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组织行为学

合集下载

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七章

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七章

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七章本章主要介绍组织行为学的相关背景和重要性,并引入本章的主题和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们将探讨本章中的核心问题。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和团体在组织___和互动的学科。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了解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原则和理论对于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员工行为、组织文化、领导力和团队协作等关键因素,为有效管理和提升组织绩效提供支持。

本章的目标是在学生中引起对组织行为学的兴趣,并传授相关的理论和概念。

我们将探索员工动机、团队效能、领导风格等主题,并提供实际案例和讨论,以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

让我们开始探索组织行为学中引人入胜的世界吧!本章主要介绍组织文化的概念、定义和重要性,以及探讨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和绩效的影响。

同时,还讨论了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及其特点,并提供了塑造和维持组织文化的方法。

此外,还探讨了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中共享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和符号系统的总和。

它是一个组织的核心特征,能够塑造员工的行为和决策,并对组织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和绩效具有显著影响。

一种健康的组织文化能够促进员工积极参与、合作和创新,提高组织绩效。

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自由主义文化强调自由和个人创新,而保守主义文化则更注重规范和稳定。

塑造和维持组织文化需要领导者的积极参与和示范作用。

领导者应该根据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来塑造和展示文化,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惯例来支持和保持文化。

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和满意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员工对组织文化的认同程度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从而影响工作表现和满意度。

因此,组织应该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并与员工共同塑造和维护。

通过深入了解组织文化的概念、定义和重要性,以及探讨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和绩效的影响,本章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组织行为学中的相关知识,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表现。

组织行为学心得通用7篇

组织行为学心得通用7篇

组织行为学心得通用7篇组织行为学心得篇1学习组织行为学后,对于管理者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极大的帮助;并能使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管理者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组织行为学》一书中比较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激励原理。

所谓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完善人事考核制度、评比制度、表扬制度、奖金制度等等激励措施的总和。

也包括使用影响人的心理、行为活动及绩效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这一机制所形成的推动力和吸引力,使员工萌发实现组织目标的动机,产生实现目标的的动力,引起并维持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自豪感和响应的奖酬,强化自己的行为。

在学习《组织行为学》之前,我是一向不去注意激励方面的例子的。

但现在通过以下这两个例子,更加使我了解到组织行为学中激励机制的要点。

比如,我看过这样一个案例:销售部有位高级销售代表小李非常适合做销售,极聪明,善于沟通,有良好的学历背景,能言善辩,几句吸引力,同时也了解自己产品,并懂得如何销售,部门的人都挺尊重他。

但是,销售部经理发现,小李并不比自己包房更多的客户,通常他的拜访总是足以达成其业绩时停止,很少依规定的频率去拜访新的客户,每月销售目标的完成情况销售代表中属于中上之列。

多年的工作习惯使他变得很散漫,宁肯去和朋友,同学聊天,也不愿意再多拜访几个客户。

实际上,在他的个人生活中,及其圈子中,都说他是一个挺严谨的人,并拥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销售部经理和小李谈话,一便了解他,激励他,因为经理知道小李可以做得更好。

小李表示他现有的收入不值得他投入更大的精力,他说他比团队内的其他销售代表教育程度更高,只是更加丰富,并在公司服务时间最长,但并没有比他们多得到多少。

销售部经理告诉小李,如果他想赚更多的钱,他必须比他的同事表喜爱那个更好,而不是单单达到销售目标就可以了。

组织行为学第七次作业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七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B )A.非正式群体B.正式群体C.小群体D.参照群体2.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A )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A.同质群体B.异质群体C.混合群体D.简单群体3.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B )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A.同质群体B.异质群体C.混合群体D.简单群体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是:(A. )A.冲突B.竞争C.合作D.对抗5.当与双方利益都有重大关系时.当你的目标是向他人学习时.需要集思广益时.需要依赖他人时.出于感情关系的考虑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B )A.强制B.开诚合作C.妥协D.回避6.每一成员在群体中都表现出自己特定的行为模式,我们称之为(B )。

