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香雪(教案) 教学设计
《哦,香雪》教学设计
![《哦,香雪》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97de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0.png)
《哦,香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诗歌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素养;2. 通过诗歌赏析,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3. 学习并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教学重点:1. 学习《哦,香雪》这首诗的内容和表达方式;2. 培养学生的诗歌朗读能力;3.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准备:1. 《哦,香雪》全文;2. 香雪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3. 录音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份与香雪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冬天和雪的印象,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哦,香雪》。
Step 2:诗歌朗读(10分钟)教师先进行整体朗读,然后学生跟读。
随后,教师分段进行朗读,同时鼓励学生跟读并注意语调和节奏。
Step 3:课文理解(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 诗歌的写作主题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 诗歌中描述的香雪是什么形象?它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3. 诗歌的语言和用词有哪些特点?它们是如何传达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的?Step 4:诗歌赏析(15分钟)教师播放相关的香雪视频或展示香雪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香雪的美丽和纯净。
随后,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他们对香雪的感受,鼓励学生运用诗歌中的语言和意境来表达。
Step 5:创作活动(15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他们对香雪的情感和感悟。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Step 6:诗歌朗读与分享(10分钟)组织学生朗读自己的诗歌作品,并鼓励他们交流分享。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赏析和评论。
Step 7: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诗歌表达给予肯定和赞扬,并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是表达情感和写意观察的重要方式,通过诗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然和人生。
Step 8:课后延伸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冬天和雪,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可作为下一堂课的素材或分享。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b0794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4.png)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哦,香雪》的主题思想和情节内容。
2. 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2 教学内容1. 课文《哦,香雪》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
3. 讨论课文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课文《哦,香雪》的作者和背景。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
4.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
2.2 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培养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全班交流: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培养倾听和表达能力。
4. 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馈3.1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
2. 学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评估。
3.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评估。
3.2 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在阅读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表现。
2.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同伴在讨论和表达中的表现。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能力、口头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1. 课文《哦,香雪》的文本。
2. 作者相关作品的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材料。
4.2 教学材料1. 课文《哦,香雪》的复印件或电子文档。
2. 笔记本和笔,用于学生记录和写作。
第五章:教学时间与安排5.1 教学时间1. 本章节的教学时间为45分钟。
5.2 教学安排1. 第一节课:引入新课,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哦,香雪》教案优秀6篇
![《哦,香雪》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f63bf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2.png)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哦,香雪》教案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哦,香雪》教案篇一哦,香雪【教学目的】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目的之2 ,难点:目的之3。
【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一、简介并导入: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
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二、阅读分析并说明过渡语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过渡语是: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过渡语是:“也难怪,咱们香雪是学生呀。
”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过渡语是:可是,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
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象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515b5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0.png)
《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分析文本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作品中展现的美好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
2. 难点:体会作品中细腻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哦,香雪》文本。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哦,香雪》这篇小说,大家先快速浏览一遍,然后说说你们的初步感受。
(学生浏览)生 1:我觉得香雪这个人物很有意思。
