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固定
现场医疗急救常识——骨折固定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现场医疗急救常识——骨折固定人体的骨骼起运动支撑和保护重要器官的作用。
创伤往往造成骨折,骨折部位有皮肤裂伤,骨头与外界相通为开放性骨折,无皮肤裂伤为闭合性骨折。
1、固定注意事项(1)凡是骨折、关节伤、血管神经伤、广泛软组织伤等伤员,在送往医院前均须做好伤肢固定。
(2)先进行止血、包扎,然后固定。
(3)刺出伤口的骨折端不要送回伤口内,一般畸形则按原形态固定,以免增加污染和刺伤血管、神经。
(4)固定范围应包括伤部上下两个关节,固定物要扶托住伤肢。
(5)肢体骨突部位应用棉垫或其他柔软材料作衬垫。
(6)送往医院途中应重视伤员主诉,注意观察伤肢,适当抬高并予以保护。
严寒地区应注意保暖。
2、固定材料选择。
骨折应用夹板临时固定。
常用的有木制、铁制、塑料制临时夹板。
如无临时夹板,可就地取材,用木板、木棍、树枝、竹竿、硬纸板等临时代用。
3、固定方法(1)舷骨骨折。
一种是木制夹板固定。
用木夹板两块置于上臂内外侧,再用两条三角巾折成带状扎牢,肘关节弯曲成90度,前臂用三角巾悬吊。
另一种三角巾自体固定。
用一块三角巾悬吊前臂,另一块三角巾固定上臂于胸侧。
(2)前臂骨折。
用两块长短适当的木板垫以柔软衬物,分别安置前臂屈侧与背侧,用三角巾包扎,再予悬吊。
若固定需要包括手及腕部时,则屈侧木板一端长达手指尖远处,用布团置于手掌使手呈半抓握位置固定。
(3)股骨骨折。
用一块长木板或扁担,自腋部起至外踝处以5~6条三角巾,分别绕胸、腰、大腿、膝、小腿及踝部等处扎紧。
无木板时也可利用健肢与伤肢绑扎在一起作固定。
(4)小腿骨折。
用一块木板自大腿中部至足部,用三角巾或绷带绑扎。
骨折固定方法有哪些

骨折固定方法有哪些相信大家对于骨折这样的症状肯定是不会陌生的吧,骨折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症状,骨折的出现不但会给我们带来了疼痛的感觉而且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动作,所以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好对于骨折的预防工作,如果出现了骨折的症状,我们一定要及时去治疗,下文我们介绍一下骨折固定的方法有哪些。
1、前臂骨折固定法:夹板放置骨折前臂外侧,骨折突出部分要加垫,然后固定腕肘两关节(腕部8字形固定),用三角巾将前臂屈曲悬胸前,再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
2、上臂骨折固定法:夹板放置骨折上臂外侧,骨折突出部分要加垫,然后固定肘、肩两关节,用三角巾将上臂屈曲悬胸前,再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伤员胸廓。
3、无夹板前臂、上臂三角巾固定法:(1)前臂骨折:先将展开的三角巾将伤肢悬挂胸前,后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
(2)上臂骨折:先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后用三角巾将伤肢悬挂胸前。
4、锁骨骨折固定法:(1)丁字夹板固定法:丁字夹板放置背后肩胛骨上,骨折处垫上棉垫,然后用三角巾绕肩两周结在板上,夹板端用三角巾固定好。
(2)三角巾无夹板固定法:挺胸,双肩向后,两侧腋下放置棉垫,用两块三角巾分别绕肩两周打结,然后将三角巾结在一起,前臂屈曲用三角巾固定于胸前。
5、小腿骨折固定法:将夹板放置骨折小腿外侧,骨折突出部分要加垫,然后固定伤口上下两端,固定膝、踝两关节(8字形固定踝关节),夹板顶端再固定。
6、大腿骨折固定法:将夹板放置骨折腿外侧,骨折突出部分要加垫,然后固定骨折上、下两端,固定踝、膝关节,最后固定腰、髂及腋部。
7、大、小腿无夹板三角巾固定法:将患者两下肢合并,健肢移向伤肢,在膝、踝之间加垫,用三角巾分段固定髂部、膝部、踝部,打结在健侧,踝关节处作“8”字形固定。
骨折以后固定的方法有很多,在古代是选择用竹片,现在一般采用石膏其优点是固定作用确实可靠。
其缺点是无弹性,固定范围大,每个人的骨折部位和固定方法都不一样,所以固定的方法也是因人而异的。
骨折的固定方法

