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实验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一、本文概述维生素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益处,包括增强免疫力、促进铁质吸收、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等。

由于其生理功能和广泛的应用,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滴定法作为一种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因其准确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以及结果分析。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了解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掌握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基本方法,为实际工作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滴定法基本原理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测量一种已知浓度的试剂(称为滴定剂)与被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需的量,从而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在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中,滴定法被广泛应用。

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在滴定过程中,滴定剂与被测物质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比进行反应,直到反应完全。

通过测量滴定剂的使用量,可以推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

对于维生素C的滴定测定,通常使用碘作为滴定剂。

维生素C(抗坏血酸)具有还原性,可以与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滴定过程中,碘逐渐与维生素C反应,直到维生素C完全消耗。

此时,通过测量剩余的碘的量,可以推算出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滴定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

然而,滴定法也需要注意一些影响准确度的因素,如滴定剂的纯度、操作误差等。

因此,在进行滴定法测定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滴定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测定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食品、药品等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滴定法也为研究维生素C 的生理功能和代谢途径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试剂:维生素C标准品,碘酸钾(KIO₃),硫代硫酸钠(Na₂S₂O₃),淀粉指示剂,盐酸(HCl),氢氧化钠(NaOH)等。

标准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一定量的维生素C标准品,用适量水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得到标准溶液。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测定某种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一种易氧化的物质,在空气中易受热和光的影响而分解,所以在测定维生素C含量时需采取适当的措施。

本实验采用I2-苯酚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此法原理是利用维生素C与碘化钾反应生成褐色的碘褐色物质,通过测定生成物的浓度来间接计算维生素C含量。

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将所选水果洗净并去皮,然后切成适当大小的块。

取100g水果样品加入100ml蒸馏水,混合均匀。

2.提取维生素C:将上述混合液分装到锥形瓶中,加入5ml三氯乙酸并摇匀,使之完全酸化。

然后放置于阴暗处静置24小时。

3.滴定:将上述混合液分装到滴定筒中,加入适量I2溶液,并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以0.1mol/L C6H8O6溶液为对照组。

实验结果:根据对照组的颜色变化,可以通过比较样品的颜色变化程度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颜色愈淡,维生素C含量愈低。

根据滴定计算出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讨论:实验结果可能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水果样品的新鲜程度:新鲜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过了保质期的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会降低。

2.样品制备的操作:样品制备的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样品与空气的接触时间较短,以防维生素C的氧化分解。

3.滴定的准确性:滴定过程中,需仔细控制滴定剂和指示剂的添加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可以得出某种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这个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并且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含有更多维生素C 的水果。

参考文献:1. 魏彩霞,林辉,李晓彤,杨龙. 微波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J]. 食品与机械,2015,31(12):198-200.2. 张文英,周文杰. 技术指标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分析[J]. 食品计量学报,2014,8(2):093-097.。

实验九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实验九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实验九: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一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抗坏血酸总量一、目的要求理解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抗坏血酸总量的基本原理。

学习其操作方法和了解影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糖酸,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其呈色强度与总抗坏血酸含量呈正比,可进行比色定量。

三、仪器与试剂(一)试剂1、L硫酸:量取250mL浓硫酸小心加入700mL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2、85%硫酸:小心加900mL浓硫酸于100mL水中。

3、2% 2,4–二硝基苯肼:溶解2,4–二硝基苯肼2g于100mL L硫酸中,过滤。

不用时存于冰箱内,每次使用前必须过滤。

4、2%草酸溶液。

5、1%草酸溶液。

6、1%硫脲溶液:溶解1g硫脲于100mL1%草酸溶液中。

7、2%硫脲溶液:溶解2g硫脲于100mL1%草酸溶液中。

8、1mol/L盐酸:取100mL盐酸,加入水中,并稀释至1200mL。

9、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称取100mg纯抗坏血酸溶解于100mL 2%草酸溶液中,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mg抗坏血酸。

10、活性炭:将100g活性炭加到750mL 1mol/L盐酸中,回流1h~2h,过滤,用水洗数次,至滤液中无铁离子(Fe3+)为止,然后置于110℃烘箱中烘干。

