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阅读鉴赏题背诵 考题汇总(含答案)

合集下载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赏析试题集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赏析试题集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试题集一、读诗从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开始①作者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②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

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

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夜晚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的曲调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二、句意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三、主旨、情感此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亲友的思念和当年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诗中的“柳”暗含希望对方留下来之意。

折柳曲让诗人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猛然触动了诗人孤独伤感的情绪。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四、赏析试题1.请简要说说“谁家玉笛暗飞声”中“暗”字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写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触动听者的思乡之情。

“暗”字是首句之关键。

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用“暗”字十分恰当。

另外,“暗”字寓意颇深:①说笛声暗飞,似乎是为了来触动羁旅者的离愁别绪;②此外,“暗”也有隐约之意,与诗的情境相呼应;③“谁家”之“谁”与“暗”照应。

2.请简要谈谈“谁家玉笛暗飞声”中“飞”字的表达效果。

“飞”写出出乎意料的感觉,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渲染笛声,形象而生动,更增添了羁旅者的离愁别绪。

3.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一句的妙处。

①从用词的角度“散”是均匀、遍布之意。

“散”字用得极妙,说“笛声“散入春风”,意即笛声随着春风均匀散布于洛城的各个角落。

中考语文诗歌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塞上听吹笛》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塞上听吹笛》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塞上听吹笛》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乙】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①间。

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①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②梅花: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

《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

11.请描绘【乙】诗“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所呈现的画面。

12.赏析【甲】【乙】两诗在写法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

【答案】11.北地边塞,冰雪消融,傍晚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

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

12.同:都借用笛声,来表达思乡之情。

都将无形的声音形象化。

异:甲诗用反问直抒胸臆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乙诗用设问由听曲想到故乡的梅花,想象梅花落下的情景委婉地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解析】1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描绘画面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所描述的景象的特点,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答题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内容:雪化时战士们赶着马群悄然回来,月光照着戍楼羌笛悠扬舒缓。

其次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雪”“胡天”“马”“月”“羌笛”,最后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写即可。

12.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同。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抒发了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塞上听吹笛》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

可见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借用笛声,来表达思乡之情。

都将无形的声音形象化。

异。

甲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意思是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用反问直抒胸臆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乙诗“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意思是试问那《梅花》会落向何处,它随风吹拂一夜落满了关山。

春夜洛城闻笛_李白阅读附答案

春夜洛城闻笛_李白阅读附答案

春夜洛城闻笛_李白阅读附答案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阅读附答案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9.“飞”和“暗”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答:①“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

②“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绝不经意地吹。

10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
答:①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大。

它的表达效果是:竭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婉转悦耳。

②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

它的表达效果是: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

11.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症结,诗中“折柳”的寄意是什么?你是不是赞成症结之说,为何?
答:①它的寄意是惜别怀远的意味。

②我赞成症结之说。

只有理解折柳的意味意义才能理解此诗的主题。

“柳”在风力的吹动下有周而复始、迷恋不舍的姿态,这姿态就象迷恋不舍的离人分别时的情态,所以在古典诗歌中,柳,作为写作对象,经常使用来作为惜别怀远的意味。

如《诗经》里有“惜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纷纭”。

柳永《雨钤霖》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此,“折柳”曲有惜别怀远的寄意。

(或我不赞成症结之说,由于即使不知道“折柳”的寄意,但最后一句直接表达诗人惜别怀远的思想感情很明确。

)
12.此诗写得感人,说说它的感人之处。

答:本诗没有详写笛声,而是写由笛声引发的思乡之情,结句“何人”一词,说明爱国思乡人人皆有,爱国思乡之情是崇高的,因此千百年来这首诗感人肺腑。

《春夜洛城闻笛》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春夜洛城闻笛》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春夜洛城闻笛》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七下】
【原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主题思想】
本诗叙述了诗人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抒发离别行旅之苦的笛声,勾起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心绪。

理解性默写:
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部编七下古诗词阅读赏析题(带答案)

部编七下古诗词阅读赏析题(带答案)

七下古诗词阅读赏析题(带答案)《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解释词语:玉笛:折柳:故园:闻:2、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的思想感情。

