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令篇——中西合壁令
酒令
简介酒令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是筵宴上一种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
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
总的说来,酒令是用来罚酒。
但实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
酒令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
饮酒行令,不光要以酒助兴,有物下酒,而且往往伴之以赋诗填词、猜迷行拳之举,它需要行酒令者敏捷机智,有文彩和才华。
因此,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饮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别风行,他们还常常赋诗撰文予以赞颂。
白居易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后汉贾逵并撰写《酒令》一书。
清代俞效培辑成《酒令丛钞》四卷。
分类据清代俞敦培著<酒令丛钞>记载,大体分为四大类,即:古令、雅令、通令、筹令。
<中国酒令大观>(麻国钧麻叔云编著)则分为:覆射猜拳类68种;口头文字类348种;骰子类128种;骨(牙)牌类38种;筹子类78种;杂类56种等六大类,计726种。
几种重点酒令春秋战国:投壶最古老而又持久的酒令当首推投壶。
投壶产生于春秋前,盛行于战国,因其最具封建礼仪教仁意义,所以沿袭最久。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
投壶源自于射礼,郑注《礼记》云:“投壶,射之细也。
”又司马光《投壶新格》云:“其始必于燕饮之间,谋以乐宾,或病于不能射也,举席间之器以寄射节焉。
”由此可知,投壶是由于场地因素或个人因素的限制不能举行射礼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作为礼仪的一种,投壶不仅继承了射礼的仪节,还继承了射礼正己修身的礼义,正如清徐士恺《投壶仪节》云:“投壶乃射礼之变也。
”《礼记·投壶经》曰:“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
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
矢以柘若棘,长二尺八寸,无去其皮,取其坚而重。
投之胜者饮不胜者,以为优劣也。
投壶在战国时得到相当发展,当时的文者倾向于内心修养,投壶这种从容安详、讲究礼节的活动,正适合他们的需要。
中国古代的酒漫谈中国古代酒文化——酒令
中国古代的酒漫谈中国古代酒文化——酒令漫谈中国古代酒文化——酒令酒令酒令也称行令饮酒,是酒席上饮酒时助兴劝饮的一种游戏。
通行情况是推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按一定的规则,或搳拳,或猜枚,或巧编文句,或进行其他游艺活动,负者、违令者、不能完成者,无罚饮,若遇同喜可庆之事项时,则共贺之,谓之劝饮,含奖勉之意。
相对地讲,酒令是一种公平的劝酒手段,可避免恃强凌弱,多人联手算计人的场院面,人们凭的是智慧和运气。
酒令是酒礼施行的重要手段。
酒令的产生可上溯到东周时代。
有一句成语叫“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有一典故,《战国策·齐策二》云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中。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共卮曰:‘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这其实就是一则最古老的酒类故事。
《战国策》是西汉末齐向根据战国末年开始编定的有关游说之士言行和各种小册子总纂而成的,故此酒令的出现,中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功史。
据《韩诗外传》中记载:“齐桓公置酒令曰:‘后者罚一经程!’管仲后,当饮一经程(酒器),而弃其斗,曰;‘与其弃身,不宁弃酒乎’。
”齐桓公和管仲为东周初年人,这表明距令2600多年前已有了酒令的名称。
汉代,由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空前繁荣,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饮酒行令之风开始盛行。
