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重点整理模板
视听语言笔记
视听语言⭕️①什么是视听语言:以视听为载体来传达和接受信息,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语言。
视听元素:影像,声音,剪辑特征:(全媒体全渠道的融合性,重共享重反馈的交互性,纪实与虚拟的两极化发展,艺术创作的虚拟性)②视听语言基本属性两个基本属性(特征):一,逼真性(精确还原现实世界,重现幻听渴望。
生产技术特性决定,使人产生快感,造就质感质感即信息,使人产生快感,造就感染力)二,幻觉性(运动幻觉与立体幻觉)光波与声波接受的特殊机制:视觉暂留原理。
似动现象。
心理补偿机制。
视觉暂留(视觉后像):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视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
电影胶片每秒24格的速度匀速转动,每秒24帧。
双眼视差:两眼瞳孔相距大约65毫米,当用两只眼睛同时看一个物体的时候,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一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一些,两眼视网膜上形成两个略有差异的一事项。
心理补偿机制:人有一种将他看到,听到感知的形象复合成他已知的完整形象的倾向。
电影创作流程:前期筹备阶段(选择剧本,组建创作班子,分镜头剧本。
)实拍阶段,后期制作阶段。
视听作品:导演,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
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实际拍摄:一次开机到关机之间所摄取的一段画面剪辑之后: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形成影像的基本元素:机位、画框、构图、景别、角度、焦距摄影机运动、照明、色彩、场面调度上述各元素并非孤立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综合形成影像的叙事,表意,抒情等。
分析影像的基本方法:文本分析(分镜头分析,截图截取片段分析,机位图分析)背景资料阅读(导演的个人背景作品,创作的背景,文本的时代背景)画框:又叫景框,封闭的四边框相当于镜头的取景框。
③画类空间,画外空间构成画外空间的主要方法:1,拍摄对象出、入画。
2,人物指向画外的视线或者动作3,画外的人物或者物体投射在画内的影子4,利用镜子等有反射功能的物体或平面5,画外人物有局部出现在画内6,画面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引人联想画外空间7,摄影机的运动8,打破画面内的一些空间隔断9,画外音④构图一,概念在一定的画幅格式中,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被表现的对象以及被摄取的各种造型元素(线条光线影调色调)有机的组织分布在画面中,形成一定的画面形式。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语⾔复习重点视听语⾔复习重点⼀、蒙太奇的功能及作⽤:蒙太奇是指影视制作中把不同的画⾯及其他相关素材有机地、艺术地组接在⼀起,使之符合创作者的构思与意图,从⽽产⽣新的表达意义的艺术创作⼿段。
(⼀)叙事电影的画⾯是分别拍摄的,运⽤蒙太奇⼿法把众多的镜头剪辑来,可以表现完整的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构成⼀部为⼴⼤观众所理解的影⽚(或某⼀⽚段)。
镜头,当他们是孤零零的时候,那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但⼀旦将它们按蒙太奇规律连接,便成了动⼈的饶有风趣的影⽚。
这就是夏衍所说的“所谓蒙太奇,就是依照着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和关⼼的程序,把⼀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个明确,⽣动的印象或感觉,从⽽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件事情的发展”。
(⼆)表意蒙太奇的作⽤是多⽅⾯的,分散的镜头,利⽤蒙太奇⽅法组接在⼀起,不仅能让⼈看懂影⽚叙述的内容,⽽且能赋予画⾯以新的含义。
(⼏乎⽂学中拥有的⼀切修辞⼿段,对⽐、双关、隐喻、借代等等,它都能加以运⽤。
它使抽象的思想,微妙的感情形象化了,视觉化了,使电影产⽣诗情画意,深化影⽚的思想内容,加强影⽚情绪的感染⼒,极⼤地丰富了电影语⾔的宝库。
(三)运⽤声画蒙太奇产⽣特殊的艺术效果电影的声⾳包括对⽩、⾳乐和⾳响三个⽅⾯,处理电影中声⾳和画⾯的关系也叫声⾳蒙太奇。
声画蒙太奇的⽅法有下⾯⼏种:1.声画合⼀声⾳和画⾯紧紧配合,形成“同步”。
如画⾯有⼀只鸟在叫,同时就出现鸟叫声;画⾯有飞机来,同是时就听到飞机声;画⾯上两⼈在交谈,传来的也是他们的谈话声。
2.声画分⽴。
也就是说声⾳和发声物体不在同⼀画⾯,声⾳是以画外⾳的形式出现的。
声画分⽴的⼀个明显的作⽤是能够扩展画⾯的空间容量。
例如在听到关门声和车辆开⾛的同时,银幕上便出现了⼥主⼈公依窗⽽⽴,悲痛欲绝的形象,我们并没有看到对⽅的离去。
从这个例⼦可以看出,“声画分⽴”突破了银幕框的限制,使影⽚增加了空间容量。
因为在这个画⾯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主⼈公伫⽴的空间——房屋靠窗的⼀⾓,可是关门声和汽车民动的声,却暗⽰出这个房间以外的空间的存在,把画⾯伸到画⾯框以外去了。
视听语言掌握重点
2012年9月17日星期一视听语言又称电影语言。
镜头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蒙太奇完善了电影语言的独特语法修辞规律。
电影语言的章法,一般由若干场景和段落按照蒙太奇规则构成。
学习重点景别、基础拍摄、三分法、轴线、蒙太奇段落、20%原则、平时的思考题。
成绩考核笔试。
(平时成绩占30%,分三次抽查)一、镜头(一)景别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
《好莱坞摄影技法》(视频教程)1好莱坞摄影技法介绍10个景别1、全景(Full shot)---包括脚及框架;2、中全景(Medium full shot)---膝盖以上;3、牛仔拍摄(Cowboy shot)--是从牛仔挂枪的位置;4、中景(Medium shot)--是从腰下面以上;5、中近景(Medium close shot)--紧挨着腰部上一点的位置;6、近景(Close shot)--即从胸部开始;3T7、更近的(Wide close-up)第二纽扣8、详细特写(Full close-up)第一纽扣9、中等特写(Medium close-up)卡喉位置2T10、极至特写(Extreme close-up)齿下 1T需要牢记的是:远、全、中、近、特5个景别上述1、2、6、9。
“大远景”多是四分之一英里(1英里=1、609344千米)的距离拍摄,显现场景之所在,为较近的镜头提供空间的参考,称为“建立镜头”。
如果人物出现在大远景中,只有斑点大小。
这种镜头在史诗电影中最为常见。
《阿拉伯的劳伦斯》景别的划分划分景别的标准通常是两种方法:1、被摄主体被画框截取部位的多少。
2、被摄主体在画幅中所占面积比例。
经常使用的景别1、大远景---人物占画幅高度的四分之一。
