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孔子学院发展的困境及其消解
美国预计会关闭更多的孔子学院
美国预计会关闭更多的孔子学院高等教育管理人士预计,特朗普政府将利用联邦资金限制,迫使更多美国大学关闭由中国政府资助的孔子学院。
接下来将为大家送上最新的美国留学资讯。
作为美国国会去年批准的五角大楼预算的一部分,美国的大学已经不能将国防部的资源用于孔子学院的活动。
这对于已经和五角大楼有项目合作的大学来说是一个不好的消息,这些合作项目旨在教授汉语和其他语言。
在旧金山举行的国际教育管理人员协会年会上,与会者得知,这些控制措施可能会蔓延到研究资助的其他领域,而美国的大学退出孔子学院的趋势可能会继续。
安德森萨顿,夏威夷大学芙蓉国际交流项目助理副校长表示,他预计感觉以后会采取类似的政策,就是将孔子学院的语言研究和美国教育部的资金进行挂钩。
他说:“我认为,教育部的态度让我们如履薄冰。
”这种担忧延伸到与联邦研究经费挂钩一样是有可能的。
匹兹堡大学负责全球事务的执行董事贝尔基斯•托雷斯表示,该校的研究管理人员已经发出警告,称“中国的资助与我们保留孔子学院可能造成的损失相比微不足道”。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世界语言中心执行主任凯瑟琳•保罗表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也在担心孔子学院面临的压力。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大问题,”保罗在会上表示。
美国约有100所大学设有孔子学院,通过孔子学院,学生可以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课程,有时是为了学分,授课教师通常由中国教育部的一个机构挑选和资助。
孔子学院的课程被广泛指责反映了中国喜欢回避一些敏感话题,比如中国的人权和政治自由。
长期以来,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一直要求美国的大学终止孔子学院的课程,除非它们能够保证完全控制师资和课程。
然而,在国际教育管理者协会关于孔子学院的主要会议上,没有一位发言者直接谈到了对孔子学院课程内容和政治限制的担忧。
其中布莱恩特大学的科技教授、孔子学院项目主任杨抱怨称,一些美国政界人士“需要对孔子学院进行更好的教育”。
杨教授说:“一些孔子学院被一些人认为代表了中国政府,但事实并非如此。
孔子学院海外传播现状及美国孔子学院遭拒的原因浅析
孔子学院海外传播现状及美国孔子学院遭拒的原因浅析孔子学院创办至今十余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孔子学院在世界舞台上为快速提升中国形象而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但过快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诸多问题。
笔者以美国孔子学院办学遇冷为由,浅析孔子学院遭拒的原因。
标签:孔子学院;现状;美国;拒绝;原因近期一些报纸媒体关于孔子学院在海外被拒之门外的报道,不绝于耳。
回顾孔子学院(2004年—2013年)10年中的快速发展状况,使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
2014年欧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合作方宣布合同到期后与中国不再续约。
同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孔子学院合作方2014年宣布停止合作。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也在相同的时间宣布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约。
关于孔子学院不再续约的理由,合作方提供的说辞各有不同,有的说是课程的重叠、有的说是目标与汉办不一致,也有的说是违背了学术自由。
无论何种理由,何种托词,总之,孔子学院在全球快速发展的时候,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开始向孔子学院关闭大门。
1 现状1.1 发展报告中数据显示①办校规模2004年在韩国首尔成立第一所孔子学院,到2013年底全球共建孔子学院440所、孔子课堂646个,分布在120个国家和地区。
(见表1)2005年和2006年是孔子学院高速扩张的两年,年增长率达到483%、248%。
2008年至2013年,孔子学院平稳发展,年增率约10%。
表1 孔子学院增长表[年度\&孔子学院\&比上年增长量\&增长率(%)\&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6 35122226249282322358400440\&--- 2987104233340364240\&---48324885.210.213.214.111.210.510\&]②注册人数以2013年为例,与2009年相比,注册人数增长了227%。
孔子学院境外办学纠纷及其应对策略
孔子学院境外办学纠纷及其应对策略1. 境外孔子学院简介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汉办在海外设立的非营利性机构,旨在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
截至2021年8月,全球已有504所孔子学院和1115个孔子课堂,覆盖146个国家和地区。
2. 孔子学院境外办学的主要问题虽然孔子学院在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受到了多个国家的欢迎和支持,但境外孔子学院办学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以下是几个主要问题:(1) 孔子学院的政治目的遭质疑2018年,美国政府对孔子学院提出了资金来源和办学宗旨等质疑,认为其是中国政府在海外进行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
类似的质疑也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出现过。
(2) 孔子学院的教材和教师存在问题有报道称,孔子学院的教材内容涉及政治敏感问题,存在一定的宣传成分。
此外,也有人对孔子学院涉外教师的资质和背景有所质疑。
(3) 孔子学院的运营和管理存在问题有一些孔子学院的运营和管理不够规范,出现了一些争议和纠纷。
比如,2014年,加拿大温哥华市的一所孔子学院因管理混乱和学术自由的问题而被迫关闭。
3. 孔子学院应对境外办学纠纷的策略孔子学院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境外办学纠纷,以确保其在海外的声誉和形象:(1) 加强对教师和教材的审核和管理孔子学院应该建立严格的教师选拔机制和教材审查体系,确保教师和教材符合当地的教育法规和文化价值观。
(2) 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沟通和合作孔子学院可以主动与当地政府和社区建立联系,并提供所能提供的资源和服务,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认可。
(3) 建立透明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孔子学院应该公开其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并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以确保其运作的公开透明和合法合规。
(4) 加强对纠纷和争议的处理和解决孔子学院应该建立完备的纠纷处理和解决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涉及境外孔子学院的争议和纠纷,以保护其在海外的利益和形象。
4. 结论境外孔子学院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说,孔子学院在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境外孔子学院语言文化传播的困境及对策
