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住宅存量分析
城市住宅国内现状分析报告
城市住宅国内现状分析报告概述城市住宅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广大市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住宅的需求不断增长,也带动了住宅建设的快速发展。
本报告将对国内城市住宅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城市住宅供应城市住宅供应主要由两个渠道提供,一是政府投资兴建的保障性住房,二是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市场销售的商品房。
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主要面向低收入群体,通过配租或出售的方式提供给有需要的家庭。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提高了供应量,但由于需求巨大,仍然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
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的商品房主要面向中高收入群体,以市场价格出售。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屋供应量逐渐增加,但价格也在上涨,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风险。
此外,部分开发商存在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的问题,导致部分房源质量不佳,给购房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城市住宅需求城市住宅需求主要来自城市人口的增长以及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和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对住房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
此外,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对居住环境和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根据最近的数据统计,我国城市住宅需求总量巨大,可供应量远远不足。
特别是一线城市和热门二线城市的住房需求量大,供应量短缺,导致房价上涨过快,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城市住宅布局城市住宅的布局对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一些城市在住宅布局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城市内部的住宅布局不均衡,导致部分地区住房供应过剩,另一些地区住房供应不足。
另一方面,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住宅布局也不均衡,一线城市和热门二线城市的住房供应远远不足。
为了实现住房供给的均衡,需要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合理划分住宅用地,增加住宅供应量。
同时,应加强对住宅用地的管理和监管,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商的规模和速度,避免出现过度供应和供应不足的问题,保护购房者的利益。
我国住房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住房市场的现状与发展第一章:我国住房市场的现状我国住房市场目前呈现出供需不平衡、价格虚高、政策风险等问题。
具体表现为:1.住房供应不足。
在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的背景下,目前我国住房供应总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需求。
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部分发达城市,供不应求的情况更加严峻。
2.房价过高。
我国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让很多年轻人难以承受。
因为房价太高,很多人在购房时不得不承担较大的压力,或者没有购房的能力,只能处在租房的状态。
3.政策风险。
我国住房市场的政策随着时间的变化也是非常频繁的。
因此,在购房时,有时很难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政策环境,以便更好地为未来进行计划和安排。
第二章:我国住房市场的基本特征我国住房市场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1.价格过高: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住房价格均表现出一定的上涨趋势。
在一些地方,房价不仅高过了市场的均价,甚至高过了周边城市的均价。
2.地域性差异大:我国的住房市场的地域性差异非常大,一线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以及资源分配方式等都远高于其他地区。
3.政策干预严重: 我国的住房市场受政策的影响比较大,例如宏观调控、限购等等,政策可能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影响。
4.开发商格局较为分散: 目前我国住房市场上的开发商格局非常分散,很难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
这也使得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有时连小规模的开发商都能对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
第三章:我国住房市场的发展趋势我国住房市场的发展趋势将表现出以下的特征:1.加强供给侧改革:为了解决我国住房市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我国将进一步加强住房供给侧改革,增加住房供应。
2.三四线城市住房市场:尽管一线、二线城市的住房市场通过多种方式努力去调控,但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三四线城市的住房市场。
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水平正在迅速上升,成为了未来的一个发展热点。
3.租房市场:租房市场将会成为未来住房市场的重要趋势之一。
由于高房价以及贷款条件的加紧,很多人将会选择租房作为一个更加便捷的住宿选择。
2024年房地产行业存量市场研究报告
一、市场概况2024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存量市场呈现出一系列特点。
首先,整体市场较去年出现明显下滑,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存量房销售量普遍下降。
其次,三四线城市的存量房市场依然保持较高的热度,尤其是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区域。
再次,政府调控政策对于存量房市场影响逐渐显现,各地自持物业利润下滑,购房人群也逐渐转向刚需居民。
二、供需状况三、价格趋势2024年存量房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一二线城市。
据统计,一线城市存量房价格下降幅度约为8%左右,二线城市约为5%左右,而三四线城市价格变化较小。
这主要受到政府调控政策的影响,以及供需矛盾的加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线城市中,地段优势的存量房价格下降幅度相对较小,而偏远地区的存量房价格下降幅度较大。
四、投资潜力尽管2024年存量房市场整体出现下滑,但仍然存在投资潜力。
首先,在一线城市中,由于地价高企,存量房价格下降幅度有限,投资回报相对稳定。
其次,在三四线城市中,经济发展迅速,存量房市场依然保持较高热度,投资回报也相对较高。
此外,政府调控政策逐渐放松,购房成本下降,对存量房市场形成一定的利好影响。
五、前景展望2024年存量房市场预计将继续呈现下滑趋势,特别是一二线城市。
政府调控政策将进一步加码,将对存量房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然而,在三四线城市中,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存量房市场仍然存在投资潜力。
