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重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重点笔记汇总-精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重点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p1【多】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统一。
2、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①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②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③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④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3、p1【多】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5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期限在1年至5年的)、短期规划(1年及以内的计划)。
4、p1【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考多次)【单】①战略规划。
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单】②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单】③制度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单多】④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单多】⑤费用规划。
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三算一审一控),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5、p2【单】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6、p2【单】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其他规划企业管理活动的系统关系1.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2.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先导性、战略性,是HR管理活动的纽带;3.工作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4.人力资源规划为招聘、培训、绩效等的各个环节提供了详尽的安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三级重点总结

22、制度化管理的概念: 以制度规范 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就是制度化管理.实质在于 以科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
23、 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的3个特点:1)因事设人2)每个管理者均拥有执行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利3)管理人员 所拥有的权利要受到严格的限制,要服从有关章程和制度的规定
2)所突出的主题不同。 岗位说明书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解决“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的问题;工作 说明书不仅要解决岗位说明书的问题,还要回答“该岗位是一个什么岗位?这个岗位做什么?在什么地点和环境条件 下做?”
3)具体的结构形式不同。 工作说明书不受标准化原则的限制,可繁可简,结构形式多样化;岗位规范一般由企业职能 部门按企业标准化原则,统一制定并发布执行的。
3、工作岗位分析 :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 (性质任务) 、(职责权限) 、(岗位关系) 、(劳动条件和环境) ,以及员工承担 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 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
1)完成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 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
对员工进行管理的制度 主包括: 工作时间 的规定; 考勤规定; 休假规定; 年休假 的规定; 女工劳动保护与计划生育 规 定; 员工奖惩 规定; 员工差旅费管理 规定; 员工佩戴胸卡 的规定;员工 因私出境 规定;员工 内部沟通渠道 的规定;员 工合理化建议 的规定;员工 越级投诉 的规定;员工 满意度调查 的规定等。
18、定员标准的概念: 定员标准是由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对劳动定员所作的统一 规定.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3级教材完整版-知识重点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选择:1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即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3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1岗位劳动规则;2定员定额标准;3岗位培训规范;4岗位员工规范.4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的差异:前者是通过增加任务扩大岗位任务结构,使员工完成任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变更;而后者是通过岗位工作内容的充实,使岗位的工作变得丰富多采,更有利于员工的身心的健康,促进员工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全面发展.4企业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必任务是要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实现“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人事相宜”。
5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1按劳动效率定员;2按设备定员;3按岗位定员;4按比例定员;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6劳动定员的分类:1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单项定员标准、综合定员标准2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效率定员、设备定员、岗位定员、比例定员、职责分工定员。
7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1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
2依据要科学3方法要先进4计算要统一5形式要简化6内容要协调。
8企业基本制度是企业的宪法。
它是企业制度规范中带根本性质的,规定企业形式和组织方式,决定企业性质的基本制度.9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的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10技术规范是涉及某些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
11业务规范是针对业务活动过程中的那些大量存在,反复出现,又能摸索出科学处理办法的事务所制定的作业处理规定。
12行为规范涉及了个人行为,还有一些规范是专门针对个人行为制定的,如个人行为品德规范,劳动纪律,仪态仪表规范。
13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五种基本职能:1录用2保持3发展4考评5调整.14共同发展原则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原则。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必备知识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重点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p1【多】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统一。
2、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①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②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③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④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3、p1【多】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5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期限在1年至5年的)、短期规划(1年及以内的计划)。
4、p1【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考多次)【单】①战略规划。
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单】②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单】③制度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单多】④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单多】⑤费用规划。
