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置管途径选择_张楠
肠内营养置管途径及选择
![肠内营养置管途径及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d0690918cc7931b765ce151c.png)
及我们实施肠 内营养 的经验 ,就肠 内营养的置管途
径 及选 择讨 论如 下 。
一 、 幽 门前 置管 主要指 胃内置管,导管 的尖端在 胃内。 胃内置
管行肠 内营养的优点是 胃容量大,对 营养液的渗透
压不敏感,适合各种肠 内营养制剂如要 素饮 食、匀
浆饮 食 、混合 奶等 的应 用 ,另 外 更 符合 生理 ,可采 用
方 法是 鼻 胃置管 和 胃造 口置管 。
鼻 胃管是最常用的肠 内营养管饲途径 ,1790年
由英国的 Hunter创用 ,具有 无创、简便、经 济等优
点 ,缺 点是 鼻咽部 刺 激 、溃疡 形 成 、出血 、易脱 出、吸
入 性肺 炎等 。本 法 主 要适 用 于 胃肠道 功 能完 整 、短
2012年 1月第 6卷第 1 Chin J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手术 胃造 口术 由 Vemeuil于 1876年 首 先 施 行 成 功 ,方法 有 两 类 J:黏 膜 管 式 胃造 口和 浆 膜 管 式 胃造 口术。前者 为永 久性造 口,目前 已极 少应用; 后者为暂时性造 口,临床应用广泛 ,拔 出造 口管后 瘘 口可 以 自行 闭合 ,具体 方 式 目前 有 Starnm 胃造 口 术和 Witzel胃造 口术两种 。 胃造 口术 主 要适应 于 口 腔 、咽喉部 疾 患所 致 进 食 困难 者 、食 管及 贲 门部 病 变 不能 治愈者 、神 经 系统 疾 病 不 能进 食 者及 其他 情 况需长期肠内营养 的患者。 胃壁有广 泛病变、幽门 及十二指肠梗 阻、高位肠 瘘、肠梗 阻及 有 明显腹水 者 为禁 忌。 胃造 口导 管 可 选 用 Foley导 管 、蕈 状 导 管及普通硅胶管等。近年来腹腔镜技术 日益普及, 胃造 口亦 可在 腹 腔 镜 下 完 成 。 此 法使 手 术 更 为 简 单 ,且 创伤 更小 。
肠内营养支持及管路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及管路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28e369b856a561253d36f1e.png)
肠内营养支持及管路护理肠内营养支持及管路护理一、肠内营养的定义肠内营养是通过口服或鼻饲等方式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热量及营养成分的营养支持方式,它是一种价廉、简便、有效、合乎生理的营养方式。
二、临床营养支持目的临床营养支持的目的是通过营养支持维持氮平衡,保存瘦肉体,维持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病人康复。
通过营养支持,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维持肠黏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明显减少肠源型感染的发生。
三、肠内营养的特点为机体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增加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刺激内脏神经对消化道的支配和消化道激素的分泌;保护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和免疫系统;维持肠黏膜屏障、维持胃肠道正常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减少细菌和毒素易位;符合消化生理,有利于内脏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对循环干扰较少,预防肝内胆汁淤积,降低肝功能损害;操作方便,临床管理便利,同时费用也较低。
肠内营养治疗是疾病治疗基础。
四、对肠道功能的重新认识在 80 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机体应激时,肠道只是处于一个“休眠状态”。
80 年代后对肠道功能有了重新的认识,在机体应激时,肠道是一个中心器官,而且认为肠道是机体的免疫器官,含有全身 60 %的淋巴细胞。
由于观念的转变,对于肠道的功能也有了重新的认识。