3、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简单作一下分析。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春夜洛城闻笛》参考答案1、解释词语:玉笛:精美的笛子折柳:《折杨柳》笛曲。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故园:指故乡,家乡闻:听;听见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念家乡3、答: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

《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分)(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3)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

(4)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分)(5)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6、幽树林中的幽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7、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8、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竹里馆》参考答案(1)(2分)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2)(2分)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3)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4)幽篁指的是清幽的竹林(5)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阅读附答案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阅读附答案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阅读附答案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9.“飞”和“暗”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幺?
答:①“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

②“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

 10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幺?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幺?
 答:①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张。

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

②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

它的表达效果是: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

 11.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幺?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幺?
 答:①它的寓意是惜别怀远的象征。

②我同意关键之说。

只有理解折柳的象征意义才能理解此诗的主题。

“柳”在风力的吹动下有循环往复、依恋不舍。

《春夜洛城闻笛》试题及答案解析

《春夜洛城闻笛》试题及答案解析

《春夜洛城闻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玉笛”一词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A. 指代笛子的材质B. 形容笛声的优美C. 暗示吹笛人的身份D. 描述笛子的颜色答案:B2. 诗句“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满”字,最准确地表达了以下哪种意境?A. 笛声无处不在,充满洛城每个角落B. 春风温暖,遍布洛城的每个角落C. 笛声在洛城的上空回荡D. 春风和笛声交织在一起,充满洛城答案:A3. “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折柳”在古代诗歌中通常象征什么?A. 春天的到来B. 生命的重生C. 离别的哀愁D. 战争的结束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最能准确概括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状态?A. 欢愉B. 思念C. 愤怒D. 悲伤答案:B5. 以下哪个句子运用了“通感”这一描写手法?A. 谁家玉笛暗飞声B. 散入春风满洛城C. 此夜曲中闻折柳D. 何人不起故园情答案:A二、解释字词(每题2分,共10分)1. 玉笛:在这里指笛声,用“玉”来形容笛声的清脆悦耳,如同玉石般纯净。

2. 暗飞:指笛声在夜色中隐约传来,仿佛在空中飞翔。

3. 折柳:古代送别时折柳相赠,以示挽留,后成为离别的象征。

4. 故园:指诗人的家乡,强调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5. 洛城:即洛阳城,唐朝的东都,诗中笛声传播的地点。

三、句子翻译(每题3分,共15分)1.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翻译:不知哪家吹奏的玉笛,声音在夜色中隐约传来,随着春风的吹拂,充满了整个洛阳城。

2.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翻译:在这寂静的夜晚,从音乐声中仿佛听到了折柳的哀愁曲调,有谁不会因此触发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呢?四、默写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 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

填空:散入春风满洛城2. 散入春风满______。

填空:洛城3. 此夜曲中闻______。

填空:折柳4. 何人不起______。

填空:故园情五、内容理解概括(5分)这首诗以春夜洛城为背景,通过笛声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春夜洛城闻笛》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春夜洛城闻笛》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春夜洛城闻笛》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8.对这首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散入春风满洛城”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本诗中的“折柳”指汉代名曲《折杨柳》,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

29.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和本诗在题目中都写到“闻笛”,“笛声”分别触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28.D 29.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写诗人漂泊在外,曲子《折杨柳》触发了思念家乡的情感;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写诗人征战沙场,凄凉幽怨的笛声,唤起了征人征战不得归的思乡之情。

【解析】28.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

D.诗歌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在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呢,诗人因闻笛而思乡,并未“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故选D。

29.本题考查情感主旨的对比阅读。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诗写乡思,题目“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抒发了诗人独自漂泊、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

这首诗的前两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

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

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

“不知何处吹芦管”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诗人征战沙场,凄凉幽怨的笛声,唤起了征人征战不得归的乡愁。

专题14《春夜洛城闻笛》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解析版)

专题14《春夜洛城闻笛》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解析版)

