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如何写学术论文:以《红楼梦》英译为例(冯全功)
术语学视角下《红楼梦》书名英译研究
术语学视角下《红楼梦》书名英译研究《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地传达原著的意思成为一种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术语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红楼梦》的书名英译。
一、“红楼梦”一词的含义“红楼梦”一词是由“红楼”和“梦”两个词组成。
“红楼”指的是小说中的贾府,而“梦”则是意味着一个虚幻的世界,也暗示了小说中所描述的人物和情境是虚构的。
二、以“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为例分析“Dream of the Red Chamber”是《红楼梦》的常见英译名。
从术语学的角度来看,这个译名相对准确的传达了原著的意思。
总之,“Dream of the Red Chamber”的译名成功地传达了中文原意,同时翻译者在译名的选择上也充分考虑了使用语境和文化因素。
三、以其他英译名为例分析除了“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之外,还有其他数个常见的英译名。
接下来我们将以“Story of the Stone”和“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为例进行分析。
“Story of the Stone”直接将“石头记”的意思传达出来。
石头在小说中代表的是作为神奇物品的元素。
作为小说中主要的角色之一,石头的象征意义非常重要。
但这个译名并没有体现出小说中的人物和情境,可能会导致读者的认识上的偏差。
“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与“Dream of the Red Chamber”相比,更加传达了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但是,这个译名却忽略了“红楼”的意义,因此有一定的失真。
与此同时,这个译名同时也把“梦”换成了“mansions”,结果转移了中文原文中“梦”所代表的精神层面。
总结来看,从术语学的角度出发,不同的英译名传达了小说中不同的意义和文化背景信息。
而“Dream of the Red Chamber”则承载了最接近中文原意的传达方式。
论《红楼梦》人名英译——从三种英语全译本对比分析出发
客观 认 识 翻 译 行 为 。
关键 词 : 红楼 梦; 人名英译 ; 对 比分 析 中图分类号 : H 3 1 5 . 9
一
文献标识码 : A
《 红楼梦》 人物命 名特点 汉语人名 承载着丰 富的 中国语 言文化 信息 , 现 实生 活中的人名如此 , 文学作 品 中的人名 也不 例外 。在 伟大 的文学著作 《 红楼梦》 中, 作 者曹雪 芹成功 塑造 了众 多 的 人物形象 , 使得每一个人物都说着与众不 同的 、 属 于 自己 的话 。在这精彩纷 呈 的人 物形 象背后 , 该小说 人物 的命 名也颇具 深 意。清人 佚名 氏在 《 读 红 楼梦 随笔》( 1 9 8 4 : 6 ) 中说 : “ 红 楼 妙 处 又莫 妙 乎 命 名 之 切 。他 书 命 名 皆 随 笔 杂 凑, 间有一二有 意义者 , 非失之浅率 , 即不能周详 , 岂若红 楼 一姓 一名皆具精 意 , 惟囫囵读之 , 则不觉耳 ! ” 可见 , 《 红楼梦 》 中人物 的姓和 名都是仔 细推 敲的结 果 。相关研究 表明( 金启琮 , 1 9 8 0 ) 《 红楼梦》 人物 的命名 具 有 如下 特 征 : 谐音取名 , 以人名 暗含特殊 意义 。在 《 红楼 梦》 第一 回中 , 曹雪芹写道 : “ 因曾历过一番梦幻 , 之后故将 真事 隐 去, 而借 ‘ 通灵 ’ 之说 , 撰此 《 石头记 》 一 书也 , 故日‘ 甄士 隐’ 云云。 ” 在曹雪芹 创作 《 红 楼梦》的年 代 , 由于该 小说 所反 映的历史 现状以及 作者的特殊身份 , 决定 了作 者“ 将 真事隐去” , 而 用“ 假语村言 , 敷演 出一段 故事来 ” 。这一 创作 特点 也体 现在 小说 人物 的命 名 中。如 “ 甄士 隐 ” 即 “ 真事隐” , “ 贾语村 ” 即“ 假语存”, “ 贾化 ” 即“ 假话 ” , “ 娇 杏” 即“ 侥幸 ” , “ 单聘 仁” 即“ 善骗人 ” , “b固修 ” 即“ 不顾 羞” 等等 。 以诗词成语命 名 , 且具深 意。《 红楼 梦》 的诸 多人物 中, 有相 当大 的一部分人名 均与诗词 或成语相关 。例如 , 小说 的主要 人物 之一 “ 宝钗 ” 的名就 源 自李 商 隐 的 《 残 花》 诗句“ 残花 啼露莫 留春 , 尖 发谁 非怨别 人。若但 掩关 劳独梦 , 宝钗何 日不 生尘 ” , 这 在小说第 六 十二 回中 已由 香菱 交待 。这 首诗从 一个侧 面预示着宝钗虽得 到一个名 分, 却终究没有得 到爱情 的悲 剧结 局。小说 中 的其 它人 名, 如黛玉 、 宝玉 、 迎春 、 探春 、 惜春 、 湘云 、 鸳鸯 、 抱琴等也 均出 自于诗 词 , 且 与各 自的或 各 自主人 的性 格 、 命 运相
从译介学角度看《红楼梦》的习语英译
从译介学角度看《红楼梦》的习语英译《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贾府和史氏两大家族的故事展开了丰富深刻的描绘。
由于作品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风格,将其习语(idioms)从中文翻译成英文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从翻译学的角度看,《红楼梦》习语的英译需要在尊重原著的考虑目标文化和读者群体的特点,以使得英文读者能够领会到原著的美妙之处。
习语的英译需要准确传达原著的意义。
《红楼梦》中的习语是作者对人物形象、情节以及社会风俗的生动描绘,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观念。
在英译时,要注意确保习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使英文读者能够正确理解和领会原著的内涵。
习语的英译需要考虑目标文化的特点。
英文读者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了解的程度有限,在翻译习语时,需要适当调整表达方式,使其更加贴近英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将一些中国特色的习语转化为英语的常用习语或者类似的表达方式,可以增加英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度。
习语的英译还应该注重语言的美感。
《红楼梦》以其精湛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风格而闻名,而习语作为其中的瑰宝,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情感寓意。
在英译时,需要注重保留习语的诗意和美感,使译文能够传达出原著的艺术魅力。
习语的英译还应该考虑读者的接受度和理解难度。
《红楼梦》习语的英译不仅要在意义上与原著保持一致,还要考虑读者的理解难度。
有些习语结构复杂,含义深奥,需要考虑是否使用更加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使得英文读者在不失去原著味道的前提下,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从译介学的角度看,《红楼梦》习语的英译需要在准确传达原著意义的注重目标文化的特点,保持语言的美感,考虑读者的接受度和理解难度。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平衡和权衡,才能使得英译习语能够传达出原著的魅力和深刻内涵。
红楼梦书名中的修辞原型及其英译冯全功
一、 何谓修辞原型
原型主要是民族文化的心理积淀, 一般具有明显的象 征性 。 原型批 评 是 二 十 世 纪 以 来 重 要 的 文 学 批 评 范 式 之 237
一, 其理论基 础 主 要 有 弗 雷 泽 ( J. G. Frazer ) 的 文 化 人 类 荣格( C. G. Jung ) 的分析心理学以及卡西尔 ( E. Cass学、 ier ) 的象征形式哲 学 。 弗 莱 ( N. Frye ) 是 原 型 批 评 的 集 大 成者, 他认为原型是文学作品中独立交际的单位, 可以是意 象征 、 主题 、 人物, 也可 以 是 结 构 单 位 等, 只要它们在不 象、
《 红楼梦 》 书名中的修辞 原型及其英译
冯全功