师:那你说说香雪怎么有意思呀?生 1:她很单纯,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
师:嗯,说得不错。
那还有其他同学有感受吗?生 2:我觉得小说里描写的那个小山村挺特别的。
师:好,那咱们就具体来分析分析香雪这个人物形象。
大家找找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香雪的特点呢?(学生讨论后发言)生 3:她为了一个铅笔盒,走了那么远的路,很勇敢。
师:对呀,这确实体现了她的勇敢,还有吗?生 4:她很渴望知识,想要用鸡蛋去换铅笔盒。
师:非常好,那通过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大家想想小说想表达什么主题呢?(学生思考讨论)生 5:是不是想说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师: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理解吗?生 6:也表达了乡村和现代文明的碰撞吧。
师:嗯,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那咱们再来回顾一下,小说中有哪些细节让你们印象深刻呢?(学生纷纷发言)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学生对小说的理解比较到位,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析。
但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情感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下次教学时要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引导。
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7b45a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6e.png)
《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近年来,优质课的概念在教育界日益被重视,它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主动性。
其中,一节好的优质课不仅要有严密的教学计划,还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学习体验。
本文将围绕着《哦,香雪》这一文学经典作品,为大家提供一篇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的优质课教学设计,以期能够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哦,香雪》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情节框架等基本内容;2.通过阅读与分析,体会小说呈现的人性真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3.启发学生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小说的感受与理解,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以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展示中国文化名片,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美好。
然后,根据《哦,香雪》的主题和人物特点,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世界。
2.学习环节(40分钟)(1)阅读与分析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注重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分析小说中涉及到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情节变化等重要要素,梳理小说的结构和内涵。
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练习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文本分析能力。
(2)思维拓展通过提出问题、设定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探讨小说中表现的人性真谛。
例如:香雪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体现了哪些价值观念?主人公的励志精神和人格魅力在今天还有何种借鉴意义?学生们可以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展开自由思考和讨论,以达到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归纳总结人性现象的目的。
3.巩固环节(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小说的感受,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例如:以舞蹈、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悟,增强学生的创新和表达能力。
4.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所收获的知识体会,回顾课堂上的探讨和思考。
《哦,香雪》+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哦,香雪》+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329be2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e.png)
《哦,香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哦,香雪》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鉴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会珍惜亲情、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哦,香雪》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鉴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美感。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哦,香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结合课后注释,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出自己的观点。
(2)分享讨论成果: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互相交流心得。
4. 分析与鉴赏(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象征意义、比喻等。
(2)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2)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总结课文《哦,香雪》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3. 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珍惜亲情、友情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分析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哦,香雪》教学设计
![《哦,香雪》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73566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c.png)
《哦,香雪》教学设计一、关注单元导语“青春是花样年华。
”“香雪”我们一样,面对由铁轨带进山村的陌生的、崭新的世界,她有着怎样的表现?她是否仍然坚持着“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情”?单元导语提醒,可以“结合自己的体验”,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注意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
二、关注学习提示《哦,香雪》“没有激烈的冲突和曲折的故事,只是捕捉了几个小的生活场景,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香雪等几位姑娘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波澜,……注意欣赏小说清新的笔调,以及洋溢在淡雅文字里的诗情画意。
”三、关注单元学习任务“结合自己阅读感受小说的描写艺术,……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并作简要点评。
”四、课文简要赏析《哦,香雪》的“文学价值能够与它的文学史价值并存,就在于它从作者的审美经验世界里复制出了淳朴天然的女儿心灵图景”,尽管这图景“镶嵌在古老中国的传统农业文明遭遇到现代工业文明冲击这一历史背景上”。
