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式作文范文教学案例
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
![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0382563b0717fd5370cdc8d.png)
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实践证明,“创设情境,开展活动,写实践性作文”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因此,我教小学六年级的一次练笔,让学生活动后作文,大大激发了学生作文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师:同学们,你从电视上看到过记者采访的场面吗?你想过当记者吗?想不想体验一下当记者的生活?这段时间,我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主持了一个“环保大家谈“的栏目,她请我帮忙,希望在同学们中间征集一些采访稿件,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我们全班同学可以过一把当记者的瘾啦,大家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记者证)二、活动准备,交流心情1、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采访主题是什么吗?(关于环保)2、我们采访对象是全校师生,本班同学间也可以互相采访。
大家想一想,采访之前要准备好什么呢?纸、笔、要采访的问题等)3、采访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注意文明礼貌,先介绍自己的身份,说明采访的意图)4、现在请你根据主题准备好三、四个要采访的问题,(学生准备)出发之前,互相交流一下你的心情好吗?三、活动体验,感受生活给学生10分钟时间开展活动,同学们可以在本班内采访,也可以走出课堂去采访别的老师和同学。
教师为了了解学生采访过程,可以随同一位同学进行采访,以便指导学生交流活动过程和体验。
四、及时反馈,交流体验师:小记者们已满载而归,你们现在肯定品尝了当记者的酸甜苦辣,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是怎样完成采访任务的,在这过程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通过这次采访,你有哪些收获呢?集体交流:1、谁能跟大家说说你的采访过程?2、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3、你有哪些收获?五、明确要求,理清思路师:同学们,老师很想听听每位同学是怎样采访的,有哪些体会,但因时间关系,大家不能一一讲给老师听,这样吧,请大家把这堂课的内容写下来给老师和同学们看,好不好?1、写作前,我们应该明确写作要求。
大家想一想,我们要按怎样的顺序去写呢?(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2、每步我们该写些什么呢?(活动前:简单写一写自己要当记者的心情以及所作的准备工作。
适合作文教学的情景
![适合作文教学的情景](https://img.taocdn.com/s3/m/94b8ac0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1b.png)
适合作文教学的情景《一场奇妙的作文课》“叮铃铃!”上课铃响啦,同学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飞一般地冲进教室。
今天可是有一节特别的作文课哟!只见语文老师笑眯眯地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神秘的盒子。
“老师这是要干啥呀?”我心里直犯嘀咕。
老师清了清嗓子,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不一样的作文课!”大家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都好奇地盯着老师。
老师把盒子放在讲台上,问道:“你们猜猜这里面装的是什么?”“是糖果!”调皮鬼小明大声喊道。
“不对不对,肯定是好玩的玩具!”同桌小红摇着头说。
大家七嘴八舌地猜着,教室里热闹得像炸开了锅。
老师笑着摇摇头,打开了盒子。
哇!原来是一些五颜六色的卡片。
老师说:“咱们今天就用这些卡片来玩个游戏,帮助大家写作文。
”游戏开始啦,老师先把我们分成了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抽卡片,然后根据卡片上的词语编一个故事。
我们组抽到的是“公主”“森林”“魔法棒”。
这可怎么编呀?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不知所措。
“哎呀,这有啥难的!”急性子的小刚叫了起来,“就说公主在森林里用魔法棒打败了坏人呗!”“那也太简单啦!”细心的小美皱着眉头说,“咱们得编得有趣点。
”大家讨论了好久,终于编出了一个精彩的故事:美丽的公主在森林里迷路了,她遇到了一只会说话的小兔子。
小兔子告诉公主,森林深处有一个邪恶的女巫,她用魔法控制了整个森林。
公主勇敢地决定要打败女巫,拯救森林。
她拿着魔法棒,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女巫。
在一场激烈的魔法大战中,公主凭借着智慧和勇气,用魔法棒战胜了女巫,让森林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其他小组的故事也都特别精彩,有的搞笑,有的惊险,有的充满了温情。
老师听了大家的故事,开心地说:“你们看,只要发挥想象力,就能编出这么多有趣的故事。
写作文也是一样,要大胆地想,大胆地写!”这节作文课可真有意思!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们写作文的大门。
以前我总觉得写作文很难,不知道写什么,现在我明白了,只要用心去观察,去想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成为作文的素材。
情景作文教学设计(整理3篇)
![情景作文教学设计(整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641be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1.png)
情景作文教学设计(整理3篇)篇1:情景作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2、运用学到的写人的写作方法把一个情景写具体,写清楚。
3、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和修改习作的习惯。
二、重难点: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把一个情景写具体,写清楚。
三、教学过程:(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1、请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说出此时上课的心理感受。
(学生说,教师板书:心理感受)2、师生互动作游戏:我说你做。
(共设计三组词,分别是表示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小情景)3、总结:我们写人物作文的时候通常都要用到心理感受,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只有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写,我们就会突出人物性格。
(二)进入情景教学。
1、你们喜欢刚才的游戏吗?2、那么这节作文课之前我们就继续做刚才的游戏。
要求:现在是老师做,学生说,在做之前,抽一学生背向老师,其余学生认真观察,结束后请同学们用自己生动的语言把老师做的描述出来,没看到的那个学生根据学生的描述自己把动作做出来。
3、老师表演。
(学生背向老师,其余学生观察。
)4、学生猜猜老师做的是什么。
5、其他学生帮他解开疑惑。
要求:学生认真听,其余学生把刚才老师做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可以互相补充,然后学生做动作。
)6、引导学生比较学生与老师做的异同点。
7、总结:若要让学生与老师表演的基本上一样,我们必须怎么做?仔细观察,具体的描述,准确用词,合理想象。
8、请看到的学生模仿老师的表演。
(三)自主表达,试写片段。
1、请同学们用5―7分钟把刚才看到的情景写下来。
要求: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并把这个情景写具体,写清楚。
2、学生写,老师巡查。
3、交流。
(同桌互读,全班抽读。
并且互相评价)(四)习作展评,练习修改。
(老师随机抽一个学生的习作,进行朗读,点评,修改,并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
)(五)、作业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把课堂上的习作用学到的修改方法进行修改。
附板书:写一处场景心理感受仔细观察动作具体描述神态用词准确语言合理想象《写一处场景》教学反思这一节课虽然是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但我没有让多媒体服务于教学,也没有一张精美的图片,更没有感官的视听觉展示。
运用情景教学法设计作文教学设计教案
![运用情景教学法设计作文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62541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d.png)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方法,它特别适用于语文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以情景为主导,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从身临其境的情景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运用情景教学法设计作文教学设计教案,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文的结构和写作方式,从而拥有更好的作文能力。