未来几年中,随着政府调控政策的逐渐放松,刚需居民购房需求的释放,存量房市场可能会向好转变。
六、策略建议针对2024年存量房市场的特点和趋势,采取以下策略建议。
首先,开发商应加大存量房项目的投放力度,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项目的销售策略,吸引购房者。
其次,政府应继续推出住房供应政策,加大存量房的供应量。
再次,购房人群应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存量房,避免投机行为。
最后,投资者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发展潜力和政府调控政策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分散风险,增加回报。
综上所述,2024年房地产行业存量市场呈现出一系列特点,供应量短期内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
我国到底有多少房子
我国到底有多少房子我国到底有多少房子根据《中国建设报》相关报道,由住建系统承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普查,涉及全国6.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
其中,农村房屋量大面广,以栋数计占城乡房屋建筑总量90%以上,以面积计占一半;而城镇房屋则为4700多万栋,同时分为住宅与非住宅两大类。
这也就意味着,看似庞大“6亿栋”中并不全是商品房。
有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农村房屋在其中占了9成,城市中还有一栋栋厂房之类的建筑,总的算下来,住宅占比不会很大。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也向第一财经表示,普查小组给出的数据中除了商品住宅以外,还包括了大量的非商品住宅房屋,比如工厂、员工宿舍、酒店、长租公寓等,此次调研更重要的的意义是“数字化构建了全国建筑的楼盘字典”,这对于我国未来产业规划以及住房的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人均居住空间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国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1.76平方米。
其中,乡村的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6.8平方米,城市和镇的分别为36.52平方米、42.29平方米。
但这其中存在着结构性问题。
据上述普查年鉴,在拥有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的广东省,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约为29.59平方米、户均为72.06平方米,位列各省市之末;上海的人均和户均居住面积分别为30.58和73.86平方米,位列倒数第二;北京的则为33.41和77.64平方米,位居倒数第三。
若假设得房率平均为80%,一线城市的人均套内面积则将低于27平方米。
据中银证券研报显示,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普遍在30平方米以上,其中美国、英国、法国分别为52、40、37平方米,日本、韩国则分别为31、27平方米。
该机构预计,每年由人均住房面积提升带来的新增住房需求仍将有约5亿平方米左右。
另据任泽平团队在2023年1月发布的《中国住房存量研究报告》显示,1978-2020年中国城镇住宅存量从不到14亿平方米增至313.2亿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8.1平方米增至34.7平方米,城镇住房套数从约3100万套增至3.63亿套,套户比也从0.8增至1.09。
国内存量资产体量研究分析
国内存量资产体量研究分析概述存量资产指的是已经存在的资产,即已经建设或发行的房地产、股票、债券、基金等。
研究和分析存量资产的体量对于了解国内经济形势和投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房地产、股票和债券方面分析国内存量资产的体量以及相关问题。
一、房地产存量资产体量房地产是国内最重要的存量资产之一、研究房地产存量资产体量需要考虑以下方面:1.总体体量:中国房地产存量资产的总体体量庞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末,中国房地产存量资产总值约为400万亿元人民币。
2.区域差异:中国各地区的房地产存量资产体量存在巨大差异。
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的房地产存量资产体量较大,而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存量资产相对较小。
3.结构特点:中国房地产存量资产结构复杂。
包括住宅、商业地产、工业地产等不同类型。
随着二手房市场的发展,二手房成为重要的房地产存量资产。
4.风险问题:中国房地产存量资产体量庞大,但也面临风险。
抗风险能力差、泡沫风险、投资需求下降等问题都需要关注。
二、股票存量资产体量股票是国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股票存量资产体量需要考虑以下方面:1.总体体量:中国股票市场存量资产体量较大。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截至2024年底,A股市场总市值约为122万亿元人民币。
但相比发达国家市场,如美国市值约40万亿美元,中国股票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投资者结构: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也需要关注。
包括散户、机构投资者等,不同投资者的行为对市场影响不同。
3.长期投资问题:中国股市以短期交易为主,投资者持股时间较短。
如何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提高股票市场的稳定性也是重要问题。
4.监管问题:股票存量资产研究还需要关注监管问题。
加强市场监管,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是股市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债券存量资产体量债券市场是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债券存量资产体量需要考虑以下方面:1.总体体量:根据中国债券市场协会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境内债券存续余额约为130万亿元人民币。
七普住房统计口径
七普住房统计口径摘要:一、引言二、七普住房统计口径的概念与背景三、七普住房统计口径的主要内容1.住房数量统计2.住房面积统计3.住房结构统计4.住房用途统计5.住房拥有情况统计四、七普住房统计口径的意义与影响五、七普住房统计口径的局限性与改进方向六、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住房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住房的基本情况,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其中的住房统计数据为政府决策和市场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七普住房统计口径进行详细解读。
二、七普住房统计口径的概念与背景七普,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20 年进行。
住房统计是人口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了解我国居民的住房状况,为政策制定和市场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七普住房统计口径在继承以往统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特点,对住房统计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规范。
三、七普住房统计口径的主要内容1.住房数量统计:统计家庭和个人的住房数量,包括私有住房、公有住房、租赁住房等。
2.住房面积统计:统计各类住房的总面积,为政策制定和市场分析提供参考。
3.住房结构统计:统计住房的类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木结构、简易结构等。