作者铁凝“并没有去讲叙一个文明与愚昧相冲突的故事,而是基于自我感兴,将审美的关照,聚焦于农业文明孕育出来的一群单纯淳朴的山村姑娘,满怀善意地观察这些敏感的姑娘对新鲜事物所做出的心理反应。
就如同她的文学宗师沈从文、孙犁等人一样,铁凝更关心的不是生活形态,而是生命形态。
这种生命形态的极品,自然是尚未被现代文明惊扰和污染的偏僻山野里的年轻姑娘。
她们的美,不只在于外表,更在于心灵。
”五、设计思路用好解读小说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即文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句:“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一分钟”指的是什么?怎样理解“五彩缤纷”?姑娘们的“喜怒哀乐”在文中的具体勾连了哪些场面?在这些场面刻画里,作者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手法,其中,可以着重分析刻画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进而总结人物形象,分析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关注小说语言的典型用词与“诗情画意”的场景描写,刻画人物的心理与细节描写,分析用词的表情达意效果。
《哦,香雪》教案教学设计
![《哦,香雪》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1b963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a.png)
《哦,香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2、掌握从物象的象征意义,人物的形象特点来解读小说主旨的方法。
3、鉴赏小说中的人物美、景物美、语言美、情感美,赏析作品纯朴、优美的语言风格,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著与坚毅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鉴赏小说中的人物美、景物美、语言美、情感美,赏析作品纯朴、优美的语言风格,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著与坚毅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分钟能做什么?一分钟,看了一页书;一分钟,浏览了一则新闻;一分钟,也许什么都不干,就楞了一会儿神……那么,一列火车一分钟的停靠能给大山深处带来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铁凝的抒情小说《哦,香雪》,看看在大山深处,火车停靠的一分钟里发生了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面貌焕然一新。
科技的进步,给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农村带去了一粒发展的种子,使其不断发展变化。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哦,香雪》去看看科技究竟带给了农村怎样的变化?二、整体感知任务一:整体感知,梳理情节,体会情节的特点。
【提问】小说1-4段交代了一个什么样的背景?哪里的人是什么样子?【明确】背景——一个位于北方大山深处的偏僻小山村台儿沟,如同世外桃源。
这里的人长期处于闭塞的环境中,质朴纯洁,贫穷落后,封闭保守,甚至逆来顺受。
【提问】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明确】一句话“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姑娘们为迎接火车,开始梳妆打扮,注重“服饰和容貌”了;起初是观望议论,后来就和火车上的旅客做买卖,渴望与外面的人交流(“北京话”),想尽可能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特别是香雪,为换一个铅笔盒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有了精神的追求。
【提问】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明确】人物——一群淳朴、善良但性格各异的山沟少女,重点描写了香雪、凤娇。
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01-04段:偏僻山沟通火车(引子)05-44段:山沟姑娘看火车(开端)45-63段:山沟姑娘做买卖(发展)64-72段:上车换得铅笔盒(高潮)73-83段:连夜摸黑回山沟(结局)【提问】小说的主要人物是香雪,请围绕香雪和铅笔盒,概括小说的情节。
《哦,香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哦,香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eb476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0.png)
《哦,香雪》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哦,香雪》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哦,香雪》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哦,香雪》的背景知识2.学会朗读表演《哦,香雪》3.培养学生语感、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感知段落意境,掌握朗读表演技巧。
2.借助朗读《哦,香雪》,感悟爱情真谛,提高综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1.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2.理解不同段落的表达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对《哦,香雪》背景知识的了解1.老师向学生介绍《哦,香雪》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背景、主题及产品形式。
2.口述内容辅以图片、音频等手段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和体验。
3.自由讨论一下各自对《哦,香雪》的感受或理解,明确感性认识。
二、初读《哦,香雪》1.让齐桓公说起故事,介绍《哦,香雪》。
2.整个文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倩女离魂的爱情传说;第二部分,陌生人之间浅谈,表扬和赞美的话语;第三部分,情侣之间片刻的无言。
3.让学生快速阅读整篇文章。
4.整体感受:抒情、美丽、即兴。
应该说,整篇文本是低语、轻轻呢喃,是俯在泉边抚摸着碧水,是秋夜中jazz乐的旋律。
5.初读后让学生谈谈各自的情感体验,共同探讨。
二、重读《哦,香雪》1. 分段朗读: 大约每个小部分设一个小队,让学生负责穿插旁白,让大家更加感受到故事的情境表现。
2. 初步归纳:读完每段,让学生自由谈论各自的感受,并让每组根据段落内容建立自己的表情、语调和点题,使每个小组拥有自己的特色。
3. 合作排练:每个小组排练自己的部分,准备合成全文。
三、朗读《哦,香雪》1.前言:主持人对全体参与者进行述明:朗读的演讲分段分发,每段6秒钟的设定时间。
2.朗读表演:各小组依次朗读自己的部分,黑板上计时器驱动大家争分夺秒,紧张但又充满趣味。
有时,为了更好的表现情感,适当停顿、低语是非常必要的。
3.展示互动。
展示自己排练内容,让每个人给出分析、表扬和建议,给予互相借鉴和砥砺的心理暗示。
《哦,香雪》优秀教案
![《哦,香雪》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e33b5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6.png)
《哦,香雪》优秀教案
《哦,香雪》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二、主要内容
《哦,香雪》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细腻描绘,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
三、重难点
重点: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理解作品的主题。
难点:探讨作品的时代意义和文化内涵。
四、教材分析
这篇小说语言优美,人物形象鲜明,通过香雪这个典型形象展现了特定时代下农村少女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教材选取本文,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体会人性的美好与复杂,同时也能让学生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深入理解小说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探究精神。
3.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六、教学过程
采用问题式的探究性学习。
1. 提出问题:香雪为什么对铅笔盒如此执着?
2. 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原因。
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
4. 再次提出问题:香雪的追求代表了什么?