以表现远处的人物景物为主。
2、远景---人物是画幅高度的二分之一。
3、大全景---人物是画面四分之三的高度。
4、全景---人物属全身以上范围。
称之为带头带脚的全身镜头。
充分看清人物的形体动和动作范围。
视听语言知识点归纳总结
视听语言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视觉语言知识点1. 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存储、图像压缩、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分割等。
图像处理的目的是通过图像处理的方式改变或者加强图像的特定属性,使得图像在特定的应用领域中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2. 视觉匹配视觉匹配是指在处理图像时,根据图像的特征进行匹配。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使用图像的特征点、轮廓、颜色信息等来进行视觉匹配。
通过视觉匹配,我们可以实现图像的对齐、配准、跟踪等功能。
3. 视觉识别视觉识别是指根据图像的特征来识别图像中的物体。
常见的视觉识别技术包括目标检测、目标跟踪、人脸识别等。
通过视觉识别技术,我们可以实现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车牌识别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应用。
4. 视觉跟踪视觉跟踪是指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目标进行跟踪的过程。
通过视觉跟踪技术,我们可以实现目标的实时定位、轨迹的追踪等功能。
视觉跟踪技术在自动驾驶、无人机航迹跟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 图像识别图像识别是指通过对图像的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图像内容的识别和分类。
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图像搜索、图像检索、图像分类等领域。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智能手机的人脸解锁、智能家居的动作识别等应用。
6. 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特征的区域的过程。
图像分割技术是图像处理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应用于医学影像分析、目标检测、图像检索等领域。
常用的图像分割方法包括阈值分割、边缘检测、区域生长等。
二、听觉语言知识点1. 语音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是指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包括语音采集、语音编码、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增强等。
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声音识别声音识别是指根据声音的特征对声音进行识别和分析的过程。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王丽娟版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材料第一章视听语言体系一、蒙太奇语法与修辞:1、八大组合段学说:1967年由麦茨提出。
划分如下:单个镜头(自主性镜头);非时序性平行组合段;非时序性括号组合段;时序性描述组合段;时序性交替叙事组合段;时序性直接叙事场景;直线时序性单一片段;直线时序性的散漫片段。
2、声画对位:涉及的是电影意义单元中影像(或称画面、镜头)与声音的关系问题。
即垂直蒙太奇,当然这种关系得以确立的前提是,声音和画面在影视艺术中应该具有平等的地位,是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的语言元素。
自有声电影诞生以来,声音和画面的关系及其组合是视听语言考察的基本点。
3、声画蒙太奇:声画同步,声画同步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成同步对应的关系,即视听信息是同等合一的。
声音和画面共时相加构成一个总体信息。
这其中又包含两种具体的同步方式,其一,声音是画面动作的同步音效;其二,声画合一中的声音起到对画面内容补充、渲染和揭示的作用。
声画对位,声画对位指的是声音与画面的非同步聚合关系,与复调音乐的对位类似,只不过强调的是视听语言元素间的对位组合。
声画对位的组织方式造成了声音和画面各自不同的信息指向,从而使镜头含义显示出丰富的多义性。
4、单讲声画对位:声画对位包括声画平行和声画对立两种形态。
声画平行又称声画并置,即视听信息指向各自发展,互不干扰,往往构成相加的信息关系。
声画对立即声画对比,也就是说视听信息指向完全相反,镜头内的声音与画面本身构成一种张力,使观众感受到单独的声音和画面都未能体现的复杂信息。
5、蒙太奇修辞:叙事蒙太奇,包括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和连续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包括抒情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
6、各种蒙太奇定义:①叙事蒙太奇:所谓叙事蒙太奇,那是蒙太奇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意味着将许多镜头按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分段篆集在一起。
这些镜头中的每一个镜头自身都含有一种事态性的内容,其作用就是从戏剧角度和心理角度去推动剧情发展。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shìtīng)语言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主观(zhǔguān)镜头:是指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的视点(shì diǎn)出发来叙述的镜头。
2.空镜头(jìngtóu):是画面(huàmiàn)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
3. 升格和降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速摄影”,是提高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方法,高于每秒24格的运动频率就是升格;就是降低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手法,低于每秒24格的运动频率就是降格。
4. 场面调度:是指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及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式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摄影机)调度。
