:種子>葉>根>莖稈
組織:幼嫩組織>成熟組織>衰老組織, 生長點>非生長點
生長時期:苗期>旺長期>成熟期>衰老期, 營養生長期>生殖生長期
2. 分佈:
幼嫩組織>成熟組織>衰老組織,
生長點>非生長點 原因:氮在植物體內的移動性強
如TIPs 尿素
尿素
液泡 細胞內
CO2

低親和力 系統(LAT)
高親和力 系統(HAT)
外界環境 脲酶 中的尿素
直 接 吸 收 CO2 + NH3
植物對尿素的吸收和轉運示意圖(引自Wang等,2008)
(2)氨基態氮
可直接吸收,效果因種類而異
第一類,效果 > 硫酸銨:如甘氨酸、天門冬醯胺等
第二類,尿素 < 效果 < 硫酸銨:如天門冬氨酸等
全氮(g/kg)
東北黑土
旱地
57.0
2.6
水田
50.0
2.6
內蒙古、新疆
旱地
18.0
1.1
青藏高原
旱地
28.0
1.4
黃土高原
旱地
10.0
0.7
黃淮海
旱地
9.7
0.6
水田
15.1
0.93
長江中下游
旱地
15.8
0.93
茶園
14.5
0.81
水田
22.7
1.34
江南
旱地
15.7
0.9
茶、橘園
18.3
水田
24.6

植物的氮素代谢与营养吸收

植物的氮素代谢与营养吸收

植物的氮素代谢与营养吸收植物是靠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来生长和发育的。

其中,氮素是植物最为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

植物通过氮素代谢和吸收来获取并利用土壤中的氮素,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

本文将从氮素的代谢途径、吸收机制以及调节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氮素的代谢途径植物体内的氮素存在多种形式,主要有无机氮和有机氮两类。

无机氮包括氨氮、硝酸盐氮等形式,它们通过与植物体内酶的作用,参与合成蛋白质、核酸等重要生物大分子。

有机氮则主要以氨基酸的形式存在,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构成单元,是植物体内氮素代谢的重要产物。

在氮素代谢途径中,氮素的转化包括氨基酸的合成、氨基酸的降解和氨基酸的转运等过程。

其中,氨基酸的合成通过不同途径进行,主要包括硝酸还原途径和谷氨酸合成途径。

氨基酸的降解则通过氨基酸转氨酶对氨基酸进行转氨酰化反应,产生相应的酮酸和氨。

氨基酸的转运则依赖于植物体内的氨基酸转运蛋白。

二、氮素的吸收机制植物体在土壤中通过根系吸收氮素。

氮素的吸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溶解态氮素的吸收和氨基酸的吸收。

溶解态氮素的吸收是指植物根系通过氮素转运蛋白将土壤中的氨氮和硝酸盐氮等无机氮吸收到根系内,进而运输到植物体内各组织。

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氮素转运蛋白的参与,其分为高亲和力和低亲和力氮素转运蛋白。

氨基酸的吸收是指植物根系吸收土壤中存在的氨基酸,通过转运蛋白将其转运到植物体内。

植物体内存在多种氨基酸转运蛋白,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氨基酸的吸收和转运。

通过氨基酸的吸收,植物能够直接利用土壤中的有机氮,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

三、氮素代谢的调节因素植物体内的氮素代谢受到多种调节因素的影响。

其中,植物内外源信号分子的作用是调节氮素代谢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物内源信号分子包括植物生长激素和蛋白质调控因子等,它们通过信号传递网络调节氮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氮素代谢途径的活性,进而影响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