4.住房用途统计:统计住房的使用目的,如自住、租赁、闲置等。
5.住房拥有情况统计:统计家庭和个人拥有住房的比例,为分析住房市场供需关系提供依据。
四、七普住房统计口径的意义与影响七普住房统计口径全面、准确地反映了我国住房的基本情况,为政府制定住房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这些数据也对房地产市场研究、金融机构风险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五、七普住房统计口径的局限性与改进方向尽管七普住房统计口径较为全面,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住房质量、住房负担等方面的统计不够细致。
为了更好地反映住房市场状况,未来住房统计口径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拓展。
六、结语总的来说,七普住房统计口径为我国住房政策制定和市场分析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房地产存量市场状况调研报告
房地产存量市场状况调研报告房地产存量市场是指已经建成并且已经投入使用的房屋以及土地资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存量市场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房地产存量市场的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
以下是详细的调研报告。
一、房地产存量市场现状1.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房地产存量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庞大的规模。
据全国房屋存量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房地产存量市场面积已经接近20亿平方米,其中住宅存量约占70%左右。
2.地区差异:房地产存量市场的状况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存量市场供需紧张,价格上涨较快,而三四线城市的存量市场相对较为平稳,价格相对较低。
3.质量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或资金不足等因素,部分房屋老化严重,存在质量问题。
这给存量房市场增添了一定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在购买存量房的时候需要注意。
二、房地产存量市场影响因素分析1.政策因素:政府对于存量市场的政策调控是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
政府出台的限购、限售政策等对市场供需关系、价格水平等产生直接影响。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人民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也会对房地产存量市场产生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房价相对较高,需求也更加旺盛。
3.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对于存量市场也有一定的影响。
城市发展与改造会带动房地产存量市场的转型与提升。
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可以提高存量房价值,增加市场需求。
三、房地产存量市场未来趋势1.二手房交易市场继续发展:随着持续增长的购房需求和人口流动,二手房交易市场将会持续发展。
政府逐渐放开限购限售政策也将刺激存量市场的增长。
2.中小城市存量市场潜力大: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城市的存量市场价格已经较高,进一步上涨的空间有限。
而中小城市的存量市场尚未完全开发,潜力较大,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3.存量市场的改造与升级:随着城市发展和改造,存量市场将面临改造与升级的需求。
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结构分析
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结构分析引言概述:我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包括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
存量市场指的是已经建成并存在的房屋库存,而增量市场则是指新建房屋的市场。
本文将对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的结构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探讨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的结构分析1.1 住宅存量市场在我国的房地产存量市场中,住宅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导致住房需求的不断增加。
住宅存量市场的特点包括:- 区域差异明显:不同地区的住宅存量市场存在较大差异,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住宅存量市场更加紧张,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住宅存量相对较多。
- 房屋品质不一:住宅存量市场中的房屋品质参差不齐,从老旧的住宅小区到高档的豪宅,多种类型的住房供给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1.2 商业存量市场商业存量市场是指商业用途的房地产存量市场,包括写字楼、商场、酒店等。
商业存量市场的特点包括:- 区域发展不均衡:商业存量市场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商业存量市场更加活跃。
- 功能多样性:商业存量市场中的房屋功能多样,满足了不同商业需求,如办公、零售、餐饮等。
1.3 工业存量市场存量市场的特点包括:- 区域布局分散:工业存量市场分布在不同地区,主要受到交通和物流条件的影响。
- 产业结构调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工业存量市场也在发生变化,旧厂房的改造和新型工业用地的需求逐渐增加。
二、我国房地产增量市场的结构分析2.1 住宅增量市场住宅增量市场是指新建住宅的市场,主要满足人口增长和住房需求的增加。
住宅增量市场的特点包括:- 土地供应紧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资源的供应越来越紧张,住宅增量市场的土地供应成为制约因素。
- 产品结构多样化:住宅增量市场中的产品结构多样化,包括普通住宅、别墅、公寓等,满足了不同收入阶层和消费者的需求。
2.2 商业增量市场商业增量市场是指新建商业用途的房地产市场,包括写字楼、商场、酒店等。
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结构分析
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结构分析引言概述:我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市场,由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两部分构成。
存量市场指的是已经存在的房地产物业,而增量市场则是指新建的房地产项目。
本文将对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的结构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正文内容:1. 房地产存量市场的结构分析1.1 不同类型的房地产物业- 住宅物业:包括普通住宅、别墅、公寓等各种类型的住宅物业。
- 商业物业:包括商铺、写字楼、商场等用于商业经营的物业。
- 工业物业:包括工厂、仓库等用于工业生产的物业。
1.2 不同地区的房地产市场- 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房价高企,供应紧张。
- 二线城市:如成都、杭州、武汉等,房价相对较低,供应相对充足。
- 三线及以下城市:如西安、郑州、长沙等,房价较低,供应相对充裕。
1.3 不同市场主体的参与- 开发商:负责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和销售。
- 中介机构:提供房地产交易的中介服务,如房地产经纪公司、房产评估公司等。
- 个人投资者:购买房地产物业作为投资手段。