孔子学 院是国家在 海外推 广 中国语 言文化 的重要 机构 , 成立 9年来 , 通过 中 国语 言文 化信息 和价值观念 的对外投 射
一 + 一 + - + - + - + -+ 一 + 一 + - + + 一 + “ + ” - 4 -
《 孔子学 院章程 》 界定孔 子学 院是 “ 以教 授汉语 , 传播 中国文化 为宗 旨的非营利性
* + ” + 一+ - + - + 一 十 一+ “ + 一 + - + *+ * + 一 + 一 + ・ ・ + * +
构落户 , 中小学孔 子课堂达5 0 0多 个”① 。
+ ” + ”+ 一 + * 一一 + 一+ - + - + 一 + * + - + 一 + - + *+ 一 +
一 + - + - +
死 刑 并 不 是 看 杀 人 ,而 是 为 了 “ 告 慰 逝 者, 更 宣 示 文 明 底 线不 可践 踏 ”。 “ 金 三 角 ”地 理 位 置 十 分 特 殊 , 一 批
责强有力 的回击。 同时 , 央视直播 死刑也
有力 地提 振 了 中 国人 的士 气 , 一 种民族 自 豪感油然而生。
c n . w s J . c o m / g b / 2 0 1 3 0 3 0 4 / B R F 1 0 1 5 4 4 .
a s P
起到敲山震虎的作 用 , 能有效维护我国公
民人 身 和 财产 安 全 。
《 洛杉矶时报 》 还援引人权观察组 织
驻香港研 究员 N i c h o l a s B e q u e l i n的 话 说 ,
“ 希望子女不要像我 , 要好 好读 书”。
这是糯康 行刑前 接受记者 采访时说 的一 句话 , 被许 多媒 体引 用。 糯 康临终前 的悔 恨不仅对世人起到 了警示作用 , 也 向世界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浅谈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摘要:孔子学院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彰显了世界人民对汉文化的尊重与热爱,弘扬了五千年文明古国多彩的历史与文化。
关键词:孔子学院、中华文化、美国、发展、存在问题等2004年孔子学院诞生,是与一个美好的愿望: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
这不单是一个文化机构的初衷,而是一个崛起大国的渴望。
很多孔子学院的挂牌,都有国家级领导人的身影。
在这一背景下,截至2009年底,国家汉办已在世界上8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
美国当地很多中文教育工作者在异国汉语教学的探索中得到了来自祖国孔子学院的强有力支持。
毫无疑问,孔子学院的出现及时满足了美国人民了解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热情。
对绝大多说美国人,特别是美国那些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来说,中国文化和汉语还是犹如天方夜谭那么神秘。
我们的文字在他们看,来是一种神奇的图腾,神奇而难以理解,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事物都有两方面,孔子学院在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浮现出有关办学方针、教育对象、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美国《侨报》报道,三年前,中共教育部决定在海外建立百所孔子学院,一批孔子学院在海外建立,但学院的设置不全面,亚洲各国的孔子学院比较多,例如在南韩,学院基本饱和;但在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学院的分布则不均衡。
就美国的孔子学院来说,有几点需要深思的问题,首先,是孔子学院究竟在海外承担什么角色。
根据最初的计划,孔子学院是到海外进行中文教学,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陆派出的中文教师并不完全合格,主要是教学方法。
这些大陆派出的中文教师,尽管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对外国人学中文的特点,以及海外的语言环境掌握不够。
在大陆教中文,教师擅长用中文教学,不能熟练说外语没有关系;但是到了美国,要是完全用中文来教,那么大概第一天有人来上课,从第二天起就不会有人来了,因为想学中文的老外听不懂教师在讲些什么。
孔子学院海外遭遇信任危机
孔子学院海外遭遇信任危机今年年底,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将终止与中国孔子学院已达5年的合作,不再续约。
此前,美国芝加哥大学已经停止与孔子学院的合作,不再续约。
事实上,从6月起,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就在呼吁美国近100所大学取消或重新谈判与中国孔子学院之间的协议。
其主要理由是,孔子学院是中国教育部下属的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资助的,故认为孔子学院是中国的宣传分支,目的是传播中国的意识形态。
与孔子学院在美国遭遇的尴尬境地截然相反,中国的民办教育机构——阳光喔教育集团却在马来西亚大受欢迎,其海外输出项目“华式语文教学法”刚刚成功联手马来西亚两家知名教育机构——奥林比亚学院和新纪元学院。
阳光喔教育集团为什么能够受到马来西亚教育机构的欢迎?当地教育官员道出个中缘由:两份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极具划时代意义,既标志着中国中文教育成功牵手马来西亚教育业,又能够帮助马来西亚政府建立起一项新的就业通道,切实有效提高当地中文教师水平及待遇,促进马来西亚中文教育水平的稳步发展。
奥林比亚学院在马来西亚拥有6家分院,在13州及直辖区均有培训中心,并与多个海外院校合作,共同培养当地学生。
协议约定,奥林比亚学院将引进阳光喔的“华式语文教学法”以及运营模式,在当地全面开展学习华语(中文)培训项目。
而阳光喔与新纪元学院的合作协议约定,新纪元学院的学生在接受阳光喔的教师培训后,可直接前往奥林比亚学院的各大分院和培训中心进行华文教学。
很显然,马来西亚教育官员及教育机构都很务实,就是与阳光喔的合作能够解决当地的教学水平提升及就业问题。
那么,阳光喔的“华式语文教学法”到底有何独到之处。
据称,“华式语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为:“言有域而思无界”,即学生思维的训练模式全球相通,但语言却有国界之分。
“华式语文学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就是将阳光喔语文现行教育体系中的案例,以当地的语言转换成符合当地历史、文化的案例,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
“华式语文学教学法”所用的例子很有意思。
孔子学院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4. 孔子学院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4.1孔子学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中国威胁论”对孔子学院造成的干扰“中国威胁论”是一个并不新鲜的论调了,早在1877 年美国参众两院公布的《调查中国移民问题的联合特别委员会报告书》中就宣扬了中国人和其他黄种人的“威胁”。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出于意识形态上的考虑不惜一切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威胁中国的安全。