在东汉时期还出现了贾逵编纂的《酒令》专著。
酒令的真正兴盛在唐代,由于贞观之治,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空前繁荣,后代流行的各种尖型的酒令,几乎都是在唐代形成的。
酒令的种众多,且各有特点,现分类中以简介。
(一)流觞传花类曲水流觞是古人所行的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饮酒娱乐活动。
我国古代最有名的流觞活动,要算公元353年3月3日在绍兴兰亭举行的一次。
大书法家王羲之与群贤聚会于九典水池之滨,各人在岸边择处席地而坐。
在水之上游放置一只酒杯,任其飘流曲转而下,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取饮吟诗。
酒与文化的结缘——酒令
例 ,违 例 即 是 违 令 。 大 致 的 游 戏 规 则 是 :在 宴 会 席 来 ” ( 非雨 ) 。
间 推 举 一 人 为令 官 , 余 者 听 令 后 按 令 例 依 次 对 答 诗 句 、 文 字 或做 其 它规 定 的动 作 ,违 令 者 即 被 罚 饮 。 天干诗令 : “ 天干”是 中国 “ 干 支 ”纪 年 的 一 部 分 ,分为 “ 十 干 ”,即 :甲、 乙、丙 、丁、 戊、
销 ” ,句 中 “ 铁” 、 “ 销 ” 两 字 均 为 金 字 旁 , 皆属 易 ” … … 以 此 类 推 。
“ 五 行 ” :从 广 义 上 说 沉 沙 两 字 带 “ 三 点 水 ” ,也
属 “ 五 行 ”。
重 叠 双 飞 令 :从 发 令 者 始 ,依 次 各 诵 古 诗 一 句 ,句 中 既 要 有 “ 声 ” 字 , 又 要 有 一 字 重 叠 , 违
人 们通 常 说 的 “ 酒 令 ” , 是 民 间 宴 饮 活 动 时
一
色 ”或 “ 梅 花 落 出 疑 残 雪 ” , 皆无 口则 违 令 ,罚
助 兴 取 乐 的 游 戏 。 早 在 后 汉 时 期 , 经 学 家 、 天 文 学 饮 。
家 贾逵就 曾撰有 《 酒令 》一 书 ,可 惜早 已失传。 至
的字 。如发令 者说 : “ 叶脆 晚 枝 空 ” 或 “ 鱼 戏 水 知 偏 旁 , 超 时 、 违 令 者 罚 饮 。 如 : “ 满 城 尽 带 黄 金
春 ” , 皆有 口 ,令 成 。 对 答 者 若 说 : “ 秋 水 共 长 天 甲 ” ,其 中 甲 属 “ 天干”; “ 一 任 群 芳 妒 ” , 任 字
2 4
右 边 为 壬 ,也 属 天 干 。 地 支 诗令 : “ 地 支”是 中国 “ 干支 ” 纪 年的另 一部 分。具体 分为 “ 十二 支” ,
酒令篇——中西合壁令
酒令篇——中西合壁令“中西合璧令”是一种充满异国情调的俗语酒令,它把洋里洋气的外国谚语与土生土长的中国俗语“合二为一”地作为令词进行游戏。
这种酒令最适宜在学过外语或喜爱外国文学者之间进行。
我们知道,无论是外国的谚语还是中国的俗语,它们都是运用了各种的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段,形成了语言精炼、意味深长、铭刻人心、脍灸人口等特点的。
然而也是由于各国的历史、风俗、习惯等各呈异趣,才产生了各自俗谚的鲜明的个性、风格。
今天,我们将两句含义相同,而风格迥异的中西俗谚,采撷一处,在席间以你一言我一语的方式行酒令“斗嘴”。
土洋结合、中西合璧,既和谐,又参差,煞是有趣。
例如起令者说了一句比喻宁可在小地方作主、不愿在大地方听命于人的中国俗语:“宁为鸡口,莫为牛后”;接下来就得再说一句意思与之相同或相近的外国谚语,如英国的“宁为驴头,不为马尾”或“宁做自由民的首领,不做绅士的随从”等。
如果彼此能用外语交谈的话,还可在说外国谚语时,先用外语口述一下,尔后用汉语译出,这样能使这个游戏更具“洋”味,倘若敬罚之酒能以“香槟”、“白兰地”、“威士忌”等充任的话,一定会更富魅力,令参加者醉心。
虽然这酒令名之“中西合璧”,其实也适用于东方各国俗谚,如果席间酒友有熟谙日文者,不妨用日本谚语应令,也可用印度俗语参赛,使这个酒令能让在座者领略到异域语言的风味。
[令例1]起令者:今天我起一个中外俗谚合二而一的“中西合璧令”,必须先说一句中国俗谚,再说一句与它同义或近义的外国俗语(不限国家),能说外语的可先用外语说一下,不能说的可免说外语,如不能完成者看罚“威士忌”一小杯。
我这一令是:“石头朝山上搬”(中国俗语,意为多此一举);“Pepper to h industan——:往印度运胡椒”(英国谚语)。
请各位应令。
