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数学会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山东普通高中会考数学真题及答案A

山东普通高中会考数学真题及答案A

山东普通高中会考数学真题及答案A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3分)已知集合A={0,1},B={﹣1,1,3},那么A∩B等于()A.{0} B.{1} C.{0,1} D.{0,1,3} 2.(3分)平面向量,满足=2,如果=(1,2),那么等于()A.(﹣2,﹣4)B.(﹣2,4)C.(2,﹣4)D.(2,4)3.(3分)如果直线y=kx﹣1与直线y=3x平行,那么实数k的值为()A.﹣1 B.C.D.34.(3分)如图,给出了奇函数f(x)的局部图象,那么f(1)等于()A.﹣4 B.﹣2 C.2 D.45.(3分)如果函数f(x)=a x(a>0,且a≠1)的图象经过点(2,9),那么实数a等于()A.2 B.36.(3分)某中学现有学生1800人,其中初中学生1200人,高中学生600人.为了解学生在“阅读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决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80的样本,那么应从高中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A.60 B.90 C.100 D.110(3分)已知直线l经过点O(0,0),且与直线x﹣y﹣3=0垂直,那么直线l的方程是()7.A.x+y﹣3=0 B.x﹣y+3=0 C.x+y=0 D.x﹣y=0 8.(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CD中点,那么向量等于()A.B.C.D.9.(3分)实数的值等于()A.1 B.2 C.3 D.410.(3分)函数y=x2,y=x3,,y=lgx中,在区间(0,+∞)上为减函数的是()A.y=x2B.y=x3C.D.y=lgx11.(3分)某次抽奖活动共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两类奖项.已知中一等奖的概率为0.1,中二等奖的概率为0.1,那么本次活动中,中奖的概率为()A.0.1 B.0.2 C.0.3 D.0.712.(3分)如果正△ABC的边长为1,那么•等于()A.B.C.1 D.213.(3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如果a=10,A=45°,B=30°,那么b等于()A.B.C.D.14.(3分)已知圆C:x2+y2﹣2x=0,那么圆心C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是()A.B.C.1 D.15.(3分)如图,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A1A⊥底面ABCD,A1A=2,AB =1,那么该四棱柱的体积为()A.1 B.2 C.4 D.816.(3分)函数f(x)=x3﹣5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A.(1,2)B.(2,3)C.(3,4)D.(4,5)17.(3分)在sin50°,﹣sin50°,sin40°,﹣sin40°四个数中,与sin130°相等的是()A.sin50°B.﹣sin50°C.sin40°D.﹣sin40°18.(3分)把函数y=sin 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y=g(x)的图象,再把y=g(x)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所得到图象的解析式为()A.B.C.D.19.(3分)函数的最小值是()A.﹣1 B.0 C.1 D.220.(3分)在空间中,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④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①B.②C.③D.④21.(3分)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每月向公众公布北京市各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2018年1月份各区域的PM2.5浓度情况如表:各区域1月份PM2.5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表区域PM2.5浓度区域PM2.5浓度区域PM2.5浓度怀柔27 海淀34 平谷40密云31 延庆35 丰台42门头沟32 西城35 大兴46顺义32 东城36 开发区46昌平32 石景山37 房山47朝阳34 通州39从上述表格随机选择一个区域,其2018年1月份PM2.5的浓度小于36微克/立方米的概率是()A.B.C.D.22.(3分)已知,那么=()A.B.C.D.23.(3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如果,那么△ABC的最大内角的余弦值为()A.B.C.D.24.(3分)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清朝两代皇宫及其宫廷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参观游览.下图是从2012年到2017年每年参观人数的折线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2013年以来,每年参观总人次逐年递增B.2014年比2013年增加的参观人次不超过50万C.2012年到2017年这六年间,2017年参观总人次最多D.2012年到2017年这六年间,平均每年参观总人次超过160万25.(3分)阅读下面题目及其证明过程,在横线处应填写的正确结论是()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BC⊥AC求证:BC⊥PA证明:因为平面PAC⊥平面ABC平面PAC∩平面ABC=ACBC⊥AC,BC⊂平面ABC所以______.因为PA⊂平面PAC.所以BC⊥PAA.AB⊥底面PAC B.AC⊥底面PBC C.BC⊥底面PAC D.AB⊥底面PBC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5分)26.(7分)已知函数(Ⅰ)A=;(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Ⅱ)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T=(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Ⅲ)求函数f(x)的最小值及相应的x的值.27.(7分)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底面ABC,AB⊥BC,D,E,分别为PB,PC的中点.(Ⅰ)求证:BC∥平面ADE;(Ⅱ)求证:BC⊥平面PAB.28.(6分)已知圆O:x2+y2=r2(r>0)经过点A(0,5),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B.(Ⅰ)r=;(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Ⅱ)圆O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B的面积为15?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9.(5分)种植于道路两侧、为车辆和行人遮阴并构成街景的乔木称为行道树.为确保行人、车辆和临近道路附属设施安全,树木与原有电力线之间的距离不能超出安全距离.按照北京市《行道树修剪规范》要求,当树木与原有电力线发生矛盾时,应及时修剪树枝.