我们来看看具体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设计作文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在运用情景教学法设计作文教学设计教案时,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设计教案的核心,也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学目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二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就是选择教学内容。
在情景教学法中,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
在语文作文中,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话题展开,比如周末的活动、我的朋友、我的家庭等等。
通过设计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写作,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成果。
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可以针对不同的作文类型进行分别教学,比如议论文、叙事文、描写文等等。
通过教学,让学生不仅了解作文类型的特点,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分析不同类型作品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步骤设计教学步骤是教案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情景教学法中,教学步骤要有条不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般而言,教学步骤有以下几个环节。
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比如演示、讲述、播放视频等等。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兴趣,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2. 练习基本功,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作文的基本功练习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写优美的句子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通过创作例文来让学生了解作文的思路和结构。
3. 分析范文,掌握写作技巧。
在情景教学法中,要引导学生从范文中分析作文技巧,通过实践来掌握写作技巧。
教师教育情景案例分享(3篇)
![教师教育情景案例分享(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cbec0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f.png)
第1篇一、背景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尝试,力求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以下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二、案例描述案例背景: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所教班级学生年龄在6-12岁之间。
在上一学期,我发现学生们对语文课的兴趣不高,课堂气氛较为沉闷。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决定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
案例过程:1. 分析原因首先,我对学生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点、学习困难等。
通过分析,我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2)教学方法单调,缺乏互动;(3)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2. 改进措施针对以上原因,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我结合教材内容,引入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们感受到语文课的实用性。
同时,我还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进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性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此外,我还设计了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多元化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在评价方式上,我不再单一地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步程度等。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我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不断进步。
3. 案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们对语文课的兴趣明显提高。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效果显著。
以下是具体的表现:(1)学生们能够主动预习和复习,课堂参与度提高;(2)学生们在课堂上敢于发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3)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4)学生们在学习成绩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情景类作文教案模板范文
![情景类作文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5e3a3d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c.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景类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情景类作文的构思和写作方法。
2. 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炼素材。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情景类作文范文若干篇。
2. 学生准备观察生活的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情景类作文范文,引导学生了解情景类作文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平时观察到的有趣、感人的场景。
二、情景构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构思一个情景类作文?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个情景构思。
3. 各组展示构思,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三、素材提炼1. 教师讲解如何从生活中提炼素材。
2.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素材。
3.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将素材融入到作文中。
四、写作指导1. 教师讲解情景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包括开头、中间、结尾的写作技巧。
2.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写作方法,开始写作。
3.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 学生根据教师点评,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情景类作文的写作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类作文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了情景类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炼素材。
2. 指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4. 课后及时批改学生作文,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生活观察活动,收集素材。