(二)仪器1、恒温箱或电热恒温水浴锅。

2、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3、捣碎机。

四、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全部实验过程应避光)。

(1)鲜样的制备:称取100g鲜样即加入100mL 2%草酸溶液,倒入捣碎机中打成匀浆,称取~匀浆(含1mg~2mg抗坏血酸)倒入100mL容量瓶,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过滤,滤液备用。

(2)干样制备:称取1g ~ 4g干样(含1mg~2mg抗坏血酸)放入乳钵内,加入等量的1%草酸溶液磨成匀浆,连固形物一起倒入100mL容量瓶内,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猕猴桃中Vc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猕猴桃中Vc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猕猴桃中维C含量实验报告书摘要利用维生素C对紫外产生吸收和对碱不稳定的特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猕猴桃中Vc含量,最大吸收波长为245nm,标准曲线方程为y=19.132x,相关系数R2=0.9968,一个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87毫克。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猕猴桃、维C、含量1 前言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能预防牙龈出血及萎缩,提高人体免疫力;对坏血病、动脉硬化、贫血等有一定疗效[1]。

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心脏病、中风,保护牙齿和牙龈等。

另外,坚持按时服用维生素C还可以使皮肤黑色素沉着减少,从而减少黑斑和雀斑,使皮肤白皙。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猕猴桃、青辣椒、橙子、葡萄汁、西红柿等,可以说,在所有的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都不少。

美国专家认为,每人每天维生素C的最佳摄入量应为200-300毫克,最低不少于60毫克[2]。

2 实验目的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其可溶性固形物质含量为20%,含亮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等十多种氨基酸,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每100克果肉含钙27毫克,磷26毫克,铁1.2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达100毫克,有的品种高达300毫克以上,是柑桔的5--10倍,苹果等水果的15--30倍,因而在世界上被誉为“水果之王”[3]。

常见的Vc的测定方法有2,6一二氯靛酚法、2,4一二硝基苯肼法、铅硫化氢法、碘量法以及荧光光度法…,近来也有报道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Vc含量。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猕猴桃中Vc含量。

3 实验原理1.紫外吸收光谱是基于物质的生色团和助色团的特性对紫外光谱的吸收,可用于物质的鉴定和结构分析。

2.维C在紫外光区(200-400nm)显示特征的吸收谱带,最大光吸收(λmax)为245nm。

因此可以用标准曲线法在245nm测样品吸光度,测得维C含量。

维生素c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C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解维生素C的性质和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一种易氧化的物质,可以被2,6-二氨基苯酚(DPIP)还原成无色的化合物。

当果汁中含有维生素C时,它会与DPIP发生反应,使DPIP的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通过测定果汁中DPIP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将一定量的果汁样品加入试管中;2. 加入适量的DPIP试剂,混合均匀;3. 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4.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出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XXmg/100ml。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适用于测定果汁、蔬菜等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同时,我们也发现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汁的种类、保存方式等。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分光光度法成功测定了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维生素C的认识。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和探索更多关于维生素C的知识,不断提高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试剂的飞溅和溅洒;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3.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维生素C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营养物质,还具有抗氧化、美白肌肤等功效。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维生素C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更加珍惜并正确利用维生素C的重要性。

实验九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实验九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实验九 食品中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1.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食品材料中维生素C 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维生素C 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维生素C 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 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 又称为抗坏血酸。

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

金属铜和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可以催化维生素C 氧化为脱氢型。

2,6-二氯酚靛酚(DCPIP )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色,其反应如图: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3.仪器及材料3.1仪器容量瓶、锥形瓶、微量滴定管、洗耳球3.2试剂(1)1%草酸溶液:草酸1g 溶于100ml 蒸馏水;2%草酸溶液:草酸2g 溶于100ml 蒸馏水。

(2)维生素C 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20mg 维生素C 溶于1%草酸溶液中,移入100ml 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定容,混匀,冰箱中保存。

(3)维生素C 标准使用液(0.02648mg/ml ):吸取维生素C 贮备液5ml ,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50ml 。