5. 轴线规则:在实际拍摄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影视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为保持被摄主体位置关系及运动方向的一致,摄像机要在轴线一侧180度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这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叫轴线规则。
6. 外反拍:在轴线一侧两个方向相对的角度进行拍摄的镜头调度方法。
7. 反应镜头:是影视镜头语言的一种形式,就是表现人物对某事件作出相应“反应”的镜头,本质上它归属于“叙事镜头”。
8. 间歇镜头:9. 声画对位: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
声画对位从特定的艺术目的出发,在同一时间让声音与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有意让画面与声音形象之间在气氛、情绪、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相互对立,从而深化主题。
10. 同期声:是指拍摄现场与画面空间(包括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共时存在的声音,包括现场同期录下的讲话声和现场背景声。
11. 蒙太奇节奏:是指根据影片内容和表现人物情绪情感的需要,把分散拍摄的若干不同景别、不同角度和不同长度的镜头,按一定的次序组接起来,形成一定的节奏。
即镜头的外部组接所形成的节奏。
12. 前进式蒙太奇:当一组镜头的视距是由远到近,景别由大到小(即远景—全景—中景一近景—特写)过渡,则称为前进式蒙太奇句子。
电影视听语言知识 重点
电影视听语言知识电影语言(上)——电影语言的独特元素:镜头、画面、蒙太奇第一节镜头与画面一、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镜头与画面“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 [法]阿尔诺·马尔丹影视语言是依托镜头、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视听语言。
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镜头。
是摄影机开始转动到停机这一过程中的一组画面。
[美]梭罗门、[法]麦茨镜头与画面的关系。
关于画面影象画面是艺术符号、美学的现实。
画面的视野和焦点。
影象画面与人的视界的对应性。
画面的形成取决于镜头的运用。
电影语言的问题是如何运用镜头组织拍摄画面的问题(“摄影笔”的问题)。
1、镜头的距离远景。
远距离,大视野。
介绍环境背景、渲染气氛。
全景。
表现人物动作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中景。
注意力引向人物,环境空间小。
近景。
主体局部,面目表情及情感变化。
特写。
特定局部占整个画面,视觉冲击,强迫注意。
突出与强化作用。
2、镜头的运动推拉摇移跟3、镜头的角度平拍俯拍仰拍4、镜头的视点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
机位与轴线:顶角机位、平行机位、正、反打机位。
跳轴与反跳轴。
反跳轴原则是摄影机机位设置的一条定律,为保证摄影对象在空间中的正确位置、方向的统一,使观众得到正确的空间结构顺序,需在轴线的180度之内设置摄影机角度。
跳轴是指越过轴线安排机位。
5、镜头的焦距标准镜头短焦距镜头长焦距镜头变焦镜头第二节蒙太奇蒙太奇概念——法文“montage”,原建筑学术语,组装、装配、构成。
《视听语言》重点整理模板
《视听语言》重点整理模板题型:1、单选15题(15分)2、填空10题(10分)3、名词解释5题(15分)4、简答5题(30分)5、论述题2题(20分)6、案例分析1题(10分)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第一节——第三节:填空选择为主,注意年代、发展史、起源)第一节1、视听语言定义:(P2)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其主要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第二节2、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P2)①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②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③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
④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18世纪产生了“记录媒介”,20世纪产生“视听媒介”(属于记录媒介)第三节3、19世纪之前,传播媒介从媒介材料上分为两类:(P5)⑴身体媒介;⑵再现性媒介。
4、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光波与声波。
5、动画电影的起源——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魔术幻灯”(P6)6、动画电影的发展:(P6)⑴1824年。
彼得·罗杰提出“视觉暂留”现象。
⑵法国人艾米儿·科尔是第一位将通俗漫画家的乔治·马努斯的漫画制作成动画。
⑶温瑟·麦凯1914年,电影史上著名代表作《恐龙葛蒂》;电影史上第一部长达20分钟的动画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之沉没》。
⑷①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卡通片——1928年《蒸汽船威力》(主角米老鼠)②1932年第一部彩色卡通片,第一部奥斯卡动画短片奖——《花与树》③《老磨坊》——1937年,首次采用多层摄影台营造视觉深度,这一年,迪士尼进入:美国卡通黄金时代”。
④《白雪公主》——1937年,其拥有多项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部长篇剧情动画电影;世界第一部发行原声音乐的电影(唱片形式);世界第一部使用多层次摄影机拍摄的动画;世界第一部举行隆重首映式的动画,获得第十一届奥斯卡特别成就奖,最佳原著配乐提名。
视听语言重点2
1、景别: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 (人体肩部以上) 、近景 (人体胸部以上) 、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特写的基本类型:细节特写,道具特写,运动特写,环境特写,心理特写2、景深:距离摄影机镜头最近的清晰影像到最远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镜头焦距不同,观众实际看到的画面空间,景深大小也随之不同。
不过,景深大小不仅取决于焦距,而是由三个要素决定:光圈、焦距、物距。
光圈越窄景深越深长焦\短焦\标准焦长焦镜头:俗称“望远镜头”,视野较窄,景深较小,常用于表现较远处的物体。