应令者:①“好死不如赖活” (中国)“松树在斧子砍到根上的时候,真恨自己不是灌木” (英国)②“一钱逼死英雄汉” (中国)“在紧要关头,一便士可顶一镑” (英国)③“看人挑担不吃力” (中国)“朋友的不幸好忍受” (英国)④“一颗老鼠屎,带坏一锅粥”(中国)“一滴毒药坏一桶酒” (英国)⑤“一山不能容二虎” (中国)“一棵樱桃树容不下两只鸟” (英国)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中国)“在一周中星期一是关键的一天” (英国)⑦“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中国)“篱笆哪里矮,人从哪里过” (英国)⑧“知人知面不知心” (中国)“人心像一面神秘的镜子” (英国)⑨“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中国)“输的人总是错的” (英国)⑩“吃白食不要嫌咸淡” (中国)“对别人送的马不要看马齿” (英国)“一个巴掌拍不响” (中国)“要有两个拳头才能打起架来” (英国)“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中国)“勤劳是好运的右手,节俭是好运的左手” (英国)。
古代宴饮中不可或缺的酒令文化
古代宴饮中不可或缺的酒令文化古代宴饮中不可或缺的酒令文化凤凰酒业君2016年04月29日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摘要:众人一起饮酒,每次端起酒杯,总要有—个由头,由头越是新奇越好,这是劝酒的一个方式。
古代以酒令劝酒,除了文人们的那些即兴手段以外,常用筹令和棋令,这是大众酒令,行令无须多大见识。
而现如今,酒令文化呈现颓唐之态,远不如古代酒令的风趣有味。
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不可谓不是一种遗憾。
酒令传统古人饮酒,有各种酒令,它是中国酒文化中最有特点的内容之一。
酒令是佐饮的—种比较活泼而富有情趣的方式,有人认为它是劝饮的一种方式。
酒令使整个饮酒活动变得轻松活泼,人们在这活动中斗智斗趣,享受无穷欢乐。
饮食过程已化作文化活动,优良的文化传统也由此得到光大发扬。
酒令用于行酒,是以各种饮者共同认可的方式决出彼此的胜负,胜者罚负者饮酒。
从这个意义上讲,酒令确为劝饮的方式。
从消极的意义讲,酒令又有赌酒的作用,胜负在很多时候完全是偶然的结果,既非智慧的较量,亦非体能的较量。
好的酒令形式不应以追求胜负为目的,而应以活跃酒筵气氛、调节宴饮节奏为旨要。
酒令由于历史的积累,形成许多种类。
按清人俞敦培《酒令丛钞》的说法,可分为古令、雅令、通令和筹令四类。
有研究者又分为筹令、雅令、骰令、通令四个体系。
分类有容大体一致。
分类有区别,包含的内容大体一致。
酒令的起源在谈到酒令的起源时,一般都认为与古代投壶之对戏有关。
投壶之戏盛行于东周、秦汉,双方对垒,以箭矢投向长颈壶口,多中者为胜方,罚少中者饮酒《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晋侯与齐侯会宴,筵中以投壶决胜负,互有胜负。
汉代画像石上有一些投壶的画面,刻画生动形象。
宋人赵与时《宾退录》卷四论及酒令起源时说:“余谓酒令盖始于投壶之礼,虽其制皆不同,胜饮不胜者则一。
”按这个推理推而广之,胜饮不胜者的方式在先秦还不止于投壶之戏,周代的“大射礼”,也有罚酒的内容。
据《仪礼大射礼》说,射礼是一种射箭比赛的仪礼,根据中靶的多少决定胜负,罚负者饮酒。
古人创造了726种酒令!酱香酒友们知道多少呢?
古人创造了726种酒令!酱香酒友们知道多少呢?酒的魅力,其实不完全在于酒本身,还在于酒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附加的娱乐功能。
酒令是中国独有的游戏,它的出现与周代酒礼的产生有关。
“酒食者所以合欢”,酒令是一种互动的游戏,给喝酒创造一种合欢的气氛。
酒令的令字,就有强制、约束的意思,要保证大家都按照这个秩序来进行。
酒趣富于酒令之中,酒令纯是以文化入酒的,是酒文化中的精粹。
“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无论怎样,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直接或间接地与酒搭上关系。
酒令分俗令和雅令。
猜拳是俗令的代表,雅令即文字令,通常是在具有较丰富文化知识的人士间流行。
白居易写过:“闲徵雅令穷经吏,醉听新吟胜管弦。
”——认为酒宴中的雅令要比乐曲佐酒更有意趣。
中国酒令名目繁杂,无法精确统计到底有多少种类。
据清代俞敦培著<酒令丛钞>记载,大体分为四大类,即:古令、雅令、通令、筹令。
<中国酒令大观>(麻国钧麻叔云编著)则分为:覆射猜拳类68种;口头文字类348种;骰子类128种;骨(牙)牌类38种;筹子类78种;杂类56种等六大类,计726种。
大家除了感慨老一辈的酒腻子真会玩以外,可能要担心老一辈“智慧的结晶”会不会失传了……下面小编就列举六种比较有特色的老酒令,也许会让大家莫名有种亲切感……藏钩、覆射、猜拳“藏钩”是中国传统猜物游戏,相传在汉代宫廷中十分流行。