骨折的固定方法骨骼因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而发生折断,叫骨折。
骨折通常伴有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出血,所以有剧烈的疼痛。
但在救护现场经过适当的暂时固定,可减轻疼痛,并保持患肢于功能位。
一般情况下,夹板固定是最为简单易行的。
(1)肋骨骨折固定法:没有刺伤胸膜和肺脏的肋骨骨折可用多头带固定。
在患者深呼气结束时,用多头带缠绕断骨处的胸部,以减少呼吸运动。
另一种方法是先在骨折部位垫上棉花,让患者用力呼气,然后用3厘米宽的橡皮膏贴在伤处,呈叠瓦状。
胶布只需稍稍超过前胸及后背中线即可,以免妨碍健侧呼吸。
(2)肱骨骨折固定法:先把伤臂从肘关节弯曲90°,上臂内侧放一夹板,上端顶住腋窝,下端到肘部,上臂外侧放一夹板,上端伸过肩头,下端伸过肘外,然后用绷带缠绕固定,并用三角巾或布带吊起上肢。
如找不到夹板,可以把伤肢屈肘,紧贴胸部腋侧,用绷带把伤肢固定在胸部上。
(3)前臂骨折固定法:在前臂内侧及外侧各放一块小夹板,然后用绷带缠绕固定,并用三角巾或布带吊起。
(4)大腿骨折固定法:先使伤腿伸直并轻轻向外牵拉伤肢,另一人按住患者骨盆,在大腿内、外侧各放一块夹板。
内侧夹板短些,上端至大腿根部,下端过脚跟,外侧夹板稍长,上至腋窝,下过脚跟,关节处垫好棉花纱布,用三角巾或绷带缠绕固定。
无夹板时,可把伤腿与健侧腿平直并起,用带子或三角巾固定起来。
(5)小腿骨折固定法:用一块狭长形的木板条,一面垫上棉花或衣服,外裹绷带,贴着伤腿的外方或下方,夹板的一头到大腿上部,另一头到脚跟。
用4条三角巾,在大腿、膝盖上下和足跟上方,分别连腿带夹板,一齐扎紧。
(6)利用简易材料进行固定:在一时找不到夹板的情况下,用厚纸、期刊杂志、坐垫甚至滑雪板等也可代替夹板进行固定。
(7)注意事项:现场固定不是整复,而仅仅是为了限制伤肢活动,便于医生以后的诊治,故非专业人员不要企图使断骨复位。
固定时,应在夹板与骨突起及关节处放些棉花及纱布,以免长时间压迫组织引起坏死。
骨折的现场固定方法

骨折的现场固定方法骨折是骨头的一种断裂现象,常常会导致疼痛和损伤。
在急救情况中,现场固定是至关重要的步骤之一,它可以帮助稳定骨折部位和减轻病人的疼痛。
以下是10种常见的现场固定方法:1. 脱鞋固定法:对脚部或踝关节骨折,可以先协助病人脱鞋,然后利用创可帖或固定带将鞋子固定在骨折部位,这样可以稳定骨折并减轻疼痛。
2. 剧毒关节固定法:当手臂或腿部骨折时,可以用软布或毛巾包裹住身体和骨折部位,然后用带子或绳索将骨折部位固定。
3. 肢体绷带法:对于骨折的肢体,可以使用绷带将骨折部位固定,有助于减轻疼痛并稳定骨折。
确保绷带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 三角巾固定法:当手臂或腿部骨折时,可以将三角巾折叠成宽约10厘米的绷带,并将其固定在骨折部位上。
5. 绷带托架法:对于股骨骨折等大骨折,可以使用绷带托架固定。
将一根直杆或坚硬的物体放在骨折部位旁边,并用绷带将其与骨折部位固定。
6. 整体固定法:当骨折涉及整个手臂或腿部时,可以使用整体固定法。
将一根直杆或坚硬的物体从骨折部位一直延伸到手指或脚趾的末端,并用绷带固定住。
7. 膏药固定法:对于小骨折或裂纹,可以使用透明的胶带或膏药将受伤部位固定。
8. 空气固定法:对于大腿骨骨折等严重情况,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可以使用空气固定法。
将细长的气垫或充气物体放在腿的两侧,并通过充气将其固定。
9. 泡沫垫固定法:将柔软的泡沫垫放在骨折部位的两侧,并用绷带将其固定,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
10. 关节夹固定法:对于关节骨折,如肘关节骨折,可以使用专门的夹具将骨折部位固定住,并使骨折部位保持稳定。
现场固定方法的目的是稳定骨折部位并减轻疼痛。
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受伤部位和骨折的严重程度。
重要的是,在进行现场固定之前,要首先进行初步的急救措施,例如止血、缓解疼痛,并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骨折固定8个原则