5. 学生继续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
七、教学设计亮点
设计一个“香雪的内心世界探寻”的活动,基于这个活动设计学生对香雪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和表达。
八、课后作业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我心中的香雪》,要求体现出对香雪形象的理解和自己的感悟,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综合性。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27fe9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e.png)
《哦,香雪》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哦,香雪》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了解农村女孩香雪的奋斗历程,培养他们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2. 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农村发展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香雪在城市打工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以及她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重点: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或身边人为了改变生活条件所付出的努力。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圈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式。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香雪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农村发展。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句,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香雪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品质,以及她对家乡发展的影响。
8. 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板书《哦,香雪》板书内容:1. 香雪的性格特点:聪明、勤劳、善良、坚定、乐观2. 香雪的奋斗历程:农村 > 城市打工 > 积攒钱财 > 回家乡发展3. 关注农村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概括香雪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家乡发展的影响。
答案:香雪性格特点:聪明、勤劳、善良、坚定、乐观。
对家乡发展的影响:积攒钱财,回家乡发展,带动家乡经济。
2. 作业题目: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编写一个关于自己或身边人的故事。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哦,香雪》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了一个农村女孩的奋斗历程,培养了他们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香雪的性格特点和奋斗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农村发展问题也产生了关注。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农村生活的陌生感,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此方面的引导。
《哦,香雪》教学设计【7篇】
![《哦,香雪》教学设计【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88110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d.png)
《哦,香雪》教学设计【7篇】《哦,香雪》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折射一出的时代信息。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教学重点】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从标题入手激发学校情趣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香雪在一个怎样的姑娘?题目怎样理解?明确:标题中的“哦”:(1)哦表示领会、醒悟,包含有赞叹:哦,我明白了,香雪原来是这样一个执著的女孩子!(2)哦叹词,表示惊奇。
哦,香雪,真是个执著的女孩子啊!“哦,香雪”是一个有诗意的标题,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标题体会到作者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倾注了赞叹、喜爱之情。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
作者铁凝,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铁凝是新时期以来以写女性的题材见长的女性的作家,她的《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等一系列短篇、中篇和长篇小说塑造了众多的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坛女性人物画廊。
三、探究思考,把握主题与人物形象1.作者为什么要把故事安排在处于封闭状态的大山之内?在火车到来的那短暂的一分钟里,山村里的姑娘们都有着怎样的表现?火车的经过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和那里的人们尤其是以凤娇和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姑娘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这群姑娘都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都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
她们对山外的东西全都充满了好奇:一个发卡、一块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一只人造革的书包、一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都会带给她们热烈的话题和美妙的遐想;在这好奇与向往的目光里,还融入了少女对未来生活的个人梦想。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519d9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a.png)
《哦,香雪》教案《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形象,感受主人公香雪的美好品质。
2、让学生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风格。
3、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培养学生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对时代发展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理解其精神内涵。
(2)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和景物描写的妙处。
2、教学难点探讨小说的主题,以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现代社会,交通工具多种多样,火车、汽车、飞机等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出行。
但在一些偏远的山区,交通还相对落后。
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个小山村,去认识一位叫香雪的姑娘,看看她和火车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铁凝,1957 年生,当代著名作家。
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等。
她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背景介绍《哦,香雪》写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台儿沟的故事。
火车的开通,给这个封闭的小山村带来了新的变化和冲击。
(四)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明确: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与火车之间发生的故事,展现了山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和追求。
)2、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人物?(明确:主要人物有香雪、凤娇等。
)(五)文本研读1、分析香雪的形象(1)香雪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是怎样的情景?(明确:“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
”)(2)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香雪的胆小?(明确:比如在火车到来时,香雪总是躲在后面。
)(3)那香雪又有勇敢的一面吗?体现在哪里?(明确:她为了换一个自动铅笔盒,勇敢地踏上火车,走了三十里夜路回家。
)(4)从香雪与其他姑娘的对比中,能看出香雪怎样的特点?(明确:凤娇等姑娘更关注火车上的头饰、手表等物品,而香雪更关心学习用品,体现了香雪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哦,香雪》教学设计
![《哦,香雪》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69914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0.png)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友情的重要性、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高提取、整合、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3.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关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培养同理心。
4.深化对友情、亲情等主题的认识,激发学生思考人生价值观,增强人文素养。
5.培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描写方法进行写作,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其次,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了小说基本概念和人物形象分析的讲解,但可能过于侧重理论,导致部分学生显得有些被动。在讲解难点时,我应该更多地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小说中的情感变化和主题思想。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表现得非常积极,但我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偏离了主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在设置讨论主题时更加明确,同时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加强引导,确保讨论内容紧扣教学目标。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哦,香雪》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成长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与朋友间的误会和和解?”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小说中的友情与成长。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友情、成长相关的实际问题。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245f13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3.png)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目录: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四、教学方法五、教学步骤【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哦,香雪》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2)能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3)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热爱,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哦,香雪》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2.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作品中隐喻、象征等手法的理解与分析。