A.模式B.角色C.地位D.规范二、多项选择题1.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的需要和满足有(ABCD )A.安全需要B.情感需要C.尊重和认同需要D.完成任务的需要E.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2.同质结构的群体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条件是(ACD)A.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B.完成复杂的工作C.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D.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E.一个工作群体的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3.异质结构群体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条件是(BDE )A.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B.完成复杂的工作C.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D.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E.当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4.群体决策的方式有(ABCDE )A.缺少反应B.独裁原则C.少数原则D.多数原则E.完全一致原则5.按人际关系的结构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ABCD )A.经济关系B.亲缘关系C.政治关系D.法律关系E.伦理关系6.按人际关系形成的纽带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ACE )A.亲缘关系B.夫妻关系C.地缘关系D.老乡关系E.业缘关系7、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ABCDE)A、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B.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C.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D.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E.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8、人际交往的原则是(ABCD)A.互利原则B.平等原则C.信用原则D.相容原则E.自主原则9、信息沟通中的障碍有( ABCDE)A.语言障碍,产生理解差异B.环节过多,引起信息损耗C.信息沟通中的偏见.猜疑.威胁和恐惧,妨碍沟通D.地位差异,妨碍交流E.信息表达不清,沟通要求不明,渠道不畅,影响沟通10.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分,沟通可分为(AB)A.正式沟通B.非正式沟通C.上行沟通D.下行沟通E.横向交叉的沟通11.按沟通的方法分,沟通可分为( ABCA.口头沟通B.书面沟通C.非语言的信息沟通D.下行沟通横向交叉的沟通三、问答题1、内聚力有何作用?群体内聚力在群体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1)满意感。

组织行为学72805

组织行为学72805

【正确答案】:B 单项选择题1、()认为,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 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A. 陈国权B. 关培兰C. 里基• W •格里芬D. 斯蒂芬• P •罗宾斯【正确答案】:D2、领导行为研究包括( )。

A. 领导理论、激励理论与实务B. 领导理论、领导组织结构C •领导文化、领导管理体制D •领导文化、领导变革与发展【正确答案】:A3、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按照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来分类,可把观察法分为 ()。

A. 一般观察法和特殊观察法B.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C. 合作观察法和非合作观察法D. 长期观察法和短期观察法【正确答案】:B4、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不包括()。

A. 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B •主张实行民主管理制度C. 应主张实行集体奖励制度而不是主张实行个人奖励制度D. 主张“参与管理”的管理方式 5、对“社会人”假设的评价,说法错误的是( )。

A. 促进企业经济利润的大幅度提升【正确答案】:BB. 标志着人们对人性认识的进一步加深C. 促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D. 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正确答案】:A6、Y理论的提出者是()。

A. 麦格雷戈B. 泰勒C. 马斯洛D. 福特【正确答案】:A7、“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对于人来说,最根本且起长远作用的是()。

A. 内在的激励因素B. 外在的激励因素C. 物质的激励因素D. 语言的激励因素【正确答案】:A8、“复杂人”假设的提出者是()。

A.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B. 埃德加•沙因C. 克里斯•阿吉里斯D. 约翰•华生【正确答案】:B9、华生认为()就是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A. 重复B. 学习C. 训练D. 记忆【正确答案】:B10、赫尔是()的主要代表人物。

A. 内驱力理论B. 群体动力论C. 人际关系学说D. 双因素论【正确答案】:A11、()综合、优化前人的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其他学习领域,因此他成为新华生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组织行为学第7章

组织行为学第7章
组织行为学第7章
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群体的领导方式 (2)外部因素的影响 (3)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 (4)班组的组合 (5)与外界隔离 (6)群体的绩效 (7)群体成员的相似性 (8)群体目标达成的程度 (9)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 (10)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
组织行为学第7章
三.群体凝聚力的作用 (1)提高群体成员的工作满意度 (2)有助于群体和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3)有助于群体成员的沟通 (4)正确的凝聚力引导提高群体的生产率P128
组织行为学第7章
非正式群体的几个主要特征: 1.自然发生 2.较强的凝聚力 3.独特的群体规范 4. 自然形成的领导人物 5. 信息沟通灵敏 6. 强烈的群体意识 7. 效率较高
组织行为学第7章
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1.满足成员多方面的心里需求 2.成员间可以交流感情与思想 3.信息沟通的渠道 4. 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第7章
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 1.容易产生抵制情绪 2.容易滋生自由主义 3.容易传播谣言和小道消息
组织行为学第7章
处理政治群体成员和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关系: 1.支持和保护积极性的非正式群体 摄影协会、科研小组、球队 2.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实现组织目标 3.改造消极型非正式群体 4.关注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
组织行为学第7章
前阶段
第一阶段: 形成
第二阶段: 震荡
第三阶段: 规范
第四阶段: 执行
第五阶段: 解体
组织行为学第7章
三.影响群体有效性的因素 (1)群体规模; (2)成员的构成: 任务型角色、 关系型角色、 自我中心型角色; (3)群体规范; (4)群体目标; (5)凝聚力; (6)地位 (7)外部环境; (8)群体结构:年龄、专业、知识、职称、智力、性格