植物外源信号分子主要包括土壤环境中的氮素状况、其他非氮素营养元素的供应和光照等环境因素。

植物营养学 氮素

植物营养学 氮素

22
六、土壤和作物体内氮的丰缺指标
2013-6-4
23
第二节:氮肥种类、性质与施用 一、铵(氨)态氮肥(NH4+—N、NH3)
1、铵(氨)态氮肥的共性
⑴容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黏土矿物晶层;
⑵在旱地,容易被氧化为硝酸盐;
⑶在碱性环境中,氨容易挥发损失;
⑷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⑸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 抑制作用。
B.核酸和核蛋白质的成分;
C.叶绿素的组分元素;
2013-6-4 2
D.许多酶的组分(酶本身就是蛋白质); E. 氮还是一些维生素的组分,而生物碱和植 物激素也都含有氮。 总之,氮对植物生命活动以及作物产 量和品质均有重要的作用。人类种植作物 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期望从中获得各种植 物蛋白,因此合理施用氮肥是获得作物优 质、高产的有效措施。
水稻幼苗对NH4+的吸收与H+释放的关系
NH4+的吸收 (μmol/L) H+的释放 (μmol/L)
2013-6-4
158 184 174 145
149 183 166 145
7
外界溶液
质 膜
细胞质
NH4+ NH3
H+
质膜上NH4+脱质子化作用示意图
2013-6-4 8
④NH4-N的同化 氨 酮酸 谷氨酸 各 种 新 的 氨 基 酸
NH4+易被土壤胶体吸附,Cl-残留在土壤中,长期单一在酸性土 壤上施用会引起土壤进一步酸化和土壤板结,其速度与强度大于硫铵, 也是生理酸性肥料;但在碱性土壤上,氨挥发量小于硫铵;由于Cl- 的存在,铵离子硝化的强度减弱。 ③施用

第6章植物氮素营养与氮肥

第6章植物氮素营养与氮肥

第六章植物氮素营养与氮肥第一节植物的氮素营养一、植物体内氮的含量与分布一般植物含氮量约占植物干重的0.3%-5.0%,其含量的多少与植物种类、器官、发育时期有关。

豆科植物含氮量比禾本科植物要高,种子和叶片含氮量比茎秆和根部要多。

如大豆籽粒含氮4.5%-5.0%,茎秆含氮1%-1.4%;小麦籽粒含氮2.0%-2.5%,而茎秆含氮0.5%左右;玉米叶片含氮2.0%,籽粒含氮1.5%,茎秆含氮0.7%;苞叶仅有0.4%;水稻籽粒含氮1.31%,茎秆含氮0.5%左右。

同一植物的不同生育时期,含氮量也不相同。

一般植物从苗期开始不断吸收氮素,全株含氮量迅速上升,氮的吸收高峰期是在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开花期,以后迅速下降,直到收获。

在各生育期中,氮的含量不断发生变化。

例如水稻分蘖期含氮量明显高于苗期,通常在分蘖盛期含氮量达到高峰,其后随生育期推移而逐渐下降。

在营养生长阶段,氮素大部分集中在茎叶等幼嫩的器官中;当转入生殖生长时期以后,茎叶中的氮素就逐步向籽粒、果实、块根、块茎等贮藏器官中转移;成熟时,大约有70%的氮素已转入种子、果实、块根或块茎等贮藏器官中。

应该指出:植物体内的氮素含量与分布,明显受施氮水平和施氮时期的影响。

随施氮量的增加,植物各器官中的含氮量均有明显提高。

通常是营养器官的含量变化大,生殖器官则变动较小;在植物生长后期施氮,生殖器官中的含氮量明显提高。

二、氮的生理功能氮素在植物营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是构成生命物质即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又是叶绿素、维生素、生物碱、植物激素等的组成部分,参与植物体内许多重要的物质代谢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影响甚大。

(一)氮是植物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植物吸收的无机态氮在体内首先同化为谷氨酸,然后转化为各种氨基酸,进而合成蛋白质。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它们大多数是α-氨基酸,即氨基结合在与羧基(-COOH)相邻的α-碳原子上,各个氨基酸有不同的侧链R,用通式表示如下:H∣R—C—COOH∣NH2根据侧链的化学结构,可将氨基酸划分为中性氨基酸(一氨基一羧酸)、酸性氨基酸(一氨基二羧酸)和碱性氨基酸(二氨基一羧酸)。