过去认为肠道功能仅仅是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而现在认为,肠道功能除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外,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器官的中心,是判断危重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
通过肠内营养支持,将营(二)间歇性重力输注每次输注 250 ~ 500ml ,速率为 450ml/h ,每天 4 ~ 6 次。
(三)持续胃肠泵输注胃肠泵输注可以 12 ~ 24h ,开始的输入速度是 20 ~ 40ml/h ,患者逐渐适应后每日可以增加 20ml ,直到 100 ~ 125ml/h 。
十、标准的临床肠内营养输注系统标准的临床肠内营养输注系统是肠内营养泵加各种肠内营养管路,在临床中尽量使用泵,因为小肠对它的吸收能力较好。
肠内营养置管与输注(肠内营养课件)
![肠内营养置管与输注(肠内营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3ec62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0.png)
间,并类似正常膳食的间隔时间。缺点是可能发生胃排空延缓。
肠内营养制剂的输注方法
三、夜间输注法(Overnight)
❖ 患者晚上输注,白天有更多自由活动时间。 ❖ 此法作为补充口服摄人不足是很有用的。 ❖ 应注意避免给予过多的液体量。
肠内营养置管技术
(二) PEG空肠喂养(PEG-J)
❖ 在胃输出端有狭窄的患者或危重患者,由于存在吸人性肺炎的危险,可将PEG扩展为 PEG-空肠喂养(PEG-J)。
❖ 方法有几种,其中最简便的方法是将喂养管在导引钢丝或内镜的引导下置人幽门后。导 管尖端应远离屈氏韧带。
❖ PEG-J法允许在胃肠减压的同时进行幽门后的肠道喂养。目前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幽门后 营养是否消除了吸人性肺炎产生的危险。
荷包式(Stamm) 胃造口术
隧道式(witzel) 胃造口术
肠内营养置管技术
(二)空肠穿刺造口术(Needle catheter jejunostomy,NCJ) ❖ 对于上消化道大手术(如食管切除术、胃切除术、Whipple手术)
术后患者,目前较适宜的方法是采用空肠穿刺造口术。 ❖ 当患者不能经鼻空肠管或胃造口方法来进行肠内营养而且又不希望
的造口处皮肤感染或坏死性筋膜炎。 ❖ 常见的轻度并发症:(l)造口处皮肤感染较为常见(约为15%)。(2)由于稠厚的喂养
物或药物所致的导管堵塞。(3)喂养管或接口套管损坏。(4)包埋综合征(内部垫片移 行至胃壁内)。
肠内营养置管技术
5. 经皮胃造口术(按钮式导管) ❖ 为减少PEG引起的创伤和改善生活质量,已经出现了按钮式胃造口导管,特
使鼻饲管进入胃内。随后患者右侧卧位,以便能借助胃的蠕动将管的头端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近 来更多是借助透视和内窥镜放置鼻饲管。幽门后鼻饲能防止反流与误吸,但结果并不一致。 ❖ 当给意识不清或咳嗽反射受损的患者插管时,明确管子头端的位置很重要。向管内注气可能误导操作 者,因为如果管子插入气管内,同样可在胃部听到气体通过管子的声音。明确管子插入胃肠内最简易 的办法是回抽出胃肠内容物。如果胃肠内容物无法抽出,那么通过影像学来明确管子的位置是最可靠 的方法。因为管子是不透光的,故X线摄片通常已足够了。如仍不能明确管子的位置,可向管内注射 少量造影剂。
肠内营养输入途径及护理PPT课件
![肠内营养输入途径及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bfd2b171fe910ef02df80e.png)
肠内营养输入通路
材质对比 置管方式
2
2
肠内营养管道维护
管道维护
1
浓度
角度
温度 清洁度
速度
适应度
3
浓度
注意浓度、温度、速度的调节 遵循由稀到浓、 由少到多、 由慢到快的原则
温度
使用电加温器,维持营养液温度在37 ~40℃,
冰箱储存营养液时,提前30分钟取出复温。
加热器固定在管路距鼻翼﹙胃/肠造口处﹚
空肠造瘘管
优势
鼻肠管固定于鼻翼,患者更易拔管 鼻肠管难固定,咳嗽时易脱出
更主要是考虑到患者的舒适度,因同时有胃管, 容易出现鼻粘膜水肿、咽喉红肿,严重者可能 出现吸入性肺炎。
空肠造瘘管
YOU
SUCCESS
2019/4/15
主要内容
1 1 1
材质对比
橡胶 对胃分泌物的抵抗能力 毒 性 差 小 差 很小 短 聚氯乙烯 PVC 极差 有 尚可 大 短 硅胶 silicone 好 无 好 大 长 聚氨酯 PUR 好 无 好 最大 长
耐温性 内径/外径的比值 使用寿命
置管方式