上世纪90 年代,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西方某些反华势力又开始把焦点转向中国,中国经济的发展,让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经济上的不安全感上升至政治上的恐慌,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军事现代化也自然导致美国等西方国家政治、军事不安全感进一步加深,因此西方国家政界和媒体认为今日崛起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威胁”。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各种新版本的“中国威胁论”纷纷出现在西方媒体。
诸如“中国能源威胁论”、“中国商品威胁论”、“中国科技威胁论”、“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以及“中国文化威胁论”等,“中国威胁论”的范围不断扩大,“遏制”中国的论调不绝于耳。
孔子学院的成立和迅猛的发展势头,被不少西方媒体解读为“中国文化入侵”的信号,一些机构和团体极力搜寻各种证据,以证明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威胁”之一。
2007 年5 月28 日,加拿大通讯社发表了由记者吉姆•布朗斯基(Jim Bronskill)采写一篇题为“加拿大安全情报局说:中国以孔子笼络西方人心(CSIS say,Confucius part of Chinese bid to win over western hearts)”的报道,该报道称:5 月底披露的一份加拿大保安情报局的解密报告称,中国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目的就是在全世界笼络民心。
该报告认为,孔子学院是中国向外输出意识形态和政策的平台,是向加拿大进行文化渗透的工具、对加拿大人进行“洗脑”的机构。
加拿大保安情报局负责人贾德甚至还承认,他们花费了大量精力监控中国方面的活动。
孔子学院国际化的困境及出路
孔子学院国际化的困境及出路————————————————————————————————作者:————————————————————————————————日期:孔子学院国际化的困境及出路-人力资源孔子学院国际化的困境及出路武文英李云飞山西师范大学摘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迫切需要提升软实力,增强自身参与世界治理的影响力。
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交往中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孔子学院具备非政府组织的典型特征,也是我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化的典型案例。
但是其在国际化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内外困境,如管理、资金、人才、法律、舆论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应走产业化道路解决资金匮乏问题,中国政府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提升民间交流和合作的质量来获取国外民众的认可和支持等。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孔子学院国际化一、非政府组织国际化萨拉蒙和安海尔在《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中提出了非政府组织(英文缩写:NGO)所具备的五个典型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
关于非政府组织国际化的概念,本文借鉴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吕晓莉的定义。
非政府组织国际化,广义上看,是指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国际拓展或直接参与国际事务,在超越本国范围内施展影响力的过程。
截至2015年底,我国正式在民政部登记的NGO有66.2万个,比上年增长9.2%。
这其中能真正在境外开展公益慈善项目的社会组织少之又少。
孔子学院是中国非政府组织走向世界较为成功的案例,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化提供了一些宝贵经验。
孔子学院是受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旨在向世界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由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20 0 4年11月22日,在韩国首尔成立了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以来国家汉办陆续与多个国家签署建立“孔子学院”的协议。
截至2015年12月1日,全球13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相关数据都来自孔子学院官方网站)。
浅议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浅议孔子学院发展现状自2004年以来,孔子学院已经走过了14年的历程,在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试图概述孔子学院发展历程,分析发展态势,指出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以简要阐析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标签:孔子学院汉语推广中华文化传播发展现状一、孔子学院发展历程相比于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中国汉语推广起步较晚。
1950年7月,清华大学为来自东欧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举办了“中国语文专修班”。
这可谓是中国最早的对外汉语教学。
之后,类似于这样的专修班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在中国各大高校,尤其是各大外语院校及综合大学。
在这,不得不提及一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该校于1962年创办,时名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中华文化教育便是其建校目的。
此外,民间还存在许多市场化汉语推广机构,国内有“新东方”、“中文时代”等汉语学校,海外有诸多“华文教育”机构。
孔子学院历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在乌兹别克斯坦签署的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合作办学协议。
协议规定,塔什干孔子学院依托塔什干东方学院成立。
但其运营时间晚于同年11月设立的韩国首尔孔子学院,直到次年才开始运营。
自2004年以来,孔子学院已经走过了14年的历史。
截止2017年底,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起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
①发展不可不谓迅猛。
二、孔子学院发展态势孔子学院如今已遍布全球六大洲,尤以北美、欧洲和亚洲最为密集。
在北美,起初汉语教学仅限于华人移民及其后代。
但囿于求学、工作等原因,从移民第二代开始,说汉语、识汉字已经不再是华人移民的必备技能了。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华文教育开始在美国兴起。
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开设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国家。