专题14《春夜洛城闻笛》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被寄予了治国安邦的神圣愿望。

诗,在唐代发展到顶峰,很多诗人以笛声入诗,以表情达意。

你听,《折杨柳》已吹起,正勾起李白的诗情。

现在,跟着老师去欣赏《春夜洛城闻笛》。

二、目标1、了解作者李白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抓取,分析领会诗人情感。

3、通过找组诗中共同的意象——笛声,明确诗人用笛抒发的情感。

三、原文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四、注释《春夜洛城闻笛》:选自《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五。

玉笛:笛子的美称。

洛城:即洛阳。

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故园:故乡,家乡。

五、诗意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幽的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

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曲调,谁又能不萌生发思念故乡的深情?六、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①“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

②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③“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散入春风满洛城。

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

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

这里“散”字用得妙。

“散”是均匀、遍布。

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满”字从“散”字引申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衬托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

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

诗人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听笛声的游子,又有谁能不被唤起浓浓的思乡情!整体赏析: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春夜洛城闻笛》及试题汇编

《春夜洛城闻笛》及试题汇编

春夜洛城闻笛唐朝·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1)玉笛:笛子的美称。

(2)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

(3)闻:听;听见。

(4)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5)故园:故乡,家乡。

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背景:这首诗是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

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文章鉴赏:《春夜洛城闻笛》赏析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

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附答案)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飞”和“暗”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答:①“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

②“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

2.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答:①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张。

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

②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

它的表达效果是: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

3.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①它的寓意是惜别怀远的象征。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本七年级下】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本七年级下】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本七年级下】班级:姓名:资料:【原诗】【翻译】【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答案】【原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二、选择题:1、《春夜洛城闻笛》,诗句赏析,不正确的是()A. 诗中“折柳”是指一种代表风俗的行为,是作者借柳枝表达思乡以及依依不舍之情。

B.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

C. “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D.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2、赏析诗歌《春夜洛城闻笛》,诗中关于“笛”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诗人的故乡是洛阳,“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B. 诗歌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诗人深夜难于成寐,忽而传来的几缕断续的笛声触动离了诗人的羁旅情怀。

C. 诗中,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主体为客体。

“暗”字为一句关键。

D. 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

可能是真实存在的笛声,可能是诗人睡梦中的情景。

三、赏析简答题:1、“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个“暗”好在哪里?2、赏析:“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中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中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中考题一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练习及答案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7、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4分)一答案:27、①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平静夜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1分);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1分)②游子思乡之苦。

(2分)二《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3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0、古人离别常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意。

《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11、本诗抒发了什么感情?三《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练习及答案《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解释词语:玉笛:折柳:故园:闻:2、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的思想感情。

3、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简单作一下分析。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三答案1、解释词语:玉笛:精美的笛子折柳:《折杨柳》笛曲。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故园:指故乡,家乡闻:听;听见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念家乡3、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简单作一下分析。

答: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

《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题(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题(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题(带答案)《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解释词语:玉笛:折柳:故园:闻:2、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的思想感情。

3、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简单作一下分析。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春夜洛城闻笛》参考答案1、解释词语:玉笛:精美的笛子折柳:《折杨柳》笛曲。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故园:指故乡,家乡闻:听;听见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念家乡3、答: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

《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分)(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3)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

(4)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分)(5)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6、幽树林中的幽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7、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8、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竹里馆》参考答案(1)(2分)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2)(2分)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3)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4)幽篁指的是清幽的竹林(5)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春夜洛城闻笛》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0年)

《春夜洛城闻笛》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0年)

《春夜洛城闻笛》中考试题汇编(截至2020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两诗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答案】《春夜洛城闻笛》运用想象和夸张,突出笛声的无处不在,借抒发离情别绪的《折杨柳》表达思乡之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含蓄蕴藉,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夜风中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抒发征人思乡之情。

【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作手法的分析。

《春夜洛城闻笛》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是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

《夜上受降城闻笛》景中寓情,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

这首诗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含蓄地道出征人思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2020山东临沂)塞下曲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谁家玉笛暗飞声,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散入春风满洛城。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此夜曲中闻折柳,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何人不起故园情。

13.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塞下曲》中“无花”既指“天山雪”是积雪而非雪花,又有不见花开的意思。

B.《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两句直接写出了军旅生活的紧张。

C.《春夜洛城闻笛》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所提到的“折柳”,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诗人“闻折柳”后,就产生了浓浓的“故园情”?答: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所以折柳是一支曲子名,所以“曲中闻折柳”。