内容提要: 本文借 用 广 义 修 辞 学 中 修 辞 原 型 的 概 念 探 讨了《红楼梦 》 书名中的修辞 原 型 及 其 英 译 。 红 、 红楼和梦 是《红楼梦 》 书名中的三个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修辞原 分别象征生命之美的挽歌, 贵族家庭的挽歌和尘世人生 型, 的挽歌 。 红楼一梦既指 小 说 中 众 女 子 的 命 运 悲 剧, 又指宁 进而象征整 个 人 生 和 社 会 的 悲 剧。从 荣二府的家族悲剧, Red Mansion Dream 是一个很好的英 修辞原型的再现而言, 这种意象并置 的 陌 生 化 译 法 有 利 于 译 文 读 者 充 分 译选择, 体验中西之间的文化差异, 深刻领悟小说书名的微言大义 。 关键词:《红楼梦 》 修辞原型 悲剧 英译 ︽ 红 楼 梦 ︾ 书 名 中 的 修 辞 原 型 及 其 英 译
生命之美的挽歌指的 子的青春美是生命之 美 的 高 度 浓 缩, 正是众女子的毁灭与夭 亡, 如 黛 玉、 晴 雯、 鸳 鸯、 金 钏、 尤三 240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可接受性调查-古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可接受性调查-古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引言《红楼梦》是我国历伟大的文学着作之一,博大精深,享誉中外。
《红楼梦》及其译本长期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红楼梦》的文本本身及其相关话题的研究形成了持久不衰的红学,《红楼梦》翻译学是红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红楼梦》的翻译的译学研究将是空洞无力的(冯全功,2011:136)。
《红楼梦》已被译成了各种语言,其中英语的全译本和节译本有九个版本(1i,2011:154)。
英国汉学家霍克斯(DavidHawkes)和他学生兼女婿的阂福德(JohnMinford)合作译的Th。
storyofth。
ston。
以及杨宪益和他的英国籍夫人戴乃迭(G1adySYang)共译的ADreamofRod、影响力最大,受到海内外翻译领域的专家和汉学家红学家的广泛关注。
目前国内对两个译本研究的焦点是诗词、文化内容、修辞格、习语、成语、俗语、谚语以及书评等。
研究的方法多是采用定性对比分析。
但是,冯全功指出,采取例证研究的作者各取所需,研究结果不一定可靠,特别是译者的翻译策略如归化异化和翻译家的风格等(冯全功,2011:143)。
多年的研究得出一种共识:杨宪益夫妇的译文忠实于原文多采用异化手法直译,而霍克斯多采用归化手法意译。
国内关于他们的归化异化风格的文章很多褒贬不一(海芳,2003;左脸,2009;李海琪,2008)。
国外的学者也有过相似的评论。
如美国学者葛锐指出:1973年霍克思和阂福德翻译的《红楼梦》五卷本的第一册出版,该译本出版后备受学界关注,其最后一卷于1986年完成,此合译本为西方人最常用的英译本。
杨氏夫妇全译本多采用直译的方法,且其译本中的人名多为音译。
霍氏与阂氏则试图在译文中弥合该小说一直以来存在的几个人物和时间的前后不一问题,并对多数人名采取了意译的处理方法(葛锐,2007:184)。
论译者的翻译个性——以霍克思英译《红楼梦》为例
On the Translator's Individuality: Exemplified by
D. Hawkes' Translation of Hong Lou Meng
作者: 冯全功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杭州310058
出版物刊名: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21-27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1期
主题词: 翻译个性 创作个性 霍译《红楼梦》 经典化
摘要:创作个性是文论中的重要论题,受之启发,提出翻译个性的概念,指译者基于自己对翻译活动的独特认识与体验而形成的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
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活动,这就
决定了译者翻译个性不同程度的存在。
由于译者与作者的个性差异,译作偏离原作的现象普遍
存在,创造性偏离越明显,译文往往越有审美性与艺术性,译者的翻译个性也就越鲜明,如霍
译《红楼梦》体例的更新与变异、整合补偿的广泛运用等。
翻译个性有利于推进译作与译者本
人的经典化进程,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论题。
应用语言学的隐喻研究——以《红楼梦》的英译为例
以说 ,归化 的翻译过程其实是源语 言文化 与 目的语 言文化 之间 的~次文化等值转移过程 ,读者可 以通过 自己的文化 观去 理解 译文 的内涵 , 从 这个角度来说 , 读者 的接受力是归 化翻译必 须考
虑 的重 要 方 面 。
种特殊 的颜色 , 它代表着喜庆 、 吉祥 、 热烈之意 , 可以代表显赫 的富贵身份 , 也可 以用来表 达女性 的美 , 诸如红妆 、 红颜 、 红粉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此次应用语 言学 的隐喻研究范例为《 红楼梦》 的英译 。 《 红楼
梦》 作为我 国古 典文学 中的一座 丰碑 , 文化魅力 深厚 , 其英译 也
此次对 于《 红楼 梦》 的隐喻英译研究 , 从应 用语 言学的角度
出发 , 对于拓宽研究视野 , 提供新 视角有着很好的积极作用 。以
文化 的内涵与意象 , 但是 对于西方的读者来说 , 在不 了解 中华文
化背景 的情况下 , 根本无法理解书名中的隐喻 , 也无法 实现完全
杨宪益夫妇和英 国学者 大卫 ・ 霍克斯所完成 的译 本 《 红楼梦》 中
的隐喻观出发 , 结合应用语言学特点 , 在 以人类思维认知为基础 的前提下 , 通过对 队中语言 因素 ( 语境 、 文化 、 社会 背景 、 交际目
标等 ) 的研究 , 完成 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 究 , 观察其在 真实语言
翻译中的应用。
一
单 纯以《 红楼梦》 这个 书名 为例 , 在 中国古代文化 中, 红色是
红袖等 , 对于 国人来说 , 单单看 到一个红色 , 就 能联想到其 背后
的多种隐喻 , 诸如地位 、 富贵 、 爱情 、 愤怒等 , 但是英 语 中对 于红
解析《红楼梦》的英文版:探讨其主要内容
解析《红楼梦》的英文版:探讨其主要内容Title: An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Unpacking its Key ThemesIntroduction: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lso known as "Journey to the West") is a monumental novel by Cao Xueqin, an influential Chinese author from the Qing Dynasty. Despite its immense cultural significance, it has not escaped the challenge of being translated into various languages, including English. This essay aims to delve into the English version, examining its content and the nuances lost or gained in translation.1. Overview of the Original Work:In the Chinese original,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s a rich tapestry of family drama, social hierarchy, and intricate relationships se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declining Qing dynasty. It revolves around the贾家 (Jia family) and their opulent lifestyle, focusing on the lives of the young women, particularly the tragic fate of Jia Baoyu and Lin Daiyu.2. Content Adaptation:The English version, typically titled "The Story of the Stone" or "The Red Chamber Dream," retains the core themes but must condense and adapt the extensive Chinese text. It covers the love triangle between Jia Baoyu, Lin Daiyu, and薛宝钗 (Xue