高级植物营养学

高级植物营养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上述情况来看,硝酸还原过程中需要铝、锰、铁、铜、硫等多种矿质元素。当土壤缺乏这些元素中的任何一种时,植物体内的硝酸盐就不易被还原。此外,其他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硝酸盐的还原,如低温、光照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都很大。
大多数植物的根和地上部都能进行NO3--N的还原作用,但各部位还原的比例则取决于不同的因素:
三、植物对氮的吸收、同化和运输
植物吸收利用的氮素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低浓度的亚硝酸盐也能被植物吸收,但浓度较高时则对植物有害。由于亚硝酸盐在土壤中的数量很少,故无实际营养意义。某些可溶性的有机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酰胺和尿素,也能被植物所吸收,只是吸收量有限。在旱地农田中,硝态氮是作物的主要氮源。由于土壤中的铵态氮经硝化作用可转变为硝态氮。所以作物吸收的NO3--N常多于NH4+-N。
硝酸还原酶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在幼根和根尖中含量高,其半寿期只有几个小时。在不供给硝酸盐的植物中硝酸还原酶的水平很低,一旦在培养介质中加人硝酸盐,即可诱导产生这种酶。通过加人细胞分裂素也可在几小时内诱导产生硝酸还原酶。植物体各部位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有所不同。一般幼嫩组织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高,而衰老组织中的活性低。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受铁盐的抑制。缺铝也会引起硝酸盐的积累,从而使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提高。由于锰为光合系统I中所必需,缺锰也会间接影响硝酸盐的还原。
(三)叶绿素的组分元素 众所周知,绿色植物有赖于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而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中都含有氮素。据测定,叶绿体占叶片干重的20%-30%,而叶绿体中含蛋白质45%~60%。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实践证明,叶绿素的含量往往直接影响着光合作用的速率和光合产物的形成。当植物缺氮时,体内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黄化,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光合产物减少,从而使作物产量明显降低。绿色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没有氮素参与是不可想象的。

植物营养学-07-1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

植物营养学-07-1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

钼对小麦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供钼水平 (μg/株)
0.005 0.005 5.0 5.0
叶片预处理 (供钼μg/L)
0 100
0 100
硝酸还原酶活性
(μmolNO2/g 鲜重 ) 24小时 70小时
0.2
0.3
2.8
4.2

8.0

8.2
(Randall,1969)
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分级:
蛋白态氮: 植株全氮 80%-85%。
蛋白质含氮: 16-18%
2 氮是核酸和 核蛋白的成分
RNA、DNA 核蛋白:占植株 全氮 10%左右。
3 叶绿素的组分
叶绿素a、叶绿素b
叶绿体含蛋白 质45-60%
4 氮是酶的成分——生物催化剂 5 氮是多种维生素的成分(如维生素B1、B2、 B6等)--辅酶的成分 6 氮是一些植物激素的成分(如IAA、CK) --生理活性物质
一、植物体内氮的含量与分布
(一)植物体内氮的形态
无机态氮
低分子量有机态氮 (氨基酸,酰胺等)
高分子量有机态氮 (蛋白质,核酸)
Amides (氨基化合物; 酰胺)
(胺)
(酰脲)
(辅酶)
(二)植物体内氮的含量
氮占植物干重的0.3~5%,它与植物种 类、器官、发育阶段有关。
植物种类:豆科植物>非豆科植物 器官:种子>叶>根>茎秆 组织:幼嫩组织>成熟组织>衰老组织,
水稻幼苗对NH4+的吸收与H+释放的关系
NH4+的吸收 (μmol/L)
H+的释放 (μmol/L)
158
149
184