- 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房地产政策。
2. 房地产增量市场的结构分析2.1 不同类型的房地产项目- 住宅项目:包括普通住宅、别墅、公寓等各种类型的住宅项目。
- 商业项目:包括商铺、写字楼、商场等用于商业经营的项目。
- 工业项目:包括工厂、仓库等用于工业生产的项目。
2.2 不同地区的房地产项目- 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项目规模大,投资机会多。
- 二线城市:如成都、杭州、武汉等,项目规模适中,投资机会相对较多。
- 三线及以下城市:如西安、郑州、长沙等,项目规模较小,投资机会相对较少。
2.3 不同市场主体的参与- 开发商:负责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和销售。
- 投资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参与房地产项目的投资。
- 政府部门:负责规划和监管房地产项目的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我国房地产市场由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构成。
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结构分析
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结构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两种不同的市场结构。
本文将对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的结构进行详细分析。
二、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结构分析1. 存量市场的定义和特点存量市场是指已经建成的房地产项目,包括住宅、商业用房、办公楼等。
存量市场的特点是供应相对稳定,价格相对较高,交易周期较长。
2. 存量市场的供需关系存量市场的供需关系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人口增长:人口增长会带动对住房的需求增加,从而影响存量市场的供需关系。
-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加快会导致人口向城市集中,进而对存量市场的供需关系产生影响。
-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带动人们对高品质住房的需求增加,从而影响存量市场的供需关系。
3. 存量市场的竞争格局存量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的房地产项目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购房者,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 房屋质量:房屋质量好的项目往往更受购房者的青睐,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 价格策略:合理的价格策略可以吸引更多的购房者,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三、我国房地产增量市场结构分析1. 增量市场的定义和特点增量市场是指尚未建成的房地产项目,包括土地储备、规划中的项目等。
增量市场的特点是供应相对不稳定,价格相对较低,交易周期较短。
2. 增量市场的供需关系增量市场的供需关系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土地供应:土地供应的增加会带动增量市场的供应增加,从而影响供需关系。
- 政府政策:政府政策的引导和调控会对增量市场的供需关系产生影响。
-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带动人们对新房的需求增加,从而影响增量市场的供需关系。
3. 增量市场的竞争格局增量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开发商实力:开发商实力强的项目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购房者,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结构分析
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结构分析一、引言房地产市场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既包括存量市场也包括增量市场。
本文将对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的结构进行分析,以期提供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深入了解和洞察。
二、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结构分析1. 存量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总规模达到X万亿元。
其中,商品住宅存量占比最大,其次是商业办公楼、工业厂房等。
存量市场规模的庞大反映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活力。
2. 存量市场地域分布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的地域分布不均衡,一线城市和部份二线城市的存量市场规模较大,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存量市场规模较小。
这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3. 存量市场供需关系存量市场供需关系紧张,供不应求的情况较为普遍。
房地产存量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于购房需求、租房需求和商业用途需求等。
然而,受限购政策、楼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供应量相对较少,导致存量市场的价格上涨。
4. 存量市场价格水平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价格水平差异较大。
一线城市和热门二线城市的房价较高,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房价相对较低。
这与城市发展、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5. 存量市场竞争格局存量市场竞争格局复杂多样。
一方面,房地产开辟商和中介机构通过各种手段争夺存量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二手房交易平台的兴起也为存量市场竞争带来新的变革。
存量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城市发展和房地产市场政策密切相关。
三、我国房地产增量市场结构分析1. 增量市场规模截至2022年底,我国房地产增量市场总规模达到X万亿元。
增量市场的规模主要由新建商品住宅、商业办公楼、工业厂房等构成。
增量市场规模的增长反映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2. 增量市场地域分布我国房地产增量市场的地域分布相对均衡。
一线城市、部份二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增量市场规模较大,但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增量市场也有一定规模。
居民住房现状分析报告
居民住房现状分析报告根据最新的居民住房现状数据分析,以下是对居民住房情况的综合报告。
1. 房屋拥有情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居民(约70%)拥有自己的住房,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购买或者按揭贷款方式实现的。
约20%的居民则居住在租赁房屋中,通常是长期租赁。
另外,约10%的居民居住在自己家庭的拥有的房屋内,这些房屋通常是继承或赠与而来的。
2. 房屋类型与面积:大多数居民所居住的房屋类型为公寓/公寓楼(约50%),其次为独立住宅(约40%)和联排别墅(约10%)。
居民住房的平均面积为80平方米左右,公寓住房面积普遍偏小,而独立住宅则相对较大。
3. 居住环境与设施:就居住环境而言,大多数居民享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
