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故宫博物院
14 故宫博物院

4、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 的重点?
太 和 殿
朱漆方台 立足点: (上面 背后 两旁 中央 周围) 观察方法 定点观察 动点观察
空 间 顺 序
4、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 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 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 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 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 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 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 的东西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千多件藏品, 九百多万挡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 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 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 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 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 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 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引人注目的三大殿
这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 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 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 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 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 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 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 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 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 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 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
大清门(明代称大明门),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
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
保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 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
故宫博物院ppt14《故宫博物院》介绍课件PPT

故宫博物院ppt14《故宫博物院》介绍课件PPT14《故宫博物院》介绍课件PPT,主要是了解故宫博物院简介,生字词的掌握,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①故宫有什么特点?试从文中找出根据来。
②填好课后练习第一题的图。
③找出文中表示方位的词语较多的段落,并且勾划出方位词。
④文章重点介绍了哪一座大殿?为什么重点介绍它?欢迎点击下载哦。
生字词解释湛蓝:zhan 深蓝布局:全面安排肃穆:严肃而恭敬幽雅:幽静而又雅致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想一想一、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二、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的?整体感知课文:分组讨论问题。
①故宫有什么特点?试从文中找出根据来。
②填好课后练习第一题的图。
③找出文中表示方位的词语较多的段落,并且勾划出方位词。
④文章重点介绍了哪一座大殿?为什么重点介绍它?特点a、宏大壮丽:“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b、建筑精美:“城墙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白玉石桥”。
c、布局统一:“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中轴线阅读开头部分找出本段方位词语?从 * 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
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在平面图上指出紫禁城的四座城门和四个角楼故宫角楼阅读“三大殿”注音,朗读: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标志三大殿地位的词语是:紫禁城的中心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
“矗立”突出三大殿什么特点?雄伟高大。
14故宫博物院

景山
神武 门 御花园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北
中和殿
太和殿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西华门
太和门 金水河 午
东华门
由 南 到 北 的 空 间 顺 序
参观故 宫
金水桥
规模如此宏大的建筑群,作者是怎样 介绍清楚的?
黄传惕
读准红色字的读音:
tá n
檀香 额枋
鳌头 嫔妃
á o
pá n
蟠龙
qì ng 击磬
fāng pí n
修缮
shà n zhà o
诏书
liú 鎏金
luá n 金銮殿
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磬: 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横贯: (山脉、河流、道路等)横着通过去。 鳌头:宫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 错综:纵横交叉。
按以以 由小故 南广宫 到场的 北为中 的界轴 空,线 间把为 顺故中 序宫心 介分, 绍前 。朝 、 内 廷 两 部 分 ,
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这么多建筑物,作者重点介绍的是什么? 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 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内部装 饰的庄严富丽; 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说明它在设计方面 的象征意义。
顺序:由外到内,由中间到四周。
介绍太和殿内景的立足点是什么?在书上圈出方位 词。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立足点1:朱漆方台。
• 立足点 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2:雕金蟠龙 。 方位词:中央、周围、下面。 • 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 说明顺序:外 内、中间 两旁、上 下 龙的图案 • 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 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 尊严。
14.故宫博物院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雅尔塞镇中学师生共用学导稿 八年语文不为失败找借口 第1页 要为成功找方法 不为失败找借口 第2页 要为成功找方法课题:14.故宫博物院课型:新授 课时:2 主备:杜君 审核:八年语文组 【学习目标】1 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
2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有详有略说明事物的方法。
3认识到故宫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宝库,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1. 查资料,了解故宫博物院。
2. 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
1)给加点字注音。
磬.( ) 攒.( ) 鳌.( )头 琉.( )璃. 藻.( )井 蟠.( )龙 中轴.( )线 金銮.( )殿.( ) 2)解词。
矗立: 迥然不同: 鳌头:3)读课文,理解文意。
二、学习·研讨 1、导入 2、检查预习 3、整体感知1)本文的说明对象及特征是什么?2)作者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3)默读课文填空。
本文介绍故宫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____到____逐次介绍建筑物。
作者以______为起点,穿_____过______跨______进______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并略提东西两侧的______、______。
然后继续向____,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的“内廷”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最后出顺贞门,到______而离开故宫。
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4)梳理文章结构5)用文字简单复述文章结构提纲:4、问题研讨1)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为什么重点介绍?2)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3)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内景这样设置?4)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5)“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6)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第14课 故宫博物院