鼻饲管 螺旋鼻肠管 空肠造瘘管 吞咽困难 摄入不足 PEG/PEJ
置管时间: 签字 赵茜 赵茜 赵茜
THANK YOU!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5
可用负压抽吸胃内容物,温开水反复冲洗。
也可用碳酸氢钠、尿激酶等疏通管道。
必要时可使用负压吸引器
建立营养管道维护记录卡
管道维护记录卡
床号:8 姓名 : 苏伟 22 日期 时间 冲管液 9-24 10:00 14:00 18:00 温水50ml 温水50ml 温水50ml 管路名称 通畅 √ √ √ 刻度 45cm 45cm 45cm :空肠造瘘管 备注
3-肠内营养途径和术中置管方法
![3-肠内营养途径和术中置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f29301581b6bd97f19ea24.png)
– 充分游离胃体至幽门 – 医生于患者腹侧,以左手辅助下麻醉医生经鼻 将鼻肠管置入幽门以远10cm以上 – 无需将营养管从贲门口拉出
食管癌术中营养管的放置
• Ivor-Lewis
– 充分游离幽门及十二指肠侧腹膜,松解胆囊与 十二指肠处粘连 – 提起幽门达到食管裂孔 – 扩大食管裂孔 – 经右侧开胸松解食管裂孔胸腔侧,右手食、中 指经裂孔探及幽门 – 麻醉医生经鼻将营养管放置十二指肠降部以远
EN相关并发症 • 导管并发症
–插管损伤:误插入气管;出血、穿孔等。 –鼻咽部不适、食管炎和溃疡、食管狭窄,严重者食 管气管瘘。 –导管脱落、移位、堵塞,严重者肠梗阻。 –管周渗漏、局部感染、严重者脓毒症。
Thanks
EN管种类
• 双腔管
双腔管
• 优质聚氨酯材料,组织相容性好, 长期使用耐受性更好 • 集胃减压管和小肠营养管于一根管道。 直径约6mm,患者舒适性更好 • 小肠营养管头部具有螺旋型设计,有利于 在小肠中固定,不易脱出 • 可根据临床需要,灵活地单独撤离减压管 或小肠营养管
EN管种类
• PEG
EN管种类
如何选择鼻肠管和空肠造口肠内营养?
如何选择
• 经左胸食管癌根治术 • 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腹腔粘连不严重, 能充分游离幽门及十二指肠 • 患者一般状况好,无需长期肠内喂养 • 胸腔镜或三野清扫食管癌根治术 • 肠代食管食管癌根治术
————选用鼻肠管
如何选择
• 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可能需要长期肠内喂养 • 术后需进一步辅助放化疗患者 • Ivor-Lewis手术预计经胸放置营养管困难者
减压管(CH14)
食管或贲门术中置 管 1
肠内营养的实施途径
![肠内营养的实施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30f6f1e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b.png)
肠内营养的实施途径
肠内营养包括口服和管饲两种途径。
1.口服
是营养摄入的首选途径。
可刺激唾液的分泌,利于食物消化,且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故优于管饲。
当病人因进食不足造成营养缺乏时,应考虑口服补充营养制剂。
2.管饲
(1)鼻胃管:
即经鼻将喂养管末端放置至胃。
适于短期(<4周)肠内营养支持者。
(2)鼻肠管:
包括经鼻十二指肠导管和经鼻空肠导管。
鼻肠管主要适用于短期肠内营养支持(<4周)、存在误吸风险、经胃喂养不耐受或不能经胃喂养(如胰腺炎等)者。
置管方法:鼻肠管置入可借助导丝或内镜引导,将导管末端经幽门送入十二指肠,也可利用螺旋导管前端的重力和促胃动力药物作用实施盲插,导管末端位置应到达屈氏韧带下30~60cm处。
(3)胃造口:
适于肠内营养支持预计时间>4周,吞咽困难、长期机械通气、
口咽部及食管手术围术期、上消化道肿瘤者。
置管方式主要有三种: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置管术、透视下胃穿刺造口置管术及外科胃造口置管术。
(4)空肠造口:
于腹壁上开口,将空肠造口管置于肠道内,进而给予营养物质。
适用于需长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者。
(4)谢琪-《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建立与置管技术》
![(4)谢琪-《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建立与置管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bc47f0cf01dc281e53af07e.png)
肠内营养重要吗?