氮素营养与氮肥

氮素营养与氮肥
NO2_
NH3
NO3_ 硝酸还原成氨是由两种独立的酶分别进行催化的。硝酸还原酶可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还原酶可使亚硝酸盐还原成氨。
01
03
02
NO3-N的同化
叶细胞中硝酸盐同化步骤的示意图
NH3
NO3_
NO-
类红 色素
铁氧还蛋白 (氧化性)
铁氧还蛋白 (还原性)
合系统 I
亚硝酸还原酶
3、植物对有机氮的吸收与同化 1). 尿素(酰胺态氮) 吸收:根、叶均能直接吸收 同化:①脲酶途径:尿素 NH3 氨基酸
脲酶
01
非脲酶途径:直接同化 尿素 氨甲酰磷酸 瓜氨酸 精氨酸 尿素的毒害:当介质中尿素浓度过高时,植 物会出现受害症状
硝酸还原酶
叶绿体
细胞质
FADH2 FAD
CytFeII CytFeIII
MoIV MoVI
2
阴雨天光合作用减弱,还原态铁氧还蛋白生成减少,NO2转化为NH3过程受阻, NO2积累,使用后夺取血液中氧气发生中毒。(嘴唇紫红色)
采集植物样品8-10点 白天光合作用,产生丙糖磷酸,细胞质中糖酵解,生成NADH,有利于NO3转化NO2,根部吸收和叶片同化基本处于平衡状态,最能反映体内营养状况。早晨叶片叶柄硝态氮含量很高,中午减低,傍晚更低,晚上上升。
肥效 喜NH4+:水稻:根内缺少硝酸还原酶,稻田反硝化。
喜硝酸铵植物:烟草
番茄、莴苣等
喜铵植物: 水稻、甘薯、马铃薯
喜硝植物: 大部分蔬菜,如黄瓜、
专性喜硝植物:甜菜
NO3--N是阴离子,为氧化态的氮源, NH4+-N是阳离子,为还原态的氮源。
NO3--N和 NH4+-N营养作用的比较

氮素营养与氮肥

氮素营养与氮肥

N over-fertilization causes “Blotchy ripening”番茄褐变型筋腐病
氮素过多对苹果的影响
Normal N Nutrition for
“Golden delicious”
Over-fertilized with N
fertilizer for “Golden delicious”金冠苹果
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 肥料为颗粒状; 易溶予水,呈中性
尿素中的缩二脲
尿素的造粒及其缩二脲的形成
2CO(NH2)2
(CONH2)-NH + NH3
➢一般不应超过1.5%,超过2%会抑制种子发芽。 ➢叶面追肥时不应超过 0.5%
➢在土壤中可以逐渐分解,一般旱地20天可以分解 60%. 水田分解更快。
③温度较高且特别敏感; ④ 水分60~70%;
⑤ pH值要求在4.8~5.2
⑥ C/N比适当的条件下,矿化作用最强烈,最彻底。
(2)铵的硝化过程
氨、胺、酰胺→硝态氮化合物,分两步进行:
ⅰ亚硝化作用
亚硝化微生物
2HN4+ + 3O2
2NO2- + 2H2O + 4H+ + 158千卡
以(Nitrosomonas为主)
ammonia sulfate
ammonia chloride
NH4HCO3
(NH4)2SO4
NH4CI
16.5%-16.8% 不稳定 易分解
21% 纯品为白 色结晶 物理形状 化 - 标准氮 肥
24%-25% 纯品为 白 色结晶
生理酸性肥料 生理酸性肥料
(三)在土壤中的转化
氨气 4
铵态氮肥

