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翻译》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文言文翻译》课件

《高中文言文翻译》课件

平衡

语境
如何在翻译中兼顾准确性 和表达的生动性。
如何准确把握文言文翻译 中的主旨和脉络。
了解文化差异对文言文翻 译的影响,同时关注当代 语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结
文言文翻译的综合理解与实践
总结本课件中介绍的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
提高翻译能力与方法的学习建议
分享一些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学习建议。
文言文辞藻解析
分析文言文中丰富多样的辞藻和修辞手法。
文言文翻译实战
难点句型翻译
探讨文言文中常见的复杂句型 的翻译技巧。
名句翻译
分享翻译中如何准确传达文言 文中的名句的含义。
篇章翻译实例分析
分析文言文篇章整体翻译的策 略和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注意事项
1 语言规范与生动性的 2 把握翻译的主旨与脉 3 注意文化差异与当代
《高中文言文翻译》PPT 课件
# 高中文言文翻译 本PPT课件主要介绍高中阶段的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
简介
此课件旨在分享高中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翻译能力。
文言文翻译基础知识
文言文概述
介绍文言文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文言文生僻字解读
探讨文言文中常见的生僻字的意义和使用。
文言文语法基础
解释文言文常用的语法结构和用法。

高中语文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课件)

高中语文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课件)
10

1.何陋之有?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由于古今词法的演变,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尽 相同,翻译时要做到在不失原义的基础上,应按照现代汉 语的语法习惯适当调整。(倒装句)
11

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屠) ②场主积薪其中。(于) ③投以骨。(宾语“之”)
文言文语言简洁常有省略,翻译时需补出省略的成分,否 则会影响语义或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常见的情况有 补出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省略句)
6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郡。 2.及鲁肃过寻阳。 3.拜左拾遗。.
凡是专用词语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官职名、 器具、度量衡名称等,均保留不译。
7

1.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 2.其李将军之谓也! 3.与儿女讲论文义
原文如果含有一些字(古词、异义、活用、通假、固定等),翻 译时应当注意将其对换成意义相同的现代词语。
15
例8 ①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 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
②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 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有的人)做官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往往是由于家人喜好奢侈造 成的。朝廷(的俸禄)既然不能满足家人的欲望为了子孙 而这样的,那么子孙也不能救我;假使为了朋友而这样的,那 么朋友也不能救我。
12

1.衡下车,治威严。……视事三年,上书乞 骸骨。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这往往是上述五种方法都用 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时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 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
13
纵览全篇,明晓大意。由词到句,串联成义。实词 必译,重复合一。虚词实义,定要翻译。虚词虚义, 留住语气。单音词语,双音替换。年号地名,不必 翻译。若有省略,补出本意。修辞用典,可用意译。 词类活用,尤为注意。是否通假,全靠记忆。揣测 推断,前后联系。重点难词,采分所系。切莫望文, 从而生义。大胆推断,下笔心细。特殊句式,调整 词序。省略倒装,皆有定律。因句定调,皆按惯例。

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区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 课件(共39张PPT)

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区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 课件(共39张PPT)

备考策略
精读
保存
归类
知识+经验
课文 《鸿门宴》《苏武传》《张衡传》…… 试题 历年真题+难度适中的模拟题
建议:将精读过的文章妥善保存并列出目录。(方便查找、鼓励自己)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语。 具体情况: 一.句首发语词。 二.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 三.句末调节音节的词或语气词。 四.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 翻译“六字诀”--删
翻译下列句子 【原文】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删去 也: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删去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原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封狼居胥”,用典故,翻译为“想要建立像汉朝霍去病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 而还那样的功绩”。
凝缩法 把用了繁笔的文句译为简笔。 【原文】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可翻译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文言翻译方法
运用“六字诀”,译句信达雅
【原文】得楚和氏璧 。和氏璧:器物名 【译】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 翻译“六字诀”--留
翻译下列句子
高考例题
【原文】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译】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 先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把文言词换成现代汉语词 二.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三.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四.通假字换成本字 五.将古词换作现代词
二.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三.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 翻译“六字诀”--留
翻译下列句子 【原文】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 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赵惠文王十六年:人名、年号;廉颇:人名;阳晋:地名;上卿:官名; 勇气:与现代汉语义同 【译】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 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气在各国诸侯间闻名。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 公开课课件(经典、值得收藏)ppt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 公开课课件(经典、值得收藏)ppt
谨过常。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 语乱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翻译的方法:
留 删 换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字顺调补贯
(一)留: ①朝代、国号、年号、帝号、官
名、地名、人名、书名、器物名等专有名词; ②古今通用词语。
帝号、年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名
例: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 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地名
官名
与现代汉 语义同
译: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 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 他以勇气在诸侯各国闻名。
想说爱你是件不容易的事---文言文
高考要求:能力层级 B
• 浅显的文言文,一般学生均能读懂。 • 分值上: 19分; • 题型上:选择题三题,考查文言实词,断句,古
代文化常识,筛选信息的能力,理解归纳、概括 评价能力。 翻译两题,包括词义的多样性 活用 古今异义通假字 特殊句式等。 • 选材十分稳定,均为《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 作品。
•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 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 1、采分点:“以”“文武”“先驱”的 翻译。
• 答案: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 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 2、采分点:“以”“素”“屋五十间” 是定语后置,五十间屋。
• 答案: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 向来不置办私宅,派士兵为他建造了五 十间房屋。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 ppt课件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 ppt课件