2. 鼓励学生将作文投稿到校刊或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作品。
情景作文教学案例
![情景作文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9b5fa67336c1eb91a375dee.png)
情景作文教学案例情境体验作文教学强调感情和活动相互关系所发生的教学价值,下面是情景作文教学案例,为大家提供参考。
情景作文教学案例1 给大家提供一个“创设情境,激发体验”的写作教学案例,这是浙江龙泉邵建勇老师的课堂片断。
创设情境,激发体验。
师:古人说:“不平则鸣”,就是说遇到不平的事、不顺心的事就把它说出来。
请大家谈谈不愉快的经历。
生1:有些同学叫我绰号“鸡屁股”,我很难堪,心里很难受。
生2:上周五我的东西放在寝室里,不知道被谁拿去了,真气死我了。
生3:有一次我到商店买电池,回到家一看,原来是假货,根本没用。
第二天要参加比赛,急死我了。
生4:上一次,某人向我借了一支钢笔,很好的;她没还,我向她要,她反而说根本就没向我借过笔。
生5:那次,我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姑娘摔倒了,我去扶她,她妈妈反而说我推倒了她,我解释,她妈妈就是不听。
生6:坐在我后桌的两位同学经常会说话,我去劝阻他们,他们都不听,反而说我多管闲事,好出名。
师:同学们真是“青春年少,烦恼不少”。
我们能不能把它写下来呢?范文引路,真情写作: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范文《我的生日》,重点体悟人物描写方法,然后让学生自选话题写一个片断。
交流习作,师生互评。
参照范文,完成作文。
师:刚才同学们都认真地写了一个片断。
但这还不能成为一篇文章,因为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有一个完整的结构。
下面请大家阅读范文《我曾经尴尬》。
师:刚才训练的片断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在哪几段?生齐:第三、四两段。
师:除了片断,文章还有哪些组成部分?生:开头和结尾。
生:首尾呼应。
师:最后看看文中的人物是如何对待不愉快的事的。
给你们什么样的启示?生:文中的“我”不是沮丧、泄气,而是精神振作,积极向上的,这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师:许多名人对此均有论述。
:生活中并非全是玫瑰花,还有刺人的荆棘。
————冈察洛夫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
————亨利门肯人生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丽,亦不如想象的那样丑恶。
作文情景教学案例
![作文情景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9c4f98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e.png)
作文情景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细致观察,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美食的色香味等特征。
2.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二、教学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
三、教学情景创设。
1. 美食导入。
(上课铃响,老师提着一个大袋子走进教室,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老师:“同学们,今天咱们不上那种规规矩矩的作文课,咱们来一场特别的旅行。
”(一边说一边从袋子里拿出一个精美的餐盒)“看,这就是咱们旅行的‘交通工具’。
”同学们都好奇地伸长脖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餐盒。
2. 观察美食。
老师:“来,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拿一盒。
”(把餐盒分发给各个小组)老师:“现在,咱们面前的这个小盒子里啊,装着超级美味的东西。
但是在吃之前,咱们得先好好观察观察它。
就像探险家发现了新宝藏,得先把宝藏的样子看清楚了再动手,对吧?”同学们都仔细地看着餐盒,眼睛里闪着光。
老师:“大家看看这美食的颜色,谁能形容一下?就像画家描述自己的画作一样。
”学生A:“老师,我这个是寿司,米饭白白的,上面的三文鱼片红红的,还有绿色的海苔包着,就像一个彩色的小枕头。
”老师:“哇,这个形容太棒了!那再闻一闻,这气味又像什么呢?”学生B:“寿司的味道有点淡淡的海腥味,但是又混合着米饭的清香,就像海风轻轻吹过稻田的那种感觉。
”(其他同学都笑了,觉得这个描述很有趣)3. 品尝美食与情感体验。
老师:“好了,观察得差不多了,现在可以小小地品尝一口,但是别一下子吃完哦,要细细品味。
”(同学们开始品尝,教室里响起一片轻轻的咀嚼声和赞叹声)老师:“吃着这个美食,你们心里是什么感觉呀?是像中了彩票一样兴奋,还是像在温暖的阳光下打盹儿一样舒服呢?”学生C:“老师,我吃这个寿司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在海边的小船上,吹着海风,特别惬意。
”老师:“那你能不能把这种感觉和寿司的味道、口感结合起来说说呢?”学生C:“寿司在嘴里凉凉的、滑滑的,三文鱼软软的,嚼起来还有点弹性。
每一口都充满了大海的味道,我闭上眼睛,就仿佛自己坐在一艘小船上,周围是蓝色的大海,阳光洒在身上,那种惬意的感觉就和寿司的美味一起在心里散开了。
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案例十二篇
![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案例十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cc039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66.png)
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案例十二篇第一篇: 学校语文情景教学案例教学要求:1.知道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同学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十五个生字新词:理解"波涛、澎湃、窃窃私语、免费、贮存'等词意,能理解长句的意思,复习顿号的用法,能背诵课后第二自然段。
3.进一步学习运用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第一课时一、揭题。
今日我们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二、预习检查。
师:大家按要求预习过了吗?字音能读准吗?生:能。
师:我们一起来认读这些词语。
(出示词语黑板)生(认读):"储量、隐藏、细胞、贝类、免费、乌贼、植物、梭子、波涛潮湃、窃窃私语。
'师随机点拔:"费'上半部分是"弓'、"J'、"I;"梭'的右下部分是折文儿。
三、学习过渡段。
师:字音能念准了,接下来学习课文。
课文共几个自然段?请你标注好段号。
生:(标注段号)师:认真看看课文,想想哪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生:是第3自然段。
师:请读一遍。
生:(读)师:这句话其实已经告知我们,它的前面写的就是海底。
(生答:景色奇异)后面的内容写的就是(生答:物产丰富)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师:课文哪几段写海底景色奇异?(指板书)生:第1、2自然段。
师:现在就请大家自学1、2自然段,把你觉得奇异的景色划出来,过会儿我们一起来沟通。
留意你如找到第一处就标上1,找到第二处就标上2。
同学自学。
师:谁先找到了第一处?我们按顺次说。
生:我找到的第一处是"海面上波涛潮湃的时候,海底依旧很清静。
'师:"波涛澎湃'是什么样子?大家能用动作表示出来吗?同学用手势表演。
师:海面上波涛澎湃时,海底依旧很清静,这景色的确够奇异的。
来我们把这景色的奇异读出来。
同学读句。
师:还有哪些景色奇异的地方?生Al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了。
情境教学法的案例
![情境教学法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26801b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8.png)
情境教学法的案例一、教学背景。
二、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2. 创设故事情境。
我把教室的前面空地当作森林,然后请几个小朋友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选了一个机灵的小男孩当小狐狸,一个高大强壮的小男孩当大老虎。
我对他们说:“现在呀,你们就走进这片森林,开始你们的表演啦。
”小狐狸扮演者一上场,就摇头晃脑的,还真有点狡猾的样子。
他看到大老虎走过来,眼珠子一转,马上就装出一副很神气的样子。
大老虎呢,张牙舞爪地,还发出低沉的吼声,把其他小朋友都吓了一跳。
小狐狸对着老虎大声说:“你敢吃我?天帝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要是吃了我,天帝可不会饶恕你!”小狐狸的扮演者奶声奶气但是又很有底气地说出这句话,惹得其他小朋友哈哈大笑。
老虎扮演者有点懵,不过马上就反应过来,他装作很疑惑地问:“你有什么证据?”小狐狸说:“你跟我在森林里走一趟,看看那些动物见了我是不是都很害怕。
”然后这两个小朋友就在“森林”里走起来,我让其他小朋友扮演森林里的小动物,像小鹿、小兔子、小猴子之类的。
当“老虎”和“狐狸”走过来的时候,小动物们一看到“老虎”就真的露出害怕的神情,四处逃窜。
这时候,“狐狸”更加得意洋洋了,“老虎”则是半信半疑。
3. 情境讨论。
表演结束后,我让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讨论。