标定:准确吸取上述维生素C 标准使用液25.0mL 于50mL 锥形瓶中,加入0.5mL 60g/L 碘化钾溶液,3~5滴淀粉指示剂 (10g/L),混匀后用0.0010mol/L 标准碘酸钾溶液滴定至淡蓝色(极淡蓝色)为终点。

食品中Vc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食品中Vc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食品中Vc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食品中维生素C(Vc)的含量是衡量食品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

正确测定食品中Vc的含量对于评估其营养价值、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以及确保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Vc含量的测定方法的研究,介绍其中的一些常用方法和相关技术。

一、理论基础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促进碳水化合物代谢、提高免疫力等。

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因此必须通过食物摄入。

因此,准确测定食品中Vc的含量对于饮食科学和营养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化学方法在食品中测定Vc含量的最常用方法是化学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与还原剂(如碘溶液、二氧化碘溶液)反应,以间接测定Vc的含量。

这类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可靠。

然而,存在一些缺点,如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较长的实验时间。

三、生物方法除了化学方法外,生物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测定食品中Vc含量。

生物方法的原理是利用Vc对某些生物体的影响进行测定。

例如,利用离子选择电极和酶分析等生物材料,可以测定食品中Vc的含量。

生物方法的优点在于高效、准确、灵敏。

然而,该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并且使用复杂。

四、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测定食品中Vc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Vc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特性进行测定。

例如,紫外-可见光谱法可以测定Vc在245nm波长下的吸收强度,从而计算出Vc的含量。

光谱法具有测定快速、方便、准确的特点,无需破坏样品,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五、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测定食品中Vc含量的一种敏感和可靠的方法。

常用的电化学方法包括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动伏安法。

通过在特定电位下测定食品样品中Vc的还原峰高度,可以计算出Vc的含量。

与其他方法相比,电化学法具有灵敏度高、测定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点。

综上所述,测定食品中Vc含量的方法有很多种。

根据具体的实验室条件和目的,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为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应注意合理选择样品的存储和处理方法,控制实验条件,进行质量控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摘要: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一种己糖醛基酸,有四种异构体,其中L-(+)-抗坏血酸的活性最强,极易被氧化。

它在细胞氧化、胶原蛋白的形成、铁离子由血浆到组织器官中的转运、肌体免疫及抗体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测定维生素C常用的方法有2,6-二氯靛粉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法、荧光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极谱法等。

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的是还原型抗坏血酸,该法简便、快速,但易受其他还原物质干扰、对深色样液难辨终点;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极谱法对实验仪器和技术的要求比较高,综合各方面本文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橙汁、猕猴桃汁、梨汁的汁,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其维生素C含量。

关键词:维生素C、2,4-二硝基苯肼法、分光光度计、标准曲线前言:本文介绍了靛粉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2,4-二硝基苯肼法这三种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并结合实验室的设备条件及对操作技术的要求,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

先测总抗坏血酸,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糖酸型。

此法是将样品的还原型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然后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的脎。

脎的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将红色脎溶于硫酸后进行比色,由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总Vc。

用酸处理过的活性炭把还原型的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再继续氧化为二酮古乐糖酸。

二酮古乐糖酸与2,4-二硝基苯肼偶联生成红色的脎,其成色的强度与二酮古乐糖酸浓度呈正比,可以比色定量。

由于橙汁中的Vc含量较高,所以所测样品为1:10样液;梨的Vc含量较低,所以测其原液;而猕猴桃中Vc含量也较高,为了实验的完整性及对照性,测定猕猴桃原液及1:10样液。

实验方案:方案一:2,6-二氯靛酚滴定法水洗干净整株新鲜蔬菜或整个新鲜水果,用纱布或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

然后称取20g,加入20ml 2%草酸,用研钵研磨,四层纱布过滤,滤液备用。

实验四-测定食品中Vc的含量

实验四-测定食品中Vc的含量

实验三测定食品中Vc的含量一、能力目标1、熟练仪器的规范操作与检测;2、熟练标准工作曲线绘制;3、熟练原始记录、数据处理与报告。

二、原理根据维生素C具有对紫外光产生吸收、对碱不稳定的特性,在243nm处测定样品液与碱处理样品液两者吸光度值之差,并通过标准曲线,即可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试剂1)10%HCl:取133mL浓盐酸,加水稀释至500mL;2)1% HCl:取22mL浓盐酸,加水稀释至100mL;3)1mol/L NaOH溶液:称取40g 氢氧化钠,加蒸馏水,不断搅拌至溶解,然后定容至1000mL。