答案: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 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2.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 /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 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
解析: 1题的材料选自《韩非子·说林上》,通过杨朱与旅馆店主关于美者 和丑者地位的对话,讲述了“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的道理。本 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判断句式和句式在结构上的对应关系。其中判断句如: “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等,均有明显的判断 词存在。句式的对应关系如:“恶者贵/美者贱”,“恶者”“美者”、 “贵”“贱”对应非常明确。“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 其恶也”,“美者自美”“恶者自恶”,“吾不知其美也”“吾不知其恶也” 在句式上对应也很明显。如果能关注到这些,准确地断句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再加上“曰”这一断句的语言标志,实际上已经大大降低了这道断句题的难 度。当然,相同的词也必须根据意思灵活处理。
答案:1.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 /友便佞/损矣 2.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 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参考译文] 1.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 直的人交朋友,与守信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 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两面三刀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 有害的。” 2.异史氏说:自满必招致损伤,谦虚方可得到益处,这是客观规律。刚有 点小名气就自以为是,偏执于叶公的不良恶习,因袭而不改变,不到一败涂 地而不停止,骄傲自满真害人就是这样的啊!

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共30张ppt)

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共30张ppt)


②今以钟磬置水中。 省略介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③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省乃略入主。语”

④輮以为轮。 之之
省略宾语
省略介词的宾语
补 ⑤一鼓作“ 主气语补”、,即谓再补语鼓而出、衰文宾,中语三省、鼓而略介了词竭的、。内介容词省,的略如宾省语谓略等语的。
总结方法
阅读句子,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项伯以身翼蔽沛公。 ②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④主人下马客在船。 ⑤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 可稍削之。
贾谊多次(给皇帝)上奏章,说诸侯封地有的连接多个 郡县,这不合古代的规制,可以逐渐削弱他们的封地。
总结高考翻译题的命题规律
评分标准往往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
一般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多义实词、常见虚词、 词类活用、通假字、 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
感知把握高考翻译题的评分标准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 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 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 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 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 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
三大标准
信达 雅
总结方法
阅读句子,注意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1、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年次、王公、 帝号、国名、书名等专有名词。
2、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守则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守则
欢迎指导
蜀 光 语 文 系 列 课 件
高 中 语 文 教 学 文 言 语 句 翻 译
主 讲 曹 继 先
文言语句翻译
一三六四
蜀 光 语 文 系 列 课 件
高 中 语 文 教 学 文 言 语 句 翻 译
主 讲 曹 继 先
〖知识引路〗
蜀 光 语 文 系 列 课 件
高 中 语 文 教 学 文 言 语 句 翻 译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中的“告诉”
主 讲 曹 继 先
小结:字字落实留删换
高 中 语 文 教 学 文 言 语 句 翻 译
蜀 光 语 文 系 列 课 件
主 讲 曹 继 先
2、调、补、贯
调——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主 要指的是文言常用句式里的变式句,包括:主语后置,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
课 件 继 先
• 【文段参考译文】庞葱跟太子到邯郸去当人质。庞 葱对魏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 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不相信。”“有两人 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 “我怀疑这说法了。”“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 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相信它了。”庞 葱说:“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 一说而成为有虎了。现在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 得多;而且议论我的人,将超过三个人了,希望大 王能够明察他人的议论。”魏王说:“我自己能够 蜀 识别的。”于是辞别而去。而毁谤庞葱的话早就到 光 了。后来太子不再作人质回国,庞葱果真不能再见 语 文 到魏王。
蜀 光 语 文 系 列 课 件
高 中 语 文 教 学 文 言 语 句 翻 译
看起来你有点不高兴。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如果治理天下,在当今的社会里,抛弃我的那是谁呢? 如果想治理天下,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使天下太平)-----主 讲 曹 继 先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课件(127张)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课件(127张)