我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狐狸是不是很聪明呀?”一个小女孩举手说:“老师,小狐狸是很聪明,但是它是骗人的,这可不好。
”我又问:“那老虎是不是很笨呢?”一个小男孩抢着回答:“老师,老虎不是笨,是它太相信小狐狸的话了,它没有自己去思考。
”通过这样的讨论,小朋友们对故事里的角色和道理都有了自己的理解。
4. 情境延伸。
我让小朋友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看到狐狸这样狐假虎威,会怎么做呢?小朋友们脑洞大开,有的说会去告诉老虎真相,有的说会联合其他小动物一起对付狐狸。
三、教学效果。
情景体验式作文教案初中
![情景体验式作文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89692b7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7.png)
情景体验式作文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通过情景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生活中的素材融入作文中。
3. 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教学内容:1. 情景体验: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
2. 作文指导:引导学生从体验中选取素材,进行作文创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情景体验式作文的概念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有趣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情景体验(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或活动,如参观公园、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等。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景物、人物和事件,进行观察和思考。
三、作文指导(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体验中选取素材,进行作文创作。
2. 指导学生如何将生活中的素材融入作文,注意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四、作文练习(20分钟)1. 学生根据体验和作文指导,进行作文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写作建议。
五、作文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写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表扬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作文课的收获和体会。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包括内容丰富程度、语言表达准确性和逻辑性。
2. 学生在作文展示和评价环节的参与度。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备注: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情景体验式教学(精选5篇)
![情景体验式教学(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f000c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f.png)
情景体验式教学(精选5篇)第一篇:情景体验式教学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点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在语文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进行创设情境教学。
巧妙地创设情境教学,将使学生在高昂和愉悦的情绪中随问而思,随引而发,时而凝神谛听,时而驰思遐想,从而收到可喜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教学的优势: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所谓情境,就是“情”与“境”的交融,它包括情感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中如果为学生创设主动、恰如其分的情境氛围,便可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要争取给孩子们一个情感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就会转化为学习动机,表现出情绪愉快、孜孜以求的特点,也是课堂教学中,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一种“激发剂”。
曾听过一位老师教学的《识字7》,她先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们,然后出示一张“森林动物园”邀请卡,邀请小朋友们到森林做客,这样一下子拉近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学习,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而在本课的生字教学中,她摒弃了传统枯燥被动的识字教学,先展示了一棵大树爷爷,树上结满了各种各样的果实,然后请小朋友们自己采摘果实进而发现果实中藏着“生字宝宝”,营造了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了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
(二)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中不少是能够能够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的美文。
通过创设情境,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海鸥对老人去世的悲伤之情,一位老师设置了图片与音乐相结合的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情景式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情景式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9488b7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b.png)
初中语文情景式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童话的夸张、想象等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通过情景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的主题。
体会童话的语言特色。
2. 难点。
理解文中众人说谎的深层社会原因。
三、教学过程。
1. 情景导入。
师(一脸神秘):“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超级奇葩的故事。
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有一个皇帝,这个皇帝啊,那可是爱穿新衣服爱到了疯狂的地步。
他一天到晚就想着穿漂亮衣服,把国家大事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而且,这个国家来了两个特别奇怪的骗子,他们说能织出一种神奇的布,这布可不得了,不称职或者愚蠢的人可看不见。
你们说,这事儿靠谱不?”生(七嘴八舌):“不靠谱!”“肯定是骗子!”2. 角色体验情景。
分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 8人)。
任务布置。
师(兴奋地说):“现在呢,每个小组都要把这个故事演出来哦。
不过呢,咱们得先分析分析人物。
咱们就从皇帝开始吧。
你们觉得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生1(举手,自信地说):“他很虚荣,只想着自己穿好看的衣服,被人夸。
”师(点头):“非常对!那演皇帝的同学就要把这种虚荣表现出来哦。
那大臣们呢?”生2(抢答):“大臣们很虚伪,他们其实看不到衣服,但是怕被人说不称职或者愚蠢,就假装看到了。
”师(竖起大拇指):“棒极了!那骗子呢?”生3(笑着说):“骗子很狡猾,他们就抓住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这种心理,骗钱呗。
”师(满意地笑):“那咱们就开始排练啦。
给大家15分钟时间哦。
”3. 情景表演与评价。
表演开始,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
第一组表演完后。
师(鼓掌):“这一组的皇帝演得真是太像了,那走路的姿势,趾高气昂的,虚荣劲儿都快溢出舞台了。
不过呢,大臣们在互相小声嘀咕的时候,声音可以再小一点,那种偷偷摸摸又心虚的感觉就更强烈了。
”第二组表演完后。
师(大笑):“这一组的骗子太搞笑了,那狡猾的小眼神,滴溜溜转。
作文情境教学课程设计
![作文情境教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cd246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4.png)
作文情境教学课程设计
段落一,雨后操场。
哎,这雨后的操场真是美呆了!地面湿漉漉的,空气里都是清
新的味道。
同学们一个个都跑出来玩,足球、篮球、跳绳,啥都有。
这种天气最适合运动了,感觉整个人都精神多了!