MBA核心课程组织行为学7

MBA核心课程组织行为学7

MBA核心课程组织行为学7和大家分享这篇日志,我的看法是:第七讲需要和激励第一节需要及其产生第二节激励的主要理论第三节激励理论的应用第四节员工挫折及其处理引导案例案例1李工辞职事件王经理走进办公室就看到了台子上的高级工程师老李的辞职报告。

王经理感到很突然,想想公司对李工不薄,为什么他要辞职呢?李工是王经理亲自从人才市场招聘来的研发人员。

公司要发展少不了人才,特别是研发人才,而李工正好是这方面的人才,为了公司的发展,王经理给予李工特别待遇,高工资外加年终的红包。

李工来公司后提出了一些新产品开发的创意,但无奈公司条件有限,还难以在短期内实施这些创意。

虽然如此,王经理还是很器重李工,没想到今天李工会提出辞职,这弄得王经理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案例2硅谷高科技员工的激励一些人认为,典型的加利福尼亚人与世界上别的地方的人有所不同。

尽管这是人们的某种成见,但是至少有一部分加州人确实与众不同。

这部分人在硅谷工作,就职于那些推动科技与信息发展前沿的高科技公司。

以他们当中的一员凯西小姐为例,她典型的一天是这样渡过的:白天工作12个小时后,晚9点锻炼身体,接着工作到深夜,然后再休息。

这就是她一贯的作息安排,每周6天,并一直能坚持好几个月。

凯西是某公司娱乐产品部的项目经理,主管电脑游戏光盘的制作。

她一般每周工作100小时左右。

和她在硅谷的那些同事们一样,她并不需要遵守严格的时间规定,而只是在自己想工作的时候才工作,只不过她大多数时候都想工作而已。

硅谷高科技员工的激励(续)什么可以激励人们过这样一种生活呢?在硅谷,很多特殊的机会层出不穷,这就为某些人提供了强大的激励力量。

在这里,一种普遍的激励因素是金钱。

在今天,硅谷有1/3以上的高科技公司给员工以股权,而对非高科技公司,这一比例不到1/12。

因此,在高科技公司中,短时间内暴富是完全可能的。

而且即使有人赚不到钱,他能得到的基本补偿金也非常诱人。

例如,硅谷的软件、半导体工人每年平均可以得到7万美元的补偿金,而美国普通工人平均每年只能得到2·7万美元。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群体行为与管理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群体行为与管理

第五节 群体决策
1、群体决策的优点和缺点
群体决策的优点 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避免主观片面性,提高 决策的质量。 有利于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决策的贯彻执 行。 群体决策的缺点 浪费时间。 从众压力。 少数人控制。 责任不清
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存在有客观必然性,应做到“心中有数”:正视 并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了解其产生 的原因、背景、思想倾向、成员构成、领导核心、 行为目标及活动方式等。 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积极型—支持 与保护;中间型与消极型—积极引导;破—分化 瓦解 改造非正式群体应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 注意目标导向;注意感情联络;做好“头头”的 工作
群体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图示
人 均 效 率
n
图7-1 群体规模与人均效率之间的关系
人数
(3)群体规模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群体的规模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 每个人受到关注及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减少,个人的归属感、 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降低等因素使员工的满意度降低。 (4)群体规模与缺勤率的关系 国外对蓝领工人的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缺勤率呈正相关, 但在白领管理人员的研究中没有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 (5)群体规模与离职率的关系 国外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离职率呈正比。
群体。
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心理因素:价值观、态度一致;兴趣、 爱好一致;性格、脾气相投或互补 环境因素:工作与生活方式因素:如同 一班组的人经常接触;共同的利害关系; 亲缘关系:如亲戚、同乡、同学、师徒、 上下级等。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自发性。 浓厚的情绪色彩。 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 群体内部有灵敏的信息沟通渠道。 自然涌现的群体领袖。 非正式群体大多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和排他性, 非正式群体有较大的重叠性和相对的不稳定性。

