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讲国际关系行为主体

合集下载

第三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第三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第三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第一节国际行为主体的概述一、国际行为主体及其特征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构成国际行为主体的实体应当具备一些基本的要素或基本特征:( l )必须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

即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际事务,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际间的相互交往,能够发生对外行为,能够影响其他行为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并对整个国际政治体系发生作用。

( 2 )必须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国际行为主体以各自利益的特殊性为基本特征,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区别关键在于利益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由于各自利益的相互差异,决定了它们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从而构成了国际社会的矛盾、冲突、竞争、合作等一系列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 3 )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国际行为主体应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即能够排除其他行为主体的操纵和控制,独立地制定自己的对外决策和对外行为方式,独立地参与并影响国际间的相互交往,独立地运用其行为能力,发挥其职能作用。

( 4 )必须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并拥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实力。

任何国际行为主体只有具备了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才能被其他行为主体视为发生行为的稳定对象,也只有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实力才能真正对其他行为主体发挥影响和作用。

以上四大要素或特征彼此关联,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行为能力是确立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者地位的关键;特殊利益是其相互区别的基本依据;独立自主的地位是其自立于国际社会的重要标志;组织形式和实力则是其具备行为能力和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二、国际行为主体的类型在国际社会中,国际行为主体经历了一个由一元变为多元的发展过程,即由开始的单一主权国家行为主体逐步发展为国家与非国家两大类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并存。

国家行为主体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是决定国际政治事务的发展进程、构成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

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那些具备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但并不具有主权国家地位,同时又不隶属于某个主权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实体。

国际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

国际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

国际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1、国际行为主体释: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具有影响国际关系能力的政治经济实体2、世界格局释: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3、雅尔塔体制释:所谓雅尔塔体系(或称雅尔塔体制),就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4、杜鲁门主义释: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这个咨文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5、马歇尔计划释: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尼克松主义释:1970年,尼克松提出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作为美国全球外交三原则,从而形成了所谓“尼克松主义”。

7、经济外交释:经济外交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表示经济是某一国家外交特别强调的侧重面,另一种则表示经济是某一国家外交所使用的特殊手段。

8、三合路线释:三和路线即“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这是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战略的主要内容。

9、第三世界释:此名词最先由法国经济学家提出,原本是指法国大革命中的第三阶级。

冷战时期,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为表示并不靠拢北约或华约任何一方,用“第三世界”一词界定自己。

10、亚非会议释:万隆会议是指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

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

11、不结盟运动释:是指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

12、七十七国集团释: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

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3、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特征: 参与国际事务的间接性。非国家行为主体由于不拥 有强制推行其对外政策的手段,因而它对国际事务 的参与主要是通过对主权国家的政府或领导人施加 影响来间接进行的,其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会议 、决议、舆论、游说等等。 对外行为的跨国性。非国家行为主体的构成是多国 的,其活动领域是跨国的,不代表单个国家、党派 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因而得以成为协调各国间共同 利益的重要纽带。 职能作用的协调性。由上述两个特点所决定,非国 家行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能够发挥主权国家难以发 挥的作用。例如,为协调国家间关系提供一个对话 的场所,为国家间交往制订和提供共同的行为规范 和准则,成为协调国家间矛盾与冲突的渠道,是国 际间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等。
(二)国际组织
1、国际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1)萌芽时期 国际会议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 欧洲协调 (2)形成时期 国际行政联盟 国际联盟 (3)成熟发展时期 联合国的成立 2、现代国际组织的特点: (1)国际组织的种类日益增多 (2)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范围不断 扩大 (3)国际组织的数量急剧增加 (4)国际组织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和作用不断增强
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2016年4月
本节主要内容
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特征及其类型
国家行为主体
非国家行为主体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概述 (一)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定义及其特征 1、定义: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 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 2、特征: (1)必须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政治经济实力 (2)必须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3)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4)必须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
3、国家主权的当代制约因素 (1)民族与国家不重合 (2)政府能力与责任感的强弱 (3)资源多寡与外交质量 (4)文化认同与民众心理 (5)国际干预的加强 (6)国际组织的多种作用 (7)非政府力量的壮大 (8)经济的无国界行为 (9)全球性危机的加深 (10)人类空间探索的增加

国际关系教案

国际关系教案

国际关系教案第一部分:概述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

作为一个复杂而多方参与的领域,国际关系的研究和教学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案将从国际关系的定义、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国际关系教学框架。

第二部分:国际关系的定义1. 国际关系的概念- 国际关系指的是各国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 国际关系研究旨在理解和分析各国互动的原因、模式和影响力。

2. 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的区别- 国际关系是跨越国家边界的,而国内关系是在国家内部发生的。