4.比起太和殿来,中和殿和保和殿的说明简略得多,作者为什么要
参考答案: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 从政治角度来说,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是皇 权的象征;从建筑角度来说,它是故宫最大的大殿,是故宫建筑群 中“宏大壮丽,建筑精美”的杰出代表,首屈一指,因此详细说明。
探究点三:综合探究
5. 参考答案:课文首先交代了故宫的位置及历史沿革,使读者对故 宫产生整体印象。它地处“北京的中心”,是“城中之城”,可 让人看到故宫的规模之大,以及地位非同寻常;故宫又叫“故宫 博物院”,是着眼于它的丰富的收藏品而言的,它是“我国现存 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历史了”,这就突 出了故宫在今天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接着统观故宫全 局指出故宫的特点: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
要求:
⑴口头展示,声音洪亮、表达清楚;书面展示要分层次、要概括、要点拨;书写要认真、规范, 重点知识用红色笔标出。
⑵非展示同学BC层巩固基础知识、整理落实学案;A层同学做好拓展。不浪费一分钟,小组长做 好安排和检查。 温馨提示:以上探究点展示形式(书面或口头)、展示小组划分需老师根据班级授课情 况自行调整。
可采用学生抢答或老师直接出示答案两种方式
预习案学习内容反馈:
自主学习
1.独立思考, 完成“质疑探究”部分的学习内容,列出问题的思路、 要点。
2.明确自己的疑问,以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3.学有余力的同学力争做好“拓展提升”。
合作探究
内容
1.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困惑。 2.导学案“质疑探究”部分的问题。
导入新课
提起故宫,大家都不陌生。那是皇帝和 他的嫔妃生活的地方,严禁老百姓进入,因 此又叫紫禁城。对这组充满神秘感的建筑群, 大家想不想了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红 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 筑的风采吧。
第14课 故宫博物院

作 业
写一篇说明文, 介绍我们美丽 的校园,运用适 宜的说明结构、 说明顺序和说 明方法。400 字左右。 返回
• 从文中找出能够说明以上特征的 句子
读一读,赛一赛
快速阅读课文,根据课 文内容,在研讨练习一中画 出故宫的平面示意图,并简 要画出作者的游览线路,明 确说明顺序。 返回
我是一位出 色的导游,
请随我去参 观故宫
北 西 南 东
返回
午门
返回
金水桥
返回
太和门
返回
太和殿
返回
中和殿
返回
保和殿
• 找出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 词语具体分析
课 堂 小 结
如何生动准 确地介绍建 筑物?
如何准确生动的介绍建筑物? 一、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 二、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找好立足点 三、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返回
说话训练 如果你的家人或亲朋想要 到学校来,那你就当一次 名副其实的导游,领他们 参观一下我们的校园。
故宫博物院
听朗读 • 标注重要字词 • 准备有关故宫的知识问答 • 画出说明对象及特征,标注说 明顺序
矗立
补充: 迥然不同 庄严肃穆
游戏:你问我答
故宫知识知多少?
规则:所有问题都要出自 课文,男生提问请女生回答, 女生提问请男生回答。
返回
认知阅读
说明对象及特征
• 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返回
乾清宫前广场ຫໍສະໝຸດ 返回乾清宫返回
交泰殿
返回
坤宁宫
返回
御花园
返回
神武门
返回
理解阅读二
精读课文5-8段,思考: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 情况? 2、作者的立足点在哪儿? 3、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4、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 的重点?
14.故宫博物院的课件