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三算一审一控),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5、p2【单】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6、p2【单】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其他规划企业管理活动的系统关系1.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2.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先导性、战略性,是HR管理活动的纽带;3.工作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4.人力资源规划为招聘、培训、绩效等的各个环节提供了详尽的安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3级 复习重点

五、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07年5月) 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 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 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为企业单位建立对外 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的薪 酬制度奠定了基础。 此外,工作岗位分析还能使员工通过工作说明书、岗 位规范等人事文件,充分了解本岗位在整个组织中的地 位和作用,更有利于员工“量体裁衣”,结合自身的条 8 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20
十三、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
作业程序图 (一)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 流程图 线图 方法研究,无需更多的资金投入。 人-机程序图 应用的技术: 多作业程序图 操作人程序图 1、程序分析
2、动作研究 (二)现代工效学的方法 (三)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 IE功能具体表现的四个方面规划、设计、评价、 创新(P24)
力等
10
八、工作说明书 1、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 基本资料 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 岗位职责 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 监督与岗位关系 所作的统一规定。 工作内容和要求 2、工作说明书的分类 工作权限 1)岗位工作说明书 劳动条件和环境 2)部门工作说明书 工作时间 3)公司工作说明书 资历 身体条件 3、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4)按比例定员。按照与企业员工总数或某一类服务的总 人数的比例,确定某种人员的定员人数。
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确定定员人数。 以上5种方法中,前3种与劳动定额存在着直接的联 系,而后2种方法是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如经验 估工,统计分析,技术测定等方法的延伸。
复习资料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重点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重点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p1【多】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统一。
2、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①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②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③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④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3、p1【多】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5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规划(规划期限在1年至5年的)、短期计划(1年及以内的计划)。
4、p1【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考多次)【单】①战略规划。
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单】②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单】③制度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单多】④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单多】⑤费用规划。
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三算一审一控),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5、p2【单】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6、p2【单】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其他规划企业管理活动的系统关系1.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2.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先导性、战略性,是HR管理活动的纽带;3.工作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4.人力资源规划为招聘、培训、绩效等的各个环节提供了详尽的安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3级教材完整版-知识重点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选择:1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即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3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1岗位劳动规则;2定员定额标准;3岗位培训规范;4岗位员工规范。
4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的差异:前者是通过增加任务扩大岗位任务结构,使员工完成任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变更;而后者是通过岗位工作内容的充实,使岗位的工作变得丰富多采,更有利于员工的身心的健康,促进员工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全面发展。
4企业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必任务是要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实现“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人事相宜”。
5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1按劳动效率定员;2按设备定员;3按岗位定员;4按比例定员;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
6劳动定员的分类:1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单项定员标准、综合定员标准2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效率定员、设备定员、岗位定员、比例定员、职责分工定员.7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1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
2依据要科学3方法要先进4计算要统一5形式要简化6内容要协调。
8企业基本制度是企业的宪法。
它是企业制度规范中带根本性质的,规定企业形式和组织方式,决定企业性质的基本制度。
9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的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
10技术规范是涉及某些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
11业务规范是针对业务活动过程中的那些大量存在,反复出现,又能摸索出科学处理办法的事务所制定的作业处理规定。
12行为规范涉及了个人行为,还有一些规范是专门针对个人行为制定的,如个人行为品德规范,劳动纪律,仪态仪表规范.13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五种基本职能:1录用2保持3发展4考评5调整。
14共同发展原则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原则.15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1合理性2准确性3可比性16关注政府在关部门发布的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用三条线即:基准线、预警线和控制下线来衡量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确定工资增长幅度,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双方各自合法权益.17“收入-利润=成本”模式在企业经营预算中起主导作用,它体现了严肃性、严谨性和严格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3级教材完整版-知识重点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选择:1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即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3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1岗位劳动规则;2定员定额标准;3岗位培训规范;4岗位员工规范。