《行道树修剪规范》中规定,树木与原有电力线的安全距离如表所示:树木与电力线的安全距离表电力线安全距离(单位:m)水平距离垂直距离≤1KV≥1 ≥13KV~10KV≥3 ≥335KV~110KV≥3.5 ≥4154KV~220KV≥4 ≥4.5 330KV≥5 ≥5.5500KV≥7 ≥7现有某棵行道树已经自然生长2年,高度为2m.据研究,这种行道树自然生长的时间x(年)与它的高度y(m)满足关系式(Ⅰ)r=;(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Ⅱ)如果这棵行道树的正上方有35kV的电力线,该电力线距地面20m.那么这棵行道树自然生长多少年必须修剪?(Ⅲ)假如这棵行道树的正上方有500kV的电力线,这棵行道树一直自然生长,始终不会影响电力线段安全,那么该电力线距离地面至少多少m?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3分)已知集合A={0,1},B={﹣1,1,3},那么A∩B等于()A.{0} B.{1} C.{0,1} D.{0,1,3}【考点】1E:交集及其运算.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计算题;37:集合思想;4O:定义法;5J:集合.【分析】利用交集定义直接求解.【解答】解:∵集合A={0,1},B={﹣1,1,3},∴A∩B={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交集的求法,考查交集定义、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2.(3分)平面向量,满足=2,如果=(1,2),那么等于()A.(﹣2,﹣4)B.(﹣2,4)C.(2,﹣4)D.(2,4)【考点】96:平行向量(共线).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计算题;34:方程思想;4O:定义法;5A: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利用数乘向量运算法则直接求解.【解答】解:∵平面向量,满足=2,=(1,2),∴=2(1,2)=(2,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向量的求法,考查数乘向量运算法则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3.(3分)如果直线y=kx﹣1与直线y=3x平行,那么实数k的值为()A.﹣1 B.C.D.3【考点】II: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计算题;34:方程思想;4O:定义法;5B:直线与圆.【分析】利用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充要条件即可得出.【解答】解:∵直线y=kx﹣1与直线y=3x平行,∴k=3,经过验证满足两条直线平行.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充要条件,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4.(3分)如图,给出了奇函数f(x)的局部图象,那么f(1)等于()A.﹣4 B.﹣2 C.2 D.4【考点】3K:函数奇偶性的性质与判断.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计算题;34:方程思想;35:转化思想;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由函数的图象可得f(﹣1)的值,结合函数的奇偶性可得f(1)的值,即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由函数的图象可得f(﹣1)=2,又由函数为奇函数,则f(1)=﹣f(﹣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函数单调性的性质,属于基础题.5.(3分)如果函数f(x)=a x(a>0,且a≠1)的图象经过点(2,9),那么实数a等于()A.2 B.3【考点】4B: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8:对应思想;4R:转化法;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题意代入点的坐标,即可求出a的值.【解答】解:指数函数f(x)=a x(a>0,a≠1)的图象经过点(2,9),∴9=a2,解得a=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属于基础题.6.(3分)某中学现有学生1800人,其中初中学生1200人,高中学生600人.为了解学生在“阅读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决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80的样本,那么应从高中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A.60 B.90 C.100 D.110【考点】B3:分层抽样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计算题;38:对应思想;4O:定义法;5I:概率与统计.【分析】根据分层抽样的定义和题意知,抽样比例是,根据样本的人数求出应抽取的人数【解答】解:根据分层抽样的定义和题意,则高中学生中抽取的人数 600×=60(人).故选:A.【点评】本题的考点是分层抽样方法,根据样本结构和总体结构保持一致,求出抽样比,再求出在所求的层中抽取的个体数目.(3分)已知直线l经过点O(0,0),且与直线x﹣y﹣3=0垂直,那么直线l的方程是()7.A.x+y﹣3=0 B.x﹣y+3=0 C.x+y=0 D.x﹣y=0【考点】IJ: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计算题;34:方程思想;4O:定义法;5B:直线与圆.【分析】由题意可求出直线l的斜率,由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化简即可.【解答】解:∵直线l与直线x﹣y﹣3=0垂直,∴直线l的斜率为﹣1,则y﹣0=﹣(x﹣0),即x+y=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方程的求法,属于基础题.8.(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CD中点,那么向量等于()A.B.C.D.【考点】9H: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5:转化思想;5A: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直接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求出结果.【解答】解:在矩形ABCD中,E为CD中点,所以:,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向量的线性运算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化能力,属于基础题型.9.(3分)实数的值等于()A.1 B.2 C.3 D.4【考点】41:有理数指数幂及根式;4H:对数的运算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函数思想;4A:数学模型法;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直接利用有理指数幂及对数的运算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2+0=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指数幂及对数的运算性质,是基础题.10.