“如果可以有效地使用肠内营养, 这个重危病人就有救了”
----Mette M,Berger, MD,ph,D,DEAA A 10-year Survery of Nutritional Support
in Asurgery ICU:1986-1995 Nutrition 13;1997(10)870-877
腹部外科危重病人能使用肠内营养时,他就有救了。
(黎介寿---中华外科杂志,全国胰腺外科会议,1998年)
肠内营养新理念:补充、支持、治疗
及早肠内营养Guidelines
Enteral feeling should be started early wit hin the fist 24-48hours following admissio n.The feeding should be advanced toward goa
8. 个性化配方有益于改善临床结局(B)
如何选择肠内营养制剂?
肠内营养制剂分类
• 家庭匀浆膳制剂 • 标准聚合物制剂(整蛋白型) • 要素制剂(氨基酸及水解蛋白型) • 特殊疾病型制剂 • 组件制剂
限制水量
Fluide restriction required
Yes
选择高密度
Choose 1.5-2.0 caloric/ml
Severe fat malabsorption或乳 糜漏 or chyle leak
No
短肽型
Peptide based
Yes
游离氨基酸型
Free amino acid based
ARDS病人
Omega-3脂肪酸
• 结合疾病选择
1、糖尿病型(低能量、高纤维) 2、肾功能不全(必需AA高、低钠) 3、肝功不全(高支链AA、高维生素) 4、肠功能障碍(谷氨酰胺、低脂肪) 5、肺疾病(高MCT、限糖) 6、胆囊、胰腺疾病(低脂肪、低渗透压) 7、孕期营养(高营养、补铁、水溶性维生素) 8、肿瘤(高能、免疫营养素) 9、其他组件膳(乳清蛋白、胶原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
介绍三种肠内营养管固定的方法
![介绍三种肠内营养管固定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06e5c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5.png)
介绍三种肠内营养管固定的方法第16卷第2期2009年3月肠外与肠内营养Parenteral&EnteralNutrition127?V01.16No.2Mar.2009营养支持护理?介绍三种肠内营养管固定的方法叶向红,彭南海,倪元红,王新颖,李维勤(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2)关键词:肠内营养;导管;固定中图分类号:R45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10X(2009)02-0127-020引言EN支持作为常规治疗手段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EN的途径主要包括鼻胃(肠)管、空肠造口管、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PEG/PEJ)管…,而这些导管的妥善固定非常重要。
导管意外拔出不仅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而且还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费用旧J。
我科自2008年1月起,针对各种导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固定方法,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将三种常用的EN管固定方法介绍如下。
1导管固定的方法1.1鼻肠(胃)管分叉交织固定法取抗过敏透气弹性胶布,按背面刻度剪出7cm×3cm后,延纵向正中剪开4cm,修边至美观(图I)。
鼻胃(肠)管留置成功后,擦净鼻部分泌物,用未剪开的3cm(此长度可根据病人鼻的外形而定)的胶布纵向固定于整个鼻部,剪开的-二条沿胃管在鼻孔处顺时针螺旋形缠绕数圈,再将导管稍向鼻内置入0.5cln,使导管和鼻之间嵌入些胶布,减少导管对鼻黏膜的刺激,最后将另一条逆时针螺旋形缠绕(图2)。
若出现胶布卷边、松脱或污染时及时更换,一般隔天更换1次。
1.2空肠造口管螺旋固定法取抗过敏透气弹性胶布,按背面刻度剪出14cm×5cm后,延纵向正中剪开7cm,剪2刀使之成3条,中间一条宽1cm,两侧分别为宽2cm,修边至美观(图3)。
首先,空肠造口管用缝线固定于周围皮肤,在造口管处覆盖2Clll×2cm开口的无菌纱布,消毒并擦净周围皮肤,用未剪开的7cm端胶布粘贴于导管上方皮肤,将剪开的正中一条lcm宽的胶布缠绕于造口管上数圈,至牢固,胶布末端内折少许,两侧的2条并排贴于导管下方的皮肤上(图4)。
肠内营置管途径与导管介绍
![肠内营置管途径与导管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d61ec3a5901020207409cbe.png)
肠内营置管途径与导管介绍肠内营养符合生理,是胃肠功能正常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首选治疗手段,为患者选择正确的管饲途径是保证肠内营养安全有效的基本条件。
经鼻插管管饲符合生理,是最早应用的管饲途径,1790年Hunter经鼻胃途径喂养吞咽肌肉麻痹的患者,1910年Einhorn首次通过鼻胃通路进行十二指肠喂养,1918年Andersen 首次通过鼻胃通路进行空肠喂养。
各种消化道造口技术的发展也有近200年的历史,1837年Egeberg最先提出将胃造口用于肠内营养,1857年首次人体胃造口术成功;1878年Surmay施行首例空肠造口,1942年Panikow首次报道空肠穿刺造口术, 1979年Ponsky 和Gauderer首次报道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stan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1985年,Ponsky首次报道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以及近年来出现的腹腔镜下的空肠造口技术。