段落二,图书馆一角。
进了图书馆,我得小声点说话。
这里特别安静,大家都在认真
看书。
我就找了个角落坐下,翻开一本书,哇,感觉像是进入了另
一个世界。
这里真是学习的好地方,让人特别想多待会儿。
段落三,夜市小吃摊。
夜市里可热闹了!各种小吃摊,烤串、臭豆腐、糖葫芦……香
味扑鼻。
我转悠了一圈,买了一堆吃的。
边走边吃,这感觉太爽了!晚上出来逛逛,吃吃东西,真是一种享受。
段落四,家庭聚会。
家庭聚会就是温馨啊!妈妈做了好多好吃的,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聊天。
弟弟妹妹们玩得不亦乐乎,爷爷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这种时候,感觉家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
段落五,海边日出。
那天一大早,我跑去海边看日出。
太阳慢慢升起,整个天空都被染成了金黄色。
海浪拍打着岸边,声音特别好听。
那一刻,我觉得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每天都这么美,真是让人心情大好!。
教育案例情景模拟(2篇)
![教育案例情景模拟(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53f90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b.png)
第1篇一、背景介绍小豆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今年8岁,就读于我国某小学三年级。
她聪明伶俐,但学习成绩一直不稳定,尤其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尤为突出。
每当老师提问,她总是抢答,但回答往往偏离主题,有时甚至完全错误。
这导致课堂气氛活跃,但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决定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小豆豆进行针对性教育。
二、案例描述1. 情景一:课堂提问老师:同学们,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小河”的理解。
小豆豆:小河就是一条会唱歌的河,它唱着美妙的歌曲,让小鱼、小虾都跟着跳舞。
(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无奈地摇了摇头。
)2. 情景二:小组讨论老师:同学们,请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
小豆豆:我们要把垃圾扔进垃圾桶,还要保护花草树木。
(其他同学纷纷点头,但小豆豆的声音最大。
)3. 情景三:作文课老师:请大家写一篇关于“我的家人”的作文。
小豆豆: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我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我的弟弟是最可爱的弟弟。
(同学们窃笑,老师皱了皱眉头。
)三、案例分析1. 小豆豆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映出她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和自信心。
然而,她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导致回答偏离主题。
2. 小豆豆在小组讨论中,虽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声音过大,影响了其他同学。
这表明她在团队协作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3. 在作文课上,小豆豆的表述过于夸张,缺乏真实感。
这反映出她在写作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四、教育策略1. 引导小豆豆学会倾听。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她先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回答,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样既能培养她的倾听能力,又能让她学会尊重他人。
2. 鼓励小豆豆深入思考。
在提问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她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尝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培养小豆豆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她担任组长或记录员等角色,让她学会承担责任和与他人沟通。
4. 提高小豆豆的写作能力。
在作文课上,教师可以针对她的写作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引导她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运用修辞手法等。
设计情景作文研究案例
![设计情景作文研究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ccc4bb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0.png)
设计情景作文研究案例一、研究背景。
在作文教学中,情景作文是一种很有趣且有效的方式。
它能让学生们更有代入感,写出更生动、有趣的内容。
为了探索情景作文教学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兴趣,我决定开展这个研究案例。
二、案例情景设计。
我选择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情景——魔法教室。
(一)情景描述。
想象一下,我们走进了一间教室,这个教室和平常的教室不太一样。
教室的墙壁上挂着会说话的画像,它们会时不时地冒出几句名人名言或者给同学们一些写作的小提示。
比如说,莎士比亚的画像会突然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可别忘了哦。
”教室的桌椅也很奇特。
桌子上有一个小按钮,一按下去,桌面就会出现一个虚拟的写作场景。
有的同学按出了茂密的森林,里面有各种小动物在穿梭;有的同学按出了浩瀚的宇宙,繁星闪烁,还有外星生物在向地球发送信号呢。
椅子呢,则像是有感知一样,如果同学们坐姿端正,精神集中,它就会发出柔和的光芒,表示鼓励;要是同学们开始走神,椅子就会轻轻地晃动,提醒他们要回到写作的状态。
(二)写作任务。
我给学生们布置的写作任务是描述这个魔法教室,并且要写一写自己在这个教室里发生的一次特别的写作经历。
可以是在画像的帮助下突然有了灵感,也可以是在虚拟场景中遇到了一个神奇的角色,从而展开了一段奇妙的写作之旅。
三、案例实施过程。
(一)导入。
我像个神秘的魔法师一样,带着学生们闭上眼睛,然后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着我们即将走进的魔法教室。
“现在,我们站在一扇古老的木门前,这扇门散发着神秘的光芒。
当我数到三,我们就一起推开这扇门,进入一个充满魔法的教室……”当我数完三,同学们睁开眼睛,我已经把提前准备好的教室布置展示在他们面前(那些会说话的画像和神奇的桌椅是通过多媒体和一些小道具模拟的)。
(二)体验。