(3分)函数y=x2,y=x3,,y=lgx中,在区间(0,+∞)上为减函数的是()A.y=x2B.y=x3C.D.y=lgx【考点】3E:函数单调性的性质与判断.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计算题;34:方程思想;35:转化思想;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依次分析4个函数在区间(0,+∞)的单调性,综合即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函数y=x2,为二次函数,在区间(0,+∞)为增函数;y=x3,为幂函数,在区间(0,+∞)为增函数;,为指数函数,在区间(0,+∞)上为减函数;y=lgx中,在区间(0,+∞)为增函数;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单调性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常见函数的单调性,属于基础题.11.(3分)某次抽奖活动共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两类奖项.已知中一等奖的概率为0.1,中二等奖的概率为0.1,那么本次活动中,中奖的概率为()A.0.1 B.0.2 C.0.3 D.0.7【考点】C2:概率及其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8:对应思想;4R:转化法;5I:概率与统计.【分析】根据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即可得到其发生的概率的大小.【解答】解:由于中一等奖,中二等奖,为互斥事件,故中奖的概率为0.1+0.1=0.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概率加法公式及互斥事件,是一道基础题.12.(3分)如果正△ABC的边长为1,那么•等于()A.B.C.1 D.2【考点】9O: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8:对应思想;4R:转化法;5A: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根据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正△ABC的边长为1,∴•=||•||cos A=1×1×cos6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是一道基础题.13.(3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如果a=10,A=45°,B=30°,那么b等于()A.B.C.D.【考点】HP:正弦定理.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8:对应思想;4R:转化法;58:解三角形.【分析】根据正弦定理直接代入求值即可.【解答】解:由正弦定理==,得=,解得:b=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的应用,考查解三角形问题,是一道基础题.14.(3分)已知圆C:x2+y2﹣2x=0,那么圆心C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是()A.B.C.1 D.【考点】J2:圆的一般方程.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计算题;34:方程思想;35:转化思想;5B:直线与圆.【分析】根据题意,由圆的一般方程分析可得圆心C的坐标,进而由两点间距离公式,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圆C:x2+y2﹣2x=0,其圆心C为(1,0),则圆心C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d==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圆的一般方程,涉及两点间距离公式,属于基础题.15.(3分)如图,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A1A⊥底面ABCD,A1A=2,AB =1,那么该四棱柱的体积为()A.1 B.2 C.4 D.8【考点】LF: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计算题;31:数形结合;4O:定义法;5F: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该四棱柱的体积为V=S正方形ABCD×AA1,由此能求出结果.【解答】解:∵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A1A⊥底面ABCD,A1A=2,AB=1,∴该四棱柱的体积为V=S正方形ABCD×AA1=12×2=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该四棱柱的体积的求法,考查四棱柱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16.(3分)函数f(x)=x3﹣5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A.(1,2)B.(2,3)C.(3,4)D.(4,5)【考点】52: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计算题;34:方程思想;35:转化思想;49:综合法;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求得f(1)f(2)<0,根据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可得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解答】解:由函数f(x)=x3﹣5可得f(1)=1﹣5=﹣4<0,f(2)=8﹣5=3>0, 故有f(1)f(2)<0,根据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可得,函数f(x)的零点所在区间为(1,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零点的判定定理的应用,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17.(3分)在sin50°,﹣sin50°,sin40°,﹣sin40°四个数中,与sin130°相等的是()A.sin50°B.﹣sin50°C.sin40°D.﹣sin40°【考点】GF: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及化简求值.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5:转化思想;56: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利用诱导公式化简可得答案.【解答】解:由sin130°=sin(180°﹣50°)=sin50°.∴与sin130°相等的是sin50°故选:A.【点评】题主要考察了诱导公式的应用,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18.(3分)把函数y=sin 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y=g(x)的图象,再把y=g(x)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所得到图象的解析式为()A.B.C.D.【考点】HJ: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5:转化思想;49:综合法;57: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分析】由题意利用函数y=A 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得出结论.