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解

农作学:亦称耕作学,是研究建立合理农作制度的技术体系及其理论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是农艺学的一个分支。

农作制度:亦称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养地制度等的综合技术体系。

植物生活要素:植物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生态因素—对植物有直接关系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植物种群结构及个体生命代)

作物生产潜力:是指某一地区的农田在特定农业资源组合条件下,人们种植作物应能实现的最大生产能力。

持续农业:是指在一个长时期有利于改善农业所依存的环境与资源,提供人类对食物与纤维的基本需要,经济可行并有利于提高农民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水平的作法。

的种植方式。

换茬:生产上把轮作中的前作物(前茬)和后作物(后茬)的轮换,称为换茬。同一块田地上前茬作物收获后换种另一种作物→倒茬

周期性:是指一个固定的轮作方式有它的轮作周期。如豆类→小麦→玉米这个轮作方式是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的轮作。一个周期完成之后,如无重大调整仍按这个方式进入下一个轮作周期。

顺序性:是指成熟轮作方式,作物的排列顺序是在考虑了前后作物的协调性关系,有利于地力培养和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因素而确定的,随意改变可能会造成茬口的混乱。

定区式轮作:划分面积大致相等的轮作田区,有严格的轮作周期和作物轮作顺序,实行时间和空间上的轮换,有明确的轮作周期表

换茬式轮作:以某一田块或地段为目标,无严格的作物轮换顺序和轮作周期,只着重考虑前后茬作物病虫害以及茬口衔接关系,实行灵活多样的作物轮换种植。

茬口:是作物在轮连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作物及其茬地的泛称。

茬口特性:是指栽培某一作物后的土壤生产性能,是在一定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栽培作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措施对土壤共同作用的结果。

连作:在同一块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连续使用同一种种植模式的种植方式

重茬:在生产上连作也称为重茬,但重茬更偏重于同一种作物的连年或连季种植。

养地制度:主要阐明如何培养地力,是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为中心的技术体系,包括农田培肥、土壤耕作、农田灌溉等。培养地力是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地力:是比土壤肥力更为广泛、更具综合性的概念。地力是在特定的种植制度和气候条件下由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与作物生长相适应而具有的生产能力,或称土地生产力。

土壤耕作:泛指运用农具作用于土壤以调节土壤肥力条件与肥力因素存在状况的过程与方法。

耕层是指农业耕作经常作用的土层,也是作物根系分布的主要层次,通常厚度约15~25cm。耕层构造:是指耕层各个层次中土壤矿物质、有机质与土壤总孔隙之间及总孔隙中毛管孔隙与非毛管孔隙的比例关系。它由各个层次中的固相、液相和气相的三相比例所决定的,对调整土壤中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等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翻耕法:是在翻耕的基本耕作措施基础上,辅以表土耕作措施整理土垡的一种耕作法。

深松耕法:以深松耕为基本耕作措施,并辅之以耙、耱、镇压、中耕等表土耕作措施共同组成的一种耕作法。在较深的部位(耕深30~45cm)对土壤进行全面或局部疏松,可以打破犁底层,利于降水入渗和作物根系伸展,增加降水入渗量,利于土壤水分的自然梯度分布,散墒失水少。加上耕后残茬留在地面上有一定保墒作用,从而使土壤水分状况比翻耕法要好。旋耕法:利用旋耕机旋转的刀片切削土壤、疏松耕层、破碎土块的一种耕作方法。

覆盖耕作法:耕作或播种后,在地面上再覆盖一种人工覆盖物,则会收到良好的蓄水保墒效果。

免耕法:是指作物播前不采用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直接在茬地上播种,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少耕法: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或间隔耕种以减少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

节水灌溉制度:是指以节水灌溉理论为基础,在一定的气候、土壤和农业技术条件下,为了促进作物高产、稳产及节约用水而制定的一套田间灌水制度。

护地制度:是农田防护制度的简称,是指防止农田遭受水蚀、风蚀、杂草感染及工业废弃物等有毒物质污染的综合技术体系。

气候-土壤生产潜力:又称光温水生产潜力。是指特定的气候生产潜力条件下,因土壤所限应能实现的生产能力。

“三大车间”学说:农业生产是由植物生产、动物饲养和土壤管理三个环节组成,彼此密切相关地成为一个生产体系,称之为农业工厂的“三大车间”

农业地域资源优势:由于农业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异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农业资源组合特征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每一地区都有独特资源优势与资源劣势,适合于发展区域特色农业。