截至2016年,全美共拥有109所孔子学院和348个孔子课堂,其中包括2008年设立的全球第一家电视孔子学院——黄河电视孔子学院,注册学生达40万。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作者:范芷苑李松岳来源:《管理观察》2018年第20期摘要:自2004年中国在海外设置第一所孔子学院,陆续向世界展现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
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研究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现状及所遇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得出孔子学院在美国发展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孔子学院美国发展现状建议措施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1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现状与特点近代以来,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
我国无论在政治制度,还是文化传统等方面都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差异,一些西方媒体至今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对中国的孔子学院充满敌意,甚至从一些文化问题入手,妄想插手中国的内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推动文化平等交流就显得格外重要。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65周年校庆时,正式提出北外的战略使命是“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
在新时代,孔子学院肩负着重要使命,扮演着桥梁的角色,积极承担起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使命,把国际汉语教育与中华文化向全世界传播。
2005年3月,孔子学院在美国启动运行,由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合作办学,2006年美国学汉语的学生人数仅为2万人,而到2011年学汉语人数突飞猛进翻了10倍,突破20万,开设汉语课的公立大中小学超过5000所。
截至2015年6月注册学生近30万,而到2017年年底,美国48个州成立了110所孔子学院和501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数量已占全球的五分之一,孔子课堂的数量更是全球的二分之一,是全球设立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汉语学习热潮渐渐向低年龄阶段发展,国家开设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汉语教学由第三外语上升为第二外语,一部分美国家长看到了汉语的发展潜力,鼓励孩子去报名学习汉语学习班,中小学开设的汉语课程是高等教育机构的8倍,汉语教学从大学迅速向中小学延伸,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汉语学习人数成为汉语学习最重要的增长来源,很多美国私人幼儿园都特地开设了有关儿童的中文教学项目,使美国孔子学院的儿童教学非常具有特色,吸引的目光也越来越多。
美国关闭孔子学院ppt
四、对孔子学院未来发展的4P建议
(三)提高办学质量,打造自我品牌
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虽然规定了国内合作高校成立“孔 子学院办公室”,以便更好管理孔子学院事物。但是,国内不少 高校践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办法应对,孔子学院办公室主 任往往就是高校国际交流学院院长“一肩挑”。在实际操作中也 经常出现各部门之间责权不清,相互推诿责任,这极大的浪费了 资源,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孔子学院发展的成本。同时,国内高校 因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也未能很好地实施配套政策。国内高校多 数也无对派出中方院长在职称和职务晋升、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明 晰政策,外派教师与志愿者同样也面临类似问题。要解决这个问 题,就要在组织体系上进行改革,确定一个统一的主管部门,同 时整合海外语言文化推广力量,避免部门功能交叉,促进各部门 协调发展。
一、孔子学院
(二)孔子学院在美国的优势
孔子学院承载着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增 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 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的使命。其 业务范围包括: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 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 证;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开展汉语语言文化 交 流活动。 目前,孔子学院的全球布局已初步形成,各孔子学院在 深入了解所在国的国情,包括习俗、礼节、信仰等传统文 化内容和当前社会的流行文化因素以及当地的教育体制等 前提下,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根据所在国及地区的情况和民 众的语言学习要求因地制宜,推出了一系列涵盖学历与非 学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汉语课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服 务于当地各阶层的活动,基本满足了当地民众多方面的要 求,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孔子学院
(二)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威胁
新形势下海外孔子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6公关热点理论版新形势下海外孔子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文/潘娜(常州大学教务处..江苏常州..213164)摘要:孔子学院的发展面临较多的不确定因素。
文本探讨孔子学院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国际形势变化下孔子学院发展的策略:坚定文化自信,全面提升跨文化传播力;调整优化布局,实现“一带一路”联动发展;创新课程设置,加快形成教育融合的共同体;提升师资储备,反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孔子学院 华文教育 文化传播自2004年建立第一家孔子学院至今,孔子学院已经遍布世界162个国家和地区,一共建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指出,“孔子学院以加快汉语走向世界为使命”,经过16年的建设与发展,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已然形成了推广汉语与传播中国文化的氛围,逐渐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与载体。