4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的差异:前者是通过增加任务扩大岗位任务结构,使员工完成任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变更;而后者是通过岗位工作内容的充实,使岗位的工作变得丰富多采,更有利于员工的身心的健康,促进员工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全面发展.4企业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必任务是要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实现“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人事相宜”.5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1按劳动效率定员;2按设备定员;3按岗位定员;4按比例定员;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
6劳动定员的分类:1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单项定员标准、综合定员标准2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效率定员、设备定员、岗位定员、比例定员、职责分工定员。
7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1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
2依据要科学3方法要先进4计算要统一5形式要简化6内容要协调。
8企业基本制度是企业的宪法。
它是企业制度规范中带根本性质的,规定企业形式和组织方式,决定企业性质的基本制度。
9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的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10技术规范是涉及某些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
11业务规范是针对业务活动过程中的那些大量存在,反复出现,又能摸索出科学处理办法的事务所制定的作业处理规定.12行为规范涉及了个人行为,还有一些规范是专门针对个人行为制定的,如个人行为品德规范,劳动纪律,仪态仪表规范.13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五种基本职能:1录用2保持3发展4考评5调整.14共同发展原则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原则.15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1合理性2准确性3可比性16关注政府在关部门发布的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用三条线即:基准线、预警线和控制下线来衡量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确定工资增长幅度,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双方各自合法权益。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重点笔记汇总(精编)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重点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p1【多】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统一。
2、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①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②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③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④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3、p1【多】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5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期限在1年至5年的)、短期规划(1年及以内的计划)。
4、p1【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考多次)【单】①战略规划。
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单】②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单】③制度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单多】④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单多】⑤费用规划。
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三算一审一控),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5、p2【单】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6、p2【单】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其他规划企业管理活动的系统关系1.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2.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先导性、战略性,是HR管理活动的纽带;3.工作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4.人力资源规划为招聘、培训、绩效等的各个环节提供了详尽的安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重点笔记汇总(优质)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重点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p1【多】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统一。
2、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①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②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③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④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3、p1【多】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5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期限在1年至5年的)、短期规划(1年及以内的计划)。
4、p1【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考多次)【单】①战略规划。
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单】②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单】③制度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单多】④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单多】⑤费用规划。
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三算一审一控),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5、p2【单】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6、p2【单】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其他规划企业管理活动的系统关系1.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2.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先导性、战略性,是HR管理活动的纽带;3.工作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4.人力资源规划为招聘、培训、绩效等的各个环节提供了详尽的安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重点笔记汇总[优质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重点笔记汇总[优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ed8d2b0b1c59eef9c7b40c.png)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重点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p1【多】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统一。
2、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①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②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③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④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3、p1【多】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5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期限在1年至5年的)、短期规划(1年及以内的计划)。