“藏钩令”即是由此而来,即甲方将“钩”或藏于手中或匿于手外,握成拳状让乙方猜度,猜错罚酒。
“覆射令”是由“藏钩”游戏发展而来。
其基本方法是先分队,然后让一方暗暗覆物于器皿下让另一方猜。
射在这里,是猜或度量之意;或一人说出一字,以该字隐某物,令对方也以一字射此物。
如《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探春以覆了一个“人”字和“窗”字,令宝钗射一物。
宝钗知道探春用了“鸡窗”、“鸡人”的典故,故射“鸡”,宝钗算射中了。
唐代诗人李商隐就精于此道,他在诗中写道:“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酒令是对酒礼的变革酒礼丶酒德丶酒令
酒令是对酒礼的变革酒礼丶酒德丶酒令我国古代文人雅士对饮酒有很多讲究,诸如饮人、饮地、饮候、饮趣、饮禁、饮阑等等。
所谓“饮人”,指的是相饮者必须是风度高雅、性情豪爽、直率的知己朋友、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饮地”即饮酒的场所,必须选择佳境,比如花前、月下、竹林、高阁、画舫、幽馆、平畴、名山、荷亭等处,在这些地方饮酒方可尽兴。
至于“饮候”,是说要选择与饮地相和谐的气候,例如清秋、新绿、雨霁、积雪、新月、晚凉等最富诗情画意。
“饮趣”――饮酒时所创造的气氛,可以联吟、清谈、焚香、传花、度曲、围炉等来烘托,目的是提高饮酒的兴致。
“饮禁”主要包括苦劝、恶谑、啧秽等,避免饮酒时发生不愉快的事情,饮者必须重视德行和仪表,主人以美酒相待,客人须庄重从容,这是礼仪之邦文明饮酒的好风尚……中华民族的酒礼、酒德以及酒令等方面有:“无酒不成礼仪”,酒与礼从来就是紧密相连的。
中国古代,特别是西周,对饮酒的礼仪规定得具体而严格,在各方面都有详细要求,如:①严格掌握饮酒的时间,违时即违礼;②严格遵守秩序,即饮酒须遵循先天、地、鬼、神,后长、幼、尊、卑的顺序,违序即违礼;③严格掌握饮酒的数量,违量即违礼;④严格服从酒官的统一指挥。
对于敬酒、答酒也有严格规定,还有加冕、婚丧、祭奠等各类饮酒都有各类规定细则。
当时规定:“能饮者饮之,不能饮者免之,不可强灌,须饮而成欢,不生是非。
”因此,常见一些长者,于第一次满桌碰杯示意之后,便劝人说“随意,随意”,既保持了礼仪,也保持了情谊。
但世上总有一些置礼仪而不顾的“二杠头”,敬起酒来,常摆出一副不依不饶的架势,管你男女老少、酒量大少,非把你撂趴下不可!究其心理,除少数恶作剧之外,大多数也是出于一片“情谊”,好像敬酒越多越能表示对人的“诚意”。
可见,不懂得“酒以成礼”的规矩,那酒是断然喝不愉快的!饮酒不仅要讲礼仪,更要有良好的酒德、酒风。
西方人大都把酒德与爱国、民族尊严连在一起。
比如德国葡萄酒年产量居世界第六位,而名优率竟达93.3%,居世界首位,这恐怕是日尔曼民族办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天性在他们“爱酒爱国”中的体现。
古代有趣的酒令
古代有趣的酒令酒令,是人饮酒时助兴娱乐的一种特有方式。
“酒令”之名,较早见于刘向的《说苑》。
后汉贾逵曾撰《酒令》一卷,《后汉书·贾逵传》说:“逵作酒令,学者宗之。
”他大概是创作酒令的高手。
据说,较初设立酒令是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
周灭殷后,以殷人酗酒亡国为鉴,发布了禁止酗酒的命令,即知名的《酒诰》。
从此,正式宴会上,方有令官之设。
或曰“酒令”,或曰“觞政”,职责就是维护、执行周王的诰令。
战国时的滑稽大王淳於髡讽谏齐威王时说:自己原有一石的酒量,而在齐王的宴会上,前有酒执法,后有酒御使,心惊胆颤,俯伏而饮,只要喝一斗就醉了。
从中可以看出,设“酒令”之初,目的在于禁止酗酒。
但后来,恐怕认为宴饮之时,用不着这样正儿八经,慢慢就向着游戏方向发展,此时令官的作用就是监督游戏的公正性及执行罚酒任务。
隋唐时,酒令有了很高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酒业振兴,酒风甚浓,为酒令的拓展提供了沃土。
酒令除常见的掷骰、射覆、酒筹、酒牌、文字令外,还有击鼓传花、手势令、旗幡令、小酒令等等,其花样之新,门类之多都达到了非凡水平。
到五代时期,酒令不拘一格,不再追求工整。
宋代酒令由雅趋俗,俗中见雅,比唐代酒令有了更广泛的基础。
宋朝酒令受当时诗词歌赋的影响,又有了新的发展。
到了元代,随着通俗文学的发展,酒令从士大夫、文人雅士及富豪之家的酒宴普及到民间。
明朝时,酒楼、酒馆已行令成风。
至清朝,无论樵夫渔人、村农店妇,均能行令,为酒令的鼎盛时期。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鸳鸯吃了一种酒,笑道:'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