【解答】解:把函数y=sin 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y=g(x)=sin(x﹣)的图象,再把y=g(x)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所得到图象的解析式为y=2sin(x﹣),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y=A 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属于基础题.19.(3分)函数的最小值是()A.﹣1 B.0 C.1 D.2【考点】3H: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函数思想;48:分析法;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分别讨论两段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即可得到所求最小值.【解答】解:当x>﹣1时,f(x)=x2的最小值为f(0)=0;当x≤﹣1时,f(x)=﹣x递减,可得f(x)≥1,综上可得函数f(x)的最小值为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最值求法,注意分析各段的单调性和最值,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0.(3分)在空间中,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④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①B.②C.③D.④【考点】2K: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8:对应思想;48:分析法;5F: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可判断①;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判断②;由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可判断③;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判断④.【解答】解;对于①,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或相交或异面,故①错误;对于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②正确;对于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或相交,故③错误;对于④,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或相交,故④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空间线线和面面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考查平行和垂直的判断和性质定理的运用,属于基础题.21.(3分)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每月向公众公布北京市各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2018年1月份各区域的PM2.5浓度情况如表:各区域1月份PM2.5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表区域PM2.5浓度区域PM2.5浓度区域PM2.5浓度怀柔27 海淀34 平谷40密云31 延庆35 丰台42门头沟32 西城35 大兴46顺义32 东城36 开发区46昌平32 石景山37 房山47朝阳34 通州39从上述表格随机选择一个区域,其2018年1月份PM2.5的浓度小于36微克/立方米的概率是()A.B.C.D.【考点】CB: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计算题;38:对应思想;4O:定义法;5I:概率与统计.【分析】由表可知从上述表格随机选择一个区域,共有17种情况,其中2018年1月份PM2.5的浓度小于36微克/立方米的地区有9个,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从上述表格随机选择一个区域,共有17种情况,其中2018年1月份PM2.5的浓度小于36微克/立方米的地区有9个,则2018年1月份PM2.5的浓度小于36微克/立方米的概率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频率分布表、古典概型、统计等基础知识,考查数据处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以及应用意识,考查必然与或然思想等22.(3分)已知,那么=()A.B.C.D.【考点】GP: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5:转化思想;36:整体思想;56: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直接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应用求出结果.【解答】解:知,那么,则:=sin==,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变换,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化能力,属于基础题型.23.(3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如果,那么△ABC的最大内角的余弦值为()A.B.C.D.【考点】HR:余弦定理.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8:对应思想;4O:定义法;58:解三角形.【分析】先判断△ABC的最大内角为A,再利用余弦定理计算cos A的值.【解答】解:△ABC中,,∴△ABC的最大内角为A,且cos 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余弦定理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24.(3分)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清朝两代皇宫及其宫廷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参观游览.下图是从2012年到2017年每年参观人数的折线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2013年以来,每年参观总人次逐年递增B.2014年比2013年增加的参观人次不超过50万C.2012年到2017年这六年间,2017年参观总人次最多D.2012年到2017年这六年间,平均每年参观总人次超过160万【考点】F4: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计算题;31:数形结合;44:数形结合法;5I:概率与统计.【分析】由从2012年到2017年每年参观人数的折线图,得2012年到2017年这六年间,2017年参观总人次最多.【解答】解:由从2012年到2017年每年参观人数的折线图,得:在A中,2013年以来,2015年参观总人次比2014年参观人次少,故A错误;在B中,2014年比2013年增加的参观人次超过50万,故B错误;在C中,2012年到2017年这六年间,2017年参观总人次最多,故C正确;在D中,2012年到2017年这六年间,平均每年参观总人次不超过160万,故D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折线图的应用,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基础题.25.