4、p1【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考多次)【单】①战略规划。
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单】②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单】③制度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单多】④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单多】⑤费用规划。
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三算一审一控),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5、p2【单】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6、p2【单】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其他规划企业管理活动的系统关系1.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2.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先导性、战略性,是HR管理活动的纽带;3.工作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4.人力资源规划为招聘、培训、绩效等的各个环节提供了详尽的安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重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重点职业道德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二章人员招聘及配置第三章培训及开发第四章绩效管理第五章薪酬管理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第一节道德及职业道德1.道德规范及法律规范的联系:①自从国家产生以来,道德及法律都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②道德及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③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
2.道德能够弥补法律调节的不足:①在调节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而法律的适用范围相对窄;②在调节的主体上,法律代表着国家意志,通过国家司法部门强制执行,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风俗和人们的良心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显然,道德调节的主体比法律广泛;③在调节的方式上,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滞后性特点,而道德调节主要通过改变人们的内心信念和思想觉悟,来促使人们自觉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言行,具有明显的自觉性、事前性特点。
3.道德评价具有扩散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定:“要把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从业人员熟悉和了解及本职工作相关的道德规范,培养敬业精神。
要把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促使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行业新风。
”5.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①职业理想;②职业态度;③职业义务;④职业纪律;⑤职业良心;⑥职业荣誉;⑦职业作风。
6.职业道德的特征:①鲜明的行业性;②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③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④一定的强制性;⑤相对的稳定性;⑥利益相关性。
第二节职业道德的社会功用7.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①导向功能;②规范功能;③整合功能;④激励功能。
8.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①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②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③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9.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精华:①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②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③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④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⑤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⑥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统一。
2、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①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②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③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④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3、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5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期限在1年至5年的)、短期规划(1年及以内的计划)。
4、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5、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6、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7、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①某一职位应该做什么②什么样的人来做最合适③制定岗位说明书与任职资格。
8、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①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②为员工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③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④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⑤是薪酬(岗位)评价的基础。
9、岗位规范亦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10、岗位规范的内容:岗位劳动规则、定员定额标准、岗位培训规范、岗位员工规范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的区别(简答)11、工作岗位分析程序:准备阶段、调查阶段、总结分析阶段。
12、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①明确任务目标②合理分工协作③责权利相对应13、“因事设岗”是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
14、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①岗位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②岗位工作的满负荷③岗位的工时制度④劳动环境的优化15、劳动环境优化考虑的因素:工作地组织、照明与色彩、设备、仪表和操纵器的配置。
16、改进工作岗位设计的意义:①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②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的需要③劳动者在安全、健康、舒适的条件下从事劳动活动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
17、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实现“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人事相宜。
”18、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①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程序分析+动作研究)②现代工效学方法③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
19、企业定员:亦称劳动定员或人员编制。
企业劳动定员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企业定员是对劳动力使用的一种数量质量界限。
20、人员编制的分类:行政编制、企业编制、军事编制。