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饲途径的越来越多,为不同疾病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提供了个体化的选择。
肠内营养导管材质的也经历数百年演变,1617年出现银质喂养管,到1646年发明可弯曲的皮质喂养管,1879年软橡胶喂养管开始应用;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发明,也陆续被应用在肠内营养的导管上。
20世纪50年代,聚乙烯和硅胶喂养管的应用,极大改进了导管的耐受性,方便了接受肠内营养治疗患者的较长时间留置导管。
近年来,聚氨酯喂养管的出现逐渐取代了聚乙烯及硅胶喂养管,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柔韧度,促进了肠内营养管路途径的发展。
肠内营养管饲途径的选择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满足肠内营养需要;置管方式尽量简单、方便;尽量减少对患者损害;患者舒适和有利于长期带管。
肠内营养的管饲途径分为两大类;一是无创置管技术,主要指经鼻胃途径放置导管,根据病情需要,导管远端可放置在胃、十二指肠或空肠中;二是有创置管技术,根据创伤大小,再分为微创(内镜协助,如PEG、PEJ)和外科手术下的各类造口技术。
ICU肠内营养及置管途径
![ICU肠内营养及置管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4cf3d89d856a561253d36f4d.png)
的患者采用经鼻留置液囊空肠导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等。 结果:62 例患者放置液囊空肠导管总成功率为97.3%,有2例经二次置管成
功,导管进入空肠时间0.5~24h,平均12h,进行空肠喂养10~240d,平均 26d;仅有少数发生堵管、脱管、腹泻、腹胀情况,未发生误吸、胃内容物 反流等并发症;空肠喂养后患者营养状况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结论:液囊空肠导管的应用既方便又安全,患者易于接受,对于重症病人可 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和空肠内营养的供给,降低医疗费用,预防并发症,适用 于长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空肠导管位置调整操作
当空肠导管运行至小肠预定位置,打开红 色接口抽出液体,导管即可停止运行。
如导管超过预期位置,打开红色接口抽出 液体,只需慢慢拉出导管,计算长度,予 以固定。
液囊空肠管进入预定位置判断方法
12-24小时后腹部平片(准确、客观)。 肠管滴注美兰液,胃管抽取,如抽取不到
使用技巧---置管维护
1)每2~3h用25~40ml冲管一次; 2)有堵管时可以偿试用导丝通管; 3)不限水患者,可用慢滴生理盐水保持管道通畅; 4)至少每2周检查一次液囊的大小; 5)用不小于60目的筛网过滤营养液 6)尽可能用整蛋白或短肽要素型的营养制剂 7)空肠管保持适度的松紧度,防咬断。
再复位
不可,需进行二 次置管
可,成功率不高,不可,需进行二 常需二次置管 次置管
可,发生移位到 胃腔后,仅需注 入2-3ml液体, 导管又可重新进 入空肠的预定位 置。
产品介绍
液囊空肠导管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外科陈一奇主 任在黎介寿院士指导下,经数十年研发出 具自主知识产权的鼻胃肠营养管,解决了 需肠内营养患者插管难的问题。
静脉肠内营养操作方法
![静脉肠内营养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8364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a.png)
静脉肠内营养操作方法静脉肠内营养是一种通过输注营养液来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的方法。
它在临床医学中用于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患有消化道功能障碍或不能正常进食的病人。
静脉肠内营养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适合的静脉通路:静脉肠内营养可以通过中心静脉和外周静脉两种通路输注。
中心静脉通路是将营养液输注到大血管中,需要在手术室内进行置管操作,能够输注较大容量的营养液。
外周静脉通路是将营养液输注到肘部静脉等较小的静脉中,不需要手术室操作,适用于输注小容量的营养液。
2. 准备静脉肠内营养液:静脉肠内营养液是由一系列营养物质组成的,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根据每日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量来制定合适的配方。
通常来说,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10-20%左右,脂肪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20-30%左右,剩余的能量来自碳水化合物。
3. 检查静脉通路:在进行静脉肠内营养之前,需要先检查患者的静脉通路是否畅通。
可以通过查看静脉通路的皮肤状况、触摸深静脉的搏动以及进行超声检查等方法来确保通路的畅通。
4. 静脉置管:如果选择中心静脉通路输注营养液,需要进行静脉置管操作。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在手术室内进行,医生会选择合适的静脉进行切开和置管,并在适当位置放置导管,以便将来输注营养液。