(3分)阅读下面题目及其证明过程,在横线处应填写的正确结论是()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BC⊥AC求证:BC⊥PA证明:因为平面PAC⊥平面ABC平面PAC∩平面ABC=ACBC⊥AC,BC⊂平面ABC所以______.因为PA⊂平面PAC.所以BC⊥PAA.AB⊥底面PAC B.AC⊥底面PBC C.BC⊥底面PAC D.AB⊥底面PBC 【考点】LW:直线与平面垂直.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8:对应思想;4R:转化法;5F: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判定得:BC⊥底面PA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一道基础题.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5分)26.(7分)已知函数(Ⅰ)A= 2 ;(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Ⅱ)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T=2π(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Ⅲ)求函数f(x)的最小值及相应的x的值.【考点】HW:三角函数的最值.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函数思想;4O:定义法;57: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分析】(Ⅰ)由f(0)=1求得A的值;(Ⅱ)由正弦函数的周期性求得f(x)的最小正周期;(Ⅲ)由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求得f(x)的最小值以及对应x的值.【解答】解:(Ⅰ)函数由f(0)=A sin=A=1,解得A=2;(Ⅱ)函数f(x)=2sin(x+),∴f(x)的最小正周期为T=2π;(Ⅲ)令x+=2kπ﹣,k∈Z;x=2kπ﹣,k∈Z;此时函数f(x)取得最小值为﹣2.故答案为:(Ⅰ)2,(Ⅱ)2π.【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27.(7分)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底面ABC,AB⊥BC,D,E,分别为PB,PC的中点.(Ⅰ)求证:BC∥平面ADE;(Ⅱ)求证:BC⊥平面PAB.【考点】LS:直线与平面平行;LW:直线与平面垂直.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证明题;31:数形结合;49:综合法;5F: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由D、E分别为PB、PC的中点,得DE∥BC,由此能证明BC∥平面ADE.(Ⅱ)推导出PA⊥BC,AB⊥BC,由此能证明BC⊥平面PAB.【解答】证明:(Ⅰ)在△PBC中,∵D、E分别为PB、PC的中点,∴DE∥BC,∵BC⊄平面ADE,DE⊂平面ADE,∴BC∥平面ADE.(Ⅱ)∵PA⊥平面ABC,BC⊂平面ABC,∴PA⊥BC,∵AB⊥BC,PA∩AB=A,∴BC⊥平面PAB.【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证明,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28.(6分)已知圆O:x2+y2=r2(r>0)经过点A(0,5),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B.(Ⅰ)r= 5 ;(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Ⅱ)圆O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B的面积为15?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J9: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4:方程思想;4R:转化法;5B:直线与圆.【分析】(Ⅰ)直接由已知条件可得r;(Ⅱ)存在.由(Ⅰ)可得圆O的方程为:x2+y2=25,依题意,A(0,5),B(5,0),求出|AB|=,直线AB的方程为x+y﹣5=0,又由△PAB的面积,可得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为,设点P(x0,y0),解得x0+y0=﹣1或x0+y0=11(显然此时点P不在圆上,故舍去),联立方程组,求解即可得答案.【解答】解:(Ⅰ)r=5;(Ⅱ)存在.∵r=5,∴圆O的方程为:x2+y2=25.依题意,A(0,5),B(5,0),∴|AB|=,直线AB的方程为x+y﹣5=0,又∵△PAB的面积为15,∴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为,设点P(x0,y0),∴,解得x0+y0=﹣1或x0+y0=11(显然此时点P不在圆上,故舍去),联立方程组,解得或.∴存在点P(﹣4,3)或P(3,﹣4)满足题意.【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中档题.29.(5分)种植于道路两侧、为车辆和行人遮阴并构成街景的乔木称为行道树.为确保行人、车辆和临近道路附属设施安全,树木与原有电力线之间的距离不能超出安全距离.按照北京市《行道树修剪规范》要求,当树木与原有电力线发生矛盾时,应及时修剪树枝.《行道树修剪规范》中规定,树木与原有电力线的安全距离如表所示:树木与电力线的安全距离表电力线安全距离(单位:m)水平距离垂直距离≤1KV≥1 ≥13KV~10KV≥3 ≥335KV~110KV≥3.5 ≥4154KV~220KV≥4 ≥4.5330KV≥5 ≥5.5500KV≥7 ≥7现有某棵行道树已经自然生长2年,高度为2m.据研究,这种行道树自然生长的时间x(年)与它的高度y(m)满足关系式(Ⅰ)r=;(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Ⅱ)如果这棵行道树的正上方有35kV的电力线,该电力线距地面20m.那么这棵行道树自然生长多少年必须修剪?(Ⅲ)假如这棵行道树的正上方有500kV的电力线,这棵行道树一直自然生长,始终不会影响电力线段安全,那么该电力线距离地面至少多少m?【考点】5C: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函数类型.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计算题;33:函数思想;4A:数学模型法;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Ⅰ)将x=2,y=2代入计算即可,(Ⅱ)函数解析式为y=,令y=20﹣4=16,解得x=10,问题得以解决, (Ⅲ)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可得y=<30,问题得以解决【解答】解:(Ⅰ)r=,故答案为:(Ⅱ)根据题意,该树木的高度为16米时需要及时修剪这颗行道数,函数解析式为y=,令y=20﹣4=16,解得x=10,故这棵行道树自然生长10年必须修剪;(Ⅲ)因为>0,所以1+28×>1,所以y=<30,所以该电力线距离地面至少37米,这这棵行道树一直自然生长,始终不会影响电力线段安全.【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19/7/25 12:12:34;用户:qgjyuser10448;邮箱:qgjyuser10448.21957750;学号:21985455。