Baochai), as well as the decline of the Jia family's fortunes. The translator must balance preserving the emotional depth with the constraint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al context.3. Character Representation:Characters like Jia Baoyu and Lin Daiyu, known for their poetic sensibilities and deep emotions, present a challenge to translators. The English version often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these characters' inner turmoil but may struggle to fully convey their poetic subtleties and cultural references.4. Cultural Context:The novel delves deeply into Chinese traditions, customs, and societal norms, which can be difficult to translate directly. The English edition may need to provide explanations or cultural footnotes to bridge this gap for Western readers, potentially diluting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original experience.5. Style and Tone:Cao Xueqin's writing style, characterized by its lyrical prose and subtle symbolism, may be lost in translation. The English version must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maintaining the poetic quality and readability for a Western audience.6. Reception and Interpretation:English readers' reception of the novel may differ from the Chinese, influenced by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literary expectations. Some may appreciate the universal themes of love, loss, and societal decay, while others might find aspects of the story unfamiliar or challenging.Conclusion:While translating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nto English presents numerous challenges, accomplished translators strive to maintain the novel's essence and resonate with a global audience. The English version serves as a gateway for non-Chinese readers to explore the intricacies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lbeit with some inevitable differences. By analyzing these adaptations, we gain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complexities involved in rendering a masterpiece across linguistic boundaries.中文回答:《红楼梦》的英文版解析:探讨其主要内容与翻译中的挑战《红楼梦》是中国清代曹雪芹的杰作,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中也有译本,如《石头记》或《红楼梦》。
术语学视角下《红楼梦》书名英译研究
术语学视角下《红楼梦》书名英译研究《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辉煌的艺术成就,吸引着世界各地读者的兴趣和追捧。
《红楼梦》的英文译名一直备受争议,因为不同的翻译方式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本文以术语学的视角出发,从语言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探讨《红楼梦》的书名英译,并对该译名进行研究。
术语学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专业术语的来源、构成及翻译等问题。
在研究《红楼梦》的书名英译时,我们可以从术语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翻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特点。
我们需要了解《红楼梦》的原书名是什么,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英文译名有哪些。
《红楼梦》最早是由曹雪芹著作,当时的书名是《石头记》。
后来被改编后更名为《红楼梦》。
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红楼梦》的英文译名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Dream of the Red Chamber"、"The Story of the Stone"、"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等等。
这些译名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的使用情况,反映出了《红楼梦》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地位。
我们需要考察不同的英文译名对《红楼梦》的表达效果和传达能力。
在不同的英文译名中,"Dream of the Red Chamber"、"The Story of the Stone"、"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等等,每个译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比如"Dream of the Red Chamber"着重强调了梦的象征意义,强调了作者的幻想与理想;"The Story of the Stone"则更加贴近原书名的意境,着重强调了书中石头的寓意和象征;"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则更注重了红楼的寓意和象征,使得整个书名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策略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策略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为例Introduction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a purpose-oriented perspective using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Chinese classic novel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s examples. For centuries,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has been widely read and interpreted, raising numerous issues in terms of its cultural context, social atmosphere, and so on. This work seeks to identify and analyze the strategies used by translators in their render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into English. By examining both versions in detail, the researcher hopes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each approach and its overall effect on the reader.Background“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s one of the Four Great Classical Novels of Chinese literature, written in the 18th century by Cao Xueqin. It follows the story of a family over several generations, focusing on the status, politics, and romance that ensue.