5. 输注静脉肠内营养液:在静脉通路准备就绪后,可以开始输注静脉肠内营养液了。
输注的速度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6. 监测患者反应:在输注静脉肠内营养液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包括心率、血压、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果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停止输注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7. 营养液的管理和调整:在输注静脉肠内营养液的过程中,医生还需要经常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血液生化指标,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营养液的成分和输注量,以达到最佳的营养支持效果。
总之,静脉肠内营养是一种满足特殊患者对营养物质需求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ICU患者肠内营养与胃管置入长度的探讨
![ICU患者肠内营养与胃管置入长度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52b612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1.png)
ICU患者肠内营养与胃管置入长度的探讨
张琦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2(025)003
【摘要】目的探讨胃管置入长度对ICU患者肠内营养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进行肠内营养的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教科书方法置入胃管,置入长度约为45~55cm,其长度相当于鼻尖-耳垂-剑突;实验组在对照组胃管置入长度的基础上再加上10cm,即55~65cm,比较两组患者反流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胃管置入长度应以55~65cm为佳,可显著降低肠内营养反流的发生.
【总页数】1页(P224)
【作者】张琦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ICU,江苏,南京,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改良鼻胃管置入长度对肠内营养患者反流误吸的影响 [J], 王艳芳;周红波;夏贵桃
2.ICU危重患者全胃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干预后的依从性与护理探讨 [J], 徐中娣
3.ICU危重患者全胃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干预后的依从性与护理探讨 [J], 徐中娣;
4.ICU患者肠内营养与胃管置入长度的探讨 [J], 张琦
5.ICU病房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的探讨 [J], 张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肠内营养在胃肠手术病人术后早期的应用
![肠内营养在胃肠手术病人术后早期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793a1c843323968001c925b.png)
肠内营养在胃肠手术病人术后早期的应用
1 EN实施的途径
①鼻胃管途径:适用于食管手术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于术终前将鼻胃管前端置于幽门以远处。
②鼻肠管途径:适用于胃大部切除术、胰腺手术等,术毕将鼻肠管置于Treitz韧带以下约30 cm处。
③空肠造口导管途径:适用于急性胰腺炎、肠瘘等手术附加空肠造口者。
2 EN实施方法
术后第1天行静脉采血后,将营养制剂能全力?(温度约37℃)经上述途径连接EN泵管,采用EN输注泵,缓慢均匀地滴注,速度由20 m l/h逐渐增至100 ml/ h;容量由300 ml/d至第3天以后增至1 50 0 ml/d,共5~7 d。
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污染。
3 输注系统并发症的处理
①管道堵塞。
多因营养液粘附管壁所致,应在持续滴注时每2~
4 h用37℃左右的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1次。
②输注泵报警。
其原因为管道堵塞、滴管内液面过高或过低、液体滴空、电源不足等,应排除报警原因使输注畅通。
③鼻胃(肠)管因质硬造成消化道穿孔、营养管插入深度不够或误置入气管,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选用荷兰纽迪希亚公司生产的鼻肠营养管可防止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本组中有3例出现管道堵塞,经用37℃左右温盐水或温开水10 ~20 ml注入后均畅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内营养置管途径选择
张楠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ICU
【摘要】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是鼻胃管喂养,优点是操作简便、廉价、无创,无需特殊器械。
而鼻肠管通常要在X线透视下或内镜辅助下放置。
经鼻胃肠内营养管的放置操作简单、无创、方便、病人若手术后胃功能恢复,即可缓慢恢复自主饮食直至拔除,无任何并发症,适用于短时间内能恢复进食的患者。