骨折固定8个原则
骨折固定的8个原则是:
1. 恢复长度原则:对于骨折断端之间的位移或力轴偏位,应进行正确的复位,使骨折断端恢复正常长度。
2. 恢复位置原则:通过正确的复位,使断端之间的正常关节表面得以恢复,以维持正常关节功能。
3. 恢复骨形态原则:通过正确的复位和固定,使骨折断端恢复正常形态和解剖结构。
4. 稳定固定原则:通过使用外固定器、内固定器或骨接合而达到骨折稳定,防止骨折断端再次移位。
5. 保护软组织原则:固定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可通过合理的酷到和放置固定器来保护软组织。
6. 维持功能原则:固定完毕后,应检查受伤部位的功能,如活动范围、力量恢复和相关关节的稳定性等,并采取相应措施来促进功能恢复。
7. 早期活动原则:根据骨折的性质和固定的稳定性,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早期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预防血栓形成等。
8. 生理负荷原则:在固定期间,应遵循正常生理负荷原则,如
合理翻身、体位变换、配合呼吸运动等,以避免固定部位的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骨折固定PPT课件

骨髓炎的原因可能包括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不足、开放 性骨折、术后感染等。
处理骨髓炎的方法包括及时使用抗生素、清创等,同时 需要关注患者的全身状况,防止病情恶化。
06
骨折固定的康复与护理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功能锻炼对于骨折固定后的 康复至关重要,有助于恢复 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预 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感染是骨折固定后常见的并发 症之一,通常发生在术后早期
。
感染的原因可能包括手术过程 中的污染、术后伤口护理不当
、患者免疫力低下等。
感染的症状包括伤口红肿、疼 痛、渗出等,严重时可引起全
身感染。
处理感染的方法包括及时清创 、使用抗生素等,同时需要关 注患者的全身状况,防止感染
扩散。
骨不连
骨不连是指骨折愈合受阻,导致骨的 连续性中断。
心理护理
心理调适
沟通与支持认知行为疗法Fra bibliotek应对方式
骨折固定后,患者可能会面临 疼痛、行动不便、康复时间长 等问题,容易出现焦虑、抑郁 等情绪问题。心理护理旨在帮 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 复过程。
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关注患者的 心理状态,倾听他们的感受和 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 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 惯,提高疼痛耐受力和康复信 心。
内固定技术
定义
内固定技术是指通过手术切开骨 折部位,将金属内固定物植入骨
折部位进行固定的方法。
优点
内固定技术稳定性好,能够提供良 好的机械稳定性,促进骨折的愈合 和功能恢复。
缺点
内固定技术需要手术切开,对骨折 部位的血液供应有一定影响,且术 后可能发生感染、内固定物松动等 并发症。
骨折固定的基本原

骨折固定的基本原
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则是实现骨折的稳定性和恢复骨折后的正常对齐。
以下是基本的骨折固定原则:
1. 稳定性:固定手法应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性,防止骨折断端的位移和旋转,有助于促进骨折远端的愈合。
2. 恢复对齐:固定手法应将骨折断端恢复到尽可能接近正常对齐的位置,以确保骨折部位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
3. 尽早修复:骨折固定应尽早进行,以避免断端间的纤维结构形成,对骨折愈合带来困难。
4. 适度压迫:在固定过程中施加适度的压迫力,以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灌注和局部肌肉的治愈。
5. 减少创伤:固定操作应尽量减少创伤,避免对周围组织的不必要伤害。
6. 恢复功能:固定应尽可能保留骨折部位周围的关节和肌肉的正常功能,以便骨折愈合后能够进行早期和适度的运动康复。
骨折固定的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和手术固定(如内固定术),选择
合适的固定方式应根据骨折类型、部位和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骨折固定操作流程