同学们兴奋极了,纷纷开始探索这个教室。
他们好奇地按动桌子上的按钮,和墙上的画像聊天。
我在旁边引导他们,让他们更深入地去感受这个情景。
情景式教育案例(2篇)
![情景式教育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6297a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b.png)
第1篇一、背景介绍小明,一个活泼开朗的二年级小学生,生活在我国一个美丽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小明所在的城市也面临着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
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展了一系列的环保教育活动。
在这个背景下,小明开始了他的环保行动。
二、案例描述1. 环保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保教育活动。
如:环保知识讲座、环保手抄报比赛、环保主题班会等。
在这些活动中,小明逐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立志要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小明的环保行动(1)节约用水小明发现家中浪费水的情况比较严重,于是他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他向家人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例如: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刷牙时用口杯接水等。
在他的影响下,家庭成员的节水意识逐渐增强。
(2)减少垃圾产生小明了解到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决定从自己做起,减少垃圾产生。
他开始分类垃圾,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分别投放。
他还倡导家人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提倡使用环保袋、水杯等。
(3)绿色出行小明发现乘坐私家车出行会产生大量的尾气污染,于是他开始尝试绿色出行。
他每天步行上学,劝说家人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在遇到恶劣天气时,他还主动提出骑自行车上学。
(4)宣传环保小明在班级中担任环保小卫士,他利用课余时间向同学们宣传环保知识,组织同学们开展环保活动。
他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河道等。
三、案例反思1. 情景式教育在环保教育中的重要性情景式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的教育方式。
在环保教育中,情景式教育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环保行为。
2. 案例中存在的问题(1)家庭环保教育不足。
小明的环保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但部分家庭成员的环保意识仍然较弱。
情境作文的教学案例
![情境作文的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f53deb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b.png)
情境作文的教学案例情境作文的教学案例情景作文主要考察学生的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与描述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情境作文教学案例,欢迎参考阅读!情境作文教学案例1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园地一里的作文题目是《我的课余生活》,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到操场上去玩,去做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玩耍,然后让他们把自己玩的过程,用自己思考的大脑、灵动的笔触写下来。
学生们在操场上尤如一群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不一会儿,他们就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玩起了各种游戏。
只见那边的李智、胡嘉鑫等几个学生玩起了背人的游戏,他们分成两组,并且用石头、剪刀、布来确定谁先背,首先由一个人把另一个人背到规定的地方,然后由另一个人背回来,最后用时最少的那组获胜,他们那一群玩得不亦乐乎。
你看那边的几个男生在玩拐子抓人的游戏,他们定一个人为拐子,由他单脚跳着来抓人,被抓到的人来充当拐子,来抓其他的人,那里也是欢声笑语一片。
那边有一伙女生在跳皮筋,只见两位女生脚勾皮筋,其他的女生在皮筋上像燕子一样翻飞跳跃……。
最激动人心的.一组是一群学生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我也加入了其中,这让学生们的玩兴更加高涨了。
只见熊莹张开自己的双手,像母鸡一样护着身后的小鸡,而显得有些弱小的“老鹰”李苏琳,也不甘落后,只见她一会儿向东突击,一会儿向侧面偷袭,都被机警的母鸡及时发现,反应敏捷,把这只贪食的“老鹰”挡在外面。
而母鸡后面的小鸡随着母鸡地跑动,一会儿向左闪,一会儿向右躲,像一条长龙在操场上舞动,真是热闹极了。
不好,小鸡胡怡佳在躲闪的过程中摔倒了,我冲到她身边,把她扶起来,不停地安慰她,并把她扶到办公室,给她擦破了皮的部位清洗、消炎,然后把她送回了教室。
其他的学生虽然下课了,但还有点玩兴未尽。
接下来的一节课,是要求学生把他们在上节课中的游戏过程,以及发生的小事用自己的笔触,写出他们的课余生活。
通过情境,学生们写作起来得心应手,就连平时写作总是几行字的李智,这次也是有东西可写。
情景作文教学教案
![情景作文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ecacbf33687e21ae45a99e.png)
情景作文教学教案情景作文教学教案情景作文教学教案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会屈膝蹬地跳起的动作。
2、培养幼儿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1、布置场地,接好长绳,系上若干“香蕉”(离幼儿举直手臂时的指尖约20厘米)。
2、初步掌握猴操。
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1)、引入:――师:今天老师扮演猴妈妈,朋友扮小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锻炼身体吧。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做猴操(自编):上肢运动、下肢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放松运动。
2、基本部分:(1)、引入:――师:做完操,你们觉得肚子饿了吗?咦?有没有闻到一种香味,哪是什么的香味?(香蕉)要不我们一起去摘香蕉好吗?(2)、讲解、示范:屈膝、前脚掌瞪地向上跳起并伸手摘香蕉。
(3)、请幼儿原地徒手练习3――4次。