”第六十二回中的那次寿宴中,史湘云出酒令:“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的话,共总凑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
”这个酒令题面繁复得一塌糊涂,把有关诗词歌赋以及瓜果农耕等五种词语凑成一句话,难度可想而知。
唐代酒文化中的酒令
唐代酒文化中的酒令
唐代酒文化中的酒令是一种助兴游戏,通常由席间推举的令官负责,余者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
行令时,行令者又称“酒司令”。
酒令起源于西周,完备于隋唐。
唐代酒令主要有律令、骰盘和抛打三大类,其中律令多为文字令,行令时凡经史百家、诗文乐舞、歌谣谚语、典故对联等文化内容,都可以巧妙地囊括进去。
在唐代,酒令游戏在文人宴集时非常流行。
为了增加饮酒的雅兴和乐趣,文人们常常在饮酒时进行酒令游戏。
唐代的诗人和文人经常在酒宴上进行酒令游戏,通过吟诵诗句、填词、做动作等方式增加饮酒的趣味性和乐趣。
此外,唐代的酒文化还体现在酒器艺术上,唐代的酒器制作精美,有铜、银、瓷、玉、竹等材质,造型多样,花纹精美,既实用又美观。
总的来说,唐代酒文化中的酒令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它不仅是一种助兴游戏,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传承。
中国的酒礼与酒令
中国的酒礼与酒令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
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
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古往今来凡是酒局必有酒礼。
在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
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
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
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
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
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一般不饮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饮酒的。
饮酒的习俗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格。
通常在宴席上饮酒还有行酒令的习俗。
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
饮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别风行,他们还常常赋诗撰文予以赞颂。
白居易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后汉贾逵并撰写《酒令》一书。
清代俞效培辑成《酒令丛钞》四卷。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
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因此较流行。
但通令掳拳奋臂,叫号喧争,有失风度,显得粗俗、单调、嘈杂。
饮酒行令,不光要以酒助兴,有下酒物,而且往往伴之以赋诗填词、猜迷行拳之举,它需要行酒令者敏捷机智,有文彩和才华。
因此,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
酒令由来己久,开始时可能是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监。
说说酒令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就是行酒令,下午,读来很有意思:酒令原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监督、执行饮酒礼仪。
后来酒令的作用发生了变化,由监督别人尊礼、少饮,转变为变着法儿劝人豪饮。
“酒令”一词也由一种官职演变成了一种游戏的代名词。
行酒令完全成了助兴、比赛劝酒甚至罚酒的手段。
酒令的种类繁多。
最早的酒令是射箭、投壶、赛棋等。
文字令据传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