- 国际关系中的行为主体是国家和国际组织,而国内关系中的行为主体是国家内的政府、组织和个人。

第三部分:国际关系的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关注国际关系中的事实和现象,通过搜集和分析数据来验证理论。

- 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统计分析和实地调查等。

2. 理论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方法关注国际关系中的规律和原理,通过理论推演和分析来揭示国际关系的本质。

- 理论研究方法包括建构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不同的理论框架。

第四部分:国际关系的重要理论1.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关系是由国家间的权力竞争和自利行为所驱动的。

- 现实主义将国际关系视为一场零和游戏,追求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最大化。

2.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认为国际关系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和制度来实现和平与繁荣。

- 自由主义强调国家间的互惠关系和共同利益,提倡构建国际规范和机构。

3.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关注国际关系中的构建过程和意义生成。

- 建构主义认为国际关系是由国家和其他国际参与者的观念、信念和规范所塑造的。

第五部分:国际关系教学案例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分析不同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角色和政策。

- 探讨国际机构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作用和影响。

2. 国际安全合作- 研究各国在共同安全面临的挑战时的合作模式和机制。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第二章:国际关系行为体名词解释:非国家行为体有别于主权国家的国际关系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两大类。

进入20世纪后,非国家行为体的数量和类型急剧增长,他们的活动及影响也涉及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国际事务发挥日益重大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他们与国家行为体相比,具有参与国际事务的间接性、对外行为的跨国性、职能作用的协调性。

其影响是: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往往能够起到一单一国家所难以起到的作用,在国际事务能够发挥不同于主权国家的独特作用。

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可被概括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

狭义:指在三个以上国家活动、拥有两个以上国家成员、在两个以上国家筹资的非政府组织。

广义:指除了狭义上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外,还包括了具有国际性的所有非政府组织。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各种活动主要表现为:①从事信息咨询活动;②游说各国政府和国际政府间组织,宣传自己的政策主张;③在全球问题和其他许多重大问题上,影响主权国家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决策,并对主权国家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行为进行监督等。

但国际非政府组织作为国际关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既难以拥有政府间国际组织那样程度的政治权利和权威,也缺乏大型跨国公司所具有的物质力量,其拥有的影响力更多来自其所具有的到的权威。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许多意愿和目标只有借助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力量才能实现。

思考题: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基本特征和类型1.基本特征:①拥有较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形式。

(它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超国家的地区性或国际性的国际组织、政党和宗教组织,但必须具有共同的利益,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②拥有区别于其他实体的独特利益。

(国际社会中的各个行为体都具有自己的、与其他的行为体相区别的特殊利益。

特殊利益决定了不同行为体在国际社会追求的目标各自不同,制约着个行为体之间的冲突、矛盾、妥协与合作)③具有一定的对外行为能力,并对其他行为体产生影响和作用。

第二讲世界经济格局

第二讲世界经济格局

当代世界经济概念:世界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指国际关系行为主体超越国界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的总和,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在相互联系中形成的全球范围内的有机总体。

那么世界经济运行的主体是主权国家,还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非国家主体,世界上现在有近200个国家,正是它们与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国家集团等组成的非国家主体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力量。

国际贸易(贸易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

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

“贸易保护主义逆流”。

从2009年开始,贸易保护主义反酸回流,特别是2009年,中国变成了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靶子,中国的贸易摩擦案和金额都创历史最高,本次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流,对世界贸易组织多年来致力于消除贸易壁垒的成果腐蚀得差不多了,本来就命运不济的“多哈回合”,现在更加遥遥无期。

国际金融: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交往和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周转和运动。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最早在中世纪的欧洲象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北意大利地区。

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

汇率:汇率又称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是指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价关系,即以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中国操纵汇率论”按照1989年美国的法律规定,美国财政部必须每隔6各月向国会提供一份《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其中要对主要贸易伙伴国是否是汇率操纵国作出一个评估,2011年2月4日,美国出台了最新的汇率报告,其中并没有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个汇率报告本来是应该在2010年的10月出台,但是由于有求于中国,所以美国政府决定这个报告要拖到胡锦涛访美后再出台。

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世界经济做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其运行机制,也有其协调机制,就是有关国家或者国际机构逐步建立并日趋完善了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以及大量的国际规则,形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二章