21、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①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②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③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④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22、企业定员的原则:①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②以精简、高效、借用为目标③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④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⑤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⑥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计算考点:核定人员数量的基本方法 29页例1、例2;33页运用概率推断确定经济合理的医务人员人数23、定员标准:是由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对劳动定员所作的统一规定。
24、劳动定员标准的分类/kyacong25、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①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②依据要科学③方法要先进④计算要统一⑤形式要简化⑥内容要协调。
26、制度化管理: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也称“官僚制”“科层制”27、制度化管理的特征:①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明确岗位的权利和责任②按照各机构、层次不同岗位权利的大小,确定其在企业的地位,形成有序的等级系统③规定岗位特性,对组织成员进行挑选④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⑤因事设人、必要权利、权利限制⑥管理者的职业化28、制度规范的类型:①企业基本制度②管理制度③技术规范④业务规范⑤行为规范29、人力资源制度体系的特点:录用、保持、发展、考评、调整。
企业的两种管理哲学与管理模式的对比(简答)30、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原则:①共同发展②适合企业特点③学习创新并重④符合法律规定⑤与集体合同协调一致⑥保持动态性31、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①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②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③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④注重系统性和配套性⑤保持合理性和先进性3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步骤:①提出草案②征求意见、组织讨论③修改调整、充实完善④制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简答或方案设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33、审核人力资源费用核算的基本要求:合理性、准确性、可比性。
34、工资指导线:基准线、预警线、控制下线。
35、收入—利润=成本表达了“算了再干”;收入—成本=利润表达了“干了再算”37、企业经营成本的构成:企业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间接成本=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38、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费用39、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原则:①及时性②节约性③适应性④权责利相结合40、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程序:①制定控制标准②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③差异的处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重点第二章招聘与配置第二章招聘与配置1、内部招募:通过内部晋升、工作调换、工作轮换、人员重聘等方法,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储备中选拔出合适的人员补充到空缺或新增的岗位上去的活动。
2、选择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骤:①分析单位的招聘要求②分析潜在应聘人员的特点③确定适合的招聘来源④选择适合的招聘方法参加招聘会的主要程序(方案设计)①准备展位②准备资料和设备③招聘人员的准备④与协作方沟通联系⑤招聘会的宣传工作⑥招聘会后的工作3、内部招募的主要方法:①推荐法②布告法③档案法4、外部招募的主要方法:①发布广告②借助中介(人才交流中心、职业介绍所、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猎头公司)③校园招聘④网络招聘5、网络招聘的优点:①成本较低、方便快捷②选择的余地大,涉及的范围广③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④使应聘重要资料的存贮、分类、处理和检索更加便捷化和规范化。
采用校园招聘方式应注意的问题(简答)①要注意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一些政策和规定。
②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有脚踩两只船或几只船的现象。
③交流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注意纠正他们对自己能力不切实际估计的错误认识。
④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做好准备,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在回答问题时口径一致。
采用招聘洽谈会方式应关注的问题(简答)①了解招聘会的档次②了解招聘会面对的对象③注意招聘会的组织者④注意招聘会的信息宣传6、笔试:是让应聘者在试卷上笔答事先拟好的试题,根据解答的正确程度评定成绩的一种方法。
7、筛选简历的方法:①分析简历结构②审察简历的客观内容③判断是否符合岗位技术和经验要求④审查简历中的逻辑性⑤看简历的整体印象8、提高笔试的有效性应注意:①命题是否恰当②确定评阅计分规则③阅卷及成绩复核。
9、面试:根据应聘者对所提问题的回答情况,考查其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观察其衣着外貌、风度气质,以及现场的应变能力,判断应聘者是否符合应聘岗位的标准和要求。
10、面试的目标面试的基本程序(设计)①面试前的准备阶段②面试开始阶段③正式面试阶段④结束面试阶段⑤面试评价阶段11、面试的方法:①初步面试和诊断面试②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12、面试提问的技巧:①开放式提问②封闭式提问③清单式提问④假设式提问⑤重复式提问⑥确认式提问⑦举例式提问面试提问时应关注的问题(论述)①尽量避免提出引导性的问题②有意提问一些相互矛盾的问题③了解应聘者的求职动机④所提问题要直截了当,语言简练⑤观察他的非语言行为13、人格测试包括:体格与生理特质、气质、能力、动机、价值观与社会态度等。
14、兴趣分为:现实型、智慧型、常规型、企业型、社交型、艺术型。
15、能力测试的内容:普通能力倾向测试、特殊职业能力测试、心理运动机能测试16、情景模拟测试的分类17、情景模拟测试的方法:公文处理模拟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决策模拟法、访谈法、角色扮演18、应用心理测试法的基本要求:①要注意对应聘者的隐私加以保护②要有严格的程序③结果不能作为唯一的评定依据。
19、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对一组人同时进行测试的方法,一般由4—6人组成,不指定谁充当主持讨论的组长,也不布置议题和议程,只发给一个简短案例展开讨论。
测评者不出面干预场内气氛,令其自发进行,测评过程也由观察者给分。
20、人员录用的主要策略:①多重淘汰式②补偿式③结合式21、做出录用决策应注意:①尽量使用全面衡量的方法②减少作出录用决策的人员③不能求全责备。
22、信度: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效度:有效性或精确性;23、人员配置的原理:①要素有用②能位对应③互补增值④动态适应⑤弹性冗余24、企业劳动分工的形式:智能分工、专业分工、技术分工25、工作地组织的基本内容:①合理装备和布置工作地②保持工作地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③正确组织工作地的供应和服务工作工作地组织的要求(简答)①有利于工人进行生产劳动,减少或消除多余、笨重的操作,减少体力消耗,缩短辅助作业时间;②有利于发挥工作地装备以及辅助器具的效能,尽量节约空间,减少占地面积;③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有良好的的劳动条件与工作环境,防止职业病,避免各种设备或人身事故;④为企业所有人员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使企业员工在健康、舒适、安全的条件下工作。
26、员工配置的基本方法:以人为标准、以岗位为标准、以双向选择为标准。
27、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28、5S活动的目标:①工作变化时,寻找工具、物品的时间为零;②整顿现场时,不良品为零;③努力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浪费为零;④缩短生产时间,交货延期为零;5无泄漏、危害,安全整齐,事故为零;6各员工积极工作,彼此间团结友爱,不良行为为零。
29、劳动环境优化包括:①照明与色彩②噪声③温度和湿度④绿色工作轮班组织应注意的问题(简答)①应从生产的具体情况出发,以便充分利用工时和节约人力;②要平衡各个轮班人员的配备;③建立和健全交接班制度;④适当组织各班工人交叉上班;⑤适当增加夜班前后的休息时间,缩短上夜班的次数。
30、四班三运转制的优点:①人休设备不休,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增加了产量;②缩短了工作时间;③减少了连续上夜班的时间,利于工人休息和生活;④增加了工人学习技术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水平⑤有利于在现有厂房设备条件下,增加用工量,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