一、孔子学院面对的机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异军突起是中国模式创造的奇迹,以孔子学院为平台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对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不可或缺。
(一)孔子学院的全球布局已经初步形成随着中文使用需求的增长和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孔子学院近十年中建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分布在亚洲(39个国家或地区),非洲(46个国家),欧洲(43个国家或地区),美洲(27个国家)和大洋洲(7个国家)。
截至2019年,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已有中外专兼职教师4.7万人,各类面授学员186万人,网络注册学员81万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受众达1300万人。
孔子学院发展迅速,在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双驱动下,初步实现了全球布局,规章制度逐渐建立和完善,办学目标和组织形象愈发清晰,运营机制日益成熟,办学规模持续增长,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二)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是孔子学院发展的强大引擎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事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与中国开展合作。
孔子学院的尴尬处境
孔子学院的尴尬处境2017年四月,美国学者协会(Association of Scholars)发布了一份委托研究项目部总监拉谢尔·彼得森(Rachelle Peterson)撰写的长篇报告,题为《外包到中国》。
这份报告对孔子学院的存在提出了强烈批评。
报告建议美国所有大学关闭孔子学院。
如继续,应大幅度整改。
在非学术界,孔子学院常被视为文化侵略。
这里面当然不乏冷战思维。
以少数外派老师短期教学的影响力,能让人认识几个汉字,写几笔歪歪扭扭的书法,打几招几式太极拳,就谢天谢地了。
这种文化杀伤力太小,谈不上“文化侵略”。
不要说不能深入传播中华文化,就是学汉语,动机也奇葩得很:该报告调查的一位孔院主任称,学生通过孔院来学习汉语,动机包括“找中国女友”,“娶中国姑娘”,“我们还有一个80岁的老者,听说学语言可以防止老年痴呆,所以来学。
”这些零星介绍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让人质疑孔院在宣传中国文化上,到底起到了多少作用。
若是宣传价值观,则也不必要。
彪悍的价值观会自己长脚跑,不劳你去花钱去硬推。
在学术界,批评常常针对孔子学院在学术、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孔子学院最为强烈的批评者是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Marshall Sahlins),他曾著有《孔子学院:学术病毒》一书,说孔院的存在不符合美国学术的核心价值。
2014年,芝加哥大学100名教授联名上书,导致学校关闭孔子学院。
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美国教授们缘何跟孔院过不去?美国大学多为教师治校,在学术自由上几乎有洁癖,本国政客甚至高校管理者干涉教学都不能容忍,何况外国机构?高校教师议会在教学管理上有最高权威。
可是除了汉学家之外,没有多少美国教师有能力审查汉语课程。
这使得孔子学院的课程成为教学的法外飞地,有了“豁免权”。
因为这种疏远,孔院教学尚非学术存在,而是充满嫌疑的外来植入体。
教授们觉得校方对课程不一视同仁,自然充满反感。
这种批评以后还会继续,会造成更多孔院面临挑战。
美国孔子学院发展的困境及其消解
美国孔子学院发展的困境及其消解2012年美国的“签证风波”将孔子学院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事件虽然很快得以平息,但美国作为拥有孔院最多的国家,其近几年建设出现的问题依然是层出不穷。
究其根本在于中美两国拥有完全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孔子学院发展只有实现由重量到重质、重实用、重灵活、重形象的蜕变才能化解当前的困局。
标签:美国;孔子学院;政治文化;差异一、“踌躇”的孔院2016年4月28日第九届全美中文大会在芝加哥召开,自2005年美国第一所孔子学院马兰里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以来,至2015年底美国已顺利建成109所孔子学院,348个孔子课堂,派驻的汉语教师以及志愿者达到3200人次,学习中文的中小学生达40万,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堪称世界之最。
然而在这“辉煌”的背后,各种意料不到的状况也是如影随形,影响最大的莫过于2012年5月美国孔子学院的“签证风波”,虽然经过中美协调仅用了8天时间予以了平息,但这突如其来的责难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在美孔子学院发展的深思,自以为当前孔院在美国的发展正逐渐陷于“踌躇”的境地。
(一)国内研究的“踌躇”搜索中国知网关于美国孔子学院的文献共有97篇,其中34篇是报纸、辑刊或国际会议文章,综观这些文献资料可见对美孔子学院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延以下三个方向展开的。
其一汉语教学、文化推广视角,崔建新(2007)、刘程、向平(2011)、張延成、张园等(2009)、齐春红(2012)、程龙(2011)等基本利用个案研究方式,针对在美孔子学院的教学情况、师资培训、推广模式等进行了具体剖析;基于新闻传播视角,李开盛、戴长征(2011),吴瑛、阮桂君(2010),刘程、安然(2015),周芸(2012)等对孔院在美国的舆论环境、传播效果、新闻话语以及国际形象做了深刻解读;方向三是针对在美孔子学院发展遭遇的问题,吴雁江、齐春红(2012),王颖(2013),马艳艳(2016)等做了不同角度的研究。
梳理学界关于美国孔子学院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困境及改进建议
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困境及改进建议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6年第19期王怡仙近期,由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举办了《孔子学院在海外》研讨会。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海外孔子学院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等进行了发言与讨论。
以下是发言专家的主要观点。
一、孔子学院在欧美的概况2015年底,中国已经在世界各国开办了500多所孔子学院,1000所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何以如此迅猛发展?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对外文化传播处处长梁斌认为,这与中国进行对外文化传播的大背景密切相关。
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比较片面而有限,这与过去中国对外传播的格局与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中国的国际形象仍然不明晰,国际社会对中国也是有捧有杀。