(4)、以游戏“摘香蕉”的形式巩固练习纵跳触物的动作,对个别能力弱的幼儿要进行个别指导。
(5)、比赛谁摘的香蕉多。
3、结束部分(1)、教师评价;表扬认真学习、不怕困难的幼儿。
(2)、幼儿随音乐自由跳舞或模拟各种猴的`动作(表现出丰收的喜悦)活动延伸:大家一起品尝香蕉。
体育游戏:小猴摘桃[活动目标]1、练习幼儿手膝爬。
2、能动作熟练地钻过山洞,跳起摘桃,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弹跳力。
3、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垫子、扯好的横线、横线上粘好的教具桃子。
[活动过程]玩法:幼儿扮演小猴,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分别站在起跑线上。
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然后示范动作,强调游戏规则。
游戏开始,教师发出信号,各队第一个幼儿向前跑去,幼儿两膝着地爬行,钻过山洞,跑到横线下,双脚跳起触摸桃子,摸到桃子的算数,然后转身跑回,拍一下下一个小朋友的手,站到对尾。
依次进行,最后以先跑完自己组人数的队赢。
规则:1、必须用手膝着地向前爬行。
2、每个幼儿必须摸打桃子才可以跑回。
3、接力的幼儿被拍到手后才能开始跑。
教后记:本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练习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行,幼儿对这样的活动非常感兴趣,幼儿分组比赛,由于没有桃子,可用积木充当桃子,将积木放在稍微高的地方,拿积木的时候,幼儿跳一下,培养幼儿的弹跳力,幼儿非常兴奋地进行比赛,旁边的小朋友都为他们呐喊助威,气氛活跃而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景式作文范文教学案例导语:情景式,就是场景描写,描写场面或景物。
在文章的开篇对环境进行基调式的描绘,为抒发感情渲染气氛、设定情景。
以下是有关情景式作文教学案例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回顾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a、重“理”轻“情”。
指的是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偏重写作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
每次作文指导课,教师不厌其烦地运行着一套固定的模式,怎样审题,怎样选材,甚至细化到如何开头,如何结尾。
于是学生的作文就是:一样的开头,一样的过程,一样的结尾。
原本关于话题所产生的写作冲动在固定的程式中僵化了,属于自己个性化的语言也湮没了!b、重“文”轻“境”。
不少老师还沿袭传统作文教学中的方法,重视范文“文字”内容的讲解,而忽视对范文所描述“情境”的创设。
失去了真实情境的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往往会束手无策,长此以往,逐渐对作文失去了信心,最后还有甚者不愿上作文课,害怕写作文。
c、重“计划”轻“故事”。
现在的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作文教学篇目,这成了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的作文教学任务。
把那些篇目一一落实,似乎一学期的作文训练已经到位。
但是仅仅靠这些“计划篇目”是远远不够的,也是单调乏味的。
因为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发生,所以我们既要考虑教材规定的篇目,又要关注儿童本身,这需要教师的有效整合。
而这些往往被教师忽视,在教师眼中,作文是任务;在学生眼中,作文是负担,享受不到习作带来的愉悦。
d、重“形式”轻“真实”。
我们经常可以在优秀作文中,看到老师这样的评价:“文中多处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句子显得更生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简洁明了!”“语句老到,思想深刻,点明题意!”,还有什么“环境衬托法”、“前后照应法”教师在指导或讲评作文时,不知不觉就讲到了方法,殊不知这会扼杀孩子真实的天性,套上固定的枷锁,让我们看到一张张带着成人面具的稚嫩的脸。
那么如何加深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作文时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呢?不妨在这里初谈一点见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
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
体验就是对生活、生命和生存的经历和感受;体验是“亲自”感受到的心灵境界,是主体从自己的内心情感出发,积极主动地去体验生命及其价值。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从学生主体体验入手,为其创设一个特定的“真”情境,让学生身处其中,实现“外部刺激力向意志事实的转化”,从而获取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
体验强调人对事物、生活的亲身经历,强调感受的过程和结果。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亲历体验”。
所谓“亲历体验”,就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件事、人物、事物、思想。
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
如果学生对生活、生命和生存没有自己独到的经历与感受,学生是很难或者说是不可能写出具有独到感受的文章来的。
那么如何在作文时诱发学生的体验呢?梅子涵先生认为:“儿童应该多亲近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以善为美,劝人为善,喜欢读童话的孩子通常不会变坏,从小看童话长大的孩子与从没看过童话的孩子有很大不同。
”阅读无疑是最直接、最便利诱发体验的方式了,将习作有机地融入孩子的阅读中,以读促写,以写引读,不仅对孩子的阅读过程进行了有效的引领,还加深了孩子对作品内涵的领悟,此时习作成为联结孩子心灵与作品灵魂的桥梁。
“续”写,使故事中有“我”的期待。
一篇童话都是一个故事,有的故事让我们满心欢喜;有的故事催人泪下,甚至不愿接受。
于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乘着童话的文字继续飞翔,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结尾。
如看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觉得小姑娘太可怜,学生就开始续写。
“新”写,使故事中有“我”的创造。
如在阅读完《鸟的天堂》这篇文章,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第一人称改写成导游词,尽量用上文中优美的语言,将文本文字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曾祥芹先生提出一个“表达性阅读”的概念,即要关注阅读吸收后的倾吐——以文表心,也就是将习作与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使读写协调发展。