A.以其无礼于晋 (以其于晋无礼)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C.佚之狐言于郑伯 (佚之狐于郑伯言) D.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C.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3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3日星期一2021/9/132021/9/132021/9/1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32021/9/13September 13,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32021/9/132021/9/132021/9/13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 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 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 史公行天下,周游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 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 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 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上 枢密韩太尉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 3、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通假字 换成本字,
词类活用词换成 活用后的词,古今异义词换成古义。 • 4、调: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 要求调
整过来。 • 5、补:即补出省略内容。 • 6、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主
要是针对文言中使用的修辞,如:比喻、借代等。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h
12
•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 a.用介词“于”、“受……于”表被 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例如:
• ①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 于 远近。 • 译文:有人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的人容纳。 • ② 故内惑 于 郑袖,外欺 于 张仪。 • 译文:(楚怀王)在国内 被 郑袖迷惑,
在国外 被 张仪欺骗。
h
13
• b.用“为”、“为……所……” (“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 “……为所……”,表示被动。例如:
① 身客死于秦,为 天下笑。 译文:(楚怀王)自身死在异地的秦国,
被 天下人讥笑。 ② 不者,若属皆且 为所 虏。 译文: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 被他们俘虏。
h
14
c. 用“见”、“见……于……”,表示 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h
17
(3)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
•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例如:
•①
古之人 不余欺 也。
• 译文:古代的人是 不欺骗我 的。
•②
光 不窃
自 外。
• 译文:我田光私下里 不 把自己当外人。
• b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例:
•①
大王来
• 译文:大王来时
•②
沛公
• 译文: 沛公
• 3、文从句顺 :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 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h
3

• “六方法” :

留、删、换、
调、补、贯
h
4
1、留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 官职 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 皆保留不动。
• ①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 围
郑。
• 译文:九月甲午,晋侯、秦伯 包围 郑国。
• ② 荆轲者, 卫人 也。 • 译文:荆轲,是 卫国人。
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
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
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
h
24
• 小结:
• 从现代汉语看来,文言文之所以 不能“文从句顺”,主要就是在于 其 句式的特殊和省略的运用,
• 所以“调”和“补”对翻译是很重要 的;“贯”虽然作为备用方法,但它 的 “结合语境”的精神还是极为要紧 的。
• 2、意译为辅 :有时有些字词,从本义上来 说落实不了,需要我们了解引申义、比喻义、 借代义等,这时需要意译。
• 3、文从句顺 :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 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h
27

• “六方法” :

留、删、换、
调、补、贯
h
28
• 1、留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 等 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①
太子及 宾客知其事者。
• 译文:太子以及 知道这件事的宾客。
•②
诸将 过此者
多。
• 译文:经过这里的各个将领 很多。
h
19
• 5、补:即补出省略内容。
• 古汉语较简约,省略现象是普遍的。
省略句,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 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 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何 操? 携带什么了? 安 在? 在哪里?
h
18
• c.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例:
•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译文:不懂句子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②
唯 利是图。
• 译文: 只 图谋利益。
• (4)定语后置句。在现代汉语里, 定语常常放在被修饰成分之前;古代
汉语里,有些定语则置后。例如:
h
31
1、固 一世 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换-固、一世
调-安在)
(本来是一代 盖世的英雄,然而如今 在哪里呢?)
2、况吾与子 渔樵 于江渚之上。
(换-渔、樵,调-于江渚之上)
(何况我和你 在江洲上面 捕鱼打柴呢?)
3、为国者 无使 为积威之所劫哉!
(调—为……所, 删—之,换—为国者,劫)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
• (删—两个“之”,换—所存)
• (道理 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 存在的地方)
• 6、何为其然也?
• (调—何为, 补—悲凉)
• (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 7、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 (删—之,补—包拯,换—知 )
• (过了很长时间,包拯才去接受调遣,担任了天长县的 知县。)
• 8、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皆安归哉?
• ① 秦城恐不可得,徒 见 欺。
• 译文:秦国的城池恐怕不可以得到,

