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六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在认真总结上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部组织力量对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物理、化学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现将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要认真组织对教学大纲的学习、研究和实施工作,积极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
要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运用新教学大纲的能力。
要为新大纲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原则上自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
届时,2000年发布实施的大纲停止使用。
各地在实施新修订的教学大纲过程中,有发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请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3.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4.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5.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6.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7.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教育部二00九年一月六日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六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在认真总结上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部组织力量对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物理、化学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现将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要认真组织对教学大纲的学习、研究和实施工作,积极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
要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运用新教学大纲的能力。
要为新大纲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原则上自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
届时,2000年发布实施的大纲停止使用。
各地在实施新修订的教学大纲过程中,有发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请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3。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4.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5.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6。
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7。
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教育部二00九年一月六日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语文教学大纲
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语文是学习和工作最重要的工具。
语文课是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各类专业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
继续进行语文教育,对职业高中学生学好各科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全面素质,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以及日后的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继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确定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原则是以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制定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为依据,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反映职业高中特点,做到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
从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学内容可以有一定的弹性。
3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和选学两个部分。
必学部分体现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必学内容分A、B 两部分。
A部分是各专业(工种)都必须学习的最基础的内容和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
B部分是除政治课和文化课学时占总学时数25% 的专业(工种)外,其他专业(工种)均要学习的内容和要达到的教学要求。
(一)必学内容A(200课时)1.现代文阅读训练(100课时)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阅读训练,巩固和提高学生自学现代文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现代汉字的认读能力,要求能熟练地认读3500个常用字。
进一步提高现代汉语词语的释义能力,要求能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基础模块1. 阅读与欣赏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
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
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
返回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修订)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指导文件2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60~180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基础模块1. 阅读与欣赏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全套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全套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职业模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职业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 1. 了解职业模块的相关知识和背景; 2. 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以下模块: 1. 职业模块介绍 - 职业的定义与分类; - 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 职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
2.职业文化–职业礼仪与职业形象;–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职业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3.职业技能培养–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撰写职业文档与报告;–职业演讲与口头表达。
4.职业实践–职业实习与实训;–职业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职业项目设计与实施。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介绍职业模块的相关概念、理论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职业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职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暗示法:通过模拟职业场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 5.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第一阶段:职业模块介绍1.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案例分享,介绍职业模块的相关概念和分类;2.结合实际职业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3.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讨论和思考。
第二阶段:职业文化1.利用教材和文献资料,介绍职业礼仪与职业形象的重要性;2.分享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3.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职业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
第三阶段:职业技能培养1.开展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的训练和练习,包括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等方面;2.引导学生撰写职业文档与报告,包括简历、求职信、工作汇报等;3.组织职业演讲与口头表达比赛,提升学生的演讲技巧和自信心。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结构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分上下册。
根据我校中职各专业语文课的教学安排为一个学期周4 学时,所以只能学习上册的部分内容。
教材以单元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以适应职业生涯的需求。
因此只能选用其中的四个方面的能力训练,即实用阅读能力训练、实用写作能力训练、文学作品欣赏能力训练、口语交际训练。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与课时安排1、实用阅读能力训练:内容为教材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8篇课文(其中各有两篇即第一单元的《拣麦穗》、第二单元的《新疆的歌》为自读课文)。
基本做到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第四册课程设计(单元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表
设计者:李甜单位(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专
课程教学设计表
设计者:李甜单位(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专
课程教学设计表
设计者:李甜单位(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专
课程教学设计表
设计者:李甜单位(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专
课程教学设计表
设计者:李甜单位(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专
课程教学设计表
设计者:李甜单位(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专
课程教学设计表
设计者:李甜单位(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专
课程教学设计表
设计者:李甜单位(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专。
中职语文 教学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课程名称:语文英文名称:Chinese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中专生《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学好各科知识,形成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继续学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职实用语文教学,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学生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应用写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增强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奠定基础。