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s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novel has a long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to other languages, including English. The earliest English translation was done by William Trubner in 1847, followed by a version completed by Gladys Yang in 1977. However, these versions have had mixed reactions from readers and scholars alike, and there has yet to be an English translation that captures the beauty of the original text.Purpose-Oriented Litera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When it comes to literary translation, making decisions based on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the work is essential for achieving an accurate rendering of the source text. Therefore, when examining the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used in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will focus on the aspects of the translations relative to their original intention. These include how well the translator addressed the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s; how faithful the translation was to the original style, content, and theme; and how successful the translator was in conveying the intended message in a way that resonates with readers.Analysis of Trubner’s VersionWilliam Trubner’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was published in 1847. As one of the earliest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is Chinese classic, Trubner’s version was not without its flaws. While he made a valiant effort to capture the original intent of the novel, his translation falls short in many areas. First, Trubner did not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ultural contextof the novel in its entirety, leading to misunderstandings and mistranslations of certain words and phrases. Additionally, he did not remain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style, which is highly poetic and lyrical, often opting for a more lite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that does not accurately represent the nuances of the original. Finally, Trubner often fails to convey the underlying themes of the novel, leaving readers with a less than satisfactory understanding of the story.Analysis of Yang’s VersionGladys Yang’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was published in 1977. Compared to Trubner’s version, Yang’s translation is more successful in capturing the essence of the novel and staying true to its original intent. Yang takes the cultural context into account, using the information she has gathered on the history, political climate, and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time to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depiction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one another. Additionally, she succeeds in conveying the poetic beauty of the original text, while also remaining faithful to the narrative and staying true to the novel’s core themes. As a result, readers can enjoy a dynamic experience with the text that offers a deeper appreciation of the original work.ConclusionThis research has examined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Dr eam of the Red Chamber” from a purpose-oriented perspective.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two versions, the researcher was able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trategies employed by the translators, aswell as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each approach.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when examining literary translations, it is important to keep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the work in mind in order to create an accurate rendering that captures the i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2024年《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范文