4)维生素C标准使用液的配制: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抗坏血酸10mg,加2mL 10%HCl,再蒸馏水定容至100mL,混匀,即为100 μg/mL维生素C标准溶液。

四、测定步骤1、维生素C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及测定取6个50mL容量瓶,依序加入100μg/mL维生素C标准溶液0.00、0.50、1.00、2.00、3.00、4.00mL,分别补加蒸馏水至50.0mL,摇匀。

以蒸馏水为空白,在243nm处测定标准系列维生素C溶液的吸光度。

2、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1)样品的测定:在两个盛有1.0~2.0mL10%HCl的50 mL容量瓶中,分别准确加入0.5~1.0mL样品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后摇匀。

以蒸馏水为空白,在243nm处测定吸光度。

(2)待测碱处理液的制备与测定:分别准确吸取0.5~1.0mL样品液、10mL蒸馏水和3~4 mL1mol/L NaOH溶液依次放入50 mL容量瓶中,混匀,15min后加入3~4 mL10%HCl,混匀,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以蒸馏水为空白,在243nm处测定吸光度。

也可以碱处理待测液为空白,在243nm处测定样品提取液的吸光度。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1.皿差的测定2.标准溶液吸光度测定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库仑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实验报告

库仑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实验报告

库仑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实验报告库仑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库仑滴定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掌握库仑滴定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维生素C的重要生理作用及其在食品营养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库仑滴定法是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滴定过程中电流的变化来测定物质的含量。

在酸性介质中,维生素C能够还原高锰酸钾溶液中的锰离子,使其变为锰离子,同时自身被氧化为二酮基古洛糖酸。

在此过程中,电流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记录电流下降的时间,即可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仪器:高锰酸钾溶液、硫酸溶液、维生素C标准溶液、电解电极、电解池、滴定管、容量瓶、三角瓶等。

2.配制高锰酸钾溶液:将一定量高锰酸钾溶于硫酸溶液中,摇匀备用。

3.滴定:将维生素C标准溶液放入电解池中,加入适量电解液,开启滴定管,缓慢滴加高锰酸钾溶液,同时记录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4.计算: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库仑滴定法测定了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以下是实验数据的汇总表:中,西红柿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平均值为17.5mg/100g;而生菜的维生素C含量最低,平均值为5.3mg/100g。

这些数据表明,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与其种类密切相关。

此外,实验结果的RSD均较小,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准确性。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库仑滴定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我们发现不同食品的维生素C含量存在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适用于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此外,维生素C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健康中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如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

因此,本实验结果对于评估食品营养价值、指导公众合理膳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望未来,库仑滴定法作为一种简便、快速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例如,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因素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为优化食品加工和保存条件提供依据;还可以拓展应用于其他营养成分的测定,为食品科学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综合分析实验:实验3:果蔬中维生素C测定

综合分析实验:实验3:果蔬中维生素C测定

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维生素C 又名抗坏血酸, 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维生素之一, 而人体不能自身合成, 只能从食物和药物中摄取, 因此, 食品、药物中维生素C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荧光比色法、光度比色法、电化学法、滴定法、酶法、色谱法等。

辣椒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有些品种理论值可高达198mg/100g,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达70 mg/100g,西红柿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约20 mg/100g,但品种不同差别较大。

本实验利用荧光法和固蓝盐B比色法分别测定西红柿和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

固蓝盐B比色法是利用在乙酸溶液中,抗坏血酸与固蓝盐B反应生成黄色的草酰肼-2-羟基丁酰内酯衍生物,可在其最大吸收波长(420nm)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荧光比色法是基于维生素C 被氧化剂如活性炭或Cu2+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DHAA),DHAA 进一步与苯甲酸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产生荧光协同增敏作用, 通过对体系荧光强度的测定进行维生素C的定量分析。