城市地区的住宅通常配备有供应稳定的水、电和煤气等基本设施。
同时,公共交通、购物中心、医疗机构和学校等生活便利设施也普遍齐全。
然而,少数部分农村地区的住房条件相对较差,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设施。
4. 房屋维护和改善:在房屋维护方面,大多数住户表示会定期维修和保养自己的住房,以确保住房的品质和价值。
然而,少数居民面临维修和改善住房条件的困难,尤其是在经济困难或老龄化人口中。
5. 住房安全与安全性:大多数住房都有基本的安全措施,如门窗锁和防火设备。
然而,仍存在少部分居住环境较为不安全的区域,这可能增加居民遭受入室盗窃等犯罪行为的风险。
总的来说,居民住房现状整体较好,大多数人拥有自己的住房,住房类型多样,居住环境和设施良好。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居民面临住房改善和安全性问题,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或者偏远地区。
为了提高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维护住房安全,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应当继续加大力度,推动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居民住房调查报告居民住房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住房问题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
对于居民住房的调查是深入认识居民住房状况,了解居民住房需求和问题,为改善民生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居民住房的现状、需求和问题三个方面对居民住房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居民住房现状调查1、居民住房产权比例通过对于居民住房的走访,调查发现居民住房多数都是私有产权,占比高达78%;而公有产权则占比21%,其他地方则极少出现。
说明国家的产权保护政策非常有效,居民对于自己土地和住房产权的意识非常高。
2、居民住房类型居民住房多种多样,从单身公寓到独栋别墅都有。
其中,独栋别墅和联排别墅占12%、小区住宅占40%、公寓和集体宿舍占22%、其他则占26%。
说明人们对于住房类型的需求和选择非常多样化,零散式和集中式住房都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3、居民住房面积通过对居民住房的面积进行测量和统计,发现居民住房的面积较为普遍,30-60平方米的面积占比最多,达到了56%;而60-90平方米和90-120平方米的面积则分别占比29%和9%;120平方米以上的则只占7%。
说明大多数居民对于住房的面积要求较低,这与中国人口结构的实际情况相符。
4、居民住房物业费调查发现居民在支付物业费的时候普遍不满,多数居民认为物业服务不尽人意。
同时,物业费普遍在2,000元/平方米左右,有的甚至达到了3,000元/平方米,这给住房的持有者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二、居民住房需求调查1、居民住房购买意向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居民有自己购买住房的意愿,占比80%左右。
而多数居民对于购房的目的则是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有一部分人是为了子女的学业而购房。
2、居民住房租借需求对于租赁住房的需求,调查发现占比较高,大约在35%左右。
而大多数自己买房的人,他们的子女会选择在大城市租赁住房,用来出租或居住。
3、居民住房价格承受能力调查发现,多数居民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然而当房价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对于房价的承受能力下降,即便属于他们心仪的房屋也不愿意购买。
居民住宅调查报告
居民住宅调查报告居民住宅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住宅的建设和质量愈加重视。
然而,尽管我国在住房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建筑质量不过关、安全隐患较多、居住空间过小等。
为了了解我国居民住宅的现状和问题,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本文就对居民住宅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总结分析。
二、调查范围本次调查对象为全国不同城市的居民住宅,包括公寓、别墅、小区等不同类型的住宅。
调查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期间,取样范围涵盖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的不同地区。
三、调查内容1.房屋面积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居民住宅的面积普遍较小,其中多数住宅面积在50-100平方米之间,而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住宅平均面积甚至不到50平方米,居住空间非常狭小。
2.房屋质量在房屋质量方面,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住宅建筑质量总体水平较高,但仍然存在很多隐患,如外墙保温、隔音、抗震等方面仍有短板。
部分房屋存在墙面开裂、水电安装不规范、地基承载力不足等问题。
3.周边环境居住环境及周边配套设施也是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大多数居民住宅周边噪音、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较为严重,附近的公园绿地、商业配套等设施满意度也不高。
4.住宅安全居民住宅的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根据调查数据,大部分居民住宅的安全系数较低,其中地板质量、电路安全等方面问题频繁出现。
一些老旧住宅的楼梯、电梯等设备安全隐患尤为突出。
5.居住成本除房屋的质量、面积等因素外,居住成本也是影响居民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调查数据,不同城市、不同住宅的居住成本差异较大。
以一线城市为例,房屋租金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往往高于廉价住房人均收入的比例,居住压力较大。
四、建议及解决方案1.针对住房面积,应完善政策建设,支持、鼓励各地开发商建设适合市场的、空间更宽敞的住宅物业。
2.在房屋质量方面,应制定相关标准,加强对住宅建设质量的监管和检查,同时不断推进新型建材应用。
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结构分析
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结构分析一、引言房地产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同时也是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的关键领域。
房地产市场可以分为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两个方面。
存量市场指已经建成并存在的房屋资源,而增量市场则是指新增的房屋资源。
本文将对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的结构进行详细分析。
二、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结构分析1. 存量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存量房市场规模庞大。
以北京市为例,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存量房总量达到1000万套,其中住宅占比超过80%。
而在其他一线城市和部份二线城市,存量房市场规模也相当可观。
2. 存量市场供需关系存量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影响房地产市场价格和交易活跃度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增加,对住房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年轻人和刚需购房群体的需求旺盛。