汉代时出现了一人作一句诗, 联成一首的“联句”助兴方式。
通常把酒令分为三类: 游戏令、赌赛令、文字令。
①游戏令比较普及, 是人人都可以行的酒令, 常用的有传花、猜谜、说笑话和筹令等常见的有人名筹、花名筹、唐诗筹、《四书》筹。
人名筹如: “武松, 力大者饮, 行二者饮。
”“张生, 同姓者饮, 有艳福者饮。
”唐诗筹如: “不许流莺声乱啼——问者饮”, “人面不知何处去——须多者饮”,“情多最恨花无语——不言者语”,“癫狂柳絮随风舞——起坐无常者饮”, “安能辨我是雄雌——无须者饮”。
花名令如: “红珠斗帐樱桃熟, 芙蓉如面柳如眉。
”②赌赛令, 宴饮时按一定游戏规则决出胜负, 由负者饮酒的一种酒令。
如射箭、赌棋、掷骰、猜枚、划拳等。
③文字令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 它常能体现人的机智和才情。
文字令包括危语令、一字令、拆字令、经史令、诗句令等。
一字令规定说一个字要像一个事物, 如唐代节度使高骈与薛涛饮酒时行令高说: “口, 有似没梁斗。
”薛应: “ 川, 有似三条椽。
”危语令要求令中包含危险的事。
《世说新语》载东晋时桓玄、殷仲堪、顾恺之等人作危语令。
桓玄说: “矛头淅米剑头炊。
”殷仲堪应: “百岁老人攀古藤。
” 顾恺之说: “井上辘轳卧婴儿。
”拆字令要求把一个字拆成多个字来说。
五代时陶榖出使吴越国, 吴越王钱镠( liú) 设宴碧波亭, 出拆字令: “白玉石, 碧波亭上迎仙客。
” 陶应: “口耳王, 圣明天子坐钱塘。
” 两人互相恭维客套。
酒令篇——串演故事令
酒令篇——串演故事令作者:徐寒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2年第10期长期以来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了固定形式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古代寓言和历史事件的缩写,生动的故事由言简意赅的成语概括、浓缩而成。
“串演故事令”游戏先由一人出令说一句含故事情节的运典成语,接下来由第二个人按此题加以合理的想象,敷演故事,说一句对情节起承转作用的成语,最后由第三个人说一句含有叠词的成语小结故事,至此一组故事完成,再由第四个人出令,第五、第六个人如法应令,依次类推。
所说的成语,可照本意直解,也可不照本意曲解,只要自圆其说就行,如果答不上来或与情理相悖,则要罚酒或罚演节目。
如第一人以汉代刘向《新序》中的成语“叶公好龙”出令,要求第二人据此敷演;第二人应令来了句“活龙活现”,这句成语不照本意,而是别解为活的龙活生生地出现了之意;第三人须以带叠词的成语结句,于是他揣摩叶公此时的心情、神态定然是“战战兢兢”,故以此句作结,一幅叶公受惊图跃然纸上,一则“叶公好龙”简明故事串演终场。
[令例1](1)第一人出令“西子捧心”,第二人应“心如刀割”,第三人以“楚楚动人”作结。
(2)第一人出令“牛郎织女”,第二人应“天上人间”,第三人以“心心相印”作结。
(3)第一人出令“七步成诗”,第二人应“煮豆燃萁”,第三人以“杀气腾腾”作结(三国时曹丕、曹植兄弟煎逼故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4)第一人出令“高山流水”(春秋时俞伯牙鼓此琴曲,知音钟子期倾听的故事),第二人应“人琴俱亡”(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以谢知音),第三人以“茕茕孑立”作结(伯牙一人鸽立)。
(5)第一人出令“守株待兔”,第二人应“坐以待毙”(曲解为此人坐在那儿等待再有兔子撞毙于树桩上),第三人以“想入非非”作结。
(6)第一人出令“沐猴而冠”,第二人应“搔首弄姿”,第三人以“衣冠楚楚”作结。
(7)第一人出令“天壤王郎”(晋代才女谢道韫埋怨夫婿王凝之无才的故事,见《晋书·列女传》),第二人应“同床异梦”,第三人以“悒悒不乐”作结。
酒文化 第五讲 酒令
诗含干支字 忽见陌头杨柳(卯)色。玉盘倾泻真珠 (未)滑。 薛(辛)王沉醉(酉)寿王醒。”
今行此令,可不必限于偏旁,直用干支本字更妙,试举例如下:
桂子中天落(骆宾王)。丁壮在南岗(白居易)。 不知辛苦为谁甜(罗隐)。 云淡风轻近午天(朱熹)。 客心悲未央(谢眺)。 海内存知己(王勃)。 诗分真假令 门泊东吴万里舟旨(真船)。 葡萄美酒夜光杯(真酒)。 耿耿银河欲曙天(真银河)。
石头剪子布令、 ④石头剪子布令、
⑤葫芦令、 ⑥飞禽择木令
红楼人镜令
说笑话,免饮