氮素营养与氮肥

氮素营养与氮肥

2.2肥料种类介绍
(一)液氨: N83%
特点:
高养分含量 , 强挥发,液体肥料
(二)氨水: NH3.nH2O N15-18% 特点: 碱性强, 易挥发,易烧苗,需稀释50倍 后才能使用。
• (三)碳酸氢铵: NH4HCO3 N16.5-16.8%
• 特点:
白色结晶、易挥发,易溶解
• 施用要点: • 1、温度条件 • 2、土壤性质 • 3、施肥方法 • 4、施肥量
良好的氮源,但在不同pH条件下,作物对 NH4+-N和NO3--N的吸收量有明显的差异。 NH4+-N肥效不好主要是由于酸性所造成的。
(二)氮素过多的危害
作物贪青晚熟,生长期延长。 细胞壁薄,植株柔软,易受机械损伤(倒伏) 和病害侵袭(大麦褐锈病、小麦赤霉病、水稻褐 斑病)。
大量施用氮肥会降低果蔬品质和耐 贮存性;
规定尿素中缩二脲< 0.5%
(七)氰氨态氮肥CaCN2
• 有两种类型: • 白色,N34-35% • 黑色,N21-23% • 在酸性土壤中会不断水解转化成尿素,但
在碱性土壤中会转化成双氰氨,具有很强 毒性. • 强碱性,只能作基肥,不能作种肥
八、长效氮肥
(一)长效氮肥与速效氮肥的特点比较
特点
优点
含义:施用后在环境因素(如微生物、水)作用下 缓慢分解,释放养分供植物吸收的肥料。
品种:脲甲醛 丁烯叉二脲 异丁叉二脲 草酰铵
控释肥料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CRF)
含义:通过包被材料控制速效氮肥的溶解度和氮素释 放速率,从而使其按照植物的需要供应氮素的 一类肥料。
① 难以满足作物早期及吸肥高峰期的需要 ② 大多数品种价格过高难以在大田推广应用,多用 于园艺及多年生观赏植物 ③ 其中的优良品种也难以满足环境特别是可持续发 展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五、 植物缺氮症状与供氮过多的危害
作物缺氮的外部特征
叶片黄化,植株生长过程迟缓..
苗期植株生长受阻而显得矮小、瘦弱,叶片薄而 小。禾本科作物表现为分蘖少,茎杆细长;双子叶则 表现为分枝少。若继续缺氮,禾本科作物表现为穗小 粒瘪早衰。 氮素是可以再利用的元素,作物缺氮的显著特征 是下部叶片首先失绿黄化,然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 展。。
作物缺氮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使产品品质也下降。
2013-6-4 13
缺氮
缺氮
2013-6-4 14
缺氮
缺氮
2013-6-4
缺氮
15
缺氮
缺氮
2013-6-4
缺氮
16
缺氮
缺氮
缺氮
2013-6-4
缺氮 17
缺氮
缺氮
2013-6-4
缺氮
18
缺氮 缺氮
缺氮
2013-6-4
贪青晚熟,生长期延长。 细胞壁薄,植株柔软,易受机械损伤(倒伏) 和病害侵袭(大麦褐锈病、小麦赤霉病、水稻褐 斑病)。
2013-6-4 27
(4)硫酸铵[(NH4)2SO4] ①理化性质 氨与H2SO4反应后的结晶体,含N20~21% ,同时含有24%的S; 易溶于水,不吸潮、不结块、不挥发、不分解,理化性质良好。 ②在土壤中的转化
NH4+易被土壤胶体吸附,SO4=残留在土壤中,长期单一在酸性土
壤上施用会引起土壤进一步酸化和土壤板结,为生理酸性肥料;在碱 性土壤表面上施用,会发生氨的挥发;在水田施用,其中的SO4=会被
一、氮肥的合理分配 1、根据作物需氮特性分配 (1)根据需氮量分配 (2)根据需氮的形态分配 (3)根据需氮时期分配 (4)根据土壤供氮能力分配 (5)根据环境条件分配
2013-6-4 37
二、提高氮肥施用技术 减少因氮肥损失引起 的环境污染 1、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
2013-6-4
38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损失的形态与途径 ①NH3挥发:主要发生在pH≥7的土壤上,植物 叶片上也有。 ②NO3ˉ—N淋洗:氧化过程,主要发生在旱地, 尤其是轻质土壤上如砂土。 ③反硝化脱氮(NOx):还原过程,主要发生
2013-6-4 30
2、硝态氮肥品种及特性