参考资料
1、《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主 编 周凯敏,高等教育出版社; 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主编 吕有志 戴德铮,高等教育出版社。
2、联合国的宗旨与基本原则
(1)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之间友好关系,促进国际 合作;协调各国行动,制止侵略行为等。———见1945年《联合 国宪章》第一条。 (2)基本原则 各国主权平等;和平解决国家间争端;各国忠实履行宪章义 务;禁止使用武力并享有一定自卫权利;集体协作,不干涉别国 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宪章等。———见1945年《联合国宪 章》第二条。
3、主要机构及其职能
联合国有六大职能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与 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1)联合国大会 简称联大。每年召开一次,时间 为9月第三个星期二开幕,为期3个月, 12月25日圣诞节闭幕,未完事宜放在 第二年春天再讨论。 主要职能:讨论与审理动议、 组织与监督各项工作、处理行政 与财务等事项。
图一,2007年9月第62届联大第一次全会会场
图二,2007年9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王光 亚(前右一)出席第62届联大 第一次全会。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人民 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2)安全理事会 是六大机构中最重要的机构。由15个成员国代表组成。其中5个常任理事国: 美国、英国、法国、中国、苏联(俄罗斯继承)。10个非常任理事国,任期2年, 由联合国大会每年改选50%,且不能连任,非洲、拉丁美洲与西欧各有2个名额, 阿拉伯、亚洲与东欧则各有1个名额,最后一个名额从亚洲或非洲国家中选出。 安理会主席由15个理事国,按英文国名轮流担任,任期1月。 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推荐秘书长、 国际法院法官;接纳或开除联合国成员; 派遣维和部队,制止侵略,对战略地区 行使托管权。 安理会工作原则:一般大会程序的 表决依据多数原则(至少9票);实质性 问题遵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 ,即一票否决原则。本质是大国特权的 表现。但实际上很有必要,是联合国决 策与有效运转的保证。 安理会会议现场

国际关系学

国际关系学

国际关系学1. 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是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其实质是各种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关系,而已政治为主。

国际关系学:是专门研究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国际关系中各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而以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为主,并解释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演变的规律,概括来说国际关系学是研究国际关系发展和演变规律的发展的科学。

2. 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国际关系学主要研究整个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变化演变的规律,国际政治学是研究国际政治关系,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而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比国际政治学更为广泛。

外交学是主权国家通过一定的机构依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来处理彼此之间失误的艺术和科学。

它专门研究如何制定和调整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处理各种外交事务,而国际关系学是主要研究国际关系整体运行和演变过程。

3.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或游戏理论,它原是数学运筹学中的一个支系,用于严格地处理在战略博弈中参与者最理想的行为和决定结局的均衡,或是使具有理性的竞赛者找到他们应采用的最佳策略,在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在特定的条件下争取其最大利益,博弈的结果不仅取决于某个参与者的行动,而还要取决于其他参与者如何行动,不同的参与者有时利益一致,有时又彼此对立。

并寻求利益最大化。

4. 国际竞争:是指国际关系各行为主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利益与价值,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领域相互攀比,你追我赶来夺取优胜的一种状态。

5. 国际合作:是指为达到共同目的,在一定领域内利益和目标一致或者部分一致的国际关系各行为主体所进行的全面或局部的相互配合行为。

6. 国际冲突:是指国际关系各行为主体所谋求的自身利益或要实现的特定政策目标不同,或由于其他原因引发了矛盾,而处于一种自觉的抵制、对立和对抗状态。

国际冲突是国家间矛盾尖锐化的产物。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案

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一)课程性质今天的大学生肩负着我国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他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去了解和认识当今变化着的世界。

为了适应新的形式和新的任务,使我们能够“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中宣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05方案”要求在大学生中普遍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课。

(二)课程特点1、政策性强2、现实指导性强3、针对性强(三)课程组成1、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总体介绍和说明2、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中主要国家或地区基本情况的介绍和分析3、对中国对外关系,对外政策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说明与分析4、对当前世界热点问题进行的说明和分析(四)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当今国际问题的主要论述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演变极其发展趋势、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了解和认识主国际力量在世界经济、政治中心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的对外战略;了解和认识苏联和东欧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全面认识中国的外交战略、方针、政策与国际地位和作用,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

(五)学习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和认识世界2、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的观念,即矛盾的观点来分析和认识当今世界3、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分析,研究当今世界的经济与政治前言一、教学目标1、明确课程性质,了解课程内容2、探讨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3、思考本课的教学方式二、授课方式讲授、讨论三、重点难点(一)明确课程的性质(二)了解课程内容四、教学内容(一)课程介绍1、这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2、这门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这门课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4、这门课对选课学生有什么要求?5、如何才能学好这门课?6、这门课如何进行考试?(二)本课性质这是我院为广大学生开设的“世界与中国”类人文素质选修课。