骨折固定操作流程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骨折固定操作的流程指南,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操作准备在进行骨折固定操作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设备:- 手术器械:包括手术刀、手术钳、手术针等。
- 骨折固定材料:如金属板、螺钉等。
- 麻醉药物和麻醉设备。
3. 骨折固定操作流程3.1 术前准备3.1.1 确认手术对象的病历资料和诊断结果,了解骨折的类型和位置。
3.1.2 给予患者充分的解释和知情同意,并确认患者没有禁忌症。
3.1.3 安排术前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等。
3.2 麻醉3.2.1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等。
3.2.2 确保麻醉设备完好并进行测试,确认麻醉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3 骨折固定3.3.1 用消毒液对手术区域进行彻底消毒,保持无菌环境。
3.3.2 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选择合适的骨折固定材料和手术器械。
3.3.3 进行切口和切开软组织,将骨折部位暴露。
3.3.4 用手术器械恢复骨折的正常位置,并使用骨折固定材料进行固定。
3.3.5 检查固定效果,并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3.4 术后处理3.4.1 清理手术区域,止血并缝合切口。
3.4.2 对术后患者进行观察,确保麻醉效果消退。
3.4.3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
4.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无菌。
- 针对不同类型和位置的骨折,应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和固定材料。
- 在术前和术后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观察,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上为骨折固定操作的流程指南,操作人员在执行时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注意遵守相关的医疗法律规定和操作规范。
骨折固定方法

骨折固定方法骨折是指骨头断裂或者骨头与骨头之间的连接断裂,通常是由外力作用引起的。
骨折后,正确的固定方法对于骨折愈合和恢复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骨折固定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石膏固定。
石膏固定是目前最常用的骨折固定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患部用湿石膏包扎,使骨折部位保持相对静止,促进骨折愈合。
石膏固定具有固定牢靠、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骨折患者。
2. 金属内固定。
金属内固定是通过手术将金属钢板、螺钉等内置于骨折部位,以固定骨折。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骨折或者需要复位的骨折,能够提供更加牢固的固定效果,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3. 外固定。
外固定是通过将金属钢针或者钢丝穿过皮肤,将骨折部位外固定在体外。
外固定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或者软组织损伤较为严重的患者,能够在保护软组织的同时进行骨折的固定。
4. 功能性固定。
功能性固定是指在固定骨折的同时,保持患肢的功能活动。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部位的骨折,如手部、足部等,能够减少固定时间,促进患肢的早期功能锻炼。
5. 药物治疗。
除了上述的固定方法外,药物治疗也是骨折愈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适当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能够预防感染、缓解疼痛,促进骨折的愈合。
在进行骨折固定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
同时,在固定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保持患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固定后的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康复训练,以确保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总之,正确的骨折固定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骨折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希望本文介绍的骨折固定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预防骨折的发生。
祝愿大家身体健康,远离骨折的困扰。
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则(

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则有包扎、不还纳、固定、观察血供。
1、包扎。
如果有开放性伤口,首先治疗开放性伤口,以防止失血过多导致休克,伤口可以用绷带包扎好。
如果没有消毒措施,可以使用干净的敷料或干净的布正确包扎伤口。
如果是较大的血管出血,也可以做止血带敷料,但需要标记时间。
2、不还纳。
如果是开放性骨折,不要轻易将骨折端放回原位,以防止外部细菌和污垢带入深部形成感染。
2、固定。
如果骨折应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固定过程中避免对骨突出物施加过大的压力,并使用石膏棉等垫子进行缓冲。
4、观察血供。
骨折固定后应显露指尖远端,以观察血供,防止骨筋膜室的形成。
间接暴力通过纵向传导、杠杆或扭转导致远处骨折。
骨折固定图解

骨折固定图解
常见的外伤。
凡是骨折或疑有骨折的肢体,都必须就地取材包扎固定。
如果伤处有出血,应先压迫止血,包扎伤口,再进行骨折固定;包扎固定后,把受伤送医院救治,在运送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摇荡和振动。
折用两块夹板或木棒分别放在上肢内外两侧,垫上柔软的衬垫,然后用三角巾或布带扎好固定,再用长三角巾或布带将前臂屈曲,悬吊固定在胸前(图8-
图8-1 上肢骨折夹板固定法
折让受伤者仰卧、小腿骨折时,取一块长度等于从脚到大腿中部的夹板,放在骨折的小腿外侧,骨突出部位要加垫,然后固定伤口上下两端。
腋下和大腿体外侧打结固定。
脚部用绷带“8”字形固定,使脚与小腿成直角(图8-2)。
如果大腿骨折,可取一块长度相当于自腋窝到夹板下加衬垫,用布条分段固定伤肢,在腋窝处和大腿上部,分别用布条围绕胸、腹部将夹板固定(图8-3)。
图8-2 小腿骨折夹板固定法
图8-3 大腿骨折夹板固定法
折千万注意不能把伤员扶坐起来,搬运伤员时也绝对不能一人抬肩一人抬腿,因为这样做可使脊柱弯曲,可能损伤脊髓和神经,造成不可恢复的瘫痪。
搬
架或门板,柔软的担架不能使用。
骨折的固定ppt课件