由于长焦摄影的视域较小,如果被拍摄物体是运动的,为了避免视角,往往需要配合变焦摄影。
长焦镜头能够人为地压缩真实的空间,让需要被观众看清楚的人或物对焦清楚,让其他层面失焦、成像模糊。
长镜头可以被应用于一些主观化、戏剧化的影响风格中。
短焦镜头:俗称广角镜头,视野较宽,景深较大,常用于表现较大范围的视域。
造成前景画面一定程度的扭曲变形标准镜头:无论是长焦镜头还是短焦镜头,往往都展现了一种人为的、主观化的影像风格。
因此,如果我们需要拍摄纪实风格的影像,还原生活原汁原味的视觉质感,往往需要避免使用非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与人眼的视觉效果相似,它不会人为压缩或拉伸景深空间,而是客观地呈现空间中一切应有之物,因而也就相对更为符合窗式电影美学观念。
3、视觉残留: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还可以让这个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 0.1-0.4 秒的时间。
这种视觉残留是每个人都固有的生理心理感应特性。
1829 比利时普拉托4、焦距:焦距是镜头之镜片中间点到光线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5、构图:概括来说,就是指画面的结构、布局,即画面中各被摄元素的连接关系、组合结构。
所谓被摄元素,可以使明显的人或物,甚至可以是点、线、面、光、色等造型元素。
视听语言重点知识
视听语言重点知识(总2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视听语言知识详解第一章视听语言的基本特征第一节视听语言的含义(一个定义)07年名词解释视听语言的含义:视听语言不是自然语言的机械复制,而是经过甚至精炼过的带有强烈科技色彩的高级表意语言,它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并永久保存,同时彻底打破了人类语言的时空束缚,视听语言是以人类的形象思维为基础的视觉与听觉的综合运用。
综合说来,视听语言即指人类创造并使用,同时依托视觉与听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交流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
第二节视听幻觉(三个定义一个特点)1、视觉暂留原理:人眼在观看运动中的形象时,每个形象在消失后仍在视网膜上滞留1/10到1/4秒,约瑟夫·普拉托把这一现象称为视觉暂留原理,后人将最佳视觉存留时间定为1/7秒。
2、心理补偿:在实际观影过程中,电影中的每一格画面都是静态的,观众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承认连续出现的姿势不断变化的影像是同一被摄体,而两个画面之间被断掉的部分,是观众根据生活中的感知经验做了心理补偿,由此出现运动的感觉,这一现象称为心理补偿现象。
3、似动现象: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感知有一种倾向,就是把他所感知到的光波刺激变成可辨认的形式或形态,因此人们根据生活中积累的透视经验,可以把尺寸的大小、光线及色彩的亮暗、声音的强弱转换为距离的远近,根据接受者的这种心理补偿,创作者可以创造各种幻觉。
恰当的摇镜头、移动镜头都能使观众产生一种自己头部在动的错觉。
这种现象认同的接受方式所造成的运动幻觉称作似动现象。
这就是电影运动的幻觉产生的原理,而视觉残留的作用仅仅是使那运动更为连贯流畅。
4.、视听幻觉的特点(07年简答题):人眼通过视网膜接受视觉信息,大脑对信息进行处理,电影用胶片记录影像,其原理和人眼的视网膜上的记录一样,电影的幻觉不仅仅与生理有关,更与心理有关,人们在电影中所看到的视像最终取决于大脑中的神经系统。
视听语言分析知识点总结
视听语言分析知识点总结视听语言分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声音和声音形态分析:声音是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之一。
在视听语言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声音的频率、音量、音色等进行分析,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通过对声音形态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机制,以及不同声音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2. 音乐分析: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声音表达形式,是视听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在结构和表达方式。
同时,音乐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意图,从而增强我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3. 声音的节奏和韵律分析:声音的节奏和韵律是影响人们对声音感知和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
在视听语言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声音的节奏和韵律进行分析,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节奏规律和韵律特点,从而增强我们对声音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4. 电影和电视节目分析:电影和电视节目是视听语言的重要载体,通过对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影视作品的视听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从而增强我们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同时,电影和电视节目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影视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意图,从而深化我们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评价。
5. 口头表达分析:口头表达是视听语言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对口头表达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口头表达的结构和特点,从而增强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口头表达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口头表达的语言规范和表达技巧,从而提高我们的口头表达水平。