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孔子学院肩负着对外文化传播这样的使命,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覆盖面广泛,其发展基本覆盖了美国的各个州(仅有4个州没有开设孔子学院)。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祖嫘介绍说,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种特色的孔子学院不断涌现,办学模式也很丰富。
在美国这样一个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移民国家开办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教学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
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汉语教学以及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需求量很大。
相比于美国,孔子学院在欧洲的境遇差别较大。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项佳谷老师谈到,在欧洲,对中国存有一定偏见的人认为,凡是由中国政府主导或参与的项目,都是收效平平。
孔子学院在当地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阻力的。
曾经在英国伦敦商务孔子学院任教的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的李园老师说,英国伦敦商务孔子学院是为数不多的不赔钱的孔子学院。
“量身定做”“一对一教学”“送教上门”是这所孔子学院的特色。
这所孔子学院的课程主要面对的是大公司和一些财团的中高层人员,学员的特殊身份使得教师要根据学员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自编教材,利用他们午休或下班后的一小段时间到其所在的办公室进行有偿教学。
二、孔子学院存在的问题1.师资问题曾经担任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的北京语言大学的王丽虹老师指出,在孔子学院的外派教师中,存在着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严重错位的情况。
孔子学院国际化的困境及出路——非政府组织的视角
王晓琴 , 1 9 研 处 副 主 任
研究 , 共享研究 成果 。 党 校 教 研 人 员 应 围绕 党 委 政 府 的 中心 工 作 和 重 点 领 域, 围 绕 百姓 关 注 的 热 点难 点 问题 , 主动加强与市 委市政府政 策研究室 、
情、 党情, 了 解 学 员需 求 , 获得 “ 第一 手 资源 ” 。 学 员 的 特 殊 性 是 党 校 智 库 建 设区别于一般高校智库建设的重要方面。 这 些特 殊 学 员在 理 论 上 的 困惑 和
规 章制度 , 把科研考 核与职称评 聘、 进 修 学 习等 相 结 合 , 逐 步 形 成 以 科 学
实际情况 , 从智 库 建 设 资 金 、 智库 人 员 管 理 与 考 核 、 智 库 成 果 形 成 与 转 化 等 方面建立 起完善的规章制度 。 对智库研究人员的管理 , 必 须依 据 于健 全 的
机会, 通 过组 织开展 专题座谈 、 双 向交流 、 问卷调 查、 联 合 调 研 等 了 解 市
人 大 政 协 等 部 门 的 联 系与 合 作 , 及时的展开专 题研究 。 同时, 对 于 重 大 课
题 的研究, 要注 重与上级党 校、 县 ( 区) 党 校、 高校以及专业的研 究机 构的
副教授 , 从事管理学 与领导科 学研究 。
孔 子学 院 国际 化 的 困境 及 出路
一 一
非 政 府 组 织 的视 角
F r o n t i e r前沿汇
好地 为 党 委 政 府 决 策 服 务 , 为 社 会 主 义现 代 化 建 设 服 务 。 交流 , 发挥科研合力, 保证科研课题的有效度 。
2 . 挖 掘 优 势, 彰显 特 色
党 校 有 高贵 的 学 员资 源 , 他 们 基 本 来 自生 产 、 生活一线 , 来 自政 府 、 机
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困境及改进建议
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困境及改进建议作者:王怡仙来源:《领导文萃》2016年第19期近期,由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举办了《孔子学院在海外》研讨会。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海外孔子学院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等进行了发言与讨论。
以下是发言专家的主要观点。
一、孔子学院在欧美的概况2015年底,中国已经在世界各国开办了500多所孔子学院,1000所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何以如此迅猛发展?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对外文化传播处处长梁斌认为,这与中国进行对外文化传播的大背景密切相关。
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比较片面而有限,这与过去中国对外传播的格局与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中国的国际形象仍然不明晰,国际社会对中国也是有捧有杀。
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孔子学院肩负着对外文化传播这样的使命,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覆盖面广泛,其发展基本覆盖了美国的各个州(仅有4个州没有开设孔子学院)。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祖嫘介绍说,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种特色的孔子学院不断涌现,办学模式也很丰富。
在美国这样一个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移民国家开办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教学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
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汉语教学以及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需求量很大。
相比于美国,孔子学院在欧洲的境遇差别较大。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项佳谷老师谈到,在欧洲,对中国存有一定偏见的人认为,凡是由中国政府主导或参与的项目,都是收效平平。
孔子学院在当地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阻力的。
曾经在英国伦敦商务孔子学院任教的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的李园老师说,英国伦敦商务孔子学院是为数不多的不赔钱的孔子学院。
“量身定做”“一对一教学”“送教上门”是这所孔子学院的特色。
这所孔子学院的课程主要面对的是大公司和一些财团的中高层人员,学员的特殊身份使得教师要根据学员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自编教材,利用他们午休或下班后的一小段时间到其所在的办公室进行有偿教学。
二、孔子学院存在的问题1.师资问题曾经担任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的北京语言大学的王丽虹老师指出,在孔子学院的外派教师中,存在着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严重错位的情况。