国际关系基本知识_2

国际关系基本知识_2
电力垄断与帝国主义阶段到来20世纪5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使自然因素的作用下降较短时间内改变国家力量对比具有重要军事战略意义科技战是当前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之一推动了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趋势导致现代战争时空观的变化决定了各国力量的对比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内容地理上的战略要地往往是国际政治争夺的热点对全球战略资源的争夺是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3军事因素一军事因素的构成二军事因素与国家对外决策三军事因素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辩论题
三、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1. 为处理国家间关系提供了一系列基本法律规范和原则
确立了指导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等) 调整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 内容更新,“领事裁判权”等被清除 国际法编撰系统化、法典化
与国家生存相关: 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承认与继承权等
国家的义务:恪守条约, 忠实履行各项国际义 务。
(1)七项基本原则
基本内涵 民族自决问题上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谋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一致性 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
(2)和平共处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17 年《和平法令》中提出: 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1954 年 4 月出现在中、印外交文件中,6 月与印、缅签约 1955 年 4 月万隆会议与十项原则
各国在 实践中不断 重复
如:划分国界 (河流、分
水岭)
对它予以 法律确认
如:外交使节 豁 免权既国际 习惯可条约 化
内容更广泛 有些尚未形成 法律拘束力 国际礼遇和国际道 德
如:外交对等、 人道主义救助
二、国际法与国际关系 近代国际关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国际法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 1、古代社会国际关系 2、中世纪国际关系 3、近代国际关系 4、现代国际关系

第二章 国际政治中的行为主体

第二章 国际政治中的行为主体

国际政治学概论
二、国际行为主体的类型 1. 国家行为主体
是指国际社会中独立的主权国家,以联合国组织的成员国为 依据,国际社会目前已有192个主权国家。
2. 非国家行为主体
是指那些具备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但并不具有主权国家 地位,同时又不隶属于某个主权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实体。
国际政治学概论
第二节 国家行为主体及其特征
• 主权弱化论。此观点认为,国家主权遭到全球化的强烈冲击,已经被 严重削弱,它不再具有先前的那种绝对性和至高无上性,但国家主权 依然存在,远没有消失,也没有过时,在国内政治和国际事务中依然 处于核心和基础地位。
• 主权多元论。一些学者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尽管依然存在, 但它不再具有传统的那种绝对性,它变得可以让渡和可以分割,它同 时向两个方向转移和让渡,一方面对国内的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转移, 另一方面对国际组织和全球公民社会转移。
• 第二阶段:一战和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 第三阶段:冷战结束前后的分离和分立运动。仅苏联解体,世界上就
增加了14个国家。南斯拉夫一分为六,1999年从印尼分离出来的东帝 汶又是一个新生的国家,2005年,联合国有近200个成员国,大部分 国家都具备了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
国际政治学概论
三、现代国家产生的条件和标志
• 1、现代国家产生的内因 • 政治变革和竞争 • 经济发展和利益冲突
• 2、现代国家产生的外因——战争 • 为了应对外部威胁,国家需要高效的行政、税收制度和动员能力,
国家官僚体系建立 • 在战争的压力下,君主和新兴商业阶层结合,使得国家成为强有力
的经济实体和战争工具。 • 民族主义的出现,将政府和社会连接成为一个相互支持的整体。
民众开始建立自己的现代国家。这一进程大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知识点总结国际关系

知识点总结国际关系

知识点总结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是研究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学科领域,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在学习国际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国际关系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国际关系是研究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学科领域。

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国际行为主体。

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典时期的国际法和外交学,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增加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关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20世纪以后,国际关系学进一步扩展了研究范围,涉及到了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组织理论、国际冲突研究等多个学科领域。

二、国家与国际关系国家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国际格局和国际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1. 国家主权:每个国家都拥有独立的国家主权,即在其领土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其他国家无权干涉其内政事务。

2. 国家利益:国家通过国际关系来维护和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安全利益、文化利益等。

3. 外交手段:国家在国际关系中通过外交手段,如外交交涉、谈判、签署条约等来解决争端、维护自身利益。

三、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国际组织是由多个国家自愿组成的,旨在通过合作解决国际问题和推动国际合作的组织机构。

1. 联合国:联合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纽约。

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解决国际争端。

2. 世界贸易组织(WTO):WTO是负责规范国际贸易的组织,旨在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IMF是负责监督国际金融体系稳定和促进国际金融合作的组织。

四、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涉及到一些基本理论。

1.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学中的一种理论流派,认为国际政治是一个战争和权力斗争的竞技场,国家行为主要由国家利益和权力决定。