(1)太和殿的外观特点?内景特点? 外部特征:金黄色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 华美的殿檐,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 锁窗、朱漆门 内部特征:正中是朱漆方台,台上雕龙宝 座,背后是雕龙屏,两旁有蟠龙金柱,顶 部中央藻井有一条雕金蟠龙
(2)在描写内景时,说明顺序是什么, 立足点是什么?(找出方位词)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立足点:正中的朱漆方台
第一部分: “前朝”,广场以南,主要 建筑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 殿。 第二部分: “内廷”,广场以北,主要 建筑是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 宫。
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
• 1.太和殿的外观特点?内景特点? • 2.在描写内景时,说明顺序是什么, 立足点是什么?(找出方位词) • 3.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 择太和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 4.作者明确写出太和殿“高28米,面 积2380多平方米”是为了说明什么?
学习宫博物院 的建筑布局。 • 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 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征。
生字词:
击磬(qì ng )攒成( cuá n )鳌头( á o )琉璃( liú lí ) 藻井( zǎo )蟠龙( pá n )中轴( zhó u )金銮( luá n) 矗立( chù )斗拱( gǒng )额枋( fāng )矫健( jiǎo ) 御道( yù )檀香( tá n )缭绕( liá o )鎏金( liú) 轮廓( kuò)雍正( yōn g)剔( tī ) 后妃( fēi ) 乾清 ( qiá n )迥然不同( jiǒng )错综复杂( zōng)
3.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 选择太和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 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点——处处体 现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 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 一斑而知全貌”。 4.作者明确写出太和殿“高28米,面积2380 多平方米”是为了说明什么? 使用大量的描写不仅可以更准确地描摹 建筑的特征,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 读性。
14.故宫博物院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作者介 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 顺序是怎样的?
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 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内部装饰的庄 严富丽; 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 意义。
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 说相结合。
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乃至整个 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 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 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 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 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大殿____ 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 ____ 背后是雕龙屏。方台 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____ ____ 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 中央藻井有一 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____ 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 色大圆珠,____ 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 下面的宝座。梁坊间彩画绚丽,有 珠正对着____ 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 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多态多姿,龙身____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为了清楚地展示空间顺序,作 者一方面恰当选择事物的立足点, 一方面准确地运用方位词语,有条 理地加以说明。
作者带领我们参观了故宫,你能体会他写本 文的感情吗?
作者说:感情基调是爱和赞颂, 感叹于建筑文物的精美,劳动人民 的智慧,重要的历史价值。
(一)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 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 筑物。这样写来井然有序,条 理分明。 (二)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建成,称奉天殿。太和 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 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
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
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
筑之首。
14.故宫博物院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为午门。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 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 神武门。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角楼高 27.5米,十字屋脊,多角交错,是结构奇丽的建筑。
太和门内,在3万多平米开阔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三大殿是故宫中 的主要建筑,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 ,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内廷宫殿的大门——乾清门, 左右有琉璃照壁,门里是后三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 、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 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玉玺( xǐ ) 妃嫔( pín ) 湛(zhàn)蓝
上谕( yù ) 傀儡(kuǐ lěi ) 翊( yì )坤宫 修缮( shàn) 击罄( qì ) 诏( zhào )书 ng
磬(qi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用玉或石制成。
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着通过去。 缭绕: 回环缠绕。 错综: 纵横交叉。 和谐: 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 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 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 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 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 、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 序。
空 间 顺 序(南——北)
பைடு நூலகம்
+ 游 踪
模 宏 大 , 建 筑 精 美 , 布 局 统 一 。 风 格 独 特 。
在“前朝”与“内廷”中作者分别 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为什么?
• 太和殿 • 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 威的地方 • 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 故宫的本质特征 • 乾清宫 • 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
14.故宫博物院