《《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篇一一、引言《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哲学思考,使得这部作品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然而,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其英译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特别是在处理作品中的概念隐喻时,译者需要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保留原作的意境和韵味。
本文旨在探讨《红楼梦》中概念隐喻的英译策略和方法,并对其翻译效果进行分析。
二、概念隐喻的界定及在《红楼梦》中的应用概念隐喻是一种通过具体事物或形象来传达抽象概念或情感的语言现象。
在《红楼梦》中,概念隐喻被广泛运用,通过生动的比喻、象征等手法,将人物的情感、心理状态以及社会现象等抽象概念具象化,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三、《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策略在《红楼梦》的英译过程中,针对概念隐喻的翻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策略:1. 直译加注释法:对于那些在英语文化中也能找到相似文化内涵的隐喻,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同时附上注释以解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含义。
这种方法既能保留原作的意境,又能帮助读者理解其深层含义。
2. 意译法:对于那些在英语文化中无法找到完全对应表达的概念隐喻,可以采用意译法,通过解释其含义并重新构建英语表达来传达原作的意思。
这种方法能更好地传达原作的意境和韵味。
3. 文化转换法:针对那些在两种文化中存在较大差异的概念隐喻,可以通过文化转换法,将其转化为英语读者更容易理解的文化元素或表达方式。
这种方法有助于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障碍。
四、《红楼梦》概念隐喻英译实例分析以《红楼梦》中的一句经典概念隐喻“如花似玉”为例,这句话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在英译过程中,可以采用意译法并辅以注释的方式进行处理。
翻译为“like a flower and jade”,同时附上注释解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审美意义。
这样既能传达原作的意境,又能帮助英语读者理解其深层含义。
五、结论通过对《红楼梦》中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在处理这类特殊语言现象时,译者需要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_红楼梦_中的炼字及其英译_冯全功
the wake of 所激起的行动画面也可与雨村趋炎附 势的心理构成一种广义上的象似性。 ( 2) 宝 玉 听 说, 便 猴 向 凤 姐 身 上 立 刻 要 牌。 獉 ( 曹雪芹、 高鹗 1974: 160) yu cuddled up to her at that. 杨译: Pao( Yang & Yang 1978: 193,vol. 1) yu twined himself round Xi霍 译: Baofeng. ( Hawkes 1973: 280,vol. 1) 此例中的“猴” 字的用法非常独特, 名词活用 , , 为动词 新鲜活泼 使宝玉的形象跃然纸上。这里 的名词动用也可视为一种象似性隐喻, 本体为宝 喻体为猴子, 象似点为屈身攀抱、 纠缠不放等。 玉, 汉语读者很容易激起相关图式, 即储存在自己大脑 中的关于猴子的攀援形象, 故不难理解这里“猴” “猴向” 字活用的现象。杨译把 译为 cuddled up to, 霍译为 twined himself round, 两者都放弃了猴的意 也没有体现出名词动用的艺术化表达, 只是把 象, 猴的喻义译了出来, 损失比较严重, 不利于激发读 霍译在下文中有所 者的审美想象。针对这种损失, 补偿, 把凤姐的“还搁的住你这么揉搓” 译为 How can I stand up to being mauled about by a great ape like you, 虽然霍译此处添加了猴的意象 ( a great ape) , 但与原文相比, 霍译的艺术性还是打了一定 。 的折扣 人类的体验和认知大多是相似的, 试想如 果把英语中的 ape 或 monkey 在此也名词动用, 赋 予其临时附加的意义, 再现原文中的陌生化手法, “猴” 效果又会如何呢? 难道这种保存了 的意象的 “只是表面的忠实, 名动转化的译法, 真的 实质上却 ( 冯庆华 2006: 181 ) 吗? 小说中还 是严重的背离” ” , “便 有其他类似的用法, 如“别学他们猴在马上 猴上身去” 等, 几位译者或只译喻义, 或加上意象, 但都没有体现出原文中名词动用的语法现象, 艺术 性似乎不如原文。 例( 1) 中的“依附” 和例 ( 2 ) 中的“猴” 都是极 为寻常的字眼, 但在原文的具体语境中便获得了不 “看似寻常最奇岖, 可谓 成如容易却艰 寻常的意味, 。然而 , 《红楼梦》 辛” 中的有些字眼一看便知道是 不寻常的, 非经作者精心锤炼或妙手偶得, 是不会 , “ ” 。 出现在小说作品中的 如下例中的 禄蠹 (3 ) “凡读书上进的人, 你就起个外号儿, 叫人 ‘禄蠹’ ” 。( 曹雪芹、 家 高鹗 1974: 224) 獉獉 杨译: sneering at those who study hard
《2024年《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范文
《《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篇一一、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交流中,对于《红楼梦》的英译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其中的概念隐喻翻译存在一定的挑战性。
本文将通过对《红楼梦》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英译的策略和技巧,旨在提高《红楼梦》的英译质量,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二、概念隐喻在《红楼梦》中的应用《红楼梦》作为一部以情感为主题的小说,其中大量运用了概念隐喻来表达情感、描绘人物和描绘场景。
这些概念隐喻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在小说中,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情感、人物等抽象化、形象化,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三、《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策略在英译《红楼梦》中的概念隐喻时,应遵循一定的策略和技巧。
首先,要准确理解原文中的概念隐喻,把握其内涵和意义。
其次,要结合英语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英译策略:1. 直译加解释:对于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概念隐喻,可以采用直译加解释的方法,即在翻译时保留原文的比喻形式,同时对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解释。
这种方法可以保留原文的修辞效果,同时帮助英语读者理解其含义。
2. 意译:对于一些难以用英语表达的概念隐喻,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即根据原文的含义,用英语表达出相似的意境或情感。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情感和意境,但需要注意保持与原文的相似性。