史太君:有福之人。合席饮,多子孙者饮一杯。 贾宝玉:我多情早被无情恼。新科得捷者、得子者、善书者,各饮一杯。 林黛玉:多半是相思泪。宝玉代饮一杯。善琴者、喜花者、烧香炉者、二月 生日者,各饮一杯。 薛宝钗:大人家举止端详。谈家务者、熟曲文者、体丰者,各饮一杯。 王熙凤:忒虑过心。说不笑,仍饮。当家者、放债者,各饮一杯。 薛宝琴:做迷令宝玉猜,不中者罚。服新衣者、未娶者各饮一杯。 妙 玉:新剃头者、最善围棋者,各饮一杯。 晴 雯:执扇者、贴头风膏药者、长指甲者、闻鼻烟者,各饮—杯。 袭 人:能度一曲,免饮。爱优伶者,饮一杯。 平 儿:与宝玉、宝琴、岫烟吃同庚酒各一杯。带金镯,带钥匙者、席中同 庚者,各饮一杯。 刘姥姥:真是积世老婆婆。饮一大杯,说故事或新闻,免饮。
穷书生投宿
a、雨浇行人,谁做行人士? b、天留过客,君为过客东。 a、唤儿童,即捧绿茶到手; b、求老夫,需要美酒谈心。 a、市离十里,难备佳肴待客; b、家有五德,自当为黍杀鸡。 a、樵楼上,叮叮咚咚,鼓打三更三点。 b、灯光下,你你我我,正好一口一杯。 a、树大不站无名鸟; b、高山能住有斑鹿。 c、渔女梳妆波作镜; b、书生耕种砚为田。 c、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b、南来孤雁,月中浮影共双飞。
汉代行酒令
汉代行酒令
汉代行酒令是一种在酒席上助兴的游戏,通常由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其他人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
这种酒令游戏在汉代非常流行,甚至在画像图中也有描绘。
在汉代,酒令游戏的形式和规则可能因地区和时代而异,但通常包括猜拳、骰子令等。
其中,猜拳是一种常见的酒令游戏,双方通过比划手势来决定胜负,输者需要罚饮。
而骰子令则是通过投掷骰子来决定饮酒的顺序和数量。
除了游戏规则外,汉代行酒令还注重礼仪和规矩。
在酒席上,人们需要按照一定的规矩饮酒,不能随意乱饮。
同时,行酒令也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诗词功底,才能更好地进行游戏和交流。
总的来说,汉代行酒令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和社交功能的酒文化现象,对于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国酒筹(酒令)
中国酒筹(酒令)中国酒筹(酒令)文化的发展|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
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
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
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也是在饮文化。
“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无论怎样,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直接或间接地与酒搭上关系。
这种关系的物化表现就是酒趣。
酒趣富于酒令之中,酒令则纯是以文化入酒的,是酒文化中的文化精粹。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酒令就在黄河流域的宴席上出现了。
酒令分俗令和雅令。
猜拳是俗令的代表,雅令即文字令,通常是在具有较丰富文化知识的人士间流行。
白居易曰:“闲徵雅令穷经吏,醉听新吟胜管弦。
”认为酒宴中的雅令要比乐曲佐酒更有意趣。
文字令又包括字词令、谜语令、筹令等。
酒令是酒与游戏的结合物。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投壶游戏,秦汉之间的“即席唱和”等都是一种酒令。
但是游戏的发展成了一种带有强制性与结束性的游戏后,就成了既轻松又严肃的—种文化现象了。
西汉时吕后曾大宴群臣,命刘章为监酒令、刘章请以军令行酒令,席间,吕氏族人有逃席者,被刘章挥剑斩首,为喝酒游戏而戏掉了脑袋这也许就是戏中之戏了。
此即为“酒令如军令”的由来。
唐宋是中国古代最会玩的朝代,酒令当然也丰富多彩。
白居易便有“筹插红螺碗,觥飞白玉卮”之咏。
酒令在明清两代更步上层楼,发展到了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清代俞敦培将酒令分为四类:占令、雅令,通令、筹令、筹令是酒令中的重头戏。
筹令,顾名思义,行酒令必用筹子,筹子是此类酒令的显著特征。
说起筹令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筹。
筹本是古代的算具。
古代没有计算器,一般用竹木削制成筹来进行运算、善计者可以不依赖算具求得结果,因此筹引申为筹谋、筹划。
酒令文化的介绍