(1)硝酸钠(NaNO3) 有天然矿产和人工制造两种。天然矿产以智利硝石为代表;人工 制造的是硝酸生产的副产品。 ①理化性质 含N15~16%,含Na26% ;易溶于水,呈碱性。 ②在土壤中的转化 Na与土壤胶体上的钙离子交换,使土壤结构受到破坏,碱性增 强,属生理碱性肥料。 ③施用 适宜做追肥,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效果较好,不适宜在盐碱地和水 田施用。 对某些喜钠作物肥效较好,可增加产量并改善品质。
第二章
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
第一节 氮的营养作用
一、 含量和分布:
一般植物含氮量约占植物体干物重的0.3%-5%,而含量 的多少与植物种类、器官、发育阶段有关。 种类:大豆 >玉米>小麦>水稻 器官:子粒>叶片>茎秆>苞叶
发育: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含氮量也不相同。
2013-6-4 1
二、作物体内含氮化合物的种类 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 也是遗传物质的基础。 A.蛋 白 质 的 重 要 组 分 ( 蛋 白 质 中 平 均 含氮 16%-18%);
2013-6-4 24
2、铵(氨)态氮肥品种及特性 (1)液氨( NH3 ,又称无水氨) ①理化性质 氨气液化的产物,含N82~83%,是含氮量最高的氮 肥,密度0.617,沸点-33.33℃,系有压液体。 ②在土壤中的转化 NH3在常压下气化、扩散,施肥点附近pH急剧上升, 而后溶解于土壤溶液,形成NH4OH,随后pH 逐步恢复到 原来状态。 ③施用 适用于各种作物与土壤,只能用做基肥;必须使用专 用的施肥机械操作,要求土地面积较大且平整。
2013-6-4 29
二、硝态氮肥(NO3——N)
1、硝态氮肥的共性
(1)极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容易随水进 入环境水体; (2)容易被作物吸收,过量吸收对作物无害; (3)对钙、镁、钾等养分的吸收无抑制作用; (4)在还原条件下,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被还原为 气态NOX进入大气;
(5)吸湿性大,易燃易爆。
大量施用氮肥会降低果蔬品质和耐贮存性; 棉花蕾铃稀少易脱落; 甜菜块根产糖率下降; 纤维作物产量减少,纤维品质降低。 蔬菜硝酸盐超标
2013-6-4 20
蔬菜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的食用卫生分级
级别 累积程度 NO3-( mg/kg) 卫生性 蔬菜 种类 一级 轻 <432 生食允许 二级 中 <785 三级 重 <1440 四级 严重 <3100
B.核酸和核蛋白质的成分;
C.叶绿素的组分元素;
2013-6-4 2
D.许多酶的组分(酶本身就是蛋白质); E. 氮还是一些维生素的组分,而生物碱和植 物激素也都含有氮。 总之,氮对植物生命活动以及作物产 量和品质均有重要的作用。人类种植作物 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期望从中获得各种植 物蛋白,因此合理施用氮肥是获得作物优 质、高产的有效措施。
2013-6-4 3
三、 氮的吸收、同化和运输 植物吸收的氮素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 氮。在旱地农田中,硝态氮是作物的主要
氮源。由与土壤中的铵态氮通过硝化作用
可转变为硝态氮。所以,作物吸收的硝态
氮多于铵态氮。
2013-6-4 4
• ①NO3-N的吸收: • 逆电化学势梯度的主动吸收; • 介质pH显著影响植物对NO3-N的吸收。 pH值升高, NO3-N的吸收减少; • 进入植物体后,大部分在根系中同化 为氨基酸、蛋白质,也可直接通过木质部 运往地上部; • 硝酸根在液泡中积累对离子平衡和渗 透调节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013-6-4 35