3. 增译法: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解释性词汇或句子,以帮助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中的概念隐喻。
这种方法可以弥补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四、《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实例分析以《红楼梦》中的“红楼”一词为例,它不仅指代小说中贾府的府邸,还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封建社会的繁荣和衰落。
在英译时,可以采用直译加解释的方法,将“红楼”翻译为“Red Mansions”,同时解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从目的论角度谈《红楼梦》的两个英译版本
从目的论角度谈《红楼梦》的两个英译版本【摘要】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鸿篇巨著之一,《红楼梦》的英译版本受到人们普遍关注。
而在众多的译本中,杨氏夫妇和大卫·霍克思的版本最具研究价值和代表性。
目的论将翻译视为一种目的行为,其目的法则决定了译者在不同的文本及文化背景下对翻译策略不同的选择。
对于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将以杨氏和霍氏版本为素材,探讨翻译目的论对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的影响。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翻译策略《红楼梦》【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045-02【abstract】as one of the four classic chinese novels, “the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 has always enjoyed high level of popularity. among all the translational versions, the couple of yang and david hawks’ works are of great value. based on the skopos theory, which focuses above all on the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this paper sets out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choice of translational strategies with the two versions as the analytical materials.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determines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that are to be employed in order to produce a functionally adequate translation because of translators’ different culturalbackgrounds.【key words】skopos theorytranslation strategiesthe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一、引言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以杰出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征服了无数中国读者,数十年来也吸引着外国专家争相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文化内容的翻译——以《红楼梦》的英译本为研究案例
分类_____________ 密级_____________硕士学位论文目的论视角下文化内容的翻译————以以《红楼梦红楼梦》》的英译本为研究案例杨正军导师姓名职称: 姜秋霞 教授 专业名称: 英语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论文答辩日期:2010年5月29日 学位授予时间:2010年6月答辩委员会主席:段文颇评 阅 人:苗正民 董晓华二零一零年五月硕士学位论文M.D. Thesis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from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A Descriptive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目的论视角下文化内容的翻译——红楼梦》》的英译本为研究案例——以以《红楼梦杨正军杨正军Yang ZhengjunContents独创性声明 (i)Abstract (ii)摘要 (iv)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1 Research Background (1)1.2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2)1.3 The Layout of the Thesis (2)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4)2.1Culture (4)2.1.1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 (4)2.1.2 The Categorization of Culture (5)2.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6)2.3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7)2.4 The Studies of Hong Lou Meng and Its Translated Versions (9)2.4.1 Existing Seminars and Monographs on Translated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 (10)2.4.2 Journals on Hong Lou Meng Translation Studies (11)2.5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Enlightenments on Further Studies (12)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14)3.1 The Introduction to Skopos Theory (14)3.2 A New Model of Translation – Function plus Loyalty (15)3.3 Translation Brief (17)3.4 Three Rul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17)3.5 Skopos Theory and Its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Strategy for Cultural Elements (19)3.6 The Practice of Skopos Theory in this Study (20)Chapter 4 Research Design (22)4.1 Research Questions (22)4.2 Research Object (22)4.3 Research Method (23)4.4 Data Collection (23)4.5 Data Analysis (25)Chapter 5 Cultural Elemen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27)5.1 Cultural Elements in Translation (27)5.1.1 Religious Culture (27)5.1.2 Material Culture (30)5.1.3 Linguistic Culture (32)5.1.4 Ecological Culture (34)5.1.5 Social Culture (35)5.2 Translation Brief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37)5.2.1 The Roles of Initiators and Commissioners (37)5.2.2 The Roles of Translators (38)5.2.3 The Roles of Target-Text Addressees (39)5.3 Translation Skopos of the Two Versions (41)5.3.1 The Yangs’ Translation Skopos (41)5.3.2 Hawkes’ Translation Skopos (43)Chapter 6 Conclusion (45)6.1 Major Findings (45)6.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46)References (vi)Acknowledgements (ix)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