预习检测:解释下列词语。
玲珑奇巧:形容东西精致,造型奇特巧妙。 矗立: 高耸地立着。 肃穆: 严肃而恭敬。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很不相同。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而有次序。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 是故宫博物院。那么作者在第一二 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 2、文中概括故宫总特点的是哪一句话?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故宫的特点和各部分主要 建筑的特征,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把 握文章的结构。
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写 法。
预习检测: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中所缺词语。 1、仰望殿顶,中央zǎo jǐng ( 藻井)有一条巨大 的雕金pán lóng ( 蟠龙 ) 2、大殿廊下,鸣钟jī qìng( 击磬 ),乐声悠扬。 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 3、中间yù dào ( 坐在宝座上。 4、太和殿俗称jīn luán ( 金銮 )殿。 5、四周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áo tóu (鳌头 ),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 6、那金黄色的liú lí(琉璃 )瓦重檐屋顶,显得 格外辉煌。
快速阅读第6段,然后思考: (1)太和殿内部装饰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2)这一段介绍太和殿内景是按照什么 顺序介绍的? (3)为了确定每个景物的空间方位 , 需要确立一个观察点,本段的观察点是 什么?这一段中使用的方位词又有哪些?
(1)太和殿内部装饰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故宫知识知多少?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2、故宫的规模有多大? 3、故宫为什么又叫“紫禁 城”?
• 1、在北京城的中心。 • 2、方圆72万平方米,有九千多间房屋, 九十多万藏品,九百多万档案材料。 • 3、紫:紫薇垣(是指紫薇星座,被人 称为天地之宫),天子所居封建帝王在 封建时代被认为是天帝之子,即天子, 那么天子理朝政和居住的地方—皇宫自 然应该是人间的“天上宫阙”。禁:守 卫森严,又因为皇宫是禁区,非一般人 敢涉足,所以故宫又叫紫禁城。
14故宫博物院(1)

故宫博物院一、教学目的:⒈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⒉掌握文中以空间为顺序的写作特点。
⒊方位词语的准确性。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并运用空间顺序。
三、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软件、电视、视频投影仪等。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⒈导入新课:①同学们,先动动脑筋猜这个谜语,谜面是“以前的殿堂”,打一个地名,是哪里?(谜底:故宫)②简介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
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
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故宫博物院这庞大的建筑群的?⒉课前准备:①要把握课文,先要解决生字词,翻开课本164页,学生齐读一遍生字词。
教师显示生字词的读音。
矗立(chù) 鳌头(áo) 湛蓝(zhàn) 琉璃(liú)殿檐(yán) 藻井(zǎo) 蟠龙(pán) 中轴线(zhóu)金銮殿(luán) 击磬(qìng) 檀木(tán) 攒(cuán)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肃穆(mù) 奏报(zòu)慈禧(xǐ) 额枋(fāng) 妃嫔(pín) 翊坤宫(yì)提示:要求学生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轴、磬、攒、禧、嫔②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
记得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曾明确: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答案: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③故宫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
第14课《故宫博物院》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 说明顺序
•为了清楚地展示空间顺序, 为了清楚地展示空间顺序, 为了清楚地展示空间顺序 作者一方面恰当选择事物 作者一方面恰当选择事物 立足点, 的立足点,一方面准确地 运用方位词语 方位词语, 运用方位词语,有条理地 加以说明。 加以说明。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 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 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 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 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 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 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 介绍的重点。
西华门
自学指导二: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介绍太 和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 、 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 、 解说的重点? 解说的重点? 5分钟后比一比谁回答得最准确。 分钟后比一比谁回答得最准确。 分钟后比一比谁回答得最准确
练习: 练习 请你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一下 你的学校。 你的学校。
小结: 小结: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
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九千多间房 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 九千多件藏品, 屋,九千多件藏品,九百多万挡案材 ),如果全部说明 难免太多太杂, 如果全部说明, 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 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 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 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 间说明顺序,运用总 分 总的写 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 突出重点,详略分明, 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 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 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 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 对象“故宫博物院” 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 而深刻的印象。 而深刻的印象。
14、故宫博物馆
14 故宫博物院