软实力视野下美国孔子学院项目
2023-11-05
目录
• 引言 • 软实力视野下的美国孔子学院项
目概述 • 软实力视野下美国孔子学院项目
的实施策略
目录
• 软实力视野下美国孔子学院项目 的成效评估
• 软实力视野下美国孔子学院项目 的未来发展策略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中美关 系的不断演变,美国孔子学 院项目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
03
软实力视野下美国孔子学 院项目的实施策略
增强文化交流与理解
01
02
03
文化展示活动
组织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活 动,如京剧、传统舞蹈、 书法等,增进美国公众对 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文化交流活动
开展中美文化交流项目, 邀请两国学者、艺术家等 参与,促进文化碰撞和互 相理解。
文化研究合作
支持中美两国高校、研究 机构进行文化领域合作研 究,增进对彼此历史、价 值观等深层次的理解。
文化交流
美国孔子学院项目积极推动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通过举办文化活动、艺术展览和音乐会 等,增进了两国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此外,该项目还促进了中美两国在教育、科技等领域 的交流与合作。
学术研究
美国孔子学院项目鼓励中美两国学者进行合作研究,并共同发表学术论文和著作。这种学 术交流不仅有助于提高各自的研究水平,还为两国之间的学术合作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 献。
推动语言学习与教育合作
语言课程推广
在美国高校和社区推广汉语课 程,提供优质汉语教学资源, 帮助当地人更好地学习和了解
中国文化。
教育合作项目
与美国高校、中小学开展中文教 育合作项目,如中文沉浸式项目 、交换生项目等,增进学生对中 国文化的认知和语言交流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孔子学院发展的困境及其消解2012年美国的“签证风波”将孔子学院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事件虽然很快得以平息,但美国作为拥有孔院最多的国家,其近几年建设出现的问题依然是层出不穷。
究其根本在于中美两国拥有完全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孔子学院发展只有实现由重量到重质、重实用、重灵活、重形象的蜕变才能化解当前的困局。
标签:美国;孔子学院;政治文化;差异一、“踌躇”的孔院2016年4月28日第九届全美中文大会在芝加哥召开,自2005年美国第一所孔子学院马兰里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以来,至2015年底美国已顺利建成109所孔子学院,348个孔子课堂,派驻的汉语教师以及志愿者达到3200人次,学习中文的中小学生达40万,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堪称世界之最。
然而在这“辉煌”的背后,各种意料不到的状况也是如影随形,影响最大的莫过于2012年5月美国孔子学院的“签证风波”,虽然经过中美协调仅用了8天时间予以了平息,但这突如其来的责难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在美孔子学院发展的深思,自以为当前孔院在美国的发展正逐渐陷于“踌躇”的境地。
(一)国内研究的“踌躇”搜索中国知网关于美国孔子学院的文献共有97篇,其中34篇是报纸、辑刊或国际会议文章,综观这些文献资料可见对美孔子学院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延以下三个方向展开的。
其一汉语教学、文化推广视角,崔建新(2007)、刘程、向平(2011)、張延成、张园等(2009)、齐春红(2012)、程龙(2011)等基本利用个案研究方式,针对在美孔子学院的教学情况、师资培训、推广模式等进行了具体剖析;基于新闻传播视角,李开盛、戴长征(2011),吴瑛、阮桂君(2010),刘程、安然(2015),周芸(2012)等对孔院在美国的舆论环境、传播效果、新闻话语以及国际形象做了深刻解读;方向三是针对在美孔子学院发展遭遇的问题,吴雁江、齐春红(2012),王颖(2013),马艳艳(2016)等做了不同角度的研究。
梳理学界关于美国孔子学院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第一,研究范围过窄、学科延伸不足。
孔子学院是我国传播中华文化,拓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作为一项强有力的文化外交政策,在美孔院研究却主要局限于以上三个角度,而理应作重点剖析的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却恰恰被忽视了。
第二,研究成果水平低,孔院在美国的发展知网仅有20篇文章刊登在核心期刊。
毫无疑问,孔院在美发展的研究迫切需要领域的创新以及成果水平的提升。
(二)孔院在美发展现状的“踌躇”孔子学院自2004年筹建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全球遍地开花,美国孔院以109所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巨大成就同样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经过前期数量上的迅速扩张,可以说现今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面临着一种“踌躇”的困境,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几点:首先,源自美国公民的不信任。
孔子学院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机构,多采用中外大学合办的方式建立,而作为一种辅助形式的孔子课堂则主要在中小学开设。
2010年美国洛杉矶哈岗学区的一所中学掀起了一场“孔子课堂风波”,致使该校已通过的孔子课堂项目申请因多方质疑而最终搁浅,质疑的主要支持者是学区居民,他们将孔院看做中国政府宣传共产主义的工具〔1〕。
哈岗学区事件虽是个案,但也代表了一部分美国公民的担忧,公众态度实际影响了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
其次,媒体增加的中性及消极评价。
研究发现,“在美国的孔子学院发展进度与美国媒体对孔子学院的消极评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以年份为衡量标准,孔子学院在美国的积极评价比例在逐年减少,而消极和中立的评价却在2010年幵始逐渐增加,呈总体上升的趋势〔3〕。
西方媒体素来被当做社会的“第四种权力”,其在社会舆论的导向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美媒报道的消极倾向为孔子学院的发展造就了不利的舆论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孔院在其他国家建设的进程。
再次,美国学界对孔子学院的质疑。
2014年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宣布停办孔子学院。
之后不久芝加哥大学也因数百名教授联名指责孔子学院束缚学术自由而决定终止合作,质疑有的来自孔院避谈藏独、疆独等中国内政问题,有的则出于孔院主要资金来自中国政府而担心美国大学受控制,无论出于哪种原因,美国学界的质疑声对孔院发展都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孔子学院在美国发展“踌躇”的现状究其根本在于政治文化的迥异。
居民的不信任、媒体消极评价中常见的野心、威胁、软实力等词汇无不透漏着来自文化差异的猜疑与不信任。