颈椎骨折
务必使伤员头部固定 于伤后位置,不屈、 不伸、不旋转,数人 合作将伤员抬至木板 上,头部两侧用沙袋 或卷起的衣服垫好固 定,用数条宽带把伤 员缚扎在木板上。否 则,有引起脊髓压迫 的危险,造成伤员高 位截瘫。
小腿骨折
用2块有垫夹板放在小腿的内外侧,2块夹板上至 大腿中部,下至足部。用4-5条宽带分别在膝上、 膝下及踝部缚扎固定。
踝足部骨折
取一块直角夹板置于小腿后侧,用棉花或软布在 踝部和小腿下部垫妥后,用宽带分别压在膝下, 踝上和足跖部缚扎固定。
胸腰椎骨折
疑有胸腰椎骨折,尽量避免骨折处移动,以免损伤 脊髓,用硬板担架或门板轻轻移伤员至木板上,取 仰卧位,用数条宽带缚扎伤员于木板上。若为软质 担架,令伤员采取俯卧位,使脊柱伸直禁止屈曲, 送至医院。
骨折的固定
盛建霞
LOGO
骨折急救五原则
抢救生命 伤口处理 简单固定 必要止痛 安全转运
骨折急救固定法
肱骨干骨折 前臂骨折 手腕部骨折 股骨骨折
小腿骨折
踝足部骨折
胸腰椎骨折
颈椎骨折
肱骨干骨折
用2块长短、宽窄 适宜的有垫夹板, 分别放在伤臂的内、 外侧,屈肘90度, 用3-4条宽带将骨 折上下部缚好,再 用小悬带把前臂挂 在胸前,最后用宽 带或三角巾将伤臂 固定于体侧。
前臂骨折
用2块有垫夹板
分别放在前臂的 掌侧和背侧,前 臂处于中立位, 屈肘90度,用3-4 条宽带缚扎夹板, 再用大悬臂带把 前臂挂在胸前。
手腕部骨折
用一块有垫夹
板放在前臂和 手的掌侧,手 握绷带卷,再 用绷带缠绕固 定,然后用大 悬臂带把患臂 挂于胸前。
股骨骨折
用2块长夹板放在伤肢的内外侧,内侧夹板上包 大腿根部,下至足跟;外侧夹板上至腋下,下达 足跟。然后用5-8条宽带固定夹板,在外侧打结。
骨折简易固定方法

骨折简易固定方法
骨折是人体骨骼受到外力作用,导致骨折断裂的疾病。
在急救中,对于无法立即送往医院的骨折患者,简易固定方法可以有效减轻病情,将骨折部位固定,以避免进一步损伤。
1. 颈椎骨折固定:首先应保持患者头部与颈部处于中立位,将
颈椎用硬物支撑,如木板、硬纸板等,将其牢固固定在身体的正中线上。
2. 肱骨骨折固定:将一块硬纸板或木板垫在患者的腋下,然后
将患者的手臂弯曲至胸前,并将其与身体紧密贴合,用胶布或绷带将其固定。
3. 脚踝骨折固定:先将患者的脚固定在一块硬板或木板上,再
将板绑在腿上,并用绷带或胶布固定。
在进行固定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也要避免压迫到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
同时,患者在固定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身体的其他部位也需要得到适当的支撑和固定。
以上简易固定方法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帮助骨折患者减轻疼痛和
防止进一步损伤,但最终还是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 1 -。
骨折固定实训报告结论