另一方面,存量市场的供给相对稳定,增量市场的供应速度难以满足需求。
因此,存量市场供需关系偏紧张,房价上涨的压力较大。
3. 存量市场结构特点存量市场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分布不均衡:存量房市场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部份二线城市,而三四线城市的存量房资源相对较少。
(2) 产权结构复杂:存量房市场的产权结构较为复杂,包括商品房、经济适合房、军产房等多种类型。
(3) 房龄分布广泛:存量房市场的房龄分布较为广泛,既有新建不久的房屋,也有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老旧房屋。
(4) 价格差异明显:存量房市场中,不同地段、不同楼龄、不同户型的房屋价格差异较大。
三、我国房地产增量市场结构分析1. 增量市场规模我国房地产增量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占比超过70%。
2. 增量市场供需关系增量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影响房地产市场发展和调控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增长,对住房的需求仍然旺盛。
另一方面,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加大,限购、限贷等政策对增量市场供应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住房存量研究报告
中国住房存量研究报告导读我们在业内提出了广为流行的标准分析框架:“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作为土地部分研究的深化,我们在2018年报告《中国住房存量测算:过剩还是短缺》中首次测算了全国、各省级、各地级单位的城镇住房存量情况,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本报告进行了相应更新和完善。
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城镇住房套户比为1.09,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分别为0.97、1.08、1.12,中国住房整体已经静态平衡,但是区域供求差异极大,随着人口往都市圈城市群流入,未来仍面临住房短缺现象,但东北、西北以及非都市圈城市群的低能级城市,由于人口外迁严重,不仅已经出现供给过剩,而且未来过剩程度还将加深。
因此,须重视区域差异中的结构性机会和风险。
新一轮房改(新房改)的关键是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和房产税。
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目录1 中国城镇有多少房子?1.1 现有城镇住房数据真伪识别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假设2 中国城镇住房40年:从供给短缺到总体平衡2.1 中国城镇住房从供给短缺到总体平衡,套户比从0.8到1.092.2 中国城镇住房自有率约70%,最高20%家庭拥有约40%住房2.3 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3 地区层面:哪些地方房子多,哪些地方少?3.1 省级:东北地区套户比平均1.13,沪粤京5省套户比低于1.03.2 地级:22城套户比小于1,一线城市套户比略低于1正文1中国城镇有多少房子?1.1现有城镇住房数据真伪识别当前中国到底有多少城镇住房?据自然资源部消息,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但住房存量数据尚未公布,未来是否公布也未可知。
官方已公布的中国城镇住房数据存在统计部门和建设部门两个来源,主要涉及人口普查家庭户住房面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早期部分年份城镇住宅存量、城镇住宅竣工面积等四类数据,存在一定参考价值,但均存在明显问题。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分析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房地产市场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供需失衡的现象。
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分析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状况。
一、供给侧分析(一)住宅供给住宅供给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新建住宅的增量供给,二是二手房交易的存量供给。
新建住宅增量供给的主要来源是开发商的土地购买,在政府土地拍卖中拿地并以此开展住宅开发。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住宅新开工面积达到14.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7%。
可见,住宅新开工面积的增长仍然较为迅速。
二手房存量供给则是通过交易渠道向市场提供。
2019年,全国范围内的二手房成交量达到了7524万套,同比增长5.8%。
这也说明,二手房存量供给仍然稳定增长。
(二)商业办公供给商业办公供给主要由商业和写字楼两大类别构成。
商业街区包括商业中心、购物中心等,它们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到2019年底,全国共有约1.5万个商业街区,总建筑面积达到了5.3亿平方米。
写字楼作为商业办公供给的主要形式,需要通过土地购置、规划设计、建设等多个环节进行,其供给的市场份额也是影响市场稳定供给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2019年中国大陆市场总共完成了5095.6万平方米商业写字楼面积,同比实现了3.3%的增长。
二、需求侧分析需求侧分析的核心在于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增长的保持。
其中,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成为了推动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60%,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80%左右。
同时,经济增长也是推动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也随之提高,房地产市场需求也随之不断扩大。
三、供需分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管近年来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增长都比较快,但是供需之间的平衡仍然存在问题。
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结构分析
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结构分析一、引言房地产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
本文旨在对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的结构进行分析,以期深入了解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房地产存量市场结构分析1. 存量市场概述房地产存量市场是指已经建成并处于使用状态的房地产市场。
它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各类不同用途的房地产。
存量市场的规模较大,具有稳定的供需关系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2. 存量市场结构特点(1)住宅市场:住宅是存量市场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供应量占据了存量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住宅市场的结构特点包括:城市和农村住宅的差异、不同地区住宅结构的差异、不同层次住宅的供应情况等。
(2)商业市场:商业房地产是存量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写字楼等。
商业市场的结构特点包括:城市核心商圈和郊区商圈的差异、不同类型商业用地的供应情况等。