组织行为学习题解答第7章

组织行为学习题解答第7章

第七章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思考题1.在群体中,如何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利用?答: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利用,对非正式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1)管理者自觉加强与非正式群体的联系。

管理者应该深入到员工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了解非正式群体领袖的个性、能力及态度,做到心中有数,与非正式群体领袖积极沟通,必要时理解、参与和支持非正式群体的有益活动。

(2)运用舆论导向引导。

运用企业的舆论工具、媒体、事件等,对非正式组织的群体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循序渐进地使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意见与企业的组织目标相一致。

此外,为非正式群体成员提供交流、沟通的机会,如各种舞会、联欢会、恳谈会、旅游、聚餐等,让他们潜移默化地逐步接受企业的观点。

(3)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

针对不妨碍组织目标的群体比如说友谊型群体,可以将其纳入到管理中来,提高员工的情感承诺,增强组织支持感;针对可能妨碍组织目标的群体比如说利益型群体,首先要制定相应的制度,防止其对组织利益的侵害;其次要对非正式群体加以疏导利用,使其行为符合组织规范。

同时管理者要团结并发挥非正式群体领袖的作用,引导非正式群体目标与正式群体目标相一致;针对个别不利于组织目标的群体如破坏型群体,在说服引导无效后应采取措施予以拆散。

2.从众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受哪些因素影响?答:(1)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行为参照。

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景不确定的情况下,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

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往往构成了一个最可靠的参照系统,人们根据这个参照系统做出自己的行为表现,这就是从众。

二是对偏离的恐惧。

个体偏离群体、标新立异的行为往往会受到群体的压力甚至遭受惩罚。

研究表明,群体总是喜欢和接受与群体一致的成员,厌恶、拒绝甚至制裁偏离群体的成员。

(2)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情景的确定性程度。

当情景越明朗的时候,个体越不容易从众。

当个体对标准答案越肯定时越倾向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服从集体的错误结论。

组织行为学7:动机的基本概念

组织行为学7:动机的基本概念

期望值(取值从0到1)
8,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
员工把自己的投入和产出与其他人的投入—产出进行 比较,然后采取行动纠正这种不公平。
参照比较: 自我—内部 自我—外部 他人—内部 他人—外部
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
降低不公平感的选择: 1. 改变自己的投入(如不再那么努力) 2. 改变自己的产出 (增加产量) 3. 歪曲对自我的认知 4. 歪曲对他人的认知 5. 选择其他参照对象 6. 离开该领域(如辞职)
(interpersonal justice)
个体对尊严及尊敬的感知程度 ―我是否受到很好的待遇了呢?‖
9、目标设置理论
对人们的激励大多是通过设置目标来实现,目标具有引导
员工工作方向和努力程度的作用,因此应当重视目标在激
励过程中的作用。
目标的明确度 激励 目标的难度
激励的效果主要取决于: 目标的明确度:目标能够准确衡量的程度。 目标的难度:实现目标的难易程度。
不喜欢工作
懒惰、逃避责任 自我引导
Y理论
管理者认为员工
享受工作
承担责任
© 2007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3-3、超Y理论
人们抱着各种各样的愿望和需要加入组织,人们的需
要和愿望有不同的类型。
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要与工作性质和人们的需要相适 应,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等要求是不一样的。 组织机构和管理层次的划分,员工的培训和工作的分 配,工资报酬、控制程度的安排,都要从工作的性质、 工作目标和员工素质等方面考虑,不可能完全一样。 当一个目标达到后,会激起员工的胜任感和满足感。
大的潜能,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的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领导理论与领导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领导理论与领导行为