国际关系学第二章国际关系行为体国家行为体

国际关系学第二章国际关系行为体国家行为体
▪ 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 ▪ 现代民族主义兴起于17-18世纪欧洲。
▪ 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催生第一批资产阶级民族国 家。(奠定民族国家体制)
▪ 第二次民族主义高潮形成于二战后。(终结殖民 主义体制)
▪ 第三次民族主义于冷战后席卷全球。(导致许多 冲突)
▪ 民族主义的意义和作用
▪ 凝聚功能 ▪ 分离和破坏效应 ▪ Notes ▪ 防止极端民族主义

▪ Notes ▪ 跨国公司对主权国家政治局势和经济发展的挑战与影响。 ▪ 主权过时论。
第三节 国家利益
▪ 国家利益
▪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 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动因。
▪ 国家利益是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 需要,与其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诸因素的综合。
▪ 国家利益包括: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 文化利益。
▪ 第一节 国际关系行为体的特征与类型 ▪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及其主权 ▪ 第三节 国家利益 ▪ 第四节 国家权力 ▪ 第五节 国家行为体的历史定位
第一节 国际关系行为体的特征与类型
▪ 国际关系行为体概念:
▪ 国际关系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 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其 核心是
▪ 国家的基本要素
▪ 1、领土 ▪ 2、居民 ▪ 3、政府 ▪ 4、主权
▪ 国家的基本权利 ▪ 1、独立权 ▪ 2、平等权 ▪ 3、自保权 ▪ 4、管辖权
▪ 国家的民族特征与当代民族主义
▪ 当代某些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 认同”间紧张关系导致冲突、动荡。
▪ 国家利益的复杂性: ▪ 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第四节 国家权力
▪ 国家权力
▪ 硬权力和软权力
▪ 国家权力构成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整理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整理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整理国际关系理论1.理想主义理想主义的出现与第⼀次世界⼤战有密切的关系,是对战争灾难所作的反思的结果。

理想主义的代表⼈物有:伍德罗?威尔逊(《论国家》、⼗四点纲领)、阿尔弗雷德?齐默恩(《中⽴与集体安全》、《国联与法权》)、约翰?默⾥。

以威尔逊为代表的理想主义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性是善良的,或⾄少是可以改造的,战争可以避免。

战争不是⼈性的产物,⽽是环境的结果。

战争之所以发⽣是因为战争的有利可图使⼀些⼈的良知误⼊歧途,⼈类可以通过教育改造⼈性,避免战争。

(2)倡导国际主义,国家利益是可以调和的。

理想主义否定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对外政策中强调国家利益是狭义的民族主义的表现。

结束秘密外交,实现对外决策的民主进程,将有助于消除战争的起因。

(3)建⽴国际组织,开展国际合作,保卫世界和平。

国际联盟是威尔逊的“宠物”,是理想主义的希望,理想主义认为“这是达到永久和平的全部外交结构的基⽯”。

(4)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

理想主义认为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规范和约束国家的⾏为,从⽽最终使世界避免战争。

(5)提倡国际道德,确保世界和平。

理想主义认为,维护国际道德的途径使,通过国际联盟对实⾏侵略的国家进⾏制裁;发挥学者和政治家的作⽤,提⾼民众的觉悟和⽂化素质。

从以上可知,“国际主义”、“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道德”在很⼤程度上代表了理想主义的理论和外交实践。

2.汉斯?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摩根索的扛⿍之作《国家间政治》是当代国际关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其核⼼的内容是摩根索提出的现实主义六原则。

这六原则已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1)政治是根植于⼈性的客观法则所⽀配的。

现实主义相信政治法则的客观性。

为了使社会不断完善,⾸先需要了解和掌握社会赖以⽣存的法则;(2)以权⼒界定利益的概念是政治现实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标志性特征,它是政治现实主义的核⼼,它使国际政治成为⼀个独⽴的研究领域,⽽区别于经济学(以财富界定权⼒)、论理学、美学和宗教学;(3)以权⼒界定利益的核⼼概念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

第二章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内涵和分类。

2、了解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以及冷战后中国的国家利益。

3、了解国家力量与综合国力的概念以及中美两国综合国力定量化比较。

一、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概念1、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物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

在这一系列实体中,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国际社会,国家已不是国际关系的唯一主体,国际关系行为主体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2、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具备的基本特征(1)必须拥有一个实体,并具有较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形式。

(2)必须拥有区别于其他实体的独特利益。

(3)必须具有一定的对外行为能力,并对其他行为体产生影响和作用。

二、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类型主权国家(一)主权国家——国际关系最基本的行为主体主权国家是当今国际舞台上最活跃、最积极的主角,是构成当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基本单位。