通过对视听语言分析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媒体作品,从而提高我们的视听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同时,视听语言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表达自己,增强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使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和沟通。
视听语言分析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视听语言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媒体作品,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
视听语言知识点总结
视听语言知识点总结视听语言是指通过观察和听取信息来理解和表达的一种语言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视听语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关于视听语言的重要知识点。
1. 口语交流技巧:口语交流是视听语言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进行口头交流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姿势和肢体语言: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肢体语言可以增强我们的口语表达效果。
我们要保持自信的姿态,用手势和面部表情来配合我们的语言。
- 发音和语调:清晰的发音和正确的语调是准确表达自己的关键。
我们应该注意正确地发出各种音素,并在表达时注意使用适当的语调。
2. 视听理解技巧:视听理解是通过观察和听取信息来理解他人的表达。
以下是一些提高视听理解能力的技巧:- 注意听力练习:通过频繁地进行听力练习,我们可以提高我们对不同口音和语速的适应能力。
- 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在观看视频或听取对话时,我们应该学会识别和提取关键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整个内容。
- 注意上下文和背景知识:上下文和背景知识对于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意图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注意收集和积累相关的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表达。
3. 视听表达技巧:视听表达是通过观察和听取信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以下是一些提高视听表达能力的技巧:- 练习口语表达:通过频繁地进行口语练习,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流利度。
- 学会使用适当的词汇和语法:正确使用词汇和语法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和流利。
- 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团队工作和社交活动中,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对于正确表达和理解他人的观点至关重要。
4. 多媒体学习资源的利用:现代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视听语言学习资源。
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如电影、电视剧、新闻报道等来提高我们的视听语言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和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视听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完整word版)《影视视听语言》考试重点
视听语言的特征:单向性、运动性、模拟性、创建性。
景别 : 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构造中,所表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远景:表现广阔空间或宽阔场面的画面。
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采等宽阔的场景。
远景功用 1)供给广阔的视觉空间,表现光景的宏观形象2)在影视中作开篇镜头,起到交代环境、直截了当的作用3)作结尾镜头,抒怀性强,语重心长。
全景:表现人物浑身形象或某一详细场景全貌的画面。
全景功用 1)将人物及其所处的环境空间在一个画面中同时进行表现,环境对人物拥有说明、解说、衬托、衬托作用 2)能够完好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进而反应其心里感情和心理状。
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中景功用 1)中景对人的手臂活动能够实现一种较完满的 2)中景能够清楚地表现形体运动和情绪沟通,有益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常用来表达剧情,是影视剧用的最多的景别。
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近景功用 1)近景画面中人物脸上表情的变化尽显无遗,拉近了被摄人物与观众的距离,简单产生一种沟通感2)新闻节目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常以近景出现3)调换观众参加的电视节目特别是娱乐节目,多用近景画面。
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特写功用 1)可把近距离极细小的世界用特写画面放大表现出来2)在叙事性段落中,用特写表现人物面部表情和眼神变化,进而反应出其思想活动和心里意念,推动故事情节进展3)用特写画面转场。
拍摄方向: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水平平面上一周360°的相对地点,即正面拍摄、反面拍摄和侧面拍摄。
正面拍摄功用 1)有益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正面特色 2)简单显示出隆重、严肃、静穆的氛围 3)正面平角度拍摄人物,可看到人物完好的脸部特色和表情动作,有益于人物与观众当面地沟通,使观众简单产生参加感和和蔼感。
反面拍摄功用 1)镜头拍摄的方向与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一致,使观众产生与被摄对象有同一视线的主观成效。
视听语言、整理
视听语言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一、视听语言是什么视听语言视觉元素画面元素:构图、光线、色彩镜头元素:场面调度、镜头运动剪辑技巧:镜头组接、节奏控制听觉元素人声音乐、音效环境声1.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2.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摄像机和被摄主体之间的实际距离;•摄像机所用的镜头的焦距长短。