(赵国)白白地 被 欺骗。

• ② 臣诚恐 见 欺 于 王而负赵。
• 译文:我确实担心 被 大王 欺骗
而辜负了赵国。
h
15
d.动词本身 表示被动。即意念上的 被 动句,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 ① 予 除 右丞相兼枢密使。 • 译:我 被授予 右丞相兼枢密使 的官职。
用舞剑(助兴)吧。
• (3)介词的省略。文言中介词“于” 也常省略。
• 例如: 晋 军 (于) 函陵。 • 译文: 晋军 驻扎 (在) 函陵。
h
22
• (4)省略宾语。
• 动词宾语的省略。如:

拔剑 撞 (之) 而破之。
• 译文:拔出剑 撞击 (它) 并且击破它。
• 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亦以(之) 明死生之大。
• 译文:也用(它) 来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
h
23
• 6、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 通地翻译。主要是针对文言中使用的
修辞,如:比喻、借代等。如:

少蚕
食诸侯。
• 译文:渐渐 像蚕吞食桑叶一样地 侵吞 诸侯国的领土。

牙璋 辞 凤阙。
• 译文: 将帅 辞别了 长安。
• 注意: 这个“贯”不能随便使用,因为对文言 文
h
25
• 根据上面的讲析,复习以下句子的翻译。

1、故内惑 于 郑袖,外欺 于 张仪。 2、公子纠 死,管仲 囚 焉。 3、窥 以重利。 4、太子及 宾客知其事者。 5、亦 以 明死生之大。 6、少 蚕 食诸侯。
h
26
• 1、 直译为主 :忠实于原文意思,原文和 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 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 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 恰到好处。
• (留-四公子、吕不韦,删—之, 调—食于四公子、 吕不韦,安归, 贯—食)

(从前 依靠 四公子和吕不韦的那些人,
都回到哪里去呢?)
h
34
• 谢谢大家 !
h
35
h
5
2、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
衬词、 虚词删去。
• ① 居顷 之。 • 译文:过了一些时候 • ② 秦王 之 遇 燕太子丹 不善。 • 译文:秦王 对待 燕太子丹 不好。
h
6
• 3、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通假字 换成本字,词类活用词换成 活用后的词,古今异义词换成古义。
如:
• ① 荆轲 尝 游 过 榆次。 • 译文:荆轲 曾经 游历 经过 榆次。 • ② 图穷而匕首 见。(“见”通“现”,出现 ) • 译文:地图打开到最后,匕首 出现了。
h
7
• ③ 太子 迟 之。 • 译文:太子 以 他 为迟(嫌他迟)。
• ④ 仰天 太息 流 涕 • 译文:仰天 叹息着 流 眼泪。 •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h
8
• 注意:这里特别要注意文言文中的固定 句式 的翻译,即把固定句式整体 翻译为 现代汉语。
• (附:《高中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 ② 公子纠 死,管仲 囚 焉。 • 译:公子纠 被杀死,管仲 被囚禁。
h
16
(2)介词结构(状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 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 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例如:
•①
窥 以重利。
译文:用厚重的利益 引诱(他)。
②燕太子丹者,故尝质 于赵。
译文:燕太子丹,从前曾经 在赵国 做人质。
啊!)
4、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换—孰、视 留—徐公,自 补-邹忌、他)
徐公来访,邹忌 仔细看他,自认为比不上(他)。
h
32
•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6、何为其然也? • 7、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 8、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
皆安归哉?
h
33
•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主语对话省略)
• 译文:(孟子)说:“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与 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哪一种更快乐?” (齐王)说:“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快乐。”
h
21
• (2)省略谓语动词。与现代汉语比较, 文言中谓语动词的省略较多见。
• 例如: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为乐)。 • 译文:军营中没有什么可娱乐的,请允许我
“直译为主留删换”。
h
10
• 根据上面的讲析,复习以下句子的翻译。
• 1、荆轲者, 卫人 也。 • 2、秦王 之 遇 燕太子丹 不善。 • 3、荆轲 尝 游 过 榆次。 • 4、丹 所以 诫 田先生 毋言者,欲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