整体感知
1.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故宫博物馆的特点。
规模宏大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风格独特
2.本文主要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故宫的? 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本文主要按照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进行 说明的。这样安排正好与故宫的建筑顺 序以及参观的线路相吻合,使全文条理 分明。 3.作者将故宫的建筑物分为哪两大部分进行 介绍的?
“前朝”和“内廷”
4.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情感?
本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 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 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说明对象 突出表现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 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艺术风 格,
文章主旨 高度赞扬了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 写作目的
美及古代劳动人民的高深智慧。
2、 列数字: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 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 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列数字:介绍故宫建筑群占地面积、宫殿和房 屋数量,将“规模宏大”具体化了,给人印象深刻, 让人不得不惊叹于故宫的宏伟,同时也勾起了人们 的好奇:这么宏大的规模到底该是怎样的呢?这么 多的房屋到底会怎样布局、设计呢?
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1、 作诠释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 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作诠释:交代了故宫的位置及历史沿革,使读者对故 宫产生整体印象。它地处“北京的中心”,是“城中之 城”,即可让人看到故宫的规模之大,也可感受其地位非 同寻常。“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有五百多年历史了”,这就突出了故宫在今天所具有的独 一无二的历史意义。
《第14课 故宫博物院》课件1

西 华 门
金水桥
—— 午 门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谈谈你对故宫的整体印象划分层次。
2、说说故宫的特点。
3、文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4、本文对什么建筑详写?对哪些建筑略 写? 5`故宫的整体布局可分为两部分,从哪个 段落可以看出来?每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 些?试着说说各宫殿的功能用途?
作业
• 练习册:自主预习
理清思路 掌握结构 (1-2)总:概括介绍故宫
故 宫 博 物 院
具体介 分 绍各宫 殿
前朝(三大 太和殿 殿) 中和殿 (3—10) 保和殿
详
由 南 向 北
规 模 宏 大 壮 丽 建 筑 精 美 布 局 统 一
(11)——小广场 承上启下
(16)总
后三宫 内廷 (12御花园 15) 景山回望故宫全貌
第3-10段讲前朝,12-14段讲内廷
2.第11段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11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仿佛进入苏州园林的是故宫的哪处建筑? 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御花园;打比方。
文章最后一段为全文作总结,找找看: 写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的句子在哪里?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 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 然有序。
育才中学
赵晓娜
教学目标
• • • • 掌握本节课的生字,作者。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 掌握本课的说明对象,特点,说明顺序。 分析详略得当。
读准下列字音:
金銮(luá n)殿 蟠(pá n)龙 鎏(liú )金
玉玺(xǐ) 妃嫔(pí n)
湛(zhà n)蓝 翊(yì )坤宫
上谕(yù ) 傀儡(kuǐlěi)
速 读 课 文 , 按 文 章 的 说 明 填 写 这 个 图 。
14故宫博物院

默读课 文,按文 章的内容 填写这个
图。
神武门 御花园
景山
坤宁宫
西 六
交泰殿
宫
乾清宫
东 六 宫
保和殿
武
文
英
中和殿
华
殿
太和殿
殿
北
西
东
南从
南
到
北
的
空
西 华 门
太和门
金水河
午门
东
间
华
门
顺
序
1、故宫整体有什么特点?
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故宫的整体布局可分为两部分,从哪个段 落可以看
写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我们应 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找好立足点。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课堂小结
• 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 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才能突出 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 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 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
第一部分: “前朝”,广场以南,主要建筑 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第二部分: “内廷”,广场以北,主要建筑 是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3 按文章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一,说说故宫的说明顺序及 说明的结构?
以空间为顺序,从南到北进行说明 总说和分说相结合,总分总结构
研读探究
• 重点研读读第五——八段,思考: • 1.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段用了
故宫概况
•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始建 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 年(1420年),距今约有600年的历史。今天 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这里曾居 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1368—1911年 )的皇宫,现称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 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 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 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4故宫博物院