(2)其他化合物 脲基脒(双氰胺+硫酸或磷酸)含氮 28%,微生物分解 草酰胺 含N32±%,微生物分解 (3)包膜尿素 硫衣尿素 含N34±%,微生物分解 塑料包膜尿素 石蜡包膜尿素,微生物分解 (4)添加脲酶抑制剂的尿素,微生物分解
2013-6-4 36
第三节
氮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2013-6-4 5
②NO3-N的同化
_ NO3
硝酸还原成氨是由两种独立的酶 分别进行催化的。硝酸还原酶可使硝酸 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还原酶可 使亚硝酸盐还原成氨。
2013-6-4
NO2
NH3
6
③NH4+-N的吸收 NH4+ 的吸收与H+ 的释放存在着相当严格 的等摩尔关系 (K.Mengel et al, 1978) 。
水稻幼苗对NH4+的吸收与H+释放的关系
NH4+的吸收 (μmol/L) H+的释放 (μmol/L)
2013-6-4
158 184 174 145
149 183 166 145
7
外界溶液
质 膜
细胞质
NH4+ NH3
H+
质膜上NH4+脱质子化作用示意图
2013-6-4 8
④NH4-N的同化 氨 酮酸 谷氨酸 各 种 新 的 氨 基 酸
2013-6-4 26
(3)碳酸氢铵(NH4HCO3) ①理化性质 氨与CO2反应后的结晶体,含N17% ,易挥 发,水溶性,水溶液pH8.2~8.4。 ②在土壤中的转化 NH4+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对养分保存有利; 由于该肥料不含副成分,长期施用对土壤性质无 不良影响,对土壤pH 影响也不大。 ③施用 适用于各种作物与土壤,可做基肥与追肥; 施肥时必须注意防止养分挥发。
2013-6-4 25
⑵氨水( NH3 · 2O) nH
①理化性质
氨的水溶液,含N15±% ,碱性,pH10±,系无压液
体;易挥发,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②在土壤中的转化 NH3可被土壤胶体吸附,也可溶解于土壤溶液,形成 NH4OH,随土壤溶液迁移;对pH 影响不大。
③施用
适用于各种作物与土壤,可做基肥与追肥;必须掌握 “一不离土、二不离水”的原则,以提高肥效。
还原为H2S,毒害根系。
③施用 适用于除水田以外的各种土壤与作物,可做基肥、追肥与种肥。
2013-6-4 28
(5)氯化铵(NH4Cl) ①理化性质 氨与HCl反应后的结晶体,通常由碳铵与氯化钠经复分解反应制 得,含N23~25% ;易溶于水,不挥发、不分解,易吸潮结块,理化 性质一般。 ②在土壤中的转化
NH4+易被土壤胶体吸附,Cl-残留在土壤中,长期单一在酸性土 壤上施用会引起土壤进一步酸化和土壤板结,其速度与强度大于硫铵, 也是生理酸性肥料;但在碱性土壤上,氨挥发量小于硫铵;由于Cl- 的存在,铵离子硝化的强度减弱。 ③施用
可做基肥与追肥。但由于其中含有高浓度的Cl-,许多对氯敏感的 经济作物(忌氯作物)则不宜使用,而对于水生作物、纤维类作物, 氯化铵则是很好的氮肥;此外,在盐碱地上也应慎用。
22
六、土壤和作物体内氮的丰缺指标
2013-6-4
23
第二节:氮肥种类、性质与施用 一、铵(氨)态氮肥(NH4+—N、NH3)
1、铵(氨)态氮肥的共性
⑴容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黏土矿物晶层;
⑵在旱地,容易被氧化为硝酸盐;
⑶在碱性环境中,氨容易挥发损失;
⑷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⑸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 抑制作用。
在土壤水分饱和的条件下如水田。
2013-6-4 31
(2)硝酸铵(NH4NO3) ①理化性质 含N33~35% ,易溶于水,呈中性或弱酸性反 应。 ②在土壤中的转化 兼具铵态氮肥与硝态氮肥的特性。 ③施用 适宜做追肥,在干旱地区的粘质土壤上可做 基肥。 不能与新鲜的有机物料混用,以免反硝化脱 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