本次骨折固定实训通过模拟临床病例,对骨折固定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实训,我们对骨折固定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常见并发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将实训结论总结如下:一、骨折固定技术的重要性骨折固定是骨科治疗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其目的是恢复骨折端的正常解剖关系,保持骨折端稳定,促进骨折愈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刻认识到骨折固定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二、实训成果1. 掌握了骨折固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通过模拟病例,我们学会了骨折固定的各种方法,如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牵引固定、钢板螺钉内固定等,并掌握了相应的操作技巧。
2. 提高了骨折固定操作技能。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骨折固定的操作技能,使操作更加规范、熟练。
3. 了解了骨折固定后的护理要点。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骨折固定后的护理知识,包括观察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等。
4.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与同学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骨折固定操作,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操作过程中,部分同学对骨折固定的操作步骤不够熟悉,导致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模拟病例中反复练习,以提高操作技能。
2. 在骨折固定操作过程中,部分同学对患者的沟通和关爱不足,导致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
3. 骨折固定操作过程中,部分同学对固定物的选择和放置不够准确,导致固定效果不佳。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加强了固定物选择和放置的理论学习,并在实训中反复练习,以提高固定效果。
四、实训总结本次骨折固定实训,使我们掌握了骨折固定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提高了骨折固定操作技能。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为今后从事骨科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简述骨折固定的六个注意事项

简述骨折固定的六个注意事项
嘿,朋友!咱来说说骨折固定的六个注意事项哈。
第一,固定得稳稳的呀!就像盖房子要打牢地基一样,要是固定不牢,那不是白瞎功夫嘛!比如说你给胳膊固定,松松垮垮的,那能行?
第二,可别太紧啦!这就好比系鞋带,系太紧了脚都不舒服,对吧?太紧了会影响血液循环的呀,哎呀妈呀!
第三,注意固定的位置要对哟!你总不能把本该固定腿的东西放到胳膊上去吧,这不对路呀!
第四,要保护好皮肤呢!不能让固定的东西把皮肤给磨破了呀,不然多遭罪。
就像你爱护自己的脸蛋一样,得温柔对待。
第五,要经常看看固定的情况呀!万一松了或者出啥问题了,你不得赶紧处理呀,不然咋整?
第六,一定要听医生的话呀!医生让咋弄就咋弄,可别自己瞎捣鼓呀!你觉得呢?
总之,骨折固定可不是小事,得认真对待呀,可别不当回事儿!。
骨折的五种外固定方法

骨折的五种外固定方法介绍如下:骨折常用的外固定法通常有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绷带固定、皮肤牵引等5个。
1、夹板固定:若患者骨折后,断端部位的对位线良好,可以采用夹板固定的外固定法进行治疗。
在医生操作下,将夹板固定在骨折部位,同时还可将骨折部位抬高,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2、石膏固定:若患者骨折后没有明显的移位,症状较轻时可采用石膏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将石膏固定在骨折部位。
3、外固定支架固定:如果患者的骨折属于开放性骨折,可以采取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
通过将外固定器放置在离骨折部位稍远的地方,来达到固定骨折部位的作用。
4、绷带固定:是适用于四肢部位的外固定法,将绷带在骨折部位进行绕圈,包裹完全后用胶布进行固定。
5、皮肤牵引:将胶布条或乳胶海绵条粘在皮肤上,并用固定针进行固定,是骨折常用的外固定法。
骨折固定基本原则

骨折固定基本原则
骨折固定是指通过外力或内固定器材使骨折断端复位并稳定,以促进
骨折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进行骨折固定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精确诊断:在进行骨折固定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包括X光、CT等影像学检查,以确保正确诊断骨折类型、位置和程度。
2. 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根据骨折类型、位置和程度选择合适的固定
方式。
常见的固定方式包括石膏、外固定器、内固定器等。
3. 精确复位:在进行固定前需要将骨折断端精确复位,并保持稳定。
如果复位不准确或稳定性不足,会影响愈合效果。
4. 避免损伤神经血管:在进行外科手术时要注意避免损伤周边神经血管,防止术后出现感觉异常或肢体功能障碍。
5. 保持良好血液循环:在进行外科手术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避免术后出现肢体缺血、坏死等并发症。
6. 术后及时康复训练:在进行固定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
进骨折愈合和肌肉功能恢复。
总之,骨折固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在进行固定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精确的诊断,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并注意避免术后并发症。
同时,在固定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肌肉功能恢复。
下列不是骨折固定的原则