以管理者为中心的 领导方式
以下属为中心的领 导方式
管理者运用职权的程度
下属享有自主权的程度
经 理 做 出 决 策 后 向 下 属 宣布
经 向 属 “ 售 自 的 策
理 下
兜 ” 己 决
经理 向下 属报 告决 策并 欢迎 提出 问题
经 理 做 出 初 步 决 策 允 许 下 属 提 出 修 改 意见
四、领导理论的新观点
(一)魅力型领导理论 • 魅力型领导者是指具有自信并且信任下属,对 下属有高度期望,有理想化的愿望,以及使用 个性化风格的领导。 •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魅力型领导对下属产生 了实质性影响。
(二)交易型与变革型领导理论
所谓交易型领导指的是领导者主要通过在奖酬 基础上的即时交换来影响下属的努力与绩效水 平。领导者为成员确定具体目标、实现目标的 具体方式及实现目标将会得到的报酬。如果成 员偏离了特定的方式,其绩效就要受到控制, 并要采取正确的措施。 所谓变革型的领导,是指将组织中成员的个别 利益转化成组织整体的利益,同时可以对组织 成员产生深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能带领成员 朝向一个明确且具体的目标前进,进一步达成 组织的需求。
豪斯等人认为,一个领导者要激励下属,必须做 到如下几点: (1)明确下属的工作目标,是下属认识到 实现工作目标与获得自身利益的关系。 (2)提高下属对实现目标的期望值,指明 下属达成工作目标的方法与途径,协助下属克 服完成工作目标中的障碍。 (3)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使下属的需要 得到满足,激励他们的工作动机。
三、领导权变理论
所谓领导权变理论就是指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 环境和条件下,根据环境条件特点选择相应的 领导方式,以达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没有哪一种领导行为是最佳领 导行为,领导是一个动态过程,领导行为应随 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组织行为学——第7章-激励:从概念到应用课件

组织行为学——第7章-激励:从概念到应用课件
员工成长需要 的强度
个人和工作成果
高度内部工作 激励
高质量的工作 绩效
高度工作满意 度
低缺勤率和低 离职率
1.1 工作特性模型(JCM):设计有激励性的工作
7-6
基于JCM设计的工作,员工的工作动机、工作满意度和工 作绩效都会受到积极影响,具有内部激励作用
通过员工的心理状态影响其个人和工作的结果,而不是直 接影响他们
内容 降低员工流失率和离职率, 提高工作满意度
1.2 使用JCM工作丰富化的指导原则
7-8
建议的行动
核心工作维度
创建创工作建组工合作组合
创建工技作能组多合样性
形形成成自然自工然作工单作元单元
形成自任然务工完作整单元性
建立建顾客立关顾系客关系
建立顾任客务关重系要性
纵纵向向扩展扩工展作工内作容内容
纵向扩工展作工自作主内容性
7-18
浮动工资方案: 将员工的一部分薪酬与个体/组织的绩效测 评方法相结合
计件工资–按照工人完成的每个生产单位支付一定数额的薪 酬,改良后为基本的小时工资加上计件工资
绩效工资–根据绩效评估得分来为个人绩效支付薪酬 (绩效评估得分,环境因素,工会) 奖金–为了近期的绩效支付员工薪酬 (有可能缩水,或员工认为理所应当)
案例分析
7-27
根据期望理论,如果一名学生不关心成绩,他就 不会有动力去上课。在课堂上激励理论有哪些其 它的应用对老师来说是可行的? 运用这一章节所 学的模型与同学讨论,并提出建议。
案例分析
7-28
感谢不需要理由 P211 1、如果赞扬员工工作做得好是一个相当容易实现、显而
易见的激励工具,你认为公司和管理人员为什么不经常 使用这些方式呢? 2、作为一名管理人员,看到员工表现很好时,你会采取 哪些措施来激励他们? 3、给员工太多的言语赞扬有不利的一面吗?具体会有什 么缺点?作为一名管理人员,你会如何减少这些不利影 响? 4.作为一名管理人员,你如何确保员工认可的公平性和公 正性?

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第7章 组织设计

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第7章 组织设计


要领: 一个下属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 一个下属只能向一个上级回报工作。
3.控制幅度原则


一个上级直接领导与指挥的下属的人数应该有 一定限度,并且管理有效。 格拉丘纳斯(法)提出的数学公式:
N n(2n1 n 1)


经验表明,在组织的高层,其管理幅度通常是48人;而在组织的低层,管理幅度一般为8-15人。 案例:印加效应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组织设计
组织与组织设计 组织的部门化 组织的层级化
第一节
一、组织的性质和目的

组织与组织设计
组织:


1.名词: 指单位、机构(organization),指为了达到一定的共 同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一群人及其他生产要素组成的 社会单位; 2.动词(organizing): 指为了达到目标而创设组织结构、为了适应环境变化 而维持和变革组织结构,并使组织结构发挥作用的过 程。
有核心人物,有共同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在企业各方面潜移默化地起作用,要正确对待,合 理引导,避免对立。

非正式组织的形成
四、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权变的组织设计观:

以系统、动态的观点来思考和设计组织。它要求把 组织看成是一个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开放式 组织系统。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4个:
1.按职能划分部门 企业的基本职能包括生产、营销、财务,辅助职能 包括人事、公共关系、法律事务等。 还可进一步细分: 如生产部门:开发、设计、制作、质量检验、设 备和工具等。 按照这种方法形成的组织结构即直线 ——职能结构。 是一种传统的、普通的组织形式。
优点:

《组织行为学》专题7决策选择题

《组织行为学》专题7决策选择题

《组织行为学》专题7 决策选择题《组织行为学》专题7:决策(选择题)1.决策的内容包括()A,制定各种可行方案B,选择满意方案C,实施满意方案D,以上说法都是答案:D 2.决策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可以通过比较评定进行选择,这体现了决策的()A,目的性B,选择性C,可行性D,动态性答案:B 3.下述四个选择中,不是决策特征的是()A,实施性B,选择性C,可行性D,动态性答案:A 4.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日常分配决策属于()A,战略决策B,战术决策C,业务决策D,中长期决策答案:C 5.企业在对发展什么新产品,采用什么新技术方面进行决策时,这类决策一般是()A,程序化决策B,非程序化决策C,短期决策D,中长期决策答案:B 6.决策者对未来的情况虽然无法做出肯定的判断,但在已知条件发生概率情况下所进行的决策属于是()A,程序化决策B,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不确定型决策答案:C 7.在判断决策种类时,不确定型决策是指那些所选方案发生的概率是()的决策。

A,100%B,0-100%C,0-50%D,未知答案:D 8.在决策中,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而且各种方案的结果又是未知的(不知道事件发生的概率),只能靠决策者的经验判断而做出的决策属于是()A,程序化决策B,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不确定型决策答案:D 9.某企业把增加利润20%作为目标,但该目标的实现只能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完成,现有的生产条件就成为()A,主要目标B,目标约束条件C,瓶颈问题D,不确定型条件答案:B 10.掷硬币时,如果硬币是均匀的,人们就可以有把握地推算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各为50%,这种推算出来的概率属于是()A,经验概率B,先验概率C,主观概率D,期望概率答案:B 11.下列选项中,适宜使用最优化模型进行决策的是()A,面对的问题很简单且备选方案不多,搜寻和评估备选方案的代价很低的决策B,选择配偶C,确定一项新产品的开发战略D,问题很复杂且备选方案很多的决策答案:A 12.提出理性模型的学者是()A,泰罗B,西蒙C,哈罗德@孔茨D,弗鲁姆答案:C 13.根据不同的决策条件而采用相应决策方法的决策模型是()A,权变模型B,理性模型C,满意模型D,最优模型答案:A 14.开发新产品或打入新市场的问题属于是()A,例外问题B,例行问题C,突发性问题D,新问题答案:A 15.管理者通用于响应结构良好问题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顺序步骤被称之为()A,程序化决策B,政策C,规则D,程序答案:D 16._是指一系列的具体要求。