国家是国际事务的主要参与者,是一国对外活动的责任承担者,是世界政治中唯享有对外主权的行为主体。

“主权”定义源自西方,是近代国际体系的基石,其核心是一个国家自主决定内外事务。

1、主权国家的构成因素人口居民(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领土包括领水、领陆、领空(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范围)政权政府组织(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主权一个国家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的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具有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的特征。

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最基本的因素。

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按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包括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两方面。

平等权:主权国家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自卫权:指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包括防御权和自卫权)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人和事物以及境外特定的人、物和事件具有的管辖的权利注意不要忘了应该承担的义务。

中国领海内开发油气资源引发中日东海划界争端东海大陆架位于中、日、韩三国之间,是中国大陆领土的自然延伸。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行为体:国家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多国公司;跨国集团)主要学派:理想主义:以道德标准和法理规范作为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的原则。

人性本善,具有理性,趋于合作;道德和法理是拯救世界的关键;主权国家之间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的,为了共同利益,要让渡部分主权给国际组织;战争可以避免,战争的出现与人性无关。

;制止战争的办法:A实行民族自决;B废除秘密外交;C以集体安全代替传统的均势体系;D建立国际机构,国际法和国际组织;E诉诸国际公众舆论;F改变国内政治制度。

现实主义: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摩根索发表(核心概念:权力、概念)1、国际关系的实质是无政府条件下为权力的斗争。

权力,特别是军事权力,是国际关系的最根本因素,国家的利益至高无上,普世道德是没有意义的。

权力不仅是国家生存的手段,而且成为国际关系的目的和国家本身的目的。

2、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最重要的行为体。

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三个假定是:A国家中心说B单一国家说C理性国家说。

3、国际体系结构是影响国家行为的重要因素。

4、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国家的生存和安全,因此在国际问题的排序中,国家安全通常处于最高位置,军事和相关的政治问题支配着世界政治,而经济和社会问题是次要的。

5、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突出特点。

6、人性本恶,人并不能通过教育和智慧来解决人性恶的问题。

7、冲突是国际政治的根本特征,冲突源于人追逐权力的本性,合作是有限的,脆弱的和不可靠的。

8、维护国家和平的最好办法是均势。

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1、仍坚持认为民族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角色、国际社会仍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但同时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各行为主体间的合作与相互依存增强。

2、主张对国际关系开展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在内的全球系统的研究.3、强调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重视研究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国际体系及其结构的分析上面。

3.2国际关系教学设计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

3.2国际关系教学设计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
2.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理论的核心观点。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原则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实践,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重要性。
4.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与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活动:
5.评价与反馈: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成果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1.以一则近期国际热点新闻为切入点,如“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新进展”,引导学生思考国际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
2.通过时事新闻、政治漫画等多元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3.设计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环节,引导学生关注国际时事,培养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4.定期组织课堂展示、辩论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对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产生片面化、简单化观念;对国际时事关注不足,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在价值观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我国外交政策存在误解,需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际观。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二是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国际时事,培养他们的时事分析能力;三是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和义利观,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国际法知识点总结(2024)

国际法知识点总结(2024)

引言:国际法是指国家之间的行为在国际社会中的规范和调整方式。

它涉及领土、领海、国际行为主体、国际关系原则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旨在对国际法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说明,以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国际法方面的基本知识。

概述:国际法是国际社会共同承认的国家行为规范,包括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两个方面。

国际公法是国际社会共同承认的公正性和公正原则形成的一整套规范,主要关注国家之间的关系。

国际私法涉及私人之间的国际交往和纠纷解决。

正文内容:一、国际行为主体1.国家: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

国家有平等主权和相互尊重的原则。

2.国际组织:国际法还适用于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等。

国际组织有自己的权力和义务。

3.个人和非国家实体:个人和非国家实体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成为国际法的主体。

二、国际关系原则1.平等主权原则: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的主权地位,相互之间应互不干涉内政。

2.领土完整原则:国家的领土不容非法侵占,其他国家应尊重和保护领土完整。

3.不使用武力原则:国际关系应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不得以武力解决问题。

4.自决权原则:民族自决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各民族有权根据其意愿自由决定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地位。