2023年6月福建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真题(答案详解)

2023年6月福建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真题(答案详解)

2023年6月福建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真题(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甲、乙两数的和是15,乙、丙两数的和是23,已知甲、丙两数的和是35,求甲、乙、丙三数的和。

题解:设甲、乙、丙三数分别为x、y、z,根据题意可得以下等式:x + y = 15 (1)y + z = 23 (2)x + z = 35 (3)将上述三个等式相加,得到:2x + 2y + 2z = 73x + y + z = 73 / 2 = 36.5所以甲、乙、丙三数的和为36.5。

2.若函数 f(x) = ax^2 + bx + c 的图象经过点 (1, 2),并且在 x = 2 处的导数为 3,求 a、b、c 的值。

题解:由题意可得以下等式:a +b +c = 2 (1)4a + 2b + c = 3 (2)将等式 (1) 乘以 2,减去等式 (2) 的两倍,得到:2a - b = 1 (3)将等式 (1) 乘以 4,减去等式 (2) 的四倍,得到:4a - b = -1 (4)解方程组 (3) 和 (4) 可得 a = 1,b = -1,c = 2。

二、填空题1.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x,则其面积为 \\\_。

解: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所以面积为 x^2。

2.若对于任意实数 x,都有 f(x) = f(-x),则函数 f(x) 的对称轴方程为 \\\_。

解:函数 f(x) 的对称轴方程为 x = 0。

三、解答题1.一辆卡车开出150km/h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后,由于发现车上货物不牢靠,司机停车重新安装货物,停车时间为30分钟,然后以120km/h的速度继续行驶,此后到达目的地还需行驶1小时。

求该卡车从出发到达目的地一共行驶了多少公里。

解:卡车在前2小时行驶了2 * 150 = 300公里。

停车30分钟相当于0.5小时,所以在120km/h的速度下行驶了0.5 * 120 = 60公里。

最后1小时行驶了1 * 120 = 120公里。

陕西高一高中数学水平会考带答案解析

陕西高一高中数学水平会考带答案解析

陕西高一高中数学水平会考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已知等差数列中,的值是A.15B.30C. 31D. 642.若全集U=R,集合M=,S=,则=A.B.C.D.3.若1+2+22+……+2n>128,nÎN*,则n的最小值为A. 6B. 7C. 8D. 94.在中,,,则一定是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5.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a-b值是A.-10B.-14C.10D.146.在等比数列{a}中,=1,=3,则的值是nA.14B.16C.18D.207.已知,则的最小值为A.8B.6C.D.8.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的块数是A.B.C.D.9.已知变量满足,目标函数是,则有A.B.无最小值C.无最大值D.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10.在R上定义运算,若不等式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B.C.D.二、填空题1.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且AB=1,BC=4,则边BC上的中线AD的长为.2.b克糖水中有a克糖(b>a>0),若再加入m克糖(m>0),则糖水更甜了,将这个事实用一个不等式表示为 .3.在数列中,,且对于任意正整数n,都有,则= ________________.4.把正整数按上小下大、左小右大的原则排成如图三角形数表(每行比上一行多一个数):设(i、j∈N*)是位于这个三角形数表中从上往下数第i行、从左往右数第j个数,如=8.若=2006,则i、j的值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__5.△ABC中,D在边BC上,且BD=2,DC=1,∠B=60o,∠ADC=150o,求AC的长及△ABC的面积。