7月《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7月《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7 月组织行为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5 分〕1.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于〔 C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D.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 A >A.个体B.群体C.团队D.组织3.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者几组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B >A.抉择分析B.相关分析C.离中趋势分析D.集中趋势分析4.格雷夫斯把价值观分为七类,其分类的基础是〔D >A.人员的不同对象B.有无价值的不同标准C.追求的不同目标D.不同行为方式5.根据控制方位论,技能为本报酬制能使员工更倾向于〔A >A.内因控制B.外因控制C.前馈控制D.反馈控制6.创造性行为产生的源泉是〔D >A.弹性的规章制度B.合理的组织结构C.和谐的人际关系D.良好的信息沟通7.事业生涯的两个组成方面分别是态度和〔B >A.知觉B.行为C.性格D.价值观8.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表现出一定的凝结力的阶段是〔C >A.形成阶段C.规X 化阶段B.震荡阶段D.有所作为阶段9.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这种效应是〔B >A.群体助长效应C.从众效应B.社会惰化效应D.责任分摊效应10.把信息有选择地转达给自己的朋友或者相关的人,这种非正式沟通的形式是〔C > A.偶然式B.流言式C.集束式D.单线式1 / 711.心理学家舒兹将人际关系需求分为三类:感情、包容与〔D > A.尊重B.成就C.利益D.控制12.管理群体间互动最简单、花费最低的方法是〔A >A.制定规则与程序B.设计联络员角色C.成立工作团队D.建立特殊工作组13.领导的专长权来自于〔D >A.组织赋予的物资分配权C.组织赋予的人事权B.组织赋予的决策权D.下级对上级的信任与恭敬14.领导权变理论又被称为〔A >A.情景理论C.权力理论B.领导理论D.周期理论15.领导作风论认为以知识型员工为主导的组织适宜采用的领导方式是〔C > A.集权式B.任务式C .##式D.放任式16.在组织决策中,形成决策的前提是〔A >A.了解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B.全面准确地掌握信息C.把握决策对象的运动规律D.确定决策对象与目标17.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驱使人们产生某种行为,这体现了动机的〔C >A.导向机能C.始发机能B.选择机能D.强化机能18.按需要的功能特征来分,可将需要分为〔B >A.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B.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C.优势需要与次要需要D.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19.根据双因素理论, 以下不属于保健因素的是〔C >A.职务保障B.工资待遇C.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D.工作条件20.奥德弗的ERG 理论属于〔C >A.过程型激励理论B.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C.内容型激励理论D.公平型激励理论21.宝钢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是〔D >2 / 7...A.需要层次理论C.公平理论B.双因素理论D.综合激励理论22.通过研究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采取的领导行为方式对组织效能的影响, 以寻求最有效的领导行为,这是〔C >A.领导特性有效论B.领导行为有效论C.领导权变有效论D.领导作风有效论23.下列组织变革的阻力中,来自群体的是〔D >A.人们的安全性心理所造成的阻力B.人们的保守性心理所造成的阻力C.人们的依赖性心理所造成的阻力D.人际关系变革所造成的阻力24.组织文化能把不同层次、性格各异的人团结起来,使每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都与组织的安危密切相连,这体现了组织文化的〔A >A.凝结功能B.效率功能C.激励功能D.约束功能25.组织文化的建立应具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理念,不会因为弱小的环境变化或者个别成员的去留而发生变动,这体现了建立组织文化应遵循〔B >A.目标原则B.相对稳定原则C.价值原则D.环境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26.态度的特性有〔ACDE >A.针对性B.直接性C.两极性D.协调性E.社会性27.霍兰德〔Holland>认为,人的基本个性类型有〔ABCDE >A.现实型B.调研型C.艺术型D.社会型E.管理型28.常用的测量和评价凝结力的方法有〔AC >A.问卷调查法B.因素分析法C.数量分析法D.个案研究法E.准实验法29.决策科学化的特征有〔ACD >A.决策思想科学化B.决策形式科学化3 / 7C.决策方法科学化D.决策程序科学化E.决策目标科学化30.组织结构设计应坚持的原则有〔ABCDE >A.集权与分权结合原则B.责权利相结合原则C.稳定性与适应性结合原则D.执行与监督分开原则E.目标原则非选择题部份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 分〕31.控制观察法观察者在限定条件下进行观察,也就是控制自变量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被观察者知道自己处于被观察状态中的那种方法叫控制观察法.32.事业生涯的开辟事业生涯的开辟,是指为达到事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事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专业和技术的开辟性〔培训、教育〕活动.33.人际关系作为组织行为学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们之间的心理关系,特殊是组织成员之间的心理关系.34.领导者领导者是发挥主导影响力作用的人,包括个人或者集体.35.企业集团答:所谓企业集团就是一些有经济联系的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的经营目标而在生产或者经营的有关环节上联合起来的协作组织.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6 分,共30 分〕36.简述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和作用.