5.解决争端原则:国家之间的争端应通过和平谈判、仲裁或国际法庭等途径解决,避免使用武力。

三、国际法的源泉1.国际公约:国际公约是国际法的主要来源,国家之间通过签署和批准公约来确立国际法规范。

2.国际习惯法:国家在实践中长期保持的、普遍被接受的行为成为国际习惯法,具有约束力。

3.法学原则:国际法学原则是国际法的重要依据,如人权原则、求同存异原则等。

4.国际判例:国际法庭的判决和裁决可以作为国际法的权威解释和规范。

四、国际人权法1.世界人权宣言:世界人权宣言是国际人权法的基础文件之一,规定了人权的普遍价值和基本原则。

2.国际人权公约:国际人权公约是国际人权法的核心法规,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主体行为类型
2. 非国家行为主体 是指那些具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基 本特征,但并不具有主权国家地位,同 时又不隶属于某个主权国家的国际政治 经济实体。
一、国家构成要素与国家类型
国家认定的基本条件: 1、是主权行为体(sovereign actor)。
这是国家的最根本属性,也是国家作为国际 政治行为主体的最重要的前提,是其独有的特 征和本质的属性。
民族国家
概念缘起:民族国家是指近代以来通过 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 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的国 家。 意义:参与现代国际政治的基本单位 民族国家的特点:认同对象为民族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VS么是主权
在西方源于拉丁文的super和superanus, 原意为最高的和较高的,基本含义是国内的最 高统治权。古代社会,主权实质源于“君权神 授”的君主权力。 在中国,是“家天下”的传统,所谓“普 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强调 的是君权与国家最高统治权的高度重合。
跨国公司
以一个国家为基地或者决策中心,通过对 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立子 公司、分公司或附属机构,从事国际性 生产、经营或其他服务活动的大型企业 或公司。
跨国公司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在资金与管理权益上与东道国利益发生 密切关系。 2、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对东道国的政策 施加影响。 3、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跨国经营活动对 投资对象国的经济、政治进行干预。
国际合作是对主权的重新认定过程,包括转移、 让渡和削弱。其形式包括结盟、参与国际组织、 条约和共同体等。 经济全球化是对封闭式独立经济体的排斥和强制 干预。
国家政治主权受到影响的表现:
1 、全球相互联系的增加减少了国家政府使用的 政治手段的效力; 2 、跨国力量和流动的扩大减少了国家对公民行 为的限制; 3 、全球体系的运作使得国家不得不接受国际合 作方式实现传统领域的政治目标; 4 、国际组织的权威和一体化的诱惑使国家不得 不增加与其他国家的整合;(联合国) 5 、国际法、国际公约和协定造成国家政治行为 的“国际化”; 6 、国际制度、国际机构的发展使全球治理方式 部分代替国家治理。(WHO,环境问题)
后冷战时代国际干预的特征:
1、国家内部政治混乱和冲突导致的国家权 利缺失是国际干预的合理解释。 2、对民主与秩序的霸权解释是国际强权蔑 视国家主权的道德根据。 3、国际干预合法权的争论反映大国利益和 主导权的竞争。 4、后冷战时代权力制衡结构的变化为国际 干预行为扩大化提供了条件。
后冷战时期国际干预的强化
思考:近几年中国是如何向国际社会 解释自身的“核心利益”的?中国有哪 些“核心利益”是不容挑衅的?
2003年 台湾加入WHO事件
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3. 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国际行为主体应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 权和决策权,即能够排除其他行为主体 的操纵和控制,独立制定自己的对外决 策和对外行为方式,独立参加并影响国 际间的相互交往,独立运用其行为能力 ,发挥其作用。
基本概念源起
1、主权的概念 让· 布丹(Jean Bodin): 统治公民与臣民的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 约翰· 洛克(John Locke): “自然权利”与“主权让渡” 托马斯· 霍布斯(Thomas Hobbes): 自然状态是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要使人们 尊重彼此的权利,就只有建立一个带剑的政府, 并使每个人都放弃自己的权力而把它授予这个 政府。
2、拥有一定政治组织,尤其是中央政府 3、统治一定数量的居民和领土 4、在国际上代表并且保护其公民 5、其公民表现共有认同和对国家的忠诚
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 1、精神要素,即思想观念,包括文化、 历史和意识形态; 2、自然要素,即物质要素,包括领土、 人口和经济资源; 3 、制度要素,即秩序要素,包括规制 (regulations)、法律和政府决策结构
四、个人在国际关系上的作用
个人是国际政治中的特殊行为体: 任何人都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影响到 国际关系
加夫里若· 普林西普
克莱门斯· 梅特涅
个人行为的国际责任
《国际法》可以追究个人在国际事件中 的责任:东京大审判、纽伦堡审判 领袖人物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到国家在 国际活动中的表现:特别是在高度集权 的国家 希特勒讲话 领袖人物之间的活动影响国家间关系, 打破外交僵局
张学良针对“九一八”事变的讲话
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体系) 中的地位和作用
1、现是代国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 点 2、在国际关系中居最主要地位、起最重 要作用 3、对非主权国家行为体具有制约作用
(2)对主权的影响和制约
国际关系的互动特征决定任何国家的主权实际上 都要受到其他国家的权力影响,形成特殊的支 配关系。
政府间组织的构成要素:
1、成员国之间有合作的政治意愿 2、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合作形式 3、自主的运作机制,包括宗旨、权力、职 能和活动规则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界定:
1、共同追求跨国利益的非官方国际群体和 协会。 2、任何国际组织,凡是不经由政府间协议 而创立的,都被认为是为此种安排而成 立的非政府组织。 3、由政府指定获得的成员资格不影响组织 观点的自由表达。 4、不定期地由来自不同民族的公民群体组 织、资助和管理。
1、使用强制性措施发生突破性进展; 2、卷入并处理主权国家内部矛盾和冲突成 为普遍现象; 3、开始涉及和取代国家政府的管治职能; 4、国际司法与国内司法主权矛盾显著。
案例 审判米洛舍维奇
2002年2月12日,前南国际刑庭正式开庭审理米洛舍 维奇一案。他被指控犯有包括战争罪、反人类罪和种 族屠杀罪在内的60多项罪行,指控中包括1992年至 1995年波黑战争期间,塞族军队对萨拉热窝的包围; 1995年塞军在联合国在斯雷布雷尼察设立的“安全区 ”内杀害8000名穆族平民。 米洛舍维奇一直否认对他的所有指控,并宣称前南国 际刑庭是非法机构。他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 数年的牢狱生活,使他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因此 法庭审判曾多次中断。2006年2月底,前南国际刑庭拒 绝了米洛舍维奇提出的去莫斯科治病的要求。3月11日 他病死于海牙国际法庭监狱,。
行为体多样化时代国家角色的维持:
1、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 2、为公民提供平等的法律保障,负责内部 社会的协调和稳定; 3、维持适度的军事与国防力量; 4、继续提供有限的公共服务; 5、保留为全球化国际社会制定规则的权力。
行为体多样化时代国家角色的变化:
1、不再是公民认同与忠诚的唯一对象; 2、不再是公民社会活动和社会权益的唯一 提供者和保护者; 3、不再是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唯一管理 者; 4、不再是国际冲突与国际协调的唯一主体。
对内主权( internal sovereignty )与国家 之内的政治、法律权力相关。表现为垄 断性、强制性和绝对性。 对外主权( external sovereignty )与其他 国家、行为体的权力相关。表现为体制 独立性、不受支配性、相互平等性。
对外主权的三重含义:
1、国际法含义:享有主权的国家才是国际 法主体。 2、政治含义:在国际间关系中,对自己领 土和人民的独立管辖权不受外部干涉。 3、道德含义:对其他主权国家的内部管辖 权给予尊重。
三、非国家行为体
国 际 政 府 间 组 织 (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GOs) 国 际 非 政 府 组 织 (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国 际 政 治 运 动 (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movements) 种 族 集 团 ( ethnic groups ) 、 宗 教 组 织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政党(political parties)
(3)国际干预与国家主权
国际干预对国家主权形成干涉、限制、 中止和替代,出现“国家退却”的现象。
后冷战时期引发国际争端的原因
1、对人类共同问题的治理使这些事务的国 内性质与国际性质界限模糊; 2、两极体制解体造成权力真空; 3、大国控制的缓解释放了国际争端的能量; 4、民族主义、宗教势力上升引发国际矛盾; 5、国家内乱造成主权无效;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基本定义
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参加国 际事务并发挥影响作用的一系列实体。 尽管国际社会各种实体单位数量很多, 但并非所有政治经济实体都能成为国际 行为主体。
国际对两个中国认知的困难
行为主体的具体范畴
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再其中发挥影响 的政治实体。包括主权国家、国际政府间组织、 国际非政府组织、种族集团、跨国公司、地方 政府、政党、运动。 政治实体: 在政策或者政治领域中通过冲突或合作,谋求 实现一定目标的个人或集体。
二讲国际关 系行为主体
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
导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国际政治行为体及其特征 国家构成基本要素与国家类型 主权理论与主权弱化 非国家行为体 个人在国际关系上的作用
导论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
为什么关注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 国际政治是各种国际行为主体之间政 治关系的总和。因此,国际行为主体是 国际政治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4.必须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 只有具备了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 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才能被其他行 为主体视为发生行为的稳定对象。
国际主体行为类型
1. 国家行为主体 国家行为主体是指国际社会中独立 的主权国家,以联合国组织的成员国为 依据,目前在国际社会已有190多个主权 国家。国家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国际政 治为主体,是决定国际政治事务的发展 进程、构成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
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1. 必须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政治经济 实力 行为能力和政治经济实力是一个国际 政治行为对外采取行动,能够影响其他 行为主体的行为与决策,对整个国际政 治体系发挥作用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