(2)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答:听到《折杨柳》笛曲(1分,意思对即可(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分,意思对即可)《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二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案:“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

2、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

答:“散“字准确的表现了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

3、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答:“柳”和“留”是谐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别,有挽留、不舍之意,在这首诗里“折柳”应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4、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从“故园情”三字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背景:这首诗是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

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拓展阅读:《春夜洛城闻笛》鉴赏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

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

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

“暗”字为一句关键。

注家多忽略这个字。

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一(1)诗中所提到的“折柳”,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诗人“闻折柳”后,就产生了浓浓的“故园情”?答: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所以折柳是一支曲子名,所以“曲中闻折柳”。

“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

“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总集《》里的《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

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2)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答:听到《折杨柳》笛曲(1分,意思对即可(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分,意思对即可)《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二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案:“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

2、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

答:“散“字准确的表现了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

3、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答:“柳”和“留”是谐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别,有挽留、不舍之意,在这首诗里“折柳”应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4、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从“故园情”三字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测试含答案1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测试含答案1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测试含答案1一、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春夜洛城闻笛》中的“闻”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所描写的情景?(3)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阅读下面两首李白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第一首诗中,诗人在暮春时节,听到友人被贬谪的消息,又无法与友人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________,向友人遥致思念;第二首诗中,作者同样是与友人分别,用________来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

(2)在古诗文中,还有许多歌颂友谊,抒发怀友之情的句子,请你再写出连续的两句。

(本套试题中出现的诗词除外。

每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3.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结合画线诗句,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对朋友遥寄深情的?(2)古诗词中还有很多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请再写出一句:“________,________。

”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运用什么手法表现的?(2)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5.诗歌鉴赏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今广东一带)后,逃归的途中。

(1)“经冬复历春”中“历”的意思是:________(2)诗歌前两句里的“绝”和“复”反映诗人在贬谪期间怎样的生活状况?(3)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赏析试题集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赏析试题集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赏析试题集---------------------------------------《春夜洛城闻笛》赏析试题集一、读诗从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开始①作者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②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

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

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夜晚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的曲调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二、句意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三、主旨、情感此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亲友的思念和当年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诗中的“柳”暗含希望对方留下来之意。

折柳曲让诗人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猛然触动了诗人孤独伤感的情绪。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四、赏析试题1.请简要说说“谁家玉笛暗飞声”中“暗”字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写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触动听者的思乡之情。

“暗”字是首句之关键。

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用“暗”字十分恰当。

另外,“暗”字寓意颇深:①说笛声暗飞,似乎是为了来触动羁旅者的离愁别绪;②此外,“暗”也有隐约之意,与诗的情境相呼应;③“谁家”之“谁”与“暗”照应。

2.请简要谈谈“谁家玉笛暗飞声”中“飞”字的表达效果。

“飞”写出出乎意料的感觉,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渲染笛声,形象而生动,更增添了羁旅者的离愁别绪。

3.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一句的妙处。

【初中诗歌阅读】中学生诗歌鉴赏《春夜洛城闻笛》附答案

【初中诗歌阅读】中学生诗歌鉴赏《春夜洛城闻笛》附答案

【初中诗歌阅读】中学生诗歌鉴赏《春夜洛城闻笛》附答案
一提到
阅读
中学生诗歌鉴赏《春夜洛城闻笛》附答案
诗歌鉴赏。

(共10分)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2分)
22. 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

(2分)
23.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
达效果。

(4分)
24. “折柳”在诗中指《折杨柳》曲,“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
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请你默写一句古诗中含有“柳”的诗句。

(2分),。

参考答案:
2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2.此夜曲中闻折柳。

23.“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
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写全一个字各得2分)
24.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这篇中学生诗歌鉴赏带给大家,同学们要认真赏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鉴赏题背诵考题汇总(含答案)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这是从谁家飘出的悠扬笛声呢?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
1.解释词语:
玉笛:精美的笛子折柳:《折杨柳》笛曲。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故园:指故乡,家乡闻:听;听见2.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3.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简单作一下分析。

答: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

《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