《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红楼梦,有人说它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有人说它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艰涩难懂的作品。
它不仅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同时也是一种象征性的开拓者,至今令读者叹为观止。
毛慧珍的《红楼梦》中有许多隐喻,它们使得文学作品多姿多彩,让英文翻译更加具有挑战性。
本文将探讨《红楼梦》中的隐喻概念,并尝试提出翻译的可行性方案。
文章开始于介绍《红楼梦》的背景,以及它的艺术、文学价值。
随后,文章将讨论《红楼梦》中使用的隐喻方式,其中包括人物隐喻、语言隐喻、环境隐喻、情绪隐喻、历史隐喻等。
文章将针对每一种隐喻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案,以全面讨论这些隐喻在英文翻译中的表达方式。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人物隐喻。
在《红楼梦》中,毛慧珍用多种不同的人物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或情感。
一般来说,翻译者可以通过比喻、拟人手段等来表达《红楼梦》中的人物隐喻。
例如,用比喻来翻译“林黛玉最像一支正在死去的花”,可以写作“Lin Daiyu was like a dying flower”。
另一种常见的隐喻是语言隐喻。
《红楼梦》中有许多文学设备,形象性的语言给读者带来独特的体验。
翻译者可以试图寻找具有相似意义的表达,以表达语言隐喻中的思想或情感。
例如,用“袅袅碧烟”来翻译“The sky was blue and the clouds were wispy”,可以写作“The sky was auburn, and the clouds were wispy”。
而环境隐喻和情绪隐喻也是常见的类型。
《红楼梦》中大量使用了环境隐喻,以表达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
翻译者可以寻找对应词汇来表达这些环境隐喻,例如“溪水潺潺”可以用“the murmuring brook”表达。
此外,情绪隐喻也是常见的,翻译者可以通过句型、修辞等手段来表达《红楼梦》中的人物情绪。
最后,文章将讨论《红楼梦》中使用的历史隐喻。
由于《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因此它受到了历史背景的巨大影响。
《2024年《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范文
《《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篇一一、引言《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文学价值与艺术魅力举世公认。
这部作品不仅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社会内涵吸引着读者,更因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尤其是概念隐喻的运用,而显得尤为独特。
在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下,如何准确、生动地翻译《红楼梦》中的概念隐喻,成为了翻译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重大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红楼梦》中概念隐喻的英译策略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二、概念隐喻在《红楼梦》中的应用《红楼梦》中的概念隐喻以其独特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同时也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艺术色彩。
这些隐喻往往通过具象的事物来象征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事物间的联系来展现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心理。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这些隐喻的内涵,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目标语读者。
三、《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策略1.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在翻译《红楼梦》中的概念隐喻时,应尽可能采用直译的方式,以保留原作的风格和韵味。
同时,结合意译的方式,对隐含的意象进行解释,使目标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2. 文化背景的解读: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有些概念隐喻在中文中具有特定的含义,而在英文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表达。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原文的文化背景进行解读,寻找适当的英文表达方式。
3. 语境的把握: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原文的语境,把握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通过分析语境,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概念隐喻的内涵,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
四、跨文化传播中的《红楼梦》概念隐喻英译在跨文化传播中,将《红楼梦》中的概念隐喻准确地翻译成英文,对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恰当的翻译,可以使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其次,通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和把握语境,可以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风格。
最后,通过有效的翻译策略,可以让《红楼梦》在国际上产生更广泛的影响,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麦克休姐妹《红楼梦》回目英译研究
A Study of the Chapter Names in Florence and Isabel Mchugh'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Hong Lou
Meng
作者: 冯全功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出版物刊名: 外国语文
页码: 137-142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5期
主题词:�红楼梦》;麦译《红楼梦》;回目;整体细评
摘要:麦克休姐妹的《红楼梦》英语编译本还未引起学界太多关注,有待深入研究。