本实验选取Cu2+做氧化剂,该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 体系的稳定性好。

2% 乙酸的配制:量取20.0mL冰醋酸,加水稀释至1000mL。

西红柿样品处理:准确称取80g 左右西红柿,剪碎放入榨汁机中(榨汁机中预先加入50mL 2%乙酸),搅成匀浆,用布氏漏斗抽滤,滤液转移到250mL棕色容量瓶,用蒸馏水定容。

橙子样品处理:将橙子去皮和籽后,准确称取50g左右,剪碎放入榨汁机中(榨汁机中预先加入50mL 2%乙酸),搅成匀浆,匀浆液转移到250mL棕色容量瓶定容。

定容液用漏斗过滤,干滤法(漏斗、滤纸承接烧杯干燥),注意每次过滤前摇匀容量瓶溶液再过滤,过滤滤液约60mL左右备用。

Vc储备液配制:准确称取0.2g左右维生素C溶解于蒸馏水中,并转移到100mL棕色容量瓶里,定容,放在暗处保存。

实验三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实验三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实验三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学习对蔬菜和食品中Vc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滴定”(titration)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的过程。

待“滴定”进行到化学反应按计量关系完全作用为止,然后根据所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2.先使用铜盐与过量的KI进行反应生成CuI23.CuI2 不稳定随即分解为Cu2I2 和游离的碘4.生成的碘和维生素C反应,直到溶液里的VC被碘全部氧化为止。

剩余的微量碘与淀粉指示剂生成蓝色。

三.实验试剂(1)0.01 mol/L 硫酸铜(CuSO4 5H2O)(2)30% KI 溶液;(3)1%可溶性淀粉指示剂(m/V)(4)偏磷酸-醋酸溶液四.实验操作步骤1. 称取40g菜花(可分2-3次研磨),加少量石英砂及少量偏磷酸-醋酸研成匀浆,加偏磷酸-醋酸定容到100ml,颠倒混匀(两个组做一份);2. 倒入4个10ml 离心管中,两两配平后,8000rpm离心5min(每组两个离心管);3. 将上清倒入干净的三角瓶中,待用(此为样品液);4. 吸取5ml偏磷酸-醋酸,加10mL30%KI溶液。

再加10滴淀粉指示剂溶液。

随即用标准硫酸铜溶液(0.01mol/L)进行滴定,边滴定边振摇,直至显示出蓝色(或红棕色),且稳定3sec不退,记录滴定量V0(此为空白对照,注意:会很快变色,要逐滴加入);5. 精确吸取5mL样品溶液于100mL三角瓶中,加10mL30%KI溶液。

再加10滴淀粉指示剂溶液。

随即用标准硫酸铜溶液(0.01mol/L)进行滴定。

边滴定边振摇,直至显示出蓝色(或红棕色),且稳定3sec不退,记录滴定量V1(此为样品值)。

6 .计算:L-抗坏血酸含量(mg/每份)=V×cV:(V1-V0)标准硫酸铜毫升数c:0.88,即1ml0.01mol/l标准硫酸铜溶液相当于0.88mg抗坏血酸。

食品的相关实验报告(3篇)

食品的相关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实验技能。

3. 分析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基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将2,6-二氯靛酚(氧化剂)还原成无色物质,通过滴定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苹果、梨、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

2. 试剂:2,6-二氯靛酚标准溶液、碘化钾溶液、醋酸缓冲溶液、淀粉指示剂等。

3. 仪器: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滴定管夹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将苹果、梨、柑橘等食品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用组织捣碎机捣碎,取适量匀浆,用醋酸缓冲溶液定容至100 mL。

2. 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2,6-二氯靛酚标准品0.1 g,用醋酸缓冲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 mL,配制成0.1 mg/mL的标准溶液。

3. 滴定实验:准确吸取10.0 mL样品匀浆,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 mL醋酸缓冲溶液,滴加几滴淀粉指示剂,用2,6-二氯靛酚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蓝色,记录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

4. 计算维生素C含量: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消耗体积,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苹果中维生素C含量:5.28 mg/100 g(2)梨中维生素C含量:4.32 mg/100 g(3)柑橘中维生素C含量:3.76 mg/100 g2. 分析(1)实验结果表明,苹果、梨、柑橘等水果中均含有较高的维生素C。