实用语文课程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基础知识联系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并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其他课程学习、实践的基础,与其它课程一起,肩负着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任务。
四、学时分配五、教材与参考书使用教材:《语文》第二册,杨九俊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主要参考书:《语文教学参考书》,朱晓红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是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最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由教育部于2009年6月重新修订,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各专业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要求: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掌握口语交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掌握常见的文体的知识和能力;能阅读浅易文言文,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掌握听说技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规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语文课程为必修课,每周4学时,三年制综合高中第一、二学年开设必修课程,共6学分;第三学年在专业实训的同时,安排选修课程,共4学分。
语文课程的教学时间三年总量为14学分。
怎样制作语文教学大纲制定语文教学大纲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这是教学大纲的首要部分,它规定了本门课程的基本任务和所应达到的要求。
2.编排教材: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编排适当的教材。
3.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专业、学科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将教学时间合理分配,规定好每门课程的周学时数。
4.制定教学大纲的体例和格式:一般应包括课程名称、适用专业、学时分配、授课内容、实验或实践环节、教学要求、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分工与配合关系等。
5.编写正文内容:应按章或节列出标题,并写正文内容。
正文内容应按照课程的结构顺序进行编写,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
职业高中高一上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学计划
职业高中高一上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学期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倪文锦、于黔勋主编的《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以下简称《基础•上》)。
本教材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旨在提高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
《基础•上》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三个模块:1.阅读与欣赏本模块六个单元共26篇课文(含每单元1篇选读课文)。
其中现代文21篇(含现代诗歌3篇),古诗文5篇,囊括各种文体,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大纲》的要求,旨在提升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阅读能力。
2.表达与交流本模块分为口语交际和写作两个方面。
通过提升学生的听、说、写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尤其是口语交际的加入,切合中职学生的学情,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只注重书面学习的陋习,淡化“学科本位”,彰显了职教特色。
在写作方面,《基础•上》除了记叙文,说明文,还编入了便条、单据、书信等学习、生活,工作中常用的应用文。
应用文作为信息载体,是人们工作中交流交际的工具;而应用写作是提高个人职业与人文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尤其是对中职学生来说,如果要摒弃传统作文教学的“假大空”,那么注重应用文写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基础•上》共六单元六个实践活动——认识本专业、认识自我、讲述我与自然的故事、优秀图书推荐会、奉献爱心宣传、古诗词诵读。
以学社个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为载体,以活动形式整合知识与方法,提升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受传统思维和“学本位”价值观的影响,大部分在校学习成绩好,中考分数高的学生都会选择读普高。
那么在经过各个普高的筛选之后,选择来职中(湖湘)学习的学生的基础就普遍偏低。
因此,在学习热情,学习态度、方法,对知识点的理解、接受能力上,绝大部分学生都难以望普高学生之项背。
实际上,通开学摸底考试,以及开学前两周与学生的交流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对学生学情的估计还是过于乐观。
中职语文新大纲新教材辅导
二.新大纲与原大纲的区别
2000年大纲特点 首先,大纲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表
述,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 体。”肯定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 文性的统一,这在当时对中等职业 学校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二.新大纲与原大纲的区别
其次,由于正确把握了语文教育改革
各级学校所不同的可能只是层次上的高低,各 类学校所不同的可能只是语用价值取向上的差 异。这正如教育具有育人功能一样,不管一个 学校属于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哪一级、哪一类, 它毫无例外地都需要育人。许多同志过于强调 语文与职业或专业对应,失之机械,可能会闹 出笑话。如果搞钢铁的来个钢铁语文,搞纺织 的来个纺织语文,搞汽车的来个汽车语文…… 那就异化了语文。
二.新大纲与原大纲的区别
(一)大纲修订的背景
1.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为职业教
育课程改革明确了新的目标 职教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 导向”办学方针 为适应这一变化,对2000年大纲开展 修订。
2.职教体制机制创新对文化 课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几年,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②
明确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向 新《大纲》对课程任务和目标中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取向,不仅 强调要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的思想感情”,“提高品德修养和审 美情趣”,而且要“弘扬民族优秀文 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接受优 秀文化的熏陶”,并最终落实在“形 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 业生涯的发展” 。
商务电话18条黄金规则
向对方重复一下他告诉你的姓名、电话号码、传真, 以保证你记下的是正确的。 做个记录,记下所有必要的信息。俗话说得好:“好 记性不如烂笔头”。 向对方求证一下所有的重要信息,也就是你们正在讨 论的问题。 应该记下他们的详细信息,并向他们保证你一定会把 他们的消息传达到合适的人那里并要求他们回电话。 全神贯注于打电话给你的人。没有人能够同时和两方 面谈话又能获得双方的全部信息。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解读
0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应充分发挥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
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任务
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培养语文学习习惯和能力
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学生应掌握基本的语文基础知 识,包括语音、文字、词汇、 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以 及一定的阅读、写作、口语交 际能力。
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语文知识 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包括阅 读理解、写作表达和口语交际 等方面,能够处理日常生活和 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应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 惯和能力,包括自主学习、合 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能 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 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
学生应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 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 观,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 深入思考和讨论,培养其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教学法
通过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自 主探究和发现,培养其创新思
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 学习问题,调整教学策
略。
结果评价
自我评价
他人评价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进 行评价,包括考试、作
VS
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大纲是指导学校 开展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提高学 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人文素养和职业 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它也是中等职业学校与高职、本科 院校语文课程衔接的桥梁,对于推动职业 教育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最新语文教学大纲(中职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语文)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60~180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基础模块1. 阅读与欣赏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基础模块1. 阅读与欣赏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
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
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中专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中专语文》教学大纲(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专用)适用对象:三年制中专学时:252学时课程性质:基础公共课执笔人:审核人:说明部分一、前言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纪!为了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形式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开创中职语文的新局面,在认真总结国内外语文的教学经验,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我国语文教材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各类语文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中职的教学实际和发展需要,编写了这套新的中职语文课本,供三、四年制的中等职业学校使用。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