6.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n项和。

2020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数学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20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数学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20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参考公式:样本数据x1,x2,…,x. 标准差其中为样本平均数 s =x 锥体体积公式V=Sh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13球 表面积公式S=4πR 2,球 体积公式V=,其中R 为球 半径43πR 3柱体体积公式V=Sh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台体体积公式,其中S ',S 分别为上、下底面面积,h 为高V =13(S '+S 'S +S )h 第Ⅰ卷 (选择题45)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集合A={3},B={1,2,3},则A ∩B=A.{1,2,3}B.{1,3}C.{3}D. φ2.右图是某圆锥 三视图,则该圆锥底面圆 半径长是 A.1 B.2 C.3 D.103.若三个数1,3,a 成等比数列,则实数a= A.1 B.3 C.5 D.9 4.一组数据3,4,4,4,5,6 众数为 A.3 B.4 C.5 D.65.如图,在正方形上随机撒一粒黄豆,则它落到阴影部分 概率为A. B. C. D.1 14 12 346.函数y=cosx 最小正周期为 A.B. C. D. π2 π3π22π7.函数y= 定义域为1X -2A.(-∞,2)B.(2,+∞)C.(-∞,2)U(2,+∞)D. R 8.不等式2x+y-4≤0表示 平面区域是9.已知直线l 1:y=x-2,l 2:y=kx ,若l 1∥l 2,则实数k= A.-2 B.-1 C.0 D.1 10.化简+ +=MN MP QP A. B. C. D. MP NQ MQ PM 10.不等式(x+2)(x-3)<0 解集是 A.{x | x <-2,或x >3} B. {x|-2<x<3} C.< x <} {-12 13D. {x|x <,或x > -121312.化简tan(+α)=πA. sin α B.cos α C. –sin α D.tan α 13.下列函数中,在(0,+∞)上单调递减 是 A. y=x-3 B.y= C.y=x 2 D.y=2x2x14.已知a=40.5,b=42,c=log 40.5,则a ,b ,c 大小关系是 Aa < b<c B .c<b<a Cc<a < b D a<c< b 15.函数y=图象大致为 {1, |x |<2,log 2|x |, |x|≥2第Ⅱ卷 (非选择题55分)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已知向量a=(0,2),则2a= . 17.阅读右边 程序框图,运行相应 程序,若输入 x 值为-4,则输出相应 y 值是 . 18.函数f(x)=x 2 + x 零点个数为 . 19.在△ABC 中,若AB=1,BC=2,B=60°, 则AC= .20.函数f(x)=x + (x >0) 最小值为 .1x三、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1.(本小题满分6分)已知角α 顶点与坐标原点O 重合,始边与x 轴 非负半轴重合,在α 终边上任取点P(x ,y),它与原点 距离>0,定义:sin α = ,cos α =, tan α = (x ≠0).如r =x 2+y 2y r x r yx图,P(,)为角a 终边上g 点.22(1)求sin α,cos α 值;(2)求sin α = 值. a +π422.(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D⊥平面ABCD,且AD=3,PD=CD=2.(1)求四棱锥P-ABCD 体积;(2)若E,F分别是棱PC,AB 中点,则EF与平面PAD 位置关系是 ,在下面三个选项中选取一个正确序号填写在横线上,并说明理由.①EF平面PAD②EF∥平面PAD③EF与平面PAD相交.23.如图,某报告厅座位是这样排列:第一排有9个座位,从第二排起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共有10排座位.(1)求第六排座位数;(2)某会议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要求:同排两个人至少要间隔一个座位就坐,且前后排要错位就坐.那么该报告厅里最多可安排多少人同时参加会议?(提示:每一排从左到右都按第一、三、五、……座位就坐,其余座位不能就坐,就可保证安排参会人数最多)24.(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圆C 方程为(x-2)2+(y-1)2=5.(1)写出圆心C 坐标与半径长;(2)若直线l过点P(0,1),试判断与圆C 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5.(本小题满分10分)某车间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要确定加工零件所花费时间,为此进行了5次试验,得到零件数x i(单位:件)与加工时间y i(单位:小时) 部分数据,整理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1)求x3和y4值;(2)画出散点图;(3)求回归方程;并预测,加工100件零件所需要 时间是多少? y =bx +a附:①符号“∑”表示“求和”②对于一组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其回归方程 斜率和截距y =bx +a 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b =n∑i =1xi-nx·yn∑i =1x2i-nx 2,a =y -bx 。

高中数学会考试卷

高中数学会考试卷

高中数学会考试卷第一卷(选择题共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 小题:第( 1)—( 10)题每小题 4 分,第( 11) - ( 14)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0, 1, 2,3, 4} ,B={0, 2,4, 8} ,那么 A∩ B 子集的个数是:()A、6个B、7个C、8 个D、9个(2)式子 4· 5的值为:()A、 4/5B、5/4C、 20 D 、1/20(3)已知 sin θ =3/5,sin2θ<0,则tg(θ /2)的值是:()A、-1/2 B 、1/2 C 、1/3 D 、3(4)若 log a (a 2 +1)<log a 2a<0,则 a 的取值范围是:()A、( 0,1) B 、 (1/2,1) C、(0,1/2) D、(1,+∞)(5)函数 f(x)= π/2+arcsin2x 的反函数是()A、 f -1 (x)=1/2sinx,x ∈ [0, π] B 、 f -1 (x)=-1/2sinx,x ∈ [0, π ]C 、 f -1 (x)=-1/2cosx,x ∈ [0, π ]D 、 f -1 (x)=1/2cosx,x ∈ [0, π](6)复数 z=(+ i) 4 (-7-7i) 的辐角主值是:()A、π/ 12 B 、 11π/12 C 、19π /12 D 、 23π /12(7)正数等比数列a1 ,a 2 ,a 8的公比 q≠ 1, 则有:()A、 a1+a8 >a4 +a5 B 、 a1 +a8<a4 +a5 C、 a1+a8=a4 +a5 D、 a1+a8与 a4+a5大小不确定2 2(8)已知 a、 b∈R,条件 P: a +b ≥ 2ab、条件 Q:,则条件P 是条件 Q 的()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椭圆的左焦点F1,点 P 在椭圆上,如果线段PF1的中点 M在 Y 轴上,那么 P 点到右焦点F2的距离为:()A、 34/5B、 16/5C、 34/25D、16/25(10)已知直线l 1与平面α成π /6 角,直线l 2与 l 1成π /3 角,则 l 2与平面α所成角的范围是:()A、 [0 ,π /3]B、[π/3,π/2] C[π /6,π /2]、D、[0,π/2](11)已知,b为常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a|>1B、a∈R且a≠1C、-1<a≤1D、a=0或a=1(12)如图,液体从一球形漏斗漏入一圆柱形烧杯中,开始时漏斗盛满液体,经过 3 分钟漏完。