(3)办公市场:办公房地产也是存量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写字楼、商务楼等。
办公市场的结构特点包括:城市核心区和郊区的办公楼分布情况、不同级别写字楼的供应情况等。
3. 存量市场发展趋势(1)供给侧改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存量市场将面临供给侧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政府将加大对存量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存量市场的结构调整和提升。
(2)二手房市场:二手房市场是存量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整个存量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二手房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度的提高,二手房市场将成为存量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3)旧城改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成为存量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政府将加大对旧城改造的投入,促进存量市场的结构优化和升级。
三、房地产增量市场结构分析1. 增量市场概述房地产增量市场是指新增建设的房地产市场,包括新建住宅、商业、办公等各类房地产。
增量市场的规模较小,具有较高的供需关系和较短的使用寿命。
2. 增量市场结构特点(1)住宅市场:住宅是增量市场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供应量占据了增量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中国城镇住宅存量分析
目录摘要 (1)引言 (3)1、城镇住宅存量告别短缺时代,不同区域差异显著 (4)➢城镇住宅存量面积十年翻一番,人均住宅面积稳步提高 (4)➢城镇住宅存量套数十年增长50%,全面短缺时代结束 (6)➢不同区域城镇住宅存量差异显著,北上广人均住宅面积偏低 (6)2、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促进城镇住宅建设量不断增加 (8)➢市场化程度提高是住宅存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8)➢京沪住宅市场化程度领先全国,内陆省份提升空间较大 (9)3、城镇住宅价值近百万亿,与G DP 相比处于全球较高水平 (9)➢全国城镇住宅价值近百万亿元,沿海发达地区住宅市值更高 (10)➢与发达国家泡沫时期相比,我国住宅存量价值不十分突出,但风险值得警惕 (11)➢京沪浙琼住宅价值与GDP 比值偏高,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相对偏低 (11)结语 (13)附录 (14)摘要准确的住宅存量数据,对政府而言,可以判断住宅市场供应是否充足,以制定恰当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企业而言,能够判断未来潜在住宅需求及区域分布,以降低经营风险,不断做大做强。
但目前我国住宅存量到底有多少、人均住宅面积高低等一直没有统一看法。
本文基于统计年鉴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首先梳理测算了我国2010 年城镇住宅存量和人均住宅面积,并对其他机构的相关算法进行了比较;其次对近年城镇住宅供应结构即市场化程度如何进行了分析,以解释住宅存量增加的主要来源;最后对我国城镇住宅存量市场价值及其与GDP 的比值进行了测算,并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泡沫时期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论证我们住宅存量和市场泡沫化程度的相对水平。
主要结论如下:1、城镇住宅存量告别短缺时代,不同区域差异显著➢城镇住宅存量面积十年翻一番,人均住宅面积稳步提高在比较目前有关住宅存量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据此测算,我国城镇住宅建筑面积在2010 年达到203.0 亿平米,较2000 年增长近一倍,城镇人均住宅面积达到30.3 平米,十年增长35.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引言 (3)1、城镇住宅存量告别短缺时代,不同区域差异显著 (4)➢城镇住宅存量面积十年翻一番,人均住宅面积稳步提高 (4)➢城镇住宅存量套数十年增长50%,全面短缺时代结束 (6)➢不同区域城镇住宅存量差异显著,北上广人均住宅面积偏低 (6)2、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促进城镇住宅建设量不断增加 (8)➢市场化程度提高是住宅存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8)➢京沪住宅市场化程度领先全国,内陆省份提升空间较大 (9)3、城镇住宅价值近百万亿,与G DP 相比处于全球较高水平 (9)➢全国城镇住宅价值近百万亿元,沿海发达地区住宅市值更高 (10)➢与发达国家泡沫时期相比,我国住宅存量价值不十分突出,但风险值得警惕 (11)➢京沪浙琼住宅价值与GDP 比值偏高,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相对偏低 (11)结语 (13)附录 (14)摘要准确的住宅存量数据,对政府而言,可以判断住宅市场供应是否充足,以制定恰当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企业而言,能够判断未来潜在住宅需求及区域分布,以降低经营风险,不断做大做强。
但目前我国住宅存量到底有多少、人均住宅面积高低等一直没有统一看法。
本文基于统计年鉴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首先梳理测算了我国2010 年城镇住宅存量和人均住宅面积,并对其他机构的相关算法进行了比较;其次对近年城镇住宅供应结构即市场化程度如何进行了分析,以解释住宅存量增加的主要来源;最后对我国城镇住宅存量市场价值及其与GDP 的比值进行了测算,并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泡沫时期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论证我们住宅存量和市场泡沫化程度的相对水平。
主要结论如下:1、城镇住宅存量告别短缺时代,不同区域差异显著➢城镇住宅存量面积十年翻一番,人均住宅面积稳步提高在比较目前有关住宅存量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据此测算,我国城镇住宅建筑面积在2010 年达到203.0 亿平米,较2000 年增长近一倍,城镇人均住宅面积达到30.3 平米,十年增长35.6%。
乡村住宅总面积为210.3 亿平米,人均达31.7 平米。
➢城镇住宅存量套数十年增长50%,全面短缺时代结束根据相关数据,对不同时期我国城镇住宅套均面积做出如下假设:1998-2010 年间和1998 年前分别为105 平米和75 平米。
由此得出2010 年城镇住宅总套数约为2.4 亿套,户均住宅套数约为1.1 套。
考虑到1998 年前很多城镇住宅属于砖混结构,折旧率较高,以及在旧城改造中需拆除部分老旧城镇住宅,我国城镇住宅总套数调整数为2.1 亿套左右,家庭户户均住宅套数约为1套,表明我国城镇家庭户基本已经户均一套房,全面短缺的时代结束。
➢不同区域城镇住宅存量差异显著,北上广人均住宅面积偏低从总量来看,广东、江苏和山东的城镇住宅面积居于各省(市)前三位。
西藏、青海和宁夏地区城镇住宅建筑面积不足1 亿平米。
北京和上海城镇住宅建筑分别达到4.8 亿和5.3 亿平米,重庆4.9 亿平米,天津2.7 亿平米。
从人均水平来看,江苏省城镇人均住宅面积达35.9 平米,湖南和湖北分别为35.3 和35.0 平米,三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达到了“人均住宅面积超过35 平米”的小康标准。
北京、上海、天津和广东四省(市)城镇人均住宅面积不及全国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将使人均住宅面积依旧偏低。