中专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三、教学基本要求(一)阅读1.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课文。
默读注重效率,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3.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修订)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指导文件2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60~180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基础模块1. 阅读与欣赏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
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
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
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编文摘等阅读方法。
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总量一般不少于200万字。
2. 表达与交流(1)口语交际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相应等级的要求。
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
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
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
(2)写作语段写作,能围绕中心,条理清楚,正确地遣词造句。
篇章写作,做到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思想健康;选材得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记叙文,能恰当地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能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学习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写说明文,能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恰当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写议论文,做到有观点、有材料,材料与观点保持一致。
掌握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洁。
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
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45分钟能写五六百字的文章。
写作活动不少于10次。
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
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
(二)职业模块1. 阅读与欣赏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各类文章,读懂主要内容。
能对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筛选、整理,获得所需要的资料。
能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选择读物。
阅读有关职业理想、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培养健康的职业情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阅读中提高搜集相关职业信息的能力,从阅读中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培养职业意识。
阅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作品,领会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一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全面要求,增强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表达与交流(1)口语交际掌握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态度真诚,表达准确,语言文明,仪态大方,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
(2)写作掌握调查报告、说明书、广告词、策划书、求职信、应聘书等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语言简明、得体,内容符合要求。
写作活动不少于4次。
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相关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取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模拟职业情境,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拓展模块1. 阅读与欣赏精读文章,能理清作者思路,辨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旨,了解写作特点。
初步掌握欣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的方法,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品味文学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能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课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以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
能结合教材中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
掌握绘图表、作批注、写心得等阅读方法。
2. 表达与交流(1)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根据语境,借助语气、表情、手势恰当地表情达意,提高交际效果。
学会讲解、采访、讨论、辩论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用语简洁,能根据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进行口头表达与交流。
(2)写作篇章写作,做到观点正确,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具体,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简洁,文字通顺;格式标准,文面整洁。
写记叙文,能恰当地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形象生动。
写说明文,能具体、清晰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语言准确。
写议论文,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乎逻辑。
能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写作总结、说明书、记录、海报、简报等应用文,做到格式规范,文字表述正确,内容符合要求。
45分钟能写600字以上的文章。
写作活动不少于5次。
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针对社会生活和相关行业中的重要问题,发现和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开展综合程度较高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五、教学实施(一)教学时数安排建议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实施学分制的学校,按16或18学时折合1学分。
(二)教学建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1. 教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促进专业发展教师应了解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特点,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规律,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
要结合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率。
2. 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困难,重视他们的学习需求,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创设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语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
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
3. 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
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同时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4. 积极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了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的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的资源。
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5. 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合理应用多种媒体组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有益自学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恰当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
(三)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要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
教材的内容应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落实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各个模块的教学时数要与本教学大纲的教学时数安排相匹配,符合规定要求。
教材应该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反映培养目标及专业学习的要求。
教材选文要注重内容的价值取向,反映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趋势。
选文应该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文质兼美,风格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教材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
要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
充分考虑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要注意为学生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同时,为师生提供满足教学需要的多介质、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资源。
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
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需要,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的余地,也为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六、考核与评价(一)目的和功能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学评价应体现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发展的功能,尤其要注重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二)原则语文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 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坚持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全面性的原则。
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进行评价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