3.景别的种类4.远景作用•表现自然环境和宏大场面的气势•加强画面的真实性;•常用于影视片的开头、结束或场景的转换,形成舒缓的节奏。
拍摄远景注意事项①远景画面容量大包括景物多,为看清画面内容,拍摄时要有一定长度;②电视屏幕小,远景画面的处理应删繁就简;③远景画面地平线突出,拍摄时应注意水平;④远景画面拍摄运动镜头时,摄像机的运动不易太快;⑤、远景的画面构图一般不用前景,拍摄尽量不用顺光。
5.全景以表现某个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处的环境为目的,一般用来交待事件发生的环境及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如果以人来作拍摄主体,则主要表现被射人体的全身。
在全景画面中,被摄物体的全貌或被摄主体的全身被完整地表现出来,同时保留了较大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使观众对画面所表现的事物、场景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全景如图所示。
全景图例远景全景全景作用与小类•全景的作用:是确定事物、人物的空间关系,展示环境特征,表现节目的某一段的发生地点,为后续情节定向。
同时全景有利于表现人和物的动势。
使用全景时,持续时间应在8秒钟以上。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6.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地位,如果是静的物体,也总以该对象中最有趣味、最引人注意的部分为表现主体。
视听语言笔记整理
《视听语言》绪论主要内容:什么是视听语言?学习视听语言的作用?如何学好这门课程?*读图时代的视听媒介影视片段1:(视频0-1-日瓦戈医生片段)影视片段2:(视频0-2-一个法国中尉的女人影视片段3:(视频0-3-尼罗河惨案)小结:眼镜---画外空间戏里戏外---故事层面的蒙太奇插叙---闪回省略---剪辑---创造---影视艺术*一、认识视听语言1、视听语言的定义:人类创造并使用的,同时依托听觉与视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交际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
*案例分析广播节目:(视频0-4—陶璐娜)电视节目:(视频0-5—神舟五号)广播节目的传播符号:播音语言、采访语言、音乐、音响影视节目:活动画面、文字、特技画面视听语言的本质特点:视听结合*2、视听语言各元素之间的关系(1)辨证统一的关系(2)相互协调、相互加强(视频0-6-镇江香醋)*3、视听语言研究的对象和目的(1)研究对象:视听语言及其规律(2)研究目的:影视艺术中信息传递的缘由和有效性(视频0-6-B-出入画——勇心幽会)(3)主要内容:影视艺术的语法——剪辑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4、视听语言与相关名词的差异(1)视听语言与影视语言(2)视听语言与画面语言(3)视听语言与镜头语言*A.什么是影视语言?a)所谓影视语言,是指影视艺术中由人们创造并使用的,用来传情表意的各种传播符号的总和。
b)影视语言是人类视听语言发展到现代的产物,是视听语言的高级形态*B.什么是画面语言?a)广义的画面语言就是影视作品中声画结合、声形兼备的语言形式;b)狭义的画面语言是指连续的图像所构成的一种传递信息的体系(视频0-7--无声电影-淘金记)* C.什么是镜头语言?是指以一段连续的音像素材为基本单位,以蒙太奇为结构规律构成的表意体系*(4)视听语言与相关名词的区别A.外延不同:视听语言最广、狭义的画面语言最小B.侧重点不同:技术与艺术,宏观与微观*二、学习视听语言的意义和作用1、读图时代需要视听素养---2、视听语言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前提--3、媒介融合环境下记者的必备素养*三、学习视听语言的方法(1):1、理论:讲解------了解案例------理解(视频0-8)*轴线原则是指影片拍摄和组接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同一场景中拍摄和组接相连的镜头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使观众获得正确的空间结构和空间顺序,从而正确、清楚地理解场景内容,需要在轴线一侧的180之内设置拍摄角度或选择连接镜头。
视听语言考试重点笔记
视听语言考试重点笔记一、镜头部分。
1. 镜头的概念与分类。
- 概念:镜头是视听语言的基本表意单元,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所拍摄下来的一段连续的画面。
- 分类:- 根据焦距分:- 广角镜头(短焦距镜头):视角广,画面有明显的透视变形,可容纳更多的景物,常用于表现宏大的场景或制造特殊的视觉效果,如强调空间的广阔或物体的渺小。
- 标准镜头:接近人眼的视觉效果,画面比较自然,没有明显的变形,适合拍摄常规的场景和人物对话等。
- 长焦镜头(长焦距镜头):视角窄,景深小,能将远处的景物拉近,压缩空间,常用于特写拍摄人物表情或突出远处的主体。
- 根据运动方式分:- 固定镜头:摄像机位置、镜头光轴和焦距都固定不变的镜头。
它能给人稳定、客观的感觉,适合表现静态的场景或营造宁静的氛围。
- 运动镜头:- 推镜头:沿摄像机光轴方向向前移动拍摄,画面由远至近,主体逐渐变大,重点在于突出主体、强调细节或者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 拉镜头:与推镜头相反,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拍摄,画面由近至远,主体逐渐变小,可用于表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有结束感或者揭示新的元素。
- 摇镜头:摄像机位置不动,镜头光轴作水平或垂直方向的运动拍摄。
可以展示空间环境,或者跟随主体运动,如拍摄一场体育比赛中的观众席扫视。
- 移镜头:摄像机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拍摄,可以是横移、纵移、斜移等。
能够连续地展示空间环境,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如跟拍人物在走廊中的行走。
- 跟镜头:摄像机跟随运动的主体一起运动拍摄,使主体始终保持在画面中的某个位置,能够突出主体的运动状态和轨迹。
- 根据景别分:- 远景:表现广阔的空间环境,人物在画面中所占比例很小,主要用来展示地理环境、自然风貌或者大规模的人群场景等,如山脉、城市全貌等。
- 全景:包含人物全身的画面,能够展示人物的整体形象以及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常用于场景的介绍或者人物的出场。
- 中景:一般表现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是叙事中最常用的景别,能够兼顾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以及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参考重点