将习作融入孩子的阅读中,既提升了阅读,使孩子对文学作品有了对话,有了内化,又升华了感悟,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能让孩子的心灵受到震撼,势必激起他们言说的欲望,此时安排“写”恰到好处。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
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自身的衣、食、住、行,接触美丽的大自然,接触人与社会,这些都是学生作文真正“生活”起来的源泉,而这种“生活”正是他们所见、所闻后的所感、所悟。
【案例1】《秋天的雨》开学前几天,一直下着雨,淅淅沥沥的,坐在办公室里的我,望着窗外,微风拂面,夹杂着雨丝,独自享受着雨带来的清凉。
望着望着,突发奇想:何不让孩子们淋一淋雨呢?于是就布置了“淋雨”、“写雨”的回家作业。
淋一淋“雨”可以走到窗边,阳台上,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和雨进行一次亲密的“对话”。
如果雨小了,可以走进雨中,用手和身体与雨进行一次“零距离”接触。
写一写“雨”让雨也在我们的稿纸上“下一下”吧,比比谁的雨下得更美,更大,更欢!附学生片断:学生甲:我又将手伸出窗外,雨滴在我的手上,轻轻的,凉丝丝的。
我静静地听着雨声,这声音让我感到喜悦,刚刚无精打采的我,现在像听到命令似的,马上振作起来。
我闭上眼睛,细细地听,慢慢的,慢慢的,我觉得这就是一首欢快的曲子,那轻快的旋律真像音乐家在演奏学生乙:我昂起头,仔细看着小雨点儿,它有着苗条的身材,穿着一件透明的衣裳,是那么轻盈,是那么飘逸。
雨儿如同银丝般飘下来,密密的,斜斜的,朦朦胧胧的一片学生丙:这几天,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
风,一直轻轻地吹着,没有夏天的狂暴,没有冬天的寒冷。
雨还是下着。
我跑到楼下,张开双臂,雨点儿落在我的手臂上,凉凉的,冰冰的,十分舒服。
调皮的雨点儿一会儿躲在头发里,一会儿坐在手臂上,一会儿躺在手心里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去观察、去感受,去体会,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富于个性的语言,写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怎不令人欢喜?生活是一本多彩奇妙的无字书,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之源。
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纳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
”要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细微的情感变化,留心大脑中冒出的小理解、小感受,并随时记下它,从而拓宽习作的视野,积累习作的素材。
体验的产生,首先缘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了切身的感受,因此,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对于体验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产生体验。
【案例2】《陀螺大战》上学期,陀螺成为孩子们最时尚的玩具,风靡一时。
课间有围在一起聊陀螺的,什么“银爪白虎S”、什么“旋翼飞凤”、什么“震山狮神”、什么“怒江灵豚”说得头头是道;回到家,有赛陀螺的,三个一群,五个一撮地围在一起,随处可见。
陀螺占据了他们的思想,成了他们课余生活的全部。
与其这么发展下去,不如来个陀螺大战,一比高下。
陀螺知识大比拼向同学们介绍陀螺,说说自己的陀螺的零件,以及这些配件的功能。
别开生面的陀螺大战陀螺大赛分四局,第一局预演赛,参赛选手在指定地点先热热身;第二局预赛,共分为6轮,每轮6位选手,坚持旋转到最后的陀螺获胜;第三局复活赛,在第二局中表现不错的陀螺还可以进入复活赛;最后一局是总决赛,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陀螺大赛的筹备工作:1)战场的布置:5名男生。
用小方凳围成四四方方的战场。
2)摄影1名、裁判4名和通讯员1名。
“陀螺”飞进了作文本比赛结束了,大家仍沉醉在比赛的火热气氛中,连平时不爱玩陀螺的女生,平时样样不出众的学困生也获得了第二名,大家为之高兴和兴奋。
教师趁热打铁,将写作的活动引入正题。
经过交流和指导,学生愉快地写作,不多时,一篇篇佳作“新鲜出炉”。
刘铁芳博士说:“没有游戏的童年是残缺的,缺少幸福体验的童年是暗淡的。
”一堂好的作文课应当与学生游戏一起发生,只要孩子心中有游戏的诉求,作文课就可以拉开“序幕”,搭好“舞台”,让孩子们的言语自由“舞蹈”。
【案例3】《点鼻子》小游戏为了让学生明白“观察”的重要性,我决定在语文课上玩个小游戏。
看到我在语文课上又发白纸,又滴墨水,学生一脸疑惑,带着好奇又是看,又是问,谁也猜不出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
准备工作就绪,我终于发话了:“同学们,我们来玩个小游戏。
”“耶!”在一片欢呼声中,我们的游戏开始了:要求同学们跟着我的指令做。
左手拿纸,右手食指蘸墨水,点鼻子。
真点鼻子?学生开始矛盾,真点!无奈,学生跟着我点了鼻子。
结果出来了:墨水印全在同学们的鼻子上安了家,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得人仰马翻。
突然有同学发现我同样点了鼻子,但鼻子上没有墨水印。
经过一番争论后,同学们终于明白。
“老师用食指蘸墨水,中指点鼻子,我们缺少了观察!”,“都是不仔细观察惹得祸,害得鼻子受苦受累!”,“原来老师这般“狡猾”!”后记事后,一篇篇文章《点出了道理》、《“狡猾”的老师》、《“小”鼻子中的“大”秘密》、《与众不同的语文课》、《那一刻》跃然纸上,看得我欣喜若狂,不禁为学生的精彩而喝彩。
不需要传统的说教,不需要作前的指导,那灵动的语言,那深刻的道理,都在那一次迸发,这都缘于“体验”!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
布鲁纳说:“教学论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与情境。
”因为“学习产生与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安排课堂情境的学习。
”的确,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象和思维的前提,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创造。
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
作文教学情境,是为诱发学生体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一种背景,一种应急状态。
【案例4】《找试题》有一次教师预先告诉学生要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小型考试。
当学生作好了心理上、物质上的准备后,教师郑重地翻开讲义夹去取试题,然而没有,接下来是教师一系列的“找试题”的动作,神态也随着找的过程不断变化,学生由观望开始变得莫名其妙,最后忍俊不禁时,教师宣布“试题”找到了,就是用大300字,将老师“找试题”的过程写下来。
紧张、期待、疑惑、豁然这瞬间的情感变化使学生作文兴趣盎然,写作情绪轻松而自然,写起来非常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