骨折固定的原则一、引言骨折是指骨骼的一种完整性破坏,它在医疗领域是十分常见的情况。
骨折固定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重建骨骼的完整性,使骨折处恢复正常功能。
然而,并非所有固定方法都是适用的,下列不是骨折固定的原则将对这种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不是骨折固定的原则2.1 不适当的切口在骨折固定过程中,切口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然而,不适当的切口可能会对骨折复位和固定产生不良影响。
首先,切口的位置应选在远离骨折区域的正常组织上,以减少手术对骨骼的损伤;其次,切口的长度应该足够,以便充分暴露骨折端,便于手术操作;最后,切口对软组织的损伤应保持最小化,以尽量减少感染和愈合问题的发生。
2.2 错误的骨折复位方法骨折复位是骨折固定的第一步,它是将骨折断端正确地还原。
然而,并非所有的骨折复位方法都是适用的。
错误的骨折复位方法可能导致骨折断端无法完全恢复到正常位置,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和固定效果。
正确的骨折复位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准确地找到骨折断端的位置;②采取合适的手法将骨折复位到正确的位置;③检查复位后的位置是否正确,避免再次移位。
2.3 不当的骨折固定材料选择选择适当的骨折固定材料对于骨折固定是至关重要的。
错误的材料选择可能导致固定效果不佳,甚至骨折再次发生。
在选择骨折固定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如金属板、骨钉或者外固定等;②考虑骨折区域的血供情况、软组织损伤以及手术技术要求等因素;③尽量选择质量良好、适合病人体型的固定材料。
2.4 不合理的固定方法选择对于不同类型和部位的骨折,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不合理的固定方法选择可能导致固定效果不佳,增加患者的不适程度。
正确的固定方法选择应考虑以下几点:①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内固定或者外固定等;②考虑固定方法对骨折断端稳定性的要求;③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个人需求等因素。
三、结论骨折固定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医疗过程,它对于骨折的恢复起着关键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骨折固定
现场骨折固定是创伤救护的一项基本任务。
正确良好的固定能迅速减轻病人疼痛,减少出血,防止损伤脊髓、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也是搬运的基础,有利于转运后的进一步治疗。
如不固定,在搬动过程中骨折端会刺破周围的血管、神经,甚至造成脊髓损伤截瘫等严重后果。
当受到猛烈的外力撞击、旋转、弯曲和肌肉过度牵拉时,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发生完全或不完全的断裂,称为骨折。
临床表现: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特有体征:畸形(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具有以上三个骨折特有体征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骨折。
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分为:
1.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2.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
1.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边疆性部分中断
2.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边疆性全部中断
骨折固定的目的:
1、减少伤病人的疼痛;
2、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血管、神经;
3、减少出血、肿胀;
4、防止闭合性骨折转化为开放性骨折;
5、便于搬动病人。
骨折的急救原则
a.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
b.有大出血者,要先止血。
c.骨折部位未固定之前,严禁搬动或运送伤员。