然而,高龄危重症病人及痴呆病人往往患有难以逆转或缓慢进展的疾患,经口进食障碍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改善,通常的经鼻放置的营养通路会突显缺点,放置时间长后易发生相应的并发症,主要有患者不适感强,耐受性差;排痰困难;鼻窦炎;返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吸入性肺炎等。
因此,选择胃造口或肠造口进行喂养更为必要。
【关键词】肠内营养危重患者内镜引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共选42例患者均为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我院ICU抢救的危重患者。
男性23人,女性19人,平均年龄36~70岁;其中神经系统病人13例;消化系统病人 10例;其他病种19例,进行不同置管途径选择,观察不同的置管途径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优缺点。
1.2方法
1.2.1 鼻胃(肠)管鼻胃管经一次鼻腔直接插入到胃腔,注明留置时间及插管长度。
鼻肠管需要在X线透视下或内镜辅助下放置。
放置后注明留置时间及插管长度。
1.2.2 PEG是在胃镜引导下,经皮穿刺将胃造口装置引入胃腔的技术。
操作方法如图示:
PEJ是一种有效的营养供给方法。
PEJ主要是经过PEG而完成,在内镜辅助PEG管插入一根长、细、带导丝的导管,通过幽门放置到十二指肠远端或空肠。
2.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置管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呕吐和呛咳,置管后感到咽喉部有障碍物,出现不适状况和自发式拔管倾向。
在给予营养支持时易出现了食物反流现象,造成反流性食管炎和吸入性肺炎、排痰困难、鼻窦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实验组患者在置管时使用了镇静镇痛药物,大大减少了置管时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反流性食管炎、吸入性肺炎、鼻窦炎、排痰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且留置时间长,创伤小,易护理。
3.讨论
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是鼻胃管喂养,优点是操作简便、廉价、无创,无需特殊器械。
适用于无法经口进食或进口进食不足、需短时间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
鼻胃管喂养的前提是胃排空正常。
如胃排空障碍,或为了避免食物经过胃、十二指肠刺激诱发或加重病情,如:急慢性胰腺炎患者,则需要放置鼻空肠营养管。
而鼻肠管通常要在X线透视下或内镜辅助下放置。
当幽门出现不全梗阻引起胃潴留或因贲门关闭不全出现食道反流式还可放置三腔管,一端置入胃腔,另一端穿过幽门、十二指肠放入空肠。
置入胃腔端行胃液引流,置入空肠段行营养液灌注。
引流之胃液行过滤后自空肠管回输入消化道内,避免消化酶及电解质的丢失。
近年来,使用的鼻胃管或鼻肠管虽然在材料商有所改进,使用聚氨酯的喂养管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柔韧度,提高了管子对胃酸等消化液腐蚀的耐受性,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
经鼻胃肠内营养管的放置操作简单、无创、方便、病人若手术后胃功能恢复,即可缓慢恢复自主饮食直至拔除,无任何并发症,适用于短时间内能恢复进食的患者。
然而,高龄危重症病人及痴呆病人往往患有难以逆转或缓慢进展的疾患,经口进食障碍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改善,通常的经鼻放置的营养通路会突显缺点,放置时间长后易发生相应的并发症,主要有患者不适感强,耐受性差;排痰困难;鼻窦炎;返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吸入性肺炎等。
因此,选择胃造口或肠造口进行喂养更为必要。
4..结论
目前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及早的提出了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目的是为了防止肠道衰竭,利于危重症患者疾病的恢复和转归。
这就要求我们提供更为便利的置管方式,既减少痛苦,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易护理等要求。
毋庸置疑,肠内营养的管饲途径选择分为无创置管技术即经鼻途径放置导管,和有创置管技术,像传统外科开腹行胃和肠造口术。
而PEG(J)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因其安全、有效、微创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备注:
ESPEN/CSPEN指南推荐意见
鼻胃管适用于肠内营养时间少于2-3周病人;管饲时,患者头部抬高30-45°可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C)腹部手术且术后需要较长时间肠内营养病人建议术中放置空肠造瘘管。
(C)
近端胃肠道手术,需要肠内营养病人,应经吻合口远端空肠营养管喂养(B)
非腹部手术患者,若需要接受大于2-3w肠内营养,如严重头部外伤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G)是首选的管饲途径。
(C)
任何原因致神经性吞咽困难患者(包括脑卒中所致)短期吞咽困难推荐鼻胃管喂养;长期吞咽困难(超过1个月)推荐PEG喂养(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