14、《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
2.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以及具体说明。
3.增加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
通过让学生担当导游的活动方式,了解本文按空间方位顺序,沿着参观路线,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的说明特点。
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在逐一介绍各个宫殿之前,先概括介绍故宫的总体布局以及它的外观概貌和建筑特点,然后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介绍。
最后一段,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
故宫中的每个宫殿也有它的总体构造和组成部分,课文一般也是按先总后分、先外后内的顺序加以介绍。
2.学习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学习说明文应首先抓住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因而我们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抓住故宫的总特点: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然后通过细读课文,担当导游这一形式,逐一介绍这些特点,从而对故宫博物院有整体而明晰的印象。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提起故宫大家都不陌生,可如果让你作一名导游,去介绍故宫,你就不一定能胜任了,今天的你们都是导游班的实习导游员,故宫博物院就是你们的实习景点,今天你们的任务就是要面向游客介绍故宫博物院。
下面让我们为今天的导游活动,开始准备吧。
二、第一步,初步了解故宫景点相关知识1.整体了解故宫知识,质疑提问。
默读文章,整体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基本知识,用笔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问。
学生看书,然后质疑提问。
学生互答解决基本疑难。
有个别难点可以放到后面学习中再讲。
2.再读文章,了解故宫主要特点。
细读课文,圈点重要的词句,概括故宫的主要特点?完成文后示意图。
学生看书依次概括。
特点是:故宫的特点: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课件2:第14课 故宫博物院

阅读课文
按照课文介绍的景点顺序,填 写图表,看看课文采用了怎样 的说明顺序。
角西 楼六
宫
西华门
景山
神武门 御花园
东
坤宁宫 六 交泰殿 乾清宫 宫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北 西东
南
太和门 金水河
午门
东华门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找出表明故宫特点的语句 。 •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故宫的特点
a、宏大壮丽:
作比较:如“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 部分 迥然不同。” 突出事物的特点。
打比方:如”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形象、直观地说 明御花园的园林特色。
护城河与角楼
午门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桥
汉白玉桥
太和门狮雕
“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 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b、建筑精美:“角城楼墙。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白玉石桥”。
c、布局统一:“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d、风格独特:“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1-2)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
立足点1:朱漆方台。 立足点2:雕金蟠龙 。
方位词: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
说明顺序:外 内、中间 两旁、上
下
方位词:周围、下面。
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介绍太和殿是 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1)是三大殿的中心,
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 示皇威的地方。 (2)是故宫建筑群的 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 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 征。
顺序:由外到内,由中间到四周。
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 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装饰?
14.故宫博物院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 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 然有序。
课堂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 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间,九十多万 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 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 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 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 方位、各组建筑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 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R 八年级上册
故宫知识知多少?
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故宫的规模有多大? 金銮殿是哪座大殿的俗称? 学子们在什么大殿参加殿试? 故宫中装饰最多的是什么图案?
字词注音
矗立(chù ) 琉璃( liú lí ) 鳌头( áo ) 额枋( fānɡ )
攒(cuán )
蟠龙(pán) 藻井( zǎo ) 御花园( yù)
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小广 场—后三宫—御花园—顺贞门—神 武门
景山 神武门 御花园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保和殿
北
西
南
东
保和殿
中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太和殿
西华门 太和门 金水桥 午门
东华门
整体感知
2.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 空间顺序。本文着眼于纵贯紫 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 绍建筑物,先介绍前朝部分,后 介绍内廷部分。
金銮殿(luán )
镏金(liú ) 檀香( tán )
pín ) 妃嫔(
词语解释
(山脉、河流、道路等)横着通过去。 横贯:
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缭绕:回环缠绕。
错综: 纵横交叉。
和谐: 配合得适当和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