2、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促进城镇住宅建设量不断增加➢城镇范围内开发企业建设的住宅占整体比重从2000 年的37.5%上升到2011 年的78.3%,市场化程度提高是住宅存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2011 年,全国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即开发企业完成的住宅竣工面积)7.4 亿平米,较2000 年增幅高达260.7%,明显高于同期全社会和城镇住宅竣工量的增幅(分别为46.8%和72.8%);在城镇范围内,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占整体比重(市场化程度)由2000 年的37.5%上升到2011 年的78.3%,表明城镇住宅市场化程度迅速上升,商品住宅建设近年已构成了城镇住宅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住宅存量增加的主要动力。
➢京沪住宅市场化程度领先全国,内陆省份提升空间较大2005 年,上海住宅市场化程度已高达99.3%,2010 年近乎100%。
北京、辽宁、天津和江苏等地2010 年市场化程度位居全国前列,分别为95.7%、95.5%、94.2%和92.2%。
与2005 年相比,北京和上海市场化程度小幅提升0.6 个百分点,辽宁大幅提升了11.2 个百分点。
部分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偏低,其中西藏、新疆和甘肃城镇住宅市场化程度不及50%,表明当地有大量单位和个人自建房等不属于开发企业的住宅建设行为,未来市场化提升空间大。
3、城镇住宅价值近百万亿,与G DP 相比处于全球较高水平➢全国城镇住宅价值近百万亿元,沿海发达地区住宅市值更高2010 年,我国城镇住宅市场价值约为95.9 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84.7%。
广东城镇住宅市值高达12.8 万亿元,位列各省第一位,浙江比广东少2.2 万亿元,居于第二位,之后是江苏、北京、上海和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乡村住宅凭借庞大存量(2010 年为210.3 亿平米,略高于同期城镇住宅总量),2010 年市值约为42.0 万亿元。
➢与发达国家泡沫时期相比,我国住宅存量价值不十分突出,但风险值得警惕次贷危机期间,意大利住宅价值与GDP 的比值高达386%,英国超过300%,法国和美国在170%左右,而德国在该比值最高的2009 年仅为147%。
与我国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1990 年其住宅存量价值与GDP 的比值高达370%。
我国城镇住宅市值与GDP 比值在2010 年已达184.7%,虽低于日本,但高于美国、法国、德国等地,其房地产泡沫危机给我国敲响了警钟。
在快速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应关注住宅价值特别是房价快速增长带来的风险。
➢京沪浙琼住宅价值与G DP 比值偏高,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相对偏低北京、海南、上海和浙江地区城镇住宅市场价值与当地G DP 之比均超过300%。
北京高达578.2%,位居全国首位,比位于第二位的海南高出125 个百分点,上海达到442.1%,浙江省为383.3%。
北京和上海两地的住宅存量市场价值分别为8.2 和7.6 万亿元,重庆和天津两地住宅存量市场价值也突破了2万亿元。
四大直辖市构成我国重要区域经济龙头,城镇化推进使得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四个城市住宅需求急剧膨胀,市场供需矛盾加剧,住宅价格远高于周边其他省(市),供需矛盾短期难以缓解。
本报告在梳理住宅存量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人口普查数据对城镇住宅存量、人均水平、市场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测算。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住宅全面短缺时代在2010 年即已结束。
展望未来,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城镇住宅存量将不断扩大,有效缓解市场供需矛盾。
在住宅存量已较为充分但结构不甚合理、在建住宅及潜在土地储备充足的大背景下,如何盘活存量住宅,有效配置需求和供应,促进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将是各级政府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经历了“黄金十年”之后,随着住宅全面短缺时代的结束和城镇化提升速度放缓,房地产市场将迎来低增长时代,继续保持“牛市”思维的企业可能遭遇重大风险,包括政府、开发企业等在内的相关各方,应当重新认识形势,以选择更稳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引言过去十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和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
2012 年12 月16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可见,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未来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
与以往城镇化不同,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中的“新”主要包括均等化待遇、产业支撑、土地征收、城乡协调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其中涉及到房地产业的内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土地流转试点。
新型城镇化将启动农村新一轮改革,土地流转乃大势所趋。
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用地“瓶颈”,土地配置市场化、农村土地资本化,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实现统筹城乡发展。
2、户籍制度改革。
未来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全覆盖。
3、实施“城市群”战略。
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鉴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未来将对我国经济各个方面尤其房地产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将在近期推出一系列有关新型城镇化的专题,涉及住宅存量、土地制度、人口迁移和金融改革等多方面,供相关各方参考。
作为判断住宅潜在需求和政策以鼓励还是抑制为主的重要指标,住宅存量一直是学术界与业界热衷的话题,官方也没有公布过统一的数据。
开展该项研究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我国城镇地区到底有多少住宅存量,过去几年人均住宅面积增长情况如何,学术界和业界对这些问题莫衷一是。
对相关数据的详细比较能够结束各方争议,统一认识;第二,住宅存量数据是更高层次市场分析和研究的基础,只有明确了住宅存量,我们才可以进一步求证和测算我国住宅市场价值,以及其在GDP 中的比重,通过与主要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判断市场是否存在泡沫以及泡沫程度;第三,准确的掌握我国住宅存量,政府等相关部门和机构可以据此判断我国住宅市场供需缺口大小,从而制定准确、及时和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最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掌握我国住宅存量数据后,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住宅市场供需是否达到平衡,区域住宅市场是否存在进入与发展机会,以及未来潜在的市场及区域范围供需格局变化;只有如此,企业才能有效降低经营管理风险,提高盈利能力,拓宽发展空间,实现做大做强的梦想。
1、城镇住宅存量告别短缺时代,不同区域差异显著住宅存量的测算需要明确数据来源、统计指标、统计口径及计算方法。
我们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统计年鉴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其中主要选用两个统计指标:城镇常住人口数和家庭户人均住宅面积。
“城镇常住人口”指标是城镇常住人口总数,它包含了城镇常住外来人口数;“家庭户人均住宅面积”指标是城镇范围内一般家庭户人均住宅面积统计数。
我们采用的计算方法,是用城镇常住人口数和家庭户人均住宅面积的乘积近似测算出我国城镇住宅存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