答:〔1〕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材的水平〔2〕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结力和向心力〔3〕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改革, 增强活力,提高绩效〔6〕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者调适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4 / 737.管理者怎样才干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预度?答:〔1〕表明他们真诚地关心着员工的利益.〔2〕为员工创造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3〕改善工作,使许多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自主权.〔4〕寻觅机会与时奖励员工.〔5〕同员工一起设置目标,其中包括对员工有重要意义的个人事业发展目标.38.处理群体冲突应采取哪些策略?答:〔1〕运用竞争〔2〕运用合作〔3〕运用回避〔4〕运用牵就〔5〕运用折衷39.简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答:何塞和布兰卡特认为,领导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工作中被领导群体的成熟度,领导要根据被领导群体工作成熟度的变化来调整和改变领导方式, 以达到较好的管理绩效水平.领导的进程如同生命一样,逐步发展、变化,求得领导方式的权变统一,创造了三度空间领导效率模型,这就是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也叫领导行为权变理论.这个理论是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卡门首先提出,后由何塞和布兰卡予以发展.它认为,工作中的群体成员在大多数情况下呈现出逐步成熟的变化.工作成熟度的主要标志是群体或者个体的能力、经验和教育水平,体现生理变化的年龄则是一个次要的因素.从成熟度的表现来看,它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领导的行为方式被按照关心工作和关心人这两个维度划分为四大类型,构成四个象限.下方是群体或者个人的工作成熟度显示. 曲线是领导行为选择的运行轨迹.〕:指令型领导.此象限被领导群体或者个人的工作成熟度较低,需要领导赋予较多的工作指导,适宜的〔1〕象限1〔S1领导方式是以工作为导向.〕:说服式领导.被领导群体或者个人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成熟度,适宜的领导方式是工作导向和〔2〕象限2〔S2人际关系并重.〔3〕象限3〔S〕:参预式领导.群体成员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适宜的领导方式是较高的人际关系导向3和较低的工作导向.〕:授权式领导.被领导者群体和个体的工作成熟度已发展到高层次水平,逐步把两种导向行为都降低〔4〕象限4〔S4到适度的水平是有效的领导方式.40.简述组织文化建立的原则.5 / 7答:〔1〕目标原则〔2〕价值原则〔3〕卓越原则〔4〕激励原则〔5〕环境原则〔6〕个性原则〔7〕相对稳定原则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41.试论群体决策的利与弊.答:一、群体决策的优点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各有其优势,但都不是可以合用于任何环境的.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有下面一些主要的优点:1、更彻底的信息和知识2、增加观点的多样性3、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4、增加合法性二、群体决策的缺点固然,群体决策不是没有缺点的.其主要不足是:1、浪费时间2、从众压力3、少数人控制4、责任不清42.运用斯金纳的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谈谈在管理实践中如何有效地使用惩罚. 14-345、346答: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他经过多次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答应性行为,这是与生俱在,属于不学就会的本能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必须经过学习而发生的行为. 斯金纳认为人们作用于环境的结果,如果使他的需要满足,这种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这就称为强化刺激.凡能增强反应强度的刺激物, 即称为强化物,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来控制行为,求得行为的改造.惩罚是行为改造激励理论的要点之一,它是以某种带有强制性的、威胁性的结果,例如批评、降职、罚款、开除等来创造一种令人不快乃至痛苦的环境,或者取销现有的令人愉快和满意的条件, 以表示对某一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的否定,从而消除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6 / 7心理学家对于惩罚有较多争论,有些人倾向于少用或者不用.他们认为惩罚只能暂时住手不好的行为,并不能导致好的行为,相反却使职工造成心理上的恐怖和伤害,产生一种对抗情绪,甚至采取欺骗、隐瞒手段来逃避惩罚.另一方面,它却会对管理人员带来一种错觉,不适当地夸大惩罚的作用.在管理实践中惩罚是不可避免的.管理人员必须懂得,惩罚并非目的,应力求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处理得当.为了减轻惩罚的副作用,应当采取惩罚与正强化结合的办法.在运用惩罚时, 要告诉职工应该怎样做,在浮现符合要求的行为时,随即给以正强化,肯定与巩固其行为.7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突产生的直接原因:差异性组织中差异性的类型:
目标差异原因:1
2
角色差异原因:1
2
3
沮丧的竞选委员会工作人员找到竞选委员会的总经理乔治
讨论:
回忆一个典型的谈判过程,说说谈判的基本特征。

谈判:
谈判:每天都在进行着,不一定惊心动魄
谈判:一种通过与他人讨论和讨价还价实现自谈判:两方或多方交换商品或服务,并就交换的比率取得一致意见的过程
¾BATNA
——最佳可替代方案(Best Alternative to a Negotiated
(Reservation Point):
指的是谈判者所形成的BATNA代表的价值
分配性谈判:在零和条件下进行,即双方的
分配性谈判的区域谈判者赢余
小组内部先对谈判问题讨论的整体方针;
谈判代表内部商量制定方案首轮谈判
中场休息
次轮谈判
中场休息
最后一轮
没有分数);
评论员评论。

冲突的基本概念冲突与绩效的关系冲突解决方法
冲突的产生的原因冲突发展的过程分配性谈判
整合性谈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