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参考重点第一篇: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参考重点人类传播媒介和艺术媒介发展历程:1原始时期,人们的交流主要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和非言语的声音等身体语言来进行交流。
2在人们要求具体而比较精确的交流的强烈欲望去试下,口头语言诞生了。
这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3文字和造纸术印刷术构成了人类传播史上第二次大革命。
人类传播媒介从媒介材料区分大体分为二类:身体媒介:以人的生理器官为媒介材料,交流发生在几乎是面对面的实时,艺术表现为舞蹈、唱歌、演戏等。
再生性媒介:运用间接性的符号(文字、线条、色彩等)表达意义,依靠既定的编码和成规,将信息传达给受众。
艺术表现为文学、美术、器乐等。
记录媒介:19世纪诞生了一中心的传播媒介,照相术使人和景物被精确定格在瞬间,录音术,电影和电视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相继出现。
显示的声音和运动可以记录和还放。
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摄像机是将光波转变为电信号产生影像的。
录音机是捕捉声音振动即声波并引发电场变化直接产生声音的。
视听媒介的记录性:作为记录媒介,电影电视的机器具有仿生的性质,即摄像机像我们的眼睛,录音机像我们耳朵。
视听媒介的负面作用:一视听等大众传播媒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破坏了民族文化中地区之前的多样性。
二在视听媒介下成长的一代,常常把幻觉真实和生活真实混为一谈,影响他们对真相判断。
电影理论领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巴赞理论。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是对大脑吸收的信息进行整序和处理的高级阶段。
视听思维:视听因素在相对时空中的构思。
经验思维:是一种追述能力极强的思维方式,这种能力源于生动的经验和丰富具体的细节。
它的构成因素不是词语而是动作,是通过已往事件奇特片段模仿和表演往事的形体动作。
非词语交流:在童年时代,人类的交流基本上是一种非词语交流眼神,手势。
语调,音高,动作等。
电影语言:影像按照选定的叙事方式组织安排成符号和象征体系,他们成为象征符号,或者可以增添符号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1、单选15题(15分)2、填空10题(10分)3、名词解释5题(15分)4、简答5题(30分)5、论述题2题(20分)6、案例分析1题(10分)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第一节——第三节:填空选择为主,注意年代、发展史、起源)第一节1、视听语言定义:(P2)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其主要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第二节2、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P2)①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②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③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
④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18世纪产生了“记录媒介”,20世纪产生“视听媒介”(属于记录媒介)第三节3、19世纪之前,传播媒介从媒介材料上分为两类:(P5)⑴身体媒介;⑵再现性媒介。
4、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光波与声波。
5、动画电影的起源——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魔术幻灯”(P6)6、动画电影的发展:(P6)⑴1824年。
彼得·罗杰提出“视觉暂留”现象。
⑵法国人艾米儿·科尔是第一位将通俗漫画家的乔治·马努斯的漫画制作成动画。
⑶温瑟·麦凯1914年,电影史上著名代表作《恐龙葛蒂》;电影史上第一部长达20分钟的动画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之沉没》。
⑷①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卡通片——1928年《蒸汽船威力》(主角米老鼠)②1932年第一部彩色卡通片,第一部奥斯卡动画短片奖——《花与树》③《老磨坊》——1937年,首次采用多层摄影台营造视觉深度,这一年,迪士尼进入:美国卡通黄金时代”。
④《白雪公主》——1937年,其拥有多项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部长篇剧情动画电影;世界第一部发行原声音乐的电影(唱片形式);世界第一部使用多层次摄影机拍摄的动画;世界第一部举行隆重首映式的动画,获得第十一届奥斯卡特别成就奖,最佳原著配乐提名。
⑤1942年《小鹿斑比》首创渲染式水彩概念画法。
⑥1995年《玩具总动员》——电影史上首部全计算机动画长片,获奥斯卡特殊成就奖,最佳原著剧本提名,最佳音乐配乐提名及最佳歌曲提名。
(注意P7—P8中出现的作品,年代及出品公司)⑸世界各国动画:(P8)①美国联合制片公司(UPA)——1943年成立。
1)理想——改革动画既定的风貌,作品注重平实的、风格化、当下流行的线条设计,社会政治批判。
2)特点——“有限动画”制作方式3)代表作:《兄弟情》、《悬吊者》②南斯拉夫的萨格勒布学派——20世纪50年代成立。
1)理想——全力实验有限动画,发展有趣的故事和别具一格的线条。
2)特点:迷人和震撼。
3)代表作:1961年奥斯卡脱颖而出的短片《Ersatz》③加拿大国家电影局的动画部门(NFBC)——1942年成立。
1)宗旨:由动画家诺曼·麦克拉伦主持,成立的宗旨“向加拿大及其他地区的人说明加拿大”。
20世纪60年代成了向往个人创意的动画者的家。
2)1970—1980年,其制作的动画获七次奥斯卡奖。
④日本:1)1958年,安日田拍摄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白娘子的传说》。
2)手冢治虫将电影手法以及蒙太奇技巧引进连环画的创作,并制作成电视系列动画《原子小金刚》、《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地》。
3)1984年,宫崎骏《风之谷》是国际动画领域一个创举——创造了动画影像的新景观。
本片奠定了宫崎骏在日本动画界的地位。
⑤中国:中国动画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
1)1926年,万氏兄弟制作了第一部中国动画片《大闹画室》。
2)1940年,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