本文以麦译《红楼梦》的回目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麦译回目的构成类型、语言特征、凸显对象及其与正文的衔接。
研究采取整体细评的视角,结合原小说回目与正文以及麦氏的整个编译本对麦氏回目做了相关分类与优劣评析,不再局限于其中的修辞技巧。
介绍红楼梦的英语作文
介绍红楼梦的英语作文篇一:红楼梦唯一正确的英文译名红楼梦》唯一正确的英文译名红楼梦》唯一正确的英文译名Post By:20xx-5-25 19:28:45 [只看该作者] 1973年霍克斯译本的英文名,是目前唯一正确的曹著书名一些搞同声传译的朋友写信向我求教,希望我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笔译方面的功力,并希望我来指导他们的中文阅读。
这些朋友非常聪明,他们没有把文化传播简单地理解为翻译技巧。
一般来讲,提高对外传播的质量往往需要大视野和大智慧。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红楼梦》的书名在其170多年的英文翻译历史中曾出现九种译法,但大多译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红色阁楼之梦),以及A Dream of Red Mansions(红色宅院之梦)。
九大英文译本中,唯独霍克斯将其定名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石头记),笔者认为只有他翻译正确。
众多译者都把“红楼”拆开,逐字翻译,掉进了误读的陷阱。
其实,国内很多人对“红楼”也存在误解。
《红楼梦》170多年的英文翻译史,有9个译文版本“红楼”一词有三个子涵义:其一,泛指装饰奢华的楼房,如“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宋代史达祖《双双燕》),“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清代洪升《长生殿·偷曲》);其二,指富贵人家女子的闺房,如“花外红楼,当时青鬓颜如玉。
”(宋代王庭《点绛唇》);其三,意同“青楼”,即娼妓的住所,如“二卿有此才貌,误落风尘,翠馆红楼,终非结局,竹篱茅舍,及早抽身。
”(清朝周友良《珠江梅柳记》卷二)“红楼”并非“朱楼”,后者意指“华美的楼阁”,只和“红楼”的一个子涵义相符。
”红楼”一词涵义丰富,表意很虚,因此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切忌将其单一化理解,同时切忌作具体化说明。
曹著采用“红楼”一词,涵盖了“红楼”的三个涵义,指荣宁二府(涵义一)、潇湘馆(涵义二)和娼馆(贾府败落之后,巧姐、史湘云、妙玉等一干女儿沦落风尘),符合全书万艳同悲、世事无常的悲剧幻灭的基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者 R. Thom
E. C. Bowra H. B. Joly 王良志 王际真
F. Mchugh & I. Mchugh B. S. Bonsall
D. Hawkes & J. Minford 杨宪益、戴乃迭 黄新渠
英文书名 Dream of Red Chamber (Wung low meung) Dream of Red Chamber (Hung Low Meng)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Hung Lou Meng)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1. 笑、道皆译 • 2. 译笑不译道 • 3. 译道不译笑 • 4. 笑道译为其它 • 5. 零翻译
3.3.1 笑、道皆译
• 笑、道皆译指译文中含有明显与笑和道分别相对应
的英语词汇的译法。
• 英语中与笑相对应的词汇有:smile, laugh, chuckle,
chortle, grin, mirth, beam, giggle, snigger, titter, tease等(包括这些词的变体形式,如smiling, laughter等);
• 本研究的目的:
接着说,即通 过实证研究探 索杨译和霍译 对笑道处理的 总体倾向
3.2 语料来源(回目分布)
• 《红楼梦》前八十回笑道出现的总次数(说唱性、句读法)
表1: “笑道”在所选各回中的分布情况(共222个)
3.2 语料来源(人物分布)
图1: “笑道”在具体人物上的分布
3.3 “笑道”的五种译法
• Translat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making of world
literature.
• 民族经典文学通过译介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的文学作品
• 《红楼梦》是不是世界文学? • 《红楼梦》是如何成为世界文学的? • 《红楼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如何? • 《红楼梦》在国外译介的现状如何? • 《红楼梦》英译本都有哪些?
• 跟着说 (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 • 接着说 (接力跑步,跑得更远) • 对着说 (你说是牛,我说是马) • 自己说 (人未说过,别开生面)
二、《红楼梦》翻译研究概况
• 研究前提(英、德、日、俄、法、韩等)
红学
• 研究焦点 (诗词曲赋、文化内容、修辞格、习俗语、翻译史、人
名称谓等)
• 研究方法 (定性与定量,93%-7%)
• 与道相对应的英语词汇有:say, speak, tell, remark,
ask, explain, retort, call, answer, cry, exclaim, reply, whisper, comment, inquire 等。
• 具体到所选语料中,笑、道皆译的例子有 • asked his hostess with a laugh, • she answered with a smile, • Disenchantment called with a laugh, • retorted Hsi-feng smiling, • said Bao-yu with a meaningful smile, • Xi-feng smilingly inquired, • called the old lady, chuckling, • cried Li Wan laughingly等。
3.3.2 译笑不译道
• 译笑不译道指译文中含有明显与笑相对应的
而没有与道相对应的英语词汇的译法。
• 研究队伍 (刘士聪、王宏印、洪涛、冯庆华、刘泽权、赵长江等)
• 研究语种 (英语占绝对优势,80%)
• 参见:冯全功. 新世纪《红楼》译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基于国内学术
期刊的 数据分析(2000-2010)[J].《红楼梦学刊》,2011(4).
• 文军、任艳. 国内《红楼梦》英译研究回眸(1979—2010) [J].《中国外语》,
The Red Chamber Dream (Hung Lou Meng)(港大) The Story of the Stone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如何研究《红楼梦》翻译呢?
如何写学术论文:以《红楼梦》 英译为例(冯全功)
一、 几个小问题
• 什么样的作品可称得上世界文学?
• World literature is sometimes used to refer to the sum total
of the world’s national literatures, but usually it refers to the circulation of works into the wider world beyond their country of origin. Often used in the past primarily for masterpieces of Western European literature, world literature today is increasingly seen in global context.
2012(1).
三、接着说
——以《红楼梦》中“笑道”英译为例
3.1 已有研究(《红楼梦》中笑道翻译)
• 文献综述的目的 (跟着说、接着说、反着说、自己说) • 《红楼梦》中笑道翻译研究的前期成果
叶造就.《红楼梦》中“笑道”英译种种[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8(1). 孙雁冰. 译不玩的“笑道”——杨宪益和霍克斯对《红楼梦》中“笑道” 的翻 译[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2). 袁夕娣.《红楼梦》中“笑道”译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3). 李 庆.《红楼梦》中“笑道”的翻译[J].青年科学,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