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发挥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
王思斌
2012-8-27 14:59:45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京)2008年6期第11~13页
【作者简介】王思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灾害是人类的敌人,但同时也促进着人类的发展。人类在战胜灾害的过程中锤炼意志、增强知识、促进团结。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奋力抗灾,尽最大可能拯救灾民的生命,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在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各方都会以其优势发挥作用并作出贡献,社会工作作为以服务困难群体为天职的专业,在长期的灾后重建中会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社会工作是救难解困的专业活动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人类面对的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和人类应对这些问题能力的提高,首先在发达国家,后来在世界各国各地发展出了专门帮助贫困群体、弱势群体解决生存问题,帮助其走出困境并促进其发展的专门职业,这就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助人职业,它以遇到特殊困难、陷入困境进而影响了正常生活的人群为服务对象,坚持“助人自助”的价值观,运用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去帮助他们脱离危险、走出困境、正常生活。社会工作者不但在人们遭遇困境时从“治疗”的角度去诊断问题,向其提供帮助,而且采取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还从发展的角度去启发、帮助他们增强能力。通过这些专业活动,社会工作不但帮助有困难的群体走出困境、融入社会、正常生活,而且可以达到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效果。中共中央十六届
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
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相当广泛,可以对陷入困境者实施物质帮助、心理舒缓、社会关系重建等多方面的支持。灾害援救和灾后重建是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领域之一,在世界各国各地,社会工作在救助灾民、心理辅导、精神抚慰、社区和社会关系重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从“大灾害”的概念看社会工作介入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意义
灾害是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重大自然灾害不但对灾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而且可能危及他们的生命安全,破坏他们的家庭及社区的社会结构,并会严重地影响灾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运行。灾害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给灾民造成严重的、长期的心理创伤,破坏原来的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给原本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这样,重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就是多方面的和影响长远的。从人员伤亡、家庭破碎、心理创伤、社会关系破坏、房屋财产损失等角度来看,灾害是一个重大伤害事件,也可以说,如果比较全面地看待灾害给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就应该有一个“大灾害”的概念。“大灾害”概念不但强调灾害的广度和烈度,而且也注意到破坏性影响的深度。即看到它对灾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影响,看到灾害对维持社区正常运行的社会结构的破坏,看到它对人们的心灵和持续生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从“大灾害”的角度来看,救灾和灾后重建需要做更多工作,要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得更加深远。在这方面,社会工作能以其对人类的深刻关怀及专
业服务方法而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比如,在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如何理解不同灾情背景下(包括灾害发生、救援及灾后重建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灾民的需要,如何看待灾民恢复生产和生活的能力并更好地促进灾后重建,如何重建灾区的社会结构(包括家庭结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权力结构),尽快恢复、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如何善用各种支持性资源以促进不同类型的灾民,特别是严重受损灾民(尤其是孤儿、孤老、孤残人员)的生活,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都需要在灾后重建规划中予以认真考虑,并在持续的灾后重建中实现。在这方面,社会工作坚持从服务对象的需要出发,通过科学评估,在多重社会系统中选择合适的介入(服务)模式和方法,帮助灾民并与他们合作,促进他们恢复重建家园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并持续性地给予支持性关注,将会有利于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开展。
三、灾后重建中社会工作的介入重点
在灾害救援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以其专业方法可以协助政府在稳定灾民情绪、进行物质救援、合理统筹资源(特别是志愿者资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入灾后重建阶段,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政府部门在以下诸多方面发挥作用。
1.灾后重建政策的落实及福利服务的提供。灾害发生后,众多应急事件发生,政府部门的有限人员常常难以应对,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社会工作者以其对政府救灾政策的准确理解,结合自己的专业方法,可以有效地协助政府落实救灾政策,向灾民提供服务。由于社会工作者具有以服务对象(这里具体地是指灾民)为本的价值观念,又具备在复杂的社会—心理环境下工作的方法,所以可以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使救灾政策产生更好的效果。
2.开展需要评估,有针对性地设计服务和重建计划。灾害发生初期灾区秩序的相对无序是必然的,而此时社会工作者也可以组织志愿者向灾民分配和提供物质资源。从“大灾害”的角度来看,灾后重建包括了经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内容,而且灾后重建的任务是长期的、系统性的,当然也是以灾区民众为本的。考虑到不同类型灾民在灾后重建不同阶段的需要,设计更加合理的救灾和灾后重建方案就十分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后重建基本上是强调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这是十分关键的。如果进一步完善灾后重建体系,考虑到灾区重建的社会及心理层面,那么灾后重建计划就要更多地考虑人的因素,考虑到不同灾民群体的特殊处境和需要。因为,无论如何,灾区人民是灾区重建的主体,灾后重建主要靠他们在政府和各方力量的支持下去实现。因此,针对不同灾民群体的当前及长远生活开展科学评估,以制定灾后重建计划,是社会工作者可以介入的重要环节。
3.开展实际服务。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是提供专业服务。在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专业服务,帮助灾民并同他们一道渡过难关,重建家园,重建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秩序。比如,灾后学生的学习、学校生活自然与灾前有很大不同,学生和教师如何在新的情况下逐渐恢复正常教学需要新的设计,学校社会工作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破碎家庭的生活是必须予以关注的。家庭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如何支持那些破碎家庭逐渐走出困境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这里涉及这些家庭成员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家庭结构及社会关系网络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工作者通过细致的工作,可以施以援手。至于孤儿、孤老、孤残人员的救助和服务,更需要社会工作者的评估、服务方案设计和实施。在社区重建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协助政府重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重建规划,推动社区重建项目的开展。
总之,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社会工作可以在涉及灾民生活的众多环节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