(2)样品处理过程中,捣碎程度和匀浆的浓度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3)实验过程中,滴定速度、指示剂加入量等因素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实验过程中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对维持人体健康和预防多种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探究维生素C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我们进行了一次含量测定实验,并在此报告中介绍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方法:所需材料和器具:1、几个新鲜的柠檬和橙子;2、磷酸标准物质;3、2%硫酸溶液;4、2%氧化铜溶液;5、1%氨水溶液;6、淀粉指示剂;7、滴定管、分液漏斗、烧杯、容量瓶、量筒等常用实验器具。

实验步骤:1、取柠檬和橙子,去皮去核后,将果肉榨汁;2、取50ml果汁,加入50ml2%硫酸溶液,振荡,使其中的维生素C全部转化为稳定的脱氢抑制剂;3、将1g磷酸标准物质粉末称入25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水后充分摇匀,再用水定容至刻度线,得到磷酸盐标准溶液;4、取10ml上述磷酸盐标准溶液,加入50ml2%氧化铜溶液,调整pH至8.5左右,并加入适量的淀粉指示剂,使其变蓝色;5、用上述标准溶液(含磷酸盐)逐滴滴入混合物中,同时用它作控制试验。

6、继续滴加标准溶液,直到混合物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或淡黄色;7、将上述实验重复进行,求出标准溶液滴入实验混合物中的平均值;8、将上述所得滴定值立即录入,根据计算公式求出实验混合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结果:经过反复实验,我们得到了柠檬和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为60.8mg/100g和52.6mg/100g。

这个结果表明柠檬的维生素C含量比橙子要高,说明柠檬是非常好的维生素C来源。

实验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到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这里我们选取了柠檬和橙子来进行实验。

但是,实验中我们仅仅得到了这两种水果维生素C的含量,并不能代表所有相关食品的含量。

在进行实验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要保持所有试剂的纯度和浓度,特别是磷酸盐标准溶液;2、在样品的榨汁过程中不应加入过多的水,以保证榨汁的浓缩度;3、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各种试剂的用量比例进行配制试剂,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应注意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值,不同条件下pH值的变化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变化。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一)维生素C有关概念介绍①基本定义②功效③营养价值④适宜人群与正常需求⑤VC与癌症(二)研究活动原理与准备①实验原理②试剂和原料③实验步骤(三)研究活动过程与总结①西瓜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②柑橘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③葡萄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④香蕉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⑤草莓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⑥分析实验误差与心得体会一.维生素C有关概念介绍1.基本定义维生素C(Vitamin C ,Ascorbic Acid)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

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

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2.功效1、胶原蛋白的合成:胶原蛋白的合成需要维生素C参加,所以VC 缺乏,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连接障碍.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靠细胞间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

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并且有助于人体创伤的愈合。

2、治疗坏血病:血管壁的强度和VC有很大关系。

微血管是所有血管中最细小的,管壁可能只有一个细胞的厚度,其强度、弹性是由负责连接细胞具有胶泥作用的胶原蛋白所决定。

当体内VC不足,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

这种情况在皮肤表面发生,则产生淤血、紫癍;在体内发生则引起疼痛和关节涨痛。

严重情况在胃、肠道、鼻、肾脏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现象,乃至死亡。

3、预防牙龈萎缩、出血:健康的牙床紧紧包住每一颗牙齿。

牙龈是软组织,当缺乏蛋白质、钙、VC时易产生牙龈萎缩、出血。

维生素C 略带酸性,作为微量营养素被摄入体内,经体内溶解、消化,其酸碱性对人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不必过份在意它的酸碱性。

维生素c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具有许多益处。

为了了解维生素C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来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本实验使用了硫酸亚铁-碘法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并通过多个试验样品的测定结果来得出结论。