三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天灾人祸使人们对生命的脆弱有着更加 深刻的认识,不仅仅是人生苦短,更激起了人们对生的渴望以及对死亡的恐惧,而 酒水,便成为了人们缓解精神压力的绝佳好药。《世说新语任诞》写到“常集于竹 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这句话清晰的描述了当时的场景,在阵阵竹 林的浪涛下,人们聚集在竹林下,酣畅饮酒,忘却尘世间的烦劳。东晋的张翰更近 一步,因听闻步兵营的厨师善酿酒,自愿提请参营,以求日日皆能痛饮美酒,山涛 之子山简,在任职荆州刺史之时,常常流连于山阳池,时有歌谣“日暮倒载归,酩 酊无所知”在这些沉迷于美酒的背后,是对当时社会的离散无声的哭诉,太平盛世 的美好愿景,无缘身在其中,只能酩酊大醉,在那无边梦境中探寻。酒令因此更加
和 酒 礼 有
了 春 秋 战
热 爱 致 使
酒 的 皇 帝
都 是 中 国
王 , 曾 有
"
好 为
长 夜
王 朝 的 纣
"
, 曾
为 酒
很 喜 欢 喝
的 国 家 ,
是 一 个 具
的 发 达 有
令 的 产 生
"
戏。所国酒。历酒之王池酒中有很与
, 实 际 上 是 一
从 射 礼 转 化 而
"
谓
当 筵 歌 诗
时 代 的 饮 酒 风
酒万各红筹具而筹层鸟骰以和培至较而内叶基,明
五
令化类楼和,且是,同子前筹就对强饮容子础酒代 可,酒梦象在筹指如名令古令将酒,,是戏之令时
以可令》牙明一先拳令等人四酒令也玩以,上变期
说以的中酒清直秦令等等的类令进能法历比,得,
是即玩有筹时作时、。。酒。分行多简史现还更伴
化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令篇——中西合壁令
“中西合璧令”是一种充满异国情调的俗语酒令,它把洋里洋气的外国谚语与土生土长的中国俗语“合二为一”地作为令词进行游戏。
这种酒令最适宜在学过外语或喜爱外国文学者之间进行。
我们知道,无论是外国的谚语还是中国的俗语,它们都是运用了各种的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段,形成了语言精炼、意味深长、铭刻人心、脍灸人口等特点的。
然而也是由于各国的历史、风俗、习惯等各呈异趣,才产生了各自俗谚的鲜明的个性、风格。
今天,我们将两句含义相同,而风格迥异的中西俗谚,采撷一处,在席间以你一言我一语的方式行酒令“斗嘴”。
土洋结合、中西合璧,既和谐,又参差,煞是有趣。
例如起令者说了一句比喻宁可在小地方作主、不愿在大地方听命于人的中国俗语:“宁为鸡口,莫为牛后”;接下来就得再说一句意思与之相同或相近的外国谚语,如英国的“宁为驴头,不为马尾”或“宁做自由民的首领,不做绅士的随从”等。
如果彼此能用外语交谈的话,还可在说外国谚语时,先用外语口述一下,尔后用汉语译出,这样能使这个游戏更具“洋”味,倘若敬罚之酒能以“香槟”、“白兰地”、“威士忌”等充任的话,一定会更富魅力,令参加者醉心。
虽然这酒令名之“中西合璧”,其实也适用于东方各国俗谚,如果席间酒友有熟谙日文者,不妨用日本谚语应令,也可用印度俗语参赛,使这个酒令能让在座者领略到异域语言的风味。
[令例1]
起令者:
今天我起一个中外俗谚合二而一的“中西合璧令”,必须先说一句中国俗谚,再说一句与它同义或近义的外国俗语(不限国家),能说外语的可先用外语说一下,不能说的可免说外语,如不能完成者看罚“威士忌”一小杯。
我这一令是:“石头朝山上搬”(中国俗语,意为多此一举);“Pepper to hindustan——:往印度运胡椒”(英国谚语)。
请各位应令。
应令者:
①“好死不如赖活” (中国)
“松树在斧子砍到根上的时候,真恨自己不是灌木” (英国)
②“一钱逼死英雄汉” (中国)
“在紧要关头,一便士可顶一镑” (英国)
③“看人挑担不吃力” (中国)
“朋友的不幸好忍受” (英国)
④“一颗老鼠屎,带坏一锅粥”(中国)
“一滴毒药坏一桶酒” (英国)
⑤“一山不能容二虎” (中国)
“一棵樱桃树容不下两只鸟” (英国)
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中国)“在一周中星期一是关键的一天” (英国)
⑦“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中国)
“篱笆哪里矮,人从哪里过” (英国)
⑧“知人知面不知心” (中国)
“人心像一面神秘的镜子” (英国)
⑨“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中国)
“输的人总是错的” (英国)
⑩“吃白食不要嫌咸淡” (中国)
“对别人送的马不要看马齿” (英国)
“一个巴掌拍不响” (中国)
“要有两个拳头才能打起架来” (英国)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中国)
“勤劳是好运的右手,节俭是好运的左手”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