2.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2.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1 简要介绍作者及相关背景。
1.2 板书课文《哦,香雪》,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 自主学习2.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寻找答案。
3. 合作探讨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
3.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4.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
4.2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5. 情感升华5.1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热爱。
5.2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6. 课堂小结6.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8e290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6.png)
哦香雪教案第一篇: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五、教学过程:我们课下已经预习这篇课文了,那么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呢?(板书:大山)是什么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板书:火车),在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吗?(40页“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
从前,台儿沟人历可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
于是,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的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
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的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
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得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姻脂。
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
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
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它象征着封闭、传统;开放、现代。
火车的进入,使台儿沟的少女们得以接触外面的世界,那么她们的追求相同吗?(或者:她们的关注点是否一致?)① 凤娇——对“北京话”的情感,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呦,我们小,你就老了吗?”缩小了年龄距离,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非同一般的感情,她们之间的感情很纯洁——依附型。
② 香雪——她的追求与被人不同,她更注重的是皮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因为她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
她对铅笔盒的执着追求,表现了什么?析:她想获得与别人同样平等的权利,想获得尊严,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在物品需求上迥然不同,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小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
3.2《哦,香雪》(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3.2《哦,香雪》(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e34004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c.png)
*哦,香雪教学准备学情分析这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散文短篇小说,其特点就在于纯净的诗情与隽永的意境。
散文体小说不重在情节上下功夫,而是写人,写人的内心世界,写人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美好。
高中生正处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习这篇课文,在学习小说的相关知识和鉴赏语言之外,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著与坚毅的品质。
教学工具PPT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抓住小说中的情节片断分析“香雪”这一人物形象。
2.分析“铅笔盒”的象征意义来探究小说的主题。
3.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及其中体现的文化价值。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在探究、讨论、反思中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
2.从细节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圈划关键词句的能力,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2.理解现代文明对农村的冲击,凸现城市与乡村、开放与封闭、守旧与变革的文化冲突,培养同学们对美好人性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从细节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深刻认识文学作品中呈现的文化底蕴及主题。
教学方法教法:问题引导法,交流点拨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勾画圈点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提问:这是一个火车进站一分钟发生的故事。
请用最简短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明确: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农村少女香雪用一篮子鸡蛋向火车上一位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并由此独行30里夜路回家。
人物形象分析1、猜猜看,谁是香雪?展示4幅画面:香雪剧照、凤娇剧照、《边城》中的翠翠剧照、香雪准备穿过隧道回台儿沟时的剧照。
教学目的:检测同学们预习的效果,了解并初步归纳香雪的人物形象特征。
2、提问: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明确: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
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象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哦,香雪》教学设计方案
![《哦,香雪》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939d2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7.png)
《哦,香雪》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哦,香雪》,培养学生对于经典诗歌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背诵和朗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哦,香雪》的诗歌文本。
2. 雪花制作材料(纸、剪刀、胶水等)。
3. 诗歌插画图片或视频。
4. 屏幕或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5. MP3或CD播放器。
教学步骤:引入:1. 通过播放《哦,香雪》的音频或朗读诗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询问学生他们对于雪的感受和观察,开展简短的讨论。
阅读和欣赏:1. 教师朗读《哦,香雪》诗歌,强调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供学生跟读诗歌,重复几次,让学生熟悉诗歌的朗读方式和节奏。
3. 展示诗歌插图或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和情感。
诗歌分析:1. 教师解读诗歌的意义和象征,解释其中的隐喻和修辞手法。
2.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诗人的创作目的。
3. 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独特的词语和句子,并解释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创作活动:1. 学生利用诗歌的意象和情感创作自己的小诗歌或故事片段。
2. 学生用纸和剪刀制作雪花,展示他们对于雪的想象和观察。
诗歌表达:1. 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表演,朗诵《哦,香雪》。
2. 学生可以选择朗读或表演自己创作的小诗歌或故事片段。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特点和学到的知识。
2. 学生分享他们对于诗歌和创作活动的体验和感受。
拓展练习:1. 学生可以在家中继续欣赏和创作其他与雪相关的作品,例如绘画、音乐或写作等。
2. 学生可以研究其他经典诗歌,并进行类似的欣赏和创作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10班李菁甍
哦,香雪,你是那么胆小,却在黑夜中穿行森林;你纯真如白雪,自尊心胜似雪中寒梅一般,看过你故事的人都被你的故事涤荡了心灵。
更不如将你比作那水晶,通透至底,拿在手里却又得以那么坚毅鲜明。
哦,香雪!还有什么可以比它更是个赞颂你呢?
高一10班刘婉欣
哦,香雪,你纯真朴实的眼眸获得了客人的青睐,你付出了许多只换回一个你认为神奇的宝盒,这个空盒承载着你的梦想,维护着台儿沟的尊严,你无意踏上远离台儿沟的火车,向往着外面的世界。
你执着地追逐着梦想,追求者更高的境界,你从害怕天黑到享受西山口的夜景,你在改变中成长,那么淳朴善良有信仰,相信你会踏出山村,见到更宽阔的天空,走进自己梦想的学府。
高一10班湛思淼
哦,香雪,你有着自己独特的品质,大城市中灯红酒绿的生活没有你坚定着信念大步向前走的时候“美”!你有自己的自尊心,用40个鸡蛋换铅笔盒的行为我也很理解,自己努力得来的东西可以很好地抵抗别人的嘲笑,但请你不要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专属于你的最美好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