历年高中会考试题及答案

历年高中会考试题及答案

历年高中会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A. 2H₂ + O₂ → 2H₂OB. 2H₂ + O₂ → H₂OC. H₂ + O₂ → H₂OD. 2H₂ + O₂ → H₂O₂答案:A2. 请选出下列哪个词组不是由两个动词组成的?A. 读书写字B. 唱歌跳舞C. 吃饭睡觉D. 风和日丽答案:D3. 在物理学中,以下哪个单位是用来衡量功率的?A. 瓦特(W)B. 焦耳(J)C. 牛顿(N)D. 帕斯卡(Pa)答案:A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胜利D. 新中国的成立答案:A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英语语法结构?A. She is go to school.B. She goes to school.C. She go to school.D. She is going to school.答案:B6. 在数学中,以下哪个公式表示圆的面积?A. A = πr²B. A = 2πrC. A = πrD. A = r²答案:A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细胞分裂过程?A. 有丝分裂B. 无丝分裂C. 减数分裂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地理术语?B. 地幔C. 地核D. 以上都是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物分类单位?A. 种B. 属C. 科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计算机术语?A. 硬件B. 软件C. 固件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米/秒。

答案:299,792,4582.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_______。

答案:F = ma3.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小时。

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_。

答案:皮肤5.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的元素是_______。

安徽高一高中数学水平会考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一高中数学水平会考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一高中数学水平会考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集合M =,N =,则A.M=N B.M N C.M N D.M N=2.(理科)若向量则一定满足A.的夹角等于B.⊥C.∥D.⊥3.(文科)则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A.B.C.D.4.tan700+tan500-tan700tan500的等于A.B.C.-D.-5.理科)对任意实数, 若不等式恒成立,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k≥1B.k >1C.k≤1D.k <16.(文科)下列函数中,图像的一部分如右图所示的是A.B.C.D.7.函数y=sin x+cos x(0≤x≤)的值域是A.[]B.[]C.[]D.[]8.理科)函数,的零点个数为A.0B.1C.2D.39.(文科)函数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A.B.C.D.10.若任取x1,x2∈[a,b],且x1≠x2,都有成立,则称f(x)[a,b]上的凸函数。

试问:在下列图像中,是凸函数图像的为A B C D11.已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是,则的最小值等于()A.B.C.2D.312.(理科)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的解集是A.B.C.D.13.(文科)函数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为a,则a的值为A.B.C.2D.414.(理科)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为A.2B.0C.1D.不能确定15.(文科)如果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单调递减区间是A.B.C.D.二、填空题1.1已知函数,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2.设函数则 .3.已知,cos(α-β)=,sin(α+β)= ,那么sin2α= .4.在三角形ABC中,设,,点在线段上,且,则用表示为。

5.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函数(且)与函数(且)的定义域相同;②函数与的值域相同;③函数与都是奇函数;④函数与在区间上都是增函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

安徽普通高中会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安徽普通高中会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2024年安徽普通高中会考数学真题及答案2024年安徽普通高中会考数学真题及答案一、真题部分1、在等差数列${ a_{n}}$中,已知$a_{3} + a_{7} = 22$,那么$a_{5} =$() A.$10$ B.$9$ C.$8$ D.$7$2、已知复数$z = \frac{1 + i}{1 - i}$,则$|z| =$()A.$1$B.$\sqrt{2}$C.$2$D.$2\sqrt{2}$3、已知向量$\overset{\longrightarrow}{a} = (1,2)$,$\overset{\longrightarrow}{b} = (x,y)$,且$\overset{\longrightarrow}{a} \perp\overset{\longrightarrow}{b}$,则$xy$的值为()A.$2$B.$3$C.$4$D.$5$二、答案部分1、正确答案是:A. $10$ 在等差数列${ a_{n}}$中,因为$a_{3} + a_{7} = 22$,所以$a_{5} = \frac{a_{3} + a_{7}}{2} = 10$。

因此,答案为A。

2、正确答案是:B. $\sqrt{2}$ 复数$z = \frac{1 + i}{1 - i} = \frac{(1 + i)^{2}}{(1 - i)(1 + i)} = i$,因此$|z| = 1$. 所以正确答案为B。

3、正确答案是:C.$4$ 向量$\overset{\longrightarrow}{a} = (1,2)$,$\overset{\longrightarrow}{b} = (x,y)$,且$\overset{\longrightarrow}{a} \perp\overset{\longrightarrow}{b}$,所以$\overset{\longrightarrow}{a} \cdot\overset{\longrightarrow}{b} = x + 2y = 0$,解得$xy = 4$. 因此,正确答案为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