3)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特伟任厂长,提出“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开始了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建设。
第四节(论述、简答)7、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及分类:(P9)⑴特点:动画可以增加许多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想法并加以实现,它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实现电影实现不了的镜头画面,因此动画影像产生独特的视听语言特点——主观性和表现性。
动画片可以用创造性动态视觉的手段表现一切奇迹,由于动画片的假定性形象使得动画片中的奇迹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升华了观赏态度产生的积极接受心理。
因此说“动”是动画之本。
⑵分类:(分类依据——视听语言的语法系统)①实验动画:是一种视觉风格的探索,这类动画影片中,影像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构成元素。
早期的实验动画大体都是结合抽象几何图形及古典音乐作为其表现的媒介进行运动形态的研究与探索。
20世纪60年代后,形式与内涵变得越发丰富,声音也不再只是动作的伴奏,动画的载体与风格也变得多元化。
特点:叙事结构是被简化了的动画片与形态。
一般来讲由个人编导、设计、制作和配音,描写的内容是经过动画手法处理过的现实,即对现实的评价、看法以及思考。
开放式的结构,非典型人物造型,即具有多重性格的普通人,空间观念更加超现实、自由和魔幻。
②叙事动画:利用动画的形式表现事件、人物、思想情感。
动画影片按照戏剧文学的叙事规律和电影化的想象构架故事,有严谨的故事结构、明确的主人公。
明确的时空关系以及明确的因果关系。
一定模式的开头、情节的开展、起伏、高潮以及明确的结局。
叙事动画在经历多种文化渗透后,形成了一定的叙事样式:1)文学性叙事方式——具有小说、神话的性质,如宫崎骏《幽灵公主》、李成江《美丽物语》;2)戏剧性叙事方式——按照传统戏剧结构讲故事的方式,强调冲突律,如《埃及王子》;3)纪实性叙事方式——具有散文。
记叙文。
新闻报导的性质,如《萤火虫之墓》。
③另两种动画视听语言的分类:1)按播放媒介分:电视动画片和电影动画片2)按画面效果和制作手段分:二维动画片和三维动画片第五节(每个知识点都要)8、视听语言构成元素(P13):影像、声音、剪辑三大部分。
⑴影像:基本组成单位是镜头,一般一个故事片由400-800个镜头组成。
①镜头概念:从技术角度上讲,镜头是摄影机马达开动到停止这段时间曝光的胶片;从剪辑角度上讲,镜头是两个剪辑点之间的那段胶片。
②电影镜头:每秒24个画格PAL制的电视镜头:每秒25个画格电脑动画可根据播出要求任意改变其渲染的设置参数。
(画格是电影最小的可划分单位)③影像分类:镜头、构图、景别、角度与运动、光线、色彩等,⑵声音包括:语言。
音响、音乐。
⑶剪辑包括:影像剪辑、声音剪辑。
(从剪辑技巧上看可分为光学剪辑和无技巧剪辑)8、构成元素间的相互关系:(整段都要背P13)(补充P10)10、1924年,瑞典画家维京·伊格林完成的《叙线交响曲》为实验动画,该片展示出时间。
节奏以及整体结构的音乐性和因明暗与方向变化而产生的运动感,11、1921年,汉斯·瑞克特利用动画工作台与手动剪辑机尝试以停格、顺拍、倒拍方式制作抽象动画。
1921年《韵律21》实验方形的形状变化韵律;1923年《韵律23》实验线条变化的韵律与节奏感;1925年《韵律25》实验线条与色彩的变化关系。
★第二章影像(本章每一个小点都会考到,书中出现的经典案例赏析需注意)第一节动画影像的形成★1、二维动画影像的形成:(P14)包括分镜头设计、画面设计、场景设计、角色设定、原画、动画、色彩设定、色指定、上色、上色检查、摄影、后期特效、编辑等。
①分镜头设计定义:又称分镜头画面、故事版。
通俗地说,将分镜头剧本视觉化就是分镜头设计。
画面内容要求能展示故事情景,表现出角色,提示镜头的运动调度,体现出空间关系等。
内容包括:对角色动作、声音、景别、镜头变化、场景转换方式的描述,以及人物的移动、镜头的移动、视角的转换等,并配以相关文字阐释。
分镜头设计师导演对影片的整体构思与设计蓝图。
②画面设计定义:即画面构成,也称“设计稿”,是用来表达镜头影像基本够策划那个的设计图,也称施工图,是原画与背景设定的基础,即将分镜头设计进行加工,画成接近原画的草稿图,并由导演标注上完整的指示以告知原画如何工作。
包括:规格框、背景线图、动作线图、运动线图、视觉效果提示。
③场景设计定义:以美术导演为中心,根据导演的意图绘制出作品的空间环境。
包括:影片中各主场景的色彩气氛图,场面平面坐标图、立体鸟瞰图、景物结构分解图。
作用:1)场景应符合角色所处的情境,具有时代特殊和地域特点,其主要作用为导演提供镜头调度和运动主体调度、视点、视距以及视角的选择;2)画面构图和景物透视关系;3)光影变化以及空间想象等方面依据;4)控制和约束影片整体美术风格。
④角色设定定义:也称造型设计,主要是指设计登场角色的造型、身体比例、服装样式、不同的眼神及表情,并标出角色的外貌特征、个性特点等。
⑤原画定义:也称“关键动画”,是指根据分镜头设计或画面设计稿将设计好的镜头影像绘制成精细的线条稿,是动画制作具体操作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整个镜头的内部动作和外部动作设计。
作用:控制动作轨迹特征和动态幅度,其动作设计直接关系到未来动画作品的叙事质量和审美功能。
⑥动画定义:是指按照动画设计者画的原画稿所规定的动作范围,张数及特殊要求,逐一画出动作的中间过程,经过逐格拍摄,形成活动画面,故又称“中间画”。
⑦色彩设定(在原画上标注)定义:必须配合整片作品的色调(背景及作品个性)来设计人物的颜色。
⑧色指定(在动画上标注)定义:根据色彩设定来指定具体用色。
⑨上色定义:在每一个区块标记的颜色编号,在塞璐璐片的反面进行着色,对画面进行加工、修整。
现在色指定主要是由电脑来完成。
⑩上色检查定义:负责上色检查是否按照色指定的要求正确完成了着色。
⑾摄影定义:又称‘合成’,根据摄影表按照顺序将原画、动画的成品与背景相叠组合,用摄影机把完成的画面逐格地摄制成影片。
(摄影表:是为画需要把这个动作细细分割,将动作轨迹的每一步全数画出。
)★2、三维动画影像的形成。
(P20)①绘制分镜头画面②场景设计及模型制作根据导演的意图绘制出作品中的空间环境,并使用三维软件制作出场景的模型。
③角色设定由于三维动画电影需要呈现出角色的立体动态,所以角色设定常常由雕塑完成。
④制作角色的模型与动画根据人物设定的立体模型在软件中创建角色的模型,然后给角色制作动作。
在三维动画影片中,原画师与动画师合二为一。
⑤渲染画面在最终形成画面之前,要添加灯光、色彩、材质,然后发出指令使计算机运算,这个部分叫做渲染画面。
第二节镜头电影镜头是影片影像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电影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
3、焦距(P23)⑴概念:所谓焦距,是指由镜头的光学中心到胶片平面的距离,即镜头的中央点到光线聚集的焦点之间的距离。
⑵分类(依据透视效果的不同):①短焦距镜头定义:也称广角镜,在35mm电影摄影中,焦距少于35mm的就是广角镜。
特点:视角大于人眼,由于取景范围大,其水平角和垂直直角大,镜头会扭曲景框四周的景物,是他们模糊向外,同时具有夸大景深、强化透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