搬运脊柱骨折的伤员,尤其要小心,防止损伤其脊髓。
d.已暴露的骨头严禁送回组织内,其伤口周围应作清洗消毒处理,然后用纱
布将伤口包好。
e.防止休克。
并发休克、颅脑或脏器损伤时,应紧急处理。
f.现场的条件和骨折的部位采取不同的固定方式。
固定要牢固,不能过松、过紧。
g.骨折的关节突出处要加衬垫,以加强固定和防止皮肤压伤。
h.急救处理和包扎固定后,应立即送往医院。
操作要点:1、置伤病人于适当位置,就地施救;2、夹板与皮肤、关节、骨突出部位加衬垫,固定时操作要轻;3、先固定骨折的上端,再固定下端,
绑带不要系在骨折处;
常见骨折的急救方法
一、颈椎骨折:
症状:同脊柱骨折,只是骨折后如发生
瘫痪,其位置较高。
有时可使呼吸肌麻
痹致伤员死亡。
处理:禁止乱加搬动。
运送时,必须有
一人牵引并固定头部,头两侧垫上沙袋
或衣服,不屈不伸,以免造成颈髓损伤
引起高位截瘫。
固定时,伤员应仰卧,尽快给伤员上颈
托,无颈托时,可用沙袋或衣服填塞头、颈两侧,防止头左右晃动,再用布条固定。
二、锁骨骨折:
多由摔伤或车祸引起。
锁骨变形,有血肿,肩部活动时疼痛加重。
锁骨固定带:伤病人坐位,双肩向后,安放锁骨固定带。
三角巾固定:先在两腋下各垫上一块棉垫,将三角巾折叠成4横指宽条带,以横“8”字形缠绕两肩,使两肩尽量往后张,胸往前挺,在背部交叉处打结固定。
两肘关节屈曲,两腕在胸前交叉,再用一条三角巾,从上臂肱骨下端处绕过胸廊,两端相遇时打结。
“T”这字夹板固定:预先做好“T”
形夹板(直板长50厘米,横板
长55厘米)。
用“T”字形夹板贴
于背后,在两腋下与肩胛部位垫
上棉垫,再将腰部扎牢,然后,
固定两肩部。
三、胸腰椎骨折:
胸椎骨折时应平卧,腰椎骨折时应俯卧,于硬木板上,木板长、宽应与病人身高、肩宽相仿;头颈部、足踝部及腰后空虚处垫实,双肩、骨盆、双下肢及足部用宽带固定于木板上,以避免运输途中颠簸、晃动。
双手用绷带固定放于腹部。
四、肋骨骨折固定:
先在胸部骨折垫些棉花,在受伤者呼气状态下用宽绷带围绕胸部紧紧地包扎起来,固定胸壁。
用大悬臂带扶托伤侧上肢。
五、脊柱骨折固定法:
脊柱骨折时,不能轻易移动伤员,应依照他伤后的姿势作固定。
俯卧时,以“工”这方式将竖板紧贴脊柱,将两横板压住竖板分别横放于两肩上和腰骶部,在脊柱的凹凸部加上软物品,先固定两肩并将三角巾的末端打结胸前。
然后,再固定腰骶部。
伤员仰卧时,如不需搬动,
可在腰下、膝下、足踝下及
身旁放置软垫固定身体位
置。
六、肱骨干骨折:
有甲板时:放置衬垫,一块
木板放于上臂外侧,从肘部到肩部,另一块放于上臂内侧,从肘部到腋下,
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上下两端,
屈肘位悬吊前臂,然后用三角巾
(或者布带)将上臂固定在胸部,
固定时应露出指端,检查甲床血
液循环。
无甲板时:可将上臂自然小垂用
三角巾固定在胸侧,用另一条三
角巾将前臂悬挂在胸前,或者先
将前臂吊挂在胸前,用另一条三
角巾将上臂固定在胸侧
七、前臂骨折:
有甲板时:把两甲板分别放置在
前臂的掌侧和背侧,可在伤员患
侧掌心放置一团棉花,让伤员握
住掌侧甲板的一端,使腕关节稍
向背弯曲,然后固定,再用三角
巾将前臂悬挂于胸前。
无甲板时:可将伤侧前臂弯曲,手端略天高,用三角巾悬挂于胸前,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伤臂固定与胸前。
八、大腿骨折
木板固定:用两块木板,一块长木板从伤侧腋窝到外踝,一块短木板从大腿根内侧到内踝,在腋下、膝关节、踝关节骨突部放棉垫保护,空隙处用柔软物品填实,用七条宽带固定。
先固定骨折上下两端,然后固定膝、踝、腋下和腰部,如仅有一块夹板则放于伤腿外侧,从腋下到外踝,固定方法同上。
用“8”字法固定足踝:将宽带置于足底,环绕足背两端交叉,再环绕踝部回返打结固定,露出趾端,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健肢固定:两膝、两踝及两腿之间间隙垫好衬垫,用三角巾、腰带、布带等七条宽带将双下肢固定在一起,用“8字”绷带固定足踝,露出趾端,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九、小腿骨折
木板固定:在膝关节、踝关节
骨突部放棉垫保护,空隙处用
柔软物品填实,取两块木板分
别放置于伤肢的内侧和外侧,
一块长木板从伤侧髋关节到
外踝,一块短木板从大腿根到
内踝,用五条宽带固定。
先固
定骨折上下两端,然后固定膝
踝,用“8”字法固定足踝,趾端露出,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健肢固定:同大腿固定。
十、开放性骨折:
敷料覆盖外露骨及伤口,在伤口周围放置环行衬垫,绷带包,固定。
夹板固定骨折,如出血多需要上止血带。
不要将外露的骨质还纳,以免污染伤口深部,造成血管、神经的再损伤。
注意事项:
⒈开放性骨折禁止用水冲洗,不涂药物,保持伤口清洁
⒉肢体如有畸形可按畸形位置固定;
⒊临时固定的作用只是制动,严禁当场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