第一部分:实验步骤和材料实验所需材料包括:硫酸亚铁溶液、碘酸钾溶液、维生素C标准品、几种常见水果样品、酒精灯和滴管等。

首先,我们准备了维生素C标准品溶液,根据浓度顺序配制了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

随后,我们取一定量的标准品溶液和不同的水果样品溶液,加入硫酸亚铁溶液,并搅拌均匀。

然后,再分别加入碘酸钾溶液,继续搅拌。

我们观察到反应混合物的颜色从无色逐渐转变为蓝色,最后变为深褐色。

记录下每个试管中的颜色和反应时间。

第二部分: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不同食物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对大小。

通过对反应混合物颜色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含有较高维生素C含量的食物产生了更深的褐色,而含有较低维生素C含量的食物则呈现出较浅的褐色。

维生素C的浓度高低可以通过反应混合物的颜色深浅来评估。

我们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以判断出不同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小,从而得出了测定结果。

通过我们的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份关于不同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的排名。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的测定结果并不一定完全准确。

可能存在一些误差。

例如,我们可能在操作过程中添加的试剂量不准确,或者得到的颜色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三部分: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措施该实验是通过测定反应混合物的颜色来评估维生素C含量的。

然而,颜色的主观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的观察者可能给出不同的结果。

因此,我们在实验中只能得出一个相对的结论,而无法准确测定维生素C的绝对含量。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尝试使用更精确的测量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高级仪器进行维生素C的浓度测定,例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

vc片中维生素c的测定

vc片中维生素c的测定

VC片中维生素C的测定1. 引言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

它在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抗氧化、免疫调节和胶原蛋白合成等。

因此,准确测定VC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对于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方法——碘滴定法来测定VC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简单、快速且准确度较高,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采用。

2. 实验原理碘滴定法是通过VC片中的维生素C与标准碘溶液反应来测定其含量。

具体原理如下:1.维生素C在酸性条件下可以被氧化成二价离子态。

2.碘溶液(I2)可以与二价离子态的维生素C发生反应生成双碘化物离子(I3-)。

3.双碘化物离子与淀粉试剂反应生成蓝紫色络合物。

4.反应过程中,维生素C与碘溶液的摩尔比为1:1,因此可以通过滴定过程中消耗的碘溶液体积来确定维生素C的含量。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将所需试剂(包括标准碘溶液、硫酸、淀粉试剂等)准备好,并按照实验室安全规范操作。

•使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VC片样品。

3.2 碘滴定法测定VC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1.将称取好的VC片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硫酸溶液使其完全溶解。

2.在反应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样品,使其成为合适浓度。

3.加入几滴淀粉试剂,使其呈现蓝紫色。

4.使用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

开始滴定时,刚开始出现蓝紫色络合物,然后随着滴定过程逐渐变为无色。

5.记录标准碘溶液滴定的体积(V1)。

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4.1 数据处理1.计算标准碘溶液的浓度(C2):根据标准碘溶液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其浓度。

2.计算维生素C样品中维生素C的质量(m):m = C2 * V1。

3.根据样品中维生素C的质量和样品质量,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

4.2 结果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我们可以得到VC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VC片产品的质量,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5. 实验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有毒试剂。

食品研究实验报告范文

食品研究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名称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二、实验目的1. 掌握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2. 了解维生素C在食品中的分布情况;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原理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评价食品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实验采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四、实验材料1. 样品:苹果、橙子、西红柿等;2. 试剂:2,4-二硝基苯肼、硫酸铁铵、硫酸、无水乙醇、氢氧化钠等;3.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试管等。

五、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将苹果、橙子、西红柿等样品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称取适量(约0.5g)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无水乙醇,研磨成匀浆。

2. 标准曲线绘制准确移取一定量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分别加入2,4-二硝基苯肼溶液和硫酸铁铵溶液,混匀,室温下放置15分钟。

以无水乙醇为空白,在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以维生素C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将处理好的样品匀浆转移至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混匀,室温下放置30分钟。

然后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步骤进行测定。

4. 计算结果根据样品测定所得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维生素C的浓度,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以维生素C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方程为:A = 0.063C + 0.0063,相关系数R² = 0.9987。

2. 样品测定结果苹果中维生素C含量为25.2mg/100g,橙子中维生素C含量为53.1mg/100g,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为30.8mg/100g。

3. 分析与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苹果、橙子、西红柿等食品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其中,橙子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其次是西红柿,苹果的维生素C含量最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