种植业结构:种植业部粮、经、饲、果、菜、药、糖等作物间的比重与关系

养殖业结构:涉及各种畜群的比重与饲料的组成。

区域型布局:围较大、时间较长、具有战略部署作用的地理布局,

单位型布局:生产单位部围小、时间短、具有战术灵活性的生产任务安排

田间结构:垂直结构:植物群落成层现象在田间的表现,层次的多少与参与间混套作作物种类多少及作物品种选择有关;水平结构:作物在田间的横向排列,包括:密度、行数、行株距、幅宽、间距、带宽

自然归还率:作物生产过程中,作物生长形成的有机质通常以根茬、落叶等形式归还给农田,其所占比率称为自然归还率。

植物生活因素的基本学说是什么?简述植物生活因素调控与农作制度发展的关系?

植物生活要素的同等重要与不可代替性;限制因素及其克服;因子的综合作用。农作制度的发展,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其关键环节在于对植物生活要素调控力度的增进。在光热气远未成为农业发展限制因素的情况下,土壤矿质营养和水分的不足,使光热等资源的充分利用

受到制约,对此,着力于农田肥力因素的添加和肥力条件的改善,极尽可能地全面满足植物对水肥等生活要素的需要,则成为农作制度不断发的重要基础。依照植物生活要素的同等重要与不可代替法则,不间断的克服限制因素,全面满足植物生长发育对光、热、水、气和矿物质营养的需要,是农业增产的基本技术原则,也是农作制度发展的实质

作物布局的作用:体现综合效益的战略方案;农业生产布局的中心环节;我国农业融入世界农业体系的需要

作物布局的原则 1. 满足社会需作物布局的前提 2. 服从作物生态适应性是作物布局的基础满足 3. 经济效益决定作物布局方案的可行性 4. 生产条件改善和经济发展促进作物布局不断调整

作物布局的设计:1. 明确对产品的需求2. 查清环境条件3. 农作物生态适应性的确定4. 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区划与适生地的选择 5. 作物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的确定 6. 作物组成的确定 7. 综合划分作物种植区划或配置8. 可行性鉴定

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结构要与资源相适应,不能超越条件与阶段性;结构要与市场需求、生产条件和科技进步相一致,以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各业之间及组成成分之间的比例要协调,使生产要素趋于最优组合。

结构调整的阶段性规律:第一步先调整种植业部结构,在粮食满足后增加收益高的作物比重;第二步是在种植业发展并有了饲料、资金等基础上,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畜牧业、水产业比重和农产品加工业比重;第三步是在资金、劳力、技术准备后,进一步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减少农业产值比重,增加工、商业产值比重

我国农牧结合的意义:促使更多植物产品更有效地转化为动物产品;增加种植业产品的附加值;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动力与有机肥料

我国农牧结合的特点:农区是我国畜牧业主体;杂食家畜是畜牧业结构的主体;农牧比重以农为主;饲料生产水平低。

建立农牧结合的种植制度:首先,应将饲料生产正式纳入种植制度,确立合理的粮经饲三元种植业结构;其次,逐步增加专用与兼用饲料作物种植比例,如苜蓿、玉米、薯类、大麦、油料、大豆,生产优质饲料饲草,再次,要加大高蛋白作物和饲料的比例。

休闲的目的优缺点:主要目的是使耕地短暂休息,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蓄积雨水、消灭杂草,促进土壤潜在养分的转化,为后茬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休闲期间,自然生长植物还田还有利于培肥地力。缺点是休闲期土地闲置,无法将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产品,同时由于地表覆盖度的减小,易加剧水土流失,加快土壤潜在养分的矿化,不利于积累土壤有机质。

复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利于增加作物播种面积和耕地生产力;有利于优化种植业结构,缓和不同作物争地的矛盾;合理的复种有利于耕地的用养结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轮作倒茬,克服连作障碍);具有稳产、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就业率的作用(年产量互补、多样化)。

复种效益原理:1. 复种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2. 复种有利于热量资源的集约利用:复种与积温的集约利用;复种与生长季节的集约利用;复种对热量资源的节约与超额利用 3. 复种与水资源集约利用 4. 复种对土壤养分的集约利用和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复种增加了养分消耗、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复种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合理的复种有利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良;5. 复种有利于多种经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复种的基本条件:1. 热量条件,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2. 水分条件,决定复种的第二大要素,在热量许可条件下,决定复种和复种程度降雨量降水季节灌溉条件。3. 地力条件,光热水允许条件下较高地力是保证复种成功的基础条件4. 劳畜力与机械条件 5. 经济收益,决定复种能否持久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