孔子学院本是一种文化交流机构,事实上却被冠以了太多的政治颜色,相较于现实的猜忌,学术研究却囿于语言推广等表象,显然有点避重就轻之嫌。
孔子学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影响其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也即两国政治文化差异问题。
二、分析的理论基垫——文明冲突毫无疑问,美国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国,中国也是儒家文化圈的核心,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4〕。
同为文化传播机构的歌德学院、塞万提斯学院、法语联盟以及英国文化委员会在美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时间内都未曾引起美国社会如此强烈反应,除去孔院教学过程中遭遇的具体难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中美之间政治文化的迥异。
历史的惯性是惊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政治文明自18、19世纪开始迅速膨胀,到20世纪末达到前所未有的辉煌高度,持续几个世纪的世界领先地位已逐渐形成高傲的狭隘与自负心态。
美国作为西方政治文明首屈一指的代表,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以唯一超级大国的姿态俯视全球,长期的历史惯性使得其决不允许另一种文明的出现威胁到自身的高超地位。
国家根据其他国家的意图来确定威胁,而这些意图以及看待它们的方式受到文化考虑的强大影响。
公众和政治家不大可能认为威胁会产生于他们感到能够理解和可信任的民族,因为他们具有共同的语言、宗教、价值、体制和文化。
他们更可能认为威胁会来自那样一些国家:它们的社会具有不同的文化,因此他们对之不理解和感到不可信任。
〔5〕因而美国不会担心出自西方文明脉系的歌德学院等会对本国政治、社会造成颠覆性影响,甚至会认为英、法、德文化在美传播是对民族文化的丰富。
然而,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中华文化隶属于东方文化圈,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其不仅涵盖了东南亚大文化圈,而且屹立几千年不倒的历史事实更是说明其文化内核的强大力量。
二战以来美国政治文化开始明显处于全球性优势地位,自此开始将其崇尚的政治价值理念、所建立的政治制度模式当做一种普世价值在全球推广,而且借此对别国内政“指手画脚”。
优越感的历史惯性让他们很难接受另一种强大文明的威胁。
相关研究已表明,美国媒体对于孔子学院的评价与不同时期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呈负相关,一旦当中国的实力对美国的地位构成威胁时,被美国视为“中国政府宣传工具”的孔子学院首当其冲将受到消极性的评判。
美国社会对孔子学院发展的担忧并非针对教学过程中技术性方面内容,更多的是一种对异域文化的戒备,因而理应将孔子学院研究放在政治学领域之内。
虽然国家民族的政治文化特质不是政治现象发展的全部内在根源,但至少为我们分析这些现象提供了一个可以思考的独特视角。
从政治文化视角展开对美国孔子学院发展的政治学研究更具实质性意义。
三、追本溯源:中美文明基调剖析孔子学院在美国推进的阻碍是政治文明冲突的一种写照,虽然这种冲突掩盖在语言传播难题之下,但国家或民族的行为无可避免的要受到政治文化偏好以及文化共性与差异的左右。
中美两国截然不同的政治文化道路是孔院受阻的根本原因。
政治文化是指“作为被内化于该系统居民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之中的政治系统。
”〔6〕中美政治文化的差异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哲学假定两条线哲学假定是区别不同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一切国家建立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而且是国家制定制度、法律的总的出发点,对人的政治、社会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中美两国哲学假定分别沿两条不同的道路展开。
第一,关于人性的假定。
美國是移民社会,基本沿袭了西欧的政治文明传统。
从古希腊开始隐藏在西方政治制度之后的便是关于“人性恶”的哲学假定,法治传统的承袭不得不归功于对于人性的不信任。
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之一,西方“人性恶”的假定从古希腊就已经开始,柏拉图坚持“人性总是把人类拉向贪婪的私欲,逃避痛苦而毫无理性地去追求快乐”,其在对理想国的设计中处处透漏着对人性恶的防范。
亚里士多德同样认为人性本自私,“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事务。
”〔7〕到了中世纪神学政治时代,“原罪说”从源头上确认了人性本恶的观点,用神性彻底否定了人性,人从出生开始便被冠以罪恶的头衔。
而到了近现代,西方人性恶的假定依然盛行,孟德斯鸠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8〕而功利主义、分权制衡、社会契约等西方主要政治学说以及现今社会流行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皆是人性恶为哲学基础。
人性恶的假定可以说是西方政治文明中始终延续的哲学基础。
西方关于人性的假定是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属于一种发散的人性。
相反,中国人性假定却是以“性本善”为基调。
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中国传统指导思想的核心地位,人性善从孔孟开始便一直延续,孟子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9〕”虽然荀子、告子、杨雄等人提出了不同人性说,但都未得到后来者出色的继承与发展,而性善论一直在古代中国社会延续。
中国古代的人性假定更多的是从社会属性出发,坚持唯物史观,把人性束缚于各种伦理框架之中,讲求自我修身维持善的本性。
到了现当代,虽然儒家学说退出了主要政治思想的舞台,而历史的惯性、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性善观依然在影响中国当代的政治文明。
第二,政治国家起源的哲学假定。
西方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是从个人出发,政府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必要的恶。
国家起源最盛行的莫过于社会契约论,以假想的自然状态为起点,以个人利益的维护为目的,人们签订契约建立国家,注重对现实环境的改造。
而古代中国讲求天人合一,把国家的建立归咎于天意,而现今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也与西方国家起源理论存在巨大差异,中国政治国家的出发点是阶级,强调集体利益,先有国后有家,这与西方国家起源的个人主义观点迥然不同。
(二)基本价值追求各有侧重西方素来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念,把人权看做是高于一切的权利,自我中心主义特点明显,其个人主义观念深植于社会价值观念之中。
而在政治国家领域,基于对人性的不信任,极力主张分权,利用权力来制约权力,强调竞争,富有冒险精神。
美国社会系统中的一般模式,包括家庭,往往强调政治能力和参与而不强调对合法权威的服从。
〔10〕而中国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同时继承了中国传统对于